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读书频道----尽享财经智慧 (1) (重磅推荐) 做有钱的自己 94页1955楼 ☆ 百万理财计划:“有产族”财富管理课 92页1916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民银行法》内容广泛而明确。它继承了《法定货币法》,确立了替代现存州银行货币的国家货币。这一法案还规定对州银行的纸币征收10%的税,这样一来,使用这种纸币就很不划算了。虽然这种税是歧视性的,不适用于联邦纸币,但却在韦思银行诉费诺一案中得到确认。

  法院认为,对州银行纸币的联邦税无异于联邦财产税。法院判定,联邦政府有权向“州许可的特许权”征税,因为“特许权也是财产”,也“完全是课税对象”。由于联邦政府有税收权,因此,法院“不能要求立法机关对政府实施其被认可的权力施加限制”。

  除创立国家货币之外,《国民银行法》还确立了银行的国家许可权。统一许可创立了国民银行体系,也推行了统一的银行标准——同时适用于州银行和联邦银行。这是朝着国家金融集中迈出的一大步。统一银行管理的创立和国家货币的推出共同方便了内战债券的发行。

  国家许可体系是州银行体系的补充,并不取代州银行体系。各州的银行规定一般较联邦规则宽松,这就吸引了不少银行家经营州银行。由于州银行开始为储户开设支票账户,这种账户是免征上述10%税的,因而受到欢迎,州银行也得以生存下来。

  州银行和联邦银行的共存造就了一个双重银行体系。国民银行法创立了州银行和联邦银行并存的体系:联邦银行由联邦政府颁发许可、实施监管;而州银行和私营银行则由州政府负责。因而,这一体系是汉密尔顿理想和杰克逊等人理想的折中。

  联邦银行体系允许国会在国家货币的流动和供给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出现地区性和全国性危机时,一个单一体会及时提供救助。州银行也大有用武之地,规模小、反应快,能够更方便地为当地提供信贷。

  这一体系经受住了1869年、1873年、1884年、1893年等一系列经济危机的考验。

  作为一个国家,美国在1787—1893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一个能够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国家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双重银行体系的出现,这一体系将集中管理的优点与地区化服务的灵活性结合了起来。美国银行体系是在不断的试错中发展起来的,对不断演化的、经常是难以预见的需求进行适应是银行体系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但是《货币战争》却把1863年国家银行法称为“致命的妥协”。它说,因为战争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林肯需要更多的绿币去赢得战争才不得不向国会的银行家势力低头,签署了1863年《国家银行法》。该法案授权政府批准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发行统一标准的银行券(除了发行银行名称不同),这些银行实际上将发行美国的国家货币。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银行以美国政府债券(Government Bond)作为发行银行券的准备金(Reserve),实际上将美国的货币发行和政府债务死锁在一起,政府将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货币战争》说,“国际银行家把英格兰银行模式复制到美国的阴谋终于得逞了。从此偿还美国政府永久的和永远增加的债务利息,就像一根绞索牢牢地套在美国人民的脖子上,越挣扎越紧。到2006年,美国联邦政府共欠下8万6千亿美元的天文数字的债务,平均每一个4口之家,要摊上11万2千美元的国债,而且国债总额正以每秒2万美元的速度增长!美国联邦政府对国债利息的开支仅次于健康医疗和国防,2006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之巨。从1864年开始,银行家们可以世世代代享用国债利息这一美餐。仅仅是由于政府直接发行货币还是政府发行债券而银行发行货币这一点看似不起眼的差别,就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不公平。人民被迫向银行家间接缴税,为了原本是他们血汗劳动所创造的财富和货币!”

  对于这种论述,有两方面的指责。一个是经济学方面的指责:“债务与货币死锁在一起,其逻辑的必然结果就是债务永远增加,直到债务货币遭人彻底抛弃或者其利息重负压垮自身经济发展……从本质上看,储备金制度和债务货币体系是长期通货膨胀的元凶。”另一个是社会公平方面的指责:“人民未来的税收不应被抵押,更不应该抵押给私有的中央银行……美元的发行量越大,(美国)人民的利息负担就越重,而且世世代代永远无法还清。”

  遗憾的是,这两个指责都不够准确。针对第一个指责,在一个经济中,债务总量的增加未必一定就是坏事,前提是经济本身的总量也在增加。换句话说,如果你把一个国家也好、一个社会也好都看成一个“公司”,只要在这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总的资产在增加,总的负债相应地有所增加就不一定是问题。你的“所有者权益”(也就是一个经济或者一个社会中的公民财富)那一栏的变化既不简单地取决于总资产的变化,也不简单地取决于总负债的变化,而是取决于总资产和总负债的相对变化速度。至于储备金制度,这是现代银行商业模式的一个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银行如果拿进来1美元,也只能借贷出去1美元,扣除了利息支出,银行业在整个经济中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价值损耗。

  针对第二个指责,从本质上说,所有现代金融产品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抵押”为基础,要么抵押现有的资产,要么抵押未来将要产生的现金流。资产抵押证券就不用说了,即便是普通的公司债和公司股权,其实也都隐含着“抵押”的概念——债券是以可以用于还债的现金流为“抵押”,股票则是以未来可以用来分红的利润为“抵押”。正如一个公司可以把它未来的现金流用来抵押发行债券,一个主权国家同样可以把政府未来的现金流拿来抵押。两者没有太多本质的不同。至于人民的利息负担是否越来越重,我们只需要看两个最重要的参数,那就是利率和税率。今天美国的利率水平同40年前的60年代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公司所得税率同40年前相比还略有下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1 汉密尔顿的超前理念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很难设想,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任何国家都没有中央银行。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对于美国来说,没有一个中央银行更是理所当然。因为在进入20世纪之前,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权力集中的恐惧,以及对个人及州政府权利的悉心维护与捍卫。

  美国开国元勋、宪法起草人之一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财经专家,曾任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来自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私生子和无家可归的孤儿,一跃成为乔治·华盛顿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作为华盛顿的侍从武官(aidedecamp),他对独立战争的贡献巨大,其中最著名的是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Battle of Yorktown),他还是《联邦党人文集》(the Federalist Papers)最主要的执笔者。在华盛顿任总统时,他作为财政部长(1789—1795)政绩非凡,并创建了美联储的前身——合众国第一银行(the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作为联邦党人的首领,他为美国两党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汉密尔顿作为财政部长的业绩被他形形色色的生活经历所掩盖:账房伙计、大学生、青年诗人、评论家、炮兵上尉、华盛顿的战时副官、战场英雄、议员、废奴主义者、纽约银行创造人、宪法委员会成员、演说家、律师、教育家、对外政策理论家和军队高级将领,等等。切尔诺夫的结论极具说服力:“如果说杰斐逊提供了美国政治论文的必要华丽诗篇,那么汉密尔顿就撰写了美国的治国散文。没有哪位开国元勋像汉密尔顿那样对美国未来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有如此的先见之明,也没有哪个人像他那样制订了如此恰如其分的体制使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晚年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重归于年轻时候信仰的基督教,但他在临终之时要求纽约特尼提教堂(Trinity Church)为其举行圣餐礼时,却一度被拒绝,原因是他始终难以放弃“决斗”这一有违基督教义的行为。他的死便是出于与政敌、杰斐逊执政时期的副总统亚伦·伯尔(Aaron Burr)的决斗,当时汉密尔顿答应了决斗,却因为基督教信仰而故意将子弹打偏。汉密尔顿的雄辩最终说服了教堂方面,为其举行了仪式,他说,他已经虔诚地忏悔,并愿意与所有的人和解,包括伯尔。

  按照决斗的规则,汉密尔顿先开枪,奇怪的是,他发出的子弹离布尔甚远。而伯尔毫不手软,一枪命中汉密尔顿的右胸。在整理汉密尔顿的遗作时,人们发现了他决斗前一天晚上写的日记。汉密尔顿在日记中说,自己明天不会开枪。为什么汉密尔顿有此打算,而第二天他又开了于事无补的一枪,并造成自己悲剧性的死亡。

  在美国的开国元勋中,没有哪位的生与死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更富戏剧色彩了。在为美国后来的财富和势力奠定基础方面,也没有哪位开国老臣的功劳比得上汉密尔顿。虽然他也身为美国建国之父之一,却始终没能像别人那样做上美国总统,而且在与其主要政治对手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竞争中更似乎是输得惨不忍睹,可孰料——历史的戏剧性就在于此——在其过世之后,他的政治遗产,包括“工业建国之路”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等,却在此后的美国历史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甚至一些影响了美国历史进程的总统,如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他们所施行的政策就是建立在汉密尔顿的遗产基础上的。

  汉密尔顿虽然认识到个人自由与各州自治权的重要,但他坚信,为了确保与自由相辅相成的经济繁荣,美国必须有集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即今天在全世界普遍通行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可惜,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主义纲领与理念过于超前,而未能被他的同代人和继承者所及时理解与接受。作为准央行的第一次试验,成立于1791年的美国第一银行于1811年停业,而民粹派代表人物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于1832年否决了国会关于延长美国第二银行执照的提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密尔顿所倡导的正是联邦政府集中控制货币发行与供应,而安德鲁·杰克逊等所捍卫的则是各州银行自行发钞的自由与权利。但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汉密尔顿是与国际银行家沆瀣一气的罪人,而杰克逊总统却成了“杀死银行”、捍卫国家货币发行控制权的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2 总统向资本家求助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事实上,在杰克逊总统废除美国第二银行后,美国金融业陷入了长期的混乱与不稳定状态。自1836年起,美国银行恐慌危机至少每20年就爆发一次。

  1895年,美国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金融危机。自从平息了1893年的黄金危机后,国库中的黄金急剧减少,紧逼保证货币兑换的心理底线。绿币(注:南北战争时开始发行的联邦政府纸币)持有者害怕了,疯狂地跑到银行要将这可能一文不值的纸币换成金币。受此影响,国库中的黄金一路下降。2月,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政府的金本位已经支持不了多久了,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之内它就会崩溃。

  总统克利夫兰不知所措,后来不得不向摩根求助,尽管他不喜欢这个人。因为在民主党人看来,凭借大资本和大商业,摩根这些人手中拥有与其地位不相符的过大权力。

  摩根向总统解释道,靠发行国债来解决流动性危机远水救不了近渴。他提议政府将这些国债先卖给以他为首的辛迪加财团,然后财团再向国民出售这些国债,这样就解了政府燃眉之急,他保证让国库堆满黄金。

  政府将宝都押在了摩根身上。最终摩根拯救了财政部,却把总统和自己赔了进去。民主党人认为总统此举背叛了民主主义;国会要求摩根在一个涉嫌内幕交易的委员会面前交代,自己的财团趁政府处于危机时靠承销债券赚取了多少利润。“对此我无可奉告,”摩根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3“货币托拉斯”时代的结束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在麦金利总统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后,西奥多·罗斯福继任总统。他抛弃了麦金利对大财团的政策,开始拿摩根庞大的铁路托拉斯——北方证券公司开刀,司法部发起了反对铁路托拉斯的诉讼。摩根非常气愤。自从帮财政部渡过1895年的危机,摩根就坚信自己像政府的第四个部门一样成为合众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罗斯福并不打算打倒这个经济巨头,而是向他表明:钱是市场的主宰,人民才是政府的主宰。

  1907年爆发的银行危机蔓延全国,导致银行纷纷倒闭,给存款者与经济造成了惨重打击。痛定思痛,美国朝野与各党派终于吸取了教训,并达成共识——美国无论如何必须设立中央银行,以防止与处理未来的金融危机。

  1907年美国经历的另一场经济危机,让罗斯福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经济离不开像摩根这种人的帮助。当时黄金的供应量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一些国家开始感到手头拮据,国外对资本的需求加剧了美国黄金的外流,竟将美国几家银行和托拉斯推到了倒闭边缘,证券市场因缺钱而几乎崩溃,从而吹响了新一轮破产危机的号角。最终还是摩根在大家的期待中出场调动头寸,才避免了这场危机转化为全面的经济萧条,他因此被誉为“政府的保护神”。

  摩根之所以出手,其实是想在得到联邦政府的支持下扩大铁路托拉斯公司的实力。他派人向总统挑明了自己的美国钢铁公司收购“一塌糊涂”的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一事。因临近大选,罗斯福对此并不关心。这再次向人们展示了摩根控制美国经济的实力。

  罗斯福总统是意识到要将民主从资本家手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人,但绝不是最后一位。主张改革的伍德罗·威尔逊1912年成为第28任总统,一场削弱摩根势力的行动悄然展开。众人的批评都集中到摩根的“货币托拉斯”所拥有的不恰当权力上。摩根成了审查委员会的重点审查对象。

  经过调查大家才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摩根的产业相当广泛,由他和合伙人管理的公司有很多,如信孚银行、担保信托银行、阿斯特信托、美国商业银行、大通银行、化学国家银行、公平人寿保险、纽约中央铁路、北太平洋铁路、美国钢铁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通过相互持股、互换管理者、资金方面的往来,这些公司、企业、银行已经结成一张强大而稳定的网,这样一来,货币和信贷的控制权更是集中到了这些人手中。”

  无休止的审讯和让人发狂的记者,搞得已75岁的摩根精疲力竭。1913年3月,摩根在国外度假时死于原因不明的发烧。不久他的遗嘱便向外界公布了,令大家震惊的是,除去收藏品不算,他的所有资产竟只有6800万美元。摩根的一生很多人并不了解,但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摩根并不“富有”,但他却有比那些“富人”更大的权力。这也更坚定了改革论者限制这些人手中权力的想法,因为其他人都渴望取代摩根的地位。几个月之后,威尔逊总统向国会提交提案,希望通过一项法案来限定这些资本家的权力。摆在美国人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新的中央银行,但问题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央银行:是曾遭几届总统否定的第一和第二国家银行那样的私人银行,还是一个国有银行?像银行家这些资本家,他们希望建立一个私有的中央银行;但在改革论者看来,解决长期困扰美国人的经济危机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真正属于国民的中央银行,资本家往往会站在国民利益的对立面,所以不能把如此重要的货币控制权留给他们。

  一场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央银行”的大讨论在美国展开,报纸、杂志、议会、酒吧都成了大家畅所欲言的地方。“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这对老冤家在至今争斗了近一个多世纪之后,双方最终达成了一项折中方案。随着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的签署,美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机构——联邦储备银行,也就是“美联储”,它是一个名为国有实为私有的中央银行。与第一和第二银行一样,美联储被设计成由私人拥有股份;但不同的是,连原来20%的政府股份也被拿掉了,成了“纯粹”的私有中央银行。在谁控制美联储的问题上,银行家保罗·沃伯格提出“国会控制美联储,总统任命董事会成员”的原则,最终成了一个“总统任命,国会审核,独立人士任董事,银行家做顾问”的设计框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4 美联储的权力制衡机制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鉴于美国独特的政治与文化传统,在长达数年的联储筹备与法律拟定过程中,设计了一套较为精细的权力制衡机制,体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妥协精神。其结果是美联储系统并没有把权力集中于纽约或华盛顿,而是设立了一个在全美有12个地区联储银行的分散系统,以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反映并代表不同地区的利益。而且,联储银行被设计为准公立的机构,实际上为公私合营的混合组织,其目的是防止一个公立的联邦权力当局侵犯私人企业部门的权益。

  纯粹从所有制来看,每一个地区联储银行的股东由该联储地区的成员银行构成,因为成为联储银行成员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购买联储银行的股份。而这些成员银行都是私人商业银行机构(美国从来没有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说美联储系统中的12家地区性联储银行是私人的中央银行,并没有错。

  但是,从实质控制权来看,美联储体系是一个由国会与联邦政府双重控制并接受公众监督的统一的中央银行,代表最佳公共利益行使其央行职权,包括货币政策(确定准备金比率、贴现贷款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银行监管,并通过其“最后的贷款者”角色维护美国金融系统稳定。

  虽然各地区联储银行享有一定的权利,但毫无疑问,美联储体系的核心权力掌握在总部设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Board of Governors)手中。联储局是美联储系统的龙头与神经中枢,由7名理事组成,是100%的公立机构。所有7名理事都由总统任命,参议院确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后的一系列银行改革举措,联储局的权力与影响不断扩大。联储局制定准备金比率,审核并确定各联储银行的贴现率,尤其重要的是,控制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的决策。联储局的所有7名理事都是FOMC的成员,占FOMC的绝大多数,且联储局主席兼任FOMC主席。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货币供应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所以联储局所控制的FOMC在整个美联储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联储局还拥有其他权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并影响各地区性联储银行。例如,虽然各联储银行行长在理论上是由其董事(其中A类、B类董事由成员银行推选)选出,但必须得到联储局的批准。联储局常常向各联储银行的董事会推荐行长人选(通常为职业经济学家),而联储银行的董事会也通常乐于遵照联储局的“建议”。联储局还有权确定各联储银行行长的薪酬,并且审核各联储银行的预算。

  如果联储局的权力如此之大,实质上掌控着整个美联储系统,那么,地区联储银行的“私人股东”,即成员银行,对美联储的运作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几乎为零。成员银行虽拥有联储银行的股票,但并不享有类似所有权所相应的利益。尽管美联储系统每年可录得200亿美元以上的巨额盈利,股东或成员银行最多能指望得到6%的年度分红,绝大多数盈利由联储局转交给了美国财政部。因此,与一般私人公司股东不同,联储银行的股东对其名义上拥有的财产毫无支配权。成员银行最多只能选举联储银行董事会中A类与B类董事中的各1名,而且这名董事常常是由联储银行行长提名。因此,股东或成员银行,在美联储系统中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与影响。事实上,今天只有约1/3的美国银行是联储的成员银行,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一比例曾是半数。因为成员银行实际上没有“私人股东”的权益,而且还必须承担在联储银行缴存准备金的义务,股东或成员的成本很高,所以曾不断有银行机构脱离联储系统,削弱了联储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以至于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的存款机构放松监管与货币控制法案中增加一个特别条款,即不管是否成员,所有存款金融机构必须在联储系统维持准备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5 美联储到底干什么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已有90多年历史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实际上包括12家银行及其分布在全美各地的25家地区分行。尽管它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和保护美国的银行系统,但其目前的主要职责却是控制通货膨胀。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章程,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创造环境,促进高就业率、稳定物价、国民经济增长和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

  美联储的另一项重要职责是推动资金在银行系统内安全高效地运转。迄今为止,通过鼓励在电子转账等领域进行科技创新,美联储已大大提高了支付系统的效率。最早的资金流转是通过电报进行的,时间可追溯至1918年。最终,美联储将朝着无纸货币或电子货币的未来迈进,一旦实现,它的日常工作职责——更换旧币和没收伪钞,将不复存在。

  美联储由一个7人组成的总裁委员会负责管理,所有委员均由总裁予以委任。每个委员的任期长达14年。总裁委员会下设1名主席和1名副主席,其任期均为4年。由12名委员组成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则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组织,该委员会每年召开8次会议,研讨美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

  简而言之,掌控世界经济的美国经济,尽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掌控之中。美联储有三大法宝,用来调控美国的经济状况。

  第一,美联储可通过买卖美国国债来抑制通货膨胀或刺激通货紧缩。当它买进时,货币供应量便增加;当它卖出时,货币供应量则减少。这些交易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在另一方面,它们能帮助政府确定,货币可用量究竟有多少?资金借贷是否容易?借贷成本是否高昂?这些会影响到,多少人会有工作,物价是否会稳定,有多少商品和服务将会被生产和销售,等等。

  第二,美联储可要求商业银行保留一定百分比的资金作为“储备金”,这些储备金或是金库里的现金,或是存在美联储的“储备金结算”特别账户中。由于银行不能动用储备金,因而美联储可通过改变储备金的要求比例,引导银行向市场出借更多或更少的资金。银行需要储备的资金越多,它们可出借的资金就越少,贷款的利率就越高,需要贷款的零售、建筑等行业所受到的制约也就越大。

  最后,也是目前最少采用的,美联储会设定一个贴现率,银行可根据这一利率向美联储借款。银行可向美联储的“贴现窗”借款,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出借。不过,运作良好的银行通常都不会向“贴现窗”借款。在过去的20年中,美联储的影响力在这一领域已日渐衰落。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美联储通过控制银行来控制消费者的花费。没错,我们的钱是我们自己的。但我们究竟有多少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近期的货币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6 功过参半的操控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既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美国经济,美联储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强势的机构了。虽然它的目标听起来冠冕堂皇,但评论家们可不会买账。

  1972年,颇具争议的经济学家汉斯·森豪斯发表了一篇关于美联储银行体系的论文。在论文中,他描绘了美联储阴险的一面。他认为,在未来,相对于其他银行而言,美联储并不会成为慈眉善目的母亲,恰恰相反,它会成为呼风唤雨的老大。它会干涉自然经济力量,以通货膨胀等方式稳定政府债券市场,并利用这个市场维护政府的利益。

  “它就是这样做的,”森豪斯写道,“它打击美元的购买力,悄悄从大众手中掠夺财富。它就像古代的暴君一样聚敛民脂民膏,但它却比暴君更为阴险,因为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在他尖锐的指控中,森豪斯对美联储银行体系的《银行紧急法令1号》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而之前,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这项法令是基于1917年10月6日颁布的《与敌贸易法案》,该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可对租金、价格和工资自由地实施政府控制,并引进了配给制度。森豪斯批评道:“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战争的威胁无处不在,那么我们必须考虑,战争经济的后果是否应取决于美联储决策人一时兴起的念头上,而我们的总统所能做的只是点点头而已。”其他的批评家虽没有如此严厉,但也指出,美联储常会犯错误,从而损害人民的利益。事实上,美联储的决策者曾犯过太多的错误。

  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的不当政策是造成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和70年代高度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一战”结束后,为了鼓励欧洲重建家园,修复被战争破坏的公司和企业,美联储调低了利率,此举在美国引发了严重的投机行为,债券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泡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联储提高了利率,但这项措施并没能有效遏制泡沫,泡沫反而越来越大,最终在1929年10月破裂。同以往的货币危机一样,美国的银行大量倒闭,投资者落荒而逃。

  在大萧条初现的时候,作为货币管理机构的美联储本应放松对货币的控制,但它却没有。美联储体制的问题暴露无遗:民主党因缺乏专业知识而不懂得如何应对发生的货币危机,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银行家却不顾民众死活,冒很大的风险进行操作。而这时能充当摩根临时代理人的唯一人选不久前去世了,这个人就是本杰明·斯特朗。摩根去世后,斯特朗就被任命为美联储纽约银行董事会主席。他明确表示支持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联邦储备系统的建立就是给美国的经济设了一道防火墙,它能预防货币危机的出现。即便货币危机出现,我们也不必惊慌,因为它还赐予了我们靠发行货币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幸的是,美联储错误地将利率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的做法加剧了危机的程度,受此影响,美国的货币供给量一度缩减到原来的1/3。

  危机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大萧条的出现。为了应对危机,美联储一直在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配合美联储的工作,国会和胡佛政府决定联合提高税率、减少政府开支,理由是政府也要同美国人一样减少债务。但它们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降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才能帮助美国经济摆脱萧条。后来基于保护国内产业的考虑,国会又决定提高关税,并得到胡佛总统的批准。高关税政策惹怒了外国商人,他们向美国发动了一场报复性的国际贸易斗争。

  1931年英国放弃了金本位政策,随后出现的英镑贬值不仅让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还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复苏。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果断作出了暂停将绿币兑换为金币的决议,这样金本位在美国的地位就开始动摇了。数月以后,国会批准了总统的决议,至此,美国历史上的金本位一去不复返了。“二战”结束之后,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恢复金本位的潮流,但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并没有这样做。这样的结果是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的依赖越来越大了。

  吸取了萧条带来的教训之后,美联储再也没有在“紧缩银根”的问题上犯过错误。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它就犯过几次很小的错误。那时,石油危机、越南战争、大社会计划引发了高通货膨胀。在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努力下,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继沃尔克之后,在阿兰·格林斯潘的带领下,美联储在防止经济萧条、股市崩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恢复了繁荣。

  公平地说,美联储在不断总结历史失误的同时也在不断进步。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应归功于美联储的政策。即使是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现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控制通货膨胀上功不可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7 美联储应该对金融风暴负责吗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在目前这场冲击全球的金融风暴中,美联储的作用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美联储对这场风暴的起因和发展究竟负有什么样的责任?

  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人们对美联储的批评越发强烈。批评的焦点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误。在网络泡沫破裂之后,美联储奉行的超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更多泡沫的产生,导致了现在的金融危机。有的专家对美联储在这次应对危机中大规模扩大信贷的做法也表示了不安,担心这可能会导致新的问题。

  美联储官员也承认,他们在这次危机发生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前不久参加一次国会听证会的时候表示,在房贷支持证券等金融衍生产品繁荣时期,他没有对有关要求加强对这个行业监管的呼声予以重视的原因是相信参与这些金融产品交易的人最了解风险所在,所以也最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格林斯潘承认自己过高地估计了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

  不过,如果把超低利率称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第一推手,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原因很复杂,低利率是一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房价的上涨和随后的回落并不是美国独有的现象。有些国家的房价摆动的幅度比美国还大。在这段期间,不少国家的中央银行虽然没有像美联储那样放宽利率,但长期利率也同样很低。在2002年到2004年之间,短期利率很低,对当时的房屋市场有一些影响,但是,后来利率提升到中性水平之后,房价还在继续强劲上涨,显然这里面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人们在反思这次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成因时提出,联邦政府多年来推动的提高民众住房拥有率的政策为次级房贷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毫无疑问,政府有责任。诚如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普尔所说:“联邦政府确实是一般性地鼓励了次贷市场,但并没有对各种次贷产品进行逐一审批,也没有推动任何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购买次贷。”如果全面评价泡沫责任的话,私人企业显然负有主要的责任。次级信贷是一种有用的金融创新,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私人信贷机构把这种创新推向了极端。许多私人金融机构,比如,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等,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期间进行高风险运作,这才导致自身在市场逆转时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它们都迷恋于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希望获得在其他低回报率行业所得不到的高回报率。这些投资者对信贷分析敷衍了事。虽然大萧条以来全国平均住宅价格从来没有下跌过,但是,美国地区性的房价下跌还是有的。21世纪初的技术泡沫破裂之后,投资者应该意识到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但是,信贷评级机构不负责任,资产管理经理放弃风险管理标准,无节制地扩大债务与资产的比例,通过短期的融资来进行抵押贷款这类长期资产交易。当市场变化以后,灾难已经无可避免。

  针对加强监管以防危机重演的强烈呼声,普尔表示了深深的担忧。他认为,银行和金融行业的监管一直都相当严格。这次危机不是监管不力,而是市场的激励机制出现了问题。因此,防范危机要从改善市场激励机制入手,让私人企业在制定金融战略的时候注意降低系统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金融危机的恶化,联邦政府的救市范围正在迅速扩大。央行在近期的金融动荡中扩大信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放贷的范围已经大大突破了过去为限制此类信贷而确定的界限,无论是从接受信贷的机构数量上,还是在提供信贷的合同标准上。驱动这种政府干预的动力是希望能够防止金融市场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降低金融动荡所造成的总体代价。但是,随着救助范围的扩大,人们对获得救助的期望也就越高。这种期望扭曲了企业面对的现实,导致企业丧失了自救的机会。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本来雷曼公司是有机会通过多种渠道融资来渡过困境的。但是由于它认为政府能够救助比它小的贝尔斯登公司,自然就不会对自己见死不救,雷曼公司放弃了自我救助的关键时机,从而进入了破产程序。一些金融机构如金融服务公司GMAC为了获得申请政府救助的资格而在考虑转换身份,成为商业银行。汽车行业的一些公司也因为看到政府救助范围的扩大而申请救助。

  权威人士认为,政府应当尽快明确救助界限,阻止市场期望的扩大。美联储和联邦政府需要快速行动,限定哪些公司有资格得到政府的资源。美联储应该暂停公司转变身份成为商业银行的审批。国会也应当拒绝更多的企业要求纾困的请求。应该要求处境困难的企业通过破产法寻求保护。

  人们在提出相关批评的时候实际上是要求美联储扩大自己的基本职能,除了控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就业稳定这两个国会规定的基本职能之外,再加上通过利率政策来遏制泡沫的职能。要达到这一政策目标,需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决策者必须要能够比较有把握地、及时地发现泡沫;第二,货币政策收紧的程度要非常可能有助于遏制投机活动,至少是部分的投机活动;第三,限制泡沫可能会产生的经济表现改善的预期要足够大。

  这三个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形成泡沫的因素往往很多,而且有些因素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如果到了泡沫晚期才能够作出肯定的判断,那么,采取措施捅破泡沫只会给经济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投机活动和投资行为之间的界限也很难区分。要控制投机活动首先要弄清楚刺激投机的因素,而这方面往往是非常困难的。至于政策效果,这次的危机波及全球,严重程度超过美联储原来的估计,如果能够及早采取行动,效果应该是足够大的。但非常遗憾的是,前两个条件都无法实现,再大的政策效果也是无从谈起的。《货币战争》一书混淆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本质差别,对美联储的领导班子在专业上是否胜任称职,在货币政策上是否制定得当,在维护金融市场信心、价格稳定与充分就业目标方面的记录是否完美等涉及中央银行的关键问题不着笔墨,毫无兴趣,而围绕着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这一点上大做特做文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近30余年后还继续残存的对私有制的偏见,但在更大程度上,是对美联储这样一个有较特殊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的中央银行的根本性误解。美联储的诞生,对于美国乃至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而《货币战争》一书对此却悻悻写道,“1913年12月23日,美国民选政府终于被金钱权力所颠覆”,简直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管该书对美联储有何成见,事实是,美联储自成立近100年来,已在美国公众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很多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人民对美联储这样一个未经选举产生,却有巨大影响力的精英机构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包括国会与总统在内的许多公共权力机关的信任。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被各国广为仿效的中央银行机制存在各种问题,但是也不能因为存在问题而彻底否定它,不能一竹篙打落一船人。理性的办法是,认真审视问题,寻找对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1 没有美联储,也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德国总参谋长毛奇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帝国政府为了获取最大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这导致了占据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的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和拥有殖民地相对较少的新兴帝国德、日、美之间的矛盾,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就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1892—1907年,老牌殖民帝国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各国政府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1912—1913年发生的巴尔干战争使欧洲大国关系失去了平衡,各帝国之间勾心斗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苗头已现端倪,德国总参谋长毛奇曾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1914年6月28日,一名年轻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开枪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刺杀,从而使德奥同盟有了向协约国寻衅的借口。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德、英、俄、法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土耳其、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和日本等国。日本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于1914年对德宣战,并迅速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关系,1915年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一名年轻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开枪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刺杀,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大陆首先点燃战火,然后战火迅速蔓延到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英、法、比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国军队同奥匈、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以及巴尔干战场和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有30多个国家、10多亿人口被牵扯到战争中,这场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各交战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被饥饿、疾病和战争夺走生命的人也超过1000万。这场战争推翻了4个国家,产生了7个新的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达1863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它一方面大大削弱了众帝国的力量,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唯有美国利用战争大发其财,一举成为经济强国。

  另一方面,这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其他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都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世界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的政治结果。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这样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人们、观念和亚洲本身都在改变。”

  正如杜波伊斯所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各种分赃条约,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货币战争》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美联储一手造成的。一个仅仅在战争爆发一年前才成立的中央银行,竟然能够导演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争?这无异于天方夜谭!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种因素综合导致的人类大悲剧,这些因素包括:民族矛盾、同盟对立、争夺殖民地和疯狂的军备竞赛。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美联储可以操纵控制的。基辛格在其名著《大外交》一书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评论,他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令人惊讶之处,并不是其爆发的原因仅仅是一件与以前其他危机相比显得无足轻重的事件,而是因为它(战争)拖了这么久才爆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2 美国是如何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英国是一个占有巨大帝国赃物的退隐了的老海盗,比起刚刚开始生涯的年青德国海盗来,更倾向于与美国和平相处,因为德国只有靠把目前世界赃物的分配搞得稀烂,它才有希望赢得日光下的地盘。”

  美国是如何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孤立主义是美国最重要也是影响最深的外交传统,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逐渐放弃孤立主义,开始了角逐世界霸权的历史进程,这里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孤立主义构成了冲击和挑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在是否要卷入欧洲战争问题上出现了对立的两派:反对派与支持派。其中,反对派中,就族裔分,有德裔和爱尔兰裔的美国人;就政治观点分,主要是西部进步主义派别和城乡改革派。西部进步主义派别是坚定的孤立主义者,到30年代也是孤立主义势力的中坚力量。其代表人物有波拉(Borah)、诺里斯(Norris)、约翰逊(Johnson)、拉福莱特(Lafollette)等人。城乡改革派则害怕参战会影响美国国内的改革。他们认为参战只对银行家和商人有利。不过在战争的最初阶段,多数美国人都期望美国置身于战争之外。总统威尔逊、国务卿布赖恩(Bryan)都持这种观点,他们期望用严守中立来达到这一目标。美国政治家主张中立的考虑是:

  第一,美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奉行不卷入欧洲事务的孤立主义政策,舆论和国会都容易接受;

  第二,美国与欧洲两大对立集团之间均存在矛盾。美国不愿看到任何一方大获全胜,美国不愿意英国、德国、俄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取胜;

  第三,最重要的是美国可以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大做生意,扩大贸易市场和经济实力。

  支持派在一开始是少数,形势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战争初期,美国并没有希望从战争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战争的第一年——1914年,布赖恩就明确建议美国金融家不要对协约国贷款。1914年8月布赖恩在与总统商量后,再次通知金融家,向交战国贷款违背了“真正的中立精神”。形势逐渐变化了。协约国因为战争,从美国购买农产品、工业品和军用物资,进口量逐步增加,这对美国从经济萧条中恢复过来有很大帮助。大多数美国人也从中得到了好处,而不仅仅是银行家和军火商。到1915年秋季,协约国由于财政困难已买不起美国货。财政部长麦卡杜(Mcadoo)强烈要求改变不向交战国贷款的政策,他的理由是为了保持美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繁荣。继任国务卿兰辛也认为有必要改变政策。他担心协约国减少进口会引起美国“生产缩减,工业萧条,资本闲置,金融混乱和劳工阶级的普遍骚乱”。美国为了自己的经济繁荣只得贷款给协约国,让协约国拿美国的钱来买美国的货。摩根公司实际上成为协约国在美国的金融代理人。美国公司同德奥集团也大做生意。大战初期,美国的经济空前繁荣。这种中立政策与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经济上扩张、政治上不卷入的孤立主义是完全一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美国在经济上的强大已经和当年奉行孤立主义的形势大不一样了。这种不一样就在于中立使美国大发横财的同时,也将美国一步步拖入战争。首先美国虽然与欧洲交战双方都有矛盾,但还是与德国的矛盾更尖锐而且日趋激烈。正像有人评论的:“英国是一个占有巨大帝国赃物的退隐了的老海盗,比起刚刚开始生涯的年青德国海盗来,更倾向于与美国和平相处,因为德国只有靠把目前世界赃物的分配搞得稀烂,它才有希望赢得日光下的地盘。”而且德国尤其是在拉美和美国争夺激烈。门罗主义让我们知道,美国对其他国家插手拉美是最忌讳的,这是造成美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参战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经济原因。尽管美国奉行中立政策,希望同交战双方都做贸易,但由于英国掌握着海上优势,实行严密封锁,所以,实际上美国在参战前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同协约国进行,与同盟国的贸易额则大幅度下降。庞大的贸易额使美国与协约国连在一起。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几十亿美元的贷款即将付诸东流,经济绳索将美国套在协约国的战车上。正像林克所说:“美国的物质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特别是与协约国的贸易。……贷款禁令和战争贸易不能同时并存。”在感情和意识形态上,英国也处于比德国有利的地位。多数政府官员、新闻记者和知识分子都同情英国,这是文化背景造成的。

  但是英美也有摩擦,这主要是中立贸易问题。在战争期间,英国当然要利用它的海上优势封锁其他国家与同盟国的贸易。这就触犯了美国的利益。英国当然不希望开罪美国。这使英国处于一种矛盾心理。英国外交常务次官爱德华·格雷曾说:“封锁德国是协约国胜利的基础。但美国的不满意味着协约国肯定失败。……(英国)外交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确保对德国的封锁,而在实行封锁时不要与美国造成不和。”美国当然希望自由地与交战国贸易。但国际法认可交战国检查、扣留驶往敌对国的船只并没收非法物资。所以美国与英国就在如何解释中立权利问题上发生争执。如:什么是非法物资?再如:是否只要最终目的地是敌对国,就应受到检查?因为有时需经过几个中立港口才能到达德国。两个中立港之间要不要搜查?又如:以往国际法规定,全程中须有两段以上海路才能在海上搜查,但英国只要船只在海上就要搜查(如从美国海运至荷兰或丹麦,然后改走陆路)。但是这种摩擦没有造成尖锐矛盾。英国虽然坚持搜查,但在搜查后一般都赔偿美国船只的损失。而美国也能容忍。原因是:英国毕竟自己在和美国做生意,它封锁美国向德国出口棉花和原料,但是增加自己的进口。英国的封锁只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英国一般都赔偿了,也没有造成人员上的伤亡。

  德国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但是这并不一定要美国参战。促使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是德国的潜艇战。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还是新式武器,国际法尚未作出明确规定。根据国际法规定,其他战船必须在事先警告和让船上乘客和海员安全得到保证后才能击沉商船。但是当时的潜艇既小又不坚固,如果钻出水面提出警告,交战国商船上的枪炮足以击沉它。德国因此认为它使用潜艇袭击商船不必事先警告,除非英国拆除它商船上的枪炮。而且德国认为既然英国控制着制海权,德国使用潜艇就理所当然了。

  德国潜艇战开始于1916年2月。潜艇战主要是部分军人的主张。德统治阶级内部对此有不同意见。主要是怕因此造成美国参战。所以,最初阶段的潜艇战是有限制的。在如何对待德国潜艇战问题上,美国政府内部也有分歧。以布赖恩为代表的和平主义者主张态度不要过于强硬。但是以兰辛为代表的多数政府成员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态度。1916年2月18日,德国宣布:英国及爱尔兰周围水域为潜艇战作战区。一切进入这一区域的敌对国商船都将被击沉——这就是有限潜艇战,不打中立国的船。代理国务卿兰辛在布赖恩不在的情况下,征求总统意见后,对德国提出强烈抗议。并警告说:一旦美国公民因德国潜艇袭击而蒙受生命财产损失时,美国要追究德国的“严格责任”。5月7日发生了德国U—2潜艇击沉英国客轮“鲁斯塔尼亚号”事件。在死亡的1198名乘客中,有128人是美国公民。这一事件使美国政府内部的分歧出现高潮。布赖恩主张,可以抗议,但不要过于激烈,而是通过仲裁互相妥协的途径来与德国打交道。但威尔逊拒绝了布赖恩的意见而接受兰辛等人的主张。布赖恩被迫签署了强烈的抗议照会。5月13日德国对美国人所受的损失表示遗憾。但坚持鲁斯塔尼亚号是英国海军的辅助驱逐舰,载有军火。布赖恩在签署了6月9日的第二次抗议照会后辞职。布赖恩本来希望他的辞职能在美国国内激起足够的反战情绪,迫使政府改变政策。但是美国舆论支持总统“捍卫”美国权利和荣誉的立场。兰辛继任国务卿。

  美德关系进一步恶化是在1917年初。1916年秋季,凡尔登战役失败使德国军事上处于劣势。为了挽回败局,只有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德国海军将领认为虽然无限制潜艇战可能造成美国参战,但潜艇可能在美国参战前击败协约国。由于兴登堡最终支持海军的意见,德国在1917年2月1日宣布无限制潜艇战。即:德国将击沉在作战区域内的所有船只,不论是交战国的还是中立国的,不论是武装的还是非武装的。于是美国在2月3日中断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很快就发生了预料中的击沉美国船只的事件。2月28日威尔逊又公布了由英国海军谍报机关截获的德国外交大臣齐默门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的密码电报。电报指示:一旦美德交战,就组织日本和墨西哥攻打美国。3月1日美国各大报登出“齐默门密信”,顿时舆论震惊。当天,众议院通过“武装商船法案”以对付德国潜艇。但是在参议院,以拉福莱特为首的少数参议员以冗长辩论使该法案未能通过。在兰辛的建议下,威尔逊以行政命令方式下令武装商船。4月2日威尔逊要求国会批准宣战。这一要求得到参、众两院批准(众议院373∶50,参议院82∶6)。4月6日威尔逊签署了对德宣战书。

  其实,美国在欧战爆发后多次试图调解交战国停战。美国调解的原因是:长期战争对美国经济不利,另外也有将美国最终卷入战争的危险,威尔逊想当救世主也是原因之一。1915年春,威尔逊派豪斯上校前往欧洲执行调解使命,但交战国都只考虑自己作为胜利国的和平条件。1916年初,豪斯再次前往欧洲谋求和平可能。1916年12月8日威尔逊照会各交战国,敦请它们提出自己的停战条件。协约国提出的是作为战胜国的条件,德国没有提出条件,只是表示可以参加直接谈判,不要中立国参加。1917年1月22日,威尔逊在参议院演讲中,再次呼吁和平,提出“没有胜利者的和平”(Peace without Victory)。但是没过几天,德国就宣布无限制潜艇战。美国调解失败的原因:1美国实际上希望对协约国有利的和平。在美国没几个人真正相信没有战胜国的和平。除布赖恩之外,威尔逊政府和顾问的多数成员都有这种倾向。兰辛根本就反对调解,希望协约国打败德国。豪斯主张和谈,但出发点是和平要对协约国有利。威尔逊相比之下比较公允,但也倾向于协约国。由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一点。1916年2月22日,豪斯在访问欧洲后曾与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有一个联合备忘录上呈威尔逊。该备忘录认为:“威尔逊总统在听取英法意见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后,准备提议召开结束战争的会议。假如协约国接受建议和德国拒绝建议,美国可能要参加反对德国的战争。……假如会议召开,必须确保和平条件不会对协约国不利;假如会议由于德国不讲道理而失败,美国将在协约国一边参战。”美国的这种立场是不可能调解欧战的。2交战国和平的条件相去太远,无法和解。3美国也不愿意过多地为欧洲和平承担义务,这反映出美国还不能摆脱孤立主义传统下的思维模式。

  回顾美国参战过程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美国日益强大决定了它必然要更多地卷入世界事务,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一定要参战。美国在一开始也是坚持置身事外,保持中立立场,充当和平调解者。2美国的最终参战是由一些具体原因造成的,而这些原因是在形势不断推动下逐步成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4“疯狂的20年代”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进入了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时期。此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的最大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享乐之风盛行,人们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那么,“柯立芝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增强了经济实力,为“柯立芝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却给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战争初期,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此外,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并乘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这就大大加强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为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迅速发展生产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从而为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2技术革命是“柯立芝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忙于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1917年4月参战后又忙于战争,所以无暇顾及陈旧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战争结束后,美国靠在战争中积累下来的雄厚资金,并随着一些新技术的突破,出现了一个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以及采用新技术的热潮。与此同时,美国还大力推行“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当时,运动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泰罗制和福特制。早在19世纪80至90年代,年轻的工程师弗雷德里克·W泰罗就着手研究工厂的科学管理,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在这个理论成熟后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工商企业中几乎每一个部门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科学管理。所谓福特制,即采用装配线作业或流水线作业技术。这种技术先是在福特汽车公司采用,由于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在20年代初期,被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还以加强工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1927年据208个公司的报告,它们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总数近1200万美元。工业部门科学研究工作的加强,推动了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凭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赖,夺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场,实行资本和商品输出。“一战”后,美国以经济势力渗透取代了英国在加拿大的优势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国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并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盖口号,排挤欧洲国家的资本,使得拉丁美洲成为美国垄断资本的主要投资场所;美国对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以帮助恢复战争破坏为名,到处运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这样,美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不断增长。美国在夺取新的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注重扩大国内市场。在20年代,垄断资产阶级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门的扩大广告宣传和赊购的办法来刺激汽车、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当时,建筑、汽车、电气工业并称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一战”中,美国国内建筑业近乎停顿。战后,建筑工业迅速发展,产值从1919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建筑工业的发展不仅开辟了就业途径,而且也促进了与其有关的其他工业的发展。在20年代,汽车工业成长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和最大的工业部门,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钢铁、石油、化工、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电气工业在20年代也发展很快,同样促进了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5“大萧条”也是阴谋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在“疯狂的20年代”末期,美国却迎来了大萧条。

  《货币战争》认为,国际银行家制造了经济衰退,目的是为了“剪羊毛”。所谓“剪羊毛”,就是国际银行家们利用超级通货膨胀之后资产泡沫破灭的方式,在货币的狂跌和暴涨过程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以暴涨与狂跌的价格差获得超额利润。《货币战争》认为,国际银行家们策划并制造了300年来几乎所有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从1837年大恐慌到1929年大萧条,从20世纪80年代金融核弹袭击日本到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

  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呢?

  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的,加拿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农业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这场灾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最大数据)。大萧条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据估计,大萧条时间,世界的钱财损失达2500亿美元。大萧条时代的美国人。华盛顿,失业者在施舍处接受救济。

  当时的美国总统共和党人胡佛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支持者,他在竞选总统期间曾经提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这样的竞选口号,结果赢得大选。在经济危机爆发后,他仍然坚持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不加以任何控制,并说:“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讲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胡佛总统没有正确地意识到危机的原因。正是像胡佛这样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支持者延缓了危机的解决,使其进一步恶化。后来进行总统改选,民主党人罗斯福提出“幸福的日子将到来”的竞选口号,并提出一系列解决经济危机的措施。最终罗斯福上台,并开始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对金融业、工业和农业进行了整顿和调整,整顿金融业不到一周,占全国银行3/4的13500家银行复业,纽约证券交易所又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让人们参加工程建设,解决人们的失业问题)。在罗斯福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而罗斯福也成了美国人最爱戴的总统之一,甚至在一份民意调查中显示罗斯福是最受欢迎的人,第二名才是上帝,而且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大萧条的普遍影响导致了:1提高了经济的计划性;2以关税的形式强化了经济的民族主义;3激起了作为共产主义替代物的浪漫—极权主义政治运动(如德国纳粹)。相对于其他单一原因来说,大萧条是最能够解释为什么在1932年到1938年之间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各国政治逐渐右翼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2 胡佛下台:他得罪了谁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胡佛,美国第31任总统,也是典型“美国梦”的代表。

  胡佛生于爱荷华州,父亲为铁匠,在胡佛6岁时去世。母亲赫尔达·明索恩则在胡佛9岁时去世。孤儿胡佛和他的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先由叔叔阿伦·胡佛抚养,两年后胡佛住在了舅舅约翰·明索恩家。1891年,胡佛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成为一个采矿工程师。1897年,胡佛与罗·亨利结婚。亨利受过良好的教育,婚后成为胡佛的贤内助。他们有两个儿子。胡佛为一家公司所雇用去了澳大利亚,次年来到中国,在一家私人企业公司工作,作为中国主要的工程师。他妻子在医院工作,曾经冒生命危险援救中国孩子。后来胡佛自己开了公司。他一生经历的几个阶段,就其个人事业而论可称“成功”。他发迹之快,非一般人所能比拟。到1914年,他已经拥有了400万美元的财产。他以这些财产为后盾逐步步入政界。1921年任商业部长。1928年接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获胜。胡佛上台后,希望依靠美国科学潜力来开辟一个“新时代”。

  当时,美国经济仍然欣欣向荣,但是房地产泡沫和股票泡沫已经在慢慢达到一个高峰,特别是道琼斯指数平均市盈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5倍市盈率(后来的世界上另一个大的股市泡沫是日本泡沫,1989年达到60倍后,20年过去了现在指数还没有到当年的零头),而胡佛并没有意识到这泡沫的巨大和泡沫的巨大危害,也想不到半年后,经济急转直下,进入长达25年的萧条期(25年后,道琼斯指数才涨回这一年的数字)。竞选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要让贫穷从这个国家消失”。但是当选当年的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突发崩盘,不久更迎来了大萧条。

  《通论美国大萧条》一书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胡佛在大萧条中的作为:

  1929年:下半年萧条开始,资产泡沫破裂,失业率上升。胡佛推出政府干预经济计划,经济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条:1扩张信贷,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降息和增加银行贷款额);2公共建设(如建设胡佛大坝);3支持建筑业(召开国家住房会议,建立住宅贷款银行贴现系统);4支持农业(主要是增加补贴);5支持股市,向做空者宣战,胡佛认为股价以利润为基础不符合国家利益;

  1930年:大多数人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担心的了,胡佛在就业、建筑业、公共建设和农业等问题上都采取了果断的行动,这使公众信心十足。失业人口虽然上升,但不到9%,作为一位伟大的演说家,胡佛的乐观受到多方的欢迎,眼看美国就要在全球国家中率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

  1931年:“悲剧性的一年”,政客和经济学家都坚信1931年经济将会复苏,可这一年发生的却是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萧条;

  1932年:在一片危机气氛中,胡佛总统迎来了1932年的国会会议,他准备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在他提交给国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胡佛首先肯定了自己在过去两年里所取得的成绩。因“胡佛政策”导致财政支出大增,财政困难,胡佛决定增税。

  但是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也间接造成30年代美国大萧条。美国谷物等交易一路下滑;铁路货运量大幅减少;钢材价格大跌、棉花价格大跌……在“大萧条”中,企业大量破产。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由于工业、农业、商业萎缩,到1933年3月美国失业率达到25%,危机期间,一方面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导致商品积压;另一方面普通美国人却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胡佛总统曾经要求喜剧演员通过给人们以欢笑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但结果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话。如: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种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被叫做“胡佛毯”。

  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的人无法维持生计(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流浪人口达200万,仅纽约一地,1931年一年中记录在案的倒毙街头的案件就有2000余起。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

  尽管进行了不少努力,但危机一天天加重,胡佛希望依靠科学潜力来开辟一个美国“新时代”的梦想破灭了。他苦无对策,弄得全国上下怨声载道,局势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在竞选连任中失败。1932年大选中,他被民主党的罗斯福击败。

  胡佛之所以下台,说他得罪了银行家,毋宁说他得罪了手握选票的美国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3 摩根的官司:罗斯福与银行家的紧张关系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圣经告诉我们,宁要好名声,不要大钱财,但摩根的成员似乎两样都拥有了。”

  1933年4月的一天中午,摩根财团高级合伙人、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拉塞尔·莱芬韦尔邀请沃尔特·李普曼共进午餐,商讨如何为罗斯福结束金本位提供舆论上的支持。莱芬韦尔对李普曼说:“沃尔特,你必须向人们解释为什么我们再也担负不起把自己束缚在金本位上的后果。在这之后,也许罗斯福就能够采取行动。”李普曼的专栏见报的第二天,罗斯福公开主张结束使用黄金,让美元与金本位脱钩。

  这是摩根财团第二次与联邦政府就黄金问题展开合作。上一次是在1895年,当时老摩根联手英国的罗斯柴尔德承销了6500万美元的美国联邦政府黄金债券,成功筹得350万盎司的黄金,从而一举拯救了濒于崩溃边缘的美国金本位制。

  虽然此前罗斯福已经否决了对莱芬韦尔财政部长的任命,摩根财团的高级合伙人们还是认为,凭借自身的金融实力,绵密的政经关系网和对新政府的主动“示好”,他们在整个20年代与共和党政府的亲密关系将会在罗斯福治下得到延续。

  他们大错特错。一场风暴正在袭来,即将把他们从荣誉和权势的宝座上打翻在地。一场旷日持久、举世瞩目的官司不仅将使摩根财团丑闻缠身,还将令他们面临分拆的命运。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金融帝国,其挽歌已隐约奏响。

  1929年10月下旬,当杰克·摩根从苏格兰打松鸡归来的时候,成千上万破产的小民正在华尔街上奔走呼号,其中一些人不惜跳楼自杀以宣泄自己的绝望之情。此时,杰克·摩根的超级游艇即将在缅因州的巴斯市试水,工人们正忙忙碌碌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摩根家的游艇都以海盗命名,到杰克·摩根时,已经是海盗四号了。四年后,愤怒的人们纷纷咒骂摩根财团为“华尔街的海盗”,令摩根家族游艇的名号充满了宿命的色彩。然而在当时,华尔街的风暴似乎没有给摩根家的惬意生活带来一丝一毫的阴影。

  那年的圣诞夜,杰克·摩根和15个孙子及孙女在马蒂尼科克角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尽享天伦之乐的杰克愉快地看着嬉戏打闹的孙儿辈们,称他们为“我在农场上看到的一群小猪”。他已经开始憧憬新年的项目了,那就是和他的朋友英格兰坎特伯雷大主教科斯莫·兰德一起乘海盗四号去巴勒斯坦度假。

  这一切和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笔下的纽约市政厅外的公共厕所判若天壤,那里是不少流浪者聚集的场所:“流浪者聚集在这里,享受一点平静和温暖,暂时中止一会儿绝望的情绪……这种景象是如此令人恶心、作呕,足以使人心酸得说不出话来。而附近的曼哈顿大街建筑则在冬天冷酷的寒气中耀眼夺目。再走过去一点便是华尔街,一个周围由无数庞大银行建筑组成的城堡……在寒冷的月色中,仅仅几步远你就会发现世间最悲惨的人间地狱,而紧邻的却是拥有世界巨额财富和权力的富人们的人间天堂。”

  在一如既往的荣华富贵和表面的平静之下,一个风暴眼正在形成,虽然在起初,它只不过像远在天边的一个小黑点。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针对华尔街的调查最初是由摩根财团的亲密朋友胡佛总统发动的,其最初的靶标并非华尔街的银行家们,而是他心目中破坏股市稳定的“大量抛空”者。胡佛认定这些空头投机家身后有着民主党的恶毒势力,而民主党操纵股市的目的,是为了羞辱他复兴经济的努力和谋求连任的企图。

  1932年初,胡佛总统要求参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开始对卖空行为进行调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查的头几个月一无所获,胡佛总统揪出“民主党黑手”的努力成了报界嘲笑的题材。包括摩根财团合伙人在内的华尔街的银行家们,私下里都讥讽胡佛的偏执和臆想症。

  然而,调查虽然在揭露民主党的阴谋方面没有进展,但却成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回到20年代。不少股票联营基金是做空的主力,当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被纳入听证范围后,人们逐渐发现,他们操纵市场的手法大致相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手法中的大部分均发端于投机盛行的20年代。

  关于1929年的惨痛回忆重被勾起,随着听证会的深入,公众的情绪犹如愤怒的葡萄一样在一天天膨胀。一个“寻找罪人”的逻辑链日益清晰起来:眼下的大萧条是由大崩溃引发的,大崩溃则是华尔街的不法之徒蓄意操纵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此前所认定的由于人们的贪婪而招致的惩罚。

  大多数联营基金是由银行发起成立的,然而当公众要求有人为1929年发生的事情道歉时,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不愿承担这个责任。相反,他们希望胡佛的下台能够让这出他们眼中的“复仇”闹剧就此打住。

  怀抱着这个目的,摩根财团高级合伙人拉塞尔·莱芬韦尔1932年夏末和当选呼声日高的总统候选人罗斯福进行了交流。莱芬韦尔说:“银行家们实际上不能对1927—1929年发生的事情负责,有责任的是政治家们;既然如此,为什么银行家要做虚假的认罪呢?”罗斯福冷冷回应道:“我希望银行家能向我承认,在1927—1929年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舞弊行为,并能看到银行家们现在全心全意支持防止这种状况重演的措施。”罗斯福在私下里曾对助手说过,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就是不能和23绑在一起”。华尔街23号是摩根银行所在地。

  罗斯福的冷峭预告了华尔街银行家黯淡的前景,但真正熄灭掉他们头上光环的是一个来自意大利西西里的小个子,53岁的前地区检察官助理费迪南德·佩科拉。由于他的出现,针对华尔街的听证会自此后被称为“佩科拉听证会”。

  1933年1月,参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任命佩科拉为听证会律师,月薪255美元。在罗斯福宣誓就职之前,佩科拉就已开始发动强有力的攻势,国民城市银行成为第一个牺牲品。佩科拉经过调查发现,国民城市银行在20年代通过1900多名推销员将大量高风险的拉丁美洲债券推销给大众,而此前银行已经掌握了有关这些国家内部问题的评估报告。更为恶劣的是,该银行还把自身发放的问题贷款加以证券化,然后通过自己的证券公司卖给投资者。储蓄与证券之间的防火墙已然坍塌。

  比国民城市银行更肆意践踏储蓄与投机界线的是大通银行。其董事长艾伯特·威金通过做空大通的股票狂赚了几百万美元,而令人发指的是,他进行这场投机所需的资金是从大通银行借贷得来,数额前后高达800万美元。

  这些发现犹如地震,颠覆了人们对华尔街的信任,所谓的自由市场自律的神不过是巧取豪夺的海盗。卡特·格拉斯,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银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缔造者,在当时说了一个著名的笑话:“我的州里有一个银行家试图与一个白种女人结婚,结果人们对他处以私刑。”

  面对群情激愤,上任伊始的罗斯福敦促参院银行委员会进行一场更为全面的调查,以查清“恶劣银行行为的所有影响”。在对那些公众银行进行了猛烈攻击后,佩科拉将枪口对准了那些“自己制定规则而不受任何检查”的私人银行。摩根财团首当其冲,考虑到他们的财富和权势,以及在美国银行界盘根错节的关系,指望他们会独善其身是不可思议的。

  事实上,在对国民城市银行的调查中,摩根财团的连带问题已经露出冰山一角——摩根为了维系国民城市银行与谷物交易银行的合并而提供的1200万美元贷款,超出了摩根净资产5%的这一法定上限,而其后合并失败造成的重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储户的利益。

  为了应对佩科拉的听证会,杰克·摩根及其高级合伙人进行了3个月的充分准备。听证会前一天,摩根一行和他们的律师团住进了卡尔顿饭店2000美元一天的套间。当天晚上,律师特意对66岁、此前鲜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的杰克进行了预演。

  5月23日上午10点,一场世纪审判上演了。杰克·摩根穿着做工精细的三件套西装,金表链露在外面,尽量在一片闪光灯下镇静地走进听证会场。历史学家威廉·吕赫坦贝格后来追述道:“在听证席上,摩根像是从狄更斯笔下的账房中复活过来的。”的确如此,除了衣着比较老派外,杰克·摩根开场的发言也比较老套,犹如老摩根当年在老罗斯福时代听证会上言辞的翻版。他大谈人格是信誉的基础,以及摩根的信条就是以“第一流的方式从事第一流的业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快,这些华丽的辞藻就在佩科拉抛出的重磅炸弹面前灰飞烟灭了。佩科拉指责杰克在1931年、1932年和1933年没有缴纳所得税,摩根的所有20个合伙人在1931年和1932年也分文未缴。此外,在前财政部长助理帕克·吉尔伯特于1931年初成为摩根合伙人后,摩根财团在该年申报了因投资股票而导致的3100万美元的资产亏损。

  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杰克和他的合伙人们并没有违法,而是在“聪明”地避税——用资产亏损来大量冲销收入。然而,这种在大萧条年代回避纳税的行为,以及吉尔伯特加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在前财政部官员指导下明目张胆钻法律空子,将摩根财团的银行家们置于一个相当难堪的境地。第二天,几乎所有的报纸都用“逃税者”来形容杰克·摩根和他的合伙人。而佩科拉则不无嘲讽的对媒体说:“圣经告诉我们,宁要好名声,不要大钱财,但摩根的成员似乎两样都拥有了。”

  更致命的打击接踵而来,这一次,麻烦出在摩根财团的股票承销“优惠客户”名单上。一般而言,股票承销商除了将股票承销给股票经纪人之外,一般都会把一部分股票作为承销费用的一部分保留在自己手上,之后视行情决定沽出与否。这是华尔街的惯常做法,不同寻常的是这些股票的流向。佩科拉的调查表明,摩根财团保留的承销股票大多流向了一些特殊的被称为“优惠客户”的人士手中。

  在1920年代的美国股市,鲜有发行后不溢价的股票。而拥有金字招牌的摩根财团的承销更是股价飞涨的保证。说白了,这些按一级市场价格卖给关系户的股票就是直截了当的馈赠:那些按75美元一股出售给“朋友们”的股票很快可以卖到99美元。考虑到摩根财团通常留在手中的承销股票的规模和一、二级市场的差价,人们大致可以猜出这些“优惠客户”经常能得到的实惠有多少。

  摩根财团有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行贿者”的说法瞬间沸沸扬扬。在经过最初的慌乱后,摩根的合伙人们一口咬定他们选定出售对象的标准是“那些在经济上和精神上能够经受得起风险的人,不管这种风险有多大”。换言之,之所以不选择小客户,是为了不让他们“蹈入险境”,因为股市如赌场,有赔有赚。

  然而佩科拉得到的摩根银行的通信记录却诉说着另外的故事。比如1929年摩根的一位合伙人在写给威廉·伍丁的信中说:“我相信这种股票在市场将卖到35—37美元一股……我们按20美元一股为你保留了1000股,如果你愿意要的话。这些股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你随时可以将其出售。我们只是想让你知道,在这方面我们一直是想着你的……”

  如果说这封信还只是略嫌“暧昧”的话,接下来公布的信件则充满了“赤裸裸”的酬劳知情:“今天早上我想到要向你询问,在我们分配普通股时是否也分了一些给弗雷德里克·施特劳斯。他在去华盛顿就股票发行问题作证一事上对我们帮助非常之大,并且做出了相当的牺牲……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为他做点什么。”

  事实上,致力于提升与政界朋友们的“友谊”一直是摩根家族的传统。杰克·摩根的父亲约翰·皮尔蓬特·摩根就喜欢通过政治捐赠等形式表达对自己青睐的政治人物的支持,以换取他们上任后的以政策性倾斜为形式的“回馈”。

  在1876年的总统选举中,约翰·皮尔蓬特·摩根、德雷克赛尔还有其他银行合伙人各向共和党候选人海斯捐赠了5000美元。摩根还以他父亲的名义又捐助了5000美元,尽管后者对这种将银行业与政治混起来的做法感到不舒服。摩根向其父亲解释说,这样的捐赠“对未来的银团业务和业务上的便利是最有利的”。

  的确如此,海斯就任总统后便任命了这些银行家们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俄亥俄州参议员约翰·谢尔曼——为财政部长,该部长也不负众望,不断为他们发放允许额度内最大的贷款许可。

  之后,摩根每次去华盛顿,都会去见见“他们的”财政部长,并拜访总统,哪怕只是匆匆打个招呼。此外,让政府的公仆们从给摩根银行提供的“友好的帮助”中获得“合适的报酬”也成了通例。

  在新政的岁月里,这样的通例成了公众宣泄愤怒的目标。更令人不快的是,“优惠客户”名单的披露甚至开始危及到新政自身的合法性:那个在1929年接受好处的威廉·伍丁,如今刚刚成为罗斯福的财政部长;前财政部长威廉·麦卡杜也是“客户”之一,如今他作为参议员是佩科拉委员会的成员,真是情何以堪!

  1931年,哈佛行政法学教授、未来的最高大法院法官费利克斯·法兰克福特在写给《新共和》杂志编辑布鲁斯·布利文的信中说:“我认为,支持现行体制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们对成功的崇拜和我们对于金融交易救星般的信仰。”

  到了1933年6月,这样的信仰已经荡然无存了。

  摩根财团始终觉得自己在代人受过。这么说也不无几分道理,不管摩根进行过什么“不道德的交易”,他们从来没有将储蓄和证券业务相混淆,既没有把呆账包装成债券推销给投资者,也没有借款给投资者来买自己经营的证券。然而,摩根财团必须被拆分,不如此不足以平民愤,如莱芬韦尔所言:“有着这么多饥饿和贫困,人们很自然要责怪银行家们并迁怒于美国银行业中最伟大的名字。”

  汹涌的舆情和及时撇清与摩根干系的需求促使罗斯福尽快“痛下杀手”,将摩根财团加以肢解,以示对其丑行的惩罚。

  1933年6月16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由罗斯福签字生效。从此以后,银行或者从事存贷款业务,或者从事证券买卖,但不能同时从事两者。摩根财团必须作出抉择,是从事存款银行业务,还是做投资银行业务。

  1935年8月,在经过种种斟酌和延宕后,摩根的主要合伙人在缅因州的一个小岛农场里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决定继续保持存款银行不变,但分离出一部分成立一家完全独立的投资银行,叫摩根斯坦利,主要的合伙人是杰克的小儿子哈里和哈罗德·斯坦利,一个热水瓶发明者的儿子。

  摩根合伙人的初衷是有朝一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撤销的时候,摩根斯坦利能重回摩根家庭,双方重组为摩根财团。

  这个梦永远没有实现。摩根斯坦利的投行业务越做越大,风头很快盖过摩根银行,被人称作“大摩”。至于摩根银行,当它再次操练股票承销等投行业务时,已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4 罗斯福为何废除金本位
《货币战争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肖波

  在大萧条绝望和困惑的阴影中,美国人迎来了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4届的总统。在长达12年的任期内,他以宽厚恬适的微笑、和蔼动人的声调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使备受惊骇、惶惶不安的国家重新焕发了生机,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了出来。他力挽狂澜,纵观全局,使美国变成了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在新政中,他毅然废除了金本位。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1914年间。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中形成铸币—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其特征是: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金币本位制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价格混乱和货币流通不稳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2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这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这是一种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保持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块,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如英国1925年规定在1700英镑以上,法国1928年规定在215000法郎以上方可兑换),黄金集中存储于本国政府。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这两种货币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4 06:14 , Processed in 0.05216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