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读书频道----尽享财经智慧 (1) (重磅推荐) 做有钱的自己 94页1955楼 ☆ 百万理财计划:“有产族”财富管理课 92页1916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制度和文化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变能力。危机中,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诞生,清晰地表明美国政治制度的开明、弹性和进步性,美国并没有出现历史上强国后期普遍出现的制度僵化问题。美国很快从危机中学到了教训,并采取了积极行动改正之前的错误。以严厉惩罚股东为主的有序破产处理受损金融机构和三大汽车制造商,针对金融监管漏洞改革金融监管体系,针对贫富分化问题采取打击避税天堂和向富人征税措施,改革步履沉重的医疗保险体系,增加政府对落后基础设施的投入等等。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虽然这次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之路与20年前的日本有点类似,但是我认为美国绝不会成为第二个日本。首先,日本泡沫经济时期,除了金融企业疯狂追逐泡沫盛宴之外,相当数量的非金融企业高杠杆同样参与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例如丰田、日产、松下和夏普等大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都是金融投机的大户。日本经济特有的传统——企业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交叉持股的习惯更是进一步恶化了泡沫的蔓延。在泡沫后期,日本金融投资金额占比超过GDP的70%。与日本不同的是,在本次房地产泡沫中,除了金融企业,绝大多数美国的非金融企业并没有高杠杆参与房地产泡沫,更没有出现金融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大规模投机“共舞”行为,因此危机过后,美国不会像日本那样产生大量的“僵尸企业”。另外,美国具有日本所没有的巨大资源,例如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美元就是美国源源不断的财源。美国轻松操纵美元汇率就可以把自身的债务危机的大部分转移给全世界持有美元的投资者。

  为了保持全球科技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仍然在加大科研投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国家科学院发表演讲时承诺,将把政府对科研的公共资金投入增加一倍,使其超过50年前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发动“太空竞赛”时期的水平。1958年,艾森豪威尔批准成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同时授权国防部创建先进技术研究计划局(DARPA),要求开发最前沿的革命性军事技术。50年里先进技术研究计划局支持了大批风险极高的前沿研究并取得重大成就,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互联网、隐形飞机、砷化镓等。在肯尼迪任内,美国完成了著名的“阿波罗计划”。激烈的太空竞赛导致美国的火箭学、物理学和天文学超越了整个世界。美国至今仍然掌管着科技的最高端,例如美国控制着全球互联网管理机构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的管理权。根据奥巴马的最新承诺,美国将把科学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3%,与肯尼迪时期的水平大体相当;采取的新措施包括,把面向企业的研发支出抵税措施永久化、加大对能源和医疗研究的投入以及努力恢复美国数理教学质量。

  在经济危机的困境下,不少美国大公司不仅没有降低研发开支,还逆市增加研发投入。微软、IBM、波音、杜邦、卡特彼勒等许多巨无霸企业研发开支出现了明显增长。微软2008年第四季度收入基本保持不变,但研发费用仍达到了22.9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21%;而英特尔公司2008年第四季度利润下降了90%,但其研发费用仍达到13.2亿美元,大大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即使是一些在经济危机中不得不削减开支的公司,也尽量保证最核心的研发产品获得足够的经费。在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惠普公司研发费用降低了18%。但被削减的主要是在一些传统电脑产品的研发开发,而研发创新型电脑产品的惠普实验室费用并未减少。美国玻璃业巨头康宁公司明确表示,压缩研发费用是该公司压缩成本的最后一个选择。2008年第四季度,康宁公司收入下降了31%,营销和行政开支削减了30%,但研发费用基本保持不变,2009年研发预算为6.27亿美元,与上年持平。我们完全有理由预计未来美国很有可能在新能源、医疗、生物科技、环保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再次引领全球科技新潮。

  在经济危机下,美国经济的活力依然明显。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非农产业生产率折合成年率上升0.8%,比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经济学家们预计的上升0.3%高出一倍多。由于雇主削减员工成本,美国第二季度生产率出现6年来最大增幅,生产率增幅高于预期的6.4%。第二季度美国工作时间比第一季度减少了7.6%,但产出仅下降1.7%。在过去一年里,工作时间和产出的下降致使每小时产出增加了1.8%,实际工资继续下降。计入通胀因素,第二季度薪酬水平下降了1.1%。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美国经济走出复苏的关键。

  针对美国贫富差距扩大和富人避税问题,美国政府的铁腕已经开始行动。例如,美国政府开始严查美国个人境外银行账户,凡有绿卡或公民身份者海外存款超过1万美元,应在2009年10月15日前申报,凡是隐藏海外账户被查获者,美国国税局将予以重罚,甚予以刑事起诉。

  有人说,现阶段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是美国走向衰败的开始,美国会像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强国一样,百病缠身,最终无可救药而崩溃。但是,美国有两个优点,是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强国所有没有的。首先,无论是西班牙、荷兰、英国还是德国,这些强国所依赖人才资源主要是单一民族的原住民,而美国却用它特有的政治经济体系笼络了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的优秀人才。第二,历史上的强国后期都出现了强烈的制度僵化局面,而美国现行的制度设计能够让美国主动承认和改正错误。所以100年来,美国尽管面对多次危机,但一直在向前走,牢牢占据着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

  当然,像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世界霸主一样,美国恐怕同样难逃最终衰亡的命运;毕竟花无百日开。美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最大获益者,也是最大破坏者,美国永远想要比世界能给的多。美国最终也会倒在自己的贪欲中。如果那个时候实现世界大同,组建世界政府,那么美国或许真的会是上帝最眷顾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赢天下

老实赢天下.jpg



本书简介


大道归一,华人世界的商业翘楚李嘉诚谈起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国内有众多的企业曾放出豪言想做“百年老店”、“金字招牌”,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而赵章光,用他30多年的商海生涯,60多年的人生岁月,书写了一则“老实赢天下”的生动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老实赢天下》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鲁迅曾经说:老实是无用的别名。在这个“聪明人”充斥舞台的年代,似乎处处印证着这一点。触手可及的各式媒介上,“少年CEO、商界教父、业界巨鳄”被当作成功的样板大肆宣扬,令我们想起那些处于自然界食物链顶级的凶猛动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动物法则似乎在人类社会也大行其道,于是,我们把爪子磨得更利,嘴张得更大,奔跑得越来越快……处处要争先、事事要算计,曾经是绝对褒义词的“老实、本分、厚道”已经成了这个社会的笑话,成了被人唾弃的东西,成了前进路上被轻易甩掉的负担。

  然而,物极必反,当社会上都是聪明人时,也就无所谓聪明不聪明了,老实成了稀缺的东西,好处意外地得到了凸显。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商业史册似乎就是最为奇特的例证,曾经煊赫一时的大人物而今大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或已然寂寂无闻,要么蹲了大狱,或干脆不得善终;而企业要么随之覆灭,侥幸存活的也多半与创业者没了什么关系。而在这当中,有一个堪称“异数”,那就是波澜不惊的赵章光和他的章光101,依然存在,依然稳步前进,甚至老当益壮,已过花甲之年又成功地开创了101之外的第二份事业。问及为什么会追随赵章光和101这么久,多年的合作伙伴、老朋友、老部下们众口一词:人厚道,以诚待人。

  大道归一,华人世界的商业翘楚李嘉诚谈起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国内有众多的企业曾放出豪言想做“百年老店”、“金字招牌”,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而赵章光,用他30多年的商海生涯,60多年的人生岁月,书写了一则“老实赢天下”的生动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1、开篇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王春元同志,您好!”这是老赵每次见我惯常的称呼,似乎这是他能使用的最尊重的问候。换了别人这样说,我会觉得像黑夜里走路被土里伸出的一只手挠了一下,后脊梁发凉。

  “同志”,多么亲切久违的称呼,我想老赵在四五十年前搒大地时就曾渴望上面的人这样称呼一声“赵章光同志”,那拌着泥土一起生长的奢望从来未曾改变过。

  “同志”,多么崇高、平等、温暖的称谓,一时间就风靡全球,流进人们的心田。后来突然就不用了,于是乎“师傅”、“哥们儿”、“先生”、“小姐”、“大哥”、“老师”、“老总”满街流,现在又统统称“老板”了,越叫越邪乎,连大学教授都被研究生称老板,因为“老板”掌握着课题经费。唉,想想索性还是叫回“同志”去吧,这样显得既好听又平等。马上有人告诉我:这不行,同志两字有了专属的阶层:一类是官不小的人物,取消姓氏后亲切直呼××同志,类似于××首长,还有一类就是同性恋。

  我想老赵对我的称呼还处在蒙昧阶段,就像两个逃命到大山里多年的人,甫一见面就先问:城里的鬼子走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2、为老实人而辩护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一个无需辩驳的事实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机会主义的时代,毫不利人,专门利己已成为时代利益攫取者的心理暗示,放眼望去,满眼都是聪明人领跑时代的欢歌,执拗的理想主义已经死亡,实用人生的丰功伟绩罄竹难书。

  在机会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大家都想做聪明人,因为聪明人付出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不争气的现实总让我们错误地觉得做坏事的人愈来愈多,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做好事成本忒大,做坏事成本低,见效快。

  假如这个社会聪明人达到无限多的时候,那整个社会就是一个聪明社会,在一个聪明的社会里也就无所谓谁比谁更聪明了。

  社会文明似乎有非逻辑性的演进,真理也有了保鲜期。那些我们维系了数千年的人伦大纲、生命价值都坍塌了,那些我们用一生恪守的天理都被丢弃在遥远的古道梦乡中。模糊记忆中精神价值的余温尚未散尽,奉献精神、献身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舍己忘我精神、先人后己精神等等都已被遗弃,一言以蔽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有人说,这些都是大道理,蒙人的,可老实做人不应该丢弃吧,谁愿意自己置身于一群聪明绝顶、算计精准的人包围之中?这听起来可怕,可现实又是如此逼真,所有聪明人总愿意身边是一群老实人围着自己,而事实恰恰是自己被一群更聪明的人包围着,小心地审视一下自己周遭的聪明世界吧,哪能嗅得出老实的馨香。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在一个聪明的世界里老实是如此稀缺,在这样一个核裂变式的时代里,我们每天打拼的是速度和智慧,而忠厚质朴是跟不上时代敏捷步调的。于是老实就这样可笑、可哀、可叹、可悲地挣扎。70年前,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狠狠地说:“老实是无用的代名词”。于是我们开始警惕那些大奸似忠之人、那些摇尾乞怜之人、那些示弱凌强之人;伟大领袖毛主席后来又教导我们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标准”。于是我们又老实地活了几十年。听毛主席的话也许没错,中华文化绵延千年,就在于它的修复能力与纠偏性,而我们希望中的社会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悲观。

  你不得不感叹,中国语言实在是惟妙惟肖——“聪明绝顶”,活灵活现地画出了聪明人的面貌。巧的是我们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赵章光就是专治秃子的能手,给聪明绝顶的脑袋多长几根毛减弱一下你聪明决堤的智慧流,过几天正常人的日子,也许是治秃的另一种收效,而亘古不变的济世良方则是:老实人吉人天相,自然有上苍的眷顾。

  倘若老实是上帝留在每个人心底的一张白纸,那我们期许白纸上最美丽的图画就应该是公平;倘若一个老实本分的人都得不到公平,那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豺狼的世界。

  东汉初年,辽东一带的猪都是黑毛猪,当地人也都习以为常。忽然有一天,一个人家的老母猪生了一窝毛色纯白的小猪,大家都争着跑到他家来观看。

  这里的人都认为这一定是一种特异的品种,羡慕之余,有人给他出主意:“这种纯白色的小猪一定是天下少见,你应该将它们献给当今皇帝,我猜皇帝一定很高兴,就会重重地奖赏你。”还有人给他出主意说:“自古物以稀为贵,我看你还不如把这群小白猪拉到燕京市场上去,一定能够卖个好价钱。这可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你千万不要错过了。”

  这人听着大家的建议,果然心动了。琢磨了一阵之后,心想不管是献给皇帝还是拿到市场上去卖,都要先到燕京再说。于是他把这群白色小猪装上车,向燕京出发了。

  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跋涉,他终于到了燕京。小猪经过这段时间的成长,也都成了大猪,他非常高兴,心想这回可要发大财了。但是当他到了燕京市场上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这里到处可见白毛猪,不仅不足为奇且不说,价钱还不如辽东的黑毛猪高,反而是黑毛猪在这里十分少见。这个人眼看着猪卖都卖不出去,也就没什么必要献给皇上了,心里十分懊悔,心想自己当初真是太冲动了,要是在当地卖了还能卖个好价钱。

  他傻傻地站在那儿发呆,忽然一个想法涌上心头:既然辽东没有白毛猪,这里的白毛猪价格又很便宜,我为什么不从这里贩几十头白毛猪回辽东呢?那才是真正的物以稀为贵呢,肯定能赚上一笔。于是他就从燕京贩了几十头白毛猪回了辽东,果然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接着他又从辽东贩黑毛猪来燕京卖,也大赚了一笔。

  聪明人、老实人之间的戏剧性,就像辽东黑毛猪、白毛猪的角色互换故事一样,这话听起来刺耳,道理是一样的,它符合经济学上的零和游戏法则。自然界的总能量是守恒的,因果是互换的,有些事随着环境的改变其价值也就自然转变,当全天下都被聪明人挤爆的时候,老实人一定赚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3、是不是每个人都想要“种豆得瓜”?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常识,聪明人往往能找准“善意”的方向并有目地提前预期或预支这种“善意”,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将这种“善意”收获超值的回报,即所谓“种豆得瓜”而不是“种豆得豆”。当官、炒股、求职、求学无不如此,我们的社会到处都弥漫着种豆得瓜的荒诞梦想,我们身在其中而全然不知。近来,网上流行一个更荒诞的故事:新婚之夜,男人诚恳地告诉已入洞房的妻子自己的牙全是假的,而妻子则腼腆地说自己是秃子,头上戴的是假发;男人又承认自己一颗眼珠是仿造的,女人立即摘下自己的一对假乳房;当男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假肢卸下时,女人遗憾地说:我原本是个男的,刚刚做了变性手术……看来世界真的需要一片老实的天空。

  2006年末,我曾经答应赵章光先生,给他写一部关于他个人生平的纪实文学作品,三年过去了,我一直无处下手。原因很简单,赵章光是一个实在普通的浙江温州地区的商人,普通得几乎要被这个飞速旋转的时代淹没掉了。不要说和那些叱咤风云的商界巨鳄,如柳传志、王石、张瑞敏比,也不要说和那些在新技术和互联网中涌现出来的青年才俊马云、张朝阳、丁磊之流比,就是和现在在波谲云诡的资本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些风投人物比,在智慧、手段、韬略上都不可相提并论。他没有足够的激越和起伏婉转的故事令我无从下笔,扼腕长叹。

  2008年我写《转身》时,曾经感喟中国企业家的道德底线和商业良知,想到了赵章光和做药有关的一些问题,原因是我在做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北京影响力”时,了解了北京同仁堂的一些历史与深厚的企业文化,很受触动。早在三百年前同仁堂安身立命时,当时的掌柜的就曾经向社会承诺,如果病人在同仁堂的药中发现了一味假成分,就将赔偿十两黄金。这也许是中国企业在商品经济的萌芽阶段就已确立的最早的商业赔付条律,也是中国商人良心的天堑,不可跨越。正是这样的一诺千金,才有了同仁堂三百年不倒的金字招牌,和人民心中不倒的丰碑。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其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其物力。”这是一个制药企业的纲常,正是因为受到这样的触动,让我与赵章光提起了做药就是做良心这样一个话题。为此,我为赵章光写了一篇“做药是关乎良心的大事”的人物小传,作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涌现出的温州企业家群体中的典范式人物向大家做了一次传递。但仅从做药的标准,仅从中国行医的守德上说,用不为良相、就为良医去评述、解析一个人复杂的人生路径和生存状态显得还是有些单薄与平面。三年来,我一直未能履行对赵章光的承诺,赵章光也从来没有催逼过我,总是不断地笑眯眯地嘘寒问暖、请吃送礼。在此期间,我也与赵章光多次出差,到过他的家乡温州乐清,也上过雁荡山采药,去过江西庐山红豆杉种植园,也出席过他们公司的多次聚会与庆典。

  2007年,赵章光给我打电话说他盼来了一个等了二十年的好消息。日本厚生省宣布,他的101毛发再生精作为医药部外品,终于可以进入日本市场了。为此,赵章光邀请我跟随他一起到日本参加101日本分公司的开业仪式。

  我们俩在上海虹桥机场转机时,天下起了阴冷的秋雨,寒气立马袭满了周身,我由不得打了一个寒战,一旁的赵章光见我冷,硬要把自己身上穿的皮衣脱给我。我一个健康的中年人,怎么能接受一个长者的照顾呢?赵章光说他是医生,照顾人是他的本分,只要别人不舒服,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去舍己相助,这是他的毛病。这话让我僵硬的身体活络了起来,我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角色的定位有时清晰得冷酷,有时又模糊得让人无从适应。职业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基因,有时无法和你的生物基因严格地切分。比如医生、教师、或者法官,我们不能够接受手术台上的白衣天使一手拿着手术刀,一手索要红包;我们也不能够容忍讲台上为人师表的老师,面对我们是谦谦君子、知识楷模,背地里却是无赖与衣冠禽兽;我们也不能够接受以公平和公正来直指社会不平与丑恶的人,在他的背后却操纵着公平,在制造着丑恶。

  我的这番愤青的言论似乎触动了赵章光,路上他跟我讲了对自己一生都产生影响的一个故事——他的恩师曾给他讲过的一个在当地享有盛誉的医生的故事。

  一天,这位名医的诊所里来了一个青年妇女找他看病,他检查后发现,她的子宫中有一个肿瘤,需要动手术切除。这个病人很快就被推上了手术台,他手握手术刀切开了她的腹部,向子宫的深处仔细地观察,当他准备下刀时,突然他的双手猛地震动了一下,差点将手术刀滑落进了病人的腹腔。将他惊出一头冷汗的原因是,他看到了一件令他难以置信的事。在这位妇女子宫里的并不是肿瘤,而是一个胎儿,怎么办?他的内心开始了痛苦的挣扎,如果装作不知道,把胎儿切除,然后告诉病人肿瘤已被摘除了,那一定会受到病人的感激,并称赞自己的医术高明。如果相反,告诉病人实情,并承认自己看走了眼,那毫无疑问他将声名狼藉。

  仅仅是几秒钟的时间,他毫不犹豫地缝合了这位青年妇女的刀口,待病人从麻药中苏醒后,他告诉病人和家属:“对不起,这是我的失误,你不过是怀孕了,并没有肿瘤。现在母亲和孩子一切都很好,你一定会生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贝。”病人的家属听到这话惊呆了,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几秒钟,又是几秒钟,回过神来的病人的丈夫冲到了他的跟前,抓住他的衣领疯狂地怒吼道:“庸医,我不会放过你的!”

  半年后,病人果然生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而这位医生却永远地离开了他钟爱的医生岗位,他的朋友非常惋惜,并责怪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你不说谁能知道呢?”这位医生淡淡地说:“我自己知道。”

  赵章光生涩的浙南普通话原本说得像天书,但这一次我却听得清清楚楚。我无意把赵章光说成是一个道德完人、济世良医,但至少他让我知道他所从事的事业,什么是最高追求,什么是职业底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4、新宿的那一场老泪纵横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2007年12月17日,我陪赵章光一行人住进了日本东京新宿的王子酒店。东京的寒夜没有北京想象的那么冷,深夜12点钟,街上的行人渐渐地稀疏了。从新宿地下铁乘四站就到了银座,银座是日本最繁华的一条街,也是举世瞩目的商业中心区之一,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品牌都在这里展示着自己的价格魅力。这时,一个精神矍铄的中国老人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在银座流光溢彩的霓红灯的闪烁中指点着迷津。看着头顶半空中硕大的中国名牌电器——海尔的巨幅广告牌时,赵章光的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神情,心中升腾起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边上有人开始激赵章光说,这个广告牌贵了去了,每天大约是一百万日元,听了这话赵章光的自尊心被狠狠地刺了起来。边上又有人建议赵章光,应该把海尔的广告牌撤下来,换上101毛发再生精,未等对方话音落下,赵章光就说:“这个主意不错,明天我们研究一下。”其实我心里知道,此时此刻,刚刚进入日本的101,是绝对没有这个实力的。

  新宿歌舞伎町是日本东京最大的娱乐休闲区,各种五光十色的娱乐机构林林总总,歌舞伎厅汇聚着所有被工作折磨的日本人,这里也是大量的工作狂和变态狂的乐园。国际化前卫的时尚潮流随处可见,日本国民的商业社会心态裸露无遗,淡然、麻木、不关心、与我无关,像这个已经高度成熟的帝国一样,一切都太现实了。所有的人都想要打碎这个有章可循的运营体系,用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来改造它,但谁也做不到,无奈、无奈地适应着。我和赵章光住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环境中,势必要见证一个难以忘怀的时刻。

  东京时间12月18号上午10点40分,章光101日本分公司的开业仪式在豪华的希尔顿酒店举行。赵章光神采奕奕地迎候着一个个前来道贺的日本朋友和媒体的记者们,那些几十年来受惠于赵章光和101毛发再生精的新老朋友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尽情诉说着对赵章光的感激与思念,让赵章光身在异乡有如沐浴在亲人的怀抱中。客人落座,主持人简单的开场白后,隆重地邀请中国的著名发明家、生发专家赵章光先生出场讲话,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站在舞台上的赵章光,望着在座的几个白发苍苍的日本友人,突然不知道从何说起,喉咙被巨大的情绪壅塞着,无法自已,为了他的101这样光明正大登陆日本国土的时刻,他已经盼了整整二十年。如果从1974年他发明101走出雁荡山开始,到今天已经是整整三十四年了。在这样的时刻,他内心经历的百般滋味,一骨脑儿地全都浮现了出来。没有壮怀激烈、勇士断腕的悲壮,只有一个老实人难以言说的人生河流,在他的脑海中奔腾倾泻,所有的一切都在转瞬间闪回、冲撞、震荡,无以言说的悲泣与等待太久的喜极而泣,就像丢失旋律的音符在琴弦上无目的地乱颤,这样的感受只有赵章光的内心能够体会得到,但说不出来。从小自尊心受到的巨大屈辱,久病床前无良药的无可奈何,低眉折腰夹缝中的苟活,被命运摆布的风雨飘摇,被欲望夹击的聪明人玩于股掌,被骨肉亲属的蒙蔽与背叛,各种阴谋、陷阱、诡谲的风云莫测,使赵章光完全忘记了自己所处的这样一个异乡的环境和华丽的场所,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会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赵章光的喑喑抽泣声在微微翕动。这样尴尬的场面谁都能理解,谁都又无法替他收场。

  看着百感交集、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的父亲,赵章光的小儿子赵旭景似乎一下子从懵懂的人生中醒悟过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他似乎一下子长大了,他似乎真切地感受到他父亲当年孤独地闯世界的窘迫的心境。他勇敢地站了起来走向了主持人,不仅为他的父亲完满地圆了这个尴尬的场,而且大方得体地主持完成了后面所有的仪式。

  赵旭景的这种出色的表现,也被我看作是赵氏家族的一种幸运,是赵章光广结善缘的一种回报,第一次让我这样一个挑剔观察中国财富运动的人,看到了中国富二代的成长希望。

  会后,赵章光日本公司的员工们是这样评价赵章光的,其实他就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农民企业家。一个六十多岁的人,心智上像个孩子,对任何事情都保有天真的好奇,我行我素,不按规则行事是他骨子里的东西,这也是温州人的禀赋,这些禀赋与环境的不对称、不和谐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正是这样一种被世故之人蔑视的不着调,使得许许多多像赵章光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中国南方农民,找到了自己恰当的社会角色并认认真真表演了三十多年。

  日本分公司开业仪式后,赵章光在百忙中抽出半天时间,陪我逛了几处景点,他们公司的员工说,这是赵总几十年来绝无仅有的事情,这话让我听了很受用。中国人是讲面子、讲人情的,赵章光的善良和好人缘,让我背负了沉重的道德负担。这三年,我一方面要应对电视台派给我的重大选题的电视制作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兼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致使我的身体每况愈下。我想老天爷还是公平的,它给每个人一个相对守恒的能量匹配,在我们年轻时渴望成功的降临,但机会总是迟迟地不出现。人到了中年,各种机会和成功纷至沓来,你的人生精力和体力又难以承受,这也许就是道,道不可违。

  欺蒙和愚弄老实人是人性的弱点;同情、关护、轻信老实人也是人性的弱点,我也不例外。当我这样地去想赵章光和我自己时,似乎一切的脉络全部都通畅了,一部活脱脱的老实人活世的图景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每一幅画面都是真实、亲切、栩栩如生的。这些亲切的画面,都在我的内心呈现,我想就从老实开始吧,写一部老老实实的书,讲一个老老实实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5、一次豪赌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1987年4月16日晚上6点,由郑州开往北京的180次普通快车第六节硬座车厢里,坐着两个各怀心事的男子。在这趟历时11小时零7分钟的旅程中,他们各自的心迹与目光都像无目的的河流一样,任意地流淌。

  年轻一点的男子叫卢信峰,他的表情还没有完全松弛下来,想起刚刚结束的那场唇枪舌剑,心中的烟尘未尽。为了把身旁这个叫赵章光的中年男子拉上这列火车,他刚刚下了一个巨大的赌注:与郑州市管城区政府签下合约,一次性付给他们70万元赔偿金,另外每年返还利润100万元,算是他把此人从郑州挖到北京的“赎身费”。要知道,那是在1987年初,一个殷实的家庭月收入也不过百元左右,70万!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了。

  一个国家单位下这样大的赌本,是不是太冒险了?这位男子是否值得他如此投入?卢信峰说不好。但为了请到他,这几个月他和北京市民政局劳心劳力,花费不菲。今天此举,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自己无疑是替国家做了一次豪赌,是赔还是保本尚不可知。想到这里,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不由得扭头迷茫地看了旁边的男子一眼。

  赵章光倒是显得很坦然,他痴痴地望着窗外远去的城市,似乎坦然地等待命运对自己的安排。他呷了几口茶后就开始闭目养神,松弛的面容上似乎还带着隐隐的笑容。

  北京三露厂一直是全中国最优秀的化妆品企业,他们生产的知名品牌“大宝”护肤霜可谓家喻户晓,那句著名的广告语:“大宝,今天你用了吗?”也称得上是妇孺皆知。但就是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企业,仍然在1986年遭遇了一次寒潮。

  三露厂是个残疾人福利厂,隶属北京市民政系统。因为“大宝”的牌子,他们成为系统内的明星企业,而大宝生发灵则是明星产品中最耀眼的一颗。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夏天,《消费者报》一个叫李智平的记者不知从哪里明察暗访,出了个报道说大宝生发灵的前后对比照片和患者都是造假和“托儿”,从此生发灵的销路一落千丈。三露厂有300多残疾工人,生发灵效益下滑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大,一下就犯了工人的众怒,厂子里天天吵吵嚷嚷,眼看就要出事。

  民政局的领导非常着急,责成北京民政工业公司的副总经理卢信峰迅速解决此事。卢信峰接到任务后,对工人们进行了安抚,先稳定住了大家的情绪,同时也想了很多办法试图挽回外部影响。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那个公关和广告都不发达的年代,口耳相传的力量相当惊人;民政局为此事下了文件,卢信峰也登报辟谣了,但澄清真相的消息却总也赶不上负面新闻的传播速度,生发灵的销路依然没有起色。

  万般无奈中,有人在报纸上的报缝里发现了豆腐块大小的一则消息,说郑州有个叫赵章光的人,发明了一种叫“101生发酊”的治秃药水,疗效非常好,而且保证治不好退款。卢信峰想,既然不能挽回,不如另起炉灶,也许引进新产品是个解决方案?他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民政局李局长。李局长是个思想意识比较超前的人,立即拍板说那就把这个赵章光请来得了。

  本来民政局以为,能够到北京发展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应该轻而易举就能办妥,没想到却大费周折,光见到赵章光就花了不少心思,为了说动他,卢信峰更是三顾茅庐,一再让步,才算请到了真神。现在,好歹算是请来了,但,他能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吗?卢信峰不免心中犯怵,疑窦丛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87年4月17日凌晨4点30分,180次列车缓缓驶进北京站。和列车一样疲惫的卢信峰拉起蓬头垢面的赵章光就走,出了北京站,两人打了一辆出租车,向位于前门正义路口的首都宾馆驶去。

  这正是民政局一手导演的大戏——101发明人赵章光在北京开办新工厂的新闻发布会。

  早上8点整,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工人日报》、《北京晚报》等几十家媒体聚集一堂,闪光灯闪个不停。司仪首先宣布了会议的主题:发布新产品“101毛发再生精”,接着公布了民政局与发明人赵章光合作办厂的重大新闻,并首先请民政局的李局长作开幕讲话。

  现在大家都对科技入股习以为常了,但在当时,那可绝对是大胆进取、锐意改革的先驱,是一件非常“先锋”的事情。所以,李局长在台上介绍请到赵章光的前因后果时,私底下就开始有人议论:“郑州来的?以前听说过这个人吗?”“没听说过,不过民政局这么重视,应该有两把刷子吧。”“听说是个‘神医’。”“我记得新华社报道过这个人,但具体细节记不太清了。”“嘘——上来了!”

  当司仪宣布“有请101发明人——赵章光先生上场”时,全场的目光“刷”地集中到那个缓缓走向前台的人身上,会场登时静了下来。在众人的注视中,一个身材不高,略带羞怯,神情拘束的南方人进入了记者的视线。被卢信峰“捯饬”一新的赵章光缓缓地走上了主席台——卢信峰把赵章光接到宾馆后,又是安排洗澡又是刮脸修面,还为他准备了一套新西装,看起来“焕然一新”。但目送赵章光走上台,卢信峰心里仍然在打鼓,他能撑得起这个大场面吗?

  出乎卢信峰的意料,面对众多长枪短炮,外形土气、与一身簇新西服极不协调的赵章光却镇定自若。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他只用一句话就牢牢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就是“治不好就退款”!顿时,记者的疑问犹如潮水般涌来:“您真的敢这么保证吗?”“101有这么神吗?”“要治不好怎么办?”

  赵章光不慌不忙:“是的,只要是101治疗范围内的脱发症,我都保证,治不好退款”;“101的疗效,有上万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为证”;“今天在座的所有人都可以作证,我说到做到!”

  见多识广的记者大概还没见过这么土还这么牛的郎中,气氛当时就炸了锅,会后刊发的所有的新闻稿不论大小都以此为新闻价值,做了不长头发退款的保证(只针对全秃、普秃和斑秃患者,不包括脂溢性脱发的),于是,“京城来了个无效退款的‘神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大街小巷。

  赵章光的表现令人喜出望外,卢信峰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他开始慢慢喜欢上他潜心请来的人了。其实,如果卢信峰了解赵章光的过去,他也许就不会那么担心了。赵章光对媒体并不陌生,可以说,他正是误打误撞地凭借媒体走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6、被新华社发现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那是赵章光无奈从浙江前往河南郑州发展之后。说来也巧,赵章光偶然在报纸上看到郑州方面有人寻求美发方面的合作,当时执业资格迟迟批不下来,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四面出击主动联系,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对方同意试用一段时间,这样一来二去的双方就达成了意向。

  赵章光抵郑后,合作方管城区卫生局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度,首先从辖下的“向阳中医院”单辟出“向阳脱发专科医院”,由赵章光全权负责专科医院的医疗事务,他本人享受专家待遇,每天有5元生活补助,并安排一位师傅为他做南方口味的菜;为了表示对赵章光的尊重,特聘请他为医院的名誉院长。

  赵章光本来就有点“一根筋”,现在有了这么宽松的环境,更是如鱼得水,如果不好好做怎么对得起这么信任自己的伙伴?原本就喜欢琢磨的他心无旁骛,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能让101发展得更好。

  技术自己有了,101的疗效也被事实证明了的,但还是有很多质疑的人,自己在家乡的遭遇说明了这一点,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101,并相信101呢?

  赵章光虽然学历不高,但他是一个特别爱动脑子、善于学习的人,自从《浙江工人报》报道他之后,他就发现了媒体的力量:一件不为人知的事,一经媒体的报道,就会有数十倍、上百倍的放大,自己遇见老潘不就是这样吗?能否在这里再找到一位愿意帮助自己的记者,让更多的人知道101呢?但毕竟自己初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的,这事又该如何着手呢?赵章光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

  每天忙完工作,赵章光会在晚饭后出来随便逛逛,一来散步,二来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有一天,遛着遛着,他无意间发现自己走到了一个挂着“新华社河南分社”和“人民日报河南记者站”两块大牌子的大院门口。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这个牌子让赵章光眼前一亮,自己不一直想找记者吗?这里面都是记者啊!

  这样想着,他就走了进去。谁知刚进大门,就被人喊住:“你找谁?”

  “我找记者。”

  “找哪个记者?”

  “呃……”他答不上来,有点慌神,只得退了出来。

  无巧不成书,赵章光正尴尬地在报社大门口徘徊,突然看到一个脑袋光秃秃的人走出来,他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问道:“同志,您的脱发治过没有?”

  这个问题让对方有点意外,被问得愣了一下,回过神来问:“你是干什么的?”

  “我治脱发的。”

  对方估计是突发情况也见得多了,又上下打量他一遍,并没多盘问他的身份,直接问到了正题:“有没有被你治好的?有的话能不能叫我看一下?”

  “没问题!明天中午吧。”赵章光欣喜不已,热切地跟记者定下了见面的时间,连普通话都似乎比平常利落了不少。

  原来此人是新华社驻河南分社记者赵平安,专门负责国内经济报道。赵章光的出现虽然显得有些突兀,但凭着多年当记者的直觉,他认为此人天真有趣。

  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赵章光带着一个治好的患者又来到了新华社,赵平安热情接待了他们。一介绍,赵平安与那位患者还是老乡,都是河南巩县人,这下可好,他们就用家乡话聊了起来。赵章光一句话也听不懂,但从赵平安的表情上看,他知道有戏了,干脆回避到一边让他们尽情地聊。

  这位患者在向阳医院住了三个月,已经到了恢复期,头发还长得浓一茬稀一茬不是很整齐,但他对赵章光赞不绝口:“老哥啊,你是不知道,我这秃头都好多年了,在家里老被人看不起,说个媳妇都难。这次还不到三个月就开始长头发了,俺妈高兴死了,已经找媒人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平安还是很慎重:“治好的人多不多?都像你这么有效吗?”

  “多!医院里都住满了。俺这不算最快的,还有三个月恨不得长齐了的!那才是欢天喜地哩!”

  赵平安显然兴趣大增,他叫来赵章光:“能不能带我到你们医院走一趟?”

  赵章光求之不得:“好!现在就走?”

  赵记者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好,现在就去!”

  来到医院,赵平安一个一个问住院的患者,得到的答复惊人一致:“赵医师绝对不骗人,我们这个房间已经走了好几个了,都是治好的。我肯定也能治好!”“快慢看个人体质,但肯定都有效,这儿的大夫态度也好,在这儿住院挺高兴!”大家七嘴八舌地向赵平安表示着对赵章光的信任。

  赵平安心里有了底,他又到档案室看了病人的来信,以及患者的资料,已经暗暗把章光101当作了预备选题之一。但记者的职业本能让他力求严谨,不仅要多听多看,更要实地验证,临走前他特意选了几个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对象,他要亲眼见到章光101的神奇效果。

  送赵平安出门时,赵章光问:“赵记者,你能为我报道一下吗?”

  “现在不行,新闻报道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我还要看一下。”

  这一看,就是三个月。20多年前的商人不是今天的商人,20多年前的记者也有着自己的职业守则,认定治病是天大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新闻的严肃性和真实性,所有的报道都要眼见为实。那个年代,既不会有“纸馅包子”这样的造假,更不会为了红包而信口雌黄。

  三个月后,赵平安看到选定的病人不是完全恢复就是已经在痊愈中,他终于发出了那篇为赵章光赢得巨大声誉的新华社电讯稿。之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刊发了这篇稿子。于是,“赵章光治脱发”不胫而走,一时间赵章光和101的名字响彻全国,传向海外。

  正是从新华社的报道中,北京民政局第一次知道了赵章光和他的101生发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7、搒大地时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奇峰秀水的雁荡山,在浙江东南拔地而起,绵延数百公里。那层峦叠嶂的山峰,幽暗曲折的洞壁,难以计数的溪瀑,孕育了无数珍奇。在绵延的雁荡山余脉上,坐落着那个名叫泥垟的小山村。

  1943年,泥垟村一个叫赵典木的农民,终于在他37岁生日时迎来了赵家的第一个男孩。这让常常在负累中期盼的他终于松了口气,似乎人生的目标已经实现大半。这个晚来的儿子,就是赵章光。

  一转眼,赵章光已经13岁了。但家境的贫寒使他发育迟缓,显得比同龄孩子要小一些。懵懂的他是在学校里明白自己的处境的。几个家境好、个子高的男生经常对赵章光侮辱起哄,说他是个“穷鬼”,连一些女生都瞧不起他。面对这种屈辱,赵章光非常想反击,但年幼的他却很清楚:打架?他不是对手。他暗暗地咬牙,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因为这种被孤立的气氛,赵章光养成了内向的性格,他的朋友不多,唯有跟同宿舍的朱建平很谈得来。建平大赵章光一岁,他身材高大,为人厚道,很看不惯那些同学势利眼的举动,经常保护赵章光。这天,上体育课又一次被同学取笑后,赵章光依然没有用武力回应对方的挑衅,他默默回到宿舍里。建平过来安慰他,赵章光沉默了很久,然后抬起头发狠似地对建平说:“建平,我告诉你,总有一天,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要做成大的事业!让别人看看我赵章光不是凡夫俗子!”

  虽然在学校被人奚落,但作为唯一的儿子,赵章光在家中格外受到父母的疼爱,这样的反差让他难以忍受。但懂事的赵章光并没把自己受的委屈放在心上,而是觉得愧对父母的厚爱,他应当用尽全力为父母“争光”。年幼的赵章光虽然还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人情冷暖,但学校的遭遇激发了他性格中绝不服输的一面,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争取做出一番事业,报答父母的深恩。

  但很快,这个梦想就破灭了。

  1958年,15岁的赵章光以出色的成绩考上了乐清县初中。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的赵典木夫妇非常高兴,赵章光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但此时正逢残酷“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无处幸免,粮食越来越紧缺,人均全国口粮田最少的温州地区更是雪上加霜,人人都有气无力,患浮肿、肝炎的人越来越多。就连一直专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赵章光也发现了事情不对:父亲原来精干的面目不见了,一双腿肿得透亮;母亲病倒了,两个姐姐也是面黄肌瘦。看着家里一直没断了送给自己的粮食,赵章光明白了,父母和姐姐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把每人嘴里剩下的粮食都留给了自己,家人却饿得个个得了病!

  一向孝顺的赵章光心里像刀剜一样难受,他思来想去,做出了一个决定:退学!尽管父母坚决反对,赵章光还是执意办了退学手续。他不是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厚望,但他说什么也不能用父母的健康去换取自己的前程!赵章光回村当了大队会计。

  泥垟村属于浙江省乐清县,位于浙东南,是典型的水乡,一条较大的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河南为“泥前”,北岸为“泥后”,赵章光家位于北岸的泥垟后村。除此以外,还有数不清的细小支流,组成了密布的河网,村民出行多通过船只。不过在那个时代,这可谈不上什么“东方威尼斯”式的浪漫,也还远未能体现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的地缘优势。恰恰因为陆路交通的不便,村民到乐清县城一趟,需要摇一两个小时的船,村子对外阻隔、闭塞,相当贫穷落后,而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赵章光在那里,就是绝对的“大知识分子”了。

  当上了大队会计的赵章光每天可以挣6个工分,父亲赵典木却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像原来那样挣满10个工分了,只能挣到8个。但即便这样,赵家的生活困境也得到了明显缓解,赵章光不再需要家庭供养反而可以劳动养家了,父母再不用省出粮食给他吃了,渐渐地,父亲的腿不再肿了,母亲和姐姐的脸色也好了起来。看到这一切,赵章光觉得,自己的选择非常值得。

  为人厚道的赵章光干活从不计较什么分内分外,每天到大队上班时,他不仅认认真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还主动帮着“带”自己的泥前村老会计做事,忙前忙后,有什么事招呼一声他马上就乐颠颠地来了。老会计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聪明勤快的小伙子,不仅将自己掌握的会计知识倾囊相授,还帮助他油印报表补贴家用。那时的会计报表都是用油印机自制的,老会计就把这个活儿给了赵章光,除了留一部分给大队自用,剩下的就卖到临村。2毛5分钱一本,虽然不多,对贫寒的赵家来说,也不无小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帮父亲减轻负担,插秧、割稻、摸鱼、砍柴、烧瓦……赵章光在家什么活儿都干,虽然身材瘦小,但赵章光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整天都在忙碌着。毕竟是读过初中的人,而且脑瓜也活,赵章光做事不仅苦干,也善于巧干,他种的稻子比别人家的更加茁壮,产量也高。公社知道这个消息后,还专门组织临近生产队的社员前来参观。

  农闲的时候,赵章光也随着同村人外出做点小生意,贩卖鲜鱼鲜虾鲜蛏等水产。附近的乡邻自然是吃不起的,赵章光便挑着担子到乐清柳市去卖。

  本以为脑瓜灵活的赵章光应该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谁知恰恰相反,他劳累一路,筋疲力尽,却所获不多。原因就在于他为人太过厚道,不是个狠心赚钱的生意人。他耳根软,心肠又好,别人三言两语几句好话就弄得他面红耳赤,不好意思还价,结果辛辛苦苦挑出去的河鲜往往是低价卖出,连工夫钱也赚不回。

  “上温州去!”赵章光一盘算,干脆多花点时间走远点儿。温州城里有钱人多,平常就爱吃鱼腥海鲜,也许能卖出好价钱。“再说了,别人贩卖水鲜货都能赚钱,我不比别人笨,一定也能赚”,赵章光想。

  然而事与愿违,聪明和精明是两回事,学习灵光的赵章光做生意却不摸门道。别人一砍价,赵章光就慌张,拉不下脸来还价,结果和在县城一样,还是以赔本赚吆喝而结束。

  转了一圈,赵章光又回到田里种稻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8、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此时,从各个方面看,赵章光都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像祖辈一样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祖辈一样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像他们一样地按部就班……但只有一点不一样——闲下来的时候,赵章光总喜欢拿着一本《浙南本草》翻看,那是赵家为数不多的藏书之一。家人以为这是赵章光这位“文化人”多年读书留下的习惯而已,但赵章光却似乎从里面发现了更多。

  赵章光的父亲赵典木解放前是拔草药的药农,有时也去地主家当长工,恰好那家地主是当地比较有名的医生,赵典木耳濡目染粗通医理,加上自己又是搞草药的,就这样积累了一些医疗知识。村民们有病请不起医生,便会来找典木。对跌打损伤、虫叮蛇咬这样的外伤,典木试着用自己采集的草药敷在伤口上,不久病状就减轻乃至痊愈。慢慢地,大家就叫他“赵大夫”了。

  在农村,有一技之长的人是很受敬重的。从幼年时起,赵章光就常常看到父亲为别人治病,父亲不要病人一分钱,用的就是自己从山上采的草药,而赵章光也经常陪父亲上山采药。病人痊愈后特意前来感谢或送点鸡蛋之类的礼物时,常使父亲脸上绽露微笑。这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人生体验。能为别人解除痛苦,受人尊敬,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浙南农村雨水很多,气候炎热而潮湿,乡亲们长年累月在水田劳作,还要上山割草砍柴,或去十多里外的海滩淤泥中捡蛤蜊,脏物浸泡、细菌侵蚀,使得皮肤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皮炎、湿疹、牛皮癣、癞疮、斑秃等是常见病。有的病在乡下治不好,还要到县里甚至更远的地方去治疗,病人既吃苦头又误工。每当此时,心地善良的赵章光就想:要是我有本事,能为乡亲们治病,替他们解除痛苦,该有多好!

  渐渐地,赵章光迷上了中草药,用心观察父亲怎样给人治病,当父亲上山采药时,他几乎每次都随行,有时还独自前往;他更长时间地翻看《浙南本草》,还花了很多功夫搜集民间验方,遇有村子里其他通医道的长者给人治病,他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乡亲们患常见病,父亲不在家的时候,赵章光就热心地对症下药,竟然使病人很快痊愈;后来一个社员上山被蛇咬伤,他按偏方敷用草药,病人伤口很快消肿,转危为安。这一切,都使赵章光信心倍增。

  渐渐地,也会有人提着番薯、鸡蛋专程来谢谢“小赵大夫”了,还有人主动来找“小赵大夫”看病。被人尊敬、被人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啊!小时候在学校总被人嘲笑的赵章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做的一切。

  时间过去得很快,几年之后,赵章光也依照普通农家子弟的标准人生道路娶了妻,妻子姓林,名字很有诗意,叫“微云”,而她的为人也像温柔的云一样和煦,小家庭里充满了温馨。一年之后,大女儿“胜霞”降生了,初为人父的赵章光乐不可支,抱女儿逗着玩也成了赵章光工作之余的一件大事,也只有女儿才能让赵章光放下手中总是抱着的厚厚医书。但细心的微云发现,只要一听说谁病了,赵章光会立刻放下女儿,匆匆出门。

  不仅如此,微云还发现丈夫的性格有点“怪”,或者说,他和村子里别的年轻人都不一样。别人白天忙完田里的活儿,晚上要么帮老婆照顾家、要么出去赌钱,可赵章光既不关心家务也不爱玩,总在油灯下翻着大厚本的医书,还不停地抄抄写写,积满了一个小本子。他还时常望着门外的山发呆,思绪似乎飘到了很远的地方,微云隐隐感到:他的想法,仿佛不是这个家、这个村子所能局限的……

  夏天来了,赵章光又按惯例上山采摘一些清热解暑的药物,准备分发给乡邻。忙碌大半天,采了满满一篮药的赵章光坐在石头上休息。夏天的雁荡山里烟雨迷蒙,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赵章光似乎隐约看到了几个仙风道骨的身影,他们娴熟地采药、问诊、挥毫著书,儒雅谦和的风度令人心驰神往,那不就是传说中的古代名医扁鹊、华佗和李时珍嘛!赵章光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句不知在哪里听到过的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虽然不得已中断了学业,但赵章光上学时立下的雄心壮志却从没有熄灭过,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罢了。可一旦有了机缘,梦想依然会不可遏止地迸发出来。今天的这一幕,似乎是神医们为了“点化”这个有心的年轻人?反正就在那一刻,困扰多时的赵章光犹如醍醐灌顶,这不正是自己一直向往和盼望的吗?做一位名留后世的“良医”……

  在旁人看来,赵章光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天下田种稻,上山割草砍柴,似乎还更有干劲了。但并不知道他内心的改变。其实,赵章光是为了尽快把所有的农活和杂事做好,就有更多的时间坐在油灯下看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9、当了赤脚医生!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可事情总是不遂人愿。

  这一天,赵章光去雁荡山余脉的水网山脚下割猪草,不知触及了什么植物,很快起了一圈红疹,奇痒难耐。他匆匆赶回家,取出一些草药捣烂涂在患处,原本很有把握治好,没想到毫无效果,患处红肿越来越严重,并伴有呼吸困难……赵章光父亲和村里几位懂医道的长者试着治了好几次也不见好转。

  眼看情况越来越严重,大队决定:不能再耽误了,赶紧上省城治疗。无奈,赵章光撇下一家老小和有孕在身的妻子林微云,赶往杭州。

  那正是“文革”最混乱的时期,赵章光在两个乡亲的护送下,穿越狂热的人群,费了不少周折才来到省城杭州。素有“天堂”之誉的杭州也乱得不成样子,住进医院后,赵章光想起一路的所见所闻,还是心有余悸,他非常惦记家里的亲人,希望早点治好病回家。

  谁知确诊的结果给他当头一棒,大夫告诉他,他得的是荨麻疹,这病诱因很多,目前病因不明而且很顽固,十天半月恐怕好不了,需要住院慢慢调养。没有办法,赵章光只能安心住下来。

  别的病人住院要么聊天要么打牌消磨时间,可赵章光都不感兴趣。天生“劳碌命”的他决不允许自己白白荒废时间,得知短期内出不了院后,他把注意力转到了治疗上。自己本来就对中医感兴趣,现在岂不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于是,医生为赵章光诊断时,他倒反客为主地向医生问这问那;护士为他换药时,他也细心观察每一个步骤,一一记在心里。病房里其他病友的治疗过程,他也都默默地看在眼里,还拿过别人的中草药仔细分析其中的成分。

  “赵章光,你哪里是来治病的,简直是来学医的!”一位病友开玩笑道。大家一阵哄笑,赵章光也憨厚地笑了。

  外头一片混乱,医院里倒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回不了家的赵章光干脆静下心来看书。除了从家里带来的《赤脚医生手册》外,他又从医生那儿借到了《临床中医学》、《实用皮肤学》等书籍,他如饥似渴地仔细阅读,还认真地做着笔记,很快又积满了一个小本子。

  转眼赵章光已住院半年多了,他从家信中得知消息:微云又生了一个女儿,赵章光为女儿起名“胜慧”。离家已久的他归心似箭,可这次的皮肤病非常顽固,赵章光虽然心急如焚,病情却总不彻底见好,大夫告诉他,还要继续住院治疗,半途而废的话前面的治疗就都白费了。赵章光只能耐心等待,好在还有医书陪伴他,否则真不知怎么熬过这段日子。

  断断续续住了一年多的院,皮肤病终于痊愈了。由于赵章光的勤学好问,他居然基本掌握了用中西医治疗皮肤病等常见内外科疾病的本领,阅读面的扩大也使他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这一年多的住院,赵章光更加体会到了病人的痛苦,他为人解除病痛的心情更迫切了。

  赵章光回到泥垟村,书记和队长非常高兴,赵章光人勤快脑子又灵光,打得一手好算盘,是远近闻名的“铁算盘”,他当大队会计,可真是不二人选。他离开这一年多,书记和队长已经感觉到了诸多不便。

  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赵章光提出:我不想当会计了。书记和队长非常诧异,当会计工分高,工作也相对比较轻松,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美差,赵章光居然提出不干了,他到底想干什么?

  “响应毛主席号召,做毛主席的六二六战士,当赤脚医生!”赵章光抬头挺胸,意气风发地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书记和队长被他弄得张口结舌,无法拒绝。微云也迷惑地问:“放着好好的会计不当,当什么赤脚医生啊?你知不知道好多人想当会计还当不上呢!”

  “嘿嘿”,赵章光神秘地一笑:“那让他们当去好了,反正我是要当赤脚医生。”

  赵章光的坚定是有理由的!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他的保健医生李志绥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段谈话不仅改变了一大批像赵章光一样的农村青年的人生轨迹,也是迄今为止对广大贫苦农民最贴心的一次医疗关护。

  “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

  “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明朝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生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

  “脱离群众,工作把大量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难的疾病上,所谓尖端,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样预防,怎样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少。尖端的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群众最需要的问题上去。”

  “城市里的医院应该留下一些毕业后一年、二年的本事不大的医生,其余的都到农村去。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

  这段话一年后被称为光辉的“六二六指示”。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句话温暖了数亿中国农民的心,赵章光正是在这一光辉思想的指引下,如愿以偿,当上了赤脚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误打误撞来治秃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比起前两年,赵章光的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接触到的病人也更多了。农村里也没有明确的内科外科之分,大家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之类的毛病都会来找赵章光。对疥疮、皮癣、急性毛囊炎之类的皮肤病,赵章光算是老手了,他治;感冒、发烧、闹肚子,虽然之前不是很有经验,他也试着去治。那时大家用药少,一片APC或者土霉素就能顶不小的用处,几乎很多病人都是药到病除,赵章光的名气更大了。

  和以前一样,赵章光治病还是不收钱。中草药是自己上山采的,而像APC这样的西药一分钱一片,每次用药也就一两片,赵章光觉得这钱没必要收,也干脆白送。但看到病人解除了痛苦,赵章光就有说不出的高兴,自己离“良医济世”的理想似乎又近了一点。

  一天,附近常林村一位姓林的女老师推开了赵家的门,一见到赵章光就哭了。赵章光十分意外,忙请她坐下来慢慢说,有什么困难自己会尽力帮忙的。林老师抓住赵章光说:“赵医生,救救我!”脱下了头上的帽子。赵章光一看,林老师头上居然没有一根头发,本来清秀的江南女子这会儿看起来颇有些诡异。

  赵章光颇觉为难:“我,我没治过你这种病啊!”

  “你会治皮肤病,脱发是属于皮肤病范畴的。”

  “皮肤病能治,但脱发我真的没治过。”

  “赵医生,大家都说你医术好,你救救我,我不敢出门不敢见人,今天也是从小路偷偷跑来。你救救我吧!”

  赵章光有些迟疑:“那我试试?可是我也没把握啊。”

  “赵医生,大家都相信你,我也相信你,你就在我头上做实验吧!”

  看着林老师信任的眼神,赵章光下了决心:“好,你缺药,我缺头,我们一起配合!”赵章光又仔细看了看她的头皮,“以前用过药的?都是激素吧?”

  “是,我也病急乱投医了,可病没治好人却胖了不少。村里的乡亲让我来找你,说赵医生水平高,人也好。”

  老实的赵章光还没被人这么当面夸奖过,他两手乱摇:“不要这么说,没有那么好,我尽力,尽力的。”

  “谢谢你!”林老师说着就想跪下。

  赵章光赶紧拦住她:“这样吧,你经常来,两三天来一次,我一点一点试,不要害了你。”

  林老师对赵章光深深一鞠躬,噙着眼泪走了。

  此后,林老师隔三岔五就来赵家,赵章光一边翻医书一边小心尝试,古方偏方加上自己的理解对药进行增减,在林老师头上一次次试用。林老师总是很配合,但两个月过去,她的头上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赵章光觉得很过意不去,林老师却鼓励他:“是不是药量不够?赵医生你别怕,尽管大胆试,我不会怨你的!”

  话是这么说,赵章光却不敢卤莽,在病人身上试坏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从不肯让自己的病人冒险。于是他干脆在自己身上先做试验,一些刺激性大的、有毒的草药,都先抹在自己胳膊上、腿上,有时腿肿得老高,连裤腿都放不下去。微云心疼他,叫他不要弄了,他却叫微云伸出胳膊也来试试。

  试来试去,总也没有效果。赵章光也有些气馁了,是不是脱发真的就是无解难题?或者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材料?不管做什么事,赵章光脑子里都想着治脱发的事,虽然毫无进展,但执拗的天性让他很难说出“放弃”二字。

  赵章光心里正在挣扎中,这天家里来了三位陌生的客人——一对老夫妻带着女儿。老母亲也是未语先哭,“赵医生,救救我女儿吧,她不想活了。”

  赵章光莫名其妙,转头看看那个女儿,却是一脸麻木。老父亲看着茫然的赵章光,把情况说了一遍。原来,这位叫范海容的年轻姑娘也是一位脱发患者,一年前不知什么原因一头青丝荡然无存,一年来老两口带着女儿到处求医问药,从县城到省城,包括上海的大医院都去过了,没有任何改善。女儿心情本就低落,谁知从上海回家时坐船风大,把假发吹落了,她顿时觉得没脸见人,就要投江,幸亏父母一直守在身边,拉住了她。

  说着,范老爹揭掉了女儿头上的假发,果然一个光光的头皮。赵章光走上前去,海容姑娘犹如没有感觉似的,仍然没有任何表情。看着木雕泥塑一般的女儿,范老爹也不禁老泪纵横。

  没等范妈妈开口,赵章光已经做了决定:“我不是治头发的,以前只治过皮肤病。你们要想让我治,我一分钱不要,你们两三天来一次,我尽力而为,直到有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11、第101次成功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赵章光没想到,他这一句承诺,竟然一下子就支撑到了六年之后。

  一向守信的赵章光言出必行,林老师、范姑娘隔两三天来一次,成了赵家的常客。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来找赵章光求治脱发的人越来越多,他仍然一律免费。

  赵章光不仅再没有精力帮家里干活,甚至连他日常治疗病人都要加班解决。贤惠的微云从不抱怨,默默承担起了照料家里老小的所有责任。但终于有一天,从不跟赵章光红脸的微云也忍不住冲丈夫嚷了起来:“你可以在自己身上试,也可以在我身上试,怎么能拿孩子做实验?!”

  原来,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赵章光又在以身试药,因为自己身上已经是层层叠叠的旧伤新痕看不出效果,赵章光便在大女儿胜霞身上试起了药,刺激性极强的草药让女儿忍不住痛得哇哇大哭,干完活回家的微云刚好撞见这一幕。看着女儿的细皮嫩肉肿得老高,微云从赵章光手里抢过胜霞,心疼得一边哄一边哭:“人家做父亲的疼女儿还来不及,你可倒好,在女儿身上试这么危险的东西。女儿要有个好歹我跟你没完!”

  章光妈妈听到动静赶忙过来看,她知道自己媳妇的脾性,不是逼急了不会这么大声说话。一看孙女肿起老高的手臂,老太太指着赵章光就骂:“作孽哟!作孽哟!娶到这么好的媳妇,生这么好的女儿家,你是要把她们都害死!”说着把胜霞抱进里屋,“来,奶奶看看我儿,我儿不哭

  了。”木讷的赵章光自知理亏,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微云垂泪不止。

  从此,赵章光不敢再在女儿身上做试验,但自己身上却几乎没了一寸好皮肤,到处都是红肿,或者红肿后留下的瘢痕。慢慢地他发现,刺激性大或有毒的药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最大的难题是要掌握分寸,这就好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脱发病人往往毛囊萎缩退化,需要有外来的药物刺激它恢复生长,但这个刺激要适量,如果不足毛囊恢复不了,但如果过量的话又会“烧”坏。

  通过无数次的自身实验,除人参、黄芪、当归等传统养血润发的药物外,赵章光大胆在配方里加入了辣椒、生姜和呼雷暴等“猛药”。尤其是呼雷暴,很多病人抹上就溃烂,赵章光便减量,但绝对不停药,他跟病人说:“过敏不要怕,这是药在起作用的标志。你放心,我保证不会出问题。”他的底气,便是来自于在自己身上做的一次次试验。很多病人出现了痛、痒、过敏症状,赵章光都告诉他们坚持住,挺过去就好了,这是药与肌体惰性的角力,一旦药物战胜了惰性就会没事,而且配方中的人参等药是养元的,有抗过敏的功效。

  赵章光的判断没有错,他的努力也终于见了成效。这天,赵章光又照例在家摆弄他的瓶瓶罐罐,突然有人破门而入,范海容姑娘欣喜若狂地抓住他:“赵医生,谢谢你谢谢你!是你救了我!我长出头发来啦!”

  赵章光闻言也几乎窒息,缓过神来他定睛细看,果然,小范姑娘原本光秃秃的头颅长出了绒绒的新发!赵章光也差点儿掉下泪来:“好!好!”

  第二天,小范姑娘和父母带着锦旗,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一路敲锣打鼓来到赵家。沿途十里八村的乡亲都来看热闹,“泥垟有个能治秃的赵章光”的消息传遍了附近的村村寨寨。

  慕名而来的人更多了,赵家每天门庭若市,赵章光应接不暇——坐诊、抓药、采药、配药,简直忙得脚不沾地。

  见的病例越来越多,赵章光也逐渐摸索出了门道,按毛发脱落的程度可以分为斑秃、全秃、普秃,按照病情的进程可以分为进行期、静止期和恢复期,配合不同的病症和时期有不同的药物治疗。赵章光每天都在计算和尝试各种可能性。

  但是,这一次次的试验,对所有病人的免费治疗掏空了原本就不富裕的赵家家底。

  看着痴迷的丈夫,微云有苦难言。赵章光是一个对钱心里没数的人,但打理家务的微云却已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配药,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全花光了,又把还没养肥的猪和正下蛋的母鸡都卖了,可日子还是难以为继,最后已借了500元外债。当微云告诉赵章光时,他却轻描淡写的只说了一句“知道了”。看着丈夫埋头在黑色的药水瓶中那“走火入魔”的状态,微云彻夜难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章光也很早就醒了,他是惦记着配药的事。好容易想出了一个新法子,他这才意识到微云说的没钱的问题。眼看着试验已经出现了一线曙光,怎么能被钱卡住?他推醒微云说要卖房,“没有别的办法了”。

  微云真是欲哭无泪:“你赵家祖上留下的就这三间茅屋旧房,卖了怎么住?”

  “老人住一间,我们和孩子住一间,反正非卖不可。”

  微云一言不发,家里已经有了三个女孩两个男孩,房子本来就不够住……但是她知道,赵章光决定的事,没什么商量的余地。算是默许了。

  那间旧屋卖了1200元,总算解了燃眉之急。赵章光用这笔钱买了一批急需的药材,实验得以继续下去。而一家九口人却挤在两间堆满瓶瓶罐罐的旧屋里将就着。

  但没过多久,卖房的钱又用完了。赵章光跟微云提出“卖床”:“微云,你若有夫妻情义,就把床卖了换钱,我们睡地板?”

  微云忍无可忍,自己这么多年含辛茹苦支撑着这个家,难道还不够有夫妻情义?无法控制的泪水奔涌而出:“你是不想过了?”

  看着从来隐忍的妻子发火,赵章光也觉得自己过分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是想说,等我制药成功,以后让你过好日子。”

  多年夫妻,微云深知赵章光的为人,她又一次容忍了丈夫:“那就卖吧。”

  ……

  此时的赵家,是真正的家徒四壁了。

  赵章光自己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痴迷,这么不顾一切。憨厚的他说不出豪言壮语,他只知道,自己曾经大病一场,那一年多的日子有多痛苦,没经历过的人是绝不会明白的。正是因为自己亲身体验过,病人眼睛里那无助的绝望他是感同身受,厚道的赵章光是无论如何也不忍心将他们拒之门外的。为病人解除痛苦,别让他们受自己曾经受过的罪——正是这个朴素的想法,让他一直坚持了下来。

  于是,赵章光继续摆弄他的瓶瓶罐罐,而微云继续艰难地支撑这个一贫如洗的家。

  实验进行了10次、20次、30次,赵章光不仅要解决某个人的问题,还试图解决一类人的问题,进而到各类患者都能见效;不仅要解决生发问题,还要解决相伴的副作用——奇痒、肿痛、糜烂,以及耳后淋巴发炎等等。

  实验进行了80次、90次、100次——

  第101次!终于,赵章光配制出了药效明显且稳定的全新制剂!经过70多名患者的亲身尝试,证明它不仅对多种脱发患者有效,而且使用无痛苦和明显副作用,赵章光终于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

  赵章光把这种药水命名为“101生发酊”,以纪念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12、“捡来的”巧媳妇
《老实赢天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春元

  老实原本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一路走来该是你的,自会是你的。

  赵章光能够研制出东方魔水101,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富豪,离不开一位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女性——妻子林微云。

  提起微云,在泥垟乃至温州都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因为家贫没有受过教育的她,虽然一个字也不认识,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手机里几百个电话号码,她全凭记忆装在脑子里,方圆十里八村随便问谁,立马就能报出来,比电脑都快。

  不知道是不是温州人的缘故,微云还有着超常的商业天赋。她在温州经营着十万平方米的房地产的项目,而且越做越大,是当地有名的成功女性。

  但微云最为家乡人称道的并不是商业成就,而是她的人品天性。嫁给了老实人赵章光的微云也是一位心地厚道的女性,在当初赵章光研制101的过程中,遇到过失败、冷遇、破产等无数困难,而微云一直坚定地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她几乎拥有传统中国女性的所有美德:贤惠、温柔、隐忍、坚强,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所有重担,让赵章光能腾出精力来搞研究。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她,赵章光是否能专心研制101,又是否能在医学的道路上支撑下去。

  可您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位难得的好妻子,居然是赵章光在大马路上“捡来的”。

  赵章光辍学回乡务农后,过着寻常农家子弟的寻常生活。一转眼两三年过去,他已成为20出头的小伙子,长期的体力劳动改变了他文弱的面貌,虽然身材不高,但比以前结实了很多,干起活来手脚麻利,还特别热心助人,是乡亲们交口称赞的年轻人。

  虽然大家对赵章光人品做事都认可,但眼看着同龄人很多都结婚成家,有的还生了一两个孩子,赵章光却还是光棍一条。没别的,就是家太穷,虽然都知道赵章光是个好小伙子,但谁家也不肯把自己闺女嫁到赵家受穷。赵章光好像若无其事,每天白天忙会计和地里的活,晚上就热心地给大伙儿看病,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似乎完全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其实,赵章光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家境不好,但他毕竟是读过书的人,眼光却不低,赵章光不想随随便便找个女孩结婚。还有一个潜藏在心里的念头,赵章光从不对别人说,但他一直坚信:自己这辈子绝不会一直平庸,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也总会有一个有眼光的姑娘发现他。与其别别扭扭地找一个屈尊“下嫁”的媳妇,不如耐心等待一个能够欣赏他的人。

  端午节前的一个下午,赵章光去县城买药材,办完事就风风火火往回赶。走到半路,他突然看见一个古稀老人背着一堆粽叶在前面走,老人的背影明显有些吃力。赵章光赶忙小跑几步,赶上老人,热心地夺过老人背上的粽叶,要把他送回家。

  一问老人是雪湾村的,跟泥垟相距几里路,刚好顺路。赵章光一边走,一边跟老人耐心地聊着天,边走边说自己去县城办药材的事。

  到了雪湾和泥垟村的分岔口,老人想接过粽叶,但章光执意不肯撒手,非要把老人送到家。老人拗不过,便跟他接着朝前走。这不经意的小小举动让老人对赵章光往心里去了,一边走一边想:心眼活络的人谁不想给自己找轻松?看来这孩子是个实心眼的人!老人似乎不经意地问他家里有几口人,父母都是做什么的。章光都老老实实说了,也没去想老爷子的用意。

  眼看进了雪湾村,老人问章光:“说了这么半天,你还没告诉我姓名哩。”

  章光有点不好意思:“我叫赵章光,您老人家贵姓?”

  老人姓林。眼看到了林家门口,老爷子留章光进屋喝杯茶,可机灵的章光已经解下了肩膀上的棕叶,他递到老人手中,“谢谢您!我还赶着回家!”人已经一溜烟地跑了。

  这样帮助别人的好事,章光几乎每天都做,所以很快抛到了脑后。回到家里,他又一头扎进了医书中。

  没想到,这次无意间做的好事,竟引出了一段美好姻缘。林家阿爷看中章光厚道淳朴,要把自己的孙女微云嫁给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从天降,章光妈妈自然无不乐意。对过“八字”,女方家长便按风俗前来“踏亲”(浙南农村的风俗,倘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女方母亲就要登男方家门,一相男方才貌,二相男方家境,谓之“踏亲”),章光妈妈也托人打听了林家的情况,双方都很满意,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婚礼很快到来了。赵家把自家的房子尽力收拾了一番,腾出一间给章光做新房。房子是土制的,几乎空无一物,唯一称得上家当的只有一床被子,还有几斤新棉纱,算做迎新娘的彩礼。

  微云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她家里有四女三男七个孩子,微云是老大,而且他们家的家庭成分还不好,称得上一贫如洗,几件旧衣服就算是娘家的陪嫁了。

  虽然婚礼很简陋,但章光自己不在乎,他唯一有点担心的是,新娘会不会觉得委屈?她和自己的想象一样吗?

  进了洞房,赵章光才第一次见到微云。微云皮肤白皙,弯眉大眼,在烛光下微微地低着头,看起来安静贤淑。刹那间,赵章光觉得:她就是自己一生要找的人。

  “我家穷,让你受委屈了。”赵章光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就直通通把自己心里想的说了出来。

  “我能吃苦,不怕。”微云看起来有些害羞,她迅速抬眼说完这句话,又低下头去。赵章光放下心来。无论是对微云的第一印象,还是跟林家阿爷的一番交谈,都让他莫名地信任这个姑娘。

  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后,两个人都慢慢消除了陌生和紧张,微云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白豆”(蚕豆用糖裹着)给赵章光吃,说起了悄悄话。

  “踏亲那天,你们家的家具都是借的吧?”

  赵章光很不好意思:“你怎么知道?”微云笑而不答。

  到三天“回门”时,赵章光已经对微云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感觉。

  三天一过,赵章光就扒在老房子的窗户边往外看,那里一眼就可以看到雪湾的山头,赵章光觉得微云就快回来了。他从家里跑出来,等在微云回家的路上。看到微云远远走来,赵章光悄悄躲在草垛子后面,希望给她一个惊喜。

  急匆匆往家赶的微云被突然跳出来的赵章光吓了一跳:“呀!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觉得你快回来了,就在这里接你一起回家”,憨厚的赵章光不会花言巧语,看着微云嘿嘿地笑。

  微云没说话,心头涌起一阵甜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4 07:31 , Processed in 0.04330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