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国学精品图库----- 书画 >> 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寅





唐寅:《四旬白寿山水图》(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湖山一览图》(中国美术馆)




唐寅:《虚阁晚凉图》(四川博物馆藏)




唐寅:《事茗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桐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寅





唐寅:《看泉听风图》(南京博物馆藏)




唐寅:《水阁松云图》(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枯搓鹆图》(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王蜀宫伎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夏日山居图》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寅





唐寅:《秋江垂钓图》(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树杉飞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山水扇面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山水扇面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早期题跋者生平事迹考略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卷后题跋中,以金张著、张公药、郦权、王 、张世积等五人的题跋为最早。考察他们的生平事迹,不仅对金代文学史的研究不无益处,而且对《清明上河图》的深入研究也很有帮助。










  北宋宣和(1119~1126)后期,张择端完成其成名之作《清明上河图》。此画虽被宫廷选入“神品”、藏于内府,但画家本人及其作品却不见于《宣和画谱》。不久,汴京被金人占据,《清明上河图》流藏北方,在北宋王朝灭亡五十余年后,金人张著为《清明上河图》写下题跋: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1186)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张著事迹见《中州集》卷七:“著,字仲扬,永安人。泰和五年(1205)以诗名,召见应制,称旨,特恩授监御府书画。”可知张氏为《清明上河图》作跋,在其进入金内府的前19年。
  永安这一地名,乃金沿袭辽之旧称,隶大兴府。《金史》卷二十四“地理上·大兴府”:“(辽)开泰元年,更为永安析津府。” “燕山”,府名,《宋史》卷九十“地理六”:“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治析津、宛平(今北京地区)。《大金国志》卷三十三“地理”云:“燕山为中都,号大兴府,即古幽州也,其地名曰永安。”永安(燕山)曾先后为辽、金两代的京师。张著题跋自署“燕山张著”,是表明其祖籍所在。
  金刘勋《读张仲扬诗,因题其上》(《中州集》卷七)诗:“布衣一日见明君,俄有诗名四海闻。枫落吴江真好句,不需多示郑参军。”可知张著出身平民,后以文才被召入宫廷。
  金刘祁《归潜志》卷八:“明昌、承安(1191~1200)间作诗者,尚尖新。故张翥(著)仲扬,由布衣有名,召用。其诗大抵皆浮艳语,如‘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又‘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秋’,人号‘张了却’”。当时文人以其诗句中的“了却”二字称号张著,可见他不仅做诗有名,而且诗风以“尖新”见长。
  需要指出的是,张跋所记张择端生平及其作品情况,当引自《向氏评论书画记》一书。向氏一书是最早著录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的典籍,后人正是借助张著的跋文,得知向氏一书及其相关记载。如今向氏一书早已失传,然而当年张著作跋之际,向氏一书与《清明上河图》竟同时(或先后)出现在张著手中,张择端由此传名后世。
  

  张著题跋之后,接有金张公药(三首)、郦权(三首)、王 (二首)、张世积(二首)等人的跋诗:
  通衢车马正喧阗,祗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风物正堪传。水门东去接隋渠,井邑鱼鳞比不如。老氏从来戒盈满,故知今日变丘墟。楚柂吴樯万里舡,桥南桥北好风烟。唤回一饷繁华梦,箫鼓楼台若个边。
  竹堂张公药
  峨峨城阙旧梁都,二十通门五漕渠。何事东南最阗溢,江淮财利走舟车。车毂人肩困击磨,珠帘十里沸笙歌。而今遗老空垂涕,犹恨宣和与政和原注:宋之奢靡至宣政间尤甚。京师得复比丰沛,根本之谋度汉高。不念远方民力病,都门花石日千艘原注:晚宋花石之运,来自此门。
  邺郡郦权
  歌楼酒市满烟花,溢郭阗城百万家。谁遣荒凉成野草,维垣专政是奸邪。两桥无日绝江舡原注:东门二桥。俗谓之上桥、下桥,十里笙歌邑屋连。极目如今尽禾黍,却开图本看风烟。
  临洺王
  画桥虹卧浚仪渠,两岸风烟天下无。满眼而今皆瓦砾,人犹时复得玑珠。繁华梦断两桥空,唯有悠悠汴水东。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  
  博平张世积
  张世积跋诗署“博平张世积”,博平在今山东聊城境内。张世积生平事迹不详,但据《清明上河图》卷后元杨准跋文,知其为“亡金诸老”之一。
  据《中州集》、《宋史》、《金史》等相关文献,可知张公药、郦权的家世以及生平事迹。
  张公药,字元石,号竹堂,滕阳(今山东滕县)人。以文荫入仕,尝为郾城(今河南许昌县)令,昌武军节度副使致仕,有《竹堂集》。公药祖父孝纯,字永锡。宋宣和末,知太原,守 年,因城陷降金,不拜,执归中京(今北京),至是以其主文柄。后为汴京(今河南开封)行台左丞相, 年,致仕归徐州。皇统四年(1144)卒,谥安简。公药子观,字彦国,仕为某军节度副使。公药孙厚之,字茂弘,承安二年(1197)进士。
  郦权,字元舆,临漳人,明昌(1190~1196)初,以著作郎召之,未几卒。著有《坡轩集》。权父琼,字国宝,宋宣和间弃文从武。后降于金,仕至武宁军节度使。郦权跋诗署“邺郡郦权”,邺郡,三国魏置,后改为临漳(在今河北)。
  金赵秉文《滏水文集》卷十一有《遗安先生(王 )言行碣》:
  先生姓王氏,讳 字逸宾,其先临氵名人。先生实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尝以氵名川自称,不忘本也。自幼颖悟绝群,外弁页如也。初学诗于伯父震。落笔惊人,震自以为不及。未几,诗名大振。加之孝于亲、友于弟、诚于人、笃于已,远近论大行,必曰王逸宾矣。
  初,孟公宗献友之,冯公璧叔献、赵公氵风文孺,皆师尊之。先生天性谦至,待之反若居已上。及数公相继魁天下、直玉堂,然后先生之道益尊、名益重。朝贤两荐名德,先生以书抵故人之位清要者,苦以亲老为辞。议遂止。
  明昌末,圣天子诏,举德行才能之士。乡人、耆德、诸生五百余人,荐先生孝义、忠信、文章为世师表。朝廷以素知名,特赐同进士,授亳州鹿邑主簿。先生年几七十矣,以目苦昏暗,即日移文有司,以老疾乞致仕。朝廷犹以半俸优之,首葺先茔,次以分惠亲旧,计月而尽。泰和三年(1203)八月二十有七日以疾终于家。临终神色不变,戒其子:棺周于身足矣,语毕而逝,葬于祥符县(今河南开封)魏陵乡萧氏之园。
  先生教人,先行后文,与人交,终始不易。居丧,斋蔬衰服,不去身二年。与二弟同居,终身无间言。平居循循醇谨,视若无能为至,不义矫如也。其诗冲淡,简洁似韦、苏,嘲戏风月,一言不及也。
  所与游,皆世知名士。若文商伯起、张公药元石及其子观彦国、王琢景文、师柘无忌、郦权元舆、高公振特夫、王世赏彦功,王伯温和父、左容无择、游道人宗之、路铎宣叔。右丞唐括文正公镇南都,以礼致之不能屈。及与贫士谈,饥坐终日,不知谁为主,谁为客也。尝冬日诣一亲知家,会坐客满,主人贫窭,为代给所须,坐客疑其寒色,物色所得,乃典绵衣以赠也。葬其母,乡邻或赙以布帛,拜而受之。异日复归其人,曰:吾亲安,吾贫贱,不可受也。其廉介类此。其真纯之德,卓绝之才,渊深之学,廉正之操,黄叔度、陶渊明、元紫芝、司空表圣之徒欤。
  以秉文明昌间,迁河南转运幕,过相谒坡轩居士郦元舆,居士曰:君知王逸宾乎?斯人当今颜子也,君不可不扫门求见之。既见,曰:郦公知人矣。自是之后,虚往实归,及其重来,墓木已拱。呜呼!使子云见之,不当绝叹于李仲元;苏元明见之,不当见称于元子。不意千古之下,复有斯人。乃伐石树碣,用旌不朽。于是为之铭,铭曰:居今而行古,身晦而名彰,不独以诗昌猗。
  赵秉文(1158~1232),字周臣,晚号闲闲老人,滏阳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拜翰林直学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滏水文集》等。
  路铎《汴梁公廨西楼二首》(《中州集》卷四)之一:“官舍谁言隘,西楼兴不穷。闲云欹枕里,飞鸟卷帘中。风定天还水,烟虚月度松。回观犹有愧,破屋着卢仝(原注:卢仝以方处士王勉宾)。”诗人于汴梁任职期间看望友人,在诗中将王 比喻为唐代著名诗人卢仝。
  王 ,出身贫寒,诗风冲澹;博学能文,不就科举;操守高尚,一代师表。故文人学者,皆以师友尊之。赵秉文为其作碣铭,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可见王 在当时的影响。
  

  
  据前引考之,郦权约卒于1193年。张公药、郦权、王 三人中间,当以张公药最为年长。公药祖父孝纯,原为北宋臣僚,降金后一度居官汴梁。公药孙厚之,为承安二年(1197)进士。公药与子彦国,同与王 为友,可见公药的年龄大于王 许多。
  据“碣铭”,明昌末年,王 近七十岁,卒于泰和三年(1203),其享年七十有余。以此推算,王 的生年当在1130年前后,距北宋“靖康之变”(1126~1127)不久。
  因三人为交游,故其跋诗或为同时,或相隔不久所作。其时间有可能早于张著1186年题跋,最晚也在泰和三年王 辞世之前。
  三人与北宋及其汴京有着或多或少的某种联系:张公药与郦权的前辈,先后效力于北宋;张公药的祖父曾任职于汴梁,公药本人任郾城县令,其地就在汴梁之南;郦权跋诗云“而今遗老空垂涕”,其《木犀》诗(《中州集》卷四)有“昔游汴离宫”之句;王 《暮春郭南》(《中州集》卷四)云:“大梁城外孤台傍,烟昏水碧春林芳。凭高极目见归雁,风物令人思故乡。”浓重的乡情溢于言表。 王 生长于汴梁,隐居不仕,又葬于家乡,其跋诗极有可能作于汴梁。
  三人在世之时,北宋虽已亡国有年,然于故都风物之了解,或目睹或耳闻,必记忆犹新,当《清明上河图》展现眼前之时,三人的感受较他人更为直接具体。结合三人的身世与生平,再细品其跋诗中的描述,如今学术界有关《清明上河图》的争议,几可迎刃而解。例如:
  (1)《清明上河图》作于何时、作者张择端为何人?历来有北宋说、南宋说、金代说种种。
  张公药跋诗云:“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风物正堪传。”结合张著跋文,可知《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院画家张择端所画,作于宣和(1119~1126)年间。故认为张择端为南宋(或金)人之说,非为确论。
  (2)刘益安《〈清明上河图〉旧说疏证》(《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一文,多方引征,认为张择端所画之河非汴河,所画之景非汴京景物,而是北宋时期的一个集镇。
  郦权跋诗云:“峨峨城阙旧梁都”,“京师得复比丰沛”。可知张择端所画,为北宋都城汴河两岸之风物。故刘文所说,难以立论。
  (3)据《东京梦华录》载,京都城内的汴河之上,计有三座拱形木制之桥,其中一座名为“虹桥”,另外两座分别是上、下土桥。《清明上河图》中画的是哪一座桥?多年来也有不同见解。
  王 跋诗云:“两桥无日绝江舡”,原注曰:“东门二桥,俗谓上桥、下桥”,即所画之桥为上、下土桥中的一座。如前述,王 生长于汴梁,汴河上的各座桥梁,必为其亲眼所见,因此,他的说法最为可靠。
  (4)关于《清明上河图》画名中的“清明”的含义,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清明节”、“清明坊”、“政治清明”等不同的解释。“清明”即“清明节”之说,盖发端于《清明上河图》卷后明李东阳的跋文,此说对后来有很大影响。
  通览张公药等四人跋诗,画中并无“清明节”之意,仅张世积跋诗“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之句,比喻所画为春天之景。张公药跋诗云:“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风物正堪传。”,则可见画题中“清明”,实为“清平盛世”之意。其他如“车毂人肩困击磨,珠帘十里沸笙歌”,“歌楼酒市满烟花,溢郭阗城百万家”,“画桥虹卧浚仪渠,两岸风烟天下无”等诗句,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画题主旨是描写“太平盛世”与“歌舞升平”。
  同时,诗人们也看出“老氏从来戒盈满”,由于统治阶层奢侈无度:“不念远方民力病,都门花石日千艘”,加之“维垣专政是奸邪”,致使北宋王朝“盛极而衰”,造成“犹恨宣和与政和”的千古之恨。“盛世警言”或许是画家以“清平盛世”为题,描写繁华景象的一个深层含义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八怪"之一——清  罗聘


清罗聘 东方朔故实
说明:立轴 设色绫本 199×67.3厘米
钤印:罗聘私印、鑁夫、罗、人日生人
鉴藏印:宝香室印、士谦珍藏
题识:东方朔字曼倩,身长九尺三寸。口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臣矣。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又迁待诏金马门。赐之食于前,食尽,怀其余肉,衣尽污。数赐缣帛,尝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一岁即弃去。更取所赐钱帛,尽填之女子,人皆笑之。朔曰:“如朔,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时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宫殿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朔后仙去,武帝召大伍公问之:“诸星具在度否?”曰:“诸星皆在,独岁星不见四十年,今复见之。”帝仰天叹曰:“东方朔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为岁星。”金牛山人罗聘并书。
签条:两峰道人画东方朔桃,逸品。郭氏琴砚斋珍藏。 钤印:琴砚斋、春涌珍藏



清黄慎 听琴图
说明:立轴 设色纸本 135.2×63.1厘米
钤印:黄·慎
鉴藏印:留生审定、展乡梁氏藏、润古堂、富春杨氏鉴定书画印
题识:莲子春晴花尽开,小园长共踏春来。 桃边不辨桃花面,竹里偏宜竹叶杯。并语黄鹂休自得,双飞蛱蝶岂相猜。晚来月出人将醉,最爱花阴满绿苔。黄慎。
徐邦达边跋:黄瘿瓢,闽人,而以画知名于维扬。后世有八怪之一之称。此听琴图是其晚笔,人物衣纹洒落而床几兼用界划,亦所稀见也。甲戌(1994年)冬十月二十三日友人携视,率题数语于右。徐邦达。 钤印:徐邦达印
签条:听琴图。黄瘿瓢真迹。嘉应州润古堂藏。 钤印:嘉应润古堂藏





清罗聘 钟馗巡山图
说明:立轴 水墨 98.8×84.3厘米
钤印:罗聘、两峰
鉴藏印:红棉书屋、梁烈亚、粤西梁烈亚藏
题识:壬寅夏五月,两峰道人罗聘。
说 明: 旧藏者梁烈亚(1892-1982),广西南宁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在北伐军总政治部任职。晚年定居上海。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图


五代董源洞天山堂图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顾 恺 之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顾恺之(公元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人物画家。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直散骑常侍。他家祖辈都是晋朝官吏、书香人家。顾恺之很小就博览群书,崭露才华。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擅画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才绝”是说顾恺之聪颖,多才多艺;“画绝”是说顾恺之擅长绘画;“痴绝”就是顾恺之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画界三杰"。
  
  顾恺之学画师从卫协,最善于图画人物,东晋的大名士谢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前无古人的。后人评论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爽利,称为“铁线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灵莫测。与师承他的南朝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而“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与陆探微合称“顾陆”,称为“密体”画派,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画派。
  画迹有《秋江晴嶂图》、《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等名作,其中《雪霁望五老峰图》被推崇为山水画开创之作。现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女史箴图》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左侧图:上:《女史箴图》 中:《斫琴图》局部 下:《洛神赋图》局部

  《女史箴图》。现存传为原作的两种摹本:一为唐代以前的摹本,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绢本,水墨着色,纵25厘米、横349厘米;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南宋摹本。《女史箴》是西晋张华所作的同名文章,属于教育宫廷妇女的道德箴言,据说本意是讽刺当时放荡暴戾的贾后。

  《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洛神赋图》北宋摹本,绢本,水墨着色,纵27厘米、横572厘米。曹植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甄氏女子,曹植喜爱甄氏,曹操却把甄氏许配给曹丕。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已抑郁而死,心里非常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之情。追想宋玉所讲的神女故事,作了叙事赋一篇,名《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为有名的一篇韵文。顾恺之就以此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

  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例如;洛神曾多次出现在水面上,手持麈尾,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曹植头戴梁冠,身穿宽衣大袖,在打着华盖的随从者的簇拥下,有着贵族诗人的优雅风度。

  这幅图表现的主要是洛神的美貌、光彩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画面上身穿红色长衣,坐在洛水边上的曹植,身后有三名侍者手持宫扇,二名侍者手捧诗书。曹植面对日益思念的洛神,流露出非常爱慕的神情。洛神“奇服旷世,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梳着高高的云髻,手持麈尾,以依恋之情望着曹植,他们好似在互相交谈。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 仝




关 仝
  关仝 (约890-960后)一作同,长安(今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是五代后梁山水大画家荆浩的弟子,陕西长安人。画史上荆关被并称为北派山水画耆宿。尤擅表现关河气势,石体坚凝,山峰峭拔,杂木丰茂,有枝无干,时称“关家山水”。后人称其与荆浩为“荆关”,与李成范宽,并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代表。   关仝活动于后梁至北宋初,喜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题材。他的画风,笔简景少,但气壮意长,在北宋时与李成范宽并称“三家山水”。传世作品有《关山行旅图》与《山溪待渡图》,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溪待渡图》亦绘堂堂大山之景,极具时代特点,突出了山川雄壮之气,亦北宋以前画风。
  关仝山水多画黄河中游地区的巍峰林峦,时而也描绘村居野渡、渔市山驿等生活场景,别具情趣。皴法严实而劲健,力现山崖与林木的坚实形质;画树则有枝无干,观后如临绝壁荒林,唯独不见人物,据说他不擅人物。在北宋水墨山水中也算独特一家。关仝的山水画在构图上继承了荆浩全景式大山大水的格局:“坐突巍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而又峰谷苍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远,磴道邈绝,桥彴村堡,杳漠皆备。”从北宋《五代名画补遗》上所描述,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北方山水的雄伟气势,其间又不乏细节安排的丰富性。
  对关仝的画风特色概括得最准确的是北宋的《图画见闻志》,其中有“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等句。
  
  五代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正是抓住自然山水这一特质,创造了大地山川雄伟壮丽而又富于人情味的景象,这种伟大的记录,正是古代山水画史的一个进步。这一绘画特色在关仝之后的一位山水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一书中,已说得十分具体:“山之楼观,以标胜概;山之林木映蔽,以分远近;山之溪谷断续,以分浅深;水之津渡桥梁,以足人事;水之渔艇钓竿,以足人意。”由于关仝与同时代其他山水画高手对山水审美内涵的开拓,他们亲临踏勘,通过艰苦跋涉,面对自然的写生和加工后的概括提炼,才使这种类型的全景山水画风得以确立,并走向成熟。
  左图:《关山行旅图》 同样是主峰高耸,气势夺人。山中云气缭绕,中间有古寺隐现,谷中流水潺湲,板桥山道,村落茅店,旅客往来,杂以寒林鸡犬,极富生活气息。所画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据记载,关仝不擅人物,画中人物多求同时画家胡翼动笔。
  这幅作品在风格上完全代表了关仝石体坚凝、杂术丰茂的特色。在山石皴法上,以钉头笔型参以点子和短线条,硬勾密斫,笔法谨严,中锋和侧锋并用,反复皴擦,最后用淡墨渍染,被形容为“刮铁”式效果,山体凹凸分明,而又和谐统一。如米芾所说“关同粗山”,“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这是一种粗壮之美。画树喜以夹叶、墨树相间,以浓衬淡,层次分明。树木多是有枝无干,笔迹劲利。米芾认为这是吸收了唐代毕宏的画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顾恺之(约公元345年—公元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画家。江苏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直散骑常侍。
   顾恺之知识渊博而有才气,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当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画师法卫协而又有所变化,他的画有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的特点。史有以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精通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画作极多,有隋朝官本《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恒玄像》、《列仙图》,著录于《梁太清目》;《宣和画谱》著录有《夏禹治水图》、《春龙出蛰图》等九件。其中传世的《女史箴图》卷,传为早期摹本,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另传顾之《洛神赋图》卷,乃宋人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他的画论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


斫琴图



女史箴图卷局部

斲琴图局部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斲琴图局部之二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一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二



列女仁智图卷局部之三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二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三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四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五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六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七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八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九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



洛神赋图卷局部之十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白石(1864~1957)植根传统,师法造化的国画大师。他把前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体会得很深刻,其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风格刚健鲜活、诙谐幽默。且诗书画印兼能,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个人年表
1864年 1月1日齐白石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屋斗塘的一个农民家庭。

1865年 养于家。多病。母亲和祖母为此烧香求神。

1866年 养于家。病愈,祖父始教识字。

1870年 居家。农历一月十五日后,始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蒙馆设在离家三里路的枫林亭王爷殿。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日)过后,始用毛笔描红。是年秋,辍学。

1872年 在家做杂活,并开始上山砍柴。

1873年 是年齐家租种十几亩田,与人合养了一头牛。齐白石常一边牧牛,一边砍柴、拾粪,还一边温习旧读的功课。有时只顾读书,竟忘了砍柴。

1874年 农历一月二十一日,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五月五日(农历),祖父万秉父病殁。

1877年 农历五月,再拜齐长龄为师。齐长龄亦为粗木作。是年秋,齐白石随师做工归来,途工遇三个专门作雕花木器的细木作,师傅恭敬让路并问好。齐白石暗下决心,改学小器作。

1878年 转拜雕花木匠周之美为师,学小器作。

1881年 下半年出师。与妻陈春君圆房。出师后仍跟师傅一起走出乡串户做雕花木器。

1882年 继续与周师傅做雕花木活。在一顾主家借到一部乾隆年间刻印的彩色《芥子园画谱》,遂用半年时间,在油灯下用薄竹纸勾影,染上色,钉成十六本。此后,做雕花木活,便以画谱为据,花样出新,也没有不匀称的毛病了。

1887年 仍在乡间做雕花木匠。兼习画。

1888年 拜纸扎匠出身的地方画家萧传鑫(号芗陔)为师,学画肖像。后又经文少可指点,对肖像画始得门径。

1889年 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画。是年始学何绍基书法。七月十一日(农历)长子良元(字伯邦,号子贞)生。自是年起,齐白石逐渐扔掉斧锯,改行画肖像,专作画匠了。

1890年 在家乡杏子坞、韶塘一带画像谋生。继续读书、习画。约此年左右,齐白石跟萧芗荄学会裱画。

1891年 在家乡卖画。苦读诗书。家贫,灯盏无油,常燃松枝与沁园师外甥黎丹谈诗;又从朋友王训处借白香山《长庆集》借松火光颂读。

1892年 逐渐在方圆百里有了画名。画像之外,亦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仕女等。

1894年 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次子良芾生。是年春,齐白石到长塘黎家为黎松安故去的父亲画遗像,遂后与黎家结下深厚友谊。时在黎家教家馆的王训发起组织诗会。夏,借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正式成立"龙山诗社"。

1895年 是年在长塘黎松安家成立"罗山诗社"。"龙山"社友也加入,时常去作诗应课。齐白石造山水花鸟笺分送诗友。

1896年 是年始钻研篆刻。

1897年 是年由朋友介绍,始进湘潭县为人画像,几经往返,渐有名气。约此年,由严鹤云介绍,识郭葆生(字人漳,号憨庵)。又识桂阳名士夏寿田(号午诒)。

1898年 是年齐白石得黎薇荪寄自四川的丁龙泓、黄小松两家印谱,刻意研摹。

1899年 农历一月二十日,拜见著名经学家、古文学家、诗人、湘潭名士王湘绮。10月18日,正式拜王湘绮为师。是年齐白石首次自拓《寄园印存》四本。

1900年 为住在湘潭城的一位江西盐商画《南岳图》六尺中堂十二幅。为着色浓艳的青绿山水。齐白石以《南岳图》润金,承典了距星斗塘五里远的梅公祠的房屋。春二月携夫人春君及二子二女迁居梅公祠。造一书房,曰"借山吟馆"。

1902年 始远游。农历四月四日,三子良琨生。10月初应夏午诒、郭葆生之约赴西安,教夏午诒之如夫人姚无双学画。12月抵西安,晤张仲飏、郭葆生,识徐崇立。年底,由夏午诒介绍,识著名诗人樊增祥,并相赠印章数十方。

1903年 是年初春,夏午诒进京,白石同行。途经华阴县,登万岁楼,作《华山图》。后渡黄河,又在弘农涧画《嵩山图》。期间识张翊六、曾熙、李瑞荃。参加由陶然亭饯春,齐白石画《陶然亭饯春图》以纪其事。6月离京,返湘潭。

1904年 是年春齐白石同张仲飏应王湘绮之约,同游江西南昌。期间王湘绮为齐白石印草撰写序文(后刊于《白石草衣金石刻画》卷首),还为其《借日图》题词。秋日返家此齐白石二出二归。

1905年 是年始摹赵之谦篆刻。7月中,应广西提学使汪颂年之约,游桂林、阳朔。是年冬识蔡锷、黄兴。

1906年 年初齐白石在桂林,欲归故里,取道梧州赴广州再至钦州。在钦州,齐白石得以临摹八大山人、金冬心、徐青藤等人画迹。约8月,还家。是为齐白石的三出三归。归家买房翻盖,取名"寄萍堂",书室名"八砚楼"。

1907年 春,应郭葆生上年之约,再至梧州,随到肇庆。游鼎湖山,观飞泉潭、游端溪、谒包公祠,并随军到东兴。画《绿天过客图》。是年冬返湘,是为四出四归。

1908年 2月应罗醒吾之约赴广州。是时罗是同盟会员,齐白石曾以卖画为名替罗传送为革命党的秘密文件。在广州,齐白石以刻印为活,卖画很少。秋间返故里,此乃齐白石五出五归。

1909年 是年应郭葆生上年之约,再赴钦州。3月3日起程,水路经上海至香港、北海到钦州。4月20日至7月21日,随郭葆生客东兴7月24日携良元从钦州起程返湘。途径上海,游苏州虎丘。逗留月余后返归故里,六出六归

1910年 将远游画稿重画一遍,编成借山图卷。又为胡廉石画《石门二十四景图》。

1911年 居家读书、作画。

1913年 居家作画。9月与三个独生子分家,令其独立门户。农历十月初八,次子良芾病殁。年20岁。齐白石撰《祭次男子仁文》。

1914年 居家作画。4月28日,胡沁园去世,齐白石画了二十多幅画;亲自裱好,在灵前焚化。又作七言诗十四首、祭文一篇、挽联一副,联曰:"衣钵信真传,三绝不愁乱己少;功名应无分,一生长笑折腰卑。"

1917年 5月为避家乡兵匪之乱,只身赴京。住郭葆生家。又因张勋复僻之乱,随郭避居天津租界数日。回京后移榻法源寺。卖画、刻印为活。在京期间,与画家陈师曾相识。又识凌植支、汪蔼士、王梦白、陈半丁、姚华、肖龙友等。

1918年 家乡兵乱愈炽,农历二月十五日离家避居紫荆山下,7月24日始归。

1919年 农历一月赴北京,住法源寺,卖画治印为活。是时齐白石在京无名气,求画者不多,自慨之余,决心变法。7月聘四川籍胡宝珠为副室。9月返湘。

1920年 2月,齐白石携三子良琨、长孙秉灵来京就学。由龙泉寺搬至石灯庵。是年识梅兰芳、林琴南、陈散原、朱悟园、贺履之及12岁的张次溪。10月由保定返湘省亲。

1921年 农历一月北上进京,5月应夏午诒之约赴保定,过端午节,游清未莲池书院旧址莲花池。为曹锟画工笔草虫册《广豳风图》。8月从保定返湘潭,9月回京。11月又南返。是年冬胡宝珠生第四子良迟。(字翁子、号子长)

1922年 3月北上,因战事滞留长沙数十日。5月抵京。6月移居西四三道栅栏10号。即返湘接家人至京。是年春,陈师曾携中国画家作品东渡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齐白石的画引起画界轰动,并有作品选入巴黎艺术展览会。

1923年 是年齐白石始作《三百石印斋纪事》。8月7日陈师曾病死南京,齐白石为失去挚友悲痛异常。秋冬之间由三道栅栏搬至太平桥高岔拉1号。11月11日五子良巳(号子泷、小名迟迟)生。

1924年 8月三子良琨自立,已能卖画谋生。其张紫环(张仲飏之女)亦能画梅花。

1925年 2月底,齐白石大病一场。4月南下返湘潭,因乡乱未止,居留湘潭城数月。是年识王森然。梅兰芳拜为弟子学画草虫。

1926年 初春,南回探亲,行至长沙,因有战事只好转汉口,水路之南京,再乘火车返京。3月母周太君病逝家乡。7月父贳政公亦病逝家山。是年冬,买跨车胡同15号住宅,年底入住。

1927年 是年春,应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之聘,始在该校教授中国画。是年,胡宝珠生女,名良怜。

1928年 北京更名北平。北京艺专改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9月《借山吟馆诗草》始印行。10月《白石印草》印行。是年冬,徐悲鸿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继续聘任齐白石为该院教授。是年胡佩衡编《齐白石画册初集》出版。

1929年 年初,徐悲鸿辞职南返。后不断与齐白石有诗画书信往来。4月,齐白石有《山水》参加南京政府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31年 夏,齐白石到张篁溪家的张园小住,避暑。9月18日,日军侵占沈阳。重阳节与老友黎松安登宣武门。10月参加胡佩衡、金潜庵等发起组织的《古今书画赈灾展览会》。是年,应私立京华美专校长邱石冥之聘,到该校作者。

1932年 7月,徐悲鸿编选作序的《齐白石画册》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是年起与张次溪着手《白石诗草》八卷的编印工作。

1933年 是年元宵节,《白石诗草》八卷印行。秋,往张园小住。

1934年 7月24日,胡氏生第三子,名良年。约于此年,重定润例。

1935年 农历一月,白石扶病到艺文中学观徐悲鸿画展,并亲去看望徐悲鸿。后徐氏回访。4月,携宝珠还乡。与王仲言诸亲友重聚,散财乡里,以济荒年。回京后,自刻"悔鸟堂"印。5月下旬,因屋前铁栅跌伤腿骨,数月方愈。

1936年 3月初,应四川王缵绪之邀,携宝珠及良止,良年入蜀。抵成都后住南门文庙后街。游青城、峨嵋,昭金松岑、陈石遗等。9月5日回到北平。

1937年 是年起齐白石自称七十七岁。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军大举侵华,7月26日北平、天津相继失陷。齐白石辞去艺术学院和京华艺专教职,闭门家居。

1938年 2月为周铁衡《斗聋楼印草》作序。5月26日齐白石七子齐良末生。9月徐悲鸿寄《千里驹图》为贺。齐白石遂回赠花卉草虫册。是年南京、湖南相继失陷,白石心绪不宁《三百石印斋纪事》就此停笔。

1939年 白石为避免日伪人员的纠缠,在大门上贴出"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的告白。是年,徐悲鸿从桂林写信,求齐白石之精品,齐白石即选旧作《耄耋图》相赠。

1940年 农历一月十四日,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齐白石撰《祭陈夫人文》述其勤俭贤德的一生。

1941年 5月4日,齐白石假庆林春饭庄设宴,邀胡佩衡、陈半丁、王雪涛等戚友为证,举行胡宝珠立继扶正仪式。

1942年 白石请张次溪在陶然亭畔觅得墓地一块。农历一月十三日,携宝珠、良已亲往陶然亭与主持僧慈安相晤,观看墓地,游陶然亭。

1943年 是年齐白石又在门首贴出"停止卖画"四大字。农历十二月十二日,(1944年1月5日)继室胡宝珠病殁,年42岁。

1944年 是年秋为朱屺瞻《六十白古印轩图卷》作跋。9月,夏文珠女士来任看护。

1945年 是年8月14日,日军无条件投降。10月10日,北平受降。齐白石与侯且斋等在家中小酌,以应抗战胜利。恢复卖画刻印,琉璃厂一带画店又挂出了齐白石的润格。印行1920年所作花果册。

1946年 8月,徐悲鸿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聘齐白石为该校名誉教授。秋,请胡适写传记。为朱屺瞻《梅花草堂白石印存》写序。10月16日,北平美术家协会成立,徐悲鸿任会长,齐白石任名誉会长。

1946年 10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南京举办齐白石作品展。齐白石下榻石鼓路12号。由南京期间游玄武湖、鸡鸣寺、中山陵、明孝陵以及灵谷寺、燕子矶、北极阁等名胜;蒋介石接见;于右任设宴招待;张道藩拜齐白石为师。

1946年 11月初,移展上海。在沪期间会梅兰芳、符铁年、朱屺瞻。岁暮,离沪返京。

1947年 5月18日重定润格。是年,40岁的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

1948年 12月,平津战役开始,友人劝其南迁,齐白石考虑再三,决定居留北平。

1949年 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不久因转寄湖南周先生给毛泽东的一封信,毛泽东写信向齐白石致意。艾青、沙可夫、江丰到家中看望齐白石。3月,胡适等编的《齐白石年谱》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1949年 7月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7月21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中山公园成立,齐白石为美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1949年 9月为毛泽东刻朱、白两方名印,请艾青转交。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

1950年 4月,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徐悲鸿任院长,聘齐白石为名誉教授。 同月,毛泽东请齐白石到中南海作客,赏花并共进晚餐。朱德、俞平伯等作陪。

1950年 10月齐白石将1941年所画《鹰》和1937年作篆书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送毛泽东。是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冬,齐白石有作品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1年 2月,齐白石有10余幅作品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胡洁青拜齐白石为师。为东北博物馆画《和平鸽》,并题"愿世人都如此鸟"。是年,夏文珠辞去,聘伍德萱为秘书。

1952年 是年齐白石亲自养鸽,观察其动态。10月,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齐白石画《百花与和平鸽》向大会献礼。是年,齐白石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北京荣宝斋用木板水印法复印出版《齐白石画集》。

1953年 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二百余人,在文化俱乐部聚会,为齐白石祝寿。文化部授予齐白石"人民艺术家"荣誉奖状。是晚,全国美协在中央美院举行宴会,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出席,并与齐白石促膝相谈。

1953年 9月,齐白石有作品参加《第一届会国书画展》。10月4日当选为全国美协第一任理事会主席。

1954年 3月,东北博物馆在沈阳举办《齐白石画展》。4月2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故宫承乾宫举办《齐白石绘画展览会》,展出作品121件。9月出席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是年始临《曹子建碑》。

1955年 6月,与陈半丁、何香凝等画家合作巨幅《和平颂》献给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

1956年 3月16日,齐白石还居跨车胡同。4月27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将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授予齐白石。

1956年 9月1日,在台基厂9号中楼举行隆重授奖仪式。郭沫若致贺词,茅盾代表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金评议委员会将荣誉状、一枚金质奖章和五百万法郎授予齐白石。齐白石请郁风代读致词。周恩来总理出席大会。

1956年 是日会后,放映彩色纪录片《画家齐白石》。

1957年 5月,北京中国画院成立,齐白石任荣誉院长。9月15日卧病,16日加剧,下午4时送北京医院抢救,6时40分与世长辞。9月17日在北京医院入殓。是日移灵嘉兴寺殡仪馆。

1957年 9月21日上午7时30分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周恩来、陈毅、林伯渠等国家领导人,齐白石生前好友、门人及国际友人四百余众参加公祭。墓前石碑上刻着齐白石生前所篆"湘潭齐白石之墓"。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白石











[ 本帖最后由 ljandcyz2008 于 2008-6-19 10: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9 10:31 , Processed in 0.04725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