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52|回复: 84

世界史难题:中华文明为什么绵延不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1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出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提出过一个很有名的问题,称作“李约瑟难题”。其内容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对于这个问题,研究文章汗牛充栋,但至今也没有得出公认的答案来。这个问题现在还在不断地研究中。

这个标题中的难题,是我本人杜撰的,但却是个事实。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其他几个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等,都中断了,有的中断的很早,譬如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早在纪元前就湮灭了。不但文明中断,原来居住在那里的民族也都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已经是面目全非。但是,中华文明却一直生生不息,延续到今天。时间跨度有五千年上下。中间虽有短时间的分裂和外族统治,但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民族主体从来没有改变过。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世界历史中,先后出现了无数的国家,中国周围也有无数的国家。其他国家有的曾经很强大,但是这些国家的历史能够超过一千年的极为罕见。中国周围的国家,有的最后被中国统一,有的干脆找不到了,不知所终。譬如曾经强大的匈奴、突厥,相当一部分跑到欧洲、中东、中亚地区去了,现在连历史都弄不很清楚。

按照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设想,几百年、一千年以后,可能中国还是中国,而现在强大的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可能又会找不见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和中华文明是可持续的,其他文明和其他国家都是不可持续的。别看它们现在张牙舞爪,自以为多么了不起,把自己的价值说成普世价值。其实是个屁,都是不可持续的。别的不说,就说美国的新自由主义吧,原来也说是普世价值的,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还教训亚洲国家不按它们说的办,结果,从里根、撒切尔夫人开始到现在才20来年,就露出败相来了。而中国,衰落了一百多年,曾被称为东亚病夫,不可收拾,但是中国并没有解体。中国现在又开始走向强大了。

这确实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很不容易,但是可以粗线条地找出些原因。

首先是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多么好,山多,灾害多。中原地区不适合放牧,只适合农耕。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是一个农耕民族。由于土地少,条件差,因此我们民族是世界上最精耕细作的民族。长期和土地打交道,养成了守土为安的习惯和文化。我们这个民族不喜欢迁徙,不喜欢外出,即便不得不离开家乡的,也讲求叶落归根。长期的共同生活,就形成宗族的纽带,非常牢固。这些因素就造成我们民族超级的稳定性,其他外部势力很难打破这种稳定。即使暂时打破了,很快又会得到恢复。民族的这种稳定也就保持了文化上的稳定。而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和渔猎民族、海洋民族,对土地、故土就少了许多眷恋,它们为了利益四处冒险,或者消灭了别人,或者被别人消灭,国家也就谈不上稳定了。

第二是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周朝后期,中国形成战乱不休。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很难说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但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汉朝又把这种大一统通过各种制度巩固下来。而这种大一统,有利于减少战争,有利于农耕民族的劳作,而分裂的国家总是战乱不断的。大一统的国家也利于减少国家管理成本。譬如,有多少国家就有多少支军队,多少个国家政权等,这就势必加重人民的负担。大一统也有利于集中更多力量抵御外侮,有利于在敌人和灾害面前周旋。由于大一统有许多好处,所以,大一统的观念就深入我们民族的血脉,谁主张分裂都是不得人心的,都会全国共讨之。这也是中国能够保持大部分时间的统一,很少分裂。即使分裂也很短暂的原因。而欧洲那种城邦,北方那些游牧部落,根本没有多少故土观念,也没有多少祖国的观念,生在哪里是哪里。

第三,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历史上绝少主动侵略其他国家和民族,多是守土抗战。我们民族内部,虽然有众多的少数民族,过去民族之间也有矛盾,但总的来说,我们很少有所谓“种族歧视”,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种族歧视这种说法。各民族总得来说是比较平等的。对那些比较强大的民族,也是尽可能的不打仗。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就说明了这一点。和平生活容易形成民族融合,也不容易相互结怨。而结怨则会导致战争,不利于国家民族的稳定。“和”“中”等都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和,就是和平;中,就是中庸,不走极端。这些都是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

第四,方块字——汉字,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秦始皇书同文开始,中国统一用一样的汉字。虽然方言很多,但写起来都是一样的。如果中国古代采用拼音文字,那么不同方言区拼写出来都不相同,时间久了,语言文字就会分化成许许多多,最后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欧洲就是这样的,他们许多不同的民族文字,其实不过是某个语系的不同方言固定下来的。文字的分化导致了新民族的形成。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这些特点,外国是很不容易学到的,那么,我们只好遗憾地等着它们那些国家今后再一次消亡了。


[ 本帖最后由 e_ddmm2008 于 2008-11-21 00:5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21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积弱,但是为什么没有一病不起到死,除了要看到我们的优势以外,也要看到当时的国际环境。我想,没有分裂,还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的。我们不能总是举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的凝聚力是多么的强大,而是要有忧患意识,尽可能不让自己变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算算分裂的时间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明的评判标准不是西方人可以制定的!
同时西方文明自有他们的发展路线;一个不同思想理念群体与对方产生对立是正常的!
我们要正视不同而努力获得大同,这是中华文明的所提出的理念!
也是世界思想革命进步的正确道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和我多谈西方民主普世哲学!
地球是转动的、世界是进步的!
中国也很需要制衡官僚以及官僚阶层对普通人群的损害;
但!
用什么办法?
用什么调节措施?
我们在思考!
我们在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民生、发展、以及中国在世界的真正位置~同时也要认真负责的对应全球问题!
但我相信中国不仅是中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中华文明这个话题能够得到AC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砍柴翁 于 2008-11-21 04:54 发表
我相信中华文明这个话题能够得到AC的重视!

欢迎您发表自己的原创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请大家!
在论述中华文明过程中不要单纯的发出与西方文明的冲突!要找到着力点和共熔点!
中国现在已经不太需要单纯的敌对!
我们需要的是中华文明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小沫 于 2008-11-21 04:59 发表

欢迎您发表自己的原创哦

一个很大的论题!需要长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西方文明的兴衰虚实[最新:054] - 国际观察 - AC四月青年社区 求真务实 理性交流
http://bbs.m4.cn/thread-117329-1-1.html

这个连载文是讲西方文明的...
的确,几千年的文明要浓缩在文字里 太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小沫 于 2008-11-21 04:59 发表

欢迎您发表自己的原创哦

一个好看不好说的人真的是个大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砍柴翁 于 2008-11-21 05:11 发表

一个好看不好说的人真的是个大难题!


万事开头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善于学习和改变的文明才是强大的文明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我心里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只存在两个字的差别!
懒与堕!
为何形成懒为何造成堕!
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好好的解惑这两个字!容我多想想!

[ 本帖最后由 砍柴翁 于 2008-11-21 05: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1-2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LZ看几遍斯坦尼斯拉夫的《全球通史》!

我们不必被中国人的成就迷住心窍,以致竟承认其帝国的体制真乃世界有史以来最好的。

伏尔泰,1764年

  与中东和南亚的穆斯林世界相对应的是东亚的儒家世界。正如穆斯林世界为奥斯曼、萨菲和莫卧儿帝国所统治那样,儒家世界为中国所统治;其外围的朝鲜和日本则独立存在。这两个世界有一基本方面颇为相似:它们都是以农业为基础、面向内部的社会。它们的变化局限在从较早时代承袭下来的基本结构内,变化速度缓慢。另一方面,儒家世界由于其无与伦比的统一性而与穆斯林世界大为不同。这种统一性的获得,是因为中国在所有领域——文化、政治和军事——内都极其杰出。而且,中国本身还具有任何一个穆斯林帝国都无法与它相比的一种内聚性。类似奥斯曼帝国境内各种巴尔干***团体的那种令人费解的少数派集团、类似莫卧儿帝国境内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那种宗教不和,在中国是不存在的。中国的这种内聚性,并非当时才有的一种新现象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起就有了,并一直存在到今天。实际上,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这一事实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它有助于说明中国和日本对西方入侵的反应何以会极其不同。
一、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一个原因在于地理方面——它与人类其他伟大文明相隔绝的程度举世无双。地中海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和罗马连接在一起,印度洋使印度能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相互影响;然而,可与地中海或印度洋媲美的地理条件,中国却一点也不具备。相反,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国人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为了防止凶险可怕的游牧部落入侵,在那里筑了一道长达1400哩的长城。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因而,他们的文明更为连续不断,也更为独特——中国与欧亚其他伟大文明之间,有着较后者相互之间更为根本的差别。

  中国的人口庞大无比,也有助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从一开始起,就能供养很可观的人口,因为那里的土壤和气候结合得很好。每年天气暖和的几个月里,季风雨降临,使农作物能一年两熟;这种情况与中东和欧洲的迥然不同。而且,中国水稻的亩产量比欧亚大部分地区种植的小麦或大麦的亩产量高得多。因此,公元2世纪的人口调查结果是,中国汉朝拥有人口5950万——比罗马帝国在其疆界达到最大范围时的人口还要多。16世纪初叶,葡萄牙人首次到达中国时,中国的人口为一亿多,超过整个欧洲的人口。到19世纪中叶西方用炮舰强行打开中国大门时,中国人口已激增到4亿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从美洲引进了诸如花生、玉米和甘薯之类的粮食作物。1953年的人口调查披露,中国大陆的人口为58300万;以启,中国的人口一直以每年增长130O万至200O万的速度上升。今天,中国人大约已达7亿左右,占全人类的四分之一!

  如此巨大无比的人力资源,使中国人能够不管事态发展如何,始终保持自己的特点。他们被蒙古人和满人征服、统治过,也遭受过西方的一再打击和破坏,但最终,由于人数和文化上的优势,他们总能同化或者驱逐入侵者,总能选择外来文化的某些方面加以改变,使适合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从未象欧洲在遭到日耳曼人入侵时,或者,象中东和印度在遭到穆斯林入侵时那样,被迫接受来自外界的大规模变革。

  有助于中国文明连续性的,还有中国的农业生活方式。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在适合农业的地方,就发展起中国文明;反之,则实行一种畜牧的生活方式,不管它是属于蒙古人、满人还是突厥人的。在农业区,可见到典型的中国农民,头戴草帽,在麦田或水稻田里辛勤劳动;而在北部和西部,因降雨量不足、无法经营农业,存在着非中国的游牧民,骑在马上,牧放羊群。中国同穆斯林世界一样来经历过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相反,村庄仍然是中国藉以支撑的基础;而农民,始终至少占总人口的五分之四,他们用自己宽厚的背脊,担负着供养城市居民、朝臣和士兵的重荷。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操的方言彼此间犹如意大利语之于西班牙语、瑞典语之于德语,颇为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其原因就在于,它由表示意义或物体的汉字组成。这些汉字的发音,中国不同地区是用不同方式;但是,任何汉字,不管其发音如何,含意却是同样的。这好比有一位意大利人、一位瑞典人和一位英国人,写下数字已按各自不同的语言发音;此时,8的含意对他们当中的每一位来说,仍然相同。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实际上,它对整个东亚也起了如此的作用,因为中国的文字书写方法已全部或部分地为周围包括日本人、朝鲜人和部分东南亚人在内的大部分民族所采用。

  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二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句引自儒家经典之———《中庸》的箴言,表达了中国人的基本信条:征召有才能的人较之西方特有的、进行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的,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首先是地区和县城的考试,每两、三年举行一次。大约有2%的考生能通过地区考试,参加数星期后的州县考试。有幸通过考试的人(约一半考生)有资格担任较小的官职,并可进一步参加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成功者有权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只有6%的人能跨越这一障碍,有资格担任较高的官职;这些人中间,通常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通过最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被吸收为中国最高贵的学术团体——翰林院的成员;史官和其他职掌文学的高级官员都是从翰林院中选拔出来的。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着重强调儒家经典,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如法律、数学和政治时事等。不过,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转而起了阻止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直到1905年最终被彻底废除为止。

  但是,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它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据传说,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他的英文名字Confucius是K’ung-fu-tzu即“孔先生”的拉丁语化的词形——原是名小吏,因享有学者的名声,吸引了许多学生。孔子为了寻访到一位愿意实践他的政治原则并委他以与其才干相符的职位的统治者,曾带着弟子们周游中国。寻访落空后,他回到家乡,继续开办私学,直到去世。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教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只是姗姗来迟的成功。

  同中国大多数思想家一样,孔子主要关心的是,在这世界上建立一个组织得很好的、幸福的社会。虽然他相信鬼神和天帝,但对于玄学或者推测来世,并不很感兴趣。当有人问起死的意义时,孔子答道,“未知生,焉知死?”这种对来世的不关心,后来导致儒家思想中的不可知论倾向;这一点,与印度、中东和西方传统地对神感兴趣,形成鲜明对照。

  孔子的首要原则是“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阐释了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们之间应该有的社会关系。如果各人都按自己身份行事,家庭就会有秩序;家庭有秩序时,国家就会安宁,天帝治下的一切就能和谐共存。
  孔子还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政治哲学。他的创新在于提出了政治基本上是个伦理问题这样一种观念。既然社会的和谐全靠有德行的统治者为其臣民提供福利和幸福,所以,他没有区分政治和伦理。正如个人应服从家庭那样,家庭该服从皇帝。然而,皇帝又应当做慈父的楷模;这,只有遵循儒家伦理观而非某种法律制度,才能做到。孔子以前,中国人思想上一向主要以占卜和献祭为中心,实质上,是没有道德准则的;孔子的观点代表了中国人思想上一个根本的新起点。因此,他是中国文明中前所未有地开始专注于道德价值的伟大伦理传统的创立者。
  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儒家学说取得成功,还因为它合乎时机。它为中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并作了合理说明。结果,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到20世纪中叶,蒋介石总司令还竭力鼓吹恢复儒家道德标准,以支撑其反对共产党人的民族主义政权!
  中国文明始于约公元前1500年前后。以上这些因素也许都是解释自那时以来中国文明的连续性所必不可少的。中东的历史有着明显不同: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传播了新兴的希腊化文化;穆斯林的征服引起了种族、语言、文化以及宗教方面的根本变化。印度的情况也一样: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遭到雅利安人入侵,公元1000年后,遭到穆斯林入侵。这些入侵都使印度发车了根本变化。中国历史的发展则从未被这种地震般的剧变动摇过。尽管整个国家曾多次遭到入侵,并二度为外来皇朝所统治,但这些入侵只是扰乱而非改变中国。中国有史以来经历到的,仅仅是局限于传统框架的皇朝的兴亡递嬗,而非大规模的碎裂和新的开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应该是文字的缘故
中国大多数高中生都可以通读古文
而欧洲,即使是专家也不一定能通读500年前的文章,先不提这些文章是否存在(大概纸还没有传播到欧洲)
并且欧洲语言文字太多,德英法三国相距哪里有北京和广州远,但却出现三种语言和文字
更别说什么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纸的发明也很重要,它使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有了可靠的载体,以供后人分享。古希腊的文人著作也颇丰但早已灰飞烟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成地理因素的重要性,翻过喜马拉雅太高,穿过塔克拉玛干太麻烦.越过东海南海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所有这些都为中华文明致力于本地域的治理提供了可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想是历朝历代都推行的以孝治国,这本质上是告诉老百姓,你要有一种责任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在告诫老百姓,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的地位,遵守好自己应尽的责任.
可是现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点越来越模糊了.在城市,子女们开始不和父母一起住,平时互相往来也不够频繁.在农村,父母受到儿媳打骂的更是举不胜举,儿媳们也都开始把"分家"当成结婚后的第一要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农村的媳妇们开始有这种观念的,她们好像觉得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是一种负担.想想以前,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多热闹啊!虽然同在屋檐下,妯娌之间多有摩擦,但分开后就更嚣张了.
中华文明很重要一点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感,就是要为别人着想,必要的时候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以完成自己的责任,也是小我和大我的区别.老外则很强调自我,强调自己的主张,说白了,自我和自私有点靠近了.很反对外国人把中国人的不自我理解为懦弱,觉得总是很听政府的话,其实是他们不了解我们,中国人都想追求和平稳定的生活,但是忍耐总是有限度的.当执政者太不像话的时候,老百姓们就开始拿起武器来换领导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6 20:13 , Processed in 1.73256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