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sugell

[公知观察] 毛主席俩女儿合影背景令人唏嘘

[复制链接]
fuhexinqd 发表于 2012-1-6 20:44
邓小平在1980年8月21日、23日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的两次谈话中曾对自己评价到:

我自己能够 ...

O(∩_∩)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265258 发表于 2012-1-6 20:55
为自己谋利益,天经地义!
你能这么说我赞同 有这个理念现在的什么现象都解释得通 贪官 奸商及什么不道德 ...

O(∩_∩)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gell 发表于 2012-1-6 21:00
要别人不腐败,首先要保证自己不腐败;要别人清廉,首先要自己比别人更清廉。毛泽东用自己的脑袋做担保,昭 ...

O(∩_∩)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bdkjc 发表于 2012-1-6 21:43
中国的事情你又不是不明白,各个势力把上面的说法按利己的这方面诠释,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 ...

O(∩_∩)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yang1999 发表于 2012-1-6 21:49
穷不能代表光荣,劳动才代表光荣!

富裕不能建立在压迫和剥削别人的基础上,也不能建立在违法犯罪做亏心 ...

O(∩_∩)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gell 发表于 2012-1-28 18:08
官二代、富二代们早已赚够了资本,在最近的第三代移民潮中,你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O(∩_∩)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uhexinqd 发表于 2012-1-6 22:06
因为发展带来的问题,而想回到过去,是行不通的,只能深发发展来解决。

从哲学的角度说,旧的矛盾解决了 ...

O(∩_∩)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天上的狮子 于 2012-1-28 20:36 编辑
sugell 发表于 2012-1-6 23:47
粘贴下来辛子陵讲的一个“著名”的故事:     “由于长期的所谓“正面教育”,有些青年人连文化大革 ...


这是个认识错误。我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明白了这个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但你举的例子是能说明问题的,却不能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个认识错误。这个错误是认识上的错觉导致的。
并且,我们不需要去找资料就可以做到在初步阶段不会轻易相信。这样的话,辛子陵举的例子是不是事实也就无所谓了。这是一种不怀恶意的逻辑推定,也就是承认当初的确有这种全国外汇储备几乎是零的情况,但不等于说中国就因此一定穷。
之所以产生这种认识错觉,是因为当时国内外是隔绝的两个系统。因为隔绝,所以中国人不出去消费因而不需要对外流通的货币。但在国内人们以使用人民币进行经济交流。
这就好像,如果你有条件自耕自种解决个人日常生活所需的话,你甚至不需要用货币,因为你不用它来和外界交换物质发生经济交流。这不能说这个人是穷的。
这就是经济相关的认识错误,也和一个人的逻辑习惯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的狮子 发表于 2012-1-28 20:34
这是个认识错误。我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明白了这个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但你举的例子是能说明问题的,却不 ...

辛子陵编造谎言不是认识错误问题,而是人品低劣,是别有用心!

1974年的辛子陵(宋科)并不在党中央、国务院工作,与外交部、财政部更不沾边。他讲的这一大段奇闻的出处何在?依据何在?他一字未提。

  其实,稍有历史知识、国际知识和财经知识的人,一看那个《发言》就知道,辛子陵所讲的“一件真实的事情”,是辛子陵凭空编造的一个谎言。

早在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即以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通过决议,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十五天后(11月9日),以乔冠华为团长、黄华为副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就乘飞机离开北京去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常驻联合国总部。与此同时,新华社组建了拥有十来名记者、编辑和工作人员的“新华社联合国分社”,常驻纽约。

第一任分社社长是新华社国际部的名记者张海涛(他于80年代回国,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已离休在家)。

  由于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工作繁重,而且经常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官来访,交流情况,商谈工作。所以,中国常驻联合国的代表团的工作人员相当多。

   据张海涛同志介绍,我国代表团到联合国总部不久,就花485万美元在纽约的曼哈顿西区购买了一幢拥有270多套房间的十层大楼,拥有自己的医务室和汽车队,办起了可供三百多人用餐的内部食堂。为了便于招待外宾,食堂里配备了从国内选调去的高级厨师。

  邓小平副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去纽约出席联合国特别大会,是在两年半之后(1974年4月6日)。我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团的各项设备都已齐全,连新华社联合国分社也有了自己的一套设备。邓小平副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一到纽约,就住进了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那幢大楼的第十层(邓小平住的是一个大套间),在代表团的办公楼办公,在代表团的食堂吃饭,并在那个食堂宴请来访的各国友人。

    辛子陵说“邓小平率领代表团到了纽约,住进一家酒店。交了房租,扣除吃饭等日常生活的必要开销,出现了堂堂中国代表团给不起服务员小费的尴尬事情”,纯粹是辛子陵编造的谎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的狮子 发表于 2012-1-28 20:34
这是个认识错误。我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明白了这个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但你举的例子是能说明问题的,却不 ...

从1957年起,每年春季、秋季在广州举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一年两次“广交会”,吸引了大量外国来的商人,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我国从对外贸易中所得的美元、英镑,除去开支(包括外事活动的开支),还有不少节余。这些节余(即外汇储备),一部分存在香港的银行里,大部分存入瑞士的银行。一来是为了“保险”(瑞士的银行不听美国政府指挥,不会侵吞或冻结中国的存款),二是可以得利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的狮子 发表于 2012-1-28 20:34
这是个认识错误。我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明白了这个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但你举的例子是能说明问题的,却不 ...

给你这个弱智上上课


1971年,由于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特别是毛主席1972年2月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长更快。1972年上升到63亿美元。1973年比上年增长74%,达到109•8亿美元(其中,进口51•6亿美元,出口58•2亿美元)。1974年比上年增长32•7%,达到145•7亿美元。(见《陈云传》第1407页,第1433页)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出口占75%,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进出口只占25%。(见《陈云传》第1406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的狮子 发表于 2012-1-28 20:34
这是个认识错误。我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明白了这个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但你举的例子是能说明问题的,却不 ...

1973年7月,即邓小平率团去联合国开会之前九个月,陈云找财政部、外贸部和银行的负责同志谈话:“目前,我国的外汇较多,存银行要吃亏。”陈云主张把我国存在外国银行的美元取出来,买成黄金作储备。当时,银行的同志想不通,因为把美元存在瑞士的银行里可以得利息。取出美元买黄金,会带来利息损失。陈云同志多次对银行和外贸部门的负责人做工作,强调:美元肯定要贬值,取美元买黄金至少可以保值。在需要大量美元的时候,可以卖黄金换美元嘛!(见《陈云传》第1414页)

  请看,1973——1974年间,主管经济的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外汇储备较多”而担忧;

辛子陵却说,1974年4月邓小平率团去纽约参加联合国特别大会时,中国的全部外汇储备只有三万八千美元,“不够政府官员出一趟差”。多么荒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的狮子 发表于 2012-1-28 20:34
这是个认识错误。我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明白了这个认识错误产生的原因。但你举的例子是能说明问题的,却不 ...

你与辛子陵一样都是不学无术的家伙


《陈云传》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金冲及、陈群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分上、下两卷,全书134.5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天上的狮子 于 2012-1-28 21:18 编辑
sugell 发表于 2012-1-7 00:05
首先必须承认,“文化大革命”失败了:“彻底否定”了,“肃清‘三种人’”了,文革时期的一切推倒重来了 ...


概念要更新,“走资派”是当时封闭环境下的概念。实际上,在当时的封闭环境下也要发展经济,也有资本运作,只不过那时候是国家统一运作,所以根本不称作资本运作,这样“资本”一词便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符号用来构成“资本主义”之类的概念,形成一系列相关概念包括“资本主义”。
实际上,这个“资本主义”是指“一味追求利润而自私自利不惜牺牲一切(他人正当利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公共秩序、政权等)”的资本运作方式。走资派,也就是指的实行或者支持此种资本运作方式的经济手段。
所以,这个概念完全可以结合现在的时代特征将其拆开。
这就需要将类似“走资派”之类概念搞清楚,才能与当前的现象对应起来。这就叫与时俱进。
否则,你们只能停留在背诵这些概念教条地对待当前事物的状态中。
从刚才对这个概念的粗略展开,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走资派”的打击范围的确扩大了。
扩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运作和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运作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法律所起的作用(因为明确的法律才能让人知道公共利益、他人正当利益、国家利益、公共秩序等究竟是哪些东西,哪些范围),而正因为缺少明确的法律概念界定所以才会将一部分人的资本运作或者支持的一部分资本运作方式误判为走资派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的狮子 发表于 2012-1-28 21:06
概念要更新,“走资派”是当时封闭环境下的概念。实际上,在当时的封闭环境下也要发展经济,也有资本运作 ...

你别给我卖弄概念,辛子陵都不是东西,你更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天上的狮子 于 2012-1-28 21:13 编辑
sugell 发表于 2012-1-28 21:02
你与辛子陵一样都是不学无术的家伙




冷静说话。你看明白我说的内容没有?
外币事件,即便是存在的,也只能说当时中国和外界的隔绝程度。隔绝程度大小并不能用来说明内部系统就一定是匮乏的。被隔绝的内部系统发展速度快于或者慢于外界系统都有可能。
不过,我们在这里只是说明外币事件对人产生的误导的原因,所以其他不多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gell 发表于 2012-1-28 20:55
给你这个弱智上上课



你怎么这么死板呢?看不懂我说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的狮子 发表于 2012-1-28 21:12
冷静说话。你看明白我说的内容没有?
外币事件,即便是存在的,也只能说当时中国和外界的隔绝程度。隔绝 ...

辛子陵说这些谎言是在《陈云传》出版几年后,当时的对外贸易已经不是秘密,你们不知道?只能说是不学无术或别有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的狮子 发表于 2012-1-28 21:12
冷静说话。你看明白我说的内容没有?
外币事件,即便是存在的,也只能说当时中国和外界的隔绝程度。隔绝 ...

陈云是党内著名的经济专家,读《陈云传》才得知,他由于家境贫寒,最高学历只是小学毕业,后来通过刻苦自学,建国后,陈云主持财经工作,才成为学识渊博的领导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gell 发表于 2012-1-28 21:18
辛子陵说这些谎言是在《陈云传》出版几年后,当时的对外贸易已经不是秘密,你们不知道?只能说是不学无术 ...

你怎么这么轴啊?你看仔细我顶你的那两段话了吗?看懂了吗?看懂了告诉我,关于外币事件,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6 14:38 , Processed in 0.04699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