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国学精品图库----- 书画 >> 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八家
龚贤 山水画

  明末清初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吴宏、叶欣、胡造、谢荪八人的合称。他们的绘画题材和风格不尽相同,因聚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皆有一定时誉(以龚贤最著)故称。见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另指陈卓、吴宏、樊圻、邹吉、蔡霖沦、李又李、武丹、高岑为“金陵八家”,见乾隆〈上元县志〉。但多以前说为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六家
恽寿平 《万壑秋声图》

  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人的合称。亦称“四王、吴、恽”。他们继明代董其昌之后享有盛名,领导画坛,左右时风,当时被目为“正统”。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八怪
黄慎 钟馗图

  清乾隆间寓居江苏扬州的八位代表画家的总称。一般指汪士慎、黄慎、金农和高翔、李鱼单、郑燮、李方膺、罗聘,见李玉芬木〈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实际上不止八人,有换汪士慎、高翔、罗聘为高凤翰、边寿民、杨法者,或换高翔、李方膺为闵贞、高凤翰者,也有将陈撰或李勉列入者,见汪均金〈扬州画苑录〉。作画多以花卉为题村,亦画山水、人物,主要取法于陈道复、徐渭、朱耷(八大山人)、原济(石涛)等人,能不拘前人陈规,破格创新,抒发真情实感;又都能诗,擅书法或篆刻,讲究诗书画的结合,和当时流行画坛的尚古模拟之风,有所不同,被时人目为“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汪均金是“正统”画风维护者,曾评说:“另出偏师,怪以八名,画非一体。似苏(秦)、张(仪)之捭阖,亻面徐(熙)、黄(荃)之遗规。率汰三笔五笔,复酱嫌粗;胡诌五言七言,打油自喜。非无异趣,适赴歧途。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乎百里。”其实此派不仅对近代写意花卉画的意趣和技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直至现代的齐白石、陈师曾和徐悲鸿、潘天寿、来楚生等,都从某个侧面对之有所汲取。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现代部】



海上画派
任熊山水画作

  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廿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結果与风尚。就区域性而言,上海的开埠,所引发的社会发展──属于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多元性,包括商业的頻繁已成为中国的活动特区,人民的生活也隨着商业兴趣,而有更广泛的視野;就经济的发展,使之富裕的象徵,甚至酬謝礼物,便落在精致文化的发展上;就文化特质來說,绘画创作是极为适宜的主题艺术。因此,自古虽也有卖画的记载,但文人大都以知音相赠,或停留在教画授徒,以求「束条」的供養,虽然先有郑板桥等人,有类似职业性的主张外,真正以画为职业的事件,上海地区的繁榮,成为此风气的催发者。究其原因,當然是上海地区,受到外來文化的影响,包括了政治的涉入,被划入外国道商的港口;本身传统文化的承继,如扬州画派的存留,事实上商卖与仕绅交往之间,绘画画法的赠酬,是极为现实性的礼品,典雅适宜;這项经济状况的衡量,也间接促成上海地区艺术活动的蓬勃发展,所以说上海的画风已接近职业性、专业性的画作,並且頗有现实性的題材,包括傳統人文精神的形式,诸如吉祥意义、道德品评、祈求理想等,甚至偏向具有「情绪」性的创作,如喜怒哀乐为內涵,這便是海上画派大都以花鸟画为主的主因。因为山水画较不易表現出大富大贵的即兴题意,言及此,這又要检视绘画完成的快慢问题,花鸟画颇具象徵性的意义,配合人物画亦近于人情世故的題材,只要安置妥当,画家在快速度下,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山水画虽有简笔画法,毕竟无法草率,因此海上画派的风格趋向民俗性的画作,亦历历可数。當然就华画发展而言,外延于內敛的充实,当画家感受到仕绅与商业之间有所牵动时,如何引导人情高雅又简明的画法,是促成画风的主因。   
   基于上述的理由,本文可从海上画派诸多画家,归纳出以下见点特点。  
   其一是花鸟画为多,其次人物、再次山水画,依序再为杂项题材,就传统的意义上,有來自古诗词、文学作为基调,再佐以西方反视法、結构法、设色法等,在笔法墨法的应用上,简逸而明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
   其二颇具象徵性的表現,不论是花鸟或人物画,富贵寓于牡丹等花卉,結义于桃园等借古喻今,山川风光于南山之麓等,都是具有象徵的手法,请究內涵的充实。
  
   其三是造型与色彩华美,为了实用性与现实性,在造型的流畅上,以及較浓艳的色泽上,頗能迎合商业性的活动,也较受一般人所喜爱,此一风格显然也受西风美术表現法的影响。     
   其四強调画法的根源,与清代的考据学有相當大的关系,因此常有模仿或模拟的同类画作出現,然求画者络绎于途,即表現出此画作其來有自,已开始有形式化的趋向。
  
   除了这些特点外,画家的作画数量也有大量生产的趋势,至今尚能检视的海上画派的画作,恐仍无法估计。
  
   就比较常被讨论的画家,依其画风可略提几位代表性的画家,以为进一步深层研究的参考。
  
   在此可分为:   
  「民间画派者」有朱熊,工花卉,师法白阳山人,尤有篇章简逸之笔;张熊﹝花卉冊;1872﹞,工花卉,画风保守,晚年作没骨、水墨淋漓,用色艳而不俗,子弟甚多;王礼,习花卉,取迳新罗、陈老莲、恽南田等人,弟子有朱偁、任伯年等人;任熊,构图奇特、变化多样,善人物、花鸟等,与任薰、任颐、任预等人被称为早期海派「四任」之首;朱伪,初学张熊花鸟,后师承王礼,从其学者亦多;钱慧安以人物画为多,花卉次之,从其学者亦众;任薰,人物、花卉、山川皆师其兄任熊之笔法:吴嘉献,人物仕女、山水、花鸟等为专长;任颐,花鸟、人物走兽均佳,画风更近民间现实精神。此一派风格,延续在中上层社会中,所传承之美学理念,除了文人画精神的原素外,加入通俗的平实题材,有借景写意的意义,并且开始有西方式的写生事实,显然受到近代西方美术观念的影响,其影响近代五十年的中国画风,也历历可属。   
   「金石画派者」融画法写意为主,虽也具文人画意或形式,更为重要的也是使中国画形式化的开端。作者计有虛谷,画作以写意为主,將自然景物变形、简化、画笔化;赵之廉,画画皆佳,善金石考据,画以花鸟画为佳,笔调涵有金石气,即枯湿浓干白,以画法线条为行笔方式;普华,以青藤、白阳为宗,笔墨恣肆、奔放、真率。学生杨士献传其方法;吴昌硕﹝紫藤 1919﹞,书画印均为所长,行笔如写,画境质朴,力求画面光整与平衡,受其影响者如齐白石、潘天寿等等;高邕,以书法為主,用笔深重,画宗八大、石涛,对于书画活动贡献大,此画派特色,均強调画法如书法,书画同源,以书法笔法应用于绘画形质,力促笔墨的老辣古补。
   其他有关海派画家甚多,如胡公寿、陆恢、吴石介、程璋等等,都直接间接影响到后世的绘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后,隨政府卷台的此项画家,虽然大都來自杭州艺专、上海美专、南京艺专、中央大学美术系等学生,但究其所持画风,均以海上画派有很重要的联系,強调笔墨、重视师承、继承传统、面对现实,既要求古风,又讲究现实,除了附会风雅外,卖画教画以维持生活也是重点,换言之,由业余性质到职业需要,使画作开始量化的趋势,也引起更多的反思,思图改造中国画的表現,也起源于此时矣!
  
   在台湾的海派画家,雖然並不是很纯粹的承继者,因已受近代新式教学法的影响,不过这些先进们,如王震、汪亚辰、邵逸轩、张书祈、胡克敏、王子豪、高逸鸿、陈骛甫、林贤静、陈丹诚、吴平、郑月波等人的画风,多少也強调汲古润今,把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的主张,重新列为画境的表现方法,并依此规律再传授后学子弟,此一现象曾在台湾地区风行近四十年,至今仍有不少的私塾者,虽非是绘画发展的主流,卻也是初识中国画者的门径。
  
   由于海上画派有特殊的形成背景,诸如重视师承的关系,也得到赞助者的支助,因此很容易形成志同道合的团体,这也就是书画团体的成立,对中国画的发展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台湾光复后的中华民国画学会、七友画会、八朋画会,就是这项活动的具体事实,姑不论其对于绘画创作有何影响,就美育理念上,认同传统与现实的协调,有某种程度的意义。
  
   然就海上画派的形成风格,与对后世的影响,仍具有明显的痕跡中,就以管見分述于后:
  
   一、与社会的结合,绘画对中国人來说,与修养心性同义,虽不乏有职业性质的画家,但历來大都为业余为多,上海画派应运社会发展的需要,除了应酬之外,以书画为生者颇多,并列为身份、仕绅、富豪的象徵,至今台湾地区尚有此现象产生。
  
   二、讲究师承,注重门派,若理念画法相通,則利益与美质相融,师门之外,排他性极強,这种现象虽然是中国人的君子之爭,仍处处可见互相排斥的事件发生,台湾地区往昔在公辦展览上,就有门派分配或师徒一式的作品出现。
  
   三、注重画法,包括题材的讲究,大都是以古人画作为本,缺乏自主性的画題,虽应运民间审美需要,而有较鲜丽的颜色,仍然存在仿古范畴內。对于较具开创性的书法,並沒有多大的研究。
  
   四、画境保守,中国画形式与內容,來自综合性的表现,诸如诗、词、文学、印章等,都能在作者画境需要上有所感悟、有所新意,然在海上画派的画境中,大都引自他人的词句或內容【注】,未见有较创新的意境出現。除了少数能对现时生活有所批判、如齐白石的感悟之外,但他己经不纯属海上画派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津画派
《秋山雨後》1924金城 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画 118×42cm

  京津画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基本上沿袭了清代正统派的画学思想,标榜清代“四王”,强调继承古法。民国时期的代表画家有金城、陈师曾、齐白石、蒋兆和、溥儒、刘奎龄、胡佩衡、陈半丁、陈少梅、江采白、姚茫父、王梦白、汤定之、王雪涛、董寿平、李苦禅、周怀民、吴作人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画家有李可染、白雪石、田世光、启功、孙其峰、崔子范、俞致贞、贾又福、刘力上、杨延文等。京津画派的特点与海上画派大致相同,没有统一的艺术模式,创作自由。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画派
陈树人《杨柳舞春风》1942年作 广州美术学院藏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它有如下特点:
  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
  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
  三、博取诸家之长;
  四、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岭南画派始于晚清时期,二高一陈即为早期著名创始人,二高即为高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人,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内外华人都喜欢的著名画派。

  在香港的赵少昂、杨善深,在广州的黎雄才、关山月,这四位大师,是当代岭南画派的主要代表。赵少昂被誉为高奇峰以后最佳传人,海外友人多以收藏少昂花鸟为贵。黎雄才、关山月都在美术院任教,弟子颇多。杨善深现在香港主持他开创的“春风画会”,传授画艺。他们于八十年代初期,合作完成了百余幅作品,每幅作品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体现了四位大师谐和默契、心照神交的深厚友情,可谓:“岭南四家荟萃一堂叹为观止”。

  “ 岭南画派”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精神。这种新的文化精神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革命精神,这是“岭南画派”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二)时代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在区别于旧国画流派的主要特征;
  (三)兼容精神,这是“岭南画派”的艺术主张,是革新的重要途径;

  (四)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动力。

  这四种精神是互相联系的,它构成了“岭南画派”相当完整的体系,也是这一画派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的思想基础。这种革命精神,又是和“岭南画派”创始人的特殊经历和思想倾向分不开的。时代精神,“岭南画派”在题材内容上大胆革新,也是这一画派能够永葆青春的原因。兼容精神,也就是“折衷中外,融合古今”,这是“岭南画派”最重要的主张,是它的艺术原则,也是“岭南画派”革新的途径。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也“岭南画派”历久不衰的奥秘。只有创新,它才有生命力,而创新体身既是目标,也是这个画派发展的动力。“岭南画派”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状大,就是有创新精神作为推动力。
  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岭南三杰”,师出同源,信奉同一艺术原则,但各有创新,风格不一样。第二代的杰出画家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也风格各异。他们的后辈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等画家,也各有自己的面目。高剑父不希望学生学得跟他一样,他声称这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他要求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无论在审美意识上和艺术成就上都超越了他们的老师高剑父,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关山月的超越首先在于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上,这是“岭南画派”绘画革新的灵魂。
  关山月的第二个超越,就是以写生为基础,不断的求新求变。这也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秘决。关山月的国画成就,来自两方面,一是重视写生,眼界开阔,感触新鲜,它饱含生活气息、时代风貌和画家情怀,由于立意不凡,因此显得格调高雅。二是有较深厚的理论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画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就有理论作指导,有比较、有鉴别,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子。他在艺术上不仅超越了高剑父,也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岭南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黎雄才对高剑父的超越,首先是表现在“融化”中西的笔墨技法上,使“岭南画派”以新的面目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黎雄才的另一个超越,就是运用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夫和吸收外来的养料,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山水技法难以表现社会现实的矛盾。

  杨之光是著名的人物画家。就人物画说,杨之光比“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杨之光的人物画既发挥了传统线描的功力,又辅以西洋素描中诸如确切体现结构的明暗体面的表现方法,整体令人赞赏的是,他善于抓住住一瞬间画出较高艺术概括力的舞蹈人物水墨画,而且用书法入画,用笔肯定而又鲜活,单纯中有变化,朴拙中见神采使线条具有浓郁的金石味,启发观众丰富的想象。

  关山月、黎雄才后一辈的画家中,比较突出的是陈金章、梁世雄、林镛、王玉珏等人,都是很有才华、成绩斐然的中年画家,从“岭南画派”发展的角度看,他们都有自己的创新和突破,而且有了比较成熟的个人风格,这是值得重视的。要研究“岭南画派”连续不断的新趋势。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金陵画派
《待细把江山图画》傅抱石 1961年 111.5x100cm

  新金陵画派是新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新金陵画派缘起于上世纪60年代,由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老一辈艺术家创立,影响深远。在建国初提倡写生,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作品大多雄伟而秀丽,极具江南山水特色。新金陵画派的艺术观念,集中体现在傅抱石、钱松喦两位长者的论著中。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点,即自觉的创新意识,辩证的民族意识,高尚的人文精神,激情的写意精神。
  新金陵画派艺术家
  傅抱石
  
  是继齐白石、黄宾虹等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中国绘画大师,可谓其时最领潮头的一位画家。他热爱生活,作品充满激情,无论人物还是山水作品,无一不是情感的力作。

  亚明
  从50年代起专攻中国画,擅人物、山水。他提出“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之说,主张中国画的去向应继承传统,面向生活,融会外国绘画艺术之精华。他的作品达到“画到精神飘逸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境界,被誉为当今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和创造潜力的画家之一。  
  魏紫熙
  亦为金陵画派著名的山水画家之一,他数十年刻苦研习中国山水画艺术,用笔苍劲浑厚、独具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新金陵画派”的传人不断涌现,喻继高、范保文、卢星堂、华拓、叶维、朱葵、盖茂森、贺成、赵文元等9位画家是当今江苏中国画坛颇具实力的著名画家,他们风格各异、并富有新意的艺术成果,代表了当今“新金陵画派”传人的秉承实力和艺术水准。
  作为具有神圣使命感和崇高精神追求的艺术家,他们在各自的艺术创作研究中,恪守老一辈汲取民族优秀传统的精粹及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作风。同时,在创作中共同切磋技艺,不断创新。他们的作品在具有清新优美、典雅平和总体性审美取向的同时,又因各自的禀赋、气质、素养、爱好的差异,形成各具个性的艺术语言。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彩墨画派
袁运甫的荷

  现代画派之一。最初,由上海画家林凤眠借鉴西洋绘画色彩的光色,使用中国画宣纸与水墨加色表现自然,首创。今人 袁运甫、黄永玉、吴冠中等做了大量的探索,将此画风发展较大。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安画派
赵望云《松林行猎》

  是聚集在陕西西安的一批画家,高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大旗。他们把绘画题材伸向少数民族、田园风光、塞外辽阔的草原、积雪的祁连山、风沙弥漫的戈壁滩、大西北高原等。作品用笔粗犷、富有诗意、形式感人。开派人物为赵望云、石鲁,主要画家有何海霞、刘文西等。长安画派画家中最为杰出当推石鲁和赵望云。石鲁曾被誉为“中国的凡高 , 他以 “野、怪、乱、黑”显示他强烈的个性与天才。 他的运笔多顿挫、粗犷有棱角。后期作品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作品具有吸引人、感染人、启迪人的魅力。而赵望云的作品多表现现实生活,反映人的精神面貌,绘画常把山水和人物相结合,画风质朴浑厚。 他的毛驴很有特色,笔简墨润,神形兼备、活泼可爱。但赵的个性不如石鲁来得鲜明。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画派
袁运生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壁画

  中国画现代画派之一。由今人,蒋铁峰、袁运生、丁绍光、王晋元等位当代画家多以云南景物及少数民族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形成了一种具有云南风情与表现特色的画风。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伯虎留下的国宝级“春宫图”

  唐寅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物,我从小就读过“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这个故事真是脍炙人口,不过我长大了才知道这个故事是后人编出来的。可是,唐寅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印象在我脑海中永远抹杀不掉,而且知道他遗留下来的书、画现在已成国宝了。
  春宫画是中国古代性文化的一朵奇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唐寅就是这方面的顶尖级的代表人物。我看过许许多多唐寅的论述,也在国家博物馆里见过一些唐寅的书画真迹,但是始终没有见过唐寅所作的春宫画的真迹。2000年7月,我去德国的慕尼黑,拜访了曾经举办过慕尼黑性博物馆的仙林先生,在他家中他给我看了一本唐寅春宫画的册页,全册有12张春宫图,并有题跋,书画俱佳,似非赝品。
  现代人多以古代春宫画为黄色淫秽,其实这是不对的。古代春宫画不仅有欣赏功能、教育功能、医疗功能,还有研究功能,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现代的医生要治疗性冷淡,利用这些画来刺激、唤起患者的性欲,是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春宫画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人的性风俗、性观念、性知识、常用服饰和性生活的环境,还可以通过春宫画来了解一些历史。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历史上记载他是个风流才子,诗、文、画俱佳。他率性不羁,有时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由于仕途多舛,就游历名山大川,专门致力绘事,以卖画为生。他长于人物,特别以仕女画见长。他画春宫画,与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关系,也是他风流性格不羁的表现,可能也是对当时官场和社会的虚伪以及封建礼教的讽刺和反抗。明、清两代,有一些知识分子看透世事、绝意仕途,只是徜徉于山水之间,沉湎于妇人之乐,吟诗作画,了此余生。在中华性文化博物馆中有一副木制楹联,上写“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就是这些知识分子人生观的写照。
发表于 2008-6-1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幅,有意境..我喜欢呀.八大山人...记住了..谢谢..
发表于 2008-6-19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可染大师的"牧牛图"是我的最爱:loveliness:


发表于 2008-6-19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寅 秋风纨扇图

    唐寅,即民间传说中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人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坛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这幅画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萧瑟秋风中手拿团扇心情惆怅的女子的情态,并通过题诗,隐喻式地抒发了他对怀才不遇,世态炎凉的感慨


唐寅《梦仙草堂图》

  在美国首都市区内,华盛顿纪念碑与国会大厦之间有举世闻名的“国家广场”,其南北两侧有世界上最集中的博物馆群。以收藏中国古代书画著名的弗利尔艺术博物馆也坐落在其中。该馆是美国在本世纪20年代初即开放的第一所收藏东方艺术作品的美术馆,是美国收藏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较集中的五六个大博物馆之一。我在馆里读到“明四家”之一唐寅《梦仙草堂图》。此幅题为“东原先生写图”,从作者题款透露着构思的意想:
  闲来隐几枕书眠,梦入壶中别有天。
  仿佛希夷亲面目,大还真诀得亲传。
  横图(见图)右实左虚,实处写崇山峻岭,苍松、修竹、瀑布、幽径,优美的环境中草堂坐落其中,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堂中有一高士伏案作“枕书眠”状。虚处约略作连绵山头,空蒙处置一宽袍大袖的士大夫,衣饰整洁,大袖随风飘动似有飘然于仙境之感。图中将“枕书眠”的真实表现引伸到“梦入壶中”的幻想境界,将真与幻,现实与想象相结合来构成富有幻想色彩的画意,使观赏者产生梦幻境界的联想,在一定的时空中创造可视的审美形式。
  在“明四家”中沈(周)画深厚;文(征明)画清婉;仇(英)精细,而唐(寅)画则以秀逸见长,明王世贞评唐寅的画“秀润缜密而有韵度”,大体上概括了其画风的审美特征。此图石法最能体现唐寅风格特点。一、细笔长线匡廓,爽利而缜密的丛线,圆转、细秀、流畅,兼以短笔方折、密集、利落的皴纹。二、这种皴法是吸收传统中披麻、斧劈、乱柴、钉头等几种笔法。小斧劈中兼用披麻法,一变南宋斧劈皴法,并融汇元人方法,演变为细长柔劲线条略带写意的画法。三、山体凸处用线简括疏朗,至凹处皴纹稠密,湿时化线为面(“破墨”,湿时晕染),有效地体现出阴阳向背的体、质感。皴笔以湿笔为主,墨色淋漓润泽,所谓带水长皴,连皴带染的方法,基本上一次完成。用墨单纯明快,具庄丽清润的审美效果,和元人一笔中强调中、侧锋、较重快慢、干湿浓淡,靠复笔逐步深入,最后达到“浑厚华滋”苍茫含蓄的“积墨”画法不同。从石法上最能体现出唐寅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等人的画法,并融合元人的韵致,将苍劲刚健和淡雅秀逸的风格相结合,整体上属北格南韵的气格。
发表于 2008-6-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完了:loveliness: 打断楼主了?: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请继续

[ 本帖最后由 happykl 于 2008-6-19 09:3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寅:《溪山渔隐图卷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溪山渔隐图卷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溪山渔隐图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溪山渔隐图卷四》(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ppykl 于 2008-6-19 09:32 发表

贴完了:loveliness: 打断楼主了?:handshake: :handshak ...



谢谢添加~~~~~

没关系,我继续贴.:handshake: :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寅:《杏花仕女图》(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草屋蒲团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




唐寅:《扇面画选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扇面画选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华山图》(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藏)




唐寅:《嫦娥图》(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寅






唐寅:《秋山高隐图一》(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藏)




唐寅:《秋山高隐图二》(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藏)




唐寅:《秋山高隐图三》(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藏)




唐寅:《函关雪荠图》(台北博物馆藏)




唐寅:《春山伴路图》(上海博物馆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9 00:56 , Processed in 0.05235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