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l1jemand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11892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YST系列之漫谈北京奥运会

已有 735 次阅读2011-8-30 21:42 |个人分类:YST精华选| 北京奥运会

漫談北京奧運會:基本態度

十六天的北京奧運會已經結束了,但是 YST還沒有回過神來,似乎腦子已經空了。

I left my heart in Beijing。

 

感謝市民們的踴躍發言使【天下】這個城市在奧運期間充滿歡樂與激情,如今市長的假期已過,也想發表一點個人對北京奧運會的感想。

 

就像 YST談海軍,「漫談北京奧運會」是一個系列文章,預計寫四篇:基本態度、開幕式、比賽、展望。

 

閑話少敘,讓我們進入正題。

 

(一)對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基本態度

 

首先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不可能和政治脫鉤的。什麼「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是一句可笑的謊言。既然大家都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所以也就見怪不怪了。事實上,國際上的一切都是為政治服務的,體育豈能例外?

 

想想看,就是因為有奏國歌、升國旗與計算獎牌,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國際場合最大的體育競爭場,同時也是列強之間最大的政治競爭場。所以我們今天要打開天窗說亮話,大家都不要唱什麼高調、說一大堆空洞的哲理與口號。

 

今天西方人面對崛起的中國心懷恐懼,所以口不擇言。列強各懷鬼胎、議論紛紛,把真正奧運的企圖都故意模糊了。你想想,如果把「民主與人權」和運動比賽混在一起侃侃而談,這能談出什麼結果?這不是鬼扯蛋嗎?

所以為了釐清話題,我們開宗明義就不得不問:什麼是「奧林匹克精神」?

 

西方國家運用他們的話語權開動強大的宣傳機器把奧林匹克的精神說得天花亂墜、玄之又玄、非常的抽象、也非常的虛偽。

其實「奧林匹克精神」很簡單,就是更快、更高、更遠、更強、更美。

換句話說,「奧林匹克精神」就是贏得競賽場上的勝利,爭取更多的金牌,創造更多的紀錄,建立優越感與自信心,其他都是場面話,大家可以各說各話。你談民主與人權,我就談帝國主義。

 

什麼奧林匹克精神是志在參與不在獎牌,什麼奧林匹克精神是發揚人類崇尚和平的精神,這種違心之論鬼才相信。

 

想想看,既然是競賽就有勝利者與失敗者,誰要做失敗者?

如果你每次都來參與,但是每次都是我拿金牌,這個遊戲你還玩不玩?

 

奧林匹克運動會表面上比的是運動獎牌,實際上比的是政治影響力。運動場上勝者贏得一切、敗者什麼都沒有,爭的是什麼?爭的就是國家的形象和未來政治上的話語權與影響力,這就非同小可了。

 

運動場上的勝敗最接近公正與公平,時間與距離在精確的科學儀器測量下所得到的數據固然是客觀的標準不容懷疑,即使原本屬於主觀的藝術也有很多規矩來制定標準(譬如平衡木上搖晃一下扣多少分,掉下來扣多少分等等)、有多個裁判來做裁決、剔除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偏見,並且還有億萬雙觀眾的眼睛釘著這些動作對裁判造成無形的壓力。所以除非是韓國裁判又在韓國比賽以至鬧得太不像話,幾乎所有比賽的結果大家都不得不服氣。

 

想想看,世界主要體育大國每年的體育經費是以十億美元為單位計,如果沒有奏國歌、升國旗和用獎牌來炫耀國力,那個國家肯花大量的經費在體育運動的培養、訓練與推廣上?

 

運動場是除了戰場以外國際間最大和最重要的競技場。為什麼?隱藏在獎牌之下,奧林匹克運動會其實較量很多東西,不但在硬體上國家之間要較量國力,比的是建築與設備;在軟體上國家之間也要較量精神,比的是意志力量與文化力量。

 

奧林匹克運動會從來就不是一件小事,對任何國家都不是一件小事,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尤其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全球人民對北京奧運的幾種基本態度。

 

由於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政治影響力非常大,面對第一次舉辦奧運的中國,西方國家、反華勢力的與反中的團體對北京奧運的干預與抹黑從頭到尾從來沒有停止過。YST 把這些人的態度分類討論。

 

(二)西方國家對北京奧運會的基本態度

 

西方國家的基本態度是用「民主」、「人權」抹黑北京奧運會,搶佔政治效果的制高點,無論體育比賽的結果如何,在政治效果上都要取得勝利。

 

這是西方國家普遍的攻擊方式,台灣也有不少人跟隨,他們都很清楚中國在北京奧運的運動項目長期訓練、卯足力量、勢在必得,所以企圖用非體育的政治話題來降低北京奧運給世界帶來的正面衝擊。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國猶太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格以人權為理由高姿態拒絕做北京奧運開幕式的藝術顧問。

 

結果呢?北京奧運的開幕式以空前的成功呈現在世人面前,史匹柏格給臉不要臉,連歡慶北京奧運的資格都沒有了。

 

(三)反中人士對北京奧運會的基本態度

 

這類人主要是華人,但是非常反中。這些人主要的論調是中國還有很多地方非常貧窮,譬如貧苦地區人民的生活與基礎教育,中國政府不應該花費浩大的四百億美元舉辦北京奧運會。聯合報曾經首頁推薦過這類文章,作者是誰我已經忘記了。不過沒關係,這種人很多,前幾天聯合報又用首頁推薦「123酷媽」的「京奧的煉金術」,屬於同一類的文章,大家不妨去看看。

 

這些文章都很酸,一方面看中國的成就而眼紅,一方面又譏笑中國落後地區的貧窮從而得到安慰,作者不但學識無知(ignorant)而且心態可憐(pathetic)。

說他們酸一點也不冤枉,這些人用一場北京奧運會的經費可以蓋多少希望小學來指責中國政府,表現的是假惺惺的人道。想想看,這些人都是極端反共的,但是他們的論述突然變得比共產黨還更共產黨,豈不是自打嘴巴?

 

中國是一個大國,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差異大是常態,不能因為落後地區還有人生活得不到足夠的改善所以發達地區就不能繼續向前走,這會亡國的。

 

我們用美國做例子,美國的貧富差距很大的。加州與阿肯色州人民的生活水平差多了,不能因為阿肯色州還有人吃不飽所以洛杉磯就不應該蓋新的豪華音樂廳,對不對?

 

如果我說台灣有這麼多人燒炭自殺,元旦為什麼還要花錢放煙火?這些人能回答嗎?

如果我說台灣還有很多小學生營養午餐都吃不起,台灣為什麼還要訓練選手參加奧運會?這些人能回答嗎?

如果我說台灣還有很多流浪漢,為什麼還要花鉅資興建巨蛋運動場?這些人能回答嗎?

說這些話的台灣人都不會照鏡子。

 

中國花大錢主辦奧運會是絕對正確的,在西方國家和反中人士多年的惡意宣傳下,中國已經被歪曲和醜化,中國當然要找機會表現正面的形象,得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有的位置。台灣人有什麼不服氣的?台灣人其實是害怕,害怕中國的強大和進步讓世人都知道。

 

多少年來台灣宣傳大陸如何如何落後,台灣如何如何先進。但是當台灣人從陳舊不堪的桃園國際機場飛到世界頂級的北京首都機場時,還能有任何優越感嗎?

當台灣人從北京機場踏上非常先進的輕軌捷運系統時,還能有任何優越感嗎?

當台灣人在上海乘坐超高速的磁懸浮列車的時候,還能有任何優越感嗎?ACerun: yes">   

看看北京、上海、廣州的市區建築,台北市只相當於大陸二流的省轄市,台灣人還能有任何優越感嗎?

據我所知,所有那些不可一世、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台獨份子一到了北京和上海沒有一個不瞠目結舌、說不出話的。中國大陸讓台灣看清自己的地位。

 

台灣人不是吹噓自己有錢嗎?廣東的GDP已經超過台灣,不需要多久,所有中國沿海省份的GDP都會超過台灣,台灣會回到它應該有的位置,那就是經濟上中國的一個小省。

 

北京奧運會不過是讓台灣人早一點看清自己。反中人士和台獨人士對中國大陸的進步沒有不害怕的,他們表面說中國應該把錢都用在希望小學,其實內心的目的是不希望看到中國有非常現代化的一面,然後他們就可以譏笑中國的落後從而得到滿足。北京奧運會把他們的期望全毀了。

 

「123酷媽」終於又拿四川大地震台灣發動的愛心捐款來說事了,真是可笑。好像大陸接受了台灣的賑災捐款就不應該花錢舉辦奧運會,這是台灣人莫名其妙的自大和盲目。YST 說得更明白一點,台灣人說這話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甚麼東西。

 

YST 在「中國大陸2008年的災難」就說的很清楚,對於四川大地震,大陸無論在經濟上、物質上、人力上、技術上都不需要外國的援助,所以外國人才樂意援助表現人道精神。大陸的民生工業與基礎建設的能力世界第一,大陸在人民幣巨大的升值壓力下即使發行一兆人民幣也不會引起通貨膨脹,台灣人說話也太把自己當一根蔥了。讓我告訴無知的台灣人,胡錦濤去年宣佈對非洲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助是一百億美元。請問台灣人在四川大地震捐了多少錢?

 

台灣人在四川大地震的捐款,很大的程度上,是想用錢買來兩岸的和平,動機就不純潔,完全脫離人道精神。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台灣人認為他們可以用每年向大陸捐錢來買一個獨立的台灣(簡稱「獨台」),這個觀點陳文茜在她的節目「文茜小妹大」中說得非常清楚,而且一再拿出來討論。陳文茜搞政治搞了三十年,國際政治的思想竟然如此幼稚,令人搖頭嘆息。

心懷鬼胎的台灣人還是少提四川大地震的捐款,丟臉死了。

 

YST 也對四川大地震做了捐款,這點錢是我個人的心意,雖然微不足道,卻是真心誠意獻上我對災民的祝福,大陸拿去怎麼用我都不在乎,我的心意到了。「123酷媽」如果擔心自己的地震捐款會被中共政府拿去國宴吃喝的話,當初就不該捐款,如果現在提出申請,我想大陸會退回她的錢。基本上大陸並不稀罕這種錢。

 

讓我們回到大陸政府為北京奧運所花的四百億美元。

 

其實四百億美元的絕大部分是用在為籌備北京奧運會所做的基礎建設中,真正一次性用在北京奧運會上的開銷不過二十二億美元,根據大陸的公開報導,這個部分所做的投資可以從門票收入和觀光收入中得到平衡,甚至可能還會略有盈餘。

 

中國趁著北京奧運會的機會改善了交通設施、空氣質量、水電系統...等等,這是一件好事。鳥巢、水立方等世界頂尖的精緻建築與各種運動設施都可以留下來供以後使用,完全沒有浪費。

 

(四)台獨人士對北京奧運會的基本態度

 

台獨人士從它的定義就知道一定是反中的,所以除了(三)所敘述的態度還有強烈的台灣意識在裏面。他們的基本態度是用羞辱的話語數落中國的過去、抹黑中國的未來、強調台灣的獨立性。這就是台獨人士的基本論點,以聯合報的黃創夏為典型代表。聯合報曾經首頁推薦他的文章「血淚堆砌的北京奧運」。讀者可以前去觀賞。

 

黃創夏的文章是典型的台灣“名嘴”,內容最沒有價值,屬於“政治正確”的垃圾文章。怎麼說呢?因為黃創夏是靠此為生的,他需要有足夠的觀眾、聽眾與讀者才能生存。“名嘴”的處境其實跟政客發言一模一樣,內容完全不足為信。這類人的文章必須是政治正確,必須拉幫結派,必須迎合大部分的台灣讀者,否則就無法接到電視台和廣播電台的通告,甚至無法在台灣的新聞媒體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他們能不譁眾取寵嗎?

 

想想看,黃創夏連罵陳水扁貪污都一定要把蔣介石也扯進去。為什麼?因為台灣人喜歡看罵蔣介石的文章,罵蔣介石台灣才有獨立的正當性。黃創夏恐懼福佬人的心態和馬英九是一丘之貉。黃創夏沒有選擇,他是混一口飯吃的可憐人,只能以討好福佬台獨作為寫作的主軸,既無見識又無品德,正應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唉,就是這種台灣媒體引導台灣人民走入墳墓。

 

黃創夏這種職業媒體人太多了,已經蔚為風氣,他(她)們不斷地荼毒和痲痺台灣讀者,所以台灣才更需要網路上的無名作者。今天網路傳播非常發達,使得黃創夏這種“名嘴”已經無法獨霸台灣的話語權。台灣人要想瞭解世界必須透過、也只有透過網路,如果只看台灣的電視和報紙很快就被白癡化。

 

【天下縱橫談】多的是藏龍臥虎的有識之士,我們隱姓埋名寫真正心底的話,寫的是真知灼見。我們各自有其他的專業,不會為了討生活而在政治評論上大放厥詞專說福佬人愛聽的鬼話。

 

(五)YST 對北京奧運的態度

 

YST 對北京奧運的態度是:迎接中國崛起的到來。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是北京奧運的場面話,當不得真。

 

北京奧運的真正目的是宣示一個崛起中國的到來。

 

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一個崛起的中國已經到來,YST 是以歡欣鼓舞的態度迎向這個盛會。十六天的盛會,中國基本達到了她的目的,但是我認為她可以做得更好。

 

對於宣示一個崛起中國的到來,北京奧運會做得不夠明確也不夠直接,因此也就不夠清楚。這種隱晦的暗示反而引來很多不識實務的人說三道四,倒不如用直接了當的宣示來震撼他們,令他們啞口無言,取得道德上的制高點。

 

YST 一直認為胡錦濤的魄力不夠,見識也不夠,自信也差了一點。從中日的東海糾紛和韓國製造的蘇岩礁糾紛,我們都可以看出胡錦濤政府瞻前顧後、缺乏決斷。胡錦濤的能力遠不如毛周鄧這些老一輩打天下的革命家,我擔心他守不住偌大的這家業。

 

我們必須認清世界情勢,中國爭取第一次主辦奧運會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絕不是辦個運動會而已。「中國的崛起」必須是主辦奧運會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目的。若是沒有這個魄力宣示一個崛起的中國,那麼就不要主辦奧運會。

 

所以如果中國自認還沒有崛起,那就不要去申請主辦奧運,我認為兩千年的申奧失敗是因禍得福。但是一旦中國申奧成功,那麼開幕式的重點就是中國的崛起,沒有第二個重點。當我看到中國政府表示奧運期間對外國人的犯法要從輕量刑我就覺得心態不對,胡錦濤政府沒有大國崛起的架勢和霸氣。果然這種討好外國的政策導致外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北京為西藏獨立示威,視中國法律如無物。

 

「和諧世界」絕不應該是開幕式的重點,因為它是次要的目的,絕不能做主角。張藝謀可以用印刷活字排出一個「和」字,但是那也要在節目中展示中國力量之後。張藝謀要先排出一個「武」字,才能排出「和」字。我們要讓人知道一個和諧的世界是建立在中國人民尚武的精神上。

 

是的,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以和為貴,我們的確追求一個和諧的世界。但是我們追求和諧是以力量為基礎,列強是不得不和,而不是中國去“求”和。在這個叢林世界,「和諧」是不可能“求”來的,嗜血成性的「人」也是不堪教化的。如果中國一開始就在天安門當場打了那個示威洋鬼子的屁股(新加坡的鞭刑),洋鬼子必然產生敬畏之心,哪裏還會有後來接二連三的示威行動。

 

做人必須恩怨分明,否則就是爛好人,國家更是如此。中國的崛起必須是示之以「威」,而不是動之以「情」。張藝謀開場的「擊」就非常成功,擊出了中國人的氣勢和威風。

 

如果 YST是中國的領導人,尤其今年3月法國人與英國人在巴黎和倫敦上演挑戰中國的醜劇後,我一定指示張藝謀把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與八國聯軍加入歷史的畫軸。張藝謀找一個 over-rated 的英國藝人來跟中國歌手合唱「你和我」真是莫名其妙。YST 要指示張藝謀請宋祖英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然後是黃河大合唱,然後唱「雄糾糾踏過鴨綠江」,最後用九七香港回歸結束中國歷史的畫軸。

 

中國要明確宣示不會忘記列強的燒殺擄掠,所有從中國皇宮搶走、現在收藏在列強博物館的中國古物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國一定會加以追討。中國要利用奧運開幕式在全球二十億觀眾前宣傳列強的歷史罪惡,完成搶佔道德的制高點,哪能由列強鬼叫什麼“民主”和“人權”。這些強盜和強姦犯先認罪悔改,再送回贓物,才有資格向中國開口說話。

 

北京奧運會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胡錦濤錯過了這次機會可以好好噁心一下列強,以後也不會再有了。沒有能夠在道德和氣勢上壓住列強,是這次北京奧運會美中不足的憾事。胡錦濤自己軟弱無能、缺乏底氣、對中國歷史缺乏瞭解、對列強的民族性一無所知,一再強調和演出蒼白無力的「和」字,列強表面稱讚其實內心冷笑。

 

想想看,這幾年中國外交節節失利,政治運作處處陷於被動,能怪誰?

胡錦濤自己要做羊,能怪別人咬你嗎?

 

羊和虎都說要一個「和諧叢林」,羊說的是真心話,但是只有虎說的話才具有實質的意義。

漫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參與國家最多、也是政治性最高的國際競賽。這次北京奧運會有上萬名運動員,也有上萬名採訪記者,有幾十萬現場觀眾,還有幾十億電視機前的觀眾。全世界要看的並不止是運動比賽,還要看主辦國的城市建築、基礎建設、飲食文化、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等等。各國記者的觀察非常細緻,就連北京的小胡同都不會放過,主辦國必須接受放大鏡式的全面檢驗。

 

在政治宣傳上,主辦國最大的優勢和唯一能夠主動控制的場合就是開幕式。想想看,這開幕式何其重要!

 

很多反中人士酸溜溜的說中國為這場盛會花費巨大,單是開幕式就花費一億五千萬美元。那又怎樣?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最保守的估計有二十億觀眾,確實的數字可能達到四十億,幾乎是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一億五千萬美元為中國的正面形象做宣傳太值得了。好萊塢拍一個爛電影都經常超過這個數字。

 

(一)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最重的一齣戲

 

除了沒有趁機修理列強在歷史上犯下的罪惡和反擊列強今天囂張的氣焰,張藝謀的開幕式是非常成功的。

 

張藝謀4年前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所做的演出令我這個中國人無地自容,一群中國美女身穿旗袍迷你裙、手抱琵琶、大腿盡露、邊扭邊彈、搔首弄姿,這算什麼?不倫不類的表演,品味低俗到這種地步,這是中國文化嗎?

 

四年來我一直對張藝謀很不放心。但是當第一幕的「擊」演出後,我懸著的心就放下來了,張藝謀肯定有懂中國文化的軍師為他出主意。開幕式整個演出是用畫軸慢慢地展現中國精美的文化與歷史,這是一項別出心裁的精心之作,令人激賞。只要有了正確的主題與新穎的手法,剩下的一切就好辦了。

 

張藝謀是攝影出身的導演,對服裝、色彩、場面的安排是有功力的。譬如如何安排孔子的三千弟子朗誦論語對張藝謀而言當吃白菜,至於如何安排大批美女依照古禮行走與跳舞更是他的看家本領。主幹有了,如何添枝加葉難不倒張藝謀。

 

已經有很多人圖文並茂地談論過開幕式中各種中國文化的精彩介紹,所以我就不多說了。不論你多麼反中或反華,你不能不承認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精彩奪目的演出是空前絕後的。空前固然毫無爭議,絕後在可見的未來也是肯定的,除非百年之後出現一位天才導演把中華文化作出更精緻的詮釋和更宏偉的演出。只有中國人能夠超越這場盛會,因為中華文化是唯一倖存的古文化,世上沒有任何文化可以超越中華文化。貝克漢踢足球算什麼?一個年紀一大把的搖滾歌星吃力的邊彈邊唱有什麼文化內含?

 

不談文化與歷史的表演,YST 在這篇文章只說一些個人的感受,特別是對引起爭議的話題做一些評論。

 

(二)最動人的一刻

 

對 YST個人而言,開幕式最感動我的一刻是一個9歲紅衣小女孩咿呀唱著「歌唱祖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小孩抬著國旗快步出場走向旗桿的一刻。

 

一張乖巧的小臉和一身紅色鮮艷的衣裳、五十六個小孩天使般的臉龐、活潑的步伐、艷麗的民族服裝、手牽手的和諧與團結,這是一張無懈可擊的圖畫,它與與天籟般的歌聲形成完美的結合。沒有人不為之動容,當小女孩唱出“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連 YST這種鐵石心腸的人眼眶都濕了。

 

是的,在全球四十億觀眾面前,紅衣小女孩清脆的聲音唱出中國的崛起。

 

(三)升國旗與唱國歌

 

國旗從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交到紀律嚴明的士兵手中呈現出強烈的對比,這個安排是用過心思的。

 

YST 看了 NBC版本的升國旗與唱國歌,非常的感動。對我而言,它是「義勇軍進行曲」,是我的父輩血戰日本侵略者所唱的歌,一點也不陌生。我不但聽過很多次而且自己也會唱,但是第一次看到九萬觀眾齊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心中還是莫名的感動,egjc888 說得好:「電視鏡頭停駐在一位解放軍的臉上,年輕汗濕的臉龐透露的堅毅就是中國的希望」。

 

NBC 的版本與大陸的版本是不同的,NBC 有自己的攝影師,而且他們觀看過張藝謀的預演,所以預先知道演出的內容、對如何攝影做出最佳安排。NBC 鏡頭的運用與畫面的選擇都要比大陸的攝影師好,這一點CCTV是有點慚愧的,我不敢相信張藝謀竟然沒有對CCTV的攝影師提供指導。NBC 的解說員至少有十小時做功課,他們的解說也非常到位。

 

(四)點燃聖火

 

如何點燃聖火是開幕式大家都在猜測的話題。我的一位朋友一直堅持一定是由一條巨龍口中噴火把聖火點燃。

 

答案揭曉了,是李寧在空中跑一圈後把聖火點燃,我非常喜歡這個設計。李寧中年的身體努力地向前奔跑,非常、非常感動我。李寧的奔跑就象徵中國這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曾經領先世界的國家一度落後,在頓悟之後發憤圖強、努力追趕。李寧奔跑的姿勢非常漂亮,不但穩健而且跨步很大,他的每一步都象徵中國人民腳踏實地、努力不懈、勇往直前、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個點火設計得真好。巨龍噴火是象徵性的,只有娛樂價值;李寧飛天在空中奔跑點火給人的感覺是真實的,他鼓舞了所有的中國人。

 

(五)「對嘴假唱」的風波

 

紅衣小女孩林妙可乖巧可愛的外型第二天就傳遍了全球,但是跟著種種批評和指責排山倒海般地到來,因為消息洩露出來紅衣小女孩是對嘴假唱,真正的歌唱者是一個七歲小女孩楊沛宜。

 

YST 個人的感覺跟 Xuser非常相近,先是有些失落,不久就釋然。我的失落是因為對嘴假唱完全沒有必要,我的釋然是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政治表演,不是演唱會,更不是比賽,為了達到政治效果,中國當然可以用「對嘴假唱」的手段做出完美演出。 

 

我說「對嘴假唱」沒必要,因為林小妹妹比楊小妹妹的漂亮有限(見下圖)。其實楊小妹妹長得非常可愛,用長相淘汰楊小妹妹太挑剔也太傷人。After all, beauty is skin deep.

我說「對嘴假唱」沒必要,因為林小妹妹的個人檔案在特長欄填寫的順序是:表演、唱歌、舞蹈、鋼琴。所以唱歌是林小妹妹的第二特長,而且她父親說女兒的聲音也是屬於清脆的那種,因此如果由林小妹妹親口唱效果也壞不到哪裏去,但是差距顯然是有的。我猜差距是在音色背後的純真無邪。

 

林小妹妹比楊小妹妹長兩歲,9歲與7歲是關鍵性的兩歲。林小妹妹在表演的穩定性上具有的優勢,但是比楊小妹妹就多了一點點人為的包裝,所以也就少了一點點純真無邪。兩個小妹妹不可能什麼都有,但是大導演張藝謀什麼都要,這就是問題所在。

 

 

楊沛宜(前)與林妙可(後)

 

(六)YST 的選擇

 

如果由 YST來做決定,我會用楊小妹妹演唱,但是我會用預先的錄音由她自己對嘴唱,因為她年紀太小。這麼大的場合、這麼關鍵的表演,我不放心她的臨場表現。

 

林小妹妹並不比楊小妹妹更漂亮,但是她的確比楊小妹妹長得更“中國”,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這的確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但是我說過美貌是膚淺的,在美貌和美聲二選一的情形下我會選擇美聲。為什麼?YST 年輕時曾經有一位學藝術的女朋友,我們時常談論藝術和音樂的問題,她說:“我是學畫的,但是你知道麼?音樂的感動通常是立即的(instant),而圖畫的動人通常需要更久的時間”。我非常同意她的看法。

 

但是 YST是個業餘的評論者,張藝謀是職業的大導演,看法當然不同。

首先是專業不同,對小孩子真唱的表演我無法掌握,「對嘴假唱」的風險我也無法評估。

其次,YST 只不過是一個普通華人觀眾,張藝謀是身負國家榮譽重任的執行者,二者考慮的因素當然不同。想想看,開幕式如果演出失敗我們可以說一些譴責的話甚至是幾句風涼話就算了,張藝謀可是要提頭來見的(他在國內還能混嗎?)。所以無論基於國情還是個人壓力,我都非常同情張藝謀的決定。

 

(七)張藝謀的選擇

 

林小妹妹對嘴假唱歸根究底是張藝謀的積習難改。張大導演的哲學修養不高,但是攝影出道的他鑑別美女的功力真是第一流,我們看他挑選的舉牌小姐就知道了,真是個個美女,勝過選美會。那位引領中國代表隊進入運動場的舉牌小姐是張藝謀特別精心挑選的,長得像皇后一樣,把世界小姐都比下去了(見下圖)。YST 禁不住嘆一口氣,在大陸要出人頭地真不容易,不就是舉一個牌子走幾步嗎?

 

 

于佩:張藝謀“欽點”為中國代表隊入場舉牌的女郎

 

張藝謀迷信美女,重色輕藝,凡事喜歡打美女牌,這是他不如李安的地方。如果是張藝謀來導演【色,戒】,湯唯絕對不會中選女主角。

 

這次張藝謀連小孩的表演都不放過儀表過濾,結果有點弄巧成拙。所謂「拙」不是拙在表演效果,而是拙在引發爭議。為了追求表演效果的完美,張大導演做出“完美”的安排,取了兩位小妹妹之長做合成演出。

 

張藝謀導演的表演效果的確是非常完美,完美到遠超出預定的表演效果。說實話,我一點都看不出破綻。但是奧運會是非常政治性的,表演效果不等於政治效果。張藝謀這個“完美”的安排不幸走露風聲引發爭議,爭議排山倒海而來,幾乎氾濫成災,使這個原本非常完美的政治效果打了不少折扣。

 

(八)中國的國情與價值觀

 

YST 要在「對嘴假唱」上為張藝謀說話。為什麼?因為所有的指責是基於西方人的價值觀。

 

我們必須瞭解大陸的價值觀與西方世界是非常不同的。

大陸強調的是:為了國家的榮譽應該犧牲個人的利益。

這種犧牲精神不但在軍隊中視為絕對,在普通老百姓中也視為當然。前者西方世界不敢有異議,後者西方世界就無法接受了。西方世界講求的是個人主義,跟他們的人權主張混在一起,所以很容易大做文章。

 

西方世界有本錢講個人主義,因為他們是欺壓者與剝削者;今天的中國強調集體主義因為中華民族是被壓迫的民族沒有本錢講個人主義。想想看,如果中國在過去一百七十年都講個人主義,今天中國人還站得起來嗎?中國早就被列強分成幾大塊了。

 

在中國的價值觀下,張藝謀的決定固然是理所當然,當事人林小妹妹與楊小妹妹和他們的父母也都沒有怨言。有記者訪問楊小妹妹,問她有無委曲,楊小妹妹說她沒有,她很高興她的歌聲能讓這麼多人聽到。不論楊小妹妹心裏有無委曲,至少她認為這樣做能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就是對的。我們這些「外人」憑什麼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指責中國。

 

YST 用乒乓球比賽來引申我的論點。六0年代世界杯乒乓球壇有一顆超級巨星,他的名字叫莊則棟,他至少連續3屆拿了世界乒乓球賽的冠軍。但是莊則棟的第三次世界冠軍是中國隊友送他的。因為比賽打到後來前面七、八名選手都是中國運動員,為了培養出一顆燦爛的巨星,中國政府指示由莊則棟蟬聯冠軍,於是莊則棟就第三度拿了冠軍。其他的運動員都為中國的國家利益做出個人犧牲。這就是中國的國情。

 

今天指責者都是自告奮勇為楊小妹妹打抱不平,但是楊小妹妹並不覺得有所不平。

我們要問:什麼是「公平」?

在不同的社會「公平」有不同的定義。YST 用科學家舉第二個例子來解釋「中國的國家利益與個人犧牲」。

 

上個世紀的六0年代中國實驗用飛機空投核彈遭到失敗,為了研判失敗的原因必須有人去試驗場蒐集核彈的關鍵零件,這是一個對身體有致命傷害的任務。中國科學家鄧稼先自願前去做這個危險任務,因為他是領導。鄧稼先在散落的核彈碎片中找到關鍵組件,研判出失敗的原因,做出修正,完成了任務,但是他也因為輻射得了癌症,六十一歲就去世了。

 

鄧稼先是中共的核物理科學家,原子彈研發的首席負責人,相當於美國曼哈頓計劃的歐本海默,不是普通科學家。核彈實驗失敗不必由他承受幅射親自去現場從碎片中尋找原因,我確信歐本海默絕不會這麼做,即使他知道這個任務他最合適。歐本海默絕不會冒著身體受輻射的傷害對研發原子彈做出貢獻,這是西方的個人主義。

 

YST 並不是說歐本海默愛美國不如鄧稼先愛中國,而是說美國的國情接受甚至歡迎歐本海默的個人主義,但是中國的國情認為歐本海默的個人主義不夠資格做一個領導人。中國鼓勵並且讚揚鄧稼先的犧牲精神,美國則認為這種犧牲沒有必要,要求領導做出如此犧牲是不人道,侵犯了他的人權。

 

中國與美國的國情存在巨大的差異。楊振寧說如果鄧稼先與歐本海默角色互換,他們的工作都不會成功。所以你說誰對誰錯?

 

中國與美國國情不同,民族性不同,價值觀不同,發展的方式和決定的標準當然不同。在科技發展上是如此,在體育競爭上也是一樣,在政治宣傳上更是如此。美國的價值觀並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美國實行得很好的一套法則放在中國很可能就行不通,反之亦然。這是價值觀的問題,不是對不對的問題。

 

今天為楊小妹妹打抱不平的人,如果時光倒退四十年,你們也會為鄧稼先打抱不平嗎?你們也會指責中國太不人道、不尊重鄧稼先的“人權”、對鄧稼先太不“公平”嗎?也許這些人會說鄧稼先的犧牲是自願的,但是誰能說楊小妹妹是被強迫的呢?張藝謀是老經驗的導演,演員的權利與義務一定有文字契約寫得清清楚楚。

 

鄧稼先是真正為中國的國家安全作出重大犧牲的偉大人物,乒乓球球員也為國家的政治目標犧牲了個人利益,想想看,中國那個時候本來就是打的政治乒乓球。相較之下楊小妹妹根本談不上任何犧牲,她不過是一個受雇的演員,而替身演員在演藝界非常普遍,中外都一樣。

 

西方國家拿「對嘴假唱」大作文章是用雙重標準來攻擊中國,為的是降低中國的正面形象對全球產生的衝擊,基本上是一種政治運作。政治運作是西方國家的權力,但是不被西方的宣傳攻勢迷惑、不跟隨它起舞是中國人應該有的心理準備。西方這種政治宣傳的例子太多了,我們只要有自信心就見怪不怪。

 

(九)「對嘴假唱」不是問題

 

從 YST的觀點,楊小妹妹有天籟般的歌聲,林小妹妹有出眾的外型和表演的天賦,她們心甘情願地為中國的正面形象作出貢獻演出這齣戲,條約上權利與義務一定寫得清清楚楚,導演有權利作出任何安排。這一切都是事前簽約講好的,所以基本上沒有任何人做出任何犧牲,我們有什麼理由在這裏說三道四?

 

世界是複雜的,各種競爭背後都有很多故事,立場不同、目標不同、價值觀不同所作出的是非判斷自然不同。我們沒有理由苛責張藝謀,他為了國家的形象做出了最完美的安排,演員們為了國家的最佳形象接受導演的安排是理所當然。

 

(十)張藝謀做出正確的決定

 

 

林妙可小妹妹在開幕式的表演

 

不瞭解中國歷史的人是很難被楊小妹妹與林小妹妹合演的「歌唱祖國」感動的。由純真無邪童稚的聲音唱出「歌唱祖國」有其特殊的意義;另一方面,紅衣小女孩的美麗與幸福和中國經歷的艱辛與苦難形成尖銳的對比,小女孩的美麗在這裏有關鍵性的重要(much more than skin deep)。看到這一幕最先落淚的人應該是50年代與60年代為中國付出重大犧牲的那一輩人,譬如鄧稼先的夫人和子女。

 

西方國家(也包括台獨與反中人士)對「假唱」發出鋪天蓋地的指責是典型的政治宣傳戰。張藝謀用「對嘴假唱」演出中國的完美形象是正確的,他承擔這個風險。想想看,如果張藝謀用七歲的楊沛宜現場真唱難道就沒有風險嗎?不論西方世界如何指責,張藝謀的決定最後被証明是成功的,這一點我們不得不佩服張藝謀。

 

位於美國德州的一家民意調查公司,「世界語言監控公司」,利用他們開發的電腦軟體在8月22日發表了一項統計結果。他們按照運動員的名字在媒體報導中出現的次數進行排名。這裏所說的「次數」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加法,如果是出現在主流媒體,或是出現在媒體的重要位置,軟體都會給予不同程度的加分,所以這是一個加權的知名度指數。根據他們的統計分析,開幕式上漂亮的紅衣小姑娘林妙可迅速竄紅,在知名度的排名上僅次於拿了八枚金牌的美國泳將費爾普斯,名列第二,把中國的籃球明星姚明擠到第三名。第四名是創造百米、兩百名、四百接力世界紀錄的牙買加運動員博爾特。

 

所以在這場中國與西方國家所打的形象戰爭,至少在「對嘴假唱」上,中國是勝利的。林妙可憑藉她可愛的外型廣受稱贊,中國的正面形象經由林妙可美麗的表演被全球媒體迅速傳播,進入全球人民的心裏。任務達成了(mission accomplished),張藝謀為中國贏了這一場國際政治宣傳戰。反中人士與反華人士不服也不行。

 

YST 非常喜歡 yichun 寫的「天籟咿呀聽牧歌----歌唱祖國」。在所有有關紅衣小妹妹歌唱祖國的論述中,yichun 的話最獲我心。yichun 的解說比 YST高了一個層次,把紅衣小妹妹的「對嘴假唱」帶入了哲學境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起這塊土地的不幸,想到170年五代人的苦難,盼星星盼月亮竟然盼到“萬國衣冠,揖讓京華”的一天!竟然等到了"有鳳來儀,百鳥還巢"的一刻,誰還計較什么假唱? 誰還介意什么預錄?李敖說"政治犯,罪名是假的,坐牢受罪可是真的!"是的,對嘴假唱是假的,200多個國家來中國趕廟會可是真的!八國聯軍這次不再是殺人放火進場,而是"買票進場"、"排隊進場",這可是真的!

56個各民族小朋友護旗進場,"各民族”也是假的(全是漢族),可小朋友是小手拉小手來吃喜酒總是真的,他們不是烈火沖天來大煉鋼的,這也是真的!賈雨村是假的,曹雪芹用他的嘴來傳心意卻是真的!

漫談北京奧運會:比賽

在談論了奧運會的基本態度和開幕式以後,讓我們進入北京奧運會的主體,那就是比賽。

 

我們說過奧運會是除了戰爭以外最大和最激烈的國際競賽場,政治氣氛非常濃厚,所以我們需要經常從政治的角度去觀察比賽才能真正看清事實。其實這個觀察角度並不是一件壞事。

 

(一)空氣不是問題

 

幾乎在北京取得奧運會主辦權不久西方國家就炒作北京空氣污染的問題,中國政府也開始在這方面做出努力和不斷的改進,我認為在這方面被批評是一件好事。

 

越靠近比賽日期,西方國家炒作北京的空氣問題就越厲害,終於導致非洲一名馬拉松選手放棄報名,此人在奧運期間來到北京後懊悔不已。他是一個真正的失敗者,愚蠢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美國4名自行車選手在北京首度機場下飛機時戴上黑色口罩,西方國家空氣污染的炒作在這個時候達到最高潮。不但是西方國家,就連台灣媒體也跟著炒作,任何可以抹黑大陸的機會台灣從來都不會放過的。

 

美國運動員戴黑色口罩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錯誤不在羞辱了主辦國,而在打亂了自己的心理狀態。想想看,戴口罩是戴不久的,男男女女幾個運動員把口罩脫下來後發現北京的空氣質量並不差,但是已經得罪主人了。如果不再戴上口罩就只能道歉下台,所以他們道歉,但是自己的心理狀態被打亂了。奧運比賽都是頂尖的選手,心理狀態經常是勝負的關鍵。據我所知他(她)們沒有一個得到獎牌。這些人既沒有贏得任何獎牌,又沒有享受旅遊和盛大派對的歡樂,何苦呢?

 

如果你要羞辱主人,那就不要來作客。西方人太淺薄,也太自大。

 

事實上,北京空氣的質量經過不斷改善後是達到標準的。北京奧運會刷新了43項世界紀錄和 132項奧運紀錄,超過任何一屆奧運會,尤其馬拉松比賽刷新了奧運紀錄,那些用空氣質量抹黑中國的人一下子全安靜了。

 

(二)年齡不是問題

 

美國人一直炒作中國有兩名體操女選手年齡未達標準(2008年12月31日以前滿16歲),尤其那個從羅馬尼亞來的教練(Bela),他的態度尤其惡劣。

 

其實中國人本來看起來就小,因為發育較西方人晚。而且不知為了什麼原因(重心低?),中國又特別選擇矮小的女孩從事體操訓練,譬如父母高的就不要,所以看起來年齡就更小了。

 

人的年齡有科學鑑定方法,據說有一種骨頭鑑定法準確度在一個月以內。

 

所以這種事情只要提交抗議,一切交給國際奧委會的規定做資格鑑定就是了,不值得一再炒作。美國人爭得很難看,這是很少見的。後來國際奧委會做出中國有理的判決,Bela還不依不饒,真是莫名其妙。

 

記者問Bela年紀小有什麼優勢,Bela回答不出來。記者問國際奧委會主席,回答是年紀小並無優勢,因為年紀小力量不夠,國際奧委會有年齡規定是為了保護小孩。其實這個規定是沒有用的,完全形同虛設,因為體操選手都是從五、六歲就開始訓練,譬如美國隊的蕭恩(Shawn Johnson)進入喬良的體操學校開始訓練的時候只有六歲。小女孩會不會受傷全靠教練的教導和細心,年齡不是問題。

 

美國媒體的炒作事實上是政治性的,對象不是國際奧委會而是西方國家的人民,目的是使中國的獎牌失去光澤(tarnished),這是最低等的政治操作,心態非常不健康。

 

(三)做弊才是問題

 

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大的問題是作弊。做弊有兩種,一是電子作弊,二是服用禁藥。前者曾經發生在擊劍上,劍上裝置特殊電子機關,選手如何抖動一下即使沒有刺到人也能得分。不過這種作弊非常少見,現在幾乎沒有了,因為很容易被逮到。後者則是最廣泛的作弊,一直無法根除。

 

運動選手服用禁藥以西方先進國家最厲害,這是因為西方國家的生化科技非常高超,他們研發出來的興奮劑不容易被檢測出來。很多年來,服用禁藥被查出來的多半是落後國家的運動員,因為他們服用的都是先進國家淘汰的興奮劑或生長激素。

 

西方國家的生化科技走在檢測科技的前面,他們用的時候很安全。等到監測技術快要跟上來的時候,他們就淘汰這種藥,然後把它賣給落後國家的運動員,自己服用更先進的藥物。所以在奧運會當場被逮到服用禁藥的運動員幾乎都是來自落後國家,先進國家的運動員都是比賽過了很久才被逮著。

 

最有名被逮到服用禁藥的運動員是美國的短跑名將瑪利昂.瓊斯(Marion Jones)。在兩千年雪梨奧運會上,瓊斯一舉拿下一百米、兩百米和4x400米接力三枚金牌,還有跳遠和4x100米接力兩枚銅牌,一共獲得五枚獎牌,一夜之間就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人們送她一個綽號叫“女飛人”。

 

YST 也認為瓊斯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夠跑一百米與兩百米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居然還能跑四百米,她何止是“女飛人”,簡直是“女超人”。瓊斯立刻成名,獲得2000年12月國際田徑聯合會頒發的本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無數的美國青少年以她為榜樣。

 

2002年底,瓊斯捲入巴爾科(BALCO)實驗室的興奮劑丑聞中,但是一直堅稱自己是無辜的,並且在接受聯邦調查局調查的時候說謊。從1999到2006,瓊斯經過一百六十多次的檢驗都沒有測出禁藥,她也無數次慷慨激昂面對媒體否認曾經服用禁藥並要求攻擊者拿出証據來。終於在2006年的興奮劑測驗中,瓊斯的尿液被檢測出紅血球生長激素EPO,這是巴爾科實驗室生產的傑作。2007年,瓊斯在【華盛頓郵報】承認她從1999年開始就服用巴爾科實驗室提供的藥物。

 

2007年10月05日,瓊斯正式向聯邦調查局服罪,歸還了在雪梨奧運會上獲得的五枚獎牌,並入獄六個月。

 

看到沒有?1999年開始服用禁藥,直到2006年才測試出來。讀者現在應該明白為什麼北京奧委會要把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的尿液保存8年。

 

不要以為瓊斯是一個單一事件。瓊斯的前男友蒙哥馬利也因為服用興奮劑被取消了他的男子百米世界紀錄和世界錦標賽的金牌。瓊斯的前夫亨特(Hunt),世界錦標賽的鉛球冠軍,也因為服用禁藥而被禁賽。另外還有一大票人被定罪。

 

田徑賽這種運動主要依靠蠻力和速度,這些都是天生的本錢,不要需要什麼後天苦練的技巧。所以類固醇這種增加肌肉力量、促進肌肉纖維生長的藥物對田徑運動員有很大的誘惑。生化科技日新月異,雖然檢測的技術不斷進步,新型類固醇的技術也在與時俱進,所以前仆後繼的運動員大有人在。

 

 

瓊斯和前夫亨特

 

YST 有一個很簡單的禁藥觀測法:如果一個人的脖子和頭部幾乎一樣粗,這人肯定服用了類固醇之類的禁藥。

 

(四)真假美國人

 

美國運動員中YST最有印象的是三位:游泳隊的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女子體操隊的柳金(Nastia Liukin)和蕭恩(Shawn Johnson)。YST隨便說些對他(她)們的觀感。

 

費爾普斯毫無疑問是北京奧運會最大的贏家,也是美國的英雄。費爾普斯的八枚金牌有兩枚只贏了百分之一秒,實在是狗運;但是他的八枚金牌是在來北京以前就誇下海口的,所以不服也不行。

 

費爾普斯的游泳天份沒有話說,然而他的經歷有點出乎常情。游泳選手通常見到教練第一個被測試和培養的項目就是自由式,自由式游不出來的才改游其他姿勢,而且一旦改游其他姿勢未來的游泳事業就決定了。費爾普斯是自由式被判定不行才改游蝴蝶式的,但是他是極少數又能夠游回自由式的。

 

我認為費爾普斯有兩個特點,一是他的手臂比常人要長一點,二是他的腳板上下活動的角度比常人大,特別適合海豚踢水(dolphin kick)。前者除了划水有優勢,更是他這次在最後一公尺後來居上贏了對手百分之一秒的原因;後者使他的蝴蝶式無人能敵,即使是游其他的姿勢在游泳池盡頭轉身的時候他的海豚踢水也給他帶來優勢。

 

費爾普斯的游泳像一條魚,蝴蝶式尤其好看,真是讓我們開了眼。不過老美對他的宣傳有點過了頭,簡直是舖天蓋地。

 

費爾普斯是真美國人(true American),蕭恩也是。相較之下,柳金就不是真美國人了,美國人還是把她當俄國人,美國人真正加油的(rally behind)是蕭恩。

 

比起其他的體操選手,柳金最成熟。柳金差兩個月就滿19歲,身材修長,亭亭玉立,典型的俄國美女,名字也非常俄國,她也很驕傲她的俄國血統。我認為美國隊員中她的表現最好,她的心理狀態尤其好,真不容易。

 

你們知道裁判裏面誰給柳金的分數最低、而且特別低嗎?

是俄國裁判。呵呵呵!誰說運動裏面沒有政治?

 

柳金是美國不疼俄國嫌,但是她的心理狀態非常好,贏了體操全能的金牌,我很為她高興,貼一張她的頑皮照片。

 

 

柳金在鐵軌上玩平衡木的遊戲

 

YST 個人認為柳金的藝術性最高,我特別喜歡在賽後的表演節目中她用配樂來詮釋平衡木運動所做的演出。柳金不但 artistic 也非常 musical。

 

蕭恩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她的笑容真摯又燦爛,非常引人好感。她的教練是從北京來的前國家體操選手喬良。貼一張她的照片:

 

 

笑容真摯燦爛的蕭恩

 

注意到了沒有?蕭恩把她的名字繡在胸前,更有意思的是她把師母(喬良的妻子)的名字「麗文」繡在袖子上。在上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蕭恩的比賽制服上分別繡有自己的名字和師父的名字。據說過去這十年喬良夫婦視蕭恩為己出,用中國方法調養蕭恩,她若是受了傷,師母總是親手為她按摩療傷,不會貿然送她去開刀。蕭恩對師父與師母這麼好也真是少見。她拿了平衡木的金牌我真為她高興。

 

(五)劉翔的臨場退賽

 

整個北京奧運會最令 YST失望的就是劉翔的臨場退賽,我不能原諒他。

 

YST 對劉翔的失望有兩個原因:

 

1.受傷的實情從一開始就不該隱瞞

 

根據劉翔奧運診療專家組的田德祥大夫向記者發表的談話,劉翔的傷是在腳跟,是肌腱的末梢與腳跟骨頭連接的地方,具體是那天發生的很難說,但是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

 

所以劉翔的傷是老毛病,沒有什麼值得隱瞞的。稍微關心體育的人都知道,世界級的運動員沒有不受傷的,因為他們已經把肌肉練到極限,訓練和比賽激烈的程度一旦過了界就會受傷,意外事件(譬如跌倒或撞擊)的受傷還不計算在內。

 

運動員受傷不應該隱瞞,像劉翔這種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密切關注的運動員更不該隱瞞,這又不是什麼祕密,完全沒有隱瞞的必要。正確的態度是詳述事實,坦然面對,盡量治療,能夠比賽就比賽,不能比賽就拉到,沒什麼丟臉不丟臉的事。運動員心理坦蕩蕩就沒有壓力,國人充份瞭解事實就不會有過分的期盼。所以這樣做對大家都好。

 

2.真正搞垮劉翔的是贊助商的銀彈

 

錢是萬惡之源,很容易就把一個人懈怠和腐化。劉翔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拿了金牌,12.91秒的成績破了奧運紀錄,平了世界紀錄,各種贊助商就源源不絕而來,因為這枚金牌(110米高欄)含金量最高。2006年7月,劉翔在國際田聯超級大賽以12.88秒的成績破了高掛了13年的世界紀錄,爭著送錢來的贊助商就更多了。

 

2007年,劉翔代言了VISA、耐克、聯想、中國移動....等14個品牌。2007年,劉翔的代言又增加了平安保險與凱迪拉克這種重量級的企業和品牌。劉翔花了很多時間為這些代言的公司和產品做了大量廣告以至於疏於訓練,身體狀況不能滿足比賽要求以致於2008年5月再度受傷。

 

自從進入2008年,劉翔的狀況就不好。不好的原因絕不是因為腳傷,而是廣告太多無法作系統訓練。運動員都希望通過代言企業或產品能得到豐厚的收入,這也無可厚非。但是這些代言廣告多到連養傷期間都得不到適度的休息,系統訓練就更談不上了,劉翔的狀況根本奪標無望,這能怪誰?

 

YST 認為劉翔不願公佈自己的傷勢是因為他不願意損失廣告的收入,所以8月18日不能出賽是作法自斃。

 

3.劉翔對不起中國人民

 

劉翔一面大做廣告賺錢,一面疏於訓練又隱瞞傷勢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欺騙了愛護他的億萬中國觀眾。他們不斷買劉翔代言的產品,也高價買票為他加油。

 

你想想,8月18日不過是 110米高欄的預賽而已,但是鳥巢的票銷售一空,九萬多觀眾高價買票進場就是為了替劉翔加油。結果劉翔虛晃一招就走了,對得起這些觀眾嗎?劉翔一走,八成觀眾也跟著走了,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兩成觀眾。劉翔不覺得慚愧嗎?

 

你劉翔2008年的狀況從來沒好過,忙於拍廣告顧不得傷勢,奪標根本就無望,為什麼不早說?早一點說沒人會怪你,但是也沒人會找你代言。

 

4.劉翔不負責任的馬後炮

 

劉翔在退賽後的第二天透過中國田徑隊總教練發表談話說:“我相信自己還是很有實力。你們會看到跑得更快的劉翔”。

 

YST 根本不相信這種鬼話。劉翔的運動事業已經結束了。倫敦奧運的時候,劉翔是29歲,短跑的巔峰時期早已過了。北京奧運的金牌本來應該是劉翔光榮退休的時候。

 

運動競賽是沒有僥倖的,需要不斷苦練。如果又想做代言廣告賺大錢,又想拿奧運金牌保持“飛人”形象,根本是自欺欺人。劉翔如果還有一點點決心要挽回自己的聲譽,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辭退所有的代言廣告。

 

(六)蘇麗文的「台灣精神」

 

YST 不是跆拳道的運動迷,因為跆拳道不好看。但是正好看了蘇麗文對紐西蘭選手的銅牌爭奪戰。由於台灣的電視一再重播,YST 也被迫看了好幾遍蘇麗文屢次倒下又屢次站起來的「台灣精神」,不得不表達一些個人的意見。 

 

在台灣的同胞一致為蘇麗文喝采和感動的情形下,YST要提出反對的聲音。YST個人很喜歡蘇麗文,不為什麼,只因為她是我的同胞。我看她一次次倒下來,又一次次重新站起,我就很難過。YST 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但是我不能回答,獎牌、榮譽、國家的尊嚴...等等很快地都被我否定。

 

我說過奧運會是除了戰爭以外最大和最激烈的國際競賽場,但是奧林匹克運動會說到底還是一種競賽而不是戰爭,其目的是分出勝負高下而不是拼出你死我活。蘇麗文的行為是不宜鼓勵的。

 

這場跆拳道的比賽使我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場重量級拳擊賽。是我最喜歡的阿里(Mohammed Ali)的一場拳賽,他的對手是誰我已經忘記了。這位拳擊手頭部中拳後已經找不到北,反應也變遲鈍、完全沒有防守能力,但是他搖搖晃晃就是堅持不倒。奇怪的是裁判也不終止這場比賽,全場的觀眾包括裁判都期待阿里揮出重重的一拳把他打倒在地,看到這裏 YST心中實在不忍。只見阿里不肯接近對手,也不肯出拳,經過漫長的幾秒鐘,阿里面向裁判雙拳搖動表示不肯再打,裁判終於中止了這場拳擊賽。YST 在電視機旁熱烈地為阿里鼓掌,而且是起立鼓掌。

 

讓我們回到蘇麗文的比賽 。

 

蘇麗文在左腿膝蓋韌帶已經撕裂、腳趾又骨折的情形下,可以說已經沒有防護能力,因為單腿支撐在雙方身體衝撞的情形下是不可能站立的,比賽已經沒有意義。蘇麗文可以倒了再爬起來,但是她的對手怎麼辦?踢也不是,不踢也不是。蘇麗文的勇敢不屈是建立在對手的勝之不武上,這公平嗎?

 

台灣極力宣揚蘇麗文負傷奮戰的精神,給她獎章、獎金、終身工作...等等做為獎勵。這是非常不適當的,這樣胡搞下去總有一天會出人命。

 

YST 認為奧運會應該取消跆拳道的比賽,有下列幾個原因:

1.跆拳道不好看,沒有娛樂價值。

2.跆拳道的得分並不清楚,經常會誤判,得分與未得分很難看出來,有失公平。

3.跆拳道的技巧很膚淺,這種運動不值得推廣。

 

(七)飛人博爾特

 

即使是概略地評論北京奧運會,我們也不應該略過“飛人”博爾特(Usain Bolt)。這個22歲來自牙買加的短跑選手拿了三枚金牌,也創造了三個世界紀錄:

100米: 9.69秒;

200米:19.30秒;

4 x 100米:37.10秒。

 

博爾特在一百米決賽的演出是令人難忘的。他的起跑並不突出,前50米也並未領先,50米的時候突然脫穎而出,把對手拋在後面,領先群雄的距離越拉越大,85米的時候開始左顧右盼,90米的時候開始慶祝勝利、大聲叫喊並且用手搥胸,然後用減速(不是衝刺)達到終點並打破世界紀錄。

 

博爾特的搥胸大喊表現的是囂張和旁若無人,被視為對跑道上其他競爭者的輕視,造成非常負面的印象。YST 個人對這種行為感到非常不舒服,真是沒有教養,更沒有文化,有辱這個文明古國主辦的大派對。聽說他事後被警告,所以他在兩百公尺的最後20公尺雖然遙遙領先但是沒有發生類似的動作。

 

記憶中,YST 從來沒有看過在兩百米終點衝刺時鏡頭裏面只有一個人。太令人震驚了!

 

博爾特後來宣佈從他的獎金中拿出五萬美元作為四川大地震的賑災捐款,為自己建立正面形象。人性還是善良的,我們就不多批評他了。

 

(八)跳水、體操與乒乓球

 

跳水、體操與乒乓球是中國的強項,也是 YST特別喜歡的項目。

 

郭晶晶在空中曲體的動作是我見過最美的。

中國體操隊的鞍馬與雙環動作實在漂亮,難度遠高於其他國家。

程菲沒有拿到跳馬與自由體操的金牌非常令我婉惜。

乒乓球那就不用說了,YST 自從幾個月前看過他們與她們在世界乒乓球賽的演出後就知道在北京奧運會一定囊括所有的金牌。那時候我就看好馬琳,他的發球厲害,攻勢凌厲變化多,果真奪得單打金牌。

 

可惜台灣對這些節目的轉播不夠多,解說員的水平也不高,是一大遺憾。

 

YST 提一個問題來結束本篇,請高手解答:

男子高台跳水在做抱膝翻滾的動作時,為什麼兩腿總是分開的?非常難看。

抱膝翻滾時兩腿併攏並不困難呀,但是好看多了。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漫談北京奧運會:展望

北京奧運會已經成功、圓滿地結束了。成功是因為中國大陸達成了預定目標,在體育競賽上奪得金牌第一,在政治宣傳上無論是體育場內還是體育場外都讓全世界看到一個嶄新的、現代化的、和朝氣蓬勃的中國。圓滿是因為一切活動都按計畫順利進行,尤其安全工作做到滴水不漏,沒有任何重大事故發生,譬如恐怖活動的攻擊事件得到了有效的防止。

 

我們很自然地會問:北京奧運會給中國帶來什麼?中國將往何處去?

YST 的回答是:北京奧運會展現了中國的綜合國力,給中國未來的發展帶來了信心與動力,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

 

這篇文章就是闡述上面的回答,同時作為本系列文章的結論。   

 

(一)「綜合國力」是什麼?

 

當我們敘述一個國家的實力時,通常指的就是「綜合國力」。那麼我們如何定義「綜合國力」呢?

 

在「科學觀點看統獨」這個系列文章,YST 說:「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的天然資源、人力資源、政治結構、人民素質、國家版圖、基礎建設、經濟力量、軍事力量、文化力量....等等的綜合體。

 

這個敘述太過廣泛,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有一個說法更簡潔、也更容易讓讀者體會。

 

閻學通把上面所有構成國家的要素分成三類:經濟、軍事和政治。然後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就定義為這三個要素的乘積。

 

首先,這個簡單的分類是非常合理的。一個國家的實力不外乎硬實力(看得見的)與軟實力(看不見的)。看得見的硬實力很容易分為軍事力量與非軍事力量,這個非軍事的硬實力就是經濟力量。至於看不見的軟實力全部歸納為政治力量。閻學通的分類簡潔明瞭,非常容易掌握。

 

這個定義的重點是,「綜合國力」是三個要素相乘而不是相加。也就是說,當某一個要素趨近於0的時候,「綜合國力」也趨近於0。我們舉兩個例子說明。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當蘇聯的經濟變得很小的時候,它的「綜合國力」也就微不足道了,蘇聯擁有再強大的軍事力量也無法阻止國家的分裂。

第二個例子是日本,日本的經濟力量是美國的三分之二,蘇聯即使在全盛時期經濟力量也只有美國的二分之一。但是由於日本的軍事力量很弱(受到「和平憲法」的限制和美國控制)、政治力量不能自主(外交受美國操縱),所以日本的綜合國力不高,而蘇聯是超級大國。

 

(二)中國在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第一的意義

 

. 中國是體育大國

 

中國在北京奧運會金牌總數(51枚)高居第一,比第二名的美國(36枚)多了15枚。這是非常顯著的差距,可以完全排除任何僥倖的成份。

 

有很多人會問:奧運金牌第一就是體育大國嗎?

答案是:當然,奧運金牌第一的國家毫無疑問是體育大國,甚至是體育第一大國。

 

. 金牌遠比其他獎牌有價值

 

我們必須認清原始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得獎者只有一個,就是所謂的「金牌」。也就是說,原始的運動比賽只有一個勝利者,其他全是失敗者,這跟戰爭的情形一模一樣,只有輸贏。

 

所謂「銀牌」、「銅牌」不過是近代人加上去的安慰獎,大家心知肚明勝利者只有一個。

 

想想看,差一點的失敗者(銀牌)與差很多的失敗者(銅牌)有什麼不同?

 

「銀牌」與「銅牌」在「金牌」面前是非常沒有份量的。如果你不相信,我們無妨提議在以後的奧運會增加「鐵牌」和「木牌」。YST 跟你打賭這個提議一定不會通過,因為這麼一來「銀牌」就更不值錢了,基本上就跟「木牌」差不多,拿「銀牌」的人真會氣死。

 

. 中國可以打敗任何國家

 

參加奧運會的目的是從運動比賽的勝利獲得自信心,這對一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在奧運會上金牌數目第一最重要的影響就是產生心理上的優勢----中國可以打敗任何國家。這種心理上的自信對任何國家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對崛起的大國就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了。

 

自從蘇聯分裂以後,美國一枝獨秀,成為不可挑戰的單極霸權。十多年來,美國也利用這種優勢廣做宣傳,宣傳美國在全方位上的絕對優勢。從人民素質、商品品質到美國價值,美國成功建立了在任何方面都無法挑戰、無法動搖、絕對領先的形象。

 

不論美國還是蘇聯,他們都是白種人。中國在奧運會上取得壓倒性的金牌第一就是在心理上打破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也是打破白種人優越感的神話。對崛起中的中國和中華民族,這種正面的自信心具有關鍵性的重要性。我們必須認清,一百七十年來,任何非白種人從來沒有達到這個境地。

 

黃種人奧運金牌第一,中國在奧運會上的勝利是歷史性的紀錄和價值。

 

. 民族自豪感

 

中國在奧運會金牌第一毫無疑問會產生民族自豪感。這種自豪感顯然會超出國籍。只要你是黃種人,不論你是不是中華民族,不論你是在中國還是海外,這種心理的影響是非常真實的。

 

你們知道為什麼當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拿到 110米高欄的金牌時中國舉國歡騰嗎?

答案是:民族自豪感。

 

田徑短跑一直是黃種人的弱項,因為短跑需要強大的爆發力。曾經有科學的論述基於人類的基因,黑人的爆發力最高,白人次之,黃種人最差。而人類運動的歷史也証明了這種說法。理論和實驗都有了。

 

科學測量的數據無法否認。我們清楚看到最近這些年黑人囊括了所有短跑(兩百米以內)的金牌,這就是証明。更有意思的是,所有一百米跑進10秒以內的全部是黑人,沒有一個例外。

 

在劉翔以前,黃種人的短跑歷史紀錄不但非常差而且是差到慘不忍睹。黃種人在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世界錦標賽的最好成績是:

2003年世界錦標賽,日本人末續慎吾以 20.38秒獲得男子 200米銅牌;

2000年雪梨奧運會,日本人伊東浩司進入男子 100米半決賽,但是沒有能夠進入決賽;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日本人西川貴教進入男子 100米決賽。

 

這種記錄真是羞辱性的可憐!

 

想想看,人類追蹤短跑紀錄不是個別的和短期的,而是全面的(每個種族至少都有好幾億人)和長期的(超過一百年),而且這個觀察有非常精確和完整的紀錄。觀察的紀錄告訴我們:「黃種人短跑最差,白種人居中,黑人短跑有絕對的優勢」。這種從長期歷史的記錄所歸納出來的結論就具有很高的說服力了。

 

所以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拿到110米高欄的金牌、破奧運紀錄、平了12.91秒的世界紀錄,這是不得了的大事,是0與1的突破。這不但是中國人的光榮,也是黃種人的光榮。

 

當 YST看到劉翔站在頒獎台的中間、左右各站一名黑人選手,心裏有說不出的痛快!

 

(三)奧運獎牌第一是超級大國的指標

 

北京奧運會帶給世界最多的話題就是「金牌第一」與「獎牌第一」的熱烈討論。無論是從傳統體育競賽的角度,還是大家公認的運動榮耀,「金牌第一」都比「獎牌第一」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但是,是不是「獎牌第一」就變得完全沒有意義呢?

答案是否定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獎牌第一」象徵超級大國的地位。從歷史的觀點來看,「獎牌第一」比「金牌第一」更具有超級大國的指標性。

 

近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1896年在希臘舉行的第一屆開始,到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9屆,總共舉行了26次。空白的三次是1914年(第六屆,第一次世界大戰),1940年和1944年(第12屆與13屆,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26次奧林匹克競賽中,拿過獎牌第一的國家有:

希臘(1次,1896年),法國(1次,1900年),美國(13次),英國(1次,1908年),瑞典(1次,1912年),德國(1次,1936年),蘇聯(8次),俄國(0次)。

 

希臘、法國、英國、瑞典的獎牌第一都在1912年以前,參加的國家不多,偶然性比較高,意義不大。但是英法屬於體育強國則沒問題。

 

德國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以33枚金牌與89枚獎牌高居第一,明顯打敗第二名美國的24枚金牌與56枚獎牌。這個獎牌第一是非常有意義的。德國那個時候國力的強盛在柏林奧運會充分顯示出來。

義大利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以8枚金牌與22枚獎牌高居第三名。顯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義大利的企圖心。

日本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以6枚金牌與18枚獎牌居第7名,也算是冒出頭了,跟英法這些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差不多。日本比歐洲的德國和美洲的美國固然不如,但是在亞洲一枝獨秀,足夠欺負中國了。怪不得日本躍躍欲試,想一統亞洲。

 

真正比較有意義的統計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的元氣在和平的狀態下逐漸恢復,於是有更多的國家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

 

我們老中都不要譏笑印度。印度早在1900年就參加了巴黎奧運會,並獲得兩枚銀牌。在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印度拿了一枚金牌,是男子曲棍球。中國的奧運獎牌在1960年以前都掛零。

 

第一個奧運獎牌破0的中國選手是楊傳廣,1960年羅馬奧運十項全能的銀牌獲得者。楊傳廣的金牌是被美國改變記分規則偷走的。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太弱了,導致美國在奧運委員會強勢主導修改十項運動的計分標準,為美國運動員強生(Rafer Lewis Johnson)量身打造了十項運動的金牌。

 

唉,美國的霸權並不乾淨,政治骯髒倒也罷了,就連體育也不例外。說實話,堂堂一個大國用這種下流手段對付中華民國這個小弟實在沒有必要。從這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美國重視金牌遠超出銀牌,重視到下黑手搶小弟的心愛物的程度,完全不顧大哥的地位、身和面子,也違反了江湖規矩。

 

俄國什麼時候第一次參加奧運我不知道,但是第一次獲得奧運獎牌是在1908年的倫敦奧運,獲得1金2銀。1912年俄國參加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奧運會,獲得2銀3銅。以後不知道為什麼俄國沈寂了很久,從1920年到1948年一枚獎牌都沒有拿到。YST不知道這段時期俄國或蘇聯有沒有參加過奧林匹克運動會(如果參加則獎牌掛零),但是蘇聯在1952年赫爾辛基(Helsinki)奧運會一鳴驚人,以22枚金牌與71枚獎牌高居第二,僅次於美國的40枚金牌與76枚獎牌。從此以後,蘇聯與美國就展開激烈的奧運獎牌爭奪戰。

 

從1952年到1992年這段冷戰期間總共舉行了11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美國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蘇聯軍隊入侵阿富汗),蘇聯抵制了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報復美國)。所以冷戰期間的11次奧運會美國與蘇聯都只參加了10次,蘇聯拿了8次獎牌第一、2次第二,美國拿了3次獎牌第一、6次第二、1次第三。

 

冷戰以後,蘇聯解體,分裂後的俄國國力不敵美國,在體育上也同時表露出來。從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起一直到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在獎牌總數上美國都是第一,俄國都是第二。經濟極度衰退的俄國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獎牌總數甚至淪為第三,輸給東西合併的德國。奧運獎牌總數再一次指標性的表達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有趣的是,冷戰結束以後中國的崛起悄悄地出現。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成長與中國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得的獎牌數快速上升一模一樣。從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到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中國的獎牌數分別是50(第4)、59(第3)、63(第3)。

 

幾乎每一個人都預測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中國在獎牌總數上是坐二望一。YST 個人也預測到中國會在金牌總數上領先美國(中國40出頭,美國不到40),但是沒有想到中國的金牌總數竟然衝破了50。中國在金牌的巨大勝利(51枚對36枚)完全遮蓋美國在獎牌總數上的微弱領先(110枚對100枚)。中國在北京奧運會上的勝利是清楚的、明顯的、乾淨的、和沒有爭議的。

 

讓我們回顧一下。

氣勢奪人、震懾人心、呈獻燦爛文化的開幕式,五彩繽紛的焰火秀,超級先進的鳥巢與水立方,頂級的(state of art)運動設施(印度垂涎想獲得贈與,YST 認為此事萬萬不可),壓倒性領先群雄的金牌數目,帶著無盡歡樂結束的閉幕式,北京奧運會的成功遠遠超出所有人的想像,給所有的反中人士和反華份子毀滅性的一擊。

 

美國對北京奧運會讚不絕口,日本轉播開幕式的收視率創歷史新高(一度突破51%),NHK 的評論員對開幕式稱讚備至並在隨後的新聞節目中不斷播放。想想看,美國靠山和前宗主國都對北京奧運會定調了,哪裏還輪得到台灣的台獨們與獨台們酸溜溜地說三道四?

 

是的,冷戰結束後奧運會的獎牌總數清楚指示中國的崛起,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更清楚展示了中國的綜合國力。

 

(四)日本做不了亞洲的領頭羊

 

日本從1869年開始「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重大的政治改革,「明治維新」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脫亞入歐」。

 

日本第一枚奧運獎牌是在1920年,獲得兩枚銀牌(網球),名列17。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日本獲得7金7銀4銅,進步到第七名。

二戰前夕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奧運會,日本獎牌的排名也是第七。

 

日本最好的成績是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獲得16金5銀8銅,金牌排名第三,獎牌排名第四,但是日本這個「獎牌第四」是一個遙遠的第四,與前三名有很大的差距。日本即使在自己家裏使盡吃奶的力氣,頂多就是這樣了。

 

此後日本便慢慢下滑到七、八名,等到中國大陸出現奧運以後日本就慢慢下滑到十名以外。

 

日本在奧運會獲得獎牌的名次與日本的「綜合國力」在世界的地位有非常匹配的起伏。

 

日本雖然有很強的企圖心,但是日本是沒有能力領導亞洲的。

中國領導亞洲一千多年,帶來的是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相互印輝。為什麼?因為作為世界的一極,中國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日本企圖領導亞洲才幾十年,帶來的是戰爭與混亂。為什麼?因為作為亞洲的領導,日本從來沒有站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哪怕只有一天。

 

日本想「脫亞入歐」,並且想用歐洲人的價值觀來領導亞洲,這種作法不但天真而且幼稚得可笑。結果呢?日本玩不過歐洲人,也玩不過美國人,亞洲如果跟著日本走就完蛋了,永無翻身的一天。

 

(五)北京奧運會後的中國邁向超級大國

 

中國主辦奧運的目的就是展現一個超級大國的「綜合國力」,中國做到了。北京奧運會的成功是空前絕後的,「空前」已經沒有爭議,「絕後」也可以想像,因為只有中國豐富的文化才可能超越2008年的演出。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西方人發明的遊戲,中國在北京奧運會以絕對的優勢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它的意義非比尋常,那就是用西方人的遊戲規則打敗西方人。(Beat them at their own game.)這是最令西方人啞口無言的。

 

喜歡或不喜歡,一個上升中的強盛中國已經出現世界政治的舞台。

 

金牌第一帶給中國人無窮的信心邁向超級大國之路。

 

(六)什麼是「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就是一個綜合國力非常強大的國家,它的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整個世界。

 

如果我們回顧(一)裏面有關「綜合國力」的定義,我們就知道中國會走什麼路

 

(七)北京奧運會後的中國

 

. 邁向經濟大國

 

中國人的聰明與勤勞在這個世上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中國最大的資產。中國人在北京奧運會展現無比的創造力,克服種種困難,漂亮地完成這項龐大的工作,還有什麼能難住中國人?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奧運會,硬體和軟體的設計牽涉到多少高科技。中國的航天科技被廣泛地用在開幕式。譬如鳥巢裏面那座31米高的聖火火炬,它的設計與製造就很不簡單。為了能夠確保能抗每秒21米的強風,設計的工作交給中國設計飛機的航空部門,航空部門經過模型的風洞試驗才完成設計。全世界有風洞設施的國家也只有中、美、俄、歐而已。

 

整個開幕式的進行像鐘錶一樣的準確,總導演張藝謀控制場景的情形就跟發射衛星的控制室一樣。中國的航天科技保証數千套設備和數萬件零件能夠正常的和準確的運行,各項表演做到萬無一失。有道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此浩大又非常精緻的演出那裏只是人多就能做到的,開什麼玩笑。沒有堅實的科技在台下支撐,哪有台上精彩的表演?

 

北京奧運會是一場文化、藝術、體育、科技巧妙配合的綜合演出,這種技能就是中國邁向經濟大國的本錢。

 

北京奧運會帶給全世界中國創新的印象,中國不要做為人打工的世界工廠,中國要用自己的科技力量和創造精神製造屬於自己的品牌,走入高端產品。想想看,一條中國絲巾或中國絲質領帶在美國賣20美元,一條義大利絲巾或義大利絲質領帶就可以輕鬆賣到100美元。大陸一個真皮的皮包不過50美元,但是一個法國LV皮包可以賣到2,500美元。為什麼?答案只有兩個字:形象(image)。

 

形象是非常值錢的,北京奧運會後中國要把奧林匹克的形象轉化為商品的形象,創造出高品質的品牌,這樣就能夠賣出好價錢,創造更大的經濟與利潤。

 

西方很多投資公司的經濟學家都在唱衰中國奧運會後的經濟,但是我不同意。北京奧運會的投資與建設算甚麼?中國需要的基礎建設太多了,單是高速鐵路的建造就是不得了的工程與天文數字的投資。中國正在建設全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速度超過每小時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速鐵路將把中國的經濟帶到另一個高峰。

 

. 邁向軍事大國

 

看看美國就知道了,國防工業是帶動尖端科技最重要的工業。航空母艦、載人太空飛行、超級計算機、新一代的感應器、探測系統與通訊系統、起飛重量超過兩百噸的大飛機....等等,這些都是一個軍事大國必不可少的。北京奧運會團結了全國13億人,軍事大國不是夢想,而是下一個實際的挑戰。

 

中國有充足的資金、有世界一流的大學畢業生、有勤勞的工人、有勇敢又不怕吃苦的解放軍,中國沒有理由不成為世界頂尖的軍事大國。

 

. 邁向政治大國

 

歷經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以後,武力推翻中共政權已經不可能,西方國家以美國為首一直努力不懈的就是要“和平演變”中國。“和平演變”中國的中心就是推銷美國式的民主與人權。美國非常清楚只要中國接受了美國的這套民主制度,中國在一年之內就會有超過三百個政黨每天吵成一團,什麼事也做不了。

 

北京奧運會震驚了西方國家。中國制度的高效率是西方國家望塵莫及的,長久下去一定把西方國家全部打敗。美國國務卿萊斯女士前幾天發表談話,清楚表示中國政府這種集權式的資本主義是西方國家無法匹敵的,她對此非常憂慮。

 

呵呵呵!萊斯女士若不是後知後覺就是裝瘋賣傻,她這麼聰明的人其實早就知道美國這種一人一票的“民主”是一定把國家帶入低效率、高浪費的惡性循環。她非常清楚在這個制度下救不了美國,所以她只能想辦法販賣“毒藥”把中國也拖下水。

 

看看美國花了大把鈔票在選舉上,結果選出小布希這種草包當總統。美國好意思推銷他這種可笑的“民主”嗎?

“民主”制度下推出歐巴馬與馬凱這樣的總統候選人,他們有可能解決美國的問題嗎?

 

YST 四年半前就寫一篇「「西方式的民主」是中國的毒藥」(2004/01/07),引來聯合報的網友一片撻伐之聲,他們跟著美國爸爸不斷念經:“民主是普世價值”。其實這些人根本不懂自己在說什麼。

 

兩年多前,YST 又寫了一篇「「西方式的民主」給台灣帶來的災害」(2005/12/02)。台灣實行的「民主」是政治制度最佳的反面教材,是寶島台灣現身說法對中國大陸作出最大的貢獻。

 

中國的確有很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不是西方能夠解決的。西方人的藥方都是不懷好意的,看看1991年的俄國就知道了。中國人這麼聰明不需要美國這個老師,中國人會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問題。

 

中國有一句非常智慧的老話:「治大國如烹小鮮」,哪裏能夠吃美國開的這副猛藥。這不是找死嗎?

 

(八)結論

 

 

儒家文明:三千弟子朗誦論語

 

 

儒家文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中有孔子的三千弟子朗誦論語,非常令我感動。是的,現在是東方儒家文化對抗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當大型電子螢幕現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人寬大、好客、包容的文化盡在其中矣,這與基督教視異教徒為邪惡異端的文化形成尖銳的對比。中國終於抓住機會發揚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讓番人見識。

 

北京奧運會的籌劃、建設與運行史無前例,這種規模是西方國家無法做到的,中國能做到與儒家文化深植人心密不可分。多少人日夜趕工,多少人長期苦練,多少義工做出無私的奉獻。從北京奧運會這個龐大的工程中國已經慢慢地摸索出一條未來的道路。

 

哈佛教授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不是一再鼓吹「文明的衝突」嗎?

 

Okay,「儒家文明」versus「基督文明」。 The race is on.

 

YST 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10年後的中國必定又是另外一幅光景,讓我們拭目以待。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7 16:18 , Processed in 0.03811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