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9|回复: 0

[爱心行动] 请不要把捐助当作“强制性义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8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12地震之后,我的四川同乡,遭遇了从未有过的灾难。虽然生在外地,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我感到十分的痛苦。
然而,为了我们四川灾区的人民能早日走出困境,各地、各国群众纷纷捐款捐物捐血,这无不让每一个四川人民感动,无不让我们感到,我们绝不孤独——还有很多人们在关心着我们、在鼓励着我们、在支持着我们。
同胞们想法当然是好的,无非是希望我们那些受到灾害的人民能早一点过上正常的生活,对于这些,我,以及四川人民,都十分的感谢。
但我认为,这期间,仍然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我指的是人们用捐钱多少衡量一个人的良心,或者是人们那种把捐助视为一种强制性义务的意识。
在我看来,捐助应该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不存在应该与不应该,因为这并非一种责任,它不像是缴税,它只是一种道义上的人道关怀。古时候有一句话,叫“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少古无完人;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捐助也应该是这样一种“论心不论事”的行为吧。何况面对巨大的损失,要对灾区进行重建,捐助的数量远远不能和政府的财政拨款相比,因此它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象征着对灾区人民的鼓励与关怀,象征着对灾区人民精神上的支持。
而这种精神支持并非某些朋友想的那样毫无用处,其实它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人在困境中得到了这样的支持,是十分有利于其重新对生命、对生活产生无比的希望的。
但事实并非这样,我们对“捐款”的理解似乎有了偏差。见了面,首先是互相问“你捐了多少”——就怕自己捐少了,被别人说没有良心。或者班里组织捐款,团支书往往会面带难色地对捐款的同学说,再捐一点啊,人家那么苦,而且隔壁班捐那么多——就怕自己班捐少了,被学院说这个班没有良心。甚至某些单位已经成了强制捐款了,某些人捐少了,或家里有困难的没有捐,领导干脆就从他们的工资里扣,还美其名曰“自愿”,弄得职工怨声载道——就怕自己单位捐少了,让社会说自己单位没良心……
而我们自己,下班放学之后,也往往乐意于搜索那些大款捐款的数目,几万几十万不行,一定要捐几百万几千万,否则就成了没良心。理由是有钱就该捐。一个“该”字道破了同胞们的心声——这就是他们有钱的后果,这是有钱人的义务,捐多了是该,稍稍赞赏以示鼓励,自然不必多加褒扬,捐少了就是没有良心,就要被口诛笔伐,逼迫着再捐,直到满意为止。甚至还要加一句——这些没良心的杂种就是要教训教训才变乖……
但这样一来,这样的原本是一场善举,是不是就变了味道?一盘再好的菜,变了质也就不好了。说得重一点,这样的逼迫又与抢有什么异同。我们欣然拿到了钱,但这钱里却因为指责与逼迫而少了那份真情与鼓励。在这种逼迫下的施舍中,灾民感受不到心的关怀与温暖,面对凋敝的家园,何谈明天的希望与信心?
而且,我相信大多的企业家、富裕的人都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者,他们对灾区人民也是怀着一颗恻隐之心的。但他们也要给自己的员工发工资,企业要发展也需要一大比钱,加上现在的市场、经济本来不景气,加上地震的影响,他们可能有一大笔钱被套住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给灾区人民捐款,真的是十分感谢。也不排除某些低调的企业与企业家选择了匿名,比如某企业就匿名向中国慈善总会捐了5000万。也有些富裕阶层出于对腐败与监督困难的考虑,选择了不通过任何慈善机构的直接捐款方式,这种自然也很难统计。当然,也会有人没有捐赠,或数量不让人满意,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埋怨和指责别人,因为这是别人的似有财产,是人家辛辛苦苦挣来的(至于贪官污吏不再议论之列),人家捐了1分钱也是一份心意,我们遭受灾难不是从别人包里掏钱的理由。当然,说句玩笑话,如果有朋友愿意把自己家里的财产“共产”了,倒是自动取得了这种指责的权利。
甚至,因为这场善举的变味,在一些高校中,出现了某些同学总觉得自己捐的比不上别人多而痛苦,出现了某些同学捐过了但怕被再次请求捐款时无法婉拒而只有遇到捐款箱绕道走的状况。或者,本来家庭困难或是受灾的同学,为了想办法鼓励他人捐款,把自己生活费都捐出去了,弄得其他同学不得不效仿,别人受难不是我们也跟着受苦的理由,帮助也要力所能及,尤其对于前面提到的同学,这又是何苦呢?
其实,正如前面说的一样,捐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只是杯水车薪,它所具有的应该是一种关怀、鼓舞、温暖人心的象征性意义。因此,捐出的钱,无论多少,都代表着对灾区人民的心意,我们都应该欣然接收并表示谢意。更何况,捐助本身就是一种自由,而不是一种“强迫性义务”。
最后,再次感谢全国、全世界人民对我们四川灾区人民的鼓舞和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3 03:56 , Processed in 0.04195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