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7|回复: 1

走近西藏(之三)——登布达拉宫。。热门旅游攻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寒嫣兒 于 2012-1-16 20:09 编辑

热门旅游攻略[/url]

走近西藏(之三)——登布达拉宫 温暖的娃娃  2011-08-31


作者:枫叶只剩一片
一、
小时侯,在一本杂志的封面上,见到一所大大的房子建在山上,大人告知那是一个宫殿,在遥远的西藏。
长大了,在一本画册上得知:那个宫殿叫布达拉宫,在西藏的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城堡式建筑群,曾经是历代达赖喇嘛驻地和西藏政教权力的中心,里面的珍宝价值连城。
自从家里有电视机后,只要电视里播放有关西藏的内容,不管是新闻还是其它节目,总是盯住不放,直到该电视节目结束为止。从此关心西藏、向往西藏就是我的一个心愿,去西藏、参观布达拉宫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事。
二00四年夏天准备去西藏,当我看到游程上有参观布达拉宫的安排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终于能够实现梦想,要去西藏、要去参观布达拉宫啦!
二、
贡嘎机场开往拉萨的路上,汽车每转过一个山头,我总是不停地向着前方翘首观望——寻找心中的布达拉宫。终于在导游的指点下,我远远地看见了蓝天白云下的布达拉宫,神秘、威严、壮观……我找不出更确切的词。
当天下午在旅馆里听到一个震惊的消息:布达拉宫现在处于保护状态,采用限制参观客流量的办法,有很多内地游客因无法参观布达拉宫,而围住拉萨市旅游局闹事。晚餐时与导游谈起此事,导游安慰我们:那是小旅行社的事,他们这样的大旅行社决不会发生此类事。为了安全起见,他今天夜里二点去排队买票,保证我们能参观布达拉宫。听到这里,悬着的心总算落地。第二天一早我们去那木措,果然未见导游的踪影。回到拉萨已是内地人吃夜宵的时分,电话也联系不上导游,能否参观布达拉宫仍是个未知数,心里忐忑不安,加上高原反应,一个晚上都没睡好。


第三天一早,导游兴冲冲地来告知我们:参观布达拉宫安排在下午一点,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早了不行,晚了更不行,在这里游客不是上帝,一切都要听从宫里的安排。“听从宫里的安排”,这话听起来觉得别扭,都什么年代了,我又不是宫里的什么人,凭什么要“听从宫里的安排”?但我又不想去旅游局闹事,为了顺利实现心中的梦想,只能屈就于布达拉宫的威严,“听从宫里的安排”。
我们提前半小时到达布达拉宫所处的山下等候,导游又反复交代了许多个不准:参观时不准有任何诋毁藏传佛教的言论和行为,不准提及有关西藏历史上的敏感问题,不准询问有关达赖喇嘛在外的话题等等,还再三强调若有违反,一切后果个人承担,否则就别进宫。这话多厉害呀!逼得你不得不屈从于布达拉宫众多的不准,唉!为了尽早实现梦想吧……

进第一道门后,为了节省时间,旅行车将我们送上山顶。坐在汽车上,我们觉得很幸运。看着沿上山阶梯、没爬几步便满脸通红、气喘吁吁的人群,心里美滋滋的。作为参观者,我们算是幸运的;但作为朝圣者,比起那些用最虔诚的磕长头方式、三步一拜地慢慢向上的藏族同胞,我们是不合格的。就这一条山路,已将参观者和朝圣者作了最简单的划定。再次验票进门时,我发现在票价又有不同的界定,藏胞们只需一元钱,我们享受最高待遇——每人一百元。
三、
趁验票的空档,在山顶上,我仔细地打量这心中无限向往的神圣宫殿。布达拉宫建在海拔3770米的玛布日山的峰顶上,这座山峰孤零零地处在拉萨河谷地带的中央,从前在拉萨城的任何地方,都能看见布达拉宫。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心中,这座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藏语称此为布达拉(普陀之意)。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融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站在墙根看着矗立在眼前的宫殿,心中不由的浮想联翩。棱角分明的殿宇尽显巍峨,大片的白色建筑簇拥着红色的墙垣,设计者利用白、红二色相互衬映,使得宫殿的辉煌愈加显露。那一根根笔直的棱角线升向蓝天、直刺苍穹,让人在仰望中生出无限的敬畏,身心如果沿着这条直线向上,一定能到达另一个世界。


随着导游的讲解,我的思维穿越了时空,进入了另一个民族、另一种文化的古老空间。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文成公主为妻,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解体,西藏陷入长期战乱,布达拉宫的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直到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执掌西藏政教权利后不久,就开始重建布达拉宫,历时近五十年,于1693年完工。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对布达拉宫又进行了历时八年的修建,仅白银就花费213万两。解放后,中央政府又多次拨巨款维修,才有今日之模样。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据说:宫殿外墙厚达二至五米,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基础直接埋入岩层,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水,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的抗震能力。


布达拉宫分为红宫白宫、“雪”等四大部分。红宫内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及各类佛殿,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白宫合抱于红宫外侧,包含大经堂、僧官学校、历代达赖喇嘛生活居住的宫殿等所有政治活动场所。 “雪”由外墙全为白色的建筑组成,包括布达拉宫下边的作坊、马厩、印经所、碉堡和周围的宫墙等。
站在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上,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由下而上分别是“雪”、白宫和红宫,设计者利用自然的山体,通过建筑布局的对比、色块的渲染和夸张,用以表现出佛的神威和高大,同时也艺术地再现藏传佛教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说”,成为建筑艺术与佛教的完美组合。

四、
殿外是一个个顶礼膜拜的藏族同胞排着长队,叩拜着等着进殿;我们——参观者倒可以不用排队,优先进殿。狭长回转的通道和楼上的走廊里灯光灰暗,墙壁上布满了许多壁画,有的看上去色彩斑驳、模糊不清。据说面画的内容都是有关藏传佛教的许多故事和经典,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里重现,如迎娶文成公主、修建大昭寺、五世达赖喇嘛和十三世达赖喇嘛先后到北京觐见皇帝等。有一幅是描绘当年兴建布达拉宫的状况,画面上成千上万的农奴,顺水放木,开山采石,弯腰弓背运石上山。可以想象在当时没有任何施工机械的情况下,单凭人力完成这样一件浩大的工程,实在是不可思议。直到今天,任何一个参观者了解了画面的内容后,无不为之震撼。这幅画也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默默的走在通道里,没人讲话,连咳嗽都没有,无形中又加重了殿内的肃穆氛围。

幽暗的殿堂里靠酥油灯照明,光照不够;闻着浓郁的酥油味,我感到呼吸困难。空气浑浊,到处都是人挤人,我被挤得浑身都不自在。为了多了解一点,我们只能紧跟导游,扎成堆努力地听着讲解;朝圣者费力地冲破我们围成的堆,急着赶路。往往是人过去了,却在我们身上留下了浓烈的酥油味。有几次不留神碰到柱子,伸手一摸,也是粘乎乎的。我们挤在殿堂里,似懂非懂地听着导游费劲地讲着藏传佛教里的黄教、红教,字字句句都在冲击我原有的信仰……不远处的另一个声音,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起劲地讲着人生的修行和生命轮回,又与我原有的人生观发生碰撞……


在这昏黑的殿堂里,看着那些满头是汗,竭尽全力地对每一个佛像都拼命匍匐叩拜的信徒,让我迷茫,亲爱的同胞阿,你们已经精疲力竭,不能息一下吗?在这昏暗的殿堂里,看着那些衣衫破烂、脸上只露出两只眼睛、十分消瘦的藏胞却拿着大把大把的“毛票”(一角二角的纸币)毫不吝啬的塞到佛像四周,更让我困惑,亲爱的同胞阿,你们已经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奉献了出来,自己真的不留一点吗?
大小不一的殿堂内陈设着无数尊佛像,佛像的材质更是多种多样,有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导游说哪一个都价值不凡。看着各种造型的佛像,觉得与以前见过的不同,有点生疏;听着有关藏传佛教的论述,感到与原本听过的佛教术语不一样,甚是生僻。我觉得头胀胀的、脑子里乱乱的,脚踩在粘满酥油的地板上,身子觉得软绵绵的,整个人晕乎乎的,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殿内光线很暗,混屯之中我觉得眼前大大小小的佛像似乎要对我诉说什么,我有点茫然……千姿百态的佛像好像要对我表示什么,我感到惊骇……酥油灯在幽幽地闪烁着微光,我总觉得在黑暗中有一双双神秘的眼睛注视着来者,也注视着我。我不得不收起那种不屑一顾的态势,放下参观者的架子,赶紧拿出口袋里的零钱,学着藏胞们将钱举过头顶,尽管动作不算规范,但还是恭恭敬敬地献给了那些不知名的佛像,直到口袋里的零钱掏空为止。进门、出门,一个殿堂接着一个殿堂……叩拜、塞钱,一堆佛像连着一堆佛像……
五、
也不知拐了多少个弯、进了多少个殿堂,我终于到了一个高大的大厅,红宫中最大的宫殿——存放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的西大殿。排着长队等着瞻仰的藏族同胞,一脸的严肃认真,就其表情已令我肃然起敬。他们来到殿内叩拜时先是双手高举头顶,然后双手画十,接着全身伏地而拜,其手脚之协调、动作之规范,我在一边都能听见额头碰地的声音;他们全神贯注,心意专一,完全达到了旁若无人的境界,着实令我目瞪口呆。一个普通观光者是无法理解这一切,也无法看懂这一切,我知道以我的心态是无法感受藏传佛教对藏胞们的感染和渗透,我离他们太遥远了,这个遥远,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距离,主要是心灵之间的距离。
           在布达拉宫众多的灵塔里,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是最高、最大、最为壮观的灵塔。据导游说,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里上下贯通三层楼的大金塔,塔高14.86米,塔瓶内是经脱水处理后,配以各种香料和藏药保存的五世达赖喇嘛的遗体。灵塔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宝物,单贴在塔座和塔瓶上金箔就用去黄金11万两,上面还镶嵌着硕大的珍珠、稀有的玛瑙、罕见的翡翠、珍贵的钻石及西藏特产的比拳头还大的红宝石和绿松石等各类宝石1500余颗。灵塔在成百上千的酥油灯照耀下,表面上的无数珠宝在闪闪发光,就其造型和将各种珠宝合成的工艺来看,已是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很难使人相信其原始用途。
          塔前陈设着清代皇帝送的金灯、金碗以及明清时期的各种玉器、瓷器,更是不计其数,四周垂着几百年前的织锦。灵塔的造就,高度体现藏族同胞在建筑、铸造,绘画、雕刻、艺术等方面的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它不但是世界屋脊上一颗闪光的明珠,也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是布达拉宫迄今为止的最后一座建筑。灵塔高14米,仅比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低0.86米。但仅其贴在灵塔表面的金箔所用的黄金竟达590公斤,表面同样镶嵌着无数的珠宝。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布达拉宫无数殿堂里的佛像全由纯黄金造就,有些图腾全部用黄金堆彻起来,众多的灵塔全用大量的黄金、白银与无数珍宝来装饰,虽说奢侈已是无以复加,但其工艺水平确实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几百年前的西藏、生产力那么低下、经济那么落后,能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修建如此辉煌的宫殿,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在这座奇异的宫殿里还有无数的唐卡、法器、供器等,均属珍贵文物,仅列为国宝级的文物就不计其数。至于那些众多罕见的经文典籍珍藏和题材丰富的壁画同样是文化艺术瑰宝,是藏族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这里的文物随便拿一件到其他博物馆去,都是镇馆之宝,而在这里却是大量的堆码在一起,层层叠叠,就像图书馆堆书一样,只是外面有一个玻璃门而已。据说各个殿堂内的珍宝数量,到现在都拿不出具体数字,更无法估量其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布达拉宫在藏族同胞心中不但是金银财珍宝的宝库,更是藏族人们心中的精神宝库,几乎承载着全部藏族同胞的精神与传承,真不愧是藏族同胞的精神圣殿!
六、
跨出宫门,豁然开朗。
           站在布达拉宫金顶的平台上,我觉得走进了蓝天,走近了太阳。
天特别的蓝,头顶上是蔚蓝,向下蓝色愈来愈深,到远处的山顶上便是那种很艳丽的蓝天鹅绒的深蓝。阳光特别的强,照得我脸上火辣辣的、连身上都有灼热感。悠悠白云,一朵朵在远处的山峰间游荡,假如一阵风能将它吹来,我一定会伸出手去,扯下一块,在手里把玩。
太阳钻进云彩里,我在平台上眺望,俯视山下的拉萨,看上去与内地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一样,同样是高楼遍布、同样是车流不息……
云缝里透出金黄色的霞光,整座山头连同红白二色的殿宇,如油画般放射出绮丽的金黄色彩。在这一刻我终于看见了传说中的金色宫殿。
霞光洒在山道上,又一群匍匐叩拜的信徒朝上拜来,他们披着霞光,此起彼伏的叩拜,似一条金色的波浪在山道上跳跃……
金色的波浪正向我涌来……我的心也随着金色的波浪一起涌去……
回到布达拉宫的广场上,仰头再看:蔚蓝色天幕下,有几朵游动的橙色云团,夕阳余辉照耀下的布达拉宫,灿烂辉煌,高高地耸立在山顶上。

评论 共计0条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 除了摄影什么都不带走,欢迎各种媒体转载我们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户外资料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140



发表于 2012-1-28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藏地时光之旅 如意您的圣地之旅首页
安多线路
卫藏线路
康巴线路
旅游攻略     资讯 线路  今天是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藏地旅游资料
时间:2010-04-01 09:57:56  来源:  作者:


1.吃在藏地
来到雪域高原旅游,自然要品尝一番藏地小吃。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烤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其口味讲究清谈、平和、体现了藏地饮食文化返璞归真的潮流。但是初次接触藏餐,会觉得口味比较淡。
藏餐原料以牛,羊、猪等肉食为主,还有比较常见的土豆、萝卜、大白菜等蔬菜。早期忌讳吃飞禽和水生类生物,以及奇蹄动物,现在有些地方有所改变。主食以米、面、青稞为主。藏餐比较重油,味厚,调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蒸等手法。传统的待客筵席由奶茶、蕨麻米饭、灌汤包子、手抓羊肉、大烩菜、酸奶6道食品组成,极具民族特色。相信你可以在西藏品尝最具体的藏族饮食。
不过现在藏地饮食已经极大丰富化了,一般在很多旅游地区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川菜之类的中餐。
2.住在藏地
藏地传统住宅建筑的主要形式有帐房、碉房、干阑式建筑等。建筑用料大多就地取材。藏地的东、南部木材丰富,一般用原木或木板造房;西北部牧民则用牛毛编织帐房;盛产石材的地方则碉房居多。帐房俗称帐篷,是牧区最普遍而吉老的一种居住形式。
一般最常见的帐篷根据放牧方式和季节不同,又有冬帐房、夏帐房之分。冬帐房一般用木棍作框架,上面覆盖牛毛织成的毡子,能经高原风雪的侵袭。
藏地的寺院建筑也有一种高级豪华建筑装饰,寺院和宫殿在宫殿、寺院、佛塔等建筑上加盖金瓦屋顶,其目的是让主体建筑突出群殿和城镇建筑群之上,使其宫殿、寺院和佛塔建筑更加富丽堂皇,气势宏伟。
从公元10世纪到公元19世纪间藏区所建的1百余座金顶中,面积最大,工艺最好,造型最豪华,并具有代表性的金顶有拉萨大昭寺、布达拉宫、萨迦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罗布林卡金色颇章、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安多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康区理塘寺、甘孜寺、甘孜达吉寺、建塘松赞林寺等。佛塔金顶中最有名的为西藏昂仁县日乌齐金塔和江孜白居塔等。
当然,藏地旅游也不可能去住牧民家,也不能去寺院去住,藏地像西藏、青海、云南、甘肃、四川等藏区市区都有不同的星级的酒店,在很多县级地方也酒招待所,星级酒店也正在不断建造当中。
3.行在藏地
藏地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以前入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有汽车和飞机。从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专线列车通车了。乘坐世界海拔最高、里程最长、景色壮观的高原铁路专线列车走进西藏,已经成为陆路进出西藏游客的热门行程。目前已有拉萨至西宁、兰州、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重庆往返的六列主要车次,随着西藏铁路旅游的发展铁路部门还会陆续增加更多不同城市往返拉萨的车次。目前西藏的公路重要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中尼公路等五条线路。
青藏公路:
青藏公路始于青海省西宁市,经茶卡、都兰、格尔木到拉萨,全长1937公里。全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路程最短、路况较好的公路。这条路也是109国道的一部分,从北京到拉萨全程3800多公里。
川藏公路 :
川藏公路始于四川成都,经雅安、康定,在新都桥分为南北两条线。北线经甘孜、得格,进入西藏昌都、邦达,北线全长2412公里,沿途最高点是海拔4916米的雀儿山。南线经雅安、理塘、巴塘,进入西藏芒康后在邦达与北线会合,再经巴宿、波密、林芝到拉萨,南线总长2149公里,途经最高点为海拔4700米的理塘。南线因为路程较短而且海拔较低,所以进藏最好走南线。这条线路也是318国道的组成部分,从上海启程的318国道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沿途多变的气候带和地质地貌极具特色。
滇藏公路:
滇藏公路1974年建成通车,南起云南下关,经剑川、中甸、德钦,北到西藏芒康,全长714公里。滇藏公路是四条进藏公路中海拔最低的一条,全线途经中甸盆地和横断山脉,最高海拔4300米(红拉山口)。沿途气候湿润温和,多雨水。公路落差大,有繁盛的森林,一天之内有可能经历四季不同的气候和风光。
新藏公路:
新藏公路始于新疆西南部的叶尔羌,经库车、麻扎、红柳滩、界山大坂到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尔(狮泉河),全长1535公里。这条线行程艰苦,空气稀薄,气候恶劣。沿线翻越昆仑山脉的10个山口,最高海拔是5700米的界山大坂,所有走过这条线路的人,在界山大坂都有高原反应。海拔5000米以上的路段有13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中尼公路:
中尼公路是指西藏到尼泊尔王国的首都加德满都之间的公路。从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乘车到樟木口岸入境,再转车到拉萨。沿途经日喀则地区的聂拉木、定日、拉孜、日喀则,全线以沙石混合路面为主,现在全部改为柏油路面。这条路也是318国道的延伸,从喜马拉雅北坡的荒原上经波曲河谷穿越喜马拉雅到樟木口岸,景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引人入胜。
   除了西藏之外别的藏区道路状况差别很大,甘肃、四川和云南的藏区旅游点主要干道路况相对比较好一点,青海藏区路途漫长,多砂石路,路况复杂多变。
4.游在藏地
传统意义上的藏区地域广大,在这片地区生活的人们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审美习惯。在千百年的发展中,这里到处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壮美的雪山,辽阔的草原,瑰丽的湖泊,深邃的峡谷,这些组成了这篇多姿多彩的土地,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用心中对自然的爱又在影响着这片土地。高山下静谧的寺院,山口猎猎作响的龙达,村口矗立的白塔,岩壁上五色的真言。这些元素的组合就是无穷变化的藏地,这里是心灵的家园,灵魂的故乡。
5.购在藏地
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习俗下,造就了藏地独特的文化审美习惯和审美心理,这些对游客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购买藏地特色旅游纪念品成了一种时尚。其实到藏地旅游可采购的纪念品非常多这里的民族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风格独特。
藏刀:藏刀是藏民随身必备之物,还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各地都有出名的刀,在西藏名气最大的藏刀要数林芝的“工布刀”、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刀”。
面具:西藏的面具是从宗教里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藏语称为“巴”。一般分为“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这种面具色彩对比强烈,风格独特,文化特征明显,是很有代表性的工艺品。
唐卡:这是一种带有浓郁藏族风情的卷轴画,大部分是佛像和菩萨像,是传统的宗教风格的艺术品。画风风格浓烈,用色协调,流派众多,是藏地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藏毯:这是西藏的传统手工艺品,构图古朴,用色自然协调,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著名的有江孜卡垫和山南地毯。
收藏品:西藏的收藏品很多,而且非常有特点,是在其他地方很少有的,一般有木碗、火镰、玉器、转经筒、石刻经版、石刻佛像、酥油灯座、抛石器、帐篷、旅行袋、地毯、壁毯、织锦帽、藏靴、绑典围裙、藏袍、牛羊头工艺饰品等。
6.娱在藏地
人们说藏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千百年的积累和沉淀中,藏地的文化娱乐很非富多彩。舞蹈方面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锅庄”了,这种集体舞蹈在很多地区都有不同的流派,各有特点。民歌方面就更有特色了,传统的有“果谐”“卓谐”“堆谐”“朗玛”等很多种,曲调变化多样,热情活泼,非常有感染力。现在在很多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藏族歌舞的表演,在拉萨等城市新兴的“朗玛厅”是这种艺术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当地人喜欢去的娱乐场所。在这里一般都能欣赏到很多传统的特色歌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7 22:28 , Processed in 0.03713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