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13:08 党建网微平台
http://news.ifeng.com/a/20160825/49837624_0.shtml#p=1
据党建网微平台消息,八月的青海高原,群山巍巍,风光壮美。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来到青海,就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考察。细心的观众发现,考察中有这样的画面,习近平总书记戴着墨镜,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调研了解情况。总书记戴墨镜,在公众面前貌似还是首次。
8月22日上午,习近平前往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考察。在盐湖码头,他听取了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介绍。随后,他沿栈道步行至盐湖边,察看现代化机械采盐操作,了解盐湖资源储备保护、开发利用等情况。
习近平指出,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
众所周知,在这样一个高海拔、强光照、干燥的自然条件下,对人的眼睛会造成强烈的刺激,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对这样的环境有了一定的适应性。而对于那些从平原地区来的人,对强光、海拔和气候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要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那么,戴墨镜就是防止眼睛受到强烈刺激的有效方式之一。这也应该是总书记戴上墨镜的主要原因吧!
仅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的脚步,已经遍及重庆、江西、安徽、黑龙江、宁夏、河北、青海7个省市,从南到北、从东部到西部、从平原到高原、从乡村到城市、从村民家到车间码头……
无论什么样的自然条件,无论行程多么紧凑、多么辛苦,祖国的四面八方都留下了总书记的足迹。总书记的考察内容也十分丰富,涉及扶贫、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民生、生态、党建、中国精神等方方面面。
总书记为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也是蛮拼的!
在新村建设工地,习近平冒着蒙蒙细雨,走过尚未完工的泥泞道路,来到村民吕有章的新家,察看房屋格局,了解施工进展,关心火炕取暖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