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l1jemand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11892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YST之多管火箭炮

已有 1342 次阅读2011-8-31 15:07 |个人分类:YST精华选| 多管火箭炮

軍事小常識:多管火箭炮(上)

YST 談論政治常從軍事的角度去觀察,【天下縱橫談】是一個知識性的城市,今天就為各位讀者介紹一點軍事上的小常識,那就是「多管火箭炮」。

 

多管火箭炮是陸軍非常重要的武器,尤其在海峽兩岸的軍事鬥爭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點兩岸都有共識。所以過去這數十年大陸和台灣都竭盡所能地發展這門武器,這也是為什麼 YST選擇這個話題。

 

【天下縱橫談】不是軍事論壇,吸引的是一般讀者。YST 介紹這門武器雖然努力使它知識化和趣味化,但是這個話題本身很窄,免不了有許多煩人的地方,作者不想浪費讀者的寶貴時間。

如果你是看熱鬧的,那看看圖片就行了;

如果你對軍事有點興趣,那就再看看第一章的簡介、第七章的分析與評論和第八章的簡短結論,跳過那些煩人的數字;

如果你是軍迷,那就不妨從頭看到尾,順便告訴 YST那些數字錯了或那些遺漏的應該補上。

 

(一)多管火箭炮是什麼?

 

「火箭炮」是現代戰爭中非常重要的武器,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顧名思義,「火箭炮」就是用火箭推動的砲彈。

 

1. 一般火砲

通常的大砲都有一根砲管,砲管對正目標方位,砲彈進入炮膛後根據所定的射程加入適當的火藥包,火藥點火爆炸產生高溫氣體把砲彈在砲管內加速,然後砲彈就被投擲到設定的地點。所以炮彈一出了炮口便不再加速了,成拋物線在空中飛行。這是一般火炮,也稱為管炮。

管炮攻擊的是點目標,譬如碉堡。

 

2. 火箭炮

火箭炮是不用炮管來加速的,火箭炮那根管子是用來設定火箭的飛行方向,其實不用管子,用一根鋼軌把火箭掛在上面效果也一樣。火箭的加速是靠固體燃料的燃燒在空中持續地進行直到燃料燃燒殆盡,然後火箭炮的戰鬥部(warhead)在目標上空的某一個高度炸開,將內藏的鋼珠或子彈頭(通常至少有數百枚)散出來高速飛向目標對地面的人員、車輛、建築物等造成殺傷。

火箭炮攻擊的是面目標,譬如飛機場、集結的裝甲部隊等等。

 

3. 火箭炮的戰鬥部(warhead)

火箭炮的威力在戰鬥部,它有很多型式,最普通的就是鋼珠彈(殺傷)與黃磷彈(燃燒)。還有一種更先進的戰鬥部叫子母彈,就是戰鬥部(母彈)內藏許多小型的炸彈(子彈),母彈炸開釋放大量子彈散布開來個別爆炸造成更大面積的殺傷。火箭炮的子彈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穿甲彈,一種是燃燒彈,也有雙用的綜合子彈。設計火箭炮的戰鬥部是非常有學問的,其中引信的設計決定母彈在什麼高度爆炸、子彈如何散布,這就有很高的科技成份。火箭炮的威力大小全看戰鬥部的殺傷力。

 

4. 火箭炮的特性

由於火箭炮的加速時間長,所以一般而言火箭炮的射程比同口徑的普通大炮要遠,這是火箭炮非常重要的優點。除此以外,火箭炮的戰鬥部也比同口徑普通砲彈大和重。

火箭炮的主要缺點是精度差,因此主要用作大面積的殺傷和摧毀,譬如對付敵人集結的部隊、車輛和物資。

 

5. 火箭炮為什麼都是多管?

為了造成敵軍最大程度的殺傷和摧毀,火力的分佈必須密集(沒有漏網之魚)和快速(沒有時間逃跑)。因此火箭炮都是多管的,管數從4到60,口徑越小的火箭炮管數就越多。所以快速發射和快速裝填還有子彈散布的廣度與密度是衡量火箭炮性能非常重要的指標。

 

6. 戰鬥系統

火箭炮要求非常猛烈的覆蓋火力,所以體積和重量都相當大,必須用車輛運輸。由於口徑大、管數多,火箭炮一般需要重型車輛才能滿足作戰要求。

典型的火箭炮作戰單元,譬如一個火箭炮連,由一輛指揮車、4~6輛發射車、4~6輛運彈車組成,構成一個最基本的戰鬥系統。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火箭炮

 

歷史上中國至少在元朝的時候就有過用黑火藥作為動力的火箭,並且用它在敵軍陣營放火,是最早的火箭炮。中國至少在明朝(十七世紀)的「武備志」就有正式的文字記錄敘述火箭炮。但是真正有現代戰爭意義的第一個火箭炮是蘇聯在1939年設計和製造出來的,取名為「喀秋莎」(Katyusha),代號BM-13。

 

 

陳列在基輔博物館的「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喀秋莎」的發射車有八根發射軌道,每根軌道上下各掛一枚火箭彈,所以可以同時發射16枚火箭彈,造成非常密集的火力覆蓋,對集結的部隊或大面積目標產生巨大的殺傷與摧毀。

 

「喀秋莎」的口徑是132毫米,最大射程是8.5公里,可以單射、數枚連射、或者一次齊射。「喀秋莎」一次齊射只需要7~10秒,這種發射速度是普通火炮不可能完成的。你能想像在不到10秒內16發5.2英寸炮彈爆炸產生的威力嗎?這就是遭受火箭炮攻擊的可怕之處。火箭炮只需要一輛發射車就可以把一個足球場的面積在幾秒鐘之內打成一片火海。

 

1941年「喀秋莎」第一次在戰場應用就摧毀了德軍在火車站堆積的大量軍用補給,立下大功。

在1942年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喀秋莎」的出色表現使它成為所有炮火中的明星。

火箭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發揮了重要作用,它的威力就在射速高,使敵人來不及躲避和逃走。

 

(三)大戰後的發展

 

火箭炮的缺點是落點不夠精確,於是科學家把火箭加上簡易的導航系統(譬如由陀螺儀組成的慣性導航)就成為導彈(台灣稱為飛彈)。後來火箭的射程越來越大,導航系統越來越精密(天文導航、雷達導航、地形比對、電子地圖...等等),就形成了中程導彈、長程導彈和洲際導彈。

 

所以導彈與火箭炮都是靠火箭推動,它們的不同只在導航。有導航系統的叫做導彈,沒有導航系統的叫做火箭炮。

 

但是隨著科學與工業技術的精進,導航系統的成本不斷地降低,簡易又便宜的導航系統就被裝設在火箭炮上使得火箭炮的精確度大為提高,一般而言可以到達射程的千分之三。這樣一來火箭炮與導彈之間的定義就越來越模糊了,事實上,今天的火箭炮就是便宜的短程導彈。

 

不過有一個火箭炮的性質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多管發射。這是因為火箭炮的用途是大面積一次消滅敵軍,這就要求遠高於普通火炮的發射速度,所以火箭炮幾乎一定是多管齊射的。實際戰爭時,火箭炮不但是多管齊射,而且是許多發射車同時排開一次齊射,造成萬炮轟鳴、一次殲滅敵軍或一次大面積摧毀敵營的效果(見下圖)。

 

 

中共解放軍PHL03型300毫米12管火箭炮發射中

 

(四)西方國家的火箭炮

 

西方國家的火箭炮以俄國和美國的武器為代表。

 

1. 俄國

 

俄國在戰後發展出三種火箭炮:

A. 「冰雹」(Qrad,代號BM-21);

B. 「颶風」(Uragan,代號BM-28);和

C. 「龍捲風」(Smerch,代號BM-30)。

 

 

「冰雹」122毫米40管火箭炮

ACerun: yes"> 

 

「颶風」220毫米16管火箭炮

 

 

「龍捲風」300毫米12管火箭炮

 

 

2. 美國

 

美國的火箭炮以M270多管火箭炮為代表。M270和「龍捲風」都是12管火箭炮。「龍捲風」的口徑為300毫米,美國的M270口徑要小得多,只有227毫米。

 

 

美國的M270: 227毫米12管火箭炮

 

3. 英國

 

作為比較,我們看英國在2005年發展的火箭炮。

 

 

英國的LIMAWS-R: 227毫米6管火箭炮

 

英國的LIMAWS-R,事實上,就是半個美國的M270。你看這個發射車多麼單薄,英國的陸軍和中國、美國、俄國的陸軍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4. 性能資料摘要

 

        年代  口徑  管數  射程  導航  全彈  戰鬥部  殺傷

              毫米        公里        公斤  公斤    公頃

冰雹    1964  122   40    20         67    18.3    4

颶風    1970+ 220   16    35        不詳  不詳    29

龍捲風  1989  300   12    70-90     800   280     67

M270    1983  227   12    32-45     306   140     33

LIMAWS-R2005  227    6    32-45  無   306   140     16

 

註: 1公頃 = 一萬平方米 = 100米 x 100米 = 大約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M270最大的缺點在射程,只有32公里,它的增程彈也只有45公里。

M270最大的優點在射速高,自動化程度高,特別是供彈車的效率高。M270發射全部12枚火箭彈不到48秒;M270只需要三個人操作;M270供彈車攜帶八個儲存器,每個儲存器裝有六枚火箭彈,足夠四次齊射,重新裝彈只需一人操作,12枚火箭彈在2~3分鐘之內完成。

 

「龍捲風」的射速更高,發射全部12枚火箭彈只需要38秒,但是它的裝填速度太慢,12枚火箭彈再裝填的時間需要36分鐘。

 

(五)國軍

 

火箭炮對防守台灣的國軍是非常關鍵的武器,這是因為任何登陸的敵軍部隊必須先在岸邊集結然後才能向內陸挺進,敵軍集結的時候就是國軍使用火箭炮大面積殺傷的時候。所以國軍的「中山科學院」在火箭炮上的研發從來沒有停止。

 

1. 工蜂-4型火箭炮

 

工蜂-4型火箭炮

 

這型火箭炮是中科院在1970年代初開始研製,1976年裝備部隊,屬於第一代。工蜂-4型可以牽引,也可以自行。自行式可以安裝在海軍陸戰隊的兩棲登陸裝甲車LVT-P5上,可以安裝在陸軍的裝甲運輸車M113上,也可以安裝在卡車上。上面的圖片前面一排是M113,後面一排是卡車(右上角),這是某年國慶閱兵時的照片。

 

工蜂-4型的優點:

A. 體型小巧,可以在各種不同的車輛中使用,連吉普車都可以搭載,機動性非常好。

B. 射速高,40枚火箭彈可以在16秒內全部發射完畢,火力猛烈。

C. 操作便利,可以從行軍狀態快速轉為戰鬥狀態。

 

工蜂-4型的缺點:

A. 射程近,子彈散布廣(密度不夠)。

B. 人工裝填,再裝彈時間長。

C. 戰鬥部種類少,只有高爆彈與黃磷彈兩種。

 

 

2. 工蜂-6型火箭炮

 

這型火箭炮是中科院在1970年代末開始研製,1980年代裝備部隊,屬於第二代。工蜂-6型有點類似蘇聯的「冰雹」( BM-21)火箭炮,口徑略小(117毫米),管數增加(45管),同樣使用載重卡車來操作。

 

工蜂-6型有A型與B型,它們的分別在戰鬥部。A型只有一般的高爆彈與黃磷彈;B型則會有子母彈與空炸信管,殺傷力大為增強。

 

3. 雷霆2000火箭炮

 

由於工蜂-6型的射程與其他性能在反登陸作戰中顯得不足,服役不久後,中山科學院便開始研究雷霆2000火箭炮作為新一代的反登陸武器,這是第三代。

 

雷霆2000在1994年完成設計,在1997年的台北航空展上首次對外公開展出。

 

 

台北航空展上的雷霆2000火箭炮

 

 

雷霆2000發射火箭彈

 

雷霆2000的優點:

A. 模塊化設計,發射架可以裝載和發射不同型號與規格的火箭彈。

B. 射速高,每2秒發射一枚,高於美國的M270。

C. 有三種不同型號:MK-15、MK-30與MK-45。

 

雷霆2000的缺點:

A. 火箭彈的散布精度有問題,因為散布太廣導致火力密度不足。大陸軍方戲稱有雷霆之聲而無萬鈞之勢。

B. 雷霆2000在2004年就應該進入量產,但是運載和發射的車輛有問題。台灣原先選定的美製M977卡車底盤已經停產,德國的優良卡車底盤因政治因素不肯賣,台灣自己不能製造,上門的貨又不合格,更何況台灣怎麼樣也不甘心買韓國貨,因此陷入困境。雷霆2000形同截肢的殘廢。

C. 目前雷霆2000是購買美軍M977的舊貨,上面很多設備譬如慣性導航系統、數字化語音通信系統、衛星定位系統等都已陳舊,維修困難。

 

4. 性能資料摘要

 

       口徑  彈長  管數  射程  導航  全彈  戰鬥部  殺傷

       毫米            公里        公斤  公斤    公頃

工蜂4   126  0.91   40   10.5      24.4  不詳    不詳

工蜂    117  2.17   45   15        62.8  不詳     3

雷霆2000:

MK-15   117  不詳   60   15        不詳  不詳    不詳

MK-30   180  不詳   27   30        不詳  不詳    不詳

MK-45   227  1.73   12   45        不詳  125     25

軍事小常識:多管火箭炮(下)

(六)中共解放軍

 

中共解放軍非常重視火箭炮,研發的火箭炮種類非常多,從63式107毫米、70式130毫米、83式273毫米、89式122毫米、到最新式的300毫米和400毫米。

 

YST 在本文選擇敘述63式107毫米(最老和口徑最小)、89式122毫米(口徑小但非常現代化)、300毫米和400毫米(最現代化和口徑最大)。

 

1. 63式107毫米火箭炮

 

 

63式107毫米火箭炮

 

這是為在高山、叢林、水網等困難環境作戰而設計的火箭炮。這種型式的火箭炮簡單、輕便、牢固、可靠,任何小型車輛或騾馬拖了就走,停下來就打,拆卸也非常容易。必要的時候這門炮可以由人力運輸。YST 個人非常喜歡這種武器。

 

任何武器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實用,這就是63式107毫米火箭炮最突出的優點。12管是標準制式裝備,但是這門炮也有單管、雙管和四管的型式,使它的運用更加方便,尤其是可以人力運輸,這在特種戰爭中是非常重要的。107毫米火箭彈重18.8公斤,剛好一個士兵可以背一發在複雜的地形長途行軍,再輕火箭彈威力不夠,再重士兵就背不動了(除非他是好萊塢電影中的超級戰士藍波)。63式射速很高,發射間隔0.6~0.8秒,發射後再裝填也非常快速,瞄準方式簡單有效。

 

 

63式107毫米火箭炮發射中

 

63式107毫米火箭炮被稱為火炮中的AK47,其在全球使用之廣泛和可靠性之高可想而知。在戰場的惡劣環境中,可靠性是武器最重要的性能。美國的M16自動步槍比蘇聯的AK47精緻和性能高,但是在越南的沼澤地,AK47掉到泥漿裏拿起來照樣打,M16掉進泥漿就打不響了,這可是要命的。一個武器無論再高的科技含量和再高的性能參數如果要求實驗室般的保養水是不能在戰場生存的。中國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就是在越南和阿富汗戰場贏得了如AK47一般的美譽。

 

63式107毫米火箭炮在解放軍中大量裝備,在國外也被大量仿製。中國的地形非常複雜,這種火箭炮是不會被淘汰的。這型火箭砲特別適合游擊隊與特種部隊。

 

63式107毫米火箭炮屬於重武器,它和AK47聯合使用,這一重一輕的搭配使游擊戰和特種部隊戰爭全面改觀,發揮的威力何止百倍。

 

63式107毫米火箭炮最成功的戰例是1972年08月01日凌晨1時,越南特種部隊用四門單管、兩門12管107毫米火箭炮悄悄接近美軍基地從六個方向突然對美軍機場發動襲擊,只發射了250枚火箭彈就把機場打成一片火海,摧毀了包括B-52在內的74架飛機,基地的飛行員和其他官兵傷亡近一千人,數十個儲油罐爆炸起火,一個炮兵陣地和一個通信中心被摧毀。直到戰爭結束該基地都沒有回復原狀。看到沒有?只要運用得當,小炮也可以立大功。

 

1980年代,阿富汗游擊隊用這型火箭炮阻斷了蘇聯軍隊的補給車隊。今天這個107毫米火箭炮仍然活躍於阿富汗戰場令美軍和北約軍隊頭痛不已。

 

2. PHZ89型122毫米40管火箭炮

 

 

PHZ89型122毫米40管火箭炮

(注意頂端前方的備彈儲存箱和後方的高射機槍)

 

 

PHZ89型122毫米40管火箭炮發射火箭彈

 

這是一種履帶式裝甲自行火箭炮,有優良的越野性、射擊穩定性和自身防護能力。

PHZ89帶彈80發,40發在發射架上,40發在前面的儲存箱中,再裝填快速容易。

PHZ89還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車內裝有控制、瞄準和裝彈的計算機,裝彈和瞄準全部自動化,可以在18~22秒內完成一次齊射,3分鐘完成重新裝彈。

PHZ89型火箭炮屬於性能先進、技術完善、攻防兼備的武器。

 

3. A100火箭炮

 

 

A100型300毫米10管火箭炮發射中

 

 

A100火箭炮戰鬥系統基本配置:

指揮車(左)、發射車(中)、運彈車(右)

 

 

4. PHL03型火箭炮

 

 

PHL03型300毫米12管火箭炮在轉場途中

 

PHL03型300毫米火箭炮的12管火箭彈成「品」字型排列,跟俄國的「龍捲風」極為相似,被稱為中國版「龍捲風」火箭炮。

 

5. 衛士-1型火箭炮

 

 

衛士-1型火箭炮的發射車(後)與運輸車(前)對接,準備裝填火箭彈

 

6. 衛士-2型火箭炮

 

衛士-2型火箭炮又細分了很多型,聽說有A、B、C、D四型,射程各不相同,戰鬥部的功能也不同。譬如衛士-2C 的射程是300公里,它的戰鬥部有搜索與追蹤無線電波的功能,專門攻擊雷達站。這些細節YST不是很確定,但是衛士-2D創下火箭炮的射程紀錄,這是確定的。

 

此處我們只貼兩種型號的照片,其中衛士-2D在衛士家族中口徑最大、射程最遠。

 

 

衛士-2型火箭炮

 

 

衛士-2D型火箭炮

 

 

7. 「神鷹400」垂直發射制導火箭炮

 

 

神鷹400垂直發射制導火箭炮在第七屆珠海航展上

(2008年11月)

 

 

神鷹400的火箭彈

 

 

神鷹400火箭彈導引頭的特寫

 

神鷹400是垂直發射的8管火箭炮(世界首創),射程兩百公里,末端採用衛星制導,誤差在一百公尺以內。

 

由於是垂直發射,所以是三百六十度全方位覆蓋。發射時,可以選擇八枚火箭攻擊同一個目標,也可以選擇八枚火箭分別攻擊八個不同的目標,後者是其他火箭炮無法做到的。

 

8. 火箭炮的戰鬥部

 

前面說過火箭炮的戰鬥部在火箭的威力上具有非常關鍵的地位,它們的設計與製造非常有學問。中共的大口徑火箭炮(300毫米以上,特別是衛士-2D),它的戰鬥部至少有下面六種。

 

A. 破甲殺傷子母彈:子彈560枚,每枚子彈破甲厚度95毫米,每枚子彈有效殺傷半徑>8米;

B. 綜合效應子母彈:子彈75枚,每枚子彈破甲厚度190毫米,每枚子彈縱火面積>60平方米;

C. 雲爆彈:有效殺傷半徑 70米;

D. 殺傷彈:有效殺傷半徑105米;

E. 燃燒彈:有效殺傷半徑105米;

F. 無人攻擊機彈:火箭抵達目標上空後釋放三個小型無人機進行搜索地面雷達信號,然後執行自殺攻擊,整個攻擊過程和以色列的「哈比」無人機相似。

 

9. 性能資料摘要

 

        口徑  彈長  管數  射程  導航  全彈  戰鬥部

        毫米            公里        公斤    公斤

63式    107   不詳  12      8.5       18.8     8.33

PHZ89   122   2.87  40     30         67      18

A100    300   7.3   10    >85    有    840     235

PHL03   300   7.3   12    150        840     235

衛士-1  302   4.74  4,8    80        524     150

衛士-1B 302   6.38  4,8   180        725     150

衛士-2  400   7.15   6    200       1285     200

衛士-2D 400   8.15   6    360       1575     250

神鷹400 400   不詳   8    200       不詳    不詳

 

註1:衛士-2D的口徑有400毫米、406毫米、420毫米、425毫米等等不同說法,本文取最保守的數字。

註2:衛士-2D的射程有360公里、380公里、400公里、420公里、480公里等等不同說法,本文取最保守的數字。 

 

(七)分析與評論

 

1.「龍捲風」遠勝 M270

 

「龍捲風」與M270是俄國與美國威力最大的火箭炮。從第四章第四節的性能摘要表上,我們很容易判斷出來俄國的「龍捲風」遠勝美國的M270,它們根本不在同一個層級。美國的M270基本上只相當於俄國的「颶風」。

 

2. 「龍捲風」與 PHL03各有千秋

 

PHL03是中國版的「龍捲風」,這兩種火箭炮基本性質非常相似。俄國的「龍捲風」在戰鬥部的威力上具有優勢(重了45公斤),中國的「龍捲風」在射程上具有優勢(遠了幾乎一倍)。顯然這是設計思想的問題,中國用部分戰鬥部的威力去交換射程。

 

俄國的「龍捲風」擁有世界火箭炮威力最大的戰鬥部(280公斤)。這是俄國武器的傳統,也代表俄羅斯的民族性。俄國的武器,不論哪一樣,總是裝藥最多的。

 

3. 衛士-2D是口徑最大、射程最遠的火箭炮

 

400毫米的火箭炮是全世界口徑最大的,360公里的射程也是火箭炮的世界紀錄。

 

4. 神鷹400是口徑最大、轟炸最精確的火箭炮

 

神鷹400飛行兩百公里以後轟炸目標誤差小於一百公尺,這是火箭炮的紀錄。

 

一般而言,要求火箭炮有多目標攻擊能力是多餘的。首先,火箭炮準確度不夠,遠程和超遠程火箭炮轟炸誤差相當大(400米~800米),需要傾瀉發射架上所有的火箭彈在同一目標才能保証摧毀。其次,真正在戰場上至少都有四到六輛火箭發射車進行攻擊,即使需要攻擊不同的目標,把不同的目標交給不同的發射車就是了。

 

不過當火箭炮變得非常準確時,對同一個目標齊射就會造成浪費。神鷹400的攻擊誤差很有可能小於戰鬥部的殺傷半徑,這時候只需要一、兩枚火箭彈就可以完成任務,神鷹400的8枚400毫米火箭彈就可以攻擊至少四個不同的目標,這時候發射車具有垂直發射的能力就非常關鍵了,因為不必調整發射方向就可以對多目標同時進行攻擊。

 

神鷹400在珠海航展非常轟動,不知有什麼未為人知的玄機。

 

神鷹400的射程只有兩百公里並不奇怪,因為這個型號在珠海國際航展上展出說明這是為了做生意的外貿型,根據國際條約輸出有導引功能的火箭(就是導彈)射程不能超過三百公里。這個規定受到國際間的嚴格監督,一旦違反後果嚴重,未來的外交工作就會很困難,沒有國家願意惹這種麻煩,至少不敢明目張膽地幹。

 

由於神鷹400是固體燃料,推力和燃燒時間是固定的,射程無法改變,解放軍肯定不會用這個型號。外銷和自用的型號功能不同,這是軍火市場的潛規則,大家心照不宣。比如美國賣給外國的飛機,雷達和發動機和自用的都不一樣。

 

想想看,神鷹400採用多種方式聯合制導,已知的就有慣性導航和衛星導航,肯定還可以增加其他的系統譬如紅外線,這成本已經不低。對火箭炮而言400毫米是非常大的口徑,把射程加到四百公里以上並不難而且合乎效費比的原則。不過這種改動必須加長火箭的尺寸,已經屬於另外一種型號了。

 

我們幾乎可以確定解放軍使用的一定是另一種加長型,射程超過三百公里是一定的,有可能超過四百公里。解放軍用的型號真正的射程、聯合制導的方式和誤差半徑這些都屬於機密,大家只能猜測。

 

5. 中國的火箭炮性能領先世界

 

很顯然,中國的火箭炮種類最齊全,各項性能指標領先世界,這在常規武器中是少有的。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

YST 的回答是:這是戰術思想指導下的結果。

 

我們看得很清楚,在火箭炮這門武器上中國最好、其次俄國、美國最差。

難道美國製造不出比中國與俄國更好的火箭炮嗎?

答案是否定的。

 

在空中武力上,美國最強,俄國次之、中國最差。美國有優勢的對地攻擊機和武裝直昇機專門從事遠距離的地面攻擊,所以遠程火箭炮對美國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中國不同,由於沒有空中優勢,中國必須擁有某種方式的遠距離地面攻擊優勢才能抵消美國的空中優勢,發展超遠程火箭炮對中國而言就至關緊要了。

 

火箭炮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它告訴我們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武器的發展要根據自己的現況和環境,不能盲目跟隨先進國家做競賽,要先想好怎麼作戰、怎麼戰勝,再根據自己的戰術思想去發展武器。

 

台灣人迷信美國的高科技武器,其實高科技武器都是燒錢的玩意兒,紙面上看的確不錯,那是因為那些驚人的或然率數值都是科學家和工程師運用電腦程式編出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必須這麼做才能不斷推銷他們的新武器和保住他們的飯碗,真打起來這些高科技武器未必有效,而且多半不是這麼回事。這就是為什麼連五角大樓的將軍們也沒把握在大型傳統戰爭能夠打贏中國,台灣海峽的局部有限戰爭就更沒有把握了,基本上美國處於劣勢(補給問題)。武器是給人用的,是執行戰術思想的工具,核心問題是戰術的優劣。中美兩國的戰術思想各有一套,根據各自的戰術思想中美兩國的武器發展已經自成系統,將來如果真交戰鹿死誰手就不知道了。

 

6. 衛士-2D是為台灣量身打造的

 

衛士-2D的射程是360公里,這並不是一個巧合或隨意設定的指標,而是為了武力統一台灣。

 

想想看,台灣海峽最寬的地方是兩百公里,台灣島最寬處是160公里,所以把衛士-2D的發射車開到福建沿海的隱蔽處(山地或樹林),360公里的射程就可以覆蓋整個台灣島。

事實上,台灣海峽北窄南寬,射程180公里的衛士-1B就可以覆蓋新竹以北的地區。

 

火箭炮是不可能防禦的,因為經濟無法負擔。YST 僅憑常識估計「衛士-2D」一枚火箭彈的造價低於五萬美元,而愛國者飛彈一枚造價超過兩百萬美元。這1比40的仗打兩小時台灣就破產了。

 

7. 超遠程多管火箭炮對周圍國家的威脅

 

由於火箭炮是無法防禦的大面積毀滅武器,遠程(>100公里)和超遠程(>200公里)的火箭炮只要拉到邊界就形成重大威脅。譬如「衛士-2D」砲兵營只要開進廣西南部,河內的人就睡不安穩。

 

記得不久前印度在非常靠近西藏的邊界附近修築了一個軍用機場,距離中國國境不足百里。這是非常愚蠢的國防戰略決定。印度只想到自己的戰機很快就能夠侵入並且深入中國領空進行各種攻擊,但是印度沒想到別人更容易攻擊它這個戰略目標。中國只要悄悄移入兩個遠程火箭炮營,第一波覆蓋就可以把整個機場打成一片火海,兩波覆蓋射擊不過10分鐘就可以把塔台、跑道、跑道邊的飛機、雷達站、飛機庫、油庫、彈藥庫、指揮部、維修設施、通訊設施、飛行員宿舍...等等全都打爛,連飛行員都死光靜悄悄。火箭炮的突襲能力、大面積的殺傷和摧毀力量是不能小看的。

 

(八)結論

 

1. 基本特性

 

火箭炮是陸軍常規武器中非常重要、威力最大的大面積毀滅武器,它不但效費比很高,高於彈道導彈和航空炸彈,而且執行非常迅速,比呼喚空中支援更快和更有效。

 

2. 台海戰爭

 

「衛士」火箭炮家族系列已經正式成軍,這門武器改變了台海統一戰爭的火力攻防,基本上形成一面倒的局勢。衛士火箭炮可以在15分鐘以內把台灣三百多個戰略目標打成一片火海。「衛士」對台灣島的戰爭影響力大於東風導彈,其意義的深遠已經從軍事層面上升到政治層面。

 

3. 國際影響

 

中國的遠程和超遠程火箭炮填補了普通火炮和短程導彈之間的空白,它們的服役有效威懾周邊國家,對中國這樣的陸權大國意義非常重大。

 

 

(全文完)

 

軍事小常識:多管火箭炮(上)

 

註:上面這個戰例過分誇大,戰果遠沒有如此輝煌。請參閱Light123的回應(2009/05/04)。上面這個說法最大的漏洞是B-52從來沒有駐紮在越南境內。YST 沒有仔細思考,引用了不正確的網上資料。YST 鄭重聲明,改正並致歉(2009/05/05)。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7 22:42 , Processed in 0.03140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