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43|回复: 24

三年困难时期有否自然灾害的一个侧面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4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年困难时期有否自然灾害的一个侧面调查(2006-02-15 12:34:43)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风调雨顺的三年—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是凤凰论坛“欲海漱石生”网友转帖的,查了下发现实际上是金辉先生的《“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
  
  我等小民,没有能力判断真伪,呵呵,难得有金先生引导我们,也算他一家之言好了。
  
  偶然机会,接触到了新华社电讯稿,突然联想,其实可以做个自己力所能及的调查。
  
  那就是把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三年困难时期的有关自然灾害情况收集整理一下,看看是什么样子。
  
  既然认真,还是设定一下好。一则时间范围限定在1958年到1962年。本来三年困难时期是指1959到1961年,不过为了对比,也收集下1958年和1962年的自然灾害相关情况,再多就吃不消了,呵呵,毕竟是业余的。
  二则,新华社发布的标注为“新:”;《人民日报》发表的标注为“《人》:”,如果是社论则标注为“《人》社论:”。
  三则,应该还不能说这五年的自然灾害情况这样就全了,即使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所发布发表的,也可能有漏洞,应该说,这里收集整理的自然灾害情况只能说明个大概的情况。所以非常欢迎各位朋友指正谬误,补充缺漏。
  
  1958:
  无记录。或者说没找到,呵呵。
  
  1959:
  6、10新:广东、河南向洪水展开斗争。
  7、8新:福建再次战胜狂风暴雨。湖北部分地区遭遇特大暴雨。辽宁战胜干旱。
  7、11新:吉林战胜空前大旱,抢种晚秋。
  7、16新:强大台风中心在东南沿海登陆,沿海人民奋起迎战台风。
  7、18《人》社论:《受灾地区要把灾荒消灭在秋后或今冬!》
  7、23新:安徽紧急动员抗旱。
  7、27新: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尽一切努力防灾抗灾,确保丰收。
  8、4《人》:河南、山东千百万人展开伟大的抗旱斗争。
  8、6新:湖北人民抗旱夺粮初战告捷。
  8、14新:南北五省围剿秋蝗。
  8、16新:中央各部、上海、河北等地大力支援各省,大批物质驰援抗灾前线。
  8、18《人》社论:《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战胜旱、涝、虫等灾害》
  8、21新:全国部分受旱地区喜雨,15000万亩旱象解除,17000万亩还要抗旱。
  9、1新:豫鲁等6省普遍降雨,大部分地区旱象解除或减轻。
  9、9《人》:江苏战胜30年来特大干旱。
  11、8新:13省群众基本战胜秋旱。
  12、6《人》:江苏战胜30年来最大一次干旱。
  12、19新:安徽抗旱百天,粮棉增产。
  12、22新:我国亿万英雄农民抗灾大胜利,保产保丰收。今年是解放以来,我国农业受灾最严重的一年。受灾面积达6亿多亩,其中旱灾延及20个省区,是几十年来没有见过的。但是全国全民鼓足干劲,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战胜灾害,很大部分地区粮食增产,棉花大丰收。
  
  1960:
  3、4新:河南、陕西、山东、广东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旱运动。
  4、13新:河南陕西紧急动员迎战霜害。
  4、23新: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贵州继续开展抗旱群众运动,彻底战胜春旱,全力防止夏旱。
  9、11新:辽宁战胜特大洪水,迅速恢复受灾损失。
  12、28新:我国农业生产今年遭受特大天灾,一半以上农田受到程度不同灾害,其中3至4亿亩遭重灾。
  
  1961:
  4、24新:山东、河南等省区旱情发展,各地积极抗旱。广东、广西、湖南连日暴雨,动员起来抗洪防汛。
  5、12新:山东、河南、皖北等地连遭大风,河北、山东、内蒙等地继续抗旱。
  6、18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连降大雨,主要江河涨水。南方6省群众抗洪防汛。
  8、21新:黑龙江中东部连遭暴雨。
  9、13新:强台风袭击福建,侵入江西,沿海地区开展抗风抗洪防汛斗争。
  
  1962:
  5、31新:南方许多地区连日大雨,部分地区成灾。北方大部地区雨水稀少,旱情有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慨,网民还真是弱势群体啊,所以专家们,职业发帖滴,他们说啥就是啥。
更何况还得赚钱养家,呵呵,只好业余时间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tg被冤枉活该
一群不懂的宣传的s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好贴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战胜丰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好样的,理性精神很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启网格 于 2013-3-3 10:27 编辑

老一辈人说那三年有一年蝗灾特别厉害,
几十个人,分几波,有的轰赶,有的在对面用面口袋,
大布兜着,能逮好多,加点菜油,用盐炸着吃可香了~~~~~蝗虫吃了我们的粮食,我们就把它们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kg126 发表于 2013-3-3 09:49
这么多战胜丰收啊。

  其实我觉得写战胜丰收没有问题,就像曹操的望梅止渴,越是困难时候越要给予信念与希望,不打气天天泄气岂不更没办法度过了。。  当然对于某些人信念中的“真相决定一切”,TG是做的不对。但对我这种具有妥协思想的人,“善意的谎言”还是可以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fly220 发表于 2013-3-3 10:36
其实我觉得写战胜丰收没有问题,就像曹操的望梅止渴,越是困难时候越要给予信念与希望,不打气天天泄气 ...

你是否认为政府向人民撒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做个很好!

转一段资料佐证:
在集体化农业实施这些极端转变的时候又遇上了干旱和洪水等恶劣气候。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据灾害中心数据,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的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这场灾害被列为20世纪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的第七名。
另外在中国的主要产粮区河南,1958年7月中旬黄河中游发生了一场自1919年黄河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最大的洪水。花园口站223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推进到下游河段后,东坝头以下全部漫滩。7月19日午后洪水冲破东平湖的马山、银山、铁山黄庄闸间的民捻分洪入湖,当湖水位抬高后再经清河回归黄河。
在1960年,55%的耕地或多或少遭受到干旱或者其它恶劣天气,其中60%的耕地根本就没有降雨。大英百科全书1958年至1962年年鉴也报告了异常天气。这些天气包括香港在1959年六月的5天之中超过30英寸的总降水,这也代表了同期整个华南地区的天气状况。
所有这些因素导致1959年中国粮食产量较1958年下降15%,而1960年产量又在此基础上再下降15%,中国大陆地区的粮食、棉花产量跌落到相应1951年的水平。直到1962年,粮食产量才开始回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5-1958年的年产量都查不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大多数饥荒的起因不仅是因为食物产量下降,也因为不合理或者是低效的食物分配,而且通常结合着对于问题严重程度认识的信息匮乏或者干脆是有意的误导信息。在中国这场1959年-1961年的大饥荒中,城镇居民享有定量的口粮。与此相对比的是,因为各级干部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农村的基层干部因抢着虚报他们公社收获产量,而导致上级据此征收的公粮数量增加。这样留给当地农民口粮和种子粮减少了。政府规定的歉收返销粮和救济粮也因为官僚主义作风导致农村的口粮减少。


当然,不能说只是天灾没有人祸
相反,如果没有人的原因,灾害不会那么严重!
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人祸是什么?
不是老毛的独断专行
而恰恰是老毛所批斗的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g126 于 2013-3-3 14:24 编辑
zjx_0112 发表于 2013-3-3 14:18
绝大多数饥荒的起因不仅是因为食物产量下降,也因为不合理或者是低效的食物分配,而且通常结合着对于问题 ...

再进一步说,为什么会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因为只对上面负责。谁认为上面提出的数字不科学就是fd反社会主义反毛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x_0112 于 2013-3-3 15:36 编辑
kg126 发表于 2013-3-3 14:23
再进一步说,为什么会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因为只对上面负责。谁认为上面提出的数字不科学就是fd反社会 ...

你说的也许有道理
但我问你不对上面负责就不浮夸了吗?
不管是现在的GDP经济模式,还是公知们倡导的美式民主大选
哪个不是以数字作为政治资本
哪个不存在虚报瞒报?

最根本的是官本位的思想
官不以民为本,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帽子
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
不浮夸是不可能的

官僚主义可不管你是什么政治体制
无论你是姓资还是姓社
都有官僚,也就都有官僚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1年4月14日,胡乔木在调查中,给毛写了一封信,现摘录其中一部分,可见当时情况之惨烈:
“昨天我和王力同志、毛华初同志,省农业办公室贺炳贤同志等人去了一趟湘潭县委。我们原听说临近韶山的原东郊公社现龙洞公社死人情况严重(从1958年10月到1961年3月,三个大队死了707人,占现有人口百分之十三点五),拟去该地调查。结果因为道路不便,临时到原东郊公社现陈赓公社的楠香大队、七星大队、水底大队、石匠大队看了一下,发现这几个大队的情况也很严重,楠香和石匠两大队三年来死亡率都达百分之二十左右。据县委说全县三年约死去三万人,去年约死两万人,而以去年年底最为严重。全县病人去年年底达七万人,现在已减到一万余人,但我们去的地方,有些生产队病情尚未停止.....湘乡县原被认为一类县,从我们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问题说来,其严重不下于湘潭,而去年年底大量死人这一点上还有过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zjx_0112 发表于 2013-3-3 15:34
你说的也许有道理
但我问你不对上面负责就不浮夸了吗?
不管是现在的GDP经济模式,还是公知们倡导的美式民 ...

怎么才能做到体现以民为本啊?权利在谁的手中就以谁为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且不说那3年,中国几千年下来哪一年没有自然灾害的?

新中国建立后再差,满打满算也就闹了3年饥荒,可民国从建立到被共产党赶到台湾整整闹了31年饥荒,孰轻孰重需要思考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沐霜 发表于 2013-3-5 03:10
且不说那3年,中国几千年下来哪一年没有自然灾害的?

新中国建立后再差,满打满算也就闹了3年饥荒,可民国 ...

民国几十年虽然军阀割据后被日本入侵,如此这般也才死了2000万人左右。。。。。

毛的新中国太平盛世三年就折腾死了几千万!!!!!!!!!!!


有什么脸面来比较民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Balkaneagle 发表于 2013-3-5 05:47
民国几十年虽然军阀割据后被日本入侵,如此这般也才死了2000万人左右。。。。。

毛的新中国太平盛世三年 ...

要死几千万,还有你吗?????除非你爹妈是外国人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Balkaneagle 发表于 2013-3-5 05:47
民国几十年虽然军阀割据后被日本入侵,如此这般也才死了2000万人左右。。。。。

毛的新中国太平盛世三年 ...

民国自建立到被共产党赶到台湾,整整38年人口就增长了9000万,这只有死2000万?

新中国最让你们诟病的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了。三年自然灾害总死亡人数差不多3600万,扣除正常死亡的,真正饿死可能的就1600万左右(还没算意外死亡的)。至于文革,被批成右派的也就55万人,其中有近一半人活到了文革之后。
民国的38年里,人口几乎没有增长。常说的4.5亿人口实际上是 清末的户籍数字,实际人口应该比这个数字多一些。到了1954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发现1949年中国人口为5. 4亿人。38年满打满算也只增加了9千万人,年增长0.48%, 实际可能大大低于这个数字,增长率基本接近零。在当时的医疗和避 孕技术条件下,正常的人口出生率应该为3.7%4.3%之间, 而自然死亡率应该在1.5%2.0%之间。也就是说,民国38 年,可能有2亿左右的非正常死亡。一年要死将近一千万人,38年累 计有三亿非正常死亡。饥荒、战乱、贫困以及传染病蔓延等应该是主 要的死因。因为民国那38年里一共只有7年没有大的饥荒,3年没 有战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9 07:40 , Processed in 0.05454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