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读书频道----尽享财经智慧 (1) (重磅推荐) 做有钱的自己 94页1955楼 ☆ 百万理财计划:“有产族”财富管理课 92页1916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巴菲特思想的根源
《像巴菲特一样滚雪球:理财一生的黄金法则》人民邮电出版社作者:张从忠

  有一个笑话,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死后进入了天堂,上帝把他安排到一间四个人的房子里。爱因斯坦向第一个人问道:“你的智商是多少?”那人回答:“160。”爱因斯坦喜出望外地说:“太好了!我正担心在这里找不到人一起探讨相对论呢。”他又问第二个人,那人说自己的智商是120。爱因斯坦显然有些失望,他叹了一口气说:“也好,我们还是可以讨论一些数学的问题。”最后,他问第三个人,那人说他的智商还不到80。于是,爱因斯坦皱起了眉头,过了很久说道:“看来我们只能聊聊股市了。”

  这个故事对股民的调侃不无刻薄,可是它却说出了一个听起来颇似悖论的道理:股市里不以学历智愚评判一个人的能力,更不以个人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角色来断定一个人的才气。

  直到今天,巴菲特也从不认为自己在投资方面的非凡成就出自天赋,但他一再强调,那些伟大的投资家及其理论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他认为,如果不是站在了这些巨人的肩上,自己便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向凯恩斯学习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人,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创新者,也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经济学家。凯恩斯是一位众所周知的宏观经济学家,他对经济理论及资本市场有着卓越的贡献,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不过,可能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投资家,他在投资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

  凯恩斯曾说:“投资专家的智慧不在于能科学地预测投资本身的未来收益,而在于能先发制人,智夺公众,把坏东西推给别人。在股票市场上,最精明的人只预测大众的心理和他们将要采取的没有道理的行动,而不是预测事件的真正趋向。不管大众是否有道理,只要能比他们领先一步就是赢家。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投资都是太胆小、太贪婪、太急躁和心神不定,因而不可能做出理智的中期预测,但对眼前的表面现象却无比信赖,因此极容易被引诱,从而上当受骗。

  对未来收益的预测是公众心理的产物,也是公众信心的标志,不过也仅仅是一种希望或愿望。预测要根据事实,而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太清楚,可是关系重大的事实;另一类是较清楚,但关系不大的事实。公众一般都依据第二类事实预测将来。人们天性喜欢碰运气,不喜欢冷静地盘算,所以投资也是一种碰运气的游戏。

  我们知道,投资市场有一条成规:“天不变,道亦不变。”也就是说,现存状态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这条成规给投资者提供了基本的安全感。

  与凯恩斯一样,巴菲特也认为市场是无法预测的。因为投资作为一项被人们广泛参与的活动,其非理性的一面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像,但正如我们所见到的那样,许多在远离市场时还是非常聪明的人,一旦开始玩起金钱的游戏,就变得愚蠢而不可理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投资市场上,总是多数人被少数人牵着鼻子走的原因。许多投资者被那些真假难辨的投资信息搞得晕头转向,这也印证了一句著名的谚语:“如果你不能说服他,就先将他搞胡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个证券市场上,都活跃着无数狡猾的投机客和冒险家。这些人非常善于利用人们的情绪,他们能够利用种种手段来合法地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凯恩斯对投资预测的见解是极为深刻的,比如,作为独立的投资者,首先要学会思考,识别哪些信息是别人硬塞给你的“坏东西”,千万不要轻信所谓“投资专家”发出的信号。而作为一个远离市场的投资家,巴菲特曾多次表达过自己对那些引诱投资者进行投机冒险的人的不满情绪。他告诫人们要警惕华尔街。他说:“许多领域的专家,譬如牙医,能给这个领域的门外汉带来许多帮助。但总的来说,人们从专职的资金运营者那里却得不到什么好处。华尔街喜欢将这种不断激增的、疯狂的金融游戏描述为一种复杂的、有益于社会的活动,这实际上是简化了复杂而又精细协调的社会经济。但事实却绝非如此,短期交易行为像看不见的脚一样,频繁地踢着社会的小腿。”

  正是基于对投资获利的这种看法,凯恩斯将投资管理看成是一项“低层次的工作”。这显然引起了许多专业人士的不快,但大家又不得不承认他的话还是颇有道理的。尽管如此,凯恩斯仍然利用他出色的投资技巧为他的大学挣了钱。

  1919年,凯恩斯开始担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第二财务主管,在此之前,国王学院的投资仅限于那些有固定收益的债券,是凯恩斯说服托管者成立了一个由普通股、现金及商品期货组成的基金。从1927年开始到1946年凯恩斯去世为止,他一直是这家基金会的惟一负责人。数据表明,在凯恩斯管理该基金的18年里,基金取得了平均年回报率为132%的业绩。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英国的股市一片低迷,其间还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及破坏力极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些因素,则不得不承认,在那种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凯恩斯的投资业绩是极为出色的。

  虽然凯恩斯的投资理论远没有他的宏观经济学理论那样影响深远,但也绝不能就此被忽略。在1934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解释了自己在投资方面的策略及原因;在时隔不久的4年后,他又在1938年的基金报告中,更为全面地总结了自己投资的基本准则。

  1对准备投资的几家公司进行仔细选择,一定要考虑到它在几年后的实际价值和潜在的内在价值是否便宜,同时将它与其他投资方式进行对比,之后再做出选择。

  2对选定的投资项目长期持有,不要因股价的稍微波动就放手,要坚持持股到见到投资成绩或是此项投资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才放手。

  3建立一个平衡的投资地位。尽管个股的持股种类很多,但风险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只投资少数几支明星企业的股票,相对而言你只需承担较小的风险。

  从凯恩斯的上述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巴菲特的影响。这两位大师都属于集中投资者,对所要选择的投资都极为慎重,而且一旦拥有就不会轻易放弃。凯恩斯主张投资者对所要投资的股票必须进行认真的筛选,而且要将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此外,他特别看重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并从中找出最佳的投资对象。

  凯恩斯认为:“我很清楚地知道,研究整体股价变动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取的,其中的原因很多。人们在投资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够低价买进,然后以高价卖出,但往往会慢一步,结果成了高价买进、低价卖出。大多数投资者都是抱着低买高卖的投机心态来买卖股票,因而最终损失惨重、心事重重、心态极为脆弱。如果这种心态继续蔓延,则会使整个市场变得更加失去理性,引起剧烈的波动。”

  股票市场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不过,与其他科学的迅猛发展相比,研究股票市场的理论虽然也不乏推陈出新,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太多的有效性,并不能完全解释瞬息万变的市场。所以,所有关于投资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着占星术的某些性质。正如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在这个狂热的市场中,只有保持冷静的少数人才能够成为赢家。毋庸置疑的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赢家,沃伦·巴菲特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雷厄姆的影响

  在巴菲特办公室的案头,多年来一直摆放着几个版本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与戴维·多德撰写的著作《证券分析》。巴菲特认为,自己的投资策略85%来自于格雷厄姆。

  巴菲特出身于一个非常保守的家庭,父亲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曾经担任过四届众议院议员。与众多股票经纪人不同,他一直非常正直、诚实,对金钱的兴趣也不大。据说,当国会议员的年薪从10 000美元涨到12 500美元时,他竟然将上涨部分的工资交给了国库。而且他对培养儿子的生财能力并不感兴趣,他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一名教师。如前文所述,巴菲特11岁时,在第一次购买股票的经历中赚到了5美元,初次显示了他在投资方面的才能。后来,他开始回收高尔夫球,还应聘做了《华盛顿邮报》的投递员。他靠做投递工作赚到了9000美元,并最终靠这些钱完成了大学学业。

  巴菲特的成长经历非常顺利,宽松的家庭环境使他能尝试更多的东西,并形成开朗而充满幽默感的性格。一家商业周刊是这样形容巴菲特的:“他是一位和蔼、红润、身体强壮的人,戴着一副特大的玳瑁眼镜,脸上总是露出好追根究底的表情。他喜欢将脚搁在桌上,手里握着可乐,并不时喝上两口。他的嗓音沉闷,带着美国中西部人的口音,他说话时总显得高高兴兴,非常认真而诚实。他的表述显得随意,但如果你不竖起耳朵认真听的话,便可能会错过许多东西。”不可否认,巴菲特一直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他说:“我很早以前便知道我会很有钱的。”

  由于受到股票经纪人父亲的影响,巴菲特很早便对股票的市场分析产生兴趣。他尝试了自己发明的种种市场指数,但结果都不能让他满意。1949年,巴菲特进入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期间读了那本对他影响极为深远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后,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原先“发明”的那些方法,转而成为格雷厄姆投资学说的追随者。他后来选择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原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在那里教书,他希望能亲自与这位投资界的大人物进行交流。

  巴菲特一直相信,与聪明的人交往会使自己也变得聪明。在读了《聪明的投资者》之后,巴菲特便开始想办法接近格雷厄姆。他从《名人词典》中得知本杰明·格雷厄姆是GEICO公司的主席,这家公司通过邮票来销售汽车保险,而不通过经纪人。在一个星期六,巴菲特来到这家公司,他向看门人询问这里是否有人愿意和他谈谈。看门人将他带去见了戴维森,即这家公司后来的首席执行官。巴菲特不断地向他提问,而戴维斯也做了认真的回答,5个小时以后,巴菲特对这家公司和它的股票已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这才满意地离开。

  经过这次谈话后,巴菲特准备购买GEICO公司的一些股份,虽然许多人并不看好它。GEICO公司的命运一波三折,市值一度从700万美元升到了10亿美元,成为华尔街的新宠。可后来由于公司管理不善而又濒临破产。不过,自从第一次与其接触后,巴菲特便一直关注着GEICO,25年后,他买入了这家公司15%的股份,此时公司也进入了又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巴菲特致信格雷厄姆,表达了自己想无偿为他工作的愿望,但遭到格雷厄姆的拒绝。于是,巴菲特回到了家乡奥马哈,在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工作,并积极推销GEICO公司的股票,不过业绩并不好。

  此间,巴菲特与格雷厄姆一直保持着联系,他非常乐于向这位导师吐露自己的想法,同样,格雷厄姆也非常喜欢这位年轻人,常常花很长时间与他交谈。1954年,格雷厄姆建议巴菲特前去纽约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巴菲特如约前往。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的两年让他受益匪浅。在工作期间,他对上百家公司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格雷厄姆的投资标准。

  巴菲特从这种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工作中,发现了格雷厄姆投资标准卓越的优点与突出的缺陷,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投资理论,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着重对企业进行数量分析,并建立了一套股票分析模型。依照格雷厄姆的理论,投资者应当在某个企业的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的时候买入其股票。比如说,你在一家健全企业仅以它自有资本三分之二的价格出售时买进,然后在市场价格达到它的资本账面价值时卖掉。格雷厄姆的理论使他本人及其投资者大获全胜,从市场中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利润。但这并不能使巴菲特感到满意,他认为这种投资方法缺少灵活性,而且他也怀疑,用这种标准衡量所有企业是否真的恰当。

  巴菲特认为,有些企业的价值虽然被市场低估,但由于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投资者的业绩也不会好。所以,你必须瞪大眼睛,从被市场低估的行业中,选出能够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高成长性公司的股票。此外,巴菲特认为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没有对商业特许权进行明确的区分,就连他本人十分强调的“健康企业”实际上也是一种局限。格雷厄姆绝不会在企业出现丑闻时购买股票,可这却是巴菲特十分重视的购买时机。格雷厄姆的巨大成就在于他将证券分析从以前的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一般是通过研究一个公司的产品及运作方式来展望股票的前景,而定量分析则注重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数量分析。格雷厄姆并不想采用那些无法亲眼看到的所谓“内幕信息”。

  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了两年之后,巴菲特重新回到奥马哈,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发展时代,此时他已拥有14万美元个人资产。他在一片树林边上买了一套宽敞的房子,从那以后,他一直没有离开过奥马哈。虽然那时候还没有人能够预言巴菲特日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但他的确具备了一个开创事业的投资家所必备的所有条件: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学习、细致认真的实践准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对证券投资的执着追求。也许有人感到不解,巴菲特为什么不选择在纽约开始自己的事业,而是回到家乡小城奥马哈呢?

  巴菲特从小在这里长大,他熟悉这里的任何一幢建筑物,并对这里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史都了如指掌。在他看来,奥马哈是一个务实的、适于经济活动的绝佳之地。这里没有庄重的庙宇或华丽的宫殿,也没有供人休闲享受的长廊或是供恋人们缱绻的湖边长凳,甚至没有博物馆和收藏馆,最重要的是这里很少有谣言传播的空间。相反,这里有各种公司和办公大楼,它们为奥马哈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巴菲特之后的发展上,格雷厄姆的影响仍随处可见。格雷厄姆极力主张投资者不要将注意力仅仅放在行情上,而要放在股票所代表的企业上,通过对企业的盈利状况、资产状况及未来前景的分析来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他认为市场绝非是一架能够精确衡量企业价值的天平;相反,它更像是一台由无数人参与游戏的“投票机”,每个人的决定都掺杂着理性与感性的成分,而与企业真正的价值相去甚远;而投资的真正涵义就在于,在市场的价格远远低于企业的内在价值时进行投资,然后等待价格回升。

  总之,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坚持理性投资,二是确保本金安全,三是以可量化的内在价值为选股依据。而在巴菲特后来的投资实践中,他一直遵循着格雷厄姆所提出的这些基本准则。

  巴菲特注重对企业进行详尽的分析,他认为,如果一个投资者不去关心公司的经营现状的话,那一定是非常愚蠢的事,他曾经尖刻地嘲讽那些热衷于谈论股票走势的经纪人,说他们就像是将天文望远镜搁置在一旁,而去讨论占星学的天文工作者,这种作法是极为荒唐可笑、懒惰和愚昧的。事实上,这种注重对企业进行分析的策略,恰恰正是格雷厄姆投资理论的精华所在。

  巴菲特曾说:“格雷厄姆所倡导的并非卓越投资,他也不是一时的风云人物。他所倡导的是合理投资,我认为,只要不是过于急于求成,合理投资将会使你非常富有,而且更妙的是,它绝不会使你变得更穷。”

  因此,有人曾这样评论道:巴菲特的投资理论有85%来自于他的这位恩师。其实,就像所有那些出色的学生一样,巴菲特虽然从前辈那里汲取了不少经验,但他又绝不拘泥于此,他以自己所受过的专业训练为根基,结合自己的经验,渐渐超越前辈,成为华尔街乃至全世界最受瞩目的投资大师。下面的这段话,也许能够总结出巴菲特对这位大师的看法:“我认为,格雷厄姆的思想观点足以作为你智力结构的基础。除了这些思想观点之外,你还能求助什么?这些思想观点没有一个是复杂的,也没有一个需要数学才能或者此类形式的东西。投资者应当将股票看做细小的商业部分,要把市场波动看做你最好的朋友,而非敌人。要知道,你的利润有时来自于对朋友们的愚忠而非参与市场的波动。”

  马可维兹的观点

  如今,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了风险与收益并存这一概念,不仅在投资领域如此,在其他任何经济活动领域也都无一例外地存在风险。不过,投资界却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最终认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的。

  1952年,巴菲特刚刚大学毕业,他开始为父亲的证券经纪公司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读到了发表于《金融杂志》上的一篇题为“证券选择”的文章,其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哈利·马可维兹。马可维兹认为,没有投资者能够仅仅承担低于平均程度的风险而获得高水平的回报。在他看来,回报与风险是密不可分的,根本用不着花时间来解释,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数学模型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加以量化。

  在今天看来,马可维兹的观点并无特别之处,可在50多年前,这却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观点。那时候投资人购买股票的惟一理由就是,他们感到股票的价格要往上涨,他们并不特别去考虑证券市场的风险。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许多经济学家对马可维兹的理论加以完善,风险理论也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证券投资并不是建立在偶然性基础之上的,而是存在于可以被量化的理性基础之上的。

  1973年到1974年,美国股市经历了继1929年大崩盘以来的第二次灾难。这次熊市整整持续了两年,股价平均下跌了60%。正如学者总结的那样,“这真是一段黑暗而残酷的时期”。然而,就是这次金融灾难,催生了全新的现代证券投资理论。面对残酷的现实,许多投资专业人士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早在十几年前,学院派的理论家和研究者已经提供了控制风险的新方法。正如彼得·伯恩斯坦所说的那样:“证券管理在1974年前正处于未画航海图的领域。1974年的灾难使我确信,我们一定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管理证券投资。”

  就这样,专业投资者在经受了盲目投机所带来的深刻伤痛之后,开始迫不及待地汲取来自象牙塔内的营养,纷纷开始向那些大学教授及研究者们登门求教。

  在1973年到1974年的金融灾难中,绝大多数投资者经历了痛苦和绝望,而巴菲特却看到了机遇,而且他知道应当在什么时候采取行动。同样是在1974年,巴菲特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公司,而在当时,几乎所有的证券分析家都知道,该公司的价值为四亿美元,可面对当时极度低迷的市场行情,这些人就是不敢下手。而巴菲特认为,虽然股价有可能进一步波动,但所冒的风险比起可能得到的巨大收益而言,是非常值得的。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有人认为巴菲特是在冒险。但巴菲特并不这样想,他认为:“风险是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而购买《华盛顿邮报》公司则是一项毫无风险的投资。如果你问《华盛顿邮报》公司的任何一个人它的资产价值是多少,他们都会说是四亿或一个相近的数目。即使半夜两点在大西洋的中部举行拍卖,也有人会出面为这一价格竞买,而且《华盛顿邮报》的经营者是一些诚实而有能力的人,他们的净资产有一大部分就在企业里,这太安全了。即使我当时将所有的净资产都投入其中,也一点都不会担心。”

  有人说,购买《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是巴菲特职业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虽然彼时的巴菲特还远不是投资界的耀眼明星,但这至少说明了他将来所要走的路。他没有沿袭前辈们的路,而是凭借自己清醒的头脑,踏上了一条与多数人所走的完全不同的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巴菲特也不是一天之内就能成为大师的,如果我们想要从他身上得到更多的经验,就不能忽略他所走过的路。

  依照现代投资界最为普遍的风险观点,一个投资者在做出决定之前,应当对自己能够承受或是轻松应对的风险水准有清醒的认识,然后再据此建立自己的股票投资结构,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告诫世人永远不要借钱炒股的原因。不过,就像生活中很多看似简单的道理一样,当我们真正运用它们的时候,往往未必明白其中的深意,同样,人们对于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水准,也总是缺乏客观的认识。

  在股价上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投资者感到欢欣鼓舞,很容易将防范风险的意识抛在脑后。在这种时候,许多人大胆追高,好像只要买入就有钱赚。而在股市低迷之时,即使明知某股票的市场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其实际价格,也还是不敢出手,此时的投资者往往显得极为脆弱,似乎一点点风险都会伤害到他们的神经。巴菲特认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让市场的变化来左右他的思想。在股价下跌之时,正是有可能多赚钱的大好时机,而一旦股价被市场非理性的特点推至高位时,他反而会选择持币观望,因为股价下挫往往是降低了风险而非增加了风险。他说:“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我们认为一切的股票所有者都是企业的所有者,学术界对风险的定义实在有失水准,以至于近乎无稽之谈。真正的风险是投资的税后收益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至少与他开始投资时一样的购买力,还必须加上原始投资股本所能带来的利息收益。”

  巴菲特对风险的看法常常与业界大多数人相左,他从不将股价随时有可能出现的波动简单地视为风险。巴菲特将投资的风险看做企业内在价值的风险,也就是投资者受到损害的可能究竟有多大,而绝不仅仅取决于股票价格可能出现的波动。此外,他与华尔街上的大多数经理人对风险的看法不同,他认为投资风险与投资者的投资时间是密切联系的,那些从事短期炒作的投机家实际上是所冒风险最大的人,他们往往是朝买夕卖。作为一个以理性著称的投资家,巴菲特告诫股民,不要指望昨天购买的股票今天就能够稳赚,那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他说:“如果你让我分析今晨买入可口可乐股票在明天出售时所要面临的风险,我会说,你所冒的风险是相当大的,而如果你是在10年后出售,那就是零风险的交易。”

  大多数投资者将风险简单地理解为股价波动,而没有将持股的时间考虑进去。巴菲特认为,预测股票在短时间内的涨跌的准确率比掷硬币预测的结果好不到哪儿去,你只有50%的成功几率。而如果你不那么“性急”,能够较为长期地持股,并假设你的购买行为是明智的话,你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大大减少。

  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巴菲特遵循了自己对风险的定义。他一般是在股价下跌的时候才购买股票,而且他一旦拥有某支股票,就会将自己看成是企业的所有者,具有超凡的耐心,等待市场能够真正反映出企业真实价值的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冬天不要砍树
《像巴菲特一样滚雪球:理财一生的黄金法则》人民邮电出版社作者:张从忠

  一个孩子与父亲一起来到农场。孩子在玩耍时发现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它的树皮已经剥落,枝干也不再呈暗青色,完全枯黄了。孩子伸手碰了一下,只听“吧嗒”一声,枝干折断了。孩子对父亲说:“爸爸,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我们再种一棵。”可是爸爸阻止了他:“孩子,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但是,冬天过去之后它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它正在养精蓄锐呢!记住,冬天不要砍树。”果然不出父亲所料,第二年春天,那棵好像已经死去的无花果树居然真的重新萌生新芽,和其他树一样在春天里展露出生机。其实这棵树真正死去的只是几根枝杈,过了春天,整棵树依旧会枝繁叶茂、绿荫宜人,和其他的伙伴并没什么差别。

  巴菲特坚定的信仰

  “冬天不要砍树”这句话一直鼓舞着当年的那个小男孩,使他靠着这句话顺利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和事业上的危机,而这个聪明的小男孩就是巴菲特。

  只要不轻易放弃,凡事都有转机。在2001年6月到2005年6月的国内股市大熊市中,如同股市的寒冬,很多好公司股价照样大跌。如果股民止损割肉,就如同在冬天砍树,再也没有春天复苏的希望了。其实,只要再坚持两年,不但可以弥补损失,还可以获得3倍左右的巨大盈利。股市曾经冲到6000点以上,即使是在2000点以上的高位买入,财富照样会增长3倍。

  切记,冬天坚决不能砍树,春天才有可能复苏。坚持,首先需要坚持者本人有坚定的信仰。坚信春天必将来临,你才能做到冬天不去砍树。坚信价格最终必将回归于价值,你才能做到熊市不会“砍”股,不会因为股价暂时下跌而割肉止损,结果抛出了本来能够赚10倍的大牛股。只要你坚信自己选的公司有长期竞争优势,那么别人的股票再涨、大盘再涨,也不能屈服,决不换股,长期持有。

  从1995年到1999年,美国股市累计上涨超过25倍,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涨。而巴菲特却拒绝投资高科技股票,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等传统行业公司股票,结果在1999年牛市达到最高峰时大败给市场。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而巴菲特的业绩却只有05%,不但输给了市场,而且输得非常惨,相差20%以上,这是巴菲特输给市场、业绩最差的一年。

  在1999年股东大会上,股东们纷纷指责巴菲特,几乎所有的报刊传媒都说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时了,但巴菲特仍然不为所动,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等传统行业的股票。最终结果证明,巴菲特是正确的。

  2000年、2001年、2003年美国股市分别大跌91%、119%、221%,累计跌幅超过一半,而同期巴菲特的业绩却上涨10%以上,以60%的优势大幅度战胜市场。人们不得不佩服巴菲特长远的投资眼光,也不得不承认股神的选股更高明。

  巴菲特为什么坚决不买网络科技股呢?巴菲特说:“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出,在高科技行业中,到底是哪些公司拥有真正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大家想想,在10年前,你能想像出电脑、网络的发展变化如此巨大、如此迅速吗?即使比尔·盖茨也曾说过:“一个人只需要640K的内存就足够了。”但现在,这一点内存连一首歌都存不下。相反,巴菲特相信,再过几十年,人们照样要喝可口可乐,用吉列刀片刮胡子,这些公司未来还会拥有十分出众的竞争优势,长期持有肯定会有良好的投资回报。

  正如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所说:“投资并不需要天才,只需要适当的智商、良好的原则,以及坚韧的性格。”坚韧才能不拔,否则一看自己的股票老不涨,而别人的股票大涨,就把这个大牛股给连根拔掉,这样以后就不会有枝繁叶茂的机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长期持有的恒心最完美的体现是可口可乐。巴菲特1989年投资可口可乐10亿美元,过了7年,到1996年就涨了9倍,第8年上涨了12倍,达到120亿美元,巴菲特却并未抛售。 可见,巴菲特长期比别人赚得更多,关键在于他比绝大多数人更能忍耐。因为他的目标要比一般人远大得多,这正是他为什么能够持有《华盛顿邮报》的股票33年,盈利128倍,能够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股票赚了80多亿美元的真正原因。并非什么股票都值得死了都不卖,只有少数值得如此执著。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朋友,但只有极少数是值得以命相托、一生不负的;我们一生中会认识很多异性,但只有极少数可以作为一生相守的终身伴侣;我们一生中会接触很多公司股票,但只有极少数公司股票值得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持有。

  按照持有期限,巴菲特长期持有的股票类型可以分为三个圆圈。最里面的核心圈是一生持有的股票,这类股票极少,巴菲特至今也只对4支股票声明过终生持有,至死不分开;第二圈是长期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第三圈是长期持有几年但不到10年的股票,巴菲特对这些股票有一定把握,但没有长期的把握。

  巴菲特1984年开始买入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1986年大笔增持,并公开声明,要永久持有,死了也不卖,但持有10年之后,1996年迪斯尼收购了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巴菲特观察了一年之后,就果断决定抛出,到1999年已全部抛出。1989年巴菲特刚买入可口可乐股票时,并没有决定长期持有,但买入后,对可口可乐的认识越深刻,对可口可乐长期发展越有信心,最后他决定永远持有。

  结交朋友是一个不断观察对方不断了解对方的过程,有些新朋友会变成老朋友,有几个老朋友会成为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但这样的朋友始终是极少数的,一生有一两个则足矣。持股也是一个不断了解公司的过程,有些暂时持有的股票会变成长期持有的股票,有几支长期持有的股票会变成终生持有的股票。但这样的股票始终是极少数的。

  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在一座高山的山脚下,有三个准备爬山的人碰到了一块儿。这三个人几乎同时开始行动,可是由于三个人的心态不同,慢慢地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个人喜欢爬一步回头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当看重自己的成绩,所以他随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爬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他爬了一段,觉得的确已经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离山顶也差不多了吧。”就仰起头来向上看看,可是山顶根本看不见,这个人忽然觉得很无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他自言自语地说:“我爬了这么长时间,还是在山脚,那我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呢?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什么,不如及早回头吧。”于是,他果断地头也不回地下山了。

  第二个人,凭着一股热情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这真是挺不容易的,不但别人羡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点惊讶,所以他坐了下来,向山下看了看,又向山顶看了看,心里着实有些得意。他自言自语地说到:“嘿嘿,真没想到,我一下子就爬到半山腰了,真够厉害的。不过,我已经爬得这样高了,也真够辛苦的;说到成绩,我自估一下,也不能算少。那么,这以后的一半山路,我就是让别人用小轿子来抬,也不算过分吧!这点资格,我还是应该有的。”他这样想着,也真的这样做了。于是,他一直坐着休息,等人家用小轿子去抬他上山顶。可惜,似乎并没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不上山去或下山来,也许他一直要坐在那里等下去。

  只有第三个人,似乎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他觉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艰难,他以为别人能够爬,自己也就能够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也不必忽然又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这样,他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山顶;而最终,只有他爬上了山项。

  第三个人之所以能够最终爬到山顶,就是因为他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能够步步为营、一步步稳健地接近山顶。

  巴菲特指出:“爬山虽然不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难,只要你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就能爬上山顶。”事业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前进的征途中,千万不要一遇到阻力就停下来,轻易地放弃。

  在所有决定能否成功的品质中,“坚持”无疑是你最终实现目标的关键。天道酬勤,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对人类历史的研究表明,在成就一番伟业的过程中,一些最普通的品格,如公共意识、注意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等等,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正如意大利的谚语所说:“走得慢且坚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走得快的人。” 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此外,对人生而言,除了坚持不懈,成功并没有其他秘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幻象

金融幻象.jpg


本书简介


无所不在的通货膨胀,无孔不入的资产泡沫,无处安生的个人财富几乎把人人都逼成宏观经济学家和金融分析师。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百姓,要想在纷繁杂乱的金融世界里,保持头脑清醒,判断敏锐,决策理性,少受危机与萧条的冲击,不再经历泡沫破灭、资产缩水的切肤之痛,必须先了解经济、金融和投资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经验,据此努力看清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大致走势,做出资产优化配置的准确判断,才能最终获得财务上的自由(financial freedom)。本书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通俗易懂的逻辑,生动可感的实例,客观翔实的数据,细致分析了经济、货币、金融和投资泡沫等基本原理和历史教训,深刻揭示了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大胆预测了世界及中国的未来经济前景,并对投资理财提出了独到看法。在本书中,你看不到情绪性的喧嚣,夸夸其谈的卖弄,牵强附会的臆测,字里行间唯一闪烁着的是作者客观冷静的理性思维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者点评
《金融幻象》中国发展出版社作者:海思

  写得太好了。现在的通货膨胀我们小老百姓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物价飞涨工资不涨,我们慢慢会变成“贫民”了!

  ——网友 sobmliu

  作者的前瞻性、全面性、治学严谨和逻辑周密,已完全超越大部分主流机构的策略分析师,站在了一个更高和更具前瞻性的角度来看待市场。

  ——网友 中国龙三

  写得真好,只是让我看得非常郁闷。那些整天只知道说好话的所谓学者专家,不是生活在“现实”中的。

  ——网友 bbybigeye

  思维严谨、逻辑缜密、言之有据、针砭时弊、酣畅淋漓、胸怀宽广,令人肃然起敬!

  ——网友dakexiaoqi

  好文章!作者的功底是深厚的,态度是严谨的,逻辑是缜密的,数据是翔实的,论证是充分的!暂不提书中的观点,单是读起来就让人觉得是种享受。

  ——网友greenspan1981

  恩,真的很好,普通人都能看懂,很实在。我还只看了一部分,有时间继续看!

  ——网友 qiuZHM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1)
《金融幻象》中国发展出版社作者:海思

  故事版本之一。

  在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一位经济学家遇到了一个因缺水而濒临死亡的年轻人。经济学家身上带有足够的水,完全可以救年轻人一命。经济学家心里一算计,觉得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可以和这个年轻人做一笔好买卖,把水卖给年轻人。

  但是水应该以什么价钱卖给这个年轻人呢?显然,死神逼近,一瓶水对于年轻人的价值是无穷大——几乎等于他的生命。所以年轻人应该很乐意为一瓶水出个好价钱。

  因此,经济学家提议一瓶水的价格是一百万美元。问题是,年轻人身上只有100美元。经济学家不愿吃亏,他很聪明地想到一个办法:他要这个年轻人和他签一份劳动合同,规定做他的佣人30年,报酬是只管吃住。年轻人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同意。30年里,经济学家带着这位青年四处讲学,青年人在做佣人的同时也顺带学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经济学知识。三十年快到了,青年人变成了老年人。

  有一天,经济学家和他两人走在一处人际罕至的森林里,经济学家不小心掉进一个深洞里,摔断了腿。他要仆人救他上去。这时,仆人也就是原来的青年也得到了交易的机会。他应该为救人的服务定什么价钱呢?他为自己出价一百万美元。经济学家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这个价格,并且心里暗喜:这个傻瓜,经济学还是没有学透,即使要价二百万美元我也会接受的,这次我赚了。

  故事版本之二。

  另一个经济学家在沙漠里旅行同样遇到一个因缺水而濒临死亡的年轻人。经济学家带有足够的水,就卖给年轻人一瓶。考虑到将水带到沙漠里的费用,这位经济学家提出一瓶水的价格是一美元。年轻人得救了,为了报恩,他希望给经济学家做佣人。经过商量,他们签了一份劳动合同,规定青年做他的佣人30年,报酬是一百万美元。从此以后,经济学家就带着青年四处讲学,青年人在做佣人工作的同时也学到了另一些所谓的经济学。过了快三十年,有一天,当两人走在一处人际罕至的森林里时,经济学家不小心掉进一个深洞里,摔断了腿。他要仆人救他上去。这时,仆人为他救人的服务要价一美元。经济学家也得救了。

  这两个故事开头相同,结果也一样,两个经济学家都付出了一百万美元,年轻人也都做了30年的仆人。但是由于两个经济学家不同出价方式,导致年轻人的付出不同。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劳动合同下,第一个故事中的年轻人会心甘情愿地做佣人,肯定工作效率肯定不高;第一位经济学家当然知道他内心不乐意,因此也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做监督工作。虽然他自认为在两次交易中都得到了好处,但最后,表面上两位经济学家付出相同,其实得到的反而不如第二个故事中的经济学家多。

  第二个故事里,经济学家只出一个美元的价格,是因为他认为不能趁火打劫;而第一个故事的经济学家出价一百万似乎也有道理,因为年轻人接受了这个价格。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这两个故事同时在上演。投机分子就是第一个经济学家,只要能够找到下家,根本不在乎价格有多疯狂;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经济行为都在按照第二个故事情节发生,价格不能脱离基本面。价格的决定因素非常复杂,投机力量的兴风作浪更使得价格变化难以预测。第一个故事里,经济学家用一瓶水强占了一位风华正茂年轻人30年的劳动,他心里一定得意洋洋。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将来有一天他自己也会为此付出同样的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2)
《金融幻象》中国发展出版社作者:海思

  最伟大的发明——交易

  在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不是轮子,不是铁,更不是四大发明,而是交易。

  铁匠拿一把锄头跟农民换50斤粮食,铁匠和农民之间的交易本身没有增加任何成本,也没有产生额外的产品,但是交易使得物品被交换到了不同所有者,满足了新所有者的更大需求。农民和铁匠都因为交易提高了福利。交易的本质就是交易双方在不增加总成本的前提下通过交换直接提高双方的福利。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说,交易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并不为过。

  当人们纷纷发现交易带来的好处之后,交易的范围便不断扩大,交易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出现了固定的交易时间和交易场所。货币的出现更是天才般地克服了物物交易所固有的不便,使得交易双方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交易的效率更高。

  交易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几乎所有有用的东西都被人们用来交易。以性交易为例。早在春秋时代,公元前640年左右,齐国的宰相管仲就开办了第一家官办妓院,“齐桓公宫中女市七,女闾七百。”西方也文明不到哪里去,大概在公元前594年,政治改革家梭伦在雅典开设妓院,时间只比中国晚了50年左右。性交易恐怕还不是人类祖传的。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母黑猩猩很可能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学会了用身体换取食物,可见卖淫并不是人类的首创。

  至于交易人命,例如奴隶贸易和赎买死罪,在中外历史上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例如,明清两代官方记载中就有赎买死刑的详细价码,根据罪犯的年纪、性别、成分、官阶等等给出了不同的价码;而在民间,械斗中的人命甚至可以提前预订和分期付款。

  交易的广泛存在和不断扩大,使得任何产成品能够被交易传递到最能发挥其效用也最愿意出高价的人手中,因此交易范围的扩大事实上是交易品效用不断被交易放大的过程。古董、古玩、字画等为什么要交给拍卖行拍卖而不去市场上直接出售呢,因为拍卖行有渠道找到愿意出高价的收藏家,拍卖过程本身更是放大了需求的迫切性,因此对卖家来说,支付拍卖费用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投入。

  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人们很快发现交易使得专注于某一产品生产效率进步的人获得了交易的最大好处,进而专业化分工出现了。专业化分工让越来越多的人专注于自身专长的行业和职业。分工细化、专业化和行业化促进经验不断积累,集中的技术研究和快速应用成为自然行为,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正是分工和交易的存在才能使教育与科研成为独立的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脚步才会走得更加轻松自如。

  最初的交易发生在人类部落内部,然后是部落之间,接着是有着不同资源和特色的地区之间。国家出现之后,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之间很早就开始了最原始的交易行为,这就是现代国际贸易的起源。轮子发明之后,远距离的搬运不再是梦想,所以欧洲各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当时中国更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国家,秦始皇甚至统一了货币。

  两国的政治可以对立,但是经济无法隔离,交易更不会停止。武则天时期,中原与突厥人在政治和军事上争锋相对,但是边境市场交易却异常红火。宋元时期,宋、辽、金、夏、蒙古之间的战争烽火绵延不断,民族矛盾尖锐血腥,但是边境的榷场交易却十分活跃。2009年北朝鲜动不动就试射导弹,搞核爆,中国与朝鲜的政治关系面临严峻考验;但政治上的争端隔绝不了两国边境的经济往来,就如边民所说,除非有子弹飞过来,否则不会停止做生意。

  现代造船技术的进步,让远航成为一种现实,新大陆的发现,贸易的范围从欧洲扩散到了五大洲,世界贸易市场初具形态。蒸汽机技术成熟之后,交通运输业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交易已经完全摆脱了地球给人类设置的地理限制,世界贸易一片红火。不管英国人如何利诱威逼,自诩天朝上国的大清死活不愿交通外夷,主动加入世界贸易的大潮流,所以英国人就“理直气壮[1]”地用铁舰钢炮迫使中国加入世界交易的大循环。

  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后起的强国不愿意接受既定的利益格局,例如殖民地范围和交易市场范围等,向先行的强国发起的挑战。排除道德评判因素,战争是一种破坏性的创造过程。战争是解决发展矛盾最直接、最高效,同样也是最残酷的方法,因为战争可以解决不能用自愿交易解决的矛盾。

  世界大战之所以能够停战,是因为胜利的一方内部达成了瓜分败方利益,重新分配全球势力范围的协议。如果胜利的一方内部不能达成协议,那么战胜者内部的战争还将继续进行,一直打到任何一方都认为停下来谈判比继续打下去要划算为止。

  全球交易的范围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停止扩张,相反是更多的地区和国家参与了全球交易。二战之后,亚非拉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身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够躲得过融入全球交易的大趋势,因为所有人都发现,参与全球交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只要交易能够顺利进行,专业化分工就可以给所有参与者带来更多的福利,全球化分工更是给全球交易参与者带来了福利,尽管福利的分配不是均衡和公平的。交易范围扩大之后,建立集中交易市场是必须的。所以出现了林林总总的交易中心、交易城、集散地等等,出现了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专门为交易发生服务的行业出现了,这就是商业产生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让商品和人员可以在不同地区流动,出现了物流和交通行业,人员和物品的无障碍流动使得交易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出现了三大类职能专业分工,生产者、消费者和流通者。流通者负责商品和人员的流通,使得交易可以顺利进行,消费可以更加方便,不过流通者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流通者存在的意义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例如义务小商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流通者,它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小商品交易商,在同一个市场公开展示,公开竞价,集中成交,降低了购买者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各路买家和卖家都愿意到这个市场做买卖,规模效应就出现了,然后是品牌效应,最终成为了闻名全球的小商品交易市场。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经常出现搞实际生产的不如搞流通的挣钱呢?例如螃蟹养殖的人资本回报率肯定不会高于贩卖螃蟹的。其实理由很简单,搞螃蟹贩卖的人获取了交易扩大化的第一好处,是他们找到了愿意为螃蟹出高价的人。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的“倒爷们”发家的速度最快。

  随着分工的不断细化,每一个人只能完成很细小的一部分的工作,我们生活对交易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现代经济体中,已经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可以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物品而独立于外界交易而存在。人们一切经济行为的目的都围绕交易。人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交易的筹码(货币),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交易筹码,我们储蓄的目的是为未来退休生活存储交易筹码;穷人为了日图三餐夜宿一舍而艰苦累积交易筹码,富人为自己攒够交易筹码之后考虑的是为后代积累交易筹码。所以一切经济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交易,不是当下的交易,便是未来的交易。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与别人交易,获得自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

  交易 分工 进步 更多交易 更细分工 更快进步 更深更广的交易,这才是人类经济历史前进的真实运动轨迹,而交易是第一推动力。

  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在交易一切可以交易的东西,无论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例如菜市场买菜,还是抽象的证券交易,例如股票和债券交易,还是更无形的天气指数、恐怖袭击概率交易等等。如果没有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可能很多人会从事“不道德”交易,这恐怕就是交易这个伟大发明的副作用。例如印度妇女代孕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高达120亿美元的行业,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数据,全球每年被拐卖的儿童达120万之多。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未来交易的地域范围和产品范围还将继续扩大。可以设想,非洲、拉丁美洲等还没有完全融入全球化的国家会很快加入全球交易的大循环;一切可以带来现金流或者其他收益的东西都会被用来交易,包括各类概率和不可知的风险。交易范围的扩大和渗透范围的拓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1]1840年4月10日发动鸦片战争的议案在英国下议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得到通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3)
《金融幻象》中国发展出版社作者:海思

  血肉丰满的经济人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

  纵观古今中外的经济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而直白的判断,经济发展首先要满足的是人的动物性需求,简单来说就是吃好、用好、玩好和活好。吃好就是美食佳肴,用好就是名车豪宅靓服,玩好就是轻松闲暇刺激,活好就是好身体长寿命。

  就像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恐怕并不是口号上高喊的要当什么伟大的科学家、光荣的劳动者,而是幻想着自己是“富二代”,家有成片豪宅,终日不学无术,喝点小酒泡个小妞,没事领着一群狗奴才把跑车开到75码啥的;长大了,就幻想自己官场上一呼百应,情场上美女如云,商场上日进斗金。

  很有意思,经济繁荣的时候,女人的裙子会越穿越短,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男人的目光。因为经济好的时候,男人们往往荷包与欲望一起膨胀,但忙于四处挣钱,无暇顾及细细欣赏女性的内在美,所以女性需要把裙子剪得短一些,让感官刺激更强一些。经济萧条的时候,男人收入减少,生存压力加大,成天疲于奔命,便不会关注街道上女人的美丽,所以女人只好用长裙把自己遮掩起来。

  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家名叫Prince & Assoc.的调查公司调查了191位拥有2,000万美元净资产并且和情人至少交往一年的富翁,82%的男性受访者表示计划降低情妇的生活费,超过75%的人说计划减少送礼、降低礼物标准以及减少私人游艇等挥霍行为。

  当美国的富裕男人们精打细算减少情人礼物之时,东方的日本情侣们却在爱情宾馆(专门为情侣亲热准备的房间)里留恋忘返。2008年日本爱情宾馆生意非常火爆,每个房间每天平均使用2.5次,行业年产值达到400亿美元。

  在满足动物性的需求之余,或许会有更高的道德和文化追求;但是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一直在追求动物性需求,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道德学究们或许会对此吹胡子瞪眼睛,但是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各类经济主体,无论个人、企业、银行、政府等等,都是由人组成的,人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或者决定作用。人的生理、心理、信仰、习惯、爱好等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的经济行为,唯有洞察人心洞悉人性,才有可能读懂经济。

  经济中的人至少具有以下十个最典型的特点:第一,经济行为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他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会通过各种合法不合法的手段获取资源争取利益;第二,大数人都是贪得无厌的,有了一百万想要一千万,有了一千万想要一亿;第三,人基本上都是懒惰的,都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不喜欢工作和学习,喜欢享受和闲暇;第四,大多数人是容易受别人或者群体行为影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出现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情况是例外;第五,倾向于追求高收益的,会受到环境影响承担高于自身承受能力的风险;第六,有意无意使用适应性预期,认为历史会重演,今日的美好必将带来辉煌明日,今年的萧条一定意味着明年更衰退;第七,绝大数人是健忘的,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不断重犯过去的错误;第八,大部分人是不客观的,容易受到自身实际、自身利益的影响而丧失理性判断力,喜欢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思考问题,不乐意接受自己犯错或者失败的观点,金融行为学中提到,人容易往好的方面想,盼望V型反弹;第九,容易以偏概全,甚至喜欢自欺欺人,傲慢自大;第十,容易意气用事,甚至走极端,容易用压制记忆的方法忘记过去。

  经济生活中的人,一个个血肉丰满,表情丰富,有欲望,会犯错。经济中的人是如此的真实完整,因此我们不能用统计数据把他们简化为一个个的数字,用模型预测他们在经济交易中的行为和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4)
《金融幻象》中国发展出版社作者:海思

  价格游戏:浪击礁石

  市场经济所谓的自由竞争,竞争的实质不过是价格。任何一项商品的价格最终取决于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而供求的力量取决于多种因素。要看透商品价格的真正走势,必须深入理解经济体运行的真实轨迹。

  经济体是由一个无数变量组成的综合体,变量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有些变量属于外生变量,这些变量本身会对经济体产生影响,但是经济体本身很难或者根本不会影响这个变量;例如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经济的而言是一个外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基本特点是无法预测发生,更无法预测其对经济的影响。

  绝大部分变量是内生变量,即经济体中会互相影响(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的变量。例如化肥价格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就是两个经济体内生变量之间的关系,化肥价格高粮食价格会涨,粮食价格涨了导致播种面积扩大也会引起化肥价格涨。

  还有一些变量处于两者之间,例如战争。战争有可能是外生变量,也有可能是内生变量,因为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问题,可能是政治问题,可能是领土问题或者宗教问题等等。

  对一个经济体而言,任何一个内生或者外生变量的变动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其他变量,从而导致整个经济体的一连串复杂变动。例如人口增长这个变量会影响粮食价格、环境、劳动力价格、养老压力等等变量。这些变量本身又会引起与其之间相关的变量的变动,例如粮食价格会影响土地利用面积、会影响生产化肥的原材料价格变动等等。而土地利用面积、生产化肥的原材料价格变动又会影响与其相关的变量变动。

  如同一池水中有一条鱼浮上来冒了一个水泡,这个水泡马上激起了湖面的涟漪,涟漪影响了倒影、倒影波动影响了在倒影下休息的鱼、这些鱼的活动泛起了池底的尘土、尘土影响了水质等等,影响的链条可以一直延伸下去。池子之外的一个小孩投入的一块石头(外生变量)也能引发类似的反应。经济体内变量的无限联系性使得任何物品的价格决定因素无限复杂化。

  经济体中的人既有独立思考能力又会受到环境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对经济产生的变动可能是外生也可能是内生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产生内生和外生不同的变量。人对价格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预期的方向和预期的力量。而且,人的需求是善变的,人在排列自己需求顺序的时候,有的时候遵循重要性原则,有的时候遵循紧急性原则,有的时候则会举棋不定。

  例如2007年股市火爆的时候,大家做梦都想炒股发财,所以书店摆在最显眼、卖的最火的书是炒股秘诀之类的书籍。但是2008年金融海啸扑面而来,使得大家对金融和经济关心不断升温,特别是个人资产安全。不少人重拾财经书籍,自学经济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就连修自行车的大爷、卖旧报纸的大妈都说“天天看央视的‘华尔街风暴’”。在各地图书大厦,像《次贷危机解析》、《债务帝国》、《大萧条》、《大危机》等等这些紧跟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最新书籍,都被摆在了推荐书目的位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过去这些图书专柜前门可罗雀,谁也没想到因金融风暴的来临会火起来。如果未来出现什么其他热点,人的需求马上又会转变到新的热点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体任何一个变量的决定过程体现了反身性特点。反身性是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提出的对金融产品价格决定过程的观点。所谓反身性其实就是循环决定,就是说变量A既是变量B的应变量也是变量B的自变量,通俗地讲,就是变量A既被B决定,也决定B。经济体中任何一个内生变量的决定过程就是由无数直接变量和无数间接变量的各个方向不同力量的共同作用;而这个变量本身也会对无数变量产生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但是,不管经济体内变量如何复杂、多变、无序,他们最终会决定任何一件商品的供求双方的力量。供求双方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股市上多空双方的力量。供方是空方,求方是多方。当经济体中的某一个变量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多空双方中有一方的力量占据了上风。

  2009年肆虐全球的甲型流感造成了人们普遍的恐慌情绪,当人们得知大蒜可以预防流感的时候,大蒜的需求便急剧上升。但是大蒜从播种到收获有明显时滞,因此大蒜的价格在不到一个月内上涨接近2倍,更有市场敏感者(投机分子)囤积大蒜获取了暴利。如果由此导致种大蒜的回报率明显高于其他农产品,肯定会引发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土地和资源生产大蒜,供方(空方)力量上升的速度高过需求(多方)的力量,最终种大蒜的回报率会回落到与其他农产品没有显著区别的位置。这就是经济学教科书所谓的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决定过程。

  我们不妨把价格决定游戏的标的由大蒜这样的实物转向稍微抽象一点的服务。在美国有两位怪诞经济学家,一位名叫斯蒂芬·李维特,另一位叫斯蒂芬·杜博纳。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芝加哥站街妓女的收入(回报率)在过去100年里下降超过76%。是男人的性需求下降了吗?不是。因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美国健康男人一生的平均性行为次数上升超过了30%。两位经济学家花费大量精力,最终搞明白了其中的秘密。说白了,也很简单,色情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最怕的是竞争。最大竞争者是其他妓女吗,不是,而是任何愿意与男人免费发生性关系的女人。在过去100年里,美国的性风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0年前,美国根本没有“一夜情”的概念,更别提什么“换妻俱乐部”之类的前卫游戏,所以当时很多美国男人的第一次都留在了花街柳巷。因此,妓女才是美国性开放的最大受害者,他们比过去付出更长的劳动时间,但是获得的报酬却越来越低了。供给(空方)结构性的变化会导致某种商品价格的持续下降,空方的资本回报率自然迅速下降。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令人惊讶的“零工资”打工一族,“零工资”对任何在职劳动者价格(工资)的巨大破坏力,肯定不逊于美国性开放对妓女的破坏力。

  接下来看看更虚拟的商品,股票。如果一家公司业务经营健康,盈利能力强大,其实作为公司的原始股东一般是不愿意出让股权的,为什么要把好好的赚钱机器拱手让人呢。例如在金融业内赫赫有名的彭博公司(Bloomberg LP),其金融资讯服务业务盈利能力出类拔萃,主要股东兼创始人迈克尔•彭博从来就不愿意旗下公司上市,甚至在金融危机中把之前卖给美林的20%股权又买了回来。在刚刚过去的10年里,彭博先生个人身价大增180亿美元,超过了股神巴菲特的财富增长幅度。不上市并不意味着彭博是一家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恰恰相反,无数投资者想要投资彭博公司但苦于没有机会。因此股票市场真正空方只有一个——公司的创立者们,他们在不断利用市场给出高价摊薄自己的股份。每当上市公司高管在镁光灯下吹嘘自己公司未来业绩的时候,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你必须要问一个问题,既然公司的前景如此之美好,为什么要卖呢。2007年中国股市气势如虹的大牛奔跑不下去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空方来自原始股东,平安的2000亿天量增发,无数新公司的海量IPO都在虎视眈眈盯着贪婪的投资者。当后续投资者带来的增量资金不足以吸收新发的时候,股市崩盘就无法避免了。

  我们来看绕不过去的房地产价格。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持续推动力是恐惧。随着房价的不断创出新高,大量不具备买房实力的人群陷入了对未来的恐慌,以“倾家荡产”的“创新”的方式加入楼市。楼市不断上涨另外一个因素是卖方(空方)的“惜售”行为,例如捂盘、控号等推迟开盘以等待高价,或者二手房卖主多次违约涨价等等。多方的恐惧往往伴随着提前透支购买能力,空方操控的结果是大量投机性持有,最终引发楼市泡沫。一旦泡沫崩溃,“被吓破胆、榨干血”的需求方(多方)需求会在瞬间消失,此时空方手中往往利用银行信贷杠杆积累了过多筹码,一旦无法止损,将被银行斩仓,越卖越赔,从而进一步压低房价。价格越跌,多方越不敢买,问题愈演愈烈,甚至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

  如果存在零成本借入做空机制,价格的走势就会比较平稳。但是现实中,真正做空[1]的成本昂贵,而且风险吓人,所以一般人都不会站在空方一边,这样多方天然就占优势。因此,没有做空机制的商品价格走势,往往如同长江上的浪,后浪推前浪,一浪赶一浪,硬着头皮勇往直前,只有碰到足够坚硬的礁石,大浪才会回头。价格一旦涨起来,很快会带来连锁效应。如果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持续上升引会引发恐慌,出现非理性的抢购和囤积,价格往往被推到了无法持续的高位。一旦高位滑落,多方的力量几乎消失,价格就会经历漫长的调整期。

  市场没有所谓的长期均衡价格。每一个时点的价格只是反映了在这个时点上,各类市场力量达到的一个平衡状态,成交价格是买卖双方基于自身掌握的信息和预期做出的都可以接受的判断。长期而言,如果不考虑货币币值变动因素,某一类商品或者某一类资产的价格存在一个大致合理的区间,但是这个区间会随着需求结构变化、替代产品出现、技术进步、政府管制、人口变动等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价格非常敏感,任何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动都会影响价格。根据短期价格变动做出的长期决定往往会是错误的。

  例如,2007年国内猪肉价格狂涨,政府对短期价格判断出现了明显偏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稳定猪肉价格,例如给低收入群体发放猪肉补贴、给养殖户发放母猪补贴和生猪补贴、取消原来生猪流通环节各类收费等等,这些没有长远考虑的政策导致刺激过度,生猪供应量急剧上升,价格在2008年6月、11月和2009年3月出现了三次大幅下挫,合计跌幅超过50%,不少养殖户出现了重大亏损。

  短期内,价格可能会被操控。市场上操控价格的例子很多,例如政府强行定价、垄断寡头定价、投机力量兴风作浪等等。不管什么方法,操控价格会扭曲价格,扭曲的价格会向经济体传导错误的信号,致使与这个价格相关要素配置出现扭曲;最终往往容易出现供应不足或者产能过剩等问题。价格如果被扭曲会失灵,失去了经济杠杆的指针作用。价格失灵后果是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最终影响了全社会的福利。例如政府强行规定医疗服务低价格,导致医疗服务供应不足、服务质量低下、效率不高、以药养医、收受红包和回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恰恰反映了价格被低估的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被完全垄断的无替代的必需品,价格是无法长期扭曲的,市场调节供求的力量最终会发生作用。所谓被完全垄断的无替代品的必需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这种商品一定是必需品,存在一个有下限的需求;第二这种必需品没有替代品;第三市场要被完全垄断,没有竞争者,没有地下经济活动。只有满足了这三个条件的商品价格才能被长期扭曲,否则市场一定会通过正当或者非正当的途径起作用,自动调节供求关系。

  例如,中国过去实行严格外汇管制,但是市场上永远存在一个半地下的非法外汇交易市场,在事实上在不断弥补外汇价格扭曲的力量。又如,火车票确实是由铁道部一手垄断的,而且在推出武广高铁的同时确实通过停开普通客车来减少供应维持高价,但是航空和长途汽车这两种替代品的存在使得这种价格扭曲不会出现天价火车票,而且如果铁路经营效率不高,就算是垄断经营,仍然出现了重大亏损;民工们支付给火车票“黄牛党”的额外价格其实均衡地反映了我们垄断经营铁路的额外成本,而且这个成本产生的收益被享有特权的人所侵占,等于所有使用垄断铁路服务的人都向他们支付“税收”。

  [1]简单来说,做空是指借入卖出然后在未来低价买入还给借出者的行为。例如,你预计某一股票未来会跌,就在当期价位高时借来该股票卖出,再到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时买进,以现价还给出借方,期间的差价就是你的利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5)
《金融幻象》中国发展出版社作者:海思

  经济运行与财富分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发展,简单来说,就是随着时间的前进能够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现代经济流行使用GDP统计经济增长,用货币总量来衡量经济中的最终产品价值。GDP数量的增长反映了经济体创造最终产品的能力在增长。但是GDP统计是以货币总量来衡量经济体的真实规模。事实上,如果不是用货币计量来统计经济,用实物根本无法统计经济总量。我们无法把一吨钢和一顿水加起来,无法把一件衣服和一台计算机加起来,所以直接使用实物根本无法统计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经济体中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有三个去处,一个是满足消费需求,另外一个是转为投资品成为未来的生产能力,还有一个去处就是出口。所以,GDP最终会体现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假定货币价值恒定,被消费掉的产品消失了,被用作投资的产品未来会产生更多的产品。如果没有货币因素,出口应该会换来等价的进口,相当于产品换了一个形式,但是本身并没有消失,最终的去向依然是投资或者消费。

  如果货币和汇率因素考虑在内,经济增长可能只是货币现象,即经济体产生的产品总量并没有增多,只是货币总量增加,最终结果是物价上涨,但是统计到GDP中表现为GDP总量增加,经济只是在统计层面上在增长。如果一个经济体出口多,进口少,最终应该换回来别国的财富。在纸币体系确立之前,黄金和白银等实物长期作为国际贸易间的财富转移标的物。但在目前经济下,国际贸易盈余换来的只是纸币外汇。

  如果一个经济体长期保持一个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就必须增发国内货币置换出口企业的外汇盈余,所以净出口对经济体来说实质上是经济体消耗的产品减少了,但是货币却增多了;出口拉动型经济更接近于一种货币现象。如果汇率被刻意低估,那就意味着出口经济体拿更多的东西换更少的财富,赔得更厉害了。如果汇率可以自由浮动,净出口经济体的货币应该是缓慢上升,直到经济体出现进出口平衡。

  经济体中的财富是存量。财富的表现形式很多,简单来说,一切有价值的物品都是财富,包括消费品和投资品两大类。生活中以使用消耗为目的的各类物品都可以称为消费品,而生活中以获取未来现金流为目的的物品可以称为投资品。真实的经济增长体现为财富的增加,例如增加了一家工厂,增建了一座房子,富余了更多的黄金等等。

  如果不考虑货币因素,经济体中财富增加表现为经济体中物品总量的增加和总价格水平的上涨。GDP增加了,意味着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不过,加入货币因素之后,情况就复杂多了。在经济不断发展时期,如果货币的增加速度没有超过经济体生产效率的上升速度,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但是,如果货币的增加速度超过了经济体生产效率的上升速度,通货膨胀一定会发生,表现为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上升。通货膨胀一般先发生在投资品领域,因为资产价格对货币的反应更为灵敏,等到零售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现代中央银行一般根据消费品价格指数的涨幅来调整利率,所以反应永远是滞后的。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的常见现象。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分析货币与通胀。

  按照参与经济财富分配过程的角色来分,经济体大致有四类人,老板、打工者、政府和纯消费者。老板出资组建经济机构以资本回报的形式获得财富分配,打工者出卖劳动力以工资收入形式获得财富分配。政府既不出资也不出卖劳动力,但政府依靠国家暴力提供服务(例如国防安全、公共安全等等)获得财富分配权,政府以税收和收费形式参与财富分配,综合税率是政府分配财富的比例。我们可以把黑社会作为非法政府来看待参与财富分配过程。纯消费者是指完全依靠别人生活的人,例如小孩子和老人,他们只消耗财富,不生产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经济体中财富分配的核心问题很简单,就是资本回报率、工资费率和综合税率的高低问题。因为经济体创造的总量财富是给定的,所以三个比率中有升高的,就得有下降的,不可能出现三个同时升高的情况。在政府综合税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回报率越高,相应地雇工的工资费率肯定会下降;如果员工的工资费率不断上升,那么资本回报率自然会不断下降。因此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增量分配可能不公,但是总量并不会因为分配问题而减少,只是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而已。

  问题是,政府综合税率、资本回报率和工资费率是如何决定的呢?

  政府的综合税率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收税能力,收税能力由政府的强制管理能力和政府间的竞争决定的。法币体系下,政府的综合税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比较隐晦的铸币税,第二部分是其他实体税费,例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等。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征收铸币税,货币发行量越大,通货膨涨率越高,政府征收的铸币税就越高。政府通过税收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无偿”直接收取其他实体税费。一般来说,民主政府的增税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故增税能力相对较弱;专制集权政府的增税能力就比较强;而独裁政府的增税能力在理论上是无限的,独裁政府不但可以获得所有增量财富,甚至可以直接抢夺居民的存量财富。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因为巨额军费开支导致财政面临崩溃,物价飞涨,当时流通的货币——法币失去信用。为了掠夺民间财富,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以总统命令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限11月20日前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东北流通券三十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的比率,收兑已发行之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民间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本国居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这个紧急处分令抹掉了国民政府跟黑社会的最后一点区别,等于直接拿枪对着老百姓的脑袋说:要钱还是要命?

  政府拿国家暴力做后盾,往往喜欢多征少干,好在政府头上有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把是民主选举,另一把是暴力革命。如果政府征收的税收超过居民的承受范围,革命或者民主选举推翻政府会成为百姓的选择。即便不出现推翻政府的行为,如果百姓发现自己交的税收高而获得政府服务中充满假冒伪劣产品,他们会用脚投票——迁移。如果一个政府管辖的居民不断迁移,势必导致税基缩小,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降低税收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居民回流,二是限制移民继续提高税收直到政府被推翻。理论上,现代社会交通方便,信息通畅,居民很容易选择迁移对抗政府的高税收。这样一来,政府之间事实上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获取更多的税收资源。政府间的竞争保证了政府税收不会泛滥。像北朝鲜那样通过限制居民流动强行维持高税收的做法是不可能长久的。

  工资费率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人口结构。如果不考虑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人通常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人能贡献的劳动力价值和获得的报酬(人的消费总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即多劳不一定多得,而少劳也不一定少得。我们可以用如下曲线大致来表示人一生的劳动贡献和消费。

  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所以虚线(消费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代表了人一生消费的总价值。绝大部分人在20岁-60岁之间是劳动者,所以人的劳动贡献总额是实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不考虑货币因素,如果虚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实线跟X轴之间的面积,那么劳动者对社会的净贡献量为零;假设所有的劳动者都实现了两者面积相等,那么社会就停止进步,达到了产出和消耗之间的均衡。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实现消耗大于劳动贡献,社会的存量财富就会不断减少,社会最终会消亡,因此在一个社会中只能是部分人实现劳动贡献小于消费。事实上,绝大数情况下,劳动者的消费总价值都是小于劳动贡献总价值的,差额部分成为了总资本回报率的一部分,这个差额正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所以领导人讲话时反复强调,有了全国人民的奉献才能有国家的今天,这倒是一句大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经济体中财富分配的核心问题很简单,就是资本回报率、工资费率和综合税率的高低问题。因为经济体创造的总量财富是给定的,所以三个比率中有升高的,就得有下降的,不可能出现三个同时升高的情况。在政府综合税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回报率越高,相应地雇工的工资费率肯定会下降;如果员工的工资费率不断上升,那么资本回报率自然会不断下降。因此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增量分配可能不公,但是总量并不会因为分配问题而减少,只是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而已。

  问题是,政府综合税率、资本回报率和工资费率是如何决定的呢?

  政府的综合税率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收税能力,收税能力由政府的强制管理能力和政府间的竞争决定的。法币体系下,政府的综合税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比较隐晦的铸币税,第二部分是其他实体税费,例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等。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征收铸币税,货币发行量越大,通货膨涨率越高,政府征收的铸币税就越高。政府通过税收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无偿”直接收取其他实体税费。一般来说,民主政府的增税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故增税能力相对较弱;专制集权政府的增税能力就比较强;而独裁政府的增税能力在理论上是无限的,独裁政府不但可以获得所有增量财富,甚至可以直接抢夺居民的存量财富。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因为巨额军费开支导致财政面临崩溃,物价飞涨,当时流通的货币——法币失去信用。为了掠夺民间财富,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以总统命令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限11月20日前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东北流通券三十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的比率,收兑已发行之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民间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本国居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这个紧急处分令抹掉了国民政府跟黑社会的最后一点区别,等于直接拿枪对着老百姓的脑袋说:要钱还是要命?

  政府拿国家暴力做后盾,往往喜欢多征少干,好在政府头上有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把是民主选举,另一把是暴力革命。如果政府征收的税收超过居民的承受范围,革命或者民主选举推翻政府会成为百姓的选择。即便不出现推翻政府的行为,如果百姓发现自己交的税收高而获得政府服务中充满假冒伪劣产品,他们会用脚投票——迁移。如果一个政府管辖的居民不断迁移,势必导致税基缩小,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降低税收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居民回流,二是限制移民继续提高税收直到政府被推翻。理论上,现代社会交通方便,信息通畅,居民很容易选择迁移对抗政府的高税收。这样一来,政府之间事实上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获取更多的税收资源。政府间的竞争保证了政府税收不会泛滥。像北朝鲜那样通过限制居民流动强行维持高税收的做法是不可能长久的。

  工资费率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人口结构。如果不考虑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人通常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人能贡献的劳动力价值和获得的报酬(人的消费总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即多劳不一定多得,而少劳也不一定少得。我们可以用如下曲线大致来表示人一生的劳动贡献和消费。

  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所以虚线(消费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代表了人一生消费的总价值。绝大部分人在20岁-60岁之间是劳动者,所以人的劳动贡献总额是实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不考虑货币因素,如果虚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实线跟X轴之间的面积,那么劳动者对社会的净贡献量为零;假设所有的劳动者都实现了两者面积相等,那么社会就停止进步,达到了产出和消耗之间的均衡。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实现消耗大于劳动贡献,社会的存量财富就会不断减少,社会最终会消亡,因此在一个社会中只能是部分人实现劳动贡献小于消费。事实上,绝大数情况下,劳动者的消费总价值都是小于劳动贡献总价值的,差额部分成为了总资本回报率的一部分,这个差额正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所以领导人讲话时反复强调,有了全国人民的奉献才能有国家的今天,这倒是一句大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工资费率取决于个人消费总量和劳动力供应水平。如果一个经济体的个人消费总量和水平都比较低,年轻劳动力人口供应充足,而劳动力人口未来的养老成本被忽视,那么这个经济就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也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正常情况下,“人口红利”的存在肯定会拉高经济体资本回报率水平和政府综合税率,经济发展速度会显著高于没有“人口红利”优势的经济体。但是,随着劳动力人口年龄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个人消费的水平和总量都会上升,所以理论上劳动力价格应该上涨。当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力人口不断老化,劳动力价格就会持续上升,资本回报率就会下降,经济发展速度会下降。当经济体中劳动力价格接近甚至高于劳动力贡献时,经济体进入“人口负利”时代。如果要继续维持“人口红利”,经济体只能采用延长劳动力劳动时间(例如延长退休年龄)、降低劳动力消费水平(例如降低养老金水平和医疗福利等等)的办法,但劳动力往往会极力反对这些做法,因此一旦度过自然“人口红利”时代,经济体的资本回报率必然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必然放缓,进入成熟社会时代。

  经济体的资本回报率取决于资本供给水平、劳动力工资费率和政府综合税率。任何一个经济体中的主体基本上有三类组成,个人、企业(机构)和政府。一般情况下,政府是有多少钱花多少钱,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政府是负债运行的。企业依靠老板出资获得资本,依靠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获得信贷融资,企业经营盈利之后,如果没有更好的项目会把盈利分配给出资人,所以除了流动资金,企业很少留存多余资金。个人是社会盈余资本的主要供给者。个人为了养老、育儿、安全和流动性等等原因会把大量的资金储存起来,存到银行、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等。如果一个社会的个人储蓄率高,意味着资金供给充足,在需求既定的前提下,资金要求的回报率自然就低,最常见的莫过于低廉的存款利率。既然资金便宜,资产就显得贵了;所以低资金成本往往意味着高估的资产价格,例如股票市盈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房地产租金回报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等等。对政府和企业而言,融资成本相对越低,同样条件下的资本回报率就会越高。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力工资费率被压低,资金成本低廉,加上政府综合税率优惠,经济体的资本回报率会显著高于其他经济体,必定引来大量外来资本投资。低廉劳动力生产的低价产品出口获得贸易盈余,加上外来资本的持续流入,该经济体的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实现双顺差,经济体货币升值无法回避。前面提到外汇管制下的长期贸易盈余意味着本币货币规模持续扩大,持续的资本流入意味着更多的投资和投机,经济体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在所难免。随着越来越多的外部资本流入和内部资本积累,经济体资本回报率下降是长期趋势。如果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费率和政府综合税率维持一个长期的人为高资本回报率,势必引来过多逐利资本,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投资过剩和资产泡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1)
《金融幻象》中国发展出版社作者:海思

  纸币有价值吗?没有,因为它只是一张纸。给我一台印刷机,我能印出比取款机里吐出来漂亮一百倍的钞票,让你把它当作动漫把玩。

  纸币没有价值吗?有。如果给我一百万,我能买来一辆宝马;如果给我一千万,我能买来一幢别墅。有道是,不管跟谁有仇,别跟钱有仇;所以有人说,如果有钱也是一种错,我情愿一错再错,错上加错。

  法官问一位假币制造者:“你为什么印假钞?”假币制造者坦白交代:“因为我不会印真钞。”问题是,能印出真钞的机器也是人制造的,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印钞呢?那样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干嘛把印钞机卖给政府呢。那么会印真钞的人敢自己印发钞票吗?他不敢。因为纸币是法币,只有国家才有权印。其他人印钞,即便他印的比真钞还好,那都叫制造贩卖假币,这个罪是可以杀头的。

  问题是,政府为什么以杀头威胁百姓来垄断货币发行权呢?因为发行货币的好处是大大的,货币代表着无上的权力,是无冕之王,政府当然想独霸这个宝座。作为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最牛的“黑社会”,政府想要的东西,其他人就不用再惦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4 10:45 , Processed in 0.05910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