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0|回复: 0

[网友关注] 闪光的志愿者精神——抗震救灾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4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22日,两位绵阳的志愿者在悉心照顾来自北川灾区的蒋桂芳老人。志愿者们为老人洗脸、擦手、掏耳朵、剪指甲,无微不至,亲同祖孙。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设立的受灾群众接待安置中心,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志愿者用细致周到的服务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并以自己的爱心和关怀抚慰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回顾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历程,“志愿者”成为曝光率最高的词汇。据统计,为地震灾区服务的志愿者人数接近500万。这些被外媒称为“中国温柔的心”的志愿者,不仅以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感染了无数人,而且还以他们的行动,在世人面前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最前线,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和灾区人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他们在医院里照顾伤员,在帐篷里看护孩子;他们到废墟中抢救幸存者,在公路上运送物资。他们不求回报,冲锋在前。     这是一群值得尊敬的普通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在西方记者的笔下,他们又被感性地称为“中国温柔的心”。     人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千余名成都出租车司机在第一时间自发前往都江堰抢运伤员。一路上,所有出租车都打开了应急灯疾速行驶,在茫茫夜色里汇成一条灯的长河,传递着爱的温暖。     人们不会忘记,一个以退伍兵为主体的志愿搜救队,先后从深山中救出28名被困群众;一支高山搜救队伍,运送受灾群众急需的物资抵达广元市每个受灾乡镇;抢收时节,每天有500余名志愿者在什邡市帮助受灾群众收黑木耳;共青团四川省委组织的上千名护理志愿者,在各大医院轮流陪护伤员……     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一个个志愿者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曾亲历唐山大地震的宋志永,从北京辗转郑州、西安,一路雇车赶到重灾区北川县,短短一天,他就在北川中学废墟中救出了十几个孩子;地震发生仅仅两个多小时后,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的60台吊车、推土车、挖掘机等就从苏、皖两省向四川灾区进发;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洛河镇东皂湖村的10位农民,驾驶一辆农用三轮车,四天三夜行程3000公里,赶到灾区参与抗震救灾……     学生、教师、农民、企业家、退伍军人、退休职工……志愿者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身份,但他们同样在用一腔热血共赴国难,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     有的志愿者,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把“崇高”二字书写在灾区的大地上。     5月14日晚9点多,绵阳九洲体育馆受灾群众安置点门口,忙碌了8个多小时的胡开华一头栽倒,再也没有起来;6月25日凌晨,山西忻州市援川建房突击队队员、志愿者戎金亮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四川都江堰市崇义镇桂桥村的岗位上……     一位志愿者这样写道:一个看似巨大的灾难,除以十三亿就变得很小;十三亿人民每人献出一点爱心,就会汇成一片爱的海洋……

    “扶危济困、拯弱解难,志愿者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是一个天使的名字!”一名大学生这样说道。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但这次灾害,也让人们集中见证了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见证了志愿者的爱心和力量。从这些志愿者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所带来的民族精神的新进步,它们凝聚成闪光的志愿者精神,让世人为之震撼。     ———这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大弘扬。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与天灾人祸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遭遇过多次大的自然灾害,如1966年的河北邢台地震、1976年的河北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洪涝灾害……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中华民族孕育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明特征,那就是在灾难面前从不低头、勇于抗争,同时又互相帮助、乐善好施。     ———这是现代公民意识的一次集中展示。30年改革开放,为伟大的民族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说,志愿者的义举,不仅仅是出于爱心,更代表着一种对国家、社会充满责任感、使命感的现代公民意识的日益成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许多人不远千里,自费赶到灾区加入救援队伍;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许多企业积极捐款,并组织救援队伍突入灾区,成为重要的救援力量。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生动诠释。面对地震的严峻考验,全国人民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力量,深切体会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凝聚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我要为抗震救灾做点什么”,成了无数人的心愿、行动和荣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这次灾难,让人们意识到,原来中国人民的精神境界正在悄然提升。     三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有众多志愿者奔赴灾区。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志愿者行动。而志愿者的战场又何止于灾区,在各地机场、车站、港口,在募捐点、献血点、医院病房、灾民安置点,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志愿者的表现令世界为之惊诧。志愿服务,这一起源于西方、个人表达其对社会之爱心与责任感的事物,何以在短短时间内就在中国获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发展?追根溯源,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志愿服务的精神相得益彰,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志愿服务开拓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动员能力不仅来自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动员,也来自于自下而上社会自发的动员。在这次赈灾过程中,中国社会方方面面所表现出的巨大的、自觉的动员能力,让人们从中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凝聚力,看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展现。     这次灾难,也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看到,随着我党的执政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以人为本”的重大战略思想被清晰确立并贯彻执行,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渐成社会风尚。由此,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13亿中国人民迸发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热忱和信念,志愿者们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充分发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义举,不计报酬,不怕困难,不顾危险,积极参与。     历史将见证,无论是在抗震救灾中,还是在重建家园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持续发挥其自身的优越性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7/24/content_8758950_1.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7 02:41 , Processed in 1.71766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