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东方区] 康熙时两个于成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章 宦海风潮
  
  
    于成龙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四月抵达江宁,上任两江总督,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在任所病故,在这个职位上的工作时间刚好是两年。其工作性质与直隶巡抚类似,只是管辖范围扩大到三个省,事务更加繁多,责任更加重大。而且,两江是大清朝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朝廷和地方的贪官污吏,都把眼光投注到这个地方,让于成龙倍感棘手。在这个时期,他经历了人生中最剧烈的一次宦海风潮,虽然在皇帝的保护下勉强过关,但也身心俱疲,积劳成疾,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一、上任路上的故事
  
  
    于成龙的日程安排是很紧张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三月六日从保定出发,几天后回到山西永宁老家,办理安葬老母的大事。这件大事,其实于廷翼兄弟早就准备停当,只需要于成龙本人以孝子的身份到现场行礼,亲送老母灵柩下葬而已。一品大员葬母,当地的官吏绅衿,也免不了一番必要的礼貌应酬,节俭而隆重地了此一宗大事。
    于成龙和分别多年的老妻邢氏团聚了短短的几天,与儿子孙子媳妇们享受了珍贵的天伦之乐,然后就匆匆出发了。(来堡村村民传说,于成龙有两位夫人,不知道是原配与续弦,还是一妻一妾。笔者见到的文字资料中都记载说,于成龙只娶过一位邢氏夫人。这里不多考证了。)
    这次上任,和二十多年前赴任罗城的情形当然完全不同,但于成龙已经虚岁六十六,身体衰弱,此一去基本上没有生还的可能。家里人免不了伤感一场,安排幼子于廷元陪同上任,一路上有个照应。年纪大了,生死难料,身边总要有个儿子才行。
    有记载说,于成龙和于廷元两个人,身上各装了几十枚制钱,雇了一辆骡车,一路上省吃俭用,悄悄地赶到了两江总督驻扎的江宁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另有记载说,于成龙是单骑上任,悄悄进入江宁总督署的。这些记载把于成龙的清廉风范宣扬到了极致,但其实可能性不大。从山西永宁到江南江宁,几千里路,就是背上几大口袋的干粮,百十个制钱的路费也是不够的。于成龙从黄州到福建上任,事先都有福建的差役来迎接,难道从直隶巡抚升任两江总督,倒没有人来迎接了?
    我们现在不必追究于成龙是如何上任的了,因为节俭低调是他的一贯风格,讲究体统遵守制度也是他的一贯风格。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3 20:22:42
  
  
    二、大盗鱼壳的故事
  
  
    传说于成龙在两江上任之初,属下官员们设酒宴为新总督接风。于成龙不肯赴宴,问属员们说:“你们设宴为何?”属员们回答:“为总督大人增寿。”于成龙说:“与其用酒肉饮食为我增寿,不如用鱼壳来为我增寿。”
    所谓鱼壳者,是江南大盗,武艺高强,犯了很多重案,一直不能拿获。属下官员们听了于成龙的话,便重金邀请名捕雷翠亭去抓捕鱼壳。鱼壳与雷翠亭在酒店里互试身手,答应随雷翠亭去归案。当天夜里,鱼壳艺高人胆大,从容越狱,潜入总督署中,隐身于书房梁上,想刺杀著名的于青天。
    于成龙那天晚上办理了很多公务,和很多属员谈了话,谆谆教导,叮咛周至。鱼壳伏在梁上,听于成龙说的全是爱国爱民的好话,完全是一副赤胆忠心,没有半点私欲邪念,不禁心中一动,身子在梁上颤抖了一下。
    精细的于成龙在下边听见,目光如电,直射房梁,大声喝道:“梁上君子是哪一位?”
    鱼壳胆战心惊,浑身酥软,不觉从梁上跌落下来,跪伏于地,自称:“鱼壳是也!”
    传说,于成龙会一种神秘的“瞄法”,能用眼光夺人魂魄,鱼壳就是这样被再次拿获的。他心服口服,不再越狱逃亡,很甘心地死在于青天的王法之下。
    这则故事,记载于《随园笔记》等稗官野史之中,但《十叶野闻》等书中,又有完全不同的记载,说鱼壳是康熙后期人,身穿鱼皮服饰,武艺绝伦,被南巡的康熙皇帝命名为“鱼壳”,后来专门负责保护太子,与四阿哥产生矛盾,在康熙末年的“夺嫡”事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这样一说,鱼壳与康熙前期的于成龙又拉不上关系了。总之,他是一位传说中的侠客,故事很多,笔者在这里只是介绍一下,就不去辨别它的真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两江总督
  
  
    于成龙的新职务,全称很长,“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操江”,另外,“带记录三次”。总督一职,平时人们习惯称为“制台”。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是虚衔,表示他是京官身份,被临时派到地方上工作的。但虚衔也不虚,表示于成龙有兵权和监察权。江南省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安徽省事实上已经分出来了,有安徽巡抚管理),江西省大概与今天的省域相同。“地方军务”,其实包括了地方上的所有事务。“粮饷”是指军队的后勤保障事务,“操江”是指长江防务。“记录三次”相当于“记功三次”。(于成龙第一次被任命两江总督时,兼衔是兵部右侍郎,后边写着“仍带记录三次”,不久之后,“优加兵部尚书”,后边就不再有“仍带记录三次”的字样。笔者没搞清楚是行文的省略,还是升了尚书衔之后就把“记录”给抵消了。这种“记录”本来是升官的依据,有时候升不了那么多级,就暂时存着。)
    清朝在全国设立的总督,总共只有八九位,各总督的管辖范围时有调整,少的管一省,多的管好几个省,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三藩之乱”时,为了应付江西省境内的战争,曾经专设了江西总督,事平后撤销,仍然由两江总督管理江西。两江这个区域,是清王朝的经济重心,其财政收入在清廷总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个地方也是全国的文化重心,读书风气盛,教育水平高,中进士乃至中状元、榜眼、探花,入翰林、做大官的人非常多。换句话说,两江这地方是清王朝最要紧也最难管的地方,两江总督的人选,在皇帝和朝廷心目中,也是最最重要的。
    年迈的于成龙被派到两江做总督,既是朝廷对于成龙本人的重视,也是对两江事务的重视。把最能干的人,派到最难管的地方。
    朝廷规定的总督职责是:“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从一品官,年俸一百八十两。其直接的下属有参将、副将等武官。各省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虽然听命于总督,但并不是直接的下属。巡抚还有直接向朝廷上疏的权力,可以与总督相抗衡。在这种体制下,总督和巡抚的关系很不好处,互相制衡,事情难办。那怎么办呢?还是请皇上说了算,这就是中央集权制的特点。
    于成龙上任时,江苏巡抚为余国柱,安徽巡抚为徐国相(有的地方写为“涂国相”),江西巡抚为安世鼎。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4 09:55:52
  
  
    四、破格荐贤 整顿吏治
  
  
    于成龙康熙二十一年(1682)四月上任,到六月份即向朝廷上《请暂停江苏举劾疏》,内容大略为:“江苏现届二年举劾之期,臣自四月任事,虚衷察访属员。有立身以名节自励,而设施未洽民情;行已在清浊之间,而举动未撄民怒。盖贤非循卓之优,不贤非污墨之甚,恐举之劾之,不足以为未举未劾者愧励,请暂停此次举劾。其贤者,臣奖进诱掖,徐观厥成,特疏题荐;不贤者,教诫以期自新,倘怙恶不悛,亦特疏纠参,无稍姑容。”这段话的意思是,江苏省的官员们,好的还没有做出真正的成绩,坏的也没有到违法犯罪的程度,请求朝廷暂时停止这年的“举劾”工作,让于成龙自己进行适当的教育,奖励好官,批评坏官,然后用随时“特疏”的方式,举荐真正的贤才,参劾真正的贪官。康熙皇帝接到奏疏后,批示同意了于成龙的做法。
    在这篇疏文中,于成龙还提到,“安徽所属,臣已恪遵成宪,采访得实,照例举行。”并不请求暂停“举劾”。至于江西省,则一字未提,似乎也在照例举行之列。《清史列传》中引用了这份疏文,是把它当成了于成龙的一种执政风范,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不随意地举荐和参劾下属,一定要等“采访得实”后才进行。其实,这里头的背景更为复杂一些,江苏是当时全国最富庶又最繁剧的地方,不管是好官坏官,都有或多或少的违纪问题。有的是自身原因,有的则是客观原因。如果按照严格的制度进行举荐参劾,恐怕是举荐人人无份,而参劾人人有份。精明的于成龙,是想绕开朝廷那套严格制度,然后用“特疏”的方式,破格举荐真正的好官,参劾真正的坏官。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与江苏巡抚意见不统一,不得已才“暂停举劾”的。
    于成龙以前做基层官吏时,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爱民风范,如今做了封疆大吏,“爱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下边分条介绍。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4 10:06:15
  
    1.指名要提拔小于成龙
  
    还是在康熙二十一年六月,这月十九日,江宁知府陈龙岩病故,一个最重要的职位空缺出来。于成龙向朝廷上《请补江宁知府疏》,几乎是指名道姓地要求安排自己在直隶赏识的通州知州于成龙或霸州州判卫既齐。
    他在疏文中说:“江宁知府一官,不独为八邑之表帅,而实为通省之领袖……到任以来,目睹江宁知府陈龙岩老成持重,廉洁自矢,且其料理各项钱谷,应付过往官兵,尤征肆应之才。臣幸其得一良吏,可以收臂指之效,而表式乎群僚。不意于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十九日未时病故,臣闻报如失左右手。窃念朝廷储养人才,固不乏才德兼优之俦。但吏部铨选,原有定例。今该府员缺,部臣自必循资按格,掣签推补。诚恐所推者操守有余而才干不足,或才干可观而操守难凭。以之经理重地,难免覆疏之虞。必得才守兼全如臣任直隶巡抚所荐通州知州于成龙、霸州州判卫既齐,区画一切事务,庶可政修事举,胜任而愉快。仰请皇上俯念江宁知府一官关系最重,不拘铨选常例,敕部立速捡选或命廷臣会推清操久著干练成效者,星驰赴任。”
    江宁知府的职权,相当于今天的南京市市委书记或者市长,品级虽然不高,但工作极端重要。江宁城里头,有总督,有巡抚,有藩台臬台,有皇上钦差的江宁织造,还有驻防的满洲将军,人事关系极端复杂。作为亲民之官的知府,其实是个“大受气包”“大磕头虫”,能管他的上级太多,他自己负责的事务也太多,没有足够的才能是干不好的。同时,这个职位也是个大肥缺,贪污受贿、发财致富乃至向上级行贿的机会都很多,是官场腐败链中的重要一环,稍有不慎就会出事,所以于成龙要求选派操守和才能都比较突出的官员来接任。
    于成龙在疏文中点出了通州知州于成龙和霸州州判卫既齐的名字,按当时的规矩这是违例的,总督没有权力向朝廷指名要人。但于成龙玩了个文字游戏,并没有直接要这两个人,只是说必须选派像他们两个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才。他的正式要求是不要用“循资按格,掣签推补”的常规方式,改用“捡选”或“廷臣会推”,也就是专门开会研究江宁知府的人选。疏文报到朝廷后,吏部当然不肯接受,说知府这个级别的官员,从来没有“廷臣会推”的先例,只能按常规方式办理,根据官员的任职资格,抽签决定。疏文最终还是要给皇帝看的,康熙皇帝头脑聪明,一看就明白了于成龙的意图,他就是想要小于成龙或者卫既齐。于是下旨说,不用“会推”了,就派通州知州于成龙到江宁上任去吧。
    小于成龙本来是从五品的知州,多年来因为盗案难完,屡受处分,没有升官的机会。这次在大于成龙的巧妙举荐下,直接升为正四品的知府,确实是相当不容易。两位于成龙同城为官,也可称是官场上的一段佳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2.题留镇江知府高龙光
  
    镇江府位于江宁府的东南方,长江与大运河的交叉处,与扬州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时,镇江府知府为福建人高龙光,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清官。他曾经捐俸银在镇江修建书院,还主持修纂过《镇江府志》。另外,此人清正廉明,办事干练,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但是,高龙光的官运不太好,康熙十九年,处理“漕船”事务违限,事后被朝廷追究,降级调任。
    于成龙是十分爱惜人才的,他听说了高龙光的情况后,立即向朝廷上疏,要求将高龙光留任。他在疏文中说:“京口滨江负海,地处冲要。又当闽浙孔道,素称繁剧。且为旗营驻防之所,军民杂处,豪暴间出,非偏僻旁郡可比。臣驻扎省会,抚臣亦相距稍远,耳目或有难周,所赖道府弹压整顿,良非浅鲜……臣自到任以来,凡要地郡守之淑慝,尤必加意体访,目睹镇江知府高龙光守绝一尘,才长肆应,革除耗羡,屏绝馈遗,真以实心而行实政。他如绥靖地方,审理逃务,调剂得宜,旗民允服。无忝表帅,允称理繁之任。似此才守兼优之员,正可砥砺官方,方欺久任奏效……查定例,被降之官果系清廉爱民良吏,许该督抚题请留任……”
    康熙十三年,于成龙本人因为造桥失误被朝廷革职,多亏巡抚张朝珍设法保护,戴罪立功,很快就官复原职。如今,他位高权重,也刻意地去保护清官能吏。其实,这也是间接地为一方百姓造了福。
    笔者查了高龙光的资料,于成龙的请求得到了朝廷批准,康熙二十四年皇帝南巡的时候,高龙光仍然呆在镇江知府任上。后来有没有再升官或者再降级,就不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3.破格举荐江苏布政使丁思孔
  
    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二月,于成龙和巡抚余国柱联名上疏,破格举荐江苏布政使丁思孔。为什么说是破格举荐呢?丁思孔在布政使任上干了好多年,为国家做的贡献也非常大,可谓劳苦功高。但是,江苏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责任实在是太过重大。江苏百姓的赋税负担比其他省的要重好几倍,往往很难完成,每年都有大量拖欠。朝廷一追查责任,布政使就难辞其咎,所以丁思孔身上背了很多处分,苦不堪言,早就失去了举荐升官的资格。
    于成龙在疏文中,首先大发议论,说:“论人授官,固当就才之短长以分繁简;若就官论人,又当按地之繁简以定高下。江南赋重役繁,民生凋敝,兼以水旱频仍,供亿四出。官斯土者,长才欲黾勉而回头无进步之阶,短才困积逋而束手鲜周身之策。案牍日见纷纭,催科日渐繁苦,求其痛自鞭策,志期上达者,屈指不见一二。”其实说白了,就是江南的官儿太难做。
    然后,他又叙述自己和巡抚余国柱上任以来管理教育官吏的情况:“朝乾夕惕,茹药饮冰。上以期答朝廷委用之重,下以期慰生民乐业之望。细事必出于躬亲,勺水必凛于夙夜。凡属吏公事进见,多方训诲,随事禁饬。严其守又察其所守之真伪,勤其政又访其敷政之宽严。莫不争相濯磨,矢志厘剔。”意思是说自己和巡抚对官吏们的管理、教育、考查都很严格,而官吏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水平都大有提高。但是结果又怎么样呢?他接着说:“未几而以盗案降级者见告矣!未几而以逋欠落职者见告矣!未几而以违限处分者见告矣!”在不合理的考查制度下,大部分官员身上都背了处分。
    然后,他又详细介绍江苏布政使丁思孔上任以来的种种不平凡的政绩。接着说:“丁思孔历任既久,参罚固多,既不敢违例以入卓异之列,又不敢拘例以蹈蔽贤之愆。”最后说,丁思孔即将“入觐”,到京城述职,希望皇上能够亲自考查这个人的“才能贤否”,如果我们“所举不谬”,就请皇上“破格擢用”。
    清朝人做事都有个特点,尽可能地把办好事做好人的机会留给伟大的皇上。于成龙和余国柱的疏文里最后请皇上亲自考查,疏文到吏部之后,吏部故作严肃地批复了一个“勿庸议”,意思是太荒唐了,不予理会。最后,疏文呈到康熙皇帝手里,皇帝沉思着点点头,嗯,这个江南省确实是太过繁剧了,做官也太不容易了,这个丁思孔也太有才太可怜了,就准他为“卓异”吧!
    过了几天,丁思孔忧心忡忡地跑到京城述职来了。康熙皇帝亲自召见,当面考查一番,决定提拔,调到湖广省,任偏沅(湖南)巡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4.《示亲民官自省六戒》
  
    对那些白璧微瑕的好官,于成龙是想方设法破格推荐。而对大部分随波逐流的普通官员,于成龙则是苦口婆心地加强教育。笔者在《于清端政书》和其他史料中,没有发现于成龙在这一时期参劾过谁,其最严厉的手段,也只是谩骂恐吓。《示亲民官自省六戒》,就是于成龙撰写颁发给基层官员的学习教育材料。简单介绍如下:
    (一)勤抚恤。于成龙说,人们把亲民的州县官员,称为“父母官”,把老百姓称为“子民”,用父母子女的关系来比喻官民关系,说明州县官员应该像父母爱护子女那样去爱护百姓,把百姓的饮食寒暖以及礼乐教化时时放在心上。这种爱民之心要真诚无伪,即使力不从心,事有掣肘,但只要有这颗真心在,一点一滴的作为,也能化为百姓的福气。他指出,很多官员没有爱民真心,只是随便挑几件“政绩工程”做一做,就得意洋洋,以为自己是好官,这就叫做“市名”,其实还是有残忍害民之心的。
    (二)慎刑法。于成龙说,草木禽兽都有生命,不能随意杀伐,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呢?老百姓不幸而涉入词讼,又不幸而在词讼中受刑杖,即使是十分可恶,不能宽恕,也应该在其中寻求一丁点能宽恕的理由,板子打得稍微轻一点,少一点。他还说,监狱其实是造福之地,官员们对囚犯稍微仁慈一点,就有自己的福报。如果任意关押,任意加刑,甚至为了情面和贿赂,把敲打百姓的皮肤当成发财的手段,那近则自身,远则儿孙,必遭奇祸。
    (三)绝贿赂。于成龙说,因为家贫而出来做官,赚几个养家糊口的俸禄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俸禄之外就不应该再有别的收入。他引用俗语说:“士大夫若爱一文,不值一文。”“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如果当官的沦落到和百姓们谈钱,那还有什么名誉可言呢?拿人家的钱不给人家办事,鬼神会愤怒斥责,罚你来世变成犬马还债;拿人家的钱替人家枉法办事,朝廷法律森严,一朝犯案,连累全家老小受苦。半夜里回想这种事,能不浑身汗流吗?
    (四)杜私派。这个问题,于成龙在罗城时已经讨论过,有时难免要私派,那是因为罗城太穷,官府没有多余的钱办事。两江就不同了,比较富裕,官府里是有一些存银的。他说,老百姓缴纳正赋都很困难,私派的钱粮从哪里出呢?但近年两江军需繁重,不得已暂时私派了很多项目。事后,朝廷允许报销,又把这批钱认真发还给了百姓。但百姓们当初借高利贷,利滚利已经翻了好几番,发还这点钱又有什么意义呢?中间手续复杂,胥吏们还有作弊的可能。官员们当初为什么不从正项钱粮之中,稍作挪借,现价现买,然后迅速报销,这不是省了许多事吗?为什么非要摊派给百姓呢?古人说:“于不得已处求一份担当,即人民利益处也!”至于那些故意多加私派、从中牟利的官员,那肯定是有恶报后祸的,不可不戒啊!
    (五)严征收。这条还是讲征收赋税时严禁“火耗”加征等弊端的。于成龙引用古人语:“钱粮一节,若肯请减,其善无量。”现在不能请减钱粮,但去掉其中加增的弊端,与减钱粮的功德是差不多的。如果一味榨取民脂民膏,满载还家,日后一定生出流荡子孙,耗散你的钱财。
    (六)崇节俭。这条还是讲禁止奢靡,中间说:“长吏近民,虽自己足食,尤当思民之无食者;自己披衣,亦当思民之无衣者。推此一心,纵令衣食淡薄,尚且不能消受,而又欲起侈丽之想乎?”还引用宋代郑侠的话说:“无功于国,无德于民,若华衣美食,与盗何异!”
    于成龙这篇文章,笔者认为写得极其精彩。与其说是教育广大基层官员,不如说是将他自己的平生心事和盘托出。他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就是这样做官的。他爱民如子,视民如伤,不愿意多用刑罚,而愿意减轻百姓负担,自己不愿意过奢华日子,却愿意替国家和百姓担当大事。
    于成龙一向好谈因果报应,前文已多次作过介绍。到两江后,官更大,权更重,个人的思想特点也就表现得更多。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讲,这是心存厚道,对下属多批评多教育,尽量不用参劾手段,让下属们降级革职。但对两江境内广大中下层官员来说,老总督的这种风格无疑像是乡下老太太,啰啰唆唆,絮絮叨叨,那些什么“奇祸”呀,“恶报”呀,“流荡子孙”呀,听起来都像是毫无道理的恶毒咒骂。很多中下层官员都是两榜进士出身,自视颇高,对“副榜贡生”出身的于成龙很难心服口服。所以,于成龙这份《自省六戒》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成为日后遭人攻击的话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兴利除弊 恢复民生
  
  
    前文介绍的举荐贤能,整顿吏治,其实也算是于成龙的兴利除弊措施,只是重点在“用人”方面。他上任之后,在“行政”方面也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调查研究,试图通过努力,把两江各省国计民生的大事办好。
  
    1.咨访利弊
  
    于成龙下发了一份《咨访利弊通行檄》,向下属各地官员征求国计民生方面的利弊意见。他说:“大弊不革,则大利不兴。一县有一县之利弊,一乡有一乡之利弊。自当因地制宜,相时兴革。但两江幅员辽阔,一时耳目难周,端在贤有司殚心匡理,庶国计民生两获安全。”
    他要求各地官员认真调查研究,当地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要兴办?有什么害政害民的弊端要革除?另外,哪些事情过去合适,现在变得不合适了?哪些事情对官方有利,而对百姓不利?哪些有利的事情在兴办过程中会遭到当地权贵的阻挠破坏?哪些弊端会因积习因循而难以革除?
    他要求各地官员将调查报告整理成文,直接报送总督府,不必经过其他上级部门的审查和转送。他说自己一定会认真阅读,虚心采纳,极力推行。同时又警告各官,不要在这次汇报中假公济私,也不要舍大言小,更不要用空话套话来搪塞。
    总督的命令,下属各官自然要认真执行,一份一份的汇报材料如雪片一般传送到总督府。据说总督府的大门成天敞开着,各级大小官员和平民百姓,都可以直入于成龙的寝室,找于成龙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重阳节的时候,城中官民都去登高游玩,于成龙仍然是忙得不可开交,无法休闲,只能用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人人尽说登高好,惟我求闲不得闲。
    山后山前无数景,叮咛游人莫空还。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5 09:25:35
  
    2.颁发《兴利除弊条约》
  
    不久之后,于成龙就根据汇报材料和自己的调查研究,撰写了一份《兴利除弊条约》,颁发各地,通令执行。条约的开头,当然还是说说狠话,警告一些不肖官员。条约的内容,其实和他以前的主张和措施相类似,这里只作简要的介绍。
    (一)严禁“火耗”。这条内容我们很熟悉,但两江比较富裕,征收“火耗”的情况可能更严重一些。事实上,这条弊端是屡禁不止的,只能稍稍杀一杀收“火耗”的风气。清朝官俸低,官府经费也少,这是根本原因,光治标是不行的。
    (二)禁止私派。这条前文也多有介绍,情况与“火耗”相类似。但于成龙用了“禁止”而不用“严禁”,说明了执行力度的不同。
    (三)严禁馈送。这条也是于成龙在直隶时执行过的措施,也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中下层官员用“火耗”和私派解决财务问题,高级官员主要靠收礼过日子。于成龙不给中央大员送礼,后来就遭到报复了。
    (四)访拿衙蠹。这条我们也熟悉,衙蠹就是在衙门里把持公务、从中取利的恶劣差役。既败坏官员名声,也坑害广大百姓。但很多读书出身的官员,不熟悉实际公务,总要依赖这批人办事,衙蠹问题整个大清朝也没能彻底解决。
    (五)访拿光棍。通俗的讲,光棍就是“地头蛇”,他们和官府里的衙蠹勾结,专门诈害良民,尤其喜欢敲诈有钱人家。这批人虽然厉害,但如果碰上于成龙这样的厉害官员,一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六)禁止问刑迟延。老百姓打官司最怕拖延时间,而贪官污吏最喜欢拖延时间,一拖就有大把银子进账。一个官司拖几年,原告被告都得破产。而关在监狱里的囚犯,穷人怕拖,时间久了,不是被打死,就是病死饿死,没有死罪也等于死罪;富人则上下贿赂,在狱中过起小日子,拖延着等待朝廷大赦。而女犯久押在监,则难免受到其他凌辱。于成龙主张,细小的民事诉讼,尽量早审早判,大案要案,也要早处决。这条的执行情况也很难说,估计于成龙在任时能好一点,换了别的领导,大家还是要借官司发财。
    (七)严禁借旗放债。用白话说,就是打着旗人的名义放高利贷。高利贷的祸害不必多说了,人尽皆知。但这其实是个挺棘手的问题,在两江驻防的八旗将士,有自己的将军管着,两江总督乃至各级地方官,都没有权力直接管旗人的事。而且,旗人是特权阶层,言语中涉及到他们,都得格外小心。所谓“借旗放债”,其实就是旗人放高利贷,于成龙没法治旗人,只能严厉打击帮助旗人放债的汉人。但文中也指出,确实涉及到旗人的,也要会同将军严审,旗人将官放债,那还要“请旨革究”。
    (八)严禁滥差。这个问题于成龙在福建时就曾遇到过。所谓“滥差”,就是上级随意向下级派遣差役办事。俗语有所谓“拿着鸡毛当令箭”,这些差役手里拿的可是真正的令箭,到了下级衙门,混吃混喝,敲诈勒索,咆哮公堂,无所不为。县级的差役跑到乡下,自然也有一番骚扰祸害。解决办法是,各级官员不要随意派差役下去办事,征收钱粮等公务,也另有方法解决。
    (九)严禁滥收监仓。与前文的“禁止问刑迟延”相似,监狱只能关重犯,不允许随意将轻罪人犯收监。主要还是防止拷打勒索。
    (十)严禁捕役非刑私拷。当时,捕役们抓到罪犯后,先拉到荒郊野外拷打一顿,向罪犯勒索钱财。于成龙强调,只能在公堂审案时用刑,不能私刑拷打。
    (十一)禁止保歇。所谓“保歇”,就是凭着人熟路熟,替别人代办公务的人,又称为“歇家”。州县的差役跑到府城省城解送钱粮人犯,乡村里的老百姓到县城州城缴纳钱粮乃至打官司,人生地不熟的,办事没头绪,往往耽误很多时间。这些“歇家”就一口包办,从中赚取一点佣金。本来不算是坏事,但日子久了,难免营私舞弊,违法乱纪,从中牟取暴利。于成龙说,歇家和衙蠹一样恶劣,要求严禁严办。
    (十二)严禁讼师。讼师和歇家相似,只是专门包打官司。他们为了赚钱,经常小事化大,怂恿百姓诉讼,又和衙门勾结取利,败坏法纪。也在于成龙的严禁之列。
    (十三)禁止取用行户。这里说的“行户”,主要是指城里的商家,“取用行户”是指官府白拿白用商家的物品。于成龙说,江宁城里虽然商业繁荣,商家众多,但生意人将本求利,日子过得也很艰苦。官府白拿白用人家的东西,或者只象征性地付一点费,实在是令人发指。于成龙说,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允许商家到总督辕门喊冤告状,查实以后一定参劾。这一条,我们现代人应该是能够心领神会,哑然一笑。
    (十四)禁止奢靡佚游。这条在直隶部分已讲过,江南的内容稍异。于成龙讲到,江南人重佛事,重风水,父母死后很久也不下葬;儿女婚姻,讲究彩礼,花费巨大,也常拖延婚期。另外还说江南人喜欢旅游,朝山拜庙,流连风月。这些事情也要适当禁止。于成龙是勤俭的人,看不惯江南这些繁华情形,倒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禁得太多太严,也就不近人情了。
    (十五)严禁兵丁虚冒。这是指兵营里将官吃“空饷”的现象,虚报名额,多领几份钱粮。平时无人操练,上级点名时就将自己的仆人拉进来充数。这也在严禁之列。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5 18:04:09
  
    3.其他方面的情况
  
    于成龙的兴利除弊大行动,也可以称是“两江新政”。除了上文所说的《兴利除弊条约》,于成龙还下发了大量的文件,比如专门整顿漕运事务的《严禁漕弊各款》,整顿科举考试事务的《饬励学政事宜》,编制保甲、维护民间治安的《弭盗安民条约》,整顿司法事务的《革秋审陋规檄》《清理狱禁通行檄》等等,都讲得十分细致。
    于成龙是太原三立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书院教育一向就非常重视。他在两江任上,曾经动员本地乡绅官吏修建了一座虹桥书院,招收优秀士子就读,聘请著名学者讲学。他自己有了闲空,也会到书院视察一番,讲授一番,和学者士子们亲切交流。他也常常微服私访江宁一带的普通学馆,遇到刻苦读书的年轻人,就好好鼓励鞭策一番。有一回,他听见一位私塾先生胡讲《论语》,误人子弟,就劝那位先生散去学生,另谋生路,还送了几两银子打发他。
    他还经常根据一些具体情况,及时下发相关的告谕文件。比如严禁抽丰的,即官员的亲戚朋友到任所揩油沾光,俗称为“打秋风”“打抽丰”的;禁止馈送节礼的。还有劝告百姓们节俭过日子的,严禁轻生自杀的,规范旗人买奴程序的,禁止在田房买卖中追加价格的,不一而足。他还采用通俗歌谣的形式来劝化百姓,创作了《忍字歌》《劝民节俭歌》等一批歌谣。他的这些通俗明白的告谕文件,很受两江地区普通老百姓的欢迎。每一篇贴出,大家都争相阅读传抄,有些人还认真地把这些文字汇集成册,在家中保存。真心爱民的官员,也必然受到广大百姓真心实意的尊重和爱戴。
    当时两江境内的所有事务,只要于成龙知道的,他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严肃认真地对待之。笔者在这里,不想作太过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于清端政书》自己领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4.两江新政的效果
  
    那么,于成龙在两江兴利除弊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我们先介绍一条反面的资料。于成龙下发过一份《通饬各属私派纳访檄》的文件,从中可以了解一条信息。他曾经下令“访拿衙蠹”,离于成龙较远的江西省官员是如何执行的呢?他们没有去认真调查、捉拿“衙蠹”,而是借着于成龙的新政,设立了一种名叫“纳访”的私派,意思是总督大人命我们访拿“衙蠹”,但这项大事缺少经费哪,大家每人捐一点,凑齐了好去捉拿坏蛋。让什么人交钱呢?当然是百姓们了。什么人在收这笔钱呢?于成龙在文中说是:“上而司道,下而佐杂。”那么是什么人在经手这件事呢?当然是各衙门中的差役,也就是所谓的“衙蠹”们。于成龙发现之后,非常愤怒,立即通令申饬。由此可知,当时官场积弊很深,并不是几道文书几道命令就能彻底解决的。其他的类似事件,两江各省应该都会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瞒上不瞒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我们再介绍正面的信息。《清史稿?于成龙传》中介绍说:“江南俗侈丽,相率易布衣。士大夫家为减舆从、毁丹垩,婚嫁不用音乐,豪猾率家远避。居数月,政化大行。”也就是说,于成龙来到两江之后,一向奢侈的有钱人家都脱下锦绣衣服,换上了粗布衣服;官宦人家出门时减少了轿夫随从,涂掉了房屋上的违规彩绘。婚嫁庆典上,都不再唱戏奏乐。而违法乱纪的豪强,干脆来了个大搬家,离开了两江地域。几个月之后,两江的风气有了明显的改善,政化大行。正史上的记载虽然应该打个折扣,但于成龙的新政有明显效果应该是没错的。历史的事实往往就是这样,有坏现象,但也会有好现象。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6 07:21:02
  
    5.来历不明的《聘君歌》
  
    于成龙的《于清端政书?吟咏书》中,收录了八篇《读聘君歌》。笔者曾经用网络搜索《聘君歌》,却没有得到任何资料,只有明儒吴与弼等个别人被尊称为“聘君”。“聘君”,主要是指曾经被皇帝礼聘入朝的民间硕儒,有时也叫“征君”。于成龙十分痴迷地阅读某位“聘君”的诗歌作品,对其哲学观念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对广大百姓不接受这种观念表现得非常遗憾。八首诗作中,“挑灯夜读聘君歌”“从容细读聘君歌”和“吾民不听却因何”几句反复出现,真到了一咏三叹的地步。
    笔者猜测,《聘君歌》的主题思想,应该与于成龙自己的一贯思想有某种契合之处,比如乐天安命、忍辱待时、行善积德、勇于担当等等。于成龙希望用这种理论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开创一个他自己理想中的“文明社会”。只是,两江的官吏百姓,一直沉湎于固有的陋习,不肯“信受奉行”高明的哲理,仍在错误思想的引导下,经历着更多的人生苦难。这里摘引其中几首,让读者略窥一斑。
  
    挑灯夜读聘君歌,句句关情触目多。
    万物生来同此性,吾民不听却因何?
  
    吾民不听却因何?岂是吾民痴诈多?
    定有个中真线索,从容细读聘君歌。
  
    吾民不听却因何?笞杖流徙总是多。
    偏与人猜猜不着,从容细读聘君歌。
  
    吾民不听却因何?月旦乡鉊讲亦多。
    室暗心亏神目电,从容细读聘君歌。
  
    吾民不听却因何?表彰影端差莫多。
    俸禄脂膏皆妙语,也须添入聘君歌。
  
    这几首诗,不能算是好的诗歌作品,但却透露出于成龙的最高理想,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有所参悟。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6 10:54:26
  (插一段于成龙自己的文章,摘自于清端政书.这是于成龙在广西罗城当知县时的原始材料.)
  
  
  
    治罗自纪并贻友人荆雪涛
  
  
  
    广西柳州之罗城,偏处山隅,东北界连湖南道通一带,西北界连贵州清平一带,其余土司环绕。山如剑排,水如汤沸,蛮烟瘴雨,北人居此生还者什不一二。民有瑶、僮、伶、狼(四族俱“犭”旁)之种,带刀携枪,其性好杀,父子兄弟反目操戈恬不知怪。顺治十六年冬,初入版籍,成龙于十八年到任。
    掣签后,亲者不以为亲,友者不以为友,行李萧条,自觉面目可憎。赊脚钱,寄口食,行至清源。敝同年王讳吉人,初为萧山尹,继转苏丞,时读礼家居,慷慨仗义,反复开明粤西非吉祥之地,素知成龙家食尚可自给,力劝勿任,以缴凭为高见。成龙时年四十五,英气有余,私心自揣,读书一场,曾知见利勿趋,见害勿避,古人义不辞难之说,何为也?俯首不答,王兄默知其意,亦不复阻,洒泪而别。
    五月初三日至家,别继母妻儿。资斧艰难,典田卖屋,设法止有百金。携苍头五人,勇壮可伴。临行,敝族相饯,欢饮至夜,扶醉就枕而天已明矣。古云:“壮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此不情语也!天明举家拜别,大儿廷翼入庠已久,犹如处子,将祖遗田产文劵开明交付外,止云:“我做官不管你,你治家莫想我。”二语甫出户庭,而哭声已达户外矣。拜别祠堂,不觉肠断,门里门外,相聚而泣。不复回顾,揽辔登程,此时壮气,真可吞瑶僮餐烟瘴而不为之少屈。
    迨行至湖南冷水滩,一病颠连,未免英雄气短。勉强扶病,陆行至桂林。谒见上台,皆知羸体伶仃,询及病状,咋舌惊讶,惟劝以延医调治,勿亟赴任。抱疴之人,至是胆落。往日豪气,何从得来?病几危,以苦孽未尽不速死,扶病至柳州,稍愈,尚不知罗城在何方也!罗城与融县沙巩连界,行至沙巩,遇许乡老仔细盘问,方知对山即为罗境。登山一望,蒿草弥目,无人行径,周山遍似营阵。哀哉!此何地也!胡为乎来哉!悔无及矣!从此想敝同年之忠告不置也。痴人作梦,犹以为边境如此,渐入腹里或不然。可怜黄茅,直抵城下。
    八月二十日入县中,一如郭外,居民六家,茅草数椽。寄居关夫子庙,安床于周仓背后。夜不瞑目,痛如刀割。黎明上任,无大门,无仪门两墀,茅草一如荒郊。中堂草屋三间,东边隔为宾馆,西边隔为书办房。中开一门,入为内宅,茅屋三间,四围俱无墙壁。哀哉!此一活地狱也!胡为乎来哉!
    病不自持,一卧月余,从仆环向而泣,无一生气。张目一视,各不相顾。无如罪孽未尽,死而不死。乞归无路,扶病理事,立意修善,以回天意。凡有陋弊,清查详革。可憾己命不殒,祸及从仆,黄瘦似壁画阴鬼,相对而泣,莫能相救,无何而一仆丧命。余仆惊惶,不知所以。
    至康熙元年正月,群谋为归计。成龙自忖一官落魄复何憾,诸仆无罪何苦累之,叮咛各自逃生。中有一仆苏朝卿,仗义大言曰:“若今生当死于此,回去亦不得活。弃主人流落他乡,要他们何用哉!”哀哉!幸有此也!其余掉头不顾。当时通详:边荒久反之地,一官一仆,难以理事,乞赐生归。当事者一哂而已。本年逃仆归家,大儿悲念天涯万里,一主一仆,何以安身?续觅四仆来任。而三仆皆登鬼录,止存一仆,在衙昼夜号跳,一如风魔。事处两难,一人难以远行,欲将存仆伴归,只身更苦。无如存仆亦有思归之念,听其浩然长往万里。惟余一身,生死莫能自主。夜枕刀一口,床头贮枪二杆,为护身符。然思为民兴利除害,囊无一物,瑶僮虽顽,想无可取之货,亦无可杀之仇。帖然相安。
    事到万不得已之时,只得勉强做来。申明保甲,不许带刀携枪,咸遵无违。间有截路伤命,无踪盗情,务期跟寻缉获。隐昧事情,尽心推敲,必得真实,立刻诛戮,悬首郊野。渐次心服,地方宁静。而上台采访真确,于是有“大事杀了解省,小事即行处决”之通行也。
    境内虽平,憾与柳城西乡为邻,此地祖孙父子长于为贼,扰害无已。申明当事,皆以盗案为艰,置之高阁。成龙思渐不可长,身为父母而可使子弟遭殃乎?约会乡民练兵,亲督剿杀,以对命为主。杀牛盟誓,齐心攻击。先发牌修路,刻日进剿。此未奉上命而专征,自揣功成亦在不赦之条。但奋不顾身,为民而死,胜于瘴病而死也!主意已定,决不可回。而渠魁俯首,乞恩讲和,抢掳男女牛只,尽行退回,仍约每年十月犒赏牛只花酒一次。取各地方甘结存案,敢有侵我境界者,不报上司,竟行剿灭。第僮人不怕杀,号令一以剥皮为主,而邻盗渐息。至是上台采访更确,反厌各州县之请兵不已、报盗不休之为多事也。
    嗣后官民亲睦,或三日或六日,环集问安,如家人父子。言及家信杳绝,悲痛如切己肤。
    土谣“武阳冈三年必反乱一场”,任至三年,寝食为之不安,赖人心既和,谣言不足信也。又云“三年一小剿,五年一大剿”,及至五年,又当愁苦,赖官民相爱,谣言不足凭也。
    时法令太严,有犯必杀;情谊为重,婚娶丧祭民间之礼,一行无不达之隐。罗城之治,如斯而已。
    康熙二年,藩宪金公特取入帘。诸官杠从盛饰,成龙止带皮套一件,共相惊讶,留意相难。时藩宪峻厉异常,辄欲诟詈属官。成龙心不平,居闱中屡以抗直,不少挫辱。从此见重,朝夕必求坐谈,盛典不可悉数。嗣升本省巡抚,即以条对下询,尽心敷陈民间利病,俱系入告重事。纳言如流,事事题疏,而主文者辞不达意,旨允者十之七八。
    康熙六年,成龙以边俸逾期,八月升四川合州。时报未到,金抚台面谕两司,如不举罗城令,本院当特疏荐举矣!两司唯唯从命,而以卓异闻。抚台又恐地方委用不得人,反滋扰害,专疏新旧交待。
    哀哉!数年一举一动,原非为功名富贵计,止欲生归故里。日食二餐或日食一餐,读书堂上,坐睡堂上,毛头赤脚,无复官长体统。夜晚饮酒一壶,值钱四文,并无小菜,亦不用箸。快读唐诗,写俚语,痛哭流涕,并不知杯内之为酒为泪也。间尝祝告城隍,谓我无亏心事一点,当令我及早还乡。幸得保出性命,回想同寅诸公死亡,无一得脱,鬼神无爽,能不寒心。
    赴蜀之日,别金抚台,蒙谕云:“我荐举一场,指望行取。知道你穷苦,我为你凑下盘费。谁知你先升了,此亦是你的命。但两司因认不得你,不肯荐举你。本院发怒,方才举来。谁想督台将你考语‘淡薄自甘’四字圈了,立意粤西只举荐你一个,亦是公道难泯处。今你往四川,又是苦了,照罗城县做去,万不可坏我名声。我与书两封,一与总督,一与抚台。”
    因此益励前操,至死不变。此数年之大概也。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6 17:56:45
  
  
    六、平静的水面突起风暴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十七岁的于成龙仍然是严肃认真地为朝廷办理着各项公务,两江的风气有所改善,民生有所恢复,这都是让他欣慰的事情。作为富于传奇色彩的大清官,他在两江也流传出一些新的清廉故事。因为工作太忙,喝酒的爱好有所节制,常常不能够痛快地大醉一场。他成天购买青菜来下饭,老百姓给他起了个新外号叫“于青菜”,还有说他一天只吃一盂糙米饭一匙粥糜的。仆人们跟着他学习节俭,没有茶叶喝,就摘总督署中一棵槐树的叶子,时间长了,把槐树都摘秃了。
  但是,到了这年十月,风云突变。在江南督造漕船的副都御史马世济,回到北京后,上疏参劾两江总督于成龙。疏文大略为:
  于成龙向有声誉,初到江南,美名如故。闻其自任用中军田万侯之后,人多怨言。臣奉差在南,见其年近古稀,景迫桑榆,道路啧啧,咸谓田万侯欺蒙督臣,倚势作弊,因未有实据,难以入告。督臣衰暮,不能精察,故匪人得以播弄而败善政。且各有司衙门皆有督臣秽言告示,污蔑各官。如果各官不法,何难白简题参;若俱循良,岂可凭空凌辱?显系小人播弄督臣,令其虚张声势,就中取利。请罢黜万侯,并令成龙休致。
    这就是于成龙晚年面临的宦海风潮。
  我们首先说说马世济参劾的内容。马世济没有直接攻击于成龙,还赞美他到江南后“美名如故”,却把矛头对准了于成龙的直接下属、中军副将田万侯,说于成龙本人年老糊涂,被田万侯欺骗,办了很多错事,民间怨声载道。最后还说,各州县衙门里头都有于成龙颁发的“秽言告示”,污蔑凌辱下属官员。所谓的“秽言告示”,主要是指那份《示亲民官自省六戒》。另外,于成龙还有一段著名的骂学政的话,说得也够难听的:
  衡文者,爱惜人家好文字,尔子孙有文字,定为衡文者爱惜。若一味爱钱,只恐子孙纵会做文字,决不出头。更恐鬼神怒恨,生出瞎眼子孙,上长街唱莲花落,要看字也不能够了。莫笑老夫迂谈。
  这位挨骂的江南学政大人名叫田雯,进士出身,是清代的文学家。史称其在任时“所取士多异才”,工作是很有成绩的,而且为人也颇有清廉之风。可能是江南科举风气太坏,弊端太多,于成龙把账都算到学政头上了,痛骂了田雯好几次。
    马世济很不客气地说,如果官员们有违法行为,于成龙为什么不公开参劾?如果官员们没有犯错误,那怎么能够凭空凌辱?这肯定是小人在欺骗挑拨于成龙,恐吓下属,然后小人就可以从中取利了。最后,马世济请求朝廷罢免田万侯的官职,并令负有连带责任的于成龙退休。
    马世济这篇参劾文章实在是厉害,简直可称是“刀笔”。于成龙清廉有美名是事实,年老多病精力不足也是事实。而年老糊涂受田万侯欺骗是江南民间的传言,他也自称没有实据,但还是把这条写上了。说于成龙颁发“秽言告示”,这当然也是事实,只是理解上和于成龙的初衷完全不同。于成龙想以批评教育为主,不愿意轻易参劾下属,本来是好心,这时却被马世济咬住了。而“小人播弄”一部分,他又故意不指名道姓,只是虚虚地一击。最后虽然只说让于成龙退休,但绵里藏针,如果田万侯真的有问题,于成龙怎么可能光荣退休?肯定要受严重处分。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6 19:54:52
  
  
    七、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件事情,《清史稿》的记载最为简明扼要:“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忤。”意思是两江有权有势的人家,担心于成龙最终要参劾或者查办他们,便捏造出了许多谣言。朝廷里的权臣明珠,更是与于成龙有冲突。在这种背景下,才有了马世济的上疏参劾。
    我们在这里可以多加一点分析。“势家”当然不止一家,于成龙的新政损害了很多有权有势者的利益,得罪的无疑是一批人,是一个腐败的集团。而这个集团,又与权相明珠有密切关系。康熙朝有所谓的“明珠党”,其最著名的党羽名叫余国柱,被人称为“余秦桧”。这位余国柱,此时正担任着江苏巡抚。相信读者朋友已经明白于成龙的主要政敌是谁了吧?
    余国柱也是康熙皇帝的宠臣,此人很有能力,在“三藩之乱”时,给皇帝出了许多理财筹钱的好主意,也包括开放捐官这样的主意。又曾经揣测帝意,上疏参劾平南王尚之信和两广总督金光祖,搞得尚之信被杀头,金光祖被免职,为皇帝清除了一批变节投降分子。到江苏之后,他继续为皇帝出财政方面的主意,说某某地方被洪水淹没过的土地可以耕种了,应该征收钱粮,又说要在江宁开办大型的纺织厂,织造大幅面的绸缎。另外,他少不了也用贪污受贿所得的银钱,开办一些个人企业,为自己求财。晚年被参劾罢官后,仍然厚着脸皮寄居江宁,经商赚钱,享受荣华。康熙皇帝始终记着他的功劳,不忍治罪,只把他赶回老家了事。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思想观念、处世态度和于成龙完全不同,如何能做到和衷共济?余国柱是文章高手,刀笔凌厉,马世济的那份疏文,少不了他的添枝加叶。
    那于成龙是如何得罪明珠的呢?他和明珠只有过一次亲近的交往,就是康熙皇帝赏了御制诗卷,由明珠等人颁发给于成龙,再由明珠领着于成龙到行殿谢恩。此外,两人见面的机会不可能太多,也不可能发生直接的冲突。但是,明珠要在北京过富裕的生活,全靠地方大员投靠门下,按年按节馈送厚礼。两江总督这个肥缺,每年应该送给明珠的,不可能少于一万两白银吧?于成龙清廉不送礼,那人家明珠每年要损失多少啊?两江其他大官也要给明珠等京官送礼,这笔钱不都得从“火耗”杂派中出吗?于成龙明察秋毫,管得这么紧,大家送礼时都得大打折扣,这又得让明珠损失多少收入呢?另外,江南这么富庶,明珠本人难免像余国柱一样,在这里偷偷做点生意,于成龙整顿得这样厉害,难免又损伤到明珠的利益。仇,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结下来的。
    再补充两段后话:(一)于成龙去世后数年,著名清官汤斌上任江苏巡抚时,余国柱在朝担任大学士,他暗地里传话,要求汤斌按时给明珠馈送厚礼,汤斌不予理会。后来,明珠和余国柱合伙,向康熙皇帝进谗,把汤斌整得很惨。(二)康熙中后期另一位著名清官张伯行上任江苏布政使时,按当时的惯例,应该花四千多两银子的价钱,给上级和同僚购买馈赠各种见面礼物,张伯行不肯从俗,只准备了一些很普通很便宜的小礼物,他后来也出了事,挨了整。我们以这两件事情作为参照,就可以了解当时个别清廉官员与腐败官场之间格格不入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于成龙当时所处的环境。
    明珠、于成龙、余国柱,三个人其实都算是康熙皇帝十分信任的宠臣,余国柱还是于成龙的下属同僚,经常要见面共事的。现在,明珠和余国柱要合伙整治于成龙,他们两个自己当然不便出头,让皇帝看出破绽来,就必须另找一个不相干的人,这个人必须也是皇帝信任的宠臣。你看这事情有多复杂!
    马世济这个人,年纪较轻,是广西巡抚马雄镇的长子。“三藩之乱”时,广西将军孙延龄想跟着吴三桂造反,就包围了马雄镇的宅子,胁迫他参与叛军。马雄镇自忖必死,就写了一份表达忠诚的奏疏,让长子马世济带着奏疏突围逃走,到北京找康熙皇帝。马雄镇全家后来被残酷杀害,马世济的一妻一妾也死在里头。在清朝,他们家可称是“满门忠烈”。因为这个原因,马世济得到康熙皇帝的厚爱,官做得很大,而且都是所谓的“肥缺”,最后以漕运总督退休。这时候,他正担任着副都御史,有监察、参劾官员的职责,又因为监造漕船在江南呆了一个时期,有了解真实情况的可能。所以,明珠和余国柱就找上了他。至于那篇精彩老辣的疏文究竟是谁执笔的,倒不必追究了,反正余国柱的笔杆子是十分厉害的。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6 20:00:48
  
  
    八、老总督装了一次孙子
  
  
    马世济的奏疏非同小可,康熙皇帝让各部院大臣认真讨论。部臣们认为,马世济的参劾没有真凭实据,如何定罪呢?还是听听于成龙的意见,让于成龙根据参劾内容,“明白回奏”。
    于成龙接到圣旨后,免不了吓出几身冷汗。反复思考了半天,最后决定采取很低调的态度,老老实实地回答问题。按照他的一贯思想,官员被人参劾、揭发之后,首先应该反躬自省,引咎辞职,而不应该争辩抵赖,有失体统。他的回奏内容是:
    臣到江南,期以兴利除害,察吏安民,仰报知遇。无奈两江之吏治、营务、刑名、钱谷,繁剧实甚。臣昼夜拮据,躬亲料理,从不敢寄耳目于左右。然近习难防,或有窥伺欺弄,臣亦安能保其必无?宪臣马世济疏称中军田万侯倚势作弊,臣实未之觉察也。至于告示一节,或地方之利弊,民生之疾苦,臣有见闻,即通行禁饬,无非以利害祸福之言痛切告诫,其词未免过于竣厉,似涉秽言污辱。宪臣马世济疏称小人播弄,令其虚张声势,就中取利,臣亦未之觉察也。此皆臣之衰迈昏聩,何以自解?若夫臣之年近古稀,景迫桑榆,久在皇上洞鉴之中,虽殚精竭虑,不敢稍自宽假。然气衰力疲,龙钟之状,大非昔比,臣又何敢自讳?乞敕部严加议处,以为大臣溺职有初鲜终者戒。
    于成龙的这份回奏,其实也是绵里藏针。他说两江的工作非常繁重,但自己一直是“躬亲料理”,态度非常认真,从来不敢轻信身边工作人员的话,这就否认了被人“欺蒙”的指责。只是不敢把话说得太绝对,留了一点余地,“窥伺欺弄”的事,不能保证完全没有。对田万侯“倚势作弊”的事,他的回答是“未之觉察”,也就是没有发现。其实,他成天查别人家的“衙蠹”,对自己身边的人,怎么能够不查呢?没有发现,基本上就相当于并无此事了。对“秽言告示”的事情,于成龙承认自己批评教育下属,说话确实过分了一些,但都是为了地方的利弊,民生的疾苦,没有私心在内。对“小人播弄”的事情,他也回答了一句“未之觉察”。最后是老实承认自己年龄确实偏大,精力确实不足,但工作态度确实是十分认真的。这些事皇上都知道,就请严加处分吧。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6 20:06:07
  
  
    九、在等待处分的日子里
  
  
    奏疏上报给了朝廷,处分却还没有立即下来。于成龙的情绪有点不稳定,成天心慌意乱的。他很爱惜自己的名声,以前官小,不怕处分,大不了不干了。现在官至两江总督,一品大员,康熙皇帝多次表彰,全天下人都知道有个大清官于成龙,真要背个处分革职回家,自己名声扫地不说,也对不起提拔重用自己的康熙皇帝啊。
    当时,被革职的武英殿大学士熊赐履就闲居在江宁城。熊赐履在京城时,也饱受明珠等权臣的排挤倾轧,终于因为一件小失误,革职出京。他是理学名臣,道德学问天下敬仰。于成龙心里苦闷得不行了,就跑去找熊赐履交流。
    熊赐履住在风景优美的清凉山别墅,他把于成龙请到一棵梧桐树下,品茶清谈。于成龙倾诉了自己的心事,说自己修学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有点放不下。
    熊赐履的回答,笔者看到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传》中说:“大丈夫识时务而勇于任事,廉守自好而始终如一,虚怀若谷而不屈不挠。如此生而乐哉,死而快哉!”
    《清代名人轶事》中说:“公亦虑此耶?大丈夫勘得透时,虽生死不可易,何况其他?”
    这就是于成龙和熊赐履交往的“梧桐树下语”。两种版本,笔者相对认同后者,更像是理学家说的话。所谓“大丈夫勘得透时”,也就是理学家平时说的“体认天理”,或者就是于成龙出仕时讲过的“不昧天理良心”,在这个事情上有明确的体会,坚定的信念,即使在生死关头也不会改变,何况是丢官背处分这样的小事?
    于成龙一听,立即省悟,再拜受教。回到总督署中,他就安心吃自己的青菜,喝自己的薄粥,等待朝廷的处分了。
    北京的大臣们接到于成龙的回奏,再次认真讨论。这时候,难免被明珠等人把持了会议的风向。最后,分管武官的兵部做出结论说:“既然于成龙说,田万侯倚势作弊,就中取利,没有觉察,那就应该革掉田万侯的副将之职。”分管文官的吏部做出结论说:“既然于成龙声称年龄太大,身体不好,那就让他退休吧。”
    处理意见送到康熙皇帝手里,皇帝前后看看,搞了半天,还是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怎么能处理这么重呢?但这事闹将起来,说明于成龙和田万侯确实得罪了很多人,不处理一下,难平众怒。最后决定:“于成龙留任,田万侯降级”,这是《清史列传》中的说法。《清史稿》中说,田万侯不但降了级,还被调走了。于成龙的留任也没有这样简单,还被降了五级,去世后才予以开复。我们算算账,从一品降五级就是正四品了。如果以前的“记录三次”还在,抵消一下,是降到从二品。
    好官难做,老总督这次确实是受了大委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最后一次敲响战鼓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率部投降,台湾统一。但是,近海各岛,仍然有小股的反清势力。十二月,朝廷下令,两江总督属下的江口左路水师组织战船一百只,官兵五千余名,在总兵官张杰的带领下,与浙江水师会同征剿舟山海寇周云龙等部。
    出征之前,年迈的于成龙撰写了一份《檄示剿海行兵方略》,下发给张杰等人。他说:“用兵之道,无论贼之多寡,总贵谋出万全。故为将者每事谨慎,自不难于克敌奏功。”他指出,江南的战船和士兵,都是临时凑集到一起的,没有经过长期训练,将士们之间互不熟悉。与浙江水师合作,与对方的将士也不熟悉,很容易混淆在一起,也容易被敌人混入。所以一定要采取各种严密措施,防范敌人的奸谋。他建议,等战船士兵集结之后,便将官兵数目与船号编写成详细的名册,誊抄三份。总兵自存一份,江南存一份,给浙江传送一份,以便核查清楚。来往的军机公文,要认真核对印信真假,察看行文格式与措辞是否规范,以防假冒。每晚的口令要严格保密,按期更换。号带、旗帜的颜色要提前通知友军,以便辨认。官兵之间,将领之间,友军之间,都必须团结一致,和衷共济,遇事认真商量等等。于成龙经过了一番宦海风潮,对待军政大事,仍然保持着以往的作风,严肃认真,叮咛周至。
    水师出发前,于成龙还特意率领两江的文武官员,聚集到供奉妈祖娘娘的天妃祠,宣读祭文,隆重祭祀,祈求主管航海的妈祖娘娘保佑全体官兵的安全和战争的胜利。
    于成龙自己没有出征,只是坐镇后方,保障供应。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三月六日,战争取得胜利,“海寇”伪将军房锡鹏、周云龙(周云隆),伪都督阮继先等率伪官一百余员、兵四千一百余名向清军投诚。于成龙晚年参与的最后一场战争,也取得了成功。
  
  
  
举报 | 回复
楼主:清凉明心 时间:2012-01-17 07:27:54
  
  
    十一、辞官不允反添了两个兼职
  
  
    “降级留任”的处分文件下达到江宁后,于成龙百感交集。
    这时,可能还是康熙二十二年。这年中,于成龙事先上过一份请求退休的奏疏,康熙皇帝没有批准。此次吏部拟定的处分是“休致”,也就是让于成龙退休,还是被康熙皇帝改成了“留任”。一年中两次“圣慈宽留”,让于成龙十分感恩。但是,险恶的官场环境和年老多病的身体,使于成龙实在不敢再留恋身上的官服和手中的权力。康熙二十三年(1684)春,他再次上疏,请求退休。
    他在疏文中说,皇上宽恕自己,那是以为自己的精力还能够承担两江的重任,但是自己“无奈两目久昏,两耳不聪。自去秋染疟之后,复得怔忡之症。每办事午夜,心胸惊悸,辄不能寐。焦思愈集则精神愈惫,精神既竭则事务糊涂,势所必然。臣勉励之念虽切,而艰大之任自揣万不能胜。是臣无裨两江之治化,实负期望之圣心。将来再有贻误,纵睿慈曲加矜全,臣有腼面目,尸位素餐,将何以砥砺僚属,统驭士民耶?”
    笔者认为,于成龙年迈力衰,疾病交加,应该是实际情况。但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他的办事能力其实并没有完全衰退,我们从他写的《檄示剿海行兵方略》可以看出,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时,他的思路仍然十分清晰,认识判断问题仍然十分准确,保持着以往的精明细致风格。另外的一篇《祭天妃祠文》写得也是很好的。
    但在降级留任的文件下来之后,再次上疏乞休,在别人看来,于成龙难免是有些情绪在内。至少,康熙皇帝可能有这种看法,老总督是心里不服啊!这次的乞休,仍然没有得到批准。过了不久,发生了一些微妙的人事调动,康熙二十三年(1684)三月,江苏巡抚余国柱调入北京担任左都御史,安徽巡抚徐国相升任湖广总督。朝廷没有立即给这两个省派遣新的巡抚,而是下令由于成龙兼任。
    笔者没有查到这次调动的深层原因,只从表面现象看,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余国柱和徐国相各自官升一级,成了正二品官员。于成龙虽然没有升官,但扩大了权力,减少了摩擦,也算是朝廷替他出了一口气。
    只是,多了两省巡抚的事务,老总督衰迈的身体哪里还受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0 09:28 , Processed in 0.03759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