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00|回复: 38

[东方区] 粟裕为何不写、不读、不看淮海战役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应该立第一功。可是粟裕生前却没有公开发表任何纪念淮海战役的文章。虽然不写、不读、不看关于淮海战役的资料,但这场战役依然是粟裕一生不舍的情结。  《粟裕战争回忆录》出版后,好多同志看到后,高度肯定他的战争回忆录写得好,写得实事求是,写得全面,写得深刻,是一部粟裕兵书。也有一些同志看到书中没有写淮海战役的问题,有一些埋怨情绪,或者认为是一种缺陷和遗憾。
  粟裕的夫人楚青说,粟裕多次对她讲,淮海战役的文章他不写,淮海战役的书他不读,淮海战役的电影他不看。
  粟裕生前的缄默并不意味着他对淮海战役的淡忘与无动于衷。楚青在整理粟裕遗物时,从他的小本子里发现他亲笔写的《沁园春·淮海战役》。根据分析,这首词可能是1977年写的。同这首词放在一起的还有庆贺粉碎“四人帮”的诗,考察“三北”(华北、东北、西北)的诗,以及祝贺楚青50岁生日的诗。楚青清理出他的这首词后,打电话叫我去,把这首词交给我,说首长写这首词,是动了一翻脑筋的。初稿写出后,他可能嫌潦草,又正正规规的誊写了一遍。他的这首词把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浓缩一体,内容如下:
  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首歼碾庄百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为了弥补《粟裕战争回忆录》里没有写淮海战役的文章这个缺陷,2007年《粟裕战争回忆录》再版的时候,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将楚青整理的《粟裕谈淮海战役》以及粟裕遗作《沁园春·淮海战役》补录了进去。
  这样,大概能了读者、战友的心愿,一抒将军生前未抒的情怀。

点评

许多老***都写回忆录,有点滥了都,其中不乏夸大其词表功的,粟裕偏不入俗,这就是境界,一位将军的境界!后人就别一厢情愿揣摩了,你们不懂   发表于 2012-10-25 15:13
发表于 2012-10-24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粟裕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将军,本来该授元帅职,可他一再谦让。最后为大将之首。风格高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5 12:59 来自 四月社区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粟老总提淮海战役,那不是让设计师难堪吗?设计师说淮海战役是他领导指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5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月 发表于 2012-10-25 12:59
粟老总提淮海战役,那不是让设计师难堪吗?设计师说淮海战役是他领导指挥的… ...

这个说法首次听闻,有出处吗?

点评

见《我的父亲DXP》  发表于 2012-10-27 0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5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月 发表于 2012-10-25 12:59
粟老总提淮海战役,那不是让设计师难堪吗?设计师说淮海战役是他领导指挥的… ...

刘、邓、陈、粟、潭组成前委,粟具体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5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一门功课没读!厚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5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老革 命都写回忆录,有点滥了都,其中不乏夸大其词表功的,粟裕偏不入俗,这就是境界,一位将军的境界!后人就别一厢情愿地去揣摩了,更不能别有用心地去猜测臆造,你们不懂他的心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boff 发表于 2012-10-25 13:09
这个说法首次听闻,有出处吗?

三大战役的影片,淮海战役拍了两次,原因是第一次是粟裕指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5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boff 发表于 2012-10-25 13:12
刘、邓、陈、粟、潭组成前委,粟具体负责。

据说战役快胜利了,他们才在电报落款用了前委的名义,o(∩_∩)o...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曙光一号 发表于 2012-10-25 16:56
三大战役的影片,淮海战役拍了两次,原因是第一次是粟裕指挥的.........

电影我看了,并没突出某一个人,集体领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春·淮海战役》,足见老将军的心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huyang1999 发表于 2012-10-27 08:52
粟有军事头脑,但无政治头脑。军事上,粟是毛主席的好学生;但政治上,粟落后了,也许只能当一武将吧!

十 ...

罗荣桓元帅是俺的偶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曙光一号 发表于 2012-10-25 16:57
据说战役快胜利了,他们才在电报落款用了前委的名义,o(∩_∩)o...哈哈!!! ...

总前委和中央电报往来极少,根本谈不上指挥,大都是中央毛和华野粟直接沟通、也有中央毛与中原刘陈邓直接往来。谭震林说某个自称指挥淮海战役的人是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海战役历史真相琐谈
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history/201410/64114.html
2014-10-09 11:23:31  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太行山水
点击:4038   评论:6(查看)分享到: 6
  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期间,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这次战役的主要指挥员是谁呢?这个问题本来不是个问题,然而却成了问题。为什么?因为有人恬不知耻歪曲历史,企图贪天之功为己有。
  邓小平在19891120日《对二野历史的回顾》中说:“淮海战役是二野、三野联合作战,用毛主席的话说,二野三野联合作战,不只是增加一倍两倍的力量,数量变,质量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淮海战役成立了总前委,由五个人组成,其中三个人是常委,我当书记。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权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类似的话,邓小平在1984年之前就讲过许多次。
  我读过大量关于淮海战役的资料,确信淮海战役其实是粟裕直接指挥的。倘若不是厌恶某些人贪天之功为己功的反复自我表白,那么,一生不计个人名利,连元帅衔都坚辞不受的粟裕,绝不至于在晚年要针锋相对地说出那句还原历史真相的话:“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粟裕的人格是高尚而伟大的,而某些人呢?
  我认为,粟裕是中共战功最卓著的神将之一。尽管他资格不如他人、官位不如他人、身份不如他人,名气不如他人,但论战功,论仗打得神勇精妙,以及实际的歼敌数量,乃至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他都是第一人。
  新中国大定,辽沈战役是基础,淮海战役是关键。淮海战役最难打,最无定数,最难驾驭,以60万对80万,是大决战中唯一以少胜多的一次。没有一个真正的战神指挥,不可能实现胜利。那么这个指挥是谁呢?不是总前委书记,也不是总前委常委,而是总前委排名第四的粟裕。我不会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空口无凭瞎说,我看过大量有关资料,深感粟裕将军太受委屈了,也写过一些有关文章,粟裕将军家乡纪念馆的同志,不止一次的邀约过我,但由于事情多,没有接洽。
  说实话,我国的开国将帅,每个人都有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都让人感动。但在感动之余最令我心堵的是粟裕,为啥呢?一个武将,是以自己的战功构筑自己的历史地位的,战功被弱化了,被淹没了,何以立足?把话说白了,淮海战役的所谓总前委,实际上是个花架子,只不过是实际上的总指挥粟裕的后勤部和联络站,华东是主力,中原只是策应,三个常委刘、陈、邓都是中原的,陈毅也调入中原,虽兼着华东司令兼政委,但实际权力已经归于代司令兼政委粟裕。中原有刘邓,领导力量并不薄弱,华东的部队远远多于中原,为何不但不加强华东的领导力量,反而还要把陈毅调到中原?这就是主席的英明所在。主席向来看好粟裕,所以要给粟裕以绝对的军事指挥权,要给他更多的部队调用。主席曾一直想让粟裕执掌帅印,但粟裕一直坚辞不受。官位名誉你可以不要,但实际的指挥权力必须授给,防止任何比粟裕官大的人制约粟裕,这就是主席的安排。联想到建国后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主席越过数人,独独拉上粟裕,为纪念碑率先铲土,这一个简单动作,比起主席给粟裕授元帅衔,更有永恒价值。
  主席向来有识才之眼,用人之胆。东北一战是基础,故以林彪为司令员兼政委,全权解决辽沈问题。但又恐其执行中央军委决策狐疑不定,故用最忠诚、最厚道、政策观念极强的罗帅佐之。以彭总镇守西北,以徐帅掌控山西,用聂帅牵制河北,这无疑都是知人善任。对于淮海战事,主席在用人上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明知粟裕当为统帅,但又不好实行,论资格,刘、陈、邓的官职名分,都在粟裕之上,粟裕也可能会坚辞不受,怎么办?只好接受粟裕建议,成立总前委,以便于统一协调行动。实际上是把刘、陈、邓都弄到总前委这个最高领导机关去,让粟裕独掌华东这个绝对主力大部队,以便于粟裕不受羁绊大显军事天才身手。实在不行,还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就是主席的英明。
  精细的人不难发现,中国的将帅,统领过兵马最多并直接指挥作战的,是粟裕和林彪,真正可称得上是百万大军的统帅。彭总在延安保卫战的几次战役,所统领的军队不过三万之众;徐帅打太原,也只有十万之众;当然这都是与战争规模相联系的,彭总和徐帅无疑也是元帅里最懂打仗的人,但最大规模的战役,统领军队最多的战役,主席为何往往交给粟裕和林彪?因为交给这两人最放心。每遇战事,不管是解放台湾、还是抗美援朝,主席第一想到的就是粟裕和林彪,第三才是彭德怀。而对外国人谈起中国将帅,主席也总是率先把粟裕抬出来,认为他是中国“最会打仗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窥见,粟裕和林彪在主席头脑中,有着不可多得的独特地位,就象相棋阵容里的两个车。遗憾的是,林彪可以名实相符,粟裕却没有名实相符,辽沈战役的林彪,司令员兼政委,无疑是一号首长,而淮海战役的粟裕,实际上的一号,却处在四号位上。但就是这个第四号人物,却以华东代司令员兼政委的身份,实际上运作并指挥了淮海大战。这一点,刘、陈、邓应该最清楚。
  既胆大又心细的粟裕,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淮海战役,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消灭了老蒋的80万大军,打的漂亮,超额完成了主席的预设,连不服人的林彪也不得不心服口服,连夸粟裕乃“神仙”也。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是山东人民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我认为这话说了一半,因为后勤供应再到位,没有前方战线粟裕的运筹帷幄,是绝对不行的。
  众所周知,粟裕将军一向淡薄名利官位,曾多次辞帅。但在晚年被采访时,却石破天惊地说了一句大实话:“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一向淡名远利的粟裕,为什么说出这种话来?这不是他老人家的本性,实在是被逼的啊---可以委屈自己,但他不愿意委屈历史事实!
  让作践历史的跳梁小丑们见鬼去罢,让以官位身份裁决功绩的政客们见鬼去罢,淮海战役的实质总指挥粟裕,在人民心目中永远是一座丰碑。(引用 乌有之乡 宇太的“还我历史,还我淮海,还我粟裕”)
  下面,摘要引用上海师范大学洪小夏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俊平博士的文章“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不是总前委 ---淮海战役总前委辨析”,史实更清。
  总前委,即总前敌委员会,又称总前线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组织领导重大战役或某一地区武装斗争而设立的临时性派出机关,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一种组织形式。
  淮海战役总前委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人民解放军中设立的第一个总前委,后来延伸为渡江战役总前委。
  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军事史学界,对淮海战役进行过多角度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该役的某些问题,例如,对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研究,就未能尽如人意。
  过去一般认为淮海战役是在总前委的领导之下进行的。但笔者通过对史料的详细研究,却发现总前委并不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
  本文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恰当评价总前委的作用,希望还淮海战役指挥机构之历史本来面目。           一、在淮海战役的筹划阶段,无成立总前委之预设
  淮海战役作为南线大决战的条件是随着敌情的变化逐渐成熟的,故该役的决策经过了多次调整。在筹划阶段,该役由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独立承担,中原野战军(以下简称中野)作战略配合,故未计划设立领导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前委的总前委。
  在济南战役即将结束之时,粟裕于1948924日晨致电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中原局,提出华野下一步拟举行淮海战役等设想。粟裕的建议经过中野指挥员的认真研讨,获得完全赞同。毛泽东经征询意见并反复考虑后,于次日予以批准。这是华野独立作战,未考虑成立总前委的问题。1011日,毛泽东预见到淮海战役规模将会很大,指示华野“用一半以上的兵力,牵制及阻击及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才能达成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此电初次提到中野:“孙元良三个师现将东进,望刘陈邓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也就是说,华野将独立完成歼灭黄百韬兵团,并阻击黄兵团之西徐州附近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和黄兵团之东李延年部对黄兵团可能的救援;中野则应从西面拖住位于郑州附近的孙元良兵团,不让孙兵团东援徐州,以减轻华野打援的负担。中野当时兵分两路:司令员刘伯承、副政委邓子恢、参谋长李达率约3个纵队在豫西,将华中“剿总”白崇禧部张淦第3兵团、黄维第12兵团向西南拖往鄂中大洪山、鄂豫边桐柏山,使其难以东援徐海地区;副司令员陈毅、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张际春率4个纵队在豫中,准备打郑州,牵制孙元良兵团。这些均是对华野淮海战役作远距离战略配合。
  1022日凌晨,毛泽东致电中野陈、邓:“为了保障我华野全军在淮海战役中完全胜利,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不但牵制孙元良、刘汝明,并且钳制邱、李两兵团各一部。”
  同日中午,毛致电华野:“目前极好的形势是白部黄张两兵团被我二、六、十纵吸引到桐柏山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回头进到黄泛区,威胁东北面我军之行动”;中野陈邓在攻郑后,以一部或全部向东行动,“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大量东援之际,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县,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此时正是我华野打得激烈的时候,势必吸引邱、李很大一部分力量回援,对于保证淮海战役取得大胜将有极大作用。”这是毛泽东初次提出中野徐蚌作战的设想,目的是割阻孙元良、刘汝明,吸引邱清泉、李弥分兵一部南援,以配合华野的歼黄(伯韬)作战。即视华野的淮海战役和中野的徐蚌作战是在战略上相互配合、在战役上分别展开的两个平行战役,还不是后来的南线大决战,故此时也没有考虑设立总前委的问题。
  后来,郑徐线上战局的发展比预想的顺利。孙元良兵团于106日离郑东移。1022日,中野主力占领郑州。24日,开封守敌也弃城东撤,中野地方武装不战而下开封。随着国民党军向徐州收缩,中野4个纵队尾追逐渐靠拢徐淮战场。中野对华野从原先疏松的战略配合,逐步发展成紧密的战略配合,并向战役协同转化。
  1027日,毛泽东致电华野饶粟谭:“陈邓率十一个旅,戌(11)(4)进至涡阳、永城、毫州三县中间地区,争取打孙元良,并威胁徐、蚌,对于你们作战当然会起很大的配合作用,可能吸引邱清泉一个军及孙元良全部去对付他们。但你们的计划应放在华野自己直接有效地钳制邱清泉上面,才是可靠的。因为敌处内线,调动灵便,而陈邓对刘峙不能起致命的作用。”可见,此时毛泽东虽然命令中野在徐蚌地区作战,切断徐蚌线,但尚未形成南线大决战的意识。中野徐蚌作战也不是对徐州守敌的“关门打狗”,而是对华野淮海战役的近距离战役配合,希望能对邱、孙有所牵制。故此时仍没有提出设立总前委的问题。
  综上所述,关于成立总前委的问题,在淮海战役的筹划阶段,从未提上过议事日程。如果总前委真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上述安排就显得不太符合毛泽东指挥作战眼光远大、未雨绸缪的常规。           二、11月初的“陈邓统一指挥”并未实施
  饶漱石、粟裕、谭震林于1028日晚向中央军委汇报了几经修改的华野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详细作战计划。30日凌晨,毛泽东回电,除提醒运河东、西的部队应同时发起进攻,以加强作战意图的隐蔽性之外,赞扬华野“计划与部署甚好,请即照此施行”。此电还要求中野“陈邓方面亦请于虞(7)日或齐(8)日同时动作”,以策应华野。
  31日晨,粟裕致电中央军委并转报中野陈邓、华东局、中原局说:“淮海战役,当遵令于齐(8)晚同时发起战斗”;询问:“但不知道陈军长邓政委所部能否于齐晚发起战斗,请陈邓示复”;最后提出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当天夜里,中野陈邓复电中央军委、华野并告中野刘邓李,表示:预定116日集结徐州西南永城地区,“齐夜与华野同时开始进人战斗”;关于配合华野作战的方式,提出了三种预案;并拟另派地方部队攻击津浦铁路徐蚌段。虽然陈邓未明说是否收到了粟裕当日晨的电报,但从此电内容看,应是已经收到了。耐人寻味的是,此电对于粟裕请陈邓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建议,却未置一词。
  111日黄昏,毛泽东复电陈邓、粟裕并告华东局、中原局,同意“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并授权“由陈邓临机决定”中野主力配合华野的具体作战方案。
  陈、邓不能不再表态。112日中午,陈邓致电军委并告华野粟谭和中野刘邓李,除报告根据敌情变化设想配合华野作战的三个新方案外,关于“统一指挥”问题,表态说:“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这就是说:陈、邓抽象地接受了指挥权,具体又要求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华野,实际是推卸了“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责任。观察在此之后中央军委的电报,对华野的指示仍旧如前,既直接又具体,并未通过陈邓来“统一指挥”华野。客观上看,陈邓当时也不具备“统一指挥”两大野战军的条件,他们连电台都没有一部,只能通过4纵陈赓的电台来对外沟通。而且,没有中野司令员刘伯承和华野代司令员粟裕的参与,也不可能有对两大野战军真正的军事上的统一指挥。总之,“陈邓统一指挥”仅是一个没有实际贯彻的过渡性构想。           三、总前委成立滞后,其成员构成也不利于战役指挥
  淮海战役比原计划提前两天于116日打响。7日上午,根据当时淮海战场的态势,又受到东北辽沈战役胜利结束的鼓舞,粟裕和华野参谋长陈士集、副参谋长张震联名提出切断徐州守敌退路,将徐州集团之敌逐次歼灭的重要建议。8日上午,粟裕和张震再次联名向中央军委正式提出“在江北大量歼敌”的建议。9日晚,中央军委复电粟张:“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这标志着淮海战役发展成南线大决战。
  中央军委于119日至11日,连电陈、邓,催促他们采取切实措施攻占宿县,切断徐蚌线。此时孙元良兵团从宿县北上,向徐州收缩;从商丘撤退蚌埠的刘汝明兵团未遵刘峙命令加强宿县防务,宿县守备兵力单薄。中野司令员刘伯承率中野前指于115日离开豫西,10日抵达拓城、永城之间,与陈、邓会合,立即商议部署徐蚌线作战。中野一部12日晚出动,13日包围宿县,15日深夜攻克,为歼灭徐州集团主力创造了条件。
  至11月中旬,淮海战役打响已经10天了,总前委还未诞生。如果说总前委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那么它的成立是否过于滞后?1116日,毛泽东致电中野、华野及华东局、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华北局等,指示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主要任务是解决该役的后勤统筹问题:中原、华东两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包括休整时间在内),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近八十万人左右,必须由你们……统筹解决。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的领导,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理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总前委五位委员中的三位常委,刘伯承为中野兼中原军区司令员,陈毅任中野兼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原局第二书记,同时仍兼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邓小平为中野兼中原军区政委、中原局第一书记;两位非常委,粟裕为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并代理前委书记,谭震林为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总前委常委三人全在中野,其成员结构似不合理。因为淮海战役是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合作,而且两大野战军的地位和作用并非“平分秋色”,就像平津战役不能说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地位平等一样。
  (1)从指挥兵力看。中野下辖7个纵队,总兵力共13. 6万余人,连同军区部队3个旅,合计15万余人。华野下辖16个纵队,总兵力共36. 9万余人,连同军区部队4个旅,总兵力共约42万人。华野总兵力是中野的两倍多,武器装备也远优于中野。
  (2)从承担任务看。在淮海战役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的重点是消灭黄百韬兵团,由华野独立承担,并阻援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中野4个纵队参加堵截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牵制黄维、孙元良兵团。显然华野是第一阶段的主角,中野尚未全军参战。第二阶段消灭黄维兵团是中心,以中野为主,但华野北“挟”杜聿明集团3个兵团,并基本消灭了孙元良兵团,南“看”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还先后派出近6个纵队增援中野,最终与中野7个纵队一起“吃”掉了黄维兵团。该阶段华野实际歼敌数多于中野。第三阶段消灭杜聿明集团,华野单独作战,中野全军休整(战略预备队)。总之,华野是自始至终,全军、全程参与淮海战役;中野则是一部“迟到”,全军“早退”。
  (3)从战果看。淮海战役,华野第一阶段至少歼敌14. 08万余人,第二阶段至少歼敌10. 8万余人,第三阶段歼敌17. 6万余人,合计华野至少歼敌42. 5万余人,占歼敌总数55万的80%以上。中野第一阶段歼敌约2万人,第二阶段歼敌约7. 9万人(其中歼黄维兵团约7. 8万人,南线歼李延年兵团约0. 1万人,第三阶段休整,合计中野歼敌约10万人,占歼敌总数约18%。从歼敌数量看,华野是中野的4倍多;从自身损耗看,兵员伤亡数和弹药消耗数,华野都是中野的3倍以上。
(4)从战役关系看。成立总前委的时候,华野正在紧张地围歼黄百韬兵团,诱歼邱清泉、李弥兵团一部,无疑是淮海战场上最重要、最关键、最主要的作战方向;而中野此时处于牵制、保障、配合华野作战的地位。按照解放军作战的惯例,“在一次战役中,几支部队联合作战,一般是主要方向上的指挥员指挥次要方向上的指挥员,先打响的部队指挥员指挥后打响的部队指挥员,兵员多的指挥员指挥兵员少的指挥员”。 11月中旬淮海战役的主要方向、先打响的、兵员多的,无疑都是华野。如果总前委真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常委全在中野的安排就显得不太符合常规,也不利于战役的指挥。这不能不使人产生疑问:总前委真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吗?           
四、总前委并未指挥淮海战役的军事工作
  毛泽东赋予淮海战役总前委“统筹一切”、“临机处置一切”的大权。但总前委究竟统筹、处置了些什么事情?又是如何统筹、处置的?考察起来却令人感到困惑。因为:总前委仅开过一次全体会议,而讨论的内容却非淮海战役。
  毛泽东除了明确要求总前委统筹解决后勤问题之外,对其他任务用词模糊:“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但哪些问题属于“重要问题”?在总前委成立的1116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打击对象尚未最后确定,需要总前委讨论的重要问题应该很多、很紧迫。但奇怪的是,总前委成立之后,一次也未召开五人会议研究淮海战役的有关问题。所有问题,仍由中央军委和华野、中野分别商量,和总前委未成立之前完全一样。
  直到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快结束的1212日,毛泽东才对总前委作出第一次明确的工作部署:()黄维兵团歼灭后,请伯承同志来中央商谈战略方针。……请刘、陈、邓、粱、谭五同志开一次总前委会议,……下一步作战计划及将来渡江作战计划,以总前委意见带来中央。…… ()我们对今后作战方针大致意见如下:甲、在全歼黄、邱、李诸敌后,华野中野两军休整两个月……,并大致准备好渡江作战……及初步完成政治动员。……
  这是总前委成立将近一个月时间内,毛泽东第一封明确致总前委的电报。此时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正在紧张进行,第三阶段尚未开始。但此电内容与正在进行中的淮海战役并无直接关系,而是高瞻远瞩地考虑淮海战役结束后下一步的作战部署。显然毛泽东并不认为有关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部署,需要由总前委来研究、统筹、处置、指挥。
  总前委于黄维兵团全歼后的1217日晚至18日,召开了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唯一的一次全体会议。但会议内容正如军委电报所示,是讨论淮海战役结束后至将来渡江战役等一系列作战的有关问题,以及战后部队整编问题,并决定由粟裕和张震负责起草渡江战役作战计划。这与其说是淮海战役总前委唯一的一次全体会议,不如说是渡江战役总前委第一次预备会议。而且,这唯一的一次总前委会议,是中野刘、陈、邓三常委去相距百里的江苏萧县蔡凹村粟裕的华野指挥部开会,而不是非常委的粟、谭到三常委的中野指挥部去开会。这又是一个有违常规的做法。
  从电报中也找不到总前委工作的痕迹
  总前委不开会,可以采取发电报的方式来行使其军事指挥权。但从已经公布的电报来看,极难找到总前委指挥淮海战役的痕迹。考察该役200余封往来电报,初步分类统计如下:
  第一,中央军委下发的电报。收入《毛泽东军事文集》的有74封,其中给中野的25(没有一封是给邓小平本人的),给华野的29(其中有4封是给粟裕本人的),同时给两大野战军的20封,无一封以“总前委”为收报人。给总前委五人刘陈邓粟谭的电报,在1116日总前委成立以后,仅有两封。一封是总前委成立不久的1118日,内容是分别指示中野、华野的作战部署,实际是给两大野战军而不是给总前委的。从19日下午开始,毛泽东给华野的电报,收报人由“粟谭”改为“粟陈张”了,明白无误地点明收报人的身份是华野指挥员而非总前委委员。另一封确实发给总前委五人的即前述1212日的电报是指示总前委开会研究渡江战役问题的电报。从时段分布来看,中央军委给华野的电报,在总前委成立之前是15封,在总前委成立之后是14封,数量上没有明显差别。内容上,后一阶段的指示仍旧十分具体细致。同时给中野的电报分别是14封和11封,总前委成立之后反而少于总前委成立之前。可见,中央军委并未通过总前委来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第二,华野、中野等呈报中央军委的电报,没有一封以“总前委”的名义落款,也无一封以刘陈邓粟谭总前委五人联合署名。以刘陈邓三人名义致军委的电报,从内容看,主要是谈中野问题,应是以中野指挥员而非总前委常委身份发出的电报。邓小平个人致中央军委的电报,仅有两封:一封是第二阶段结束后,报告中野各部队休整地点,显然不是以总前委书记的身份而是以中野政委的身份;另一封讨论淮海战役后中野进行江淮作战的问题,内容与淮海战役无关。粟裕个人给中央军委的电报则有5封,大多是事关淮海战役全局的问题。
  第三,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相互之间的电报。在1116日总前委成立后,中野致华野的电报,收报人均写为粟陈张而非粟谭,即非总前委常委给总前委委员的电报,而是中野给华野的电报。
  第四,分段综合统计。从924日粟裕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到1115日总前委成立之前的50天里,中央军委和华野之间的往来电报,共计64封;与中野之间的往来电报,共计56封。在总前委成立之后至淮海战役结束的50余天里,中央军委和华野之间的往来电报,共计69封;与中野之间的往来电报,共计39封。中央军委和两大野战军之间的往来电报,总比例是13395,即军委和华野之间的电报远远多于军委和中野之间的电报。而且这一比例在总前委成立之后是6939, 远远高于总前委成立之前的6456。也显示中央军委不是通过总前委常委即中野指挥员来指挥华野,而是自己直接指挥华野。
  第五,中央军委每一封给中野的电报,均同时转发华野。同样,给华野的电报也都转发中野。显然这是军委让两个野战军相互知照中央的指示(同样,两大野战军各自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也均转发给另一个野战军以便相互知照)。如果中央军委真的把淮海战役指挥权赋予总前委常委,如此繁琐和大量的越级直接指挥,是否有违其授权呢?
总而言之,从档案文献来看,找不到总前委指挥淮海战役的痕迹,更找不到总前委书记“主持决定”淮海战役“部署决策”的任何踪迹。           
五、总前委也未统筹淮海战役的后勤工作
  那么,毛泽东明确赋予总前委的统筹后勤任务,是否由总前委具体完成的呢?事情似乎也并非如此。
  华东早有自己的后勤机构:华东军区后勤部,司令员周骏鸣。淮海战役筹划期间,又于105日在山东曲阜华野前委扩大会议上成立了华东野战军后勤部,刘瑞龙任部长,俞绳云任副部长。华东局随后成立了支前委员会,以傅秋涛为主任,负责筹划、征集和调运物资,组织民工和车辆船只运送到前方兵站。除此之外,华东局各分局还成立了鲁中南支前委员会(主任高克亭)、渤海支前委员会(主任王卓如),华中工委成立了华中支前司令部(司令员贺希明、政委曹荻秋)等。从10月至11月,华东局多次开会,研究部署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作出许多重要决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显然,华野后勤部、华东军区后勤部和华东局支前委员会以及各分局支前委员会(司令部),就是淮海战役期间华野的后勤统筹和供应机关。
  中原也有自己的后勤机关。首先是中原局第三书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副政委邓子恢,在中原军区兼中野参谋长李达的协助下,专门分管淮海战役中原局的支前工作和中野的后勤工作。中原局还专门成立了位于前方的豫皖苏后勤司令部(司令毕占云、政委杨一辰),以及位于后方的豫西军区支前司令部(司令员文建武、政委李一清)。郑州解放后,中野又在郑州先后成立交通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文建武)和军事运输司令部,用火车等现代化工具运送军需物资,中原军区兼中野参谋长李达曾亲自兼任过一段时间的交通司令部司令员。此外,中野原有供给部,部长刘岱峰,后又在郑州设立中原军区办事处,刘岱峰兼主任,负责中原野战军的后勤供应工作。可见,中原局、中野供给部、豫皖苏后勤司令部等,是淮海战役期间中野的后勤供应机构。
  除了两大野战军各自的后勤部门之外,中央军委也直接领导淮海战役的后勤工作。早在19488月下旬至9月,中央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及预备会议期间,中央军委就十分关心华东的后勤工作。828日,分管后勤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笔起草给华东局、华北局的指示,明确规定华东、华北在战役中所应担负的后勤供应任务,并责成华东军区组织一个“坚强健全的后勤司令部,分遣其所属机构和兵站随军工作”。9月中旬以后,周恩来直接领导各战区的后勤工作。919日,周恩来起草中央军委致各军区领导人电,作出“统一全军后勤补给系统及其分工”的决定,主要内容有:……。11月中旬总前委成立后,杨立三仍驻山东,继续代表中央军委后勤部,统筹、协调、督促淮海战役的后勤工作,中央军委领导也仍关注并直接领导淮海战役的后勤工作。中野后勤工作领导人之一、中野参谋长李达回忆说:“周恩来副主席对此也十分重视,委派杨立三参加统筹淮海战役的后勤支前工作。我们请示中央的电报,周副主席亲自过问,件件有具体批示。”
  1212日,中野负责后勤的邓子恢、李达致电中野前指刘陈邓和华野粟陈张,建议组织中原、华东统一支前机构。15日,粟裕(根据刘瑞龙的建议)回电邓李并报刘陈邓、华东局、中央军委,“建议迅速召开一次包括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方面代表之联合支前会议”,以商讨统一后勤问题。20日,中央军委致电总前委刘陈邓粟谭并华东局、中原局、冀鲁豫区党委、华中工委,指示总前委主持召开一次联合支前会议:如刘陈尚未动身,请小平同志考虑召开一次总前委会议,讨论今后三个月的根食供应、弹药补给、交通运愉及其他有关后勤支前的工作。……解决具体问题,并由总前委中一人主持。
  此时,刘、陈已经离开,总前委未召开后勤会议,决定召开一次华东、华中、中原、华北冀鲁豫四方参加的联合支前会议。但总前委无人与会主持,而是全权委托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代为筹备、召集。1226日至29日,淮海战役联合支前会议在徐州召开。与会者有:……。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和华东局支前委员会主任傅秋涛轮流主持会议。该会主要协商讨论了各区应出粮食数量及其运输供应问题和民工问题等,达成一致意见。194913日,会议主持人刘瑞龙返回华野司令部,将徐州联合支前会议的情况首先向华野前委作了汇报;当晚,又向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做了书面汇报。邓小平收到此报告一周后,回复了一封短信:“瑞龙同志:送来联合支前会议各件,均已阅悉。我完全同意该会所作各项决定,请即依照执行。”邓还附笔说明:刘瑞龙来件已交豫皖苏后勤司令部政委杨一辰、司令员毕占云一阅。邓回信的这一天是110日,正是淮海战役正式结束的日子。
由上可见:1,在总前委成立之前,中央军委通过军委后勤部长杨立三统筹领导淮海战役的后勤支前工作;总前委成立之后,杨立三统筹指导的地位不变,中央军委也一如既往地直接领导淮海战役的后勤支前工作,并未通过总前委来统筹领导。2、至12月下旬徐州联合支前会议之前,华野、华东局和中野、中原局的后勤及支前机关,一直分别负责华野和中野各自的后勤供应和支前工作。其中中野后勤领导人是副政委邓子恢和参谋长李达,具体工作主要由在战地的豫皖苏分局后勤司令部承担,而中野前指刘陈邓三人不分管中野的后勤工作。3,总前委成立后,委员五人或常委三人中,并无一人分工专管或兼管整个战役的后勤统筹工作。4,总前委无人参加徐州联合支前会议,而是委托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代为主持会议。徐州四方联合支前会议的与会人员,以华东为主,华中次之,中野仅派一名科长作代表,中原局也只派了豫皖苏分局后勤政委一人与会。会议决定,由华野后勤部和华东局支前委员会负责具体统筹整个淮海战役的后勤供应和支前工作,会后总前委对此决定表示同意。显而易见,总前委对淮海战役的后勤供应工作,并未承担统筹领导之职责。           
六、结论: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不是总前委
  综上所述,在淮海战役的筹划阶段,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没有成立总前委的预设。11月初的“陈邓统一指挥”并未实施。现有论著将总前委常委、中野指挥员刘陈邓与总前委划等号,但刘陈邓是否代表总前委?应作具体分析。首先,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不是总前委指挥。因为战役筹划,主要在中央军委和华野之间进行,第一阶段时过大半,总前委尚未成立。第一阶段消灭黄百韬兵团的作战目标一直没有改变,所以总前委成立后第一阶段仅剩的6天也不需要它来指挥。其次,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刘、陈两人离开淮海战场,前往中央商讨渡江战役等事宜,邓(和副政委张际春)领导中野休整,故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也无法由总前委常委刘陈邓三人来指挥。最后,唯一可能由总前委常委发挥指挥作用的主要是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正是在这个阶段中,中央军委发出了仅有的两封直接对总前委布置工作的电报:一是请总前委召开(唯一的)一次全体会议,但商讨的不是淮海战役的有关部署,而是淮海战役之后乃至渡江战役等问题。另一是指示总前委或开会研究或派一人主持召开一次联合支前会议,商讨淮海战役的后勤统筹问题。结果总前委既未开会也未派委员主持会议,而是委托华野后勤部长代为主持,并接受会议做出的由华东后勤支前机关统筹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的决定。至于其它以刘陈邓名义发出和接收的电报,从内容看应是代表中野指挥员而非总前委常委身份。总之,实际情况是:总前委既未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军事工作,也未统筹领导淮海战役的后勤工作。显然淮海战役的指挥者并不是总前委。
  那么,究竟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呢?历史资料显示:淮海战役是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由华野和中野分别指挥的。即淮海战役的战略指挥和战役决策权在中央军委,战役和战斗指挥权在各野战军,即华野和中野的指挥员分别行使了对各自部队(包括交叉配属的部队)的指挥权。和一般战役不同的是,淮海战役由于开始条件不成熟,变化很多,因此中央军委在行使战略指挥和战役决策权时,较多地听取和吸收了前线将领的合理意见,即由统帅部和战区指挥员协商、共同行使战役决策权。总前委有其名无其实,实际是中野的代名词,最多只能算是1116日成立后在淮海战役大半时间内名义上的指挥者。
  不过,粟裕所建议的由“陈邓统一指挥”和毛泽东决定成立总前委的目的---实现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的战役协同,这个目的是完全实现了。也许可以说这是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最大功绩。(选自史林杂志2009年第三期第101-110页)
  【太行山水 编辑 2010/0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将级别的,看地图,忙前忙后。

元帅级别的,洗澡剃头,写诗下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前指之一的谭司令点评的中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不仅说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还把自己排在中共军事家第4位,在彭刘贺之前,这脸皮要多厚才行啊。至于说“我也参加了遵义会议”就更扯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识丁老头甲 发表于 2014-11-6 22:08
淮海战役历史真相琐谈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history/201410/64114.html 2014-10-09 11:23:31  ...

粟裕晚年针对对某人自称指挥了淮海战役,满含悲愤地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毛主席曾亲口对蒙哥马利说,我的战友里粟裕最会打仗,淮海战役是粟裕打的。毛和粟说法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毅是个务虚的人才。早年他发表过小说,是个文学青年,浪漫的成分居多。红军时期,他在江西省军区任司令员,没有统帅过野战部队,也没打过多少仗,实战经验和军事素养都显得不足。他真正独立指挥作战是解放战争初期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员的那会儿,仗打得实在糟糕,和聂荣臻元帅好有一比。尽管心里还是不大服气,时不时发些“谁说我不会打仗?”之类的牢骚,但还是按中央军委的要求把战役指挥权让给粟裕,充当一个“政治委员”的角色了。作为一个名正言顺的野战军司令员,却被明令把战役指挥权交给副手,名不符实,那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男子汉大丈夫,谁没有自尊心,咱丢不起那个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解放战争时期的几大野战军,陈毅是唯一没有战役指挥权的司令员,最后干脆连政治委员都是虚的,仅吃一份空饷,在华东野战军班都上不成了,绝非如他所愿,甘苦自知。陈粟之间的矛盾,我认为主要是中央军委有意或是无意造成的。不管粟裕处于什么原因要求保留陈毅在华野的职务,中央军委都应该当断则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陈粟不正常的不讲游戏规则的关系是粟裕后半生遭受厄运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期间,彭德怀也好,聂荣臻也好,甚至邓小平也好,对粟裕的杀伤力都远远比不上陈毅。一个“阴”字的评价对粟裕来说是致命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来自身边的伤害是最致命的。陈毅是什么人呀?是和粟裕合作共事时间最长的人!亦师亦友。连陈毅都说你“阴”,你还能不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吗?粟裕能在这样的打击下挺过来实属奇迹,内在品质太坚韧了,生命力太顽强了,人格太伟大了!  陈毅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通病,就免不了具备人性的弱点。平时尽可能压抑自己,隐瞒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到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机会,总有可能表现出来。陈毅也许对古田会议决议心服口服,但对延安整风时受打击,对在解放战争时期坐“冷板凳”,绝对是心有不甘,终于在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期间表现出来了,终于在1967年“二月逆流”中表现出来了。陈老总这一生活得也不轻松。  在粟裕学研究领域,陈粟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究和剖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性的理解和认识,能使我们的灵魂更有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9 07:03 , Processed in 0.05737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