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l1jemand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11892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YST系列之漫談隱形戰機1~5

已有 954 次阅读2011-8-31 16:41 |个人分类:YST精华选

漫談隱形戰機(I):隱形戰機進入多國時代

去年(2010年)12月20日左右網路上出現幾張中國大陸隱形戰機「殲-20」(J-20)的照片,消息傳出成都飛機公司已經製造了兩架原型機,不但進行了J-20機體強度的地面測試,還在跑道上進行高速滑跑,並且即將進行首飛。隱形戰機的話題一下子就在網路上熱絡起來。

 

各國軍事專家開始就J-20的外形進行各種分析與臆測,台灣方面也緊張起來但是故作鎮定。今年01月05日,台灣國防部的情報辦公室次長沈一鳴在立法院回答立委林郁方的質詢時表示,網路上的照片應該不是真的,因為大陸目前尚無能力製造出最新型戰機,更不可能試飛。沈一鳴果真一鳴驚人,死活都一口咬定中共造假,照片是電腦合成的。

 

今年01月11日,大陸的隱形戰機J-20在眾目睽睽之下飛起來了,歷時18分鐘的圓滿飛行轟動全球。於是「隱形戰機」的話題就不再是熱絡的閒話,而是有真憑實物的傢伙,網路上火熱地展開議論和辯論。

 

隱形戰機的話題立刻白熱化,而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為什麼?

因為茲事體大。隱形是軍事技術的新觀念和新高度,隱形戰機不但有軍事意義而且有戰略意義,這就上升到政治階層了。能不成為火熱的話題嗎?

 

有關影響政治的軍事發展是【天下縱橫談】的主要話題,YST不能放過「隱形戰機」這個題目。本系列文章出現得有點晚,但至少沒有缺席。

 

YST寫文章多半在深更半夜,有時過分勞累就變得精神恍惚。在隱形戰機討論最熱烈的時候YST正開始「朝鮮半島」的長篇系列文章,無法分心。後來寫了四千字「隱形戰機」,但是在分心寫「花花革命」時心神恍惚把它意外地刪除了,所以現在一切都推倒重新開始。不過這樣也好,讀者有關「隱形戰機」的文章一定看多了,也看膩了,YST正好改變主意,用非傳統的新方法來敘述「隱形戰機」的故事。

 

(一)隱形戰機進入多國時代

 

1981年06月15日,美國高度機密的 F-117試飛成功,人類戰爭開始進入「隱形時代」。

 

「隱形」,這種跨越時代的新武器出現後,它改變了傳統的作戰方式,當戰術的改變巨大到某種程度時,戰略也跟著改變了,戰略的改變自然就衝擊政治,這是肯定的。

 

「隱形」,英文稱作 stealth,意思就是「神不知鬼不覺」,它對空戰的影響是巨大的。從空中武力攻擊的效率觀點來看,「隱形」也許比飛機從螺旋槳進入噴氣時代所帶來的影響更大,因為看不見的敵人比跑得快的敵人更可怕。

 

將近三十年,隱形戰機一直是美國獨享。你一定會問:為什麼?

科技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新武器的出現依靠的是各種技術不斷的演變、累積與成熟。「隱形戰機」所需要的技術是一種多方面的綜合性的技術,牽涉面非常廣,它需要大量的資金做研發。八0年代蘇聯已經開始沒落,而中國才剛從文革的浩劫中走出來,那時候有條件承擔這種規模研發的大國只有美國。事實上,美國的研發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自力更生,也有借鏡外國之處。美國科學家無意間發現俄國數學家在電磁波的計算上有獨到的功夫,這位俄國數學家的計算方法對美國隱形戰機的研發開啟了關鍵性的作用。科技的發展本來就是相互刺激的。

 

前面說過科技的發展有一定的自然規律,當條件成熟時,同樣的和類似的產品就會誕生,隱形戰機也不例外。一年前俄國的隱形戰機T-50試飛成功,今年中國的隱形戰機J-20試飛成功,它們都代表生產國家所擁有軍事科技的成熟度,下一個也許是法國。這些產品都不是F-22的“山寨”版,它們是本國科學技術累積下自然成熟孕育出來的成果。

 

今天,隱形戰機已經進入多國時代,它的重要性毫無疑問上升到了政治層面。由於俄中都是自力研發,美國的空中霸權面臨威脅,如果沒有後續的努力肯定會被超越。列強之間新一輪的戰機競爭就此展開。沒有參加這輪競爭的國家,譬如英國,很自然地將被拋在後面淪為「第二梯隊」,它們在國際上的發言權將會越來越小。

 

對美國而言,J-20首飛是送給正好來北京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茲的禮物,警告美國最近這些日子針對朝鮮半島一連串軍事演習的囂張行為。

對台灣而言,J-20首飛是滾燙又結實的教訓,滾燙的巴掌打在台灣國防部欲蓋彌彰的臉上,結實的拳頭打在「台獨」和「獨台」罔顧事實鴕鳥的心窩上。

 

是的,台灣人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美國獨享隱形戰機的美事已經成為過去,隱形戰機已經進入戰國時代,不,是「三國時代」。

 

YST個人認為下一輪的競爭(第六代戰機)將於2030年展開。YST並不看好俄國,法國就更次了。下一輪的戰機競爭只有兩個半選手,中美旗鼓相當,俄國可以算半個。

 

(二)台灣的反應

 

台灣對J-20的反應是非常有趣的。在此以前,無論是政府官員、民意代表還是民間人士都一再崇拜隱形戰機如何高不可攀、一再驚嘆隱形科技如何艱深高超、一再強調美國隱形戰機F-22如何神勇和天下無敵。大陸的隱形戰機上天後,台灣的口徑就開始轉調,說什麼戰機外殼的隱形其實並不困難啦、J-20的隱身性能不如F-22啦、J-20距離成軍還早得很啦、台灣研發磁性粉末可以破解J-20啦、天弓三型配合雷達可以反制 J-20啦....等等。一下子,隱形戰機好像一點也不神奇了,台灣軍方已經有多種手段輕鬆就可以把它制住,F-22不敢說,但是至少可以把J-20制住。真的是這樣嗎?

 

有關隱形戰機的熱烈討論在各種媒體上至少進行了兩、三個月,各式各樣的論調和角度都有,各種不同的意見和說詞都有,有些甚至是矛盾和衝突的。

請問讀者,你學到什麼?

隱身能力各吹各的,一大堆專家丟給你一大堆數字,你相信誰?

歐美軍事專家說F-22性能高於J-20,大陸專家說J-20性能高於F-22,台灣軍事專家說J-20的性能比F-22差遠了,根本不同等級。你怎麼評估?

 

YST猜想大部分的讀者都沒有學到什麼東西,因為大部分發表高論的人都只告訴讀者他個人判斷的結果,一個他要你相信的結果,一個他陳述的個人意見,而絕大部分的讀者無從分辨真假和對錯。這種情形在政客介入後變得尤其嚴重,因為他們只說政治正確的話。事實上,如果你沒有一點這方面的基礎知識,聽多了不同的意見肯定是會糊塗的。譬如上面這些台灣官方或半官方言之鑿鑿的說詞(statements)我們要判斷它們是真是假並不容易,我們禁不住要問自己:

 

1. 戰機外殼的隱形真的很容易就設計出來嗎?

2. J-20的隱身性能真的不如F-22嗎?

3. J-20的隱身設計是“山寨”F-22嗎?

4. J-20的隱身性能好過美國的F-35或俄國的T-50嗎?

5. J-20的成軍還早得很嗎?

6. 台灣真的有神奇的磁性粉末可以破解J-20嗎?

7. 天弓三型配合雷達真的可以反制J-20嗎?

 

YST相信大部分的讀者對上面這些問題是無法回答的。而這正是說話者想要達到的目的,他們放出大量似是而非但是對自己有利的說詞,如果不能使你相信,至少也要把你弄糊塗而無所相信。我們必須瞭解政府官員和民間政客的話幾乎沒有例外都是經過「政治正確」的修改,基本上屬於宣傳,可信度很低。譬如沈一鳴和林郁方在隱形戰機上的發言,一問一答,一唱一和,純屬搞笑和作秀。如果不是六天後J-20真的飛上天和胡錦濤親口當面向美國國防部長蓋茲証實J-20的存在與研發成功,大部分的台灣人還以為沈一鳴和林郁方是誠實的、甚至有什麼真才實學。

 

繼不久前針對「東風-21丁」的胡言亂語,林郁方在立法院有關大陸隱形戰機J-20的烏龍表演再一次証明他自己是一個不學無術、道聽途說的騙子。林郁方一肚子草包,是一個專門說「政治正確」假話的騙子政客,這次的立委改選該是他下台走人的時候了。

 

台灣官員與政客所用的技巧是來自西方人的宣傳哲學:

If I cannot convince you, I will confuse you.

 

(三)我們的省思

 

上一節我們談到當武器的影響到達政治階層的時候,各種不同「政治正確」的說法便開始流行了,這就使大部分的讀者感到困惑。結果很可能是各人根據自己的政治立場來看這個革命性的新武器,雖然也很有趣而且有很高的娛樂性,譬如台灣軍事專家宋兆文說台灣的磁性粉末可以破解大陸的J-20但不能破解美國的F-22之類,但這些說法終究非常無奈地失去了知識性,使我們浪費了時間或茫茫然不知其所謂。

 

所以,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面對不同的和矛盾的說法我們很容易迷糊,也很容易人云亦云和以訛傳訛。

問題:你如何分辨這些軍事科技的真偽呢?

回答:你必需具備簡單的基礎知識,這其實並不難,也挺有趣。

 

【天下縱橫談】是一個知識性的論壇,「政治正確」的考量首先就要拋棄。為了明辨真偽,我們必須具備獨立判斷的基礎能力。所以經過審慎的思考,YST不要像其他作者那樣直接告訴讀者J-20的性能好不好、有多好,而是建立幾個簡單的原理,然後根據這些簡單的原理讀者就可以自己分辨有關隱形戰機的各種論述,什麼說詞是真的、什麼說詞是假的、什麼推論是對的、什麼推論是錯的。這樣得到的知識才真正是屬於你的。

 

這個系列我們要用最簡單、最形象的方式來解釋「隱形戰機」最基礎的原理。讀者只要能把握這些基礎原理就能夠輕鬆地明辨是非。瞭解這些基礎原理不需要高深的數學,也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識,有中學程度的基礎知識和一點想像力就足夠了。

 

上面第二節由台灣官員與政客發表的說法所引發的七個問題其實是好問題,它強迫我們思考。

 

YST這個系列文章的目標就是為讀者構建足夠的基礎知識來回答第二節中所列舉的七個問題。

 

如果你認為自己能夠正確地回答前面這七個問題,那麼請去做其他的事情,你已經不需要看後面的文章了,不要浪費時間。

 

如果你不能回答或不能確定前面這七個問題,那麼請繼續看下去。當你看完本系列,這七個問題你都可以自己慢慢地分析,然後一一迎刃而解。

 

YST不知道這個系列會寫多長。既然標題取名「漫談」,內容的安排自然比較鬆散,YST不自找麻煩要求順序完全合理。就像「彈導導彈攻擊航空母艦」的系列文章一樣,YST用羅馬數字(I、II、III、IV、V....)為本系列編號,用中國數字(一、二、三、四、五....)為子標題編號。子標題都是本系列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子標題之間並沒有一定的順序或邏輯上的關係。

 

「隱形戰機」是個複雜、艱深、瑣碎、牽涉面很廣的科技,這種話題很難全面掌握。YST所知有限,又在深夜非常疲憊時書寫,不會也不可能追求完美。如果本系列出現什麼缺點、錯誤、遺漏、混亂.....等等問題,讀者多多包涵,請一笑置之,當然也歡迎讀者提出來討論,共襄盛舉,互相學習,這樣就更能共同進步了。

 

YST記得年輕時在美國曾經選修一門「穩定理論」的課,討論物體在空間的穩定性。主講的是一位日本來的客座教授,此公在學界有點名氣,說話一本正經、一絲不苟,講課的內容是他的最新研究,他把問題解析得乾乾淨淨、滴水不漏,聽者無不佩服。有一次他講完之後,無論聽得懂的還是聽不懂的,無人敢發一言。於是一位波蘭來的客座教授說話了:「A perfect lecture is not a good lecture.」,引發哄堂大笑。

 

這個故事給YST很大的啟發。人生有很多遭遇,有的完美,有的不完美。完美的固然令人驚嘆,但終究極少見;常見的都是不完美的,但它也有值得欣賞的一面,是另一種美,有時更令我們回味無窮。世界上的事多半是不完美的,我們要學會欣賞缺憾美。就像維納斯的塑像本來是完美的,後來不小心弄斷了一隻手臂,法國人不追求完美,把另外一隻胳膊也砍了,於是就對稱了,也平衡了。雙臂俱的維納斯所帶來的觀感是一個新的境地,構成一幅新的美姿與美態令人眼前一亮,這是一種缺憾美,發出令人無限想像的遐思。

 

YST頑劣嬉笑成性,沒有耐性做大學問,不是正經八百的日本人,也成不了專家,所以不帶任何罪惡感地胡亂談隱形戰機。YST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讀者隨便看看,大家輕鬆討論。

 

閒話休敘,讓我們進入正題。

 

(四)什麼是隱形?

 

甲. 隱形的種類

 

前面說過「隱形」的定義就是神不知鬼不覺,所以「隱形」是跟感應系統緊密相關的。人類發明的感應系統有很多種,可見光、聲音、紅外線、雷達、電磁....等等,它們各有各的特性、長處、短處和應用範圍。

 

所謂「隱形」就是製造出各種武器能夠規避這些感應系統的探測。由於針對不同的武器人們使用不同的遙感探測系統,「隱形」的工作自然因武器而異。

 

譬如聲音對飛行物的探測並不重要,但是對船艦就變得重要,尤其潛艇的探測,聲納是最重要的遙感系統。潛艇要「隱形」就必須非常安靜,於是靜音、吸音和消音就成為潛艇「隱形」最主要的工作。當然磁感應系統也是探測潛艇的重要手段,消磁也是潛艇「隱形」的工作,但和聲音相比屬於次要的手段。

 

乙.飛機的隱形

 

對飛機的探測方式有可見光、紅外線和雷達,所以飛機的隱形必須針對這三種探測器。

 

可見光的探測距離最短,而且受黑夜的限制,所以最不重要。

 

紅外線是熱感應器,不受日夜影響,但是受到天氣影響,它無法穿透雲霧。紅外線最大的優點是被動探測,由於不主動釋放能量,所以有很高的隱密性;其次的好處是解析度非常高,不但可以判斷目標的種類而且在攻擊時可以選擇瞄準點。

 

雷達是人類發明的、最偉大的遙測系統,對飛行物體尤其有效。

 

雷達的優點非常多:

1.雷達是全天候的,它不分日夜,它能夠穿透任何天氣(雲、雨、霧)。

2.雷達是三維定位,不但決定方向,而且決定距離,所以可以非常準確地探測到飛行物在空間的位置。相較之下,可見光與紅外線的探測器都只能決定方向、無法決定距離。雷達的三維定位使它成為探測飛行物體不可取代的遙測工具。

3.雷達的探測距離非常遠,軍用雷達可以探測到數千英哩外的飛行物體。

4.雷達的定位精度非常高,軍用雷達的測量誤差角度可以小於兩百分之一度,距離誤差可以小到數米。

 

雷達的缺點也很多:

1.雷達發射巨大的能量,暴露自己的位置。

2.雷達系統非常複雜,體積和重量都大,也非常昂貴。

3.雷達需要巨大的電力供應,維持費用和維修費用都很高。

 

但是不論怎麼說,雷達是探測飛行物最有效、也是不可取代的遙測系統。

 

所謂隱形戰機主要躲避的探測系統就是雷達,其次是紅外線,可見光可以不計。不誇張地說,隱形戰機的隱形工作雷達隱形至少佔九成九以上,紅外線隱形不到零點一成,可見光隱形幾乎沒有。

 

雷達隱形全身都要做,工程非常艱鉅,耗資非常巨大。

 

紅外線隱形主要就是進氣口和尾噴口,理論和工程簡單得多,採用的手段不過就是把外面的冷空氣和燃燒後的高溫氣體混合降低溫度後排出,以此來降低熱特徵,方法簡單,效果也有限。

 

可見光隱形除了戰機外表的塗裝根本沒做什麼。想想看,那個飛機沒有塗裝?所以可見光隱形的工作基本是零。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戰機的隱形基本就是雷達隱形,所以軍事家口中的「隱形戰機」就是指一種能夠有效降低雷達探測、縮小雷達探測距離的戰機。「隱形戰機」幾乎就是「雷達隱形戰機」的代名詞。

 

從現在起,本系列只討論雷達隱形。

漫談隱形戰機(II):雷達截面

上接「漫談隱形戰機(I):隱形戰機進入多國時代」

 

(五)雷達隱形

 

甲. 雷達的探測原理

 

很多讀者一定有在山谷中大喊然後聽自己回音的經驗。我們選擇山谷,因為聲音不容易四散,先用雙手合圍在嘴巴旁邊,因為這樣發出的聲音比較集中,然後面對大山用盡吃奶的力氣大喊一聲「我來了!」,然後靜靜地豎起耳朵聽,幾秒鐘後,從山的方向就傳來微弱但非常清晰的回聲「我來了!」。

 

雷達的探測原理跟這個回音原理是完全一樣的,只不過用的是電波。

 

雷達透過一些電子設備能夠產生功率非常強大、頻率和波型非常穩定的電磁波,這個電磁波經過特殊設計的天線(就像你合圍在嘴巴旁邊的雙手)發射到某個特定方向,然後雷達停止發射,靜靜地接收可能由飛行物反射回來的電波。如果果然接收到自己發出的電波,那就表示在發射方向有飛行物體,根據等待時間的長短雷達的電子計算機就可以算出這個飛行物體和自己的距離,這個距離加發射方向就可以完全決定這個飛行物體在空間的位置。雷達探測的功能就完成了。

 

上面的道理非常簡單,但是科學家是追根究底的人,他們想知道目標和被電波探測到的關係到底是什麼。為了進一步瞭解探測的過程,科學家對飛行物做了進一步的分析。他們問了很多問題:

1.目標的大小和可探測性有沒有關係?

2.目標的組成物質和可探測性有沒有關係?

3.目標的姿態和可探測性有沒有關係?

 

上面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有。

 

乙. 幾何截面(Geometric Cross Section)

 

第一個問題最容易回答,因為目標越大自然反射回來的電波就越強,當然就越容易被探測到。想想看,我們對著大山喊可以聽到回音,如果是對著小山坡喊,即使喊破喉嚨也是聽不到回聲的。

 

任何飛行物從雷達波照射方向相交的面積稱為該物體的幾何截面。也就是說,幾何截面就是雷達“看到”的目標面積,也可以說成是雷達波被目標攔截的面積。

 

一個目標隨著觀察角度的不同,它的幾何截面也不同,回波的強度自然不同,所以它被雷達探測到的距離也不同。

 

科學家得到一個結論:目標的雷達探測性和目標的幾何截面成正比。

 

丙. 反射性(reflectivity)

 

第二個問題也不難回答,如果你去過電台的錄音室或播音室就會發現牆壁是用特殊材料構成而且遍佈孔洞,它們是用來吸收聲波的,目的就是降低可以構成干擾的回聲。

 

電波也是一樣,任何物質都不可能把電波百分之百的反射回去,通常有一部分能量被吸收轉換為熱能。不同的物質對電波有不同的反射性,其中金屬的反射性最高,是雷達最喜歡的物質。

 

科學家把「反射性」(reflectivity)定義為目標反射的功率除以射到目標的功率。

「反射性」是一個介於0與1之間的數值。

 

科學家得到第二個結論:目標的雷達探測性和目標的反射性成正比。

 

丁. 方向性(directivity)

 

當電波照射到目標時,不是所有反射的電波都回到照射的方向,而是有一定的規律。最簡單的實驗就是目標是一個非常光滑的平面體,這個時候反射的方向與照射的方向滿足一個定律,那就是:「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所以除非電波是垂直照射平面目標,否則一部分電波會反射到其他方向,不被雷達接收到。

 

科學家把「方向性」(directivity)定義為目標反射到雷達方向的功率除以平均全方位反射的功率(也就是假設目標把所有射來的電波功率非常均勻地、球狀地、反射到每個方向的功率)。

「方向性」是一個介於0與 4p 之間的數值,p = 3.141592....是圓周率

 

科學家得到第三個結論:目標的雷達探測性和目標的方向性成正比。

 

戊. 雷達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簡稱 RCS)

 

綜合乙、丙、丁,我們得到:

目標的雷達探測性跟「幾何截面」 X 「反射性」 X 「方向性」成正比。

 

科學家把右邊這三個數量的乘積定義為目標的「雷達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簡稱 RCS),通常用小寫的希臘字母 sigma , s來代表:

 

s = 「雷達截面」 = 「幾何截面」 X 「反射性」 X 「方向性」

 

「雷達截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常用的名詞,它的重要性是把任何雷達目標具體化了,變得非常容易想像,也非常容易比較。

 

譬如當軍事專家說F-15的正前方雷達截面是5平方公尺,那麼你就可以把軍事專家的話想像成:當雷達從正前方照射F-15時,F-15被探測到的可能性就相當於一個橫切面積為5平方公尺的金屬球,也就是一個直徑2.52公尺的金屬球。

 

(六)有關雷達截面(RCS)的一些數值

 

一個目標的雷達截面(RCS)和它的幾何截面通常有很大的落差,譬如美國隱形轟炸機B-2正前方的雷達截面肯定小於1平方米,但是它的幾何截面肯定大於十平方米。所以B-2的雷達截面和幾何截面相差十倍以上,甚至百倍都可能。

 

所以單看體型的大小來估計雷達截面的大小是肯定犯錯誤的,而且非常可能是大錯。事實上,如何設計一架每個方向雷達截面都很小的大飛機就是隱形戰機設計師的工作。

 

由於這個緣故,我們需要知道一些雷達截面的實際數值來得到一些“感覺”。下面是YST根據美國雷達專家布萊克(Lamont V. Blake)1980年出版的教科書【雷達測距分析】(Radar Range-Performance Analysis)所公布的 RCS 數值:

 

目標的種類                    方向        雷達截面(平方米)

 

小型噴射戰鬥機或              頭,尾       0.2 - 10

小型商業噴射客機              側面         5 - 300

 

中型轟炸機或中型商業          頭,尾       4 - 100

噴射客機譬如波音-727          側面        200 - 800

 

重型轟炸機或大型商業          頭,尾       10 - 500

噴射客機譬如波音-707          側面        300 - 550

 

木製掃雷艇,144英尺,         側面         10 - 300

空中雷達(5~10 GHz)          25度角向頭   0.1 - 300

                             或尾俯視

 

小鳥(450 MHz 米波雷達)      平均         10 **(-5.6)

 

大鳥(9 GHz 厘米波雷達)      側面         10 **(-2)

 

昆蟲(蜜蜂),9 GHz           平均         10 **(-2.8)

 

大昆蟲(5公分),9 GHz        平均         10 **(-1.8)

 

從上面的列表我們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

1.無論是飛機也好,是飛鳥也罷,頭的方向雷達截面總是最小的。這很容易理解,因為飛行方向的橫切面(幾何截面)越小飛行的阻力越小、飛行的速度也就越快。

2.小型飛機和中型飛機的雷達截面差了一個數量級。

3.中型飛機和大型飛機的雷達截面差別不大,尤其是側面。

4.木製掃雷艇的雷達截面居然接近大型飛機有些意外,因為木質材料的反射性很小。YST猜想是掃雷艇內部亂七八糟的軍用設備才是主要的反射源,這些設備多半是由金屬構成,它們的反射性超過體型碩大但非常園滑的機身。

5.小鳥的雷達截面比大鳥小了不止三個數量級(超過一千倍),這顯然不合理。仔細一想,問題出在測量的雷達所使用的頻率不同。450 MHz米波雷達波長大約66公分,遠比小鳥的體型大,所以會發生嚴重的繞射現象。這就告訴我們RCS 跟雷達使用的頻率有關。

6.大鳥側面的雷達截面在 9 GHz 雷達波照射下有0.01平方米是非常有趣的現象。9 GHz 屬於X波段,這正是火控雷達使用的波段,是所有作戰飛機最敏感和最想躲避的波段。所謂的大鳥大概就指老鷹之類的飛鳥,牠們的幾何截面再大也不會超過一平方米,比任何飛機都小多了。這就給我們一個非常有感覺的指標,用大型飛鳥與隱形戰機作比較。

7.蜜蜂大小的昆蟲比5公分長的大昆蟲(譬如蜻蜓)雷達截面小了一個數量級可以理解,但是像蜻蜓這樣5公分長的大昆蟲雷達截面居然比老鷹這樣的大鳥還大一點點,這就令許多人感到大惑不解了。

 

想想看,同樣都是肉做的,同樣都在 9 GHz雷達波的照射下,為什麼一隻小小蜻蜓的雷達截面竟然會比老鷹還大呢?

YST的解釋是:這是雷達波的共振現象。當雷達波的波長接近目標的長度時,反射的電波相位(phase)相同,於是波幅(amplitude)因相加而變大,產生共振現象。想想看,9 GHz 的波長大約是2.7公分,正好是蜻蜓身體長度的一半,蜻蜓對雷達的角度是隨機變化的(random),於是,從雷達的角度來看,蜻蜓的長度從0.5到5公分隨機變化,依照常態分配,大部分的時間蜻蜓的長度處在中間值2.7公分附近,正好引起共振。

 

雷達波的共振現象非常重要而且有非常重要的應用,那就是反雷達的干擾作業。

 

在開戰前只要弄清楚目標國家的雷達波段(這並不困難),我們就可以用一種非常輕的質料做成圓柱形的細長條,把它鍍上鋁,然後依照目標國家的雷達波長切成各種長度裝在一個盒子裏。在進行攻擊前,派出飛機灑在進攻的航道上,這些鍍鋁的細桿子就會引起雷達波的共振現象,一根細小的反射體就可以造成很大的雷達回波,更何況拋撒出去的“小細籤”數以萬計,在進攻航道中每立方米都會有數個到數十個,它們造成的回波遠大於飛機,使雷達幕上出現一片雪花,什麼都看不到。由於它們很輕,它們停留在空中的時間至少數小時,通常長達數天,有時甚至一個月以上。這種干擾的方法對付釐米波雷達效果很好而且非常便宜。

 

(七)「雷達截面」(RCS)的軍事敏感性

 

好了,我們定義了「雷達截面」(RCS),也瞭解了它的物理意義和它在雷達探測上的重要性。基本上,只要我們得到某個目標在所有角度上的雷達截面的數值,那麼這個目標的雷達特性就完全掌握了。

 

甲. 戰機的「雷達截面」可以透露很多訊息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知道F-15正前方的雷達截面是5平方公尺,那麼設計J-10的工程師就知道當J-10和F-15迎頭遭遇時,根據J-10雷達的發射功率、天線尺吋、雷達接收器的訊噪比和訊號處理能力等等參數就可以推算出來在什麼時候(距離)J-10會發現F-15、什麼距離J-10開始追蹤F-15、什麼距離可以鎖定 F-15、什麼距離可以發射導彈....等等一連串實際交戰的重要資料。

如果發射的是雷達導引的空對空導彈,工程師甚至可以計算出擊落F-15的機率,一連串的戰術運用都可以準確推算和導演出來。

 

你說洩露戰機的 RCS 是不是茲事體大?

 

所以,對任何作戰飛機,它的雷達截面數值是非常敏感的資料,尤其是機頭正前方,因為這是敵我飛機遭遇最可能發生的情況。

 

由於這類資料的敏感性,任何國家都不會公布自己作戰飛機的RCS。YST也絕不相信網上流傳的任何作戰飛機的RCS,不管它是製造國家自己公布的還是間諜偷來的。網上也好、權威軍事雜誌也罷,任何人聲稱某型戰機的RCS是多少都是瞎說。

 

乙. 隱形戰機的 RCS

 

如果普通戰機的RCS是機密,那麼隱形戰機的RCS就是極機密了,因為隱形戰機是高價值目標、隱形戰機的任務也是高價值任務。

 

不過讀者也不要太失望,我們雖然不能說出隱形戰機確切的RCS到底是多少,但是根據科技進展的程度給出一個大致的範圍還是可以做到的。

 

以目前尖端科技的進展,隱形戰機要把RCS降低20dB是可以做到的,降低30dB就很困難但花大錢也可以辦到,降低40dB則不可能。這是隱形戰機和普通戰機在雷達隱身性能上大致的差距,也是普通草民都需要知道的常識。

 

如果讀者不喜歡用分貝(dB)這種比值做比較討論,希望看到絕對的RCS數值,YST可以提供一些個人的意見,但是不負任何責任。

 

YST個人認為戰機的RCS最重要的是正前方,也就是機頭的軸線左右30度、上下20度的錐形空間;其次是底部下方,因為這是地基搜索雷達觀察的角度;第三是側面,這是受到攻擊經常發生的角度,發生的機率也許跟機頭方向差不多;第四是尾部,因為既然決定脫離戰場RCS也就不那麼重要了;最後是頂部,因為從上面照射戰機的機率最小。

 

YST認為隱形戰機的設計者在優化RCS的過程中他考慮的優先順序也是上面的順序,所以隱形戰機的RCS值由小到大也是上面的順序。YST猜想,以目前的科技,隱形戰機的RCS大概能夠到達的數值如下(胡亂猜,不負責):

1. 前方:   1 ~ 0.1 平方米 代表優良;

            0.1 ~ 0.01 平方米 代表特優;

            0.01 ~ 0.001 平方米 是極限優良;

            < 0.001 平方米 不可能;

2. 下方:   0.5 ~ 0.1 平方米;

3. 側面:   1 平方米 左右;

4. 尾部:   5 平方米 左右;

3. 上方:   5 ~ 10 平方米。

 

YST記得「漢和防務評論」的主編平可夫曾經和讀者打賭(不知為了什麼),說如果中國能在2020年前造出隱形戰機他就關閉「漢和」網路上的中文部。後來他怕中國真的在2020年前造出隱形戰機,於是他為隱形戰機加了一個資格形容詞,他說所謂的「隱形戰機」就是要像美國的F-22,正前方的RCS要小於0.00001平方米。YST不記得到底有五個0還是四個0,但確信至少有四個0。

 

YST 非常驚訝一個軍事雜誌的主編和資深軍事記者居然會說出如此沒有常識的話。這也許是一句氣話,不過以他的身分是不能說氣話的,因為這是他的職業,應該遵守職業道德。

 

F-22正前方的RCS小於0.00001平方米是絕對不可能的,連小於0.001平方米都不可能。

 

YST 不能確定平可夫是否受過科學訓練,不過無論如何,平可夫應該是一位交遊廣闊、消息極為靈通的人士,犯錯誤是可以的,但是這個打賭也錯得太離譜了,屬於沒有常識,這可是會影響名譽的,「漢和防務評論」還要不要賣了?

 

平可夫迷信和神話美國軍事到這種地步令人難以置信,它告訴我們文章不可輕信,即使作者是有頭有臉的名人。

漫談隱形戰機(III):「雷達截面」與「探測距離」

上接「漫談隱形戰機(II):雷達截面

 

(八)雷達的探測距離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花了很多功夫定義和解釋一個目標物體的「雷達截面」(RCS),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

 

事實上,所謂「隱形戰機」就是把「雷達截面」極小化作為優先考量所設計出來的戰機。這種外型經過特殊的設計和處理的戰機它的「雷達截面」比同性質的普通戰機小非常多,通常可以小一百倍(20dB)或更多,但是為此也要付出一些代價,這個代價通常是在飛行的性能和通訊的便捷上。

 

甲. 「雷達截面」與探測距離的關係

 

讀者不禁要問:「隱形戰機」的「雷達截面」變小,它的意義是什麼?

答案是:「雷達截面」變小所代表的意義是雷達能夠探測到這個目標的距離變短了。

 

你一定會接著問:那麼到底探測距離會短多少呢?

答案是:雷達的探測距離與「雷達截面」的四次方根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要把探測距離降到一半,那麼「雷達截面」就必須降到原來的16分之一。

 

如果你已經相信上面這個結果不想深究或浪費時間,請跳過(乙)直接進入(丙)。

 

乙. 一些簡單的敘述與証明

 

你可能會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什麼雷達的探測距離和「雷達截面」有四次方根的關係呢?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容易。讓我們先觀察一些自然現象。

 

A. 雷達的接收功率

 

讀者小時候一定玩過丟石頭到水塘裏的遊戲。當石頭落到水塘裏,水中就起了漣漪,我們看到水波以石頭的入水點為中心,成圓形向外擴散,隨著圓圈的擴大石頭激起的漣漪上下振動的幅度越來越小,最後消失。這是水的波動。

 

電波也是一樣,雷達天線對準某個方向發出強大的電波,通常發射的功率(power)從數千瓦特(watts)到數百萬瓦特(megawatts)。於是電波以發射點為中心,成球形向四周擴散,隨著距離的增加(也就是半徑的擴大)球的表面積增加、球表面單位面積的功率就變小了,也就是說球表面的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變小了。

 

這個現象是很容易想像的。你可以把電波的擴散想成吹氣球,電波的功率就是氣球的質量,發射的功率是固定的,也就是說,氣球的質量是固定的。隨著氣球越吹越大,氣球表面積的密度就越來越小。氣球的表面積是與半徑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氣球擴張時就會變得越來越薄,氣球表面質量的密度就以半徑平方的速度變小。

 

好了,讓我們回到雷達。雷達發射的功率P是固定的,隨著電波以球狀向外傳播,電波的功率密度就以半徑平方的速度快速減少,功率密度和半徑平方成反比。

 

方程式1:ACerun: yes"> 

電波的功率密度 = 發射功率/R**2

,R是電波球狀擴散的半徑。這裏為了方便,我們把比例常數設定為 1,其實應該是1/(4p),因為球的表面積是4pR**2。

 

如果雷達與目標的距離為 D,我們自然最重視當 R 等於 D 的時候。

 

當 R 等於 D 的時候,電波擴散的表面積被目標攔截,部份電波就會產生折射。由於目標通常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物體,電波折射的方向是四面八方都有的,形成散射(scattering),散射後擴散到不同方向的電波它們的功率都不同,我們最感興趣的是折射到雷達方向的電波功率。

 

方程式2:

對著原來雷達的方向折射回來的電波功率

= (擴散到目標的功率密度)X(雷達截面)

= (發射功率/D**2)X(雷達截面)

 

上面這個方程式事實上就是「雷達截面」(RCS)的定義。

 

這個從目標對著原來的雷達折射回來的電波,它的功率密度同樣也是以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越來越稀薄地擴散回到雷達,最後被原來雷達的天線接收到。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這個第二次球狀擴散的電波,它的發射功率是(對著原來雷達的方向折射回來的電波功率)。

 

所以雷達接收到的電波功率

= (雷達接收到的電波功率密度)X(天線面積)

= (目標反射球狀擴散的電波功率到達雷達時的密度)X(天線面積)

= (目標反射功率/D**2)X(天線面積)  

= ((雷達發射功率/D**2)X(雷達截面)/D**2)X(天線面積)

 

我們把最後一個等式重新整理安排一下。

 

方程式3:

雷達接收到的電波功率

= (雷達發射功率 )X(雷達截面)X(天線面積)/D**4

 

B. 方程式3告訴我們兩件與接收到的功率有關的事

 

1. 雷達接收到的功率與雷達的發射功率成正比

所以如果我們加大雷達的發射功率就可以探測到更遠的目標。如果能夠無限增加發射功率的話,什麼隱形戰機都不怕了,要多遠發現都行。但是事實上發射功率的增加是有限度的,因為大功率發射器有工程上的困難和環境條件的限制,後者在機載雷達上更是苛刻。

這種使用蠻力的方法不太聰明但是也有國家這麼幹,譬如俄國和前蘇聯,標準的例子就是米格31(MiG-31)。「傻大黑粗」是俄國電子系統的特徵。

西方國家的作法是設計訊噪比更高的接收器、發射巧妙和複雜的波形(waveform)和使用更快速的電子計算機做訊號處理,這就聰明多了。蠻幹是不行的,有太多副作用和後遺症。

 

2. 雷達接收到的功率與與天線面積成正比

其實天線的面積大不但有效接收訊號的面積大而且而且天線功率增值(gain)高,大有好處。所以設計雷達的人第一件事就是盡可能安裝最大的天線,這在機載雷達尤其如此。F-15的雷達探測距離一定比F-16遠,因為F-15的頭大,所以 F-15的天線比F-16的天線大得多,效率當然高得多。所有安裝高效能雷達的戰機都是大頭。

 

C. 雷達接收到的能量

 

雷達探測目標取決於雷達從目標回波攔截到的能量。雷達要探測到目標,它接收到從目標反射回來的電波能量必須達到某一個特定的標準(threshhold)。能量是功率乘時間,所以如果功率很高但發射時間很短那麼從回波能接收到的能量還是很小的,也許並不足以探測到目標。所以決定探測距離的能量並不是由「雷達最大發射功率」(peak power)來決定,而是由「雷達平均發射功率」(average power)來決定。

除此以外,還有整合的時間、天線的增值(gain)等等因素,計算探測距離很囉嗦的。不過沒有關係,只要這些因素都是成比例的(乘或除),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常數來任意概括它們,這樣我們就可以集中精神考慮我們最感興趣的因素了,那就是「雷達截面」與「探測距離」。

 

我們就用上面說的方法再把方程式3改寫一下。

 

方程式4:

雷達接收到的能量

= (K1)X (雷達平均發射功率)X(雷達截面)X(天線面積)/D**4

= (K2)X(雷達截面)/D**4

,上面K1與K2都是常數。

 

D. 「雷達截面」與「探測距離」

 

如果發現目標所需要的接收能量是E,那麼方程式4再改寫一下。

 

方程式5:

E = (K2)X(雷達截面)/D**4

K3 = RCS/D**4

RCS = (K3) x D**4

D = (K4) x RCS**(1/4)

,上面()**(1/4)就是把括號內的數值開四次方。

 

上面這個方程式告訴我們:

RCS 與目標探測距離的四次方成正比,

反過來說,

目標探測距離與目標 RCS 的四次方根成正比。

 

丙. 隱形戰機的優勢

 

在(甲)節,我們已經敘述並且証明:

1. 隱形戰機就是「雷達截面」特別小的戰機;

2. 隱形戰機最重要的優勢就是雷達探測它的距離變短了;

3. 目標探測距離與目標「雷達截面」的四次方根成正比。

 

讀者現在的感覺可能還是不太好,對隱形戰機的優勢還是不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和深切的體會。這是因為YST只給出了觀念和公式,還沒有舉實際的例子,所以感覺是出不來的。我們來看一個實例。

 

譬如台灣的某個雷達系統,它探測普通戰機 F-16 和探測隱形戰機 F-22 在探測距離上到底差了多少?

 

很多讀者也許對這個問題心裏沒底,YST 就用它來做說明。

 

首先,我們利用方程式5:

RCS = (K3) x D**4

 

讓我們考慮隱形戰機 A 和普通戰機 B。 A 的「雷達截面」是 RCS(A),B 的「雷達截面」是 RCS(B),某個雷達系統對 A 的探測距離是 D(A) ,對 B 的探測距離是 D(B)。那麼

RCS(A) = K x D(A)**4

RCS(B) = K x D(B)**4

因為是同一個雷達,上面兩個方程式的 K 值是相同的,我們如果把兩個等式一除 K 就消掉了:

RCS(A)/RCS(B) = D(A)**4 / D(B)**4 = (D(A)/D(B))**4

方程式6:

D(A)/D(B) = (RCS(A)/RCS(B))**(1/4)

,上面()**(1/4) 就是把括號內的數值開四次方。

 

記得 A 是隱形戰機,B 是普通戰機,所以 RCS(A) < RCS(B),D(A) < D(B)。

 

看清楚方程式6,它是計算與比較雷達探測距離最有用的公式,這個公式:

右邊 RCS(A)/RCS(B) 小於 1,是隱形戰機「雷達截面」變小的倍數;

左邊 D(A)/D(B) 也小於 1,是雷達探測隱形戰機「探測距離」變小的倍數。

 

好了,現在讓我們用實際的數字帶入方程式6來得到一些“感覺”。

 

例子一:

如果 F-22 的 RCS 比 F-16 降低了 28 dB,那麼探測 F-22 的距離下降了(28/4)dB = 7 dB = 5 倍。

也就是說,任何雷達對 F-22 的探測距離只有對 F-16 探測距離的20%。

譬如國軍號稱可以反制隱形戰機的「天弓三型」所配備的雷達,如果它能在100公里的距離發現 F-16,那麼它能發現 F-22 的距離是20公里。

 

例子二:

假設隱形戰機 A 的「雷達截面」是普通戰機 B 的二分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和萬分之一,

也就是說,

RCS(A)/RCS(B) = 0.5、0.1、0.01、0.001、和 0.0001,

也就是說,

隱形戰機 A 比普通戰機 B 在「雷達截面」上降低了3dB、10dB、20dB、30dB、和40dB,

那麼

雷達對隱形戰機 A 的探測距離下降到普通戰機 B 的84%、56%、32%、18%、和10%。

 

例子三:

雷達工程師通常用「雷達截面」為 1 平方公尺的目標作為一個雷達系統探測距離的標準,這個數字越大就表示這個雷達系統的功能越高。所以,我們也用這個標準來做確切的數字說明。

 

假設某個雷達系統對 「雷達截面」為 1 平方公尺(1 m2) 的目標探測距離是一百公里。

那麼這個雷達對「雷達截面」(單位:平方公尺 = m2)分別為

10m2、 5m2、 3m2、 0.5m2、 0.1m2、 0.01m2、 0.001m2、和 0.0001m2

的目標的探測距離分別為

178公里、150公里、132公里、84公里、56公里、32公里、18公里、和10公里。

 

丁. 隱形戰機給人的誤導與錯覺

 

從上面這一連串的計算,我們開始對隱形戰機有了感覺,也對四次方根的威力有了深切的體驗。

 

首先,隱形戰機的「隱形」形容詞是非常誤導的。隱形戰機絕不是不能被雷達發現,而是雷達發現它的距離比較近而已。

 

其次,隱形戰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厲害,為什麼?

美國公布的F-22和B-2的RCS數值非常嚇人,非常容易令人產生誤解。這是因為一般人對「目標雷達截面」和「目標探測距離」在直覺上認為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線性的(linear),所以「雷達截面」減了一半「探測距離」也應該降低一半,「雷達截面」降到十分之一「探測距離」也應該降到十分之一,「雷達截面」降到百分之一「探測距離」也應該降到百分之一,等等。這可了不得了,F-22「雷達截面」如果真如美軍宣傳所言降到普通戰機的千分之一,於是「探測距離」也降到千分之一,那不是飛到頭頂上才探測到嗎?幾百公尺的距離,我打開窗就看到了,要雷達做什麼?

 

但事實不是這樣的,「目標雷達截面」和「目標探測距離」之間是四次方根的關係,這就對工程師的努力非常不利了。想想看,無論多小的數字開了四次方以後也不那麼小了,根據四次方根,「雷達截面」減了一半「探測距離」才降到84%,「雷達截面」降到十分之一「探測距離」才降到56%,「雷達截面」降到百分之一「探測距離」才降到32%,要達到更加隱形的效果工程師越來越辛苦、效果卻越來越小。就算F-22能把「雷達截面」降到千分之一,「探測距離」也不過降到18%。

 

想想看,工程師把「雷達截面」從降低一千倍到降低一萬倍是多麼困難和多大的努力啊,但是在實際應用上「探測距離」才多降了 8%。

 

看到沒有?隱形的工作剛開始時(最先的20dB)比較有回報,越到後來得到的回報和付出的代價就越不成比例,超過20dB以後這投資報酬率就很低了,RCS每降一個dB都絞盡工程師的腦汁、製造成本都要燒掉很多錢。

 

戊. 過度追求雷達隱形得不償失

 

YST 相信F-22的天價和極其困難的維護工作都跟盲目追求RCS的極小值密切相關。YST個人認為以目前的技術戰機正前方的 RCS 降到0.01平方米以下是得不償失的,F-22就是前車之鑑。一隻大鳥的RCS都有0.01平方米,戰機隱身到達大鳥的境地已經可以了,跟蜜蜂較什麼勁?

 

發展武器要合情合理與量力而為,不計成本的唯物器論除了對軍火商和軍火工程師有好處外,既對國家的財政造成傷害,也對贏得戰爭沒有必然的助益。

 

F-22在決定停產時每架的生產價格是1.4億美元,如果算上研發的費用,每架F-22的成本是3.5億美元,這是天價;F-22每飛一小時所需要的保養費用是4.4萬美元,也是天價。美國今天維持F-22已感到沈重,如果進入戰時要補充F-22的戰場損耗幾乎是不可能的,美國即使進入戰時經濟也無法負擔。

 

回想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虎王」坦克舉世無敵,但是「虎王」再好德國也消耗不起,最後導致戰敗。蘇聯的T-34和美國的謝爾曼坦克在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出廠,最終獲得勝利。

 

戰爭打的是後勤補給,再好的武器如果買不起或維修不起也是白搭。美國盲目追求高科技武器,最後的結果是打不起自己發明的高科技戰爭。這是一個低級的戰略錯誤,也是對美國的軍事家莫大的諷刺。

漫談隱形戰機(IV):設計與特徵

上接「漫談隱形戰機(II):「雷達截面」與「探測距離」

 

(九)如何設計隱形戰機

 

設計隱形戰機的工作雖然很複雜,但是工作的目標卻非常單一,那就是盡量降低「雷達截面」。從「雷達截面」的定義來看,它是三樣東西的乘積:

「雷達截面」 = 「幾何截面」X「反射性」X「方向性」

,所以隱形戰機的設計工作就可以從三方面進行。

 

甲. 幾何截面

 

儘量減少戰機的幾何截面是最明顯、也是最容易的工作。但是這個工作有天然的限制,那就是任務。

 

首先,需要攜帶大量炸彈的轟炸機,它的幾何截面不可能比戰鬥機小。幾何截面的最小化受到嚴重的限制,沒有什麼發展的餘地,最下圖。

 

 

圖01:美國B-2隱形轟炸機投彈中

 

我們看到轟炸機要攜帶大量炸彈,所以它的幾何截面不可能小,飛機設計師也不能使它變小。

 

其次,任何戰機都要裝載人員、武器、彈藥,所以需要一定的容量空間,幾何截面不可能每個方向都小。工程師通常都選擇機頭方向的幾何截面最小化,這個工作並不困難因為尺寸大小都是看得見、可以量、很容易計算的。

 

 

圖02:美國B-2隱形轟炸機的正面

 

讀者可以清楚看到比起圖01中側面的碩大體型B-2轟炸機正前方的幾何截面相當小,在減少B-2頭部方向的幾何截面上工程師的工作還是做得相當傑出的,比早期的B-52強多了。

 

不過無論如何,幾何截面的最小化既不太困難、也沒有什麼進步的空間,所以不是隱形戰機研發的重點。

 

乙. 反射性

 

要把反射性最小化的意思就是做到盡量把飛機攔截到的電磁波能量吸收轉換為熱能,使反射出去的電波能量越少越好。有這種性質的物質我們稱作「雷達吸波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簡稱RAM)。工程師用這種材料塗抹戰機全身或是覆蓋某些重要部位達到降低RCS的效果。

 

「雷達吸波材料」有很多好處:

1.RAM的研究工作獨立於飛機設計之外;

2.RAM的研究工作比戰機本身相對簡單很多、需要的經費也少;

3.RAM的研究成果可以應用在任何飛機、軍艦、車輛、和建築物上,範圍非常廣闊,前途非常看好。

 

由於上面的原因,「雷達吸波材料」是各國科學家重點研究的項目,不論有沒有研發隱形戰機,RAM的研發都有其必要性。譬如日本的材料科學非常先進,如果日本研究出一種又輕又薄吸波效果優異的材料,日本可以把它塗抹在已經成軍的F-2戰機上,F-2立刻就成為一種優良的隱形戰機。YST相信很多國家都在打這種捷徑的主意,譬如台灣也可以想辦法把自己研發的RAM用在「經國號」上。

 

研發出好的RAM是一回事,研發出能夠用在飛機上的RAM是另一回事,因為用在飛機表皮的RAM需要夠輕、夠薄和耐高溫。

1.「夠輕」是首要考量,飛機的重量都是斤斤計較的,因為它直接影響航程,作戰飛機尤其如此。想想看,機身少一公斤重量就可以多帶一公斤油料或是多帶一公斤炸彈,任何作戰指揮官都會斤斤計較。F-22所用的RAM重達數百公斤,不能不說付出重大的代價。

2.「夠薄」對建築物和軍艦不重要,但是對飛機就非常關鍵,因為它會增加空氣的阻力直接影響飛機的氣動性質。

3.「耐高溫」對戰機上的RAM是一大考驗,戰機在高速飛行時表皮與空氣摩擦會產生高溫,RAM如果不能承受這個溫度就會變形、脫落、降低或失去原始的吸波性質。F-22的RAM脫落現象就非常嚴重,造成維護的困難和高昂費用甚至曾經發生危險事故。

 

中國大陸在RAM上的研究很有成效。2008年的【科學時報】有報導說中國科學家以碳材料製成直徑為3納米的線排列成六方有序陣列有非常優異的吸波性能。這篇報導說中國大陸常用的RAM吸波效率達到20dB,而一種有序介孔碳和二氧化珪的複合材料對於微波(8~12GHz)的吸波效率達到40dB。

 

YST 不是RAM方面的專家,既無法深究、也沒有能力做後續追蹤,所以不能對這篇報導做出客觀的評論。不過40dB似乎 too good to be true 。這篇報導之所以特別引起YST的注意是因為8~12GHz正好是X波段,這是所有火控雷達使用的頻率。火控雷達是追命雷達,X波段是軍用飛機最想躲避的波段。如果在X波段有40dB的屏蔽功能,那麼所有的火控雷達都不用混了。YST對這類報導多半存非常保守的態度。

 

丙. 方向性

 

雷達探測的功能是建築在接受自己發射後被目標反射回來的電波功率(power)上。所以如果雷達發射出去的電波被目標攔截後絕大部分都折射到其他方向,只有很少部份的功率反射回到雷達的方向,那麼雷達要發現這個目標就非常困難了,探測距離將大大地縮短。

 

所以把戰機反射回到雷達方向的功率極小化就成為隱形戰機設計工程師最重要的工作。

 

方向性的極小化是隱形戰機設計中最困難、最複雜、最有趣、最基本、最耗資、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為什麼我們說方向性的極小化是設計隱形戰機最重要的工作呢?

回答:方向性的最小化決定隱形戰機的外型,而外型產生的隱形是隱形的絕大部分,估計至少佔到戰機隱形效果的九成以上,塗抹雷達吸波材料所作的貢獻頂多只有一成。

 

我們必須瞭解雷達吸波材料(RAM)應用在飛機上有很多限制而且對頻率非常敏感,所以外形設計是飛機隱形最重要的工作,RAM通常用在外形無法阻止電波反射回雷達方向時在重要部位做“清除”的工作。

 

從現在開始,本系列所有的討論都焦聚在「方向性」的最小化,也就是外型隱身。

 

(十)外型隱身的複雜與困難

 

甲. 一個小例子

 

早年美國研發雷達制導的空對空導彈時曾經發生一件困惑工程師的事情。那時候導彈已經進入工程驗証階段,是在導彈實驗場真刀真槍的打靶,所以軍方、廠方和武器設計的工程師們都非常緊張。靶機起飛,戰機也起飛,安排在預定地點遭遇。戰機雷達搜索到靶機,然後追蹤,然後鎖定,飛行員發射導彈,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導彈在最後幾秒鐘的緊要關頭從靶機旁邊飛過,沒有打中。

 

導彈在實驗試射階段需要實時飛行資料進行事後的分析、研判和改進,所以導彈頭部的戰鬥部(war head)是不裝藥的,戰鬥部的空間就裝了「資料傳輸系統」(telemetry system),這個「資料傳輸系統」把所有的雷達制導資料、發出的指令、導彈飛行的位置、速度、姿態....等等資料實時(real time)傳到地面。

 

工程師根據這些資料發現導彈的雷達追蹤目標非常正常,從頭到尾都沒有脫鎖,但是為什麼沒有打中靶機呢?

 

工程師一步步比對雷達追蹤的資料和導航指令,最後發現這是「目標閃爍」造成脫靶。

 

這次的導彈試射導彈是從靶機的上方發動攻擊,這是空對空導彈最常用的基本攻擊方式。除非時間上來不及(譬如近距離發射),導彈設定的飛行軌跡都是先爬升到某個高度,然後在某個時間開啟雷達搜尋目標,最後是從上向下俯衝進行攻擊。這樣的設計不但使導彈的有效射程比較遠,而且從上向下俯衝在速度上也有很大好處。

 

根據從導彈實時傳回來的資料,工程師發現當導彈用雷達照射靶機上方時,靶機的上部出現三個主宰性的反射源,其他部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三個主宰性的反射源從頭到尾的順序我們用A,B,C來表示。

 

當導彈非常接近靶機時,資料顯示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在時間點1,A反射回來的電波與B反射回來的電波振幅相當、相位正好差了180度,於是A的回波抵消了B的回波,雷達只看到C,於是控制系統發出指令校正角度向尾部的C點攻擊。

 

在時間點2,B反射回來的電波與C反射回來的電波振幅相當、相位正好差了180度,於是B的回波抵消了C的回波,雷達只看到A,於是控制系統發出指令校正角度向頭部的A點攻擊。

 

在時間點3,A反射回來的電波與B反射回來的電波振幅相當、相位正好差了180度,於是A的回波抵消了B的回波,雷達只看到C,於是發出指令校正角度向尾部的C點攻擊。

 

在時間點4,B反射回來的電波與C反射回來的電波振幅相當、相位正好差了180度,於是B的回波抵消了C的回波,雷達只看到A,於是控制系統發出指令校正角度向頭部的A點攻擊。

如此反覆進行,導彈就不停地在機頭的A點與機尾的C點來回地擺動,而且擺動的角度越來越大。當導彈非常接近靶機的時候,最後一次導彈過度矯正(overshoot),距離也進入雷達盲區,終於脫靶。

 

上面這個現象就是「目標閃爍」的一種形式。

 

乙. 「目標閃爍」(Target Scintillation)

 

「目標閃爍」(Target Scintillation)是雷達行話,YST用簡單的普通語言來說明這個現象。

 

當雷達鎖定目標,雷達天線對準目標連續照射,這時候天線所接收到的功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出現非常不規則的變化,這是因為戰機與靶機都在運動,戰機與靶機的距離和方位都在不停地變化,從目標不同部位反射回來的電波它們的相位(phase)都不一樣。如果兩個電波的相位相同,振幅(amplitude)相加就放大了一倍;如果兩個電波的相位相差180度,振幅相加就正好互相抵消。

 

我們必須瞭解X波段的波長大約是3公分,只要雷達與目標兩個部位的距離相差四分之一的波長,也就是0.75公分,這兩個部位反射回來的電波相位就正好相差180度。

 

你看,像飛機這樣的目標是非常複雜的,機身每一個部位都會反射電波,他們的強度和相位都不一樣,所以加起來的總結果有很大的變化,有時候很大,有時候很小,是非常不規則的變化。雷達的展示螢幕是把每個目標接收到的功率依照不同的強弱用不同的亮度顯示出來,所以當目標的回波時強時弱快速變化的時候,雷達幕上顯示的目標就時明時暗像天上的星星不停地閃爍。所以雷達工程師就把這個現象取名為「目標閃爍」(Target Scintillation)。

 

由於「目標閃爍」的現象沒有任何規則可尋,閃爍的幅度又非常大,所以雷達探測的理論都是用或然率(probability)來敘述。

 

現在讀者應該有點感覺了,設計隱形戰機的外型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振幅和相位的交互影響是如此繁瑣,工程師要掌握和分析這麼多資料是非常困難和複雜的。

 

丙. 理論計算「目標閃爍」

 

上面(甲)所敘述的例子是一個過度簡化了的「目標閃爍」,因為所有的計算只考慮目標上的三個點。這是一個非常湊巧發生的實例。

 

要計算目標反射雷達波的功率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把目標的表面像劃格子一樣分成不同的小塊,然後分別計算每個小塊受到照射時折射的電波,最後把所有小塊的折射電波通通加起來就得到目標回波在某一個方向的功率。

 

由於電波相加對相位非常敏感,所以格子一定要分的足夠細,通常這個長度至少要小於波長的十分之一,這樣所計算得到的結果才有價值。譬如X波段的波長是三公分,如果要計算X波段的目標閃爍圖,那麼格子每邊的寬度就不能超過0.3公分,也就是3毫米。

 

想想看,像J-20或F-22這樣的重型戰機長大約20米、翼展15米、高5米,如果要把表面積劃分成3毫米的格子,這會有多少格子?

 

在幾乎所有的情形下,像飛機這樣大而複雜的目標有數以億計的散射點,因為飛機的表面積太大了。計算「目標閃爍」是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工程,沒有超級計算機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事實上,即使有超級計算機,以今天的計算能力,沒有好幾年功夫是算不出來的。

 

作為航空技術領先的美國也沒有辦法解決RCS的理論計算問題,直到七0年代末無意間發現一位俄國數學家對電波計算如何簡化的一篇論文才突破這方面的瓶頸,於是開始進行實際的理論計算,這是設計隱形戰機非常關鍵、也是非常基礎的一大步。

 

丁. 實際測量「目標閃爍」

 

除非你用一層厚厚的吸波材料把戰機密不透波的包起來,否則無論什麼戰機、無論電波如何反射,戰機反射雷達波的總功率是不會變的。

 

那麼,隱形戰機與普通戰機不同之處到底在那裏呢?

回答:如果你能把飛機被雷達在不同的角度照射產生的閃爍圖畫出來,那麼你一比較它們的閃爍圖立刻就會發現隱形戰機與普通戰機不同之處在那裏了。

 

你一定會問:不對呀,你剛才說過計算「目標閃爍」是一個巨大工程和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這「閃爍圖」的比較從何說起呢?

回答:如果理論上不好計算、沒有能力計算、或是沒有錢計算,沒有關係,只要製造出來了我們就可以實地去測量它,用實際量出來的數值畫出「閃爍圖」。

 

你可能會問:理論計算「閃爍圖」很難,實際測量「閃爍圖」容易嗎?

回答:也不簡單,要花大錢,但是比理論計算容易得多。

 

就像錄音室需要裝設四面吸收聲波的牆壁,測量飛機的雷達回波必須在一個「微波暗室」中進行。所謂「微波暗室」是一個密閉的空間,所有的內牆、天花板、地板都鋪滿了覆蓋所有波段的吸波材料,通常是各種棱形和錐形的東西(別深究,YST也不懂為什麼要用這些形狀),目的是除了目標反射的電波,沒有任何其他的回波。

 

「微波暗室」說來容易,實際造一個是非常費事又耗資巨大的,尤其是要大到足夠把飛機放進去。有大型「微波暗室」的國家不多,一隻手都可以數出來。所以不要說去臆測別國的隱形戰機,美國即使把F-22借一架給世界各國,能夠準確測量出它的RCS的國家一隻手都可以數出來。

 

如果有了大型「微波暗室」,各種目標就可以放進這個暗室吊在空中,然後用不同波段的雷達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測量它們的雷達回波,如此這般一番努力,一個目標的「立體閃爍圖」就可以畫出來了。

 

(十一)隱形戰機的特徵

 

好了,你一定等不及會問:隱形戰機的特徵是甚麼?

回答:隱形戰機的特徵就在它的「閃爍圖」跟普通戰機有顯著的不同。我們現在已經具備足夠的知識在本節做詳細的說明。

 

甲. 隱形戰機與普通戰機的「閃爍圖」

 

下面是一張做為說明之用的「目標閃爍圖」,同時比較隱形戰機與普通戰機。「目標閃爍圖」用極座標的方式展示雷達探測一架飛機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回波強度,這個強度可以由功率來表示,也可以由RCS來表示。

 

 

圖03:普通飛機與隱形戰機的雷達回波功率圖

 

上面這張圖告訴我們很多有用的知識,我們做一個簡短的說明。

 

1.左邊的目標是一架普通飛機,雷達回波的功率用RCS表示,單位是「分貝平方公尺」(工程師用dBsm表示),也就是以1平方公尺為比值基礎所畫出來分貝圖。不熟悉「分貝」(dB)的讀者需要回顧一年前的系列文章「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海面船隻」。

所以,

 0 dBsm = 0 分貝平方公尺 = 1   平方公尺;

 5 dBsm = 5 分貝平方公尺 = 3.2 平方公尺;

10 dBsm = 10 平方公尺;

15 dBsm = 32 平方公尺;

20 dBsm = 100 平方公尺;

25 dBsm = 320 平方公尺;

30 dBsm = 1000 平方公尺。

 

2.右邊的目標是一架隱形戰機,雷達回波的功率用dB(分貝)表示,但是沒有告訴我們基本單位是什麼,也就是我們不知道0dB是什麼、有多大。所以它只告訴我們不同角度下回波相對的比值是多少,而不告訴我們絕對值是多少。這樣既解釋了「目標閃爍」的現象,也沒有洩密的問題。

 

3.左右兩個圖形都是「目標閃爍圖」。我們只消看一眼立刻就會分辨出普通飛機與隱形戰機最基本的特性不同之處在哪裏。

 

4.普通飛機的閃爍是非常不規則的,用或然率的名詞來說就是“隨機的”,也就是說,你隨便取一段,它裏面都有大有小。

 

5.隱形戰機的閃爍是有規則可循的,譬如它在機頭附近的一段回波一定很弱,在某幾個角度(譬如機尾)一定很強,差別之大可以到達40dB(一萬倍)。這幾個強大回波的角度不是無意鑄成的,而是工程師特別設計成的。

 

6.也就是說,對任何飛機雷達反射的總功率是固定的,普通飛機沒有經過特殊安排,所以雷達回波在各個方向的強度是隨機的(random),而隱形戰機的外型經過工程師的特殊安排把雷達回波的功率盡量集中在少數幾個方向上,這樣就可以達到“隱身”的效果。

 

乙. 為什麼雷達探測隱形戰機會發生困難

 

雷達的探測是計算或然率的,雷達回波功率的變動(fluctuation)如果是隨機的(random)對探測來說並不要緊,因為雷達對一個目標通常要觀察很多次,每次觀察的時間大約20~30毫秒,功率的隨機變動只會偶爾造成目標錯失,譬如每看10次有兩、三次漏掉,這是無所謂的,沒有影響。

 

但是右邊的圖形就不同了,絕大部份(99%)的角度訊號非常微弱根本探測不到,不過一旦收到訊號,訊號就非常強烈,很可能造成接收器的飽和(saturation),等到雷達調整接收器(gain control),下一個訊號很可能突然變弱又探測不到了。這種一閃而過的目標非常麻煩,即使探測到也沒法追蹤,因為計算機的資源有限,根據追蹤的規則,雷達把這種目標編號存檔,然後很長一段時間又收不到訊號,雷達在連續N次探測不到後(N由系統工程師設定),這個目標就被判定「消失」,電腦軟體自動取消編號並且把目標的檔案刪除。

 

所以隱形戰機的雷達特徵是回波訊號一閃而過,造成發現(detection)的困難,即使雷達幸運發現它,也無法追蹤,更不用說連續追蹤(雷達術語叫「鎖定」)了。火控雷達必需先鎖定目標才能發射武器,隱形戰機因此造成雷達很大的困擾。隱形戰機一閃而過的特性我們只消看一眼它的「閃爍圖」就一目瞭然了。

 

丙. 小結

 

我們在此做一個重要而簡短的結論,點出隱形戰機的特徵:

1.普通飛機的「閃爍圖」是快速地閃個不停,這個雷達好辦; 

2.隱形戰機的「閃爍圖」是長久時間非常陰暗,然後突然強烈地閃一下,這雷達就很難對付了。

漫談隱形戰機(V):戰鬥機的分代

上接「漫談隱形戰機(IV):設計與特徵」

 

(十二)戰鬥機的分代

 

YST不清楚軍事家為戰鬥機劃代是什麼時候的事,但是軍事家們大談第幾代戰機大概是最近二十幾年的事,也就是美國的隱形戰鬥機已經或即將出現的時候。從表面看,美國軍事家企圖對戰鬥機的演變做一個歷史的交代;從深一層看,這是一種宣傳伎倆,把自己生產的戰機定義為新的一代,如就高出競爭者一代,不但形成對對手國家心理的威懾,也對銷售自己的戰機有很大的好處。

 

戰機的分代是美國軍事家搞出來的,我們就以美國的說法為準,這也是最流行的說法。這裏劃代所考慮的戰機都是戰鬥機,並不考慮任何其他種類的飛機。美國到目前為止把所有二次大戰以後研發的戰鬥機分為四代。

 

. 第一代戰鬥機

 

第一代戰鬥機是指發動機剛從螺旋槳改變為噴氣式所研發出來的噴氣式戰鬥機,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這段時期是上一個世紀40年代後期到50年代中期。

 

第一代戰鬥機有美國的 F-80F-84F-86和蘇聯的米格-15,它們都在朝鮮戰爭進行過激烈的戰鬥。

 

第一代戰鬥機的特性是:

1.高亞音速;

2.使用機槍與機炮進行空戰,也可以丟普通炸彈攻擊地面目標;

3.作戰方式以近距離空中格鬥為主,也就是所謂的「狗鬥」(dog fight)。

 

. 第二代戰鬥機

 

噴氣式戰鬥機衝破音速進入超音速時代,是為第二代戰鬥機。

 

第二代戰鬥機發展的時間很長,從5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到70年代初。第二代戰鬥機生產的型式非常多,其中以美國的F-4與蘇聯的米格-21最具代表性,他們代表第二代戰鬥機的最高性能。

 

第二代戰鬥機的特性非常簡單,那就是追求高空與高速。

 

由於這段時間很長,第二代戰鬥機又可以分為前半代(第2.0代)與後半代(第2.5代)。

 

2.0代的美國代表是F-100,蘇聯代表是米格-19

米格-19平飛的速度達到1.4馬赫;高度達到一萬七千五百米;作戰半徑六百五十公里;最大起飛重量7.5噸。

F-100平飛的速度達到1.3馬赫;高度達到一萬五千米;作戰半徑一千五百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5.8噸。

F-100比米格-19大得多,也重得多,速度慢一點點,飛行高度低很多,但是航程大非常多,這是因為大飛機可以攜帶更多的油料。

 

2.5代的美國代表是F-4,蘇聯代表是米格-21

米格-21平飛的速度達到2.0馬赫;高度達到一萬七千五百米;作戰半徑八百五十公里;最大起飛重量9.1噸。

F-4平飛的速度達到2.2馬赫;高度達到一萬八千三百米;作戰半徑六百八十公里;最大起飛重量28噸。

同樣的,美式F-4戰機戰鬥機要比蘇式米格-21大很多也重很多。

 

除了高空與高速,第二代戰鬥機還有一樣特性那就是空對空導彈的大量使用。F-4甚至成為第一種只攜帶導彈、不裝備機槍與機炮的戰鬥機,後來美軍發現這是一個錯誤,美國得到教訓,以後的戰機都保留傳統的機槍或機炮。你看,即使F-22武功如此高強、裝備了各種最新式的導彈,但是仍然裝備了一門20毫米機關炮。這就像今天丐幫行走江湖,即使身上帶了一把新式手槍,手上那根打狗棒還是不能丟掉的。

 

. 第三代戰鬥機

 

當戰鬥機的速度達到2.2馬赫、高度達到幾乎兩萬米的時候,繼續追求高空與高速意義已經不大了。於是美國改變發展方向,率先研發多功能戰鬥機,這就是第三代戰鬥機。

 

前兩代的戰鬥機發展的重點都是飛機的外型與動力,第三代戰鬥機發展的重點則是電子儀器,特別是雷達,是雷達技術革命性的突破把戰鬥機帶入第三代。

 

. 什麼叫做「多功能戰鬥機」?

 

作戰飛機的功能分為兩種,一是空中格鬥,二是對地攻擊。這兩種功能在性質上有很大的差別,前者需要高度的機動性,後著需要巨大的載彈量。由於性質上差別過大,工程技術無法兼顧,所以工程師一直是設計兩類非常不同的戰機來執行這兩種非常不同的任務,執行格鬥的稱為戰鬥機,執行對地攻擊的稱為轟炸機。

 

但是由於戰術上的需要,軍事家需要一種比轟炸機小也比轟炸機靈活的戰術飛機進行對地面高價值的小目標,譬如雷達站、重砲陣地、坦克和裝甲車輛,進行戰術支援攻擊。於是一種新的戰機就誕生了,那就是「攻擊機」。一般來說,攻擊機需要進行低空投彈、機槍掃射,所以攻擊機低空的性能特別好,也具備比較厚的裝甲來承受地面炮火,這是一個髒活、累活和危險活。

 

攻擊機對海軍而言特別需要,也特別重要,因為航空母艦無法起降轟炸機。譬如80年代以前美國航空母艦承擔戰鬥任務的艦載機主要就是F-14A-6,前者負責空中格鬥、奪取空中優勢,後者負責對地和對海攻擊。但是航空母艦狹窄的環境要維持兩種不同的戰機非常麻煩,於是工程師就想辦法設計出一種飛機既能進行空中格鬥、又能進行對地和對海攻擊,這就是「多功能戰鬥機」。

 

. 「多功能戰鬥機」的關鍵困難所在

 

你一定會問:早年的戰鬥機,譬如P-51F-86F-4不是都可以丟炸彈和對地面目標掃射嗎?

回答:是的,早年的戰鬥機的確也可以進行對地攻擊,但是隨著戰場的複雜化戰鬥機越來越無法承擔對地攻擊的任務,因為它們的電子儀器跟不上,關鍵困難就在雷達。探測空中目標和探測地面目標的雷達非常不同,後者比前者困難很多。

 

我們用 F-14做例子,它的雷達只能對空,不能對地或對海。即使對空作業,F-14對空雷達的搜索(search)和追蹤(track)需要兩套不同的硬體來執行,非常的笨重,對地/海攻擊則完全沒有能力。

 

. 「多功能戰鬥機」的誕生

 

上個世紀70年代初,美國的雷達技術有了突破,雷達透過特殊波形(waveform)的設計和高速電子計算機的計算成功地把訊號從強烈的地面雜波分離出來,於是雷達開始有了下視的能力,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戰鬥機裝備了這種有下視能力的雷達就可以全天候的搜索與攻擊地面和海面的目標,「多功能戰鬥機」也就誕生了。

 

美國空軍最早的「多功能戰鬥機」是 F-15E,海軍是 F/A-18F/A-18出現後,F-14A-6被淘汰的命運就注定了。

 

蘇聯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戰鬥機與美國旗鼓相當,尤其米格-21的性能非常出色,YST個人認為它的性能要優於美國的F-4。米格-21非常小又非常靈活,空戰格鬥中F-4很難發現它因而經常遭到它的襲擊。

 

但是從第三代戰鬥機開始美國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蘇式戰鬥機的作戰性能一直被拋在後面直到現在,原因就是蘇聯的電子科技比美國落後很多。

 

YST不太熟悉蘇式戰鬥機,但是非常確信早期的Su-27沒有下視能力,因此談不上有對地攻擊的能力。蘇聯雷達具備下視能力是很晚的事情(最早也是八0年代的末期,最可能的是1996Su-30服役的時候),電子技術方面蘇聯落後美國至少在10年以上,甚至20年。

 

下面是YST非常喜歡的一張照片:

 

 

04:美國三代戰機聚一堂:P-51F-86F-16,和F-15

 

P-51外號「野馬」是螺旋槳戰鬥機的巔峰之作,YST 個人的最愛;

F-86是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代表,F-86D裝備了新型雷達成為全世界第一架全天候戰鬥機;

F-16性能非常優越,YST個人認為是J-10出現前最好的輕型戰機,記憶中F-16是全世界產量最多和使用國家最多的第三代戰鬥機;

F-15是西方最好的第三代重型戰鬥機,是全世界第一架多功能戰鬥機,它與F-16形成高低搭配。

 

上面這張照片缺了第二代戰鬥機未免有點遺憾,YST補一張第二代戰鬥機的佼佼者——蘇聯的米格-21

 

 

05:出盡風頭的蘇聯米格-21戰鬥機。

 

中國大陸版的米格-21編號為殲-7。殲-7在中國大陸服役的時間最長,大陸的工程師把殲-7不斷地改良,改型之多令人眼花撩亂,改到最後連俄國人都不認識了。中國大陸也就是透過這些改良的工作奠定了它獨立設計飛機的基礎。

 

中國大陸的殲-8與殲-10就是在大陸工程師吃透了殲-7的設計和技術下終於出師所創造出的自己的品牌。漫長的刻苦學習練成紮實的功夫,不容易啊!

 

. 第四代戰機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在雷達隱形的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為下一代戰機奠定了科技基礎。於是美國提出了「4S」的標準作為第四代戰機的定義。這個「4S」的標準是:

1.Stealth(隱形);

2.Super Sonic Cruise(超音速巡航);

3.Super Maneuverability(超機動能力);

4.Supe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超級電子設備作為戰場情報管理)

 

這四個標準前兩個非常清楚和明確,第三個就有點模糊,第四個就更模糊了。

 

「隱形」我們已經討論過了。

 

「超音速巡航」就是不開後燃器也能進行長時間的超音速飛行。這對發動機是很大的考驗,美國在這方面擁有非常明顯和無可爭議的優勢。事實上,F-22是目前唯一能進行「超音速巡航」的戰機,美國只憑這一招就把別人都拒絕在「第四代戰機俱樂部」的外面。至於「超音速巡航」在實際作戰中有多大好處是令人懷疑的,不過這是另一回事,定義本身非常明確。

 

什麼叫做「超機動能力」?

「超機動能力」是有爭議的,因為很難定義。張三說是「失速控制」、李四說是「眼鏡蛇動作」、王五說是「盤旋能力」、趙六說是「水平轉向與垂直爬升的效率」,這些戰術動作在近距離格鬥中那個有用、那個沒用並無定論,誰說了算?

 

這個所謂「超機動能力」其實有點瞎扯。YST採用一個比較明確、通用、也就是爭議性比較低的說法,「超機動能力」就是在迎角(飛機機身與水平面的夾角)為60~70度的狀態下仍然保持控制的能力。

 

如果以最後這個說法為標準的話,那麼YST確信F-18Su-27 J-10都有「超機動能力」,而它們都是三代機。其中F-18的超機動表演是YST親眼所見的,四架F-18以昂首(至少有60度)的姿態、低空、低速魚貫通過跑道,高度非常低(不到一個機身),速度非常慢(不到高速公路超速的速度),在這種高度表演實在有點玩命,但是你只要看過一次就終生難忘。而Su-27J-10都能做「眼鏡蛇動作」,其難度就更高了,因為迎角已經超過90度(機尾在前、機頭在後)。

 

最後一個標準「超級電子設備作為戰場情報管理」就更是瞎扯了,有人解釋為有超視距攻擊能力,有人解釋為有數據鏈傳輸能力可以形成「網絡戰力」,也有人解釋為簡單、快速的維護能力,YST也可以來添亂解釋為要有電子戰(Electronic Counter Measure)的能力。這些都是沒有定論的瞎扯,讀者看看就好、不必太認真。各國空軍有自己的作戰方式,裝備的標準和評價的高低憑什麼美國說了算?

 

. 美國的噱頭和俄國的攪局

 

. 美國的噱頭

 

美國喜歡搞這種花樣或是噱頭來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把自己分級為高別人一等,作為炫耀與心理戰。其實武器是用來打仗的,不是來“比寶”(就是比specification數字)的,每個國家研發武器各有自己的巧妙,為的是作戰得到勝利。每個國家有自己的國情環境、民族傳統、作戰精神和作戰方式,戰爭到了某個階段就是一種藝術,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不必什麼都聽美國的。譬如YST個人就認為「超音速巡航」並不重要,雖然不開後燃器「超音速巡航」仍然燒掉更多的油、會嚴重影響航程,作戰效果很難說。

 

有意思的是,美國的F-35非常重又只有一個發動機,絕不可能進行「超音速巡航」,照美國自己的說法F-35也不夠資格號稱第四代戰機。

 

. 更細的劃分:3.25代、3.5代、3.75

 

歐洲國家對美國這種劃分也不滿意,認為把法國的「陣風」和歐洲四國聯合製造的「颱風」定為比F-22F-35差了一代太過份了,應該細分。

 

歐洲國家認為不是有「4S」的標準嗎?那麼三代機每具備一個S就應該加0.25。譬如「陣風」和「颱風」的機動性很好,不在 F-22之下,歐洲的電子產品大致與美國在伯仲之間,有些地方說不定還領先一點點,所以它們不應該被認為是三代機而應該是3.5代。

 

YST 認同歐洲這種說法。

 

. 俄國的攪局

 

俄國是傳統上軍用飛機的製造大國,對美國的劃代方法非常不滿,這會嚴重影響俄國戰機的宣傳與銷售,於是就出了一個陰招。俄國認為「可變後掠翼」是一個技術上的突破,於是把可變翼的戰機譬如米格-23列為第三代,這就比美國的分類多出了一代。於是Su-27Su-30MiG-29在俄國的宣傳中都成了第四代。俄國稱自己正在研發的T-50是第五代戰機,如此一來美國的F-35作為第四代戰機在宣傳上就吃虧了,連F-22都被比下去了。

 

普通老百姓那裏懂什麼「4S」的標準,只知道第五代比第四代厲害、第四代比第三代強。老俄把這灘水攪混,這一來老美也緊張了,這個虧不能吃,於是美國也連忙改口稱F-35為第五代戰機。

 

看到沒有?美國到處宣傳的所謂這個是第幾代戰機、那個是第幾代戰機,說得煞有其事,其實都是鬼打架,基本上就是廣告,為高昂的售價取得正當性。戰機屬於第幾代,老美說改口就改口,當吃白菜。

 

想想看,F-35連美國自己定義的四代機都不合格,怎麼突然就變成五代機了?真是亂七八糟、莫名其妙和令人搖頭。如此分代完全混亂了定義、脫離了作戰的現實、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最後成為宣傳的口號和銷售的廣告。

 

其實所謂「4S」,只有Stealth(隱形)是毫無爭議的、最有用的、也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見仁見智。

 

換句話說,「隱形」可以看作是第四代戰機的唯一特徵和代名詞。

 

. 小結

 

我們為戰鬥機的分代做一個非常簡潔、明確的結論。

 

                              美國          俄國

 

噴氣式戰鬥機                  第一代         第一代

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            第二代         第二代

可變後掠戰鬥機                             第三代

多功能戰鬥機                  第三代         第四代

具備「4S」的戰鬥機          第四代         第五代

2010年後的隱形戰鬥機          第五代         第五代

從現在起,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隱形戰機上,看看隱形戰機是怎麼分代的。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3 08:56 , Processed in 0.03475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