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5|回复: 15

骑行西藏:我们的梦想在路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tibet.cn/holiday/zmft/201201/t20120121_1532757.htm

写在前面的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周游世界的梦想。对生活于城市森林的大多数人而言,现实是如此沉重,旅行却能让生命变得轻盈。现代都市背景下,渴望亲近自然、挑战自我、追求自由的一种出游方式,既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于是“驴子”们背着行囊,带着帐篷、睡袋在大自然中穿越、宿营。因为可以拥抱自然,获取健康,锻炼意志,结交朋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驴友的生活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喜爱。

  本期假日访谈集合了四位或骑行自驾去西藏的驴友访谈录,记录了这些为着梦想走西部的勇者们一路的经历、以及他们向后来人推荐的攻略和经验。在他们挑战自我、随心前行的旅程中,看着一路旖旎风光、经历一路人情世故,读着欢快跳跃的文字,耳边也会响起他们下坡冲刺的欢呼声。关于周游世界的梦想就在行走中变得触手可及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骑英雄”朱俊贤:六次单骑走西藏

76岁,志愿军老战士,6次骑单车进藏,两创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当这些片段完整地串联在眼前这位老人身上时,我本能地尊称他为“单骑英雄”。

  见到朱俊贤老先生是在和美西藏上海展馆,他是专门来给本网记者送书的。在黄浦江畔暖暖的午后,他就如同邻家的一位老者,不事修葺,略显安静。老先生一边参观画作,一边闲谈起西藏的种种美好。6次入藏经历、速写式的简易描述,言语间透着老兵的执着与坚强。而他所讲述的内容,高山平川,亦如行云流水般的节拍,沧桑时光,一任卷舒。

先后6次骑车进藏的朱俊贤老人对西藏发展有深刻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传奇的古稀老人 

  今年76岁的朱俊贤老先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17岁随志愿军部队在血与火的朝鲜战场上度过了五个春秋,退休前是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退休后,开始骑行,自1999年开始,骑单车先后6次进藏,行程上万公里。他曾骑自行车穿越青藏、川藏公路,创造了两项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在诸多媒体的描绘中,朱俊贤是“传奇老人”、“神奇老人”;在街坊邻居的眼中,他是奥运会火炬手、“世博民间宣传大使”,其精神让很多人敬佩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赌气”到“西藏控”

  说起最初进藏的原因,老人透露了一个小秘密,这缘于他年轻时的一次“赌气”。

   1977年,朱俊贤曾被选入援藏工作团,但在体检中被医生诊断为“心脏肥大,不适合进藏”,故未能成行。要强的朱俊贤当时就许下心愿,总有一天要骑着自行车远征“天路”。自此以后,老人每天慢跑三公里,迈步行走三公里,坚持锻炼,终于自1999年开始,“超额”实现了诺言。

朱俊贤老人在布达拉宫前留影。(朱俊贤供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1年,朱俊贤第一次登上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开展庆贺北京申奥成功宣传活动。2006年7月24日,年逾古稀的他又把一面旗帜插在珠峰登山大本营前。2010年,为宣传上海世博会,老人第6次踏上青藏高原,把吉祥物海宝树立在了沱沱河畔。

  从青年时代就深深迷上青藏高原的朱贤俊,对西藏有着一份难舍之情,说起对西藏的感情,老人用了四个字——魂牵梦绕。

  祝福西藏人民永远“扎西德勒” 

  每一次进藏,都让朱老对西藏人民有了更深的感情。朱老说,世博会召开之前,他把吉祥物带给了藏族同胞,就是表达了上海人民对藏族同胞的美好祝福。

  在和美西藏上海展馆,他说自己很喜欢作品《转山》(袁锦的油画作品,荣获此次大赛二等奖),因为它画出了人物的神韵;作品《赶集归来》描绘的场景自己亲眼见到过。对于本次展览,他建议应该多邀请藏族画家,“他们身在西藏,感受更深,更真实。”临走时,他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展览,我从中感受到了真情实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小砚:走出来了一本书



见到张小砚,是在她住宿的酒店里。房间里暖和,她穿着单薄的外套、牛仔裤,一双绿色的板鞋,比想象中还要瘦,扎着马尾,露出一张充满阳光的笑脸。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瘦弱的女孩,能有那样异常彪悍的心理。2009年7月,她与朋友去汶川回访地震后自己办的7所帐篷学校和一所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返回的途中,因桥断受阻,绕道而行,又遇塌方,继续绕行,渐行渐远,三天的回访计划,被她走成了一段近万里,历时71天的“川藏线”旅程,也有了《走吧,张小砚》这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来的一本书

  “我是一个喜欢讲故事,又能把故事讲得很有趣的人”,张小砚笑着说,如果不是遭遇桥断路塌,如果不是一贯的随性,如果不是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这段在川藏路上的故事,也许永远不会发生,也永远不会有人讲给你听。

  绕道从马尔康回成都,是所有可以选择的道路里,最远的一条。这是张小砚在做志愿者时就熟知的,但她还是领着同伴走了这条路。走着走着,天马行空一番想象后,只穿着人字拖的她就做出了要直接去西藏的决定。同伴们相继离开,惟一留下的阿亮在陪她经过牟尼沟、红原、理塘、巴塘、波密、墨脱,到了拉萨后,也返回了成都。在拉萨,张小砚的心忽然就静了下来,花光了所有的钱后,她开始拿自己做实验,想看看凭着自己的能量,到底能走多远。

  她在大昭寺门口把自己一路惊心动魄的经历讲给游人听,用真实而传奇的故事,换来了从拉萨返回成都的114.8元原始资金。靠着这点路费,她踏上了2300公里的归程。这是一条快乐不羁的冒险之路,她走得坦荡而真诚。两个多月后,她穿着早已划得稀烂的牛仔裤回到了成都。就算出去买趟菜,都能讲得出不一样味道的张小砚被众多朋友们缠着讲这一路上发生的趣事。她讲得风生水起,朋友觉得不过瘾,就撺掇她写在博客里,这便成了这本书的雏形。

  说起书名,她打着响指说出一个字“走”!她说这更直接,无论是旅行,还是人生的一段历程,“走”都是人生的一种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直接的藏族朋友

  张小砚说,自己走的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并跟他们成为了朋友。她没有觉得藏族人和自己有什么不同,都有着友善的眼神。西藏人给她最深的感受,就是“简单、直接”,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怀戒心,不需要讲客套话,很容易就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是本能的,也是最具有穿透力的沟通方式。有想法就直接表达出来,“小伙子,你很帅嘛”之类直接的表达,很容易就拉近彼此的距离。回想起两个多月来,与藏族同胞一起聊天、吃饭、喝酒、打台球,那真是自由而快乐的时光。

  聊到兴起,她盘腿坐到椅子上,挥动着右手大幅度地比划,所有的任性、率直,都写在了她的脸上。对待所有人都这样没有客套、没有寒暄,像是熟识已久的朋友,这就是她的吸引力所在。

  她说,这只是自己一篇长长的游记。也许这篇游记跟去了哪里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与人交往的方式:简单与信任,是大家都想要的,但也很难做到的。因此,这本书她想带着大家去走,去与人交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着QQ进西藏

见到虞璐,是在潘家园桥东南角的麦当劳里。她已怀有八个多月的身孕,与其他孕妇相比,她行动起来更轻便、敏捷,连续爬十多级台阶走上楼来,也没有粗重的喘息,这可能得益于她长期的锻炼。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户外棉服,笑容可爱,眼神清澈。刚一落座,便打开了自己和爱人开着QQ车走西藏的那段记忆。

  去西藏度蜜月

  新婚时,爱人杨斌问她想去哪里度蜜月,虞璐毫不犹豫地说“去西藏”!那时,她还未曾有过自驾去西藏的想法。一天,有着近十年户外经验的杨斌眼前突然闪出一个片段,立刻兴奋地拉过虞璐,“老婆,我们自己开车去西藏吧。你曾经在甘南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车的四只轱辘就是我的脚,我是车的心脏,我完全能掌控它’。”这个想法让从小胆大,有韧性,又喜欢挑战的虞璐动了自驾去西藏的心思。

  杨斌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开始做功课,查找自驾旅行攻略。虞璐则听从他的安排,陆陆续续地买齐了途中所用的物品。按照计划他们将从青藏公路进藏,从川藏公路返回北京。 当时的青藏公路还在维修,路况相当不好。但为了实现自驾的梦想,同时考验生存能力。两个月后,虞璐夫妻二人终于开着只加了护板的小QQ,启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虞璐、杨斌在路上

驾着QQ神勇前进

  “起先看资料图片,很难看出路况的复杂程度,随着路况的艰难程度加深,就会心生恐惧。这么难走的路,开着配置这么低的车,稍有不慎,随时都会失去生命。”每天,虞璐都会担忧能否平安抵达目的地,也一路惊诧于大自然的神奇与造化。的确,这是一趟“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的蜜月之旅。

  从打算自驾进藏起,就不断有朋友劝阻他们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在这样一条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公路之一上行驶,天气又变化多端,越野车都很难安全走完全程,这样一辆小QQ车,何况还是女司机开车,完全属于不靠谱行为。但贪图一路的风景,和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他俩还是摸索着前行了。

  因为要按照日程行走,所以经常要走夜路。迎面开来的大车灯光光线直逼向人的眼睛,后面又不断有人超车,这种时候她既要集中精力,又要镇定,不能有任何闪失。很多个黑夜,她死死地掌控着方向盘,缓缓行驶在青藏公路上。即使是白天,也经常是前方路况不明,路面倾斜,不知道水究竟有多深,也不知道哪里会有石头,而自己车的底盘又不高,这时他们就会停下来,仔细观察其他司机怎么走,水能到车的什么高度,然后再决定自己怎么开。

  一路走过来,只是底板和水箱出了点小问题,23天后,他们将车顺利开回了北京。虞璐说,这一路上抛锚的车,百分之九十都是越野车。这些人要么是因为车的性能好,安全系数高,要么是经常行走在这条线上,开车时不免大意。而自己能驾着QQ一路平安前进,既在于熟悉车的性能,也在于谨慎冷静的驾驶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途中小憩

温暖洒满西行路

  在这趟里程9400公里的旅途中,虞璐夫妻俩感受到了很多来自新朋友们的温暖。

  一天夜里,他们在深山里赶路,忽然之间车轮便陷进了坑里。这时,一辆迎面驶来的小面包车在旁边停了下来,车里下来两个藏族小伙子,没有请求,没有要求,只是敲了敲车玻璃,用简单的汉语说:“冲,你冲啊!”,然后,他们就跑到车后面,和杨斌一起帮着推车去了。还没来得及跟这两个小伙子说声谢谢,他们就已经转身离开了。那种温暖让夫妻俩唏嘘不已。此后,每次遇到难以前行的道路,她的耳边都会响起“冲,你冲啊!”的声音,就像是一种激励自己前行的力量。

  在拉萨甘丹寺参观时,他们无意中走进了阿旺桑旦活佛的房间。怀着对对方身份的好奇和莫名的缘分,他们和活佛成了好朋友。现在,仍然保持联系。虞璐说,自己会寄汤圆、月饼之类的食品,或者毽子、跳绳等玩具给寺里的活佛和小喇嘛们,也能收到他们从寺里托人捎来的小礼物。

  此行,虞璐带了很多喜糖给途中遇到的藏族小朋友,孩子们接过手里的糖,并不会立即撕开包装纸,而是把糖攥在手里,冲她微笑。那种单纯、美好的笑容,让她心里暖洋洋的。这一路上的经历,给了她太多的快乐与感动,23天的旅行,让她有了长久的眷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途中美景

悠闲的拉萨时光

  在拉萨的三天是虞璐这一路最悠闲、快乐的时光。

  她跟着杨斌白天在拉萨大街上逛街,走累了,喝五块钱一壶的甜茶,通透的阳光直直地晒过来,使人的精神状态为之一振。肚子饿了,就走进一家餐馆,吃地地道道的藏餐,来一碗牦牛肉水饺,吃一盘带着血丝的牦牛肉拌米饭……夜晚走进酒吧,有人在唱歌、有人在聊天,大家像是熟识很久的故人,彼此敞开了心扉。

  饭馆里端着藏式银壶的老板娘,极具温馨氛围的藏式家居,让他俩深深地体会到了藏族人民发自内心热爱生活、对人有善的热情。而这里的生活又是如此悠闲、充满情趣,让人不舍离去。

  跟着我们的脚步出发

  虞璐,在北京市的一家外企工作,没来西藏之前,每当她看到同事从国外带来的风景照片常常会有艳羡之情。从西藏回来后,她迫不及待地拿出在西藏拍的照片向外国同事们炫耀:“看,这是中国的西藏,你见过这么美的风景吗?”,她在欣赏西藏美丽景色的同时,还提倡去西藏旅游的人们要注重环保,不要破坏生态环境。

  一路上,他们还遇到很多有残疾的小动物,虽然它们坚持地在路上跑着,这让爱护小动物的虞璐感到十分心疼。她说,它们不会像城市里的宠物一样,看见车会本能地躲开,所以,希望司机在看到它们时,能尽量减速,让它们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奔跑。

  “在旅行前,做好攻略是必要的,这样会让你对路况有一定的预知性;在旅途中,遇到困难,一个团队之间一定要相互包容,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遇到问题,要学会变通,不要莽撞行事。”这是虞璐一路安全行车总结出来的秘诀。

  现如今,在家待产的虞璐依然对旅行充满了期待。她告诉记者,在小孩出生六个月后,她将和老公带着孩子一起去瑞士爬雪山,再次体验一下户外运动带来的刺激感,也充实自己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凯:在路上——从天津到拉萨

几天前,王凯的单车被运回来了,他用“破破烂烂”来形容这个跟着他一路从天津到拉萨的伙伴。在如今旅游业兴旺发达的年代,徒步、骑行、自驾、跟团等各种各样的旅行方式渐渐进入平常人的生活中。王凯是众多旅行者之一,曾一度也将自己全部交付给旅行社,被领着去到天津以外的地方,饱览别处的风土人情和景观。直至后来加入天津的自行车俱乐部,骑行——这种既挑战体力、又能游历四方的旅行方式成为他的不二选择。

  王凯是位普通的25岁天津男孩,像大多数人一样,也许走在街头,顷刻间便会被茫茫人海所吞没。然而,所谓一花一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个体放大来看,谁都曾怀抱梦想或心有千结,有所喜也有所恶。为何会选择旅行,每一个旅行者也许会给出自己不尽相同的答案。

  王凯爱上旅行的初衷,有着普天下许多人都憧憬的浪漫——“和心爱的人一起行走天下”。在这样的情怀下行走的目的地变得不再重要;享受过程,无疑成为整个旅程中最美妙的事情。

  骑着自行车,王凯的旅行地图从天津周边向天南海北蔓延开去:北京、河北、河南、陕西……

  从对旅行抱有浪漫情怀,到如今让其成为爱好,深入骨髓般融进自己的生命中;这一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如何开始的,或许,就连王凯自己也说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骑行途中的王凯

向西藏进发

  台湾民谣歌手陈绮贞曾抱着吉他动情地唱道:“你看过了许多美景,你看过了许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这首歌有一个小清新的名字——《旅行的意义》。也许很多热衷于行走和旅游的人,都不免会问自己、问同伴究竟何为“旅行的意义?”有人说,读书或是旅行,心灵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听来美妙无比。在路上的,是否也包括那些关于生活、生命、梦想等人们各自想要知道的答案?

  王凯,对未来和生活,也正在不断找寻着答案。

  去西藏,不知何时成为众多旅行者地图上的目的地。而骑行西藏是王凯这两年一直想实现的梦想。年轻往往是追逐梦想最重要的筹码,他亦直言:“我还年轻,现在25岁,是一个应该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年龄。有些事,如果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有机会再去做了。”

  王凯从一年前开始准备骑行进藏装备——修车工具、备用零件。今年,他辞去百无聊赖的工作,在6月4日清晨,准备好一辆单车、三袋总重达25公斤的驮包后,独自向西藏进发。

  临行前,王凯在网上写了一篇题为《写在出发前》的日志:

  “此时离出发还有8个小时,心情已经变得异常平静。没有悸动,没有忐忑,剩下的只有面对。这就像生活的路,无论前边是什么,走过去就知道了……现在要是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走,回答或许是梦想,或许是给自己增加勇气,或许是历练,或许是应该思考一下,怎么能活得快乐,放下点负担。这应该是一次真正的旅行,不在于游山玩水,不在于风花雪月。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一切会渐渐明朗……”

  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不走出去的人也许永远不会明白。为了实现曾许诺下的梦想,也为了寻找答案,王凯此次的旅程,给自己准备了一条长长的旅行线和未来路上不可预知的危险;与之抗衡的只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必要的骑行装备和两百多元现金,一路上充满挑战和未知。

  王凯的骑行线路逐一列举出来:从天津至河北保定,途径山西平遥、陕西西安,入川至成都,经318国道,到达拉萨,全长约4500公里。在8月1日建军节这天,他到达目的地,历时近两个月。

  出发第一天,王凯也预料到了此次骑行进藏,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旅程。前方未卜的一切让他也有那么一瞬间生出担忧之虑。但正如人所说,年轻就是资本,青年人勇于而且乐于尝试一切冒险与挑战。如两军对垒,战鼓声声,一鼓作气般,他给自己丢下一句掷地有声的鼓励“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回头”后,便毫不犹豫地继续一路向西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川藏线

  一路上,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历史遗迹固然美不胜收,但各种意料之中和之外的困难与挑战也不请自来地接踵而至。

  第一天,王凯不小心肌肉拉伤,坚持至山西后,因伤情严重被迫调整休息,直到行至成都,才痊愈;一路上,虽不至于风餐露宿,但地铺打过、大饼啃过,历经炎炎夏日的暴晒,也在风雨雷电中穿行。骑行在黑夜的山路上,直至碰见可供留宿的小旅馆才得以休整……

  在川藏线雅江到理塘路段,赶上雅江大塌方道路维修,王凯遇到了整个旅程甚至人生中最艰险的一次挑战。

  7月9日,从新都桥出发赶往雅江,满是积水、泥土、石头的路面坑坑洼洼,但情况还不算太糟糕。王凯在尘土飞扬中翻越了高尔寺山。快到雅江时,赶上阵雨,全身开始和泥。

  7月10日,从雅江到香格宗村,全程上坡。大雨使路况异常艰难,泥沙、石子裹进车轮中,几乎寸步难行。四个小时只前行了16.83公里。也是这里,骑行进藏的队伍开始分化。在成都时,王凯碰见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骑车进藏的人,队伍蔚为壮观。想不到雅江附近的路况却使大多数人一改初衷,中途放弃,掉头搭车回程。王凯是留下来为数不多的人之一。

  然而,最艰险的一天来临了。7月11日,从香格宗村至158道班。王凯在旅程日志中记录:“7:30出发,11:11到剪子弯山垭口,19:00到卡子拉山垭口,20:20到158道班,共75.26公里 。”上午天气晴朗,一路还算顺畅。然而下午和晚上则大雨倾盆而至未曾停歇。磅礴大雨使得道路异常艰险。本就泥泞不堪的道路,加上小塌方从道路一侧山体不断滚落的石头,王凯骑着车轮夹带着泥沙的单车,在大雨和飞沙走石中艰难前行。至下坡时,刹车几乎失效,直直往下冲,一不小心就会跌入万丈深渊。黑夜来临,大雨不止,海拔已至4000多米,气温将近零度,没有食物、没有驿站,穿着一件T恤和雨衣的王凯几乎冻僵和体力透支。虽如此他却不敢停下休息。在荒无人烟的道路上,大雨磅礴随时有泥石流险情,停滞不前则意味更大的危险。到达158道班后,因为没有床铺、没有供给的食物,王凯只好和衣饿着肚子在潮湿阴冷的房中打地铺,以稍作喘息和度过难熬的夜晚。

  也许每一个骑车翻越那么多的高山、走过风雨交加的黑夜,从泥泞不堪的川藏线摸爬滚打下来的人,在经受住意志最薄弱瞬间的考验后,都会对坚持和毅力有不一样的认识。王凯在当时再命悬一线的惊险时刻,心中默念最多的只是“坚持住,不能死在这里。”仅此一句支撑着他一路咬牙,双脚蹬进圣地拉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在路上

  在高原上,王凯遇见了许多当地藏族人,那些扎根在雪山上下,在恶劣自然环境下过着简单生活的牧民,从内心里发出的纯净微笑,如投湖之石,对他带去很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感触。

  8月中旬回程时,王凯将单车托运,自己坐上了青藏铁路。在火车上,他和一群新结识的藏族朋友,就着“幸福”的话题沿着青藏线一路畅谈下去。“在藏区,他们的生活很简单,可能过着养牛,养羊的日子,他们手里也许也没有大把大把的金钱,也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生活工具,但是每天与家人在一起很开心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奢求,也没那么贪心,也许他们有的是信仰。”

  王凯也有一个关于人生的最大梦想:他希望过一个没有那么多纷繁复杂单纯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例如有一天,和自己的伴侣在丽江开一家小店,远离城市喧嚣,在宁静中相守到老。

  出发前王凯给自己抛出的困惑和期望——希望在对旅行的意义的找寻中,也找到一份自己想要的答案。找到与否,旁人似乎无从知晓。在一份网络签名里,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想要的生活其实非常简单,追寻它的路却迂回翻覆。但是生命的时日如水流逝。没有任何人可以敷衍。在阳光下我看着自己寂静的手心。生命的苍凉和绚丽,是自己的选择。我像一只寄居在城市一角的昆虫,蜷缩着自己的激情和想象,我只可以蜕变成没有美丽的蝴蝶.”

  王凯曾说此次骑行去西藏,最大的收获便是“心态变得平和,并试着尽量忘记烦恼,用心生活,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场以每分钟60秒的速度匀速前行的旅程,那些幸福生活和绚丽的、曾照亮黑暗困境的梦想等等,一切追寻,如同生命一样,也许都在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7 22:37 , Processed in 0.04592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