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appykl

中国茶文化之----茶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徽宗做《大观茶论》 斗茶传至日本成就茶道文化
宋代人崇尚文雅,因而原先主要在文人、僧人和道士中间流行的饮茶之风会迅速蔓延,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宋太祖赵匡胤自己嗜好饮茶,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成为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甚至向国外使节表示友好的重要手段。文官集团中出现了“汤社”等专业品茶社团,至于民间,茶文化更是生机盎然,有人迁徒搬家,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亲友聚会更是离不开茶会,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到处飘拂着茶的清香。

京城茶楼密布成为文人聚所

  饮茶风习的普及,推进了宋代的茶文化朝着艺术化的高级阶段迈进,两宋以茶为主题的诗作屡见不鲜,其中描写饮茶胜境的佳句更是层出不穷。如范仲淹的“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林和靖的“潏潏药泉来石窦,霏霏茶蔼出松梢”,“阁掩茶烟晚,廊回雪溜清”;陆游的“青云腴开斗茗,翠罂玉液取寒泉”;范成大的“烦将炼火炊香饭,更引长泉煮斗茶”等等。泡茶时,汤水所蒸腾起的氤氲之气,饮茶时茶味在齿颊留下的芳香,以及茶汤沁入肺腑的温馨感受,给宋人带来了充分的享受和愉悦之感。

京城汴梁,茶楼甚多,人们约会相聚,大多邀于茶楼。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杭州),与北宋相比,社会各阶层饮茶风气更盛,将宋代的茶文化推向极至,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临安城中酒肆、茶坊更是遍布坊巷间,以此为中心的茶肆文化崭露头角。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的饮茶者,一般作为饮茶之所的茶楼茶店,供市民消遣,茶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有的茶肆,“本非以茶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时称“人情茶肆”,有一些茶肆,专门是士大夫期朋会友的约会场所,著名的如“蹴球茶坊”、“蒋检阅茶肆”等。

据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临安茶肆的布置格调雅致,张挂名人书画、陈列花架、插上四季鲜花。一年四季“卖奇茶异汤,冬月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当然,还有一些名字香艳以喝茶为名的色情场所。到了晚上,一些茶肆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作应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来提瓶买茶。

今天的杭州尚有宋人余风,吴山下,西湖边,茶肆点点,仍然飘拂着迷朦淡远的茶的隐隐清香,但是论规模、数量和茶肆的种类,与宋代相比,还是差之甚远。因此,今天的茶客常常会追思宋代茶事之盛,有作宋人之想。

客至点茶 宋代喝茶与唐朝不同

  宋人通常以“点茶”作为茶事的基本形式。所谓“客至点茶,送客点汤”。宋代“点茶法”程序为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其关键在候汤和击拂。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点茶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钞茶一钱匙,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

  宋以前的唐代和五代期间流行“煎茶”,“煎茶”与“点茶”的相同之处,是皆须煎汤亦即煎水。不同之处是前者煎汤于茶铫,后者煎汤于汤瓶。汤至火候恰好之际,若煎茶,则将细碾且细罗之后的茶末投入滚汤。若点茶,此前便须炙盏,咬盏与否,茶品和水的质量优劣是很重要的。

  “分茶”也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与点茶相比,“分茶”更有一种淡雅的文人气息。“分茶”亦称“茶百戏”、“汤戏”。善于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善于变化的书画来,从这些碗中图案里,观赏者和创作者能得到许多美的享受。宋人诗文笔记里常常说起,如王明清《挥麈余话》卷一载蔡京《延福宫曲宴记》,杨万里《诚斋集》卷二《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宋徽宗《大观茶论》中都有描写。

还有一种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的玩法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时,已作为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实际上“漏影春”已不仅仅是一种饮茶方式,而是一种干茶的造型艺术。

最高级的是“斗茶” 宋徽宗专著论茶叶

  宋代最高级的饮茶艺术是“斗茶”,“斗茶”集中体现了宋人品茶的所有技艺。“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具有技巧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斗茶对於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要想斗茶夺魁,还在于於操作:徽宗时宫廷斗茶,实即比试点茶技巧,茶品佳好,水品亦然,自是前提。斗茶所较,仍是盏面乳花,“咬盏”与否,便是斗茶的胜负规则。判断斗茶胜负的标准是:“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也就是说,一看茶色,二看水痕。二家相斗,往往不止一次,比如斗三次有两次先见水痕者即为负,所以“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斗茶还包括品茶汤,因此,只有色、香、味三者俱佳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范仲淹写过《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雷涛起。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于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歌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这首长诗和章岷的《斗茶歌》一样描述了当时的斗茶风俗和茶的神奇功效。可惜,章岷的《斗茶歌》原唱已经失传,斗茶后产生的茶中的胜者,其时便又常作为极品茶的别称。极品茶的价格极其昂贵:龙凤团,八饼一斤,每饼二两(不足75克),造价为黄金二两,而公侯将相犹感叹“黄金易得,龙团难求!”庆历中,蔡襄创制的“小龙团”面世以后,龙凤团竞降为三流货色。熙宁时,“密云龙”出现,小龙团又得退居二档。后来,用银丝水芽制造的“龙团胜雪”,每饼重约一钱五(约5.5克),其造价,有人说是“三十千”,有人说是四万。以三十千计,可买粮一百石。其中专供皇室御用的“贡茶”中的极品“白芽”、“龙团胜雪”,每岁所造不过二、三铐,世人根本就看不到。产量稍多一点的“小龙团”、“密云龙”,也只是在朝廷举行祭祀大典时,少数近臣才有幸“共赐一饼”。欧阳修说他在朝二十年,只得到宋仁宗赐给的一饼“小龙团”。他珍藏数年,只有亲朋聚会时,才偶尔拿出来传视一番。

宋徽宗这个大玩家,在位期间,治国无方。但他却通晓音律、善于书画,对茶艺也颇为精通。他著作《大观茶论》,包括“序、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和外焙等二十目”。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茶事的各个方面。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茶文化传至日本成就茶道

  宋代的茶文化对东邻日本、朝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南宋末期(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径山寺拜虛堂禅师为师。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学成归国,将径山茶宴仪式一并带回日本 ,而后发展出日本盛行至今的“日本茶道”。

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南宋年间随着饮茶习俗和茶具等一起传入日本,形成了“体现禅道核心的修身养性的日本茶道”。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在其所著《茶史漫话》中也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与茶道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话颇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意境和价值取向都是很不相同吗?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其实不然。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谊与理解。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无休无尽,破坏平衡。水火本来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国茶道,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饮茶可以更多的审人、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如逢年过节,各单位举行"茶话会",表示团结;有客来敬上一杯香茶,表示友好与尊重。常见酗酒斗殴的,却难见喝茶打架的,哪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茶杯翻脸。这种和谐、友谊精神来源于茶道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素中透着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国历史上,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于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花前月下宜用点花茶之法;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道”中的男女哲学
        有人说:泡茶与泡mm,都是一个泡,都是工夫,都是文化;品茶和品女人,都是一个品,都是妙趣,都是享受。而我要说的是,时代不同了,凭什么“泡”这个行为动作只属于男人?泡茶与泡男人,都是一个泡,都是工夫,都是艺术;品茶和品男人,都是一个品,都是妙趣,都是享受!

        好茶要好水,上好的泡茶之水是天水,如雨水、雪水,露水。没读过《红楼梦》不知道妙玉用隔年雨水和多年梅花上的雪水泡茶之韵的,也应见识过《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和《京华烟云》里姚木兰用荷叶上的露珠泡茶之风雅,只是现在大气污染严重,我等好茶之士也只得退而求其次奉江河山泉之水为上品了。女人如水,天水一样的女人不是做了七仙女上了天,就是化成蝴蝶飞走了,而山泉一般的清澈女人,则不少。

         女人若水,男人若茶,这茶样的男人自然得由女人来泡了。

         好水泡好茶,好女人泡好男人。倘若一个徐志摩那等花茶样浪漫而多情的男人,遇上了一个只知铜板的市井妇人,不是火星撞地球,也得哀叹“世风日下”了。

        泡茶的首要步骤是温杯洗茶,这招叫若琛出浴春风拂面;泡男人的首要之举要温文尔雅,适当调动对方的温度与热情,方能让你尽情的泡和欣赏;

       冲茶时要使“凤凰三点头”以示对客之恭敬,泡男人时切记莞尔一笑以示欣赏,同时给对方也留下好感;

        泡茶里有一招叫“游山玩水”,方法是将茶壶之底在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止滴入杯中,泡男人不妨也用用这招,即使不能现身说法的访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要是图片之上饱览祖国风光,以此考验他的学识,品味他的品位;

        关公巡城是依次来回往各杯中斟茶使茶汤分布均匀以示公允,泡男人时要遍地开花不可恩宠一人以示公平,否则打翻了醋坛子会让你死得比打翻鸡蛋篮子还要难看;

        韩信点兵是要倾出所有壶底里的茶之精华,可提高下一次冲泡时茶水的温度,以便泡出新鲜的茶汤,泡男人亦要让其尽情的投入  以尽享个中奥妙。倘若此泡茶汤未尽,不仅影响此泡茶汤的色泽、风味,更影响下一泡茶汤的品味;倘若这一次泡男人不成功,必对下次泡男人索然无味断了兴致,或无前次之比较而少生乐趣。

       乳臭刚退初出江湖的男子,犹如茶女手中刚刚采摘下来的鲜嫩的茶叶,只等着那个叫“妻子”的女人,亲手焙制加工成“茶”,这时的男人,初为茶形,若立即饮之,不是火味太重,就是青涩味浓,必稍加藏之,方能出佳品。于是,这初成茶形的男人在婚姻里稍加珍藏后,便可上市让众女子品了。

       人们品茶,品的是茶女的劳动成果;我们女人品男人,品的则是另一个女人的功劳。有言证:婚姻是男人最好的学堂,而女人则是男人最好的老师。

  
        茶叶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成绿茶、红茶和乌龙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具有外形美观、富含VC等物质,有减肥美容之功效,但终因含量不够而内涵不足,往往不耐泡,顶多三泡之后,则无味了。所以泡这类男人时,千万别为他们头上的油光可鉴、说话的文质彬彬而忘了自己的形。这类茶的典型代表是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这类男人的经典代表为《花样年华》里的梁朝伟,再深邃的眼光,也无力留住自己心爱的女人,泡上这样的的男人,唯有替他忧伤,等同于玩火,因为除了伤感,他给不了你任何安全和保护。

        红茶为全发酵茶。红茶一样的男人,外形不羁,甚至会蓬头垢面,让以貌取人之士避而远之。其实这样的粗糙,不过是一种“天然去修饰”的大自大然之象,留心品之,只见茶色红润,入口香糯软滑,回甘醇厚,大有初吻之感,更重要的是红茶兼具保健功能,可养颜养胃驱寒气,可久饮长品。这类茶的代表为安徽祁门红茶,云南普洱茶。这类男人的典型代表为曾志伟饰演的黑社会老大。其貌不扬的黑社会老大,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即使知道她和她的手下有染,也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以维护她的安全,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

        乌龙茶为半发酵茶。乌龙茶一般的男人,不仅外形甚佳,且内涵丰富,泡之香气四溢,品之回味悠长,兼具绿茶和红茶之长,其独有的天然花果之气,香高馥郁,徐徐咽下,一杯清肠胃,二杯涤凡尘,三杯可得道矣!这类男人,以他们丰富的学识、修养,与智慧、幽默的谈吐,让人尽识儒风之妙。泡这类男人,非得使出一百度的高温冲泡,才能尽享其中乐趣。这类茶的经典代表是福建安溪铁观音;这类男人的经典代表则为《大长今》里的闵政浩。他能文能武,侠骨柔情,为自己心爱的女人默默追随付出,甚至不惜抛弃荣华富贵。当大长今对他因自己而失去官职无限销魂的轻问“真的没关系吗?”时,闵政浩深情的凝视着长今,用那娓娓动听的声音,深情款款的说“正是因为是你,所以才真的没关系。”这样执著、豁达与深情隽永的男人,才值得女人永远的去品味。

        还有一种贵族茶为福建武夷大红袍,该茶因得皇帝御裳之大红袍而得名,因此,此类男人,也只适合血脉相当的贵族女子去泡去品,否则,他张口名牌,闭口家族,没准再问你一声你敲打键盘的手指属于哪个家族的血统,你不气得吐血,也会傻得吐饭。

        写到此,我手边的铁观音散发出蛊惑人心的清香,轻轻的啜一口,醍醐灌顶,又轻轻的啜一口,神思飘渺,再轻轻的啜一口,飘飘欲仙。谁说只酒使人醉,清茗半盏亦醉人。

发表于 2008-6-19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一下,呵呵。中华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6 06:52 , Processed in 0.03468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