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中国传世山水名画---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图册》
清 叶欣 纸本设色 纵14.1厘米 横17.4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叶欣:“金陵八家”之一, 字荣木, 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流寓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生卒年不详, 大约活动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工画山水, 以布局见长, 学赵令穰, 笔法方硬, 自成一格。在“金陵八家”中, 其风格最为精细秀淡。《山水图册》每画各取自然山水小景, 或画峰峦楼阁, 或写秋山寒林。用笔柔和细软, 淡墨烘染, 极有韵致, 设色雅静。

45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游图》

清 叶欣 绢本设色 纵171.5厘米 横47.5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叶欣的山水画素以“工细幽淡”著称,所作野岭荒烟,孤城古渡,大有令人动秦月汉关之思。此画描绘春游之景,在桃花三月,荡舟于青湖绿山之中,徜徉于烟雾弥漫的秀丽中,陶陶然如醉如痴。此画用笔轻灵,墨色清淡,景致悠远,意境秀雅,真所谓“淡远又淡远,淡远以至于无”的情趣。

45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名画啊{: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山图》
清 叶欣 绢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416.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叶欣(17世纪),字荣木,华亭(今上海松江市)人,流寓金陵(今南京),擅画山水,以姚简叔参之,其为周栎园画陶诗百页,堪为世珍。叶欣作画善于经营结构,能就目前所见,一一运之纸,一经其笔,虽极无意物,亦有如许灵异,故往往引人胜地。《钟山图》用笔楚楚,构思巧妙,尤其是画面结构的经营,却为一绝,是叶欣的山水画代表作。


45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葛洪移居图》
清 胡慥 扇面 纵53厘米 横1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胡慥,字石公,金陵人。生平记载极简略,熟知金陵画家的周亮工,称画家为“石公善啖,腹便便,负大力拳勇”,“惜哉未六十而殪”。从胡的题画诗中透露出他是一位志在山林的高士,如“闲身闲看白云间,更爱青山懒出山;隐坐草亭流水畔,只听钟磐落人间。”《葛洪移居图》表达了画家那种不恋浮世功利,愿做世外闲人,日与白云青山为伴的高士风格。

45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溪山鱼隐图》
清 胡慥 扇面 上海博物馆藏
整个作品构图独具,格调新颖,笔墨苍茫,浑厚雅俊,逸气横生,画树石,中锋行笔,显得沉着劲挺,皴擦有致,运墨数遍,具滋润而有生气,远山一抹,设色鲜艳,溪流清澈,观全图画中有诗,自然可喜。

46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绿山水图》

清 谢荪 绢本设色 纵157.2厘米 横5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谢荪,“金陵八家”之一,字缃酉,溧水人,生卒年不详,居金陵。《青绿山水图》画法从宋院体画中变出。画风清丽淡雅,虽为青绿山水,与传统的比较起来,却丝毫不显俗艳,反而多了一分清新明快。而且笔法细腻生动,整体感很强,是谢荪山水画的代表作。


46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图》

清 谢荪 绢本设色 纵27.3厘米 24.8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谢荪存世作品不多,此幅《山水图》从画法看,多吴门文徵明派系遗意。山势嵯峨,垒石嶙峋,景致奇险,用笔细秀,工中带拙,短披麻、点子皴而轻,苔点疏而淡;设色青绿间以浅绛,绚丽中见清雅,风格接近“吴派”陆治影响,工细秀丽。

46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居秋色图》

清 罗牧 纸本水墨 纵279.5厘米 横117.5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罗牧(1622—?), 字饭牛, 号云庵、牧行者, 江西宁都人, 寓居南昌百花州。所作林壑, 郁然深秀, 水墨淋漓, 笔法多样, 风格深沉粗犷, 时人推为妙品。罗牧画风为人师法, 史者称之为江西派。《山居秋色图》画层峦叠嶂, 杂木长松。山中楼阁殿宇, 荆扉村舍, 若隐若现, 溪水曲迥, 板桥连岸, 烟林掩映, 淡墨轻岚, 空灵清逸。坡石用长披麻皴, 辅以点苔。树干双勾, 树叶随类而点。构图繁而用简笔, 笔墨湿润, 得秋天清旷情趣, 气势雄浑。

46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城图》
清 陈卓 纸本水墨 纵30.5厘米 横14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卓(1634—?),字中立,号晚纯痴老人,燕(今北京)人,久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善山水,喜作青绿设色,兼工花鸟、人物。其山水画工细缜密,花鸟画设色艳丽,画风属金陵画派体系。在清代秦祖永的《桐荫论画》中记载:“陈中立卓,笔墨工细,花草、人物、均极擅长,见一绢本山水,千丘万壑,具有宋人精密,惜无元人灵秀,其病与刘叔宪同,如能于毫尖上,细心领取,何难与古人后先标映,并垂永久 。”《石城图》也体现了陈卓的这种画风。


464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景图册》

清 章谷 纸本设色 册页高28.5厘米 宽22.3厘米 广州市美术馆藏

章谷,字言在,号古愚,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顺治至康熙年间。善画山水和人物肖像,书法工篆、隶和八分书。此处选《涧道寒泉图》,画山涧丛树,一道清流顺山而下,二三僧者策杖越溪石而行。丛树郁然含烟,幢幢塔影与林中庙宇呼应,全画呈现出云蒸霞蔚,欣欣向荣景象。此画多用渍墨,画家素以“水墨烘染”之功而著称。


46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图》

清 黄鼎 纸本水墨 纵119.5厘米 横4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鼎(1650—1730),字尊古,号旷亭,别号闲浦、独往客、净垢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擅画山水,王原祁的弟子。画法宗王蒙,笔墨苍劲秀逸。其临古之作,尤咄咄逼真,最为入妙。小幅精妙,大幅稍嫌精彩不足,殆为尺幅所拘,犹未入大家之室也。此图贵有古意,笔墨苍古有劲,有麓台神趣,构图也颇为清朗竣逸, 画面上参天的树丛与坡石构成人物的环境,显得雄伟、幽深,是隐居者的处所。

46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林书啸图》

清 颜峄 绢本设色 纵140厘米 横81.8厘米

颜峄,生卒年不详,字青来。江苏扬州人,师从李寅,山水、人物画学宋人,能界画,尤擅长米家山水,浓淡相间,融化无迹,十分精妙,日本人极重其画。画面构图精妙,设色鲜明,重心偏向左下方,山石嵯峨,溪流蜿蜒的地段,霜叶如染,苍松挺拔,丹、青二色相互交映,构成极为明丽端庄的氛围。秋林中端坐一位儒者,人物神气安闲,如小憩一般,人物也有古风衣饰。


46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封侯图》

沈铨 绢本设色 纵184厘米 横96.9厘米 北京故官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深山薄雾笼罩,一株古柏生于崖石旁,枝间藤萝绕垂,藤萝缝隙的蜂巢周围,成群的黄蜂嗡嗡聚集。三只猴子的画法极其工致,先以极细的线条勾勒轮廓,再渲染上浅赭为底,而后一笔笔勾出动物的毛皮,纤毫毕现,很富有立体感。在背景的处理上则用写意手法描写山野林间的树石溪流,营造出一种盎然的野趣,对于主题的表现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

4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避暑山庄图》

清 冷枚 轴 绢本设色 纵254.8厘米 横17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冷枚,生卒年不详,字吉臣,号金门画史,胶州(今属山东)人。擅长画人物、仕士及山水,画风工整、细致,色彩较浓丽,具有装饰性。避暑山庄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山庄中既有北方深邃雄伟的丘壑林木,又有南方秀丽典雅的亭台湖泊。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经常驻跸于此。画家冷枚以鸟瞰式的构图,将山庄的面貌描绘得非常具体细致。冷枚在传统工笔界画的基础上,适当参用了欧洲的透视画法,使画面增强了深远感。作品笔致细密,一丝不苟。

46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松舍图》

清 华喦 纸本设色

华喦(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此画画法结合石涛、南田于一手,用笔秀逸,构图实而不拥挤。顺着蜿蜒的山间小道,一座屋舍座落在山崖之间,竹壁篾顶,结构轻巧。舍内几陈纸笔,一悠闲的文人正凭窗观山景。更远处是白云笼罩的群山,云气一直氤氲到无限。画的左上角题一诗云:“女箩复石壁,溪水幽朦胧,紫葛蔓黄华,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彩与我同。”

47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jandcyz2008 于 2011-9-20 19:02 编辑

《天山积雪图》

清 华喦 纸本设色 纵159厘米 横53厘米 北京故官博物院藏

图中描绘晦暗阴霾的天空下,云幕低垂,仿佛又在酝酿着新的一场暴风雪。雪峰陡峭重叠,闪着洁白晶莹的寒光。此图最突出的特点是构图简洁大胆,设色对比强烈。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传统文人画很少涉及的天山雪域的自然风光,将山水、人物及走兽等题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更以凝练秀劲的笔墨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47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柳归牧图》

清 萧晨 绢本设色

萧晨,生年不详,约卒于康熙中叶,字中素,号灵曦,扬州人,共诗,亦善画工笔山水、人物。自题于右上角云:“画寄苍翁先生大词宗,并题博正。”画面构图严谨,依次为河岸延伸之景,岸畔树木、书屋隐现其中,河中一座小小木桥,古朴简洁,远处河岸蜿蜒,连接着一座小山,山上有溪流注入河中,一派安详,静谧的气氛。作者构思巧妙,精细的布局用笔设色又体现出一贯的风格与功底,二者结合在一起方能产生如此完美的应和之作。


47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三山图》
清 袁江 绢本设色 纵413厘米 横568厘米
袁江,生年不详,约卒于乾隆初,字文涛,邗江(江苏扬州)人,善画界面楼台,曾供奉“内廷”。此画描绘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三山,画面构图奇峻,风格奇丽。在一片浩淼无垠的波涛中,矗立着几处奇峰,山色苍翠,挺拔峻峭,显得格外雄险而气势磅礴。山上亭台楼阁林立,松柏、梅林环绕,烘托出一片世外仙境的风景,显得既有人情味,又确实虚无缥缈,惟仙风道骨的世外之人方可生存于此。


47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潮图》

清 袁江 绢本设色 纵97厘米 横13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界画被视为工匠之作,文人画家中几乎无人问津。袁江则不受时尚的影响,他的画艺从师仇英,山探郭忠恕笔法及赵伯驹、刘松年等青绿山水一脉,同时专工界画,成为“有清一代推为第一”的界画家。《观潮图》以界画的形式真实细腻地描绘了高峰亭台和潮起潮涌的海浪景色。


47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8 05:31 , Processed in 0.05505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