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红象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象 于 2008-9-7 02:16 发表

是吗?红象在发帖子的时候,用标题搜索了一下,因为搜索没有才发的。
红象只能标题搜索,谁能把早几个月的链接发一下?谢谢

可能意思是说
在其他地方看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五章。
仁在这里的意思是仁爱,仁慈,对百姓的仁义。刍狗就是草扎的狗,以前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如同废物,随意丢弃。
译文:
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它将万物看作草扎的狗;圣人也不存在仁爱之心,他将百姓看作草扎的狗。
可以理解为:天地没有好恶的意识,也不怜悯万物,任其生长,自生自灭。

老子的无为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是阐述无为而治的道理,并不是贬义。圣人不仁,是因为得道和德。
我的理解是,无道而德,无德而仁,仁者人也,讲的是与人的关系,到了这个层面就流于表象,仁、义、礼,越来越表象,礼都不存,就要治以法。修之身其德乃真,圣人无为而治,则是不以修表象的东西管理百姓,而是以内修本质的东西——“道、德”治理天下。
意译应该是,天地有其道,万物因循道的原理生长消亡,自然界在生生不息,和谐发展。圣人居德而不以表面的仁慈对待百姓,而是让其效法自然界的规律发展。这里强调的是无为的内修法,是治理的理想状态,就如说到了共产主义,人们各取所需,劳动已经成为需要一样。简单说就是,圣人已经深谙天地之道,已不必施以仁政,就能治天下。
这里说的是《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其中并不存在平等和私心的讨论,那是儒家的想法。
个人拙见,欢迎拍砖。

[ 本帖最后由 easyart 于 2008-9-19 10: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asyart 于 2008-9-19 09:09 发表
这应该是阐述无为而治的道理,并不是贬义。圣人不仁,是因为得道和德。
我的理解是,无道而德,无德而仁,仁者人也,讲的是与人的关系,到了这个层面就流于表象,仁、义、礼,越来越表象,礼都不存,就要治以法。修之身其德乃真,圣人无为而 ...


easyart说得好啊,因为您提到“这里说的是《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其中并不存在平等和私心的讨论,那是儒家的想法。”难怪老子被称为“万经之王”,“万变之王”,就像中华民族一样,历经坎坷,而成为古老文明的唯一存活。因为老子五千言,就像尼采所说,像一口宝井,只要放下水桶就可以提上自己所需的宝藏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难有圣人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学,禅学,道学,哪怕是墨家法家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以前往往将近代积弱归咎于腐儒,后来深入的学习了儒学。
却发现,腐儒只是因为无数次后人篡改了儒家本意。
儒学经过董仲舒已经整了容,经过朱程理学连骨头都改了。
清朝的儒学,估计连孔夫子自己来看都不认得了。

欧洲的发展在于一次文艺复兴。

中国什么时候能有有一次文艺复兴。将儒,道,墨,法,用其本来面目示人。

起码不要再说,以德报怨这种蠢话了。

(孔子原文: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9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仁”怎可解释为“有德”,那还提倡“仁”做甚?  “仁”在这里解释为“亲私”,也就是说天地与圣人对万物没有偏向,只是让他们顺其自然地发展,无为而无不为。
结合下前半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而后面紧跟着的句子是“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
我赞成的解释是: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仁”在这里解释为“亲私”,也就是说天地与圣人对万物没有偏向,只是让他们顺其自然地发展,无为而无不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觉得这句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说的差不多……女生奇怪的第六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楼 叶芸芸01 的帖子

楼上的理解相当合理

仁 与 相濡以沫都是 外界环境“失道”后不得已的选择。

外界环境如果顺乎自然 顺乎人性 也就无所谓“仁”无所谓“相濡以沫”了。

老子庄子的话不是否定“仁”"相濡以沫",而是告诉我们 在“仁”和“相濡以沫”之上还有更高的境界。“德"与"相忘于江河"是圣人和至人的境界。

但是在实践层面上 如果我们 不是圣人 至人, 那就没资格批评“仁”和“相濡以沫”了。

所以如果 听到 政治家对老百姓说“圣人不仁” 或者 男孩对女孩说“相忘于江湖”,注意了!  他们十有八九别有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楼 mabin_sjz 的帖子

哈哈,谢谢你解释得我自己都觉得我好像很有学问样。
再次证明女生的第六感是很强的,哼哼~~
如果我能跟哪个男生说“相忘于江湖”,我一定帅呆了,嘎嘎

[ 本帖最后由 叶芸芸01 于 2008-11-30 22: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楼 叶芸芸01 的帖子

女性第六感 是一种 “悟”,是“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缴”的结合。这种貌似混沌的体验 往往是直通“道极”的捷径(相对而言)。道家不排斥这种“感性”的第六感也是区别于西式哲学(纯理性)的特征之一。

“相忘于江湖”帅是帅,但要把握好,否则容易伤到自己。在“男女平等”的大同社会来临之前,对绝大多数女性来说“相忘于江湖”的爱情理念 还只能是个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蓉城是我家 于 2008-11-30 23:12 发表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此圣人 非彼圣人!

圣人不死 的圣人是俗世社会中 以“圣人”自居的“教主”“君主”“大贤”等  伪圣人。


真正的圣人“不圣”:为而不持,利万物而不争 做到这一点 圣人和大盗都成为了常人,故而无所谓圣人 无所谓大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7 20:15 , Processed in 0.03666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