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ohnsonpersonal

【09.05.12 BBC】中国正举行地震周年纪念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yjfs 于 2009-5-13 19:06 编辑
TO :whyjfs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争论怕什么?


可惜你这个帽子公司老板发的帽子太多啦,啊哈


对我而言,没有关系,多带几顶也无所谓。

共产党连杀人如麻的战犯都改造好了,靠什么?   能力!!

你真 ...
nbnbren 发表于 2009-5-13 17:12

既然你很喜欢争论,请“君子”另开一贴,君子不要在别人的地盘赤膊相见。

呵呵,原来你以前就有很多顶帽子,不过你好像也应该是鞋帽公司的老板吧,不仅送人帽子,还不忘踢上两脚,
有句话叫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帽子戴多了的人自然不怕多带几顶。

共产党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里改造好的战犯,在战场上你要不投降,他照样要消灭你,你忘了陈毅在三年游击战时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也是会杀人的”,所以共产党的能力是恩威并施,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战略而已。

再有,你对我提出的问题好象没有什么见地和回复,只是在这里撒泼打滚,或者研究你的马桶盖(今天我已经见过你两次手举马桶盖了)
有本事说说你的观点,或者对我的观点进行指证!

等待你的新帖子!(不过也许我的时间有限,不能够时时回帖)
我本人才疏学浅,从未想过改变过别人,话也说回来,有的人眼睛已经长在脑袋顶上了,岂是一般凡夫俗子能够改变得了的,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

祝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TOjohnsonpersonal

不好意思,见谅

TO:whyjfs

什么时候去你那里踩踩?

这里来来?http://bbs.m4.cn/thread-164600-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同为AC网友,不要太客气。
期待你们的辩论贴成为AC的精品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谢谢指正

我记忆有误,那句最贴切的可能是这样的,
阿房宫赋(唐 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见谅,一定吸取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__^*) 嘻嘻……,回复楼上一个。

君引用之言,首句即难以苟同,万事万物,其兴其亡,皆有内外二因,内因为变化之根据,外因为变化之条件,内因、外因互为激荡,方可成事。
六国之灭,君只见六国内政不修,连横合纵摇摆不定,却不见秦自其太祖  非子  虽以息马封于秦地,然地处西域,可展旌旗犯戎狄,占其土以充己地,掠其民以充己丁,至穆公已成大国。自孝公变法传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至始皇帝共七世 百四十年,期间数人雄才大略,余人虽无经世之才但亦无乱国之政,文有商鞅、范睢之能臣,武用白起、王翦之勇将,兼张仪不烂之舌,辟千里之土地,拥百万之虎狼。岂非六国被灭之因?汝只视六国之过而不见秦国之强,岂非鼠目?
况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春秋初年诸侯与周室分庭抗礼至始皇一统中原,时经五百又五十年,为华夏史上分裂最久之岁月,故假使六国不为秦所灭,亦会有一国灭其余诸强,此非人力所能抗也。
另纵观古今中外,可有一国能传百世?夫百世尚未见存,岂可奢谈“万世而为君”乎?
楼主尚“兼听则明”,岂知所引之据,首尾之句就皆为荒唐之言,实为“偏听则暗”,故其他之言不复驳耳。

狂妄之言,敬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拜读,非同凡响,但是并不认同。

1:内外因,其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吧,所以成立。
2:“古今中外”,却还少“后”,陷入了经验论,后来之事你可敢下定论?
3:分分合合,国家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现在讲地球村,前人可曾谈过?

不要说主权,领土,宗教,文化,语言等等,你不得不承认整合了吧,比如欧盟

也许这就是人类趋势,自己不努力早晚被人吞并,


“辟千里之土地,拥百万之虎狼。岂非六国被灭之因?汝只视六国之过而不见秦国之强”

确实不值得一驳。

以强秦之强,何存于世,仅二世呼?!

乃今人语“自作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位都是高手,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6楼三点的回复
1、不想再争了,否则会陷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怪圈,最后只能说鸡、蛋同时而生。
2、万事不能皆法前人,不能做“绝后”之定论,但有些事还是可以借鉴的。
3、国家的多少我倒是看不出趋势,时间段不同,趋势不同,苏联,南斯拉夫变出了多少国家?欧盟好象并不是国家的整合,金融危机后也是各打各

另都说不能穷兵黩武,但是即使是现在的美国搞那么高的国防预算干什么?
可见只要能够承受,多些国防力量并没有什么坏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居然敢违反唯物辩证法,胆子不小,这不是鸡, 蛋的问题。
2:不能做“绝后”之定论,你不就是下了定论?
3:中国各省个人还有各的打算呢,

国家的多少我倒是看不出趋势,时间段不同,趋势不同,

事不能皆法前人,不能做“绝后”之定论,但有些事还是可以借鉴的。

两者岂不自相矛盾

可见只要能够承受,多些国防力量并没有什么坏处。

很明显,只要“自身”能承受吧,如果自身不能承受,完完了吧?

内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1、        吼吼,唯物辩证法俺还真是没学过,也不太懂,但我所写为“内因、外因互为激荡,方可成事。”而非独看内因。另内、外因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事情重要度也不相同,例如文革中你非要考大学,但大学根本不招生,任你再努力,能考上否?当然你亦可举出反例,如此岂不陷入“鸡、蛋”之怪圈。
2、        虽不能做“绝后”之定论,然现今世界主要国家都已共和,封建之家天下  只零星少数小国尚存,亦苟延残喘,“万世之说”已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定论可下也。
3、        你视欧盟为一国家,并与中国各省相比岂不荒唐?欧盟,各国有各自的元首,国歌、国旗,军队、国防,政体亦不完全相同,中国各省之首长(除香港、澳门外)皆由中央任命,无独立军队,无国歌国旗,这些能比否?如此比法岂不谬矣?

另私认为秦灭六国时,其千里之地可养其百万虎狼,你认为不能,那么为什么是秦灭六国,而非六国灭秦?
谬则谬矣,徒辩无意。
望思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岂是随便滥用,对善意之人用之,可,对奸佞之敌用之,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那俺就发挥“毁”人不倦的优良作风,好好给你上一堂唯物辩证法教育科,
“但我所写为“内因、外因互为激荡,方可成事。”而非独看内因”

我也没有让你只看内因,我所说的是内因起决定作用,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三,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例如文革中你非要考大学,但大学根本不招生,任你再努力,能考上否?”

用子之矛攻子之盾“

”文革“是外因,”自己努力“是内因
文革对于学子上大学很重要,但不起决定作用,文革结束了,你还可以考,事实也如此,

反之,你自己努力,文革结束后,你再怎么给你机会,你不会考,有什么用?

在普遍认同辩证法的情况下,你还强调”鸡,蛋“问题,真的给你个大鸡蛋-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2.2、        虽不能做“绝后”之定论,然现今世界主要国家都已共和,封建之家天下  只零星少数小国尚存,亦苟延残喘,“万世之说”已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定论可下也。


由此可见你也看到人类逐步向前的动力和现实啊,

”万世之说”已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定论可下也。“
共产主义之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来自何处?是否也可定论?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我说的”不要说主权,领土,宗教,文化,语言等等,你不得不承认整合了吧,比如欧盟

也许这就是人类趋势,自己不努力早晚被人吞并“

我让你看的是整合,分歧不要说国于国之间,国家内部之间也都有,毛老人家还说了”党内无派,千奇古怪“

至于秦,你也知道 以前 秦始皇还是 赵国人质,自谋发展到自取灭亡,都是在于 ”自“啊,都是内因起决定做用啊,还不明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思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岂是随便滥用,对善意之人用之,可,对奸佞之敌用之,庸。


对善意之人用之,使其明上加明,
对奸佞之敌用之,使其弃暗投明,

有何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总理的承诺犹在耳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很正确
使其弃暗投明 导人向善是好事
问题当今社会,有话语权的人认为暗就是暗,明就是明.
一般人很难分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高中时政治学的不太好,觉得都是些废话,看了你的回帖,用半小时恶补了一下唯物辩证法。
哲学很深奥,个人理解,唯物辩证法只是在众多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部分,本人粗浅的理解,即任何事物有两个方面,好和坏,且相互转化,再俗一些就是什么都好,什么都坏,事物总在曲折中前进。那请教一下以此论点唯物辩证法本身是否也有对有错?是否还要发展?
不要认为我狂妄,套用你的一句话:人类失去联想。。。。。。
君以唯物辩证法理论与我辩论,其理论本身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我就不认同,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只是传说和神话,当外因过于强大时,内因可以忽略不计。
我所举的例子是某人文革的时候要上大学
而你举得例子是某人能够上大学
幸亏文革只进行了十年
如果这个例子放到欧洲的中世纪
某贫民要识字,但规定只有贵族可以识字,他是否能够等上几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内因即使为根本,也未必都是主因,依时依事,内、外因可分为主因。

你说的共产主义,就像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由于经济危机一定会灭亡,可是资本主义各国通过改良制度,仍在延续。而且我个人觉得共产主义本身也有待商榷的问题,其由于忽略了人的私有欲和私有财产,我认为不可行,即使到达人类大同,人的私有欲望也不易去除,存天理,灭人欲,本身就是唯心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yjfs 于 2009-5-20 09:15 编辑

前面我说的”不要说主权,领土,宗教,文化,语言等等,你不得不承认整合了吧,比如欧盟" w% s也许这就是人类趋势,自己不努力早晚被人吞并
我让你看的是整合,分歧不要说国于国之间,国家内部之间也都有,毛老人家还说了”党内无派,千奇古怪“
至于秦,你也知道 以前 秦始皇还是 赵国人质,自谋发展到自取灭亡,都是在于 ”自“啊,都是内因起决定做用啊,还不明白吗?

================================================================
说道欧盟乃是因你认为国家整合乃必然趋势,国家在不断减少,可我认为“天下大事,分分合合”实属正常,不能一概说增加或者减少,回头看一下啊,近50年国家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你提到始皇帝内因起作用,不过我要提醒你一下
始皇帝其父异人原本不受宠爱,被派到赵国做人质,其祖父安国君本排行老二,是因其兄病逝才得以继承王位。所以看一下始皇帝本人成功的外因:
1、其曾祖秦昭王在位56年,因时间太长长子病逝。
2、其次子安国君即太子位,其宠姬华阳夫人无子。
3、有巨贾吕不韦想弃商从政,并相中异人奇货可居。
4、华阳夫人为吕不韦所说服,认异人为子。
5、安国君在位不足一年,异人在位不足三年,如其二人像秦昭王一样,嬴政只能老死于太子。
6、吕不韦有才但并不乱政,治理秦国十年政绩不错。
以上之原因前4条若有一条没有,异人及始皇帝恐早在秦军兵临邯郸之时被赵军斩首祭旗,怎会有一统江山之事?
后两条也是嬴政统一的重要原因。

你所指出的“秦始皇”之自强,是否也可否定你的“灭六国者,六国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0 16:51 , Processed in 0.03916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