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sam712

[军迷互动] 网友推荐果敢扫盲贴_请进:内地军迷朋友所不熟悉的——金三角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国禁毒部门相关材料上对国军残部的描述和评价

国民党残军-以毒养军的先驱

    1949年12月9日午夜,控制中国云南的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将军通电起义,宣布云南和平解放。盘据在云南的国民党部队已经无立身之地,旋即转身向中缅边境地区快速退缩。与此同时刚进入广西的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在云南边纵的配合下,开始了6万多人国民党兵的大追歼。为了争取在境人全歼国民党部队,解放军不顾长期征站的疲惫,马不卸鞍,人不停蹄,星月兼程,经过近百里的奔袭,出其不意,于1950年1月15日神兵天降般迅速夺取了滇南重镇蒙自和机场,切断了国民党部队从空重逃往台湾的退路,也打破了国民党军队企图据守蒙自县城负隅顽抗的幻想;1950年1月24日,解放军在元江再次咬上了国民党部队,已经过河的国民党少量部队惊恐万状,竟然过河拆桥,使得大部分国民党官兵被阻隔在北岸,经过数日血战,解放军活捉了已升任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的汤尧,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在滇部队的主力;此后国民党军队更是如惊弓之鸟,加快了逃窜,解放军边追边打,至1950年2月解放军在边城南峤(今勐海县)与国民党军进行了最后一仗,击毙国民党兵70名,俘获国民党的县长徐肖寒等500多人。   
   逃往缅甸境内的李国辉部将剩余的1000多名官兵合并成立了“复兴部队,”在台湾的援助下获得了新些发展,不断对中国大陆边境进行骚扰,偶尔也攻占过边境的一些城镇;这支部队不但给中国大陆的边境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破坏性的因素,也严重地侵害了缅甸的主权与国家的统一;缅甸军队曾击落过给国民党残部空投给养的国外飞机,并以此为证据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向台湾提出严正抗议。在国际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台湾最终于1953年底至1954初从金三角地区将6000多人撤回台湾,1961年春又撤回4000多人,但是段希文和他的第五军仍然留在“金三角”。1964年春段希文率部归顺泰国政府后将部队改编为“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1980年段希文去世后由参谋长雷雨田接任掌门人。   
    由于来自外部的援助减少,他们的眼光转向了鸦片和鸦片的贩卖,雷雨田说他们的部队仅是为鸦片商人提供保护,但不少的材料和文章都说国民党残部直接卷入了鸦片的买卖。但无论如何这支部队都开始从鸦片贸易中获利,并利用这些经费来供给部队,成为此后金三角地区武装组织中“以毒养军”的鼻祖。从此,金三角地区的毒品与大型的武装结合起来了,与反抗结合起来了,贩毒力量得到了巨大的跃升。这种模式使此后金三角地区的问题更加复杂,解决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由此开始了现代金三角之路。   
    在这支部队的影响下,掸邦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金三角大幅度地增加,贩毒骡马商队不断增多,成群的马邦在武装力量的护卫下源源不断地将鸦片运往泰国,泰北地区也由此变成了鸦片集散地和运往外国的主要通道。有资料称,1945-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出境剿匪),缅甸的鸦片产量由40吨上升到400吨,泰国由7吨上升到100吨,老挝由60多吨上升到100-150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三角真的是三角形的吗?


    严格地说, “金三角”有多大,包括那些区域,呈现为什么形状,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有的是从不同的势力控制的范围来划分,有的是从罂粟种植的地区来划分,还有的则将毒品生产、加工、屯集和贩运区域都包括进去。所以随着地方势力控制区域的变化,随着罂粟种植区域的变化,或随着对贩毒态势分析观点的变化,“金三角”的范围是不断变动的。   
    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生活》杂志称:金三角面积为15.5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缅甸的腊戌、泰国的夜丰颂和老挝的琅勃拉邦的高原地区,此后有人称“金三角”是一个约19.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0万的地区,到20世纪80年代的文章已经说金三角时已经将其地域扩大到了缅甸的克钦邦、钦邦、曼德勒、以及泰国和老挝的北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的材料又提出金三角是一个包括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的高原、泰国的夜丰颂府、清莱府和清迈府以及老挝的南塔、丰沙里、朗勃拉邦等地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站介绍: "金三角"位于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处,作为世界毒源地意义上的"金三角",其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大部分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丛林密布,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生长, 是世界著名的鸦片产地。由于山路崎岖,交通闭塞,马驮人掮仍是这里的主要运输方式。掸、佤、佬、苗、瑶、克钦、僳僳、拉钴、阿卡(哈尼)、汉等民族在此定居,总人口逾百万。 如果翻开地图查看,你会发现这个区域的确很难用一个三角形来标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63楼飞将军于2008-09-06 09:43发表的  :
问一下,国民党残军现在还反共吗?跟咱们关系好不好?


现在不应该叫“国民党残军”了,因为他们已“归顺泰国朝廷”了嘛!

美斯乐跟咱们关系挺好的,去那儿的游客中大陆游客占相当比例。而且171与他们的人员啊、生意啊之类的往来也挺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战争-金三角的孵化器  



  1954年5月7日,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越南人民军攻占了奠边府,歼灭法军16,000多人,抗法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954年7月21日,在有中国、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上,就印度支那停战达成了协议,规定以北纬17度线为越南南北方的临时军事分界线:法国承认柬埔寨、老挝、越南的独立,并从三国领土上撤军。但在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了吴氏家族在越南的独裁统治,废黜了法国一手扶持起来的保大。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不久,开始向越南南方派遣部队,直接卷入越南战争,直到1973年1月27举行的巴黎会谈上美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国军从南越全部撤出时为止,最终使美国死亡58,000人,受伤30多万人。到1975年4月底,越南北方最终统一了南方,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越南战争对美国的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基辛格博士对这种反战的大征候曾作过如下的记述:"后代的人们可能难以想象越南战争在国内引起的动乱。"当时的美国无政府主义泛滥,年轻人的反叛情绪十分普遍,加上大量的嬉皮士出现,导致吸毒问题在美国的大量泛滥。当时美国年轻一代普遍认为毒品是社会反叛者的精神依托,同时认为毒品是十分“普通”的物品,吸毒也是普通人的普通事情,导致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染上了毒瘾,除了传统的毒品种类,还新增加了安非他命和迷幻药等毒品。随着毒品文化的扩张,七千六百万美国青年中的许多人面对的不仅是吸毒问题,美国社会的毒品交易和毒品走私也日益加剧。

  越南战争对金三角地区的毒品影响巨大,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美国毒品消费市场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导致了金三角的毒品与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更紧密的联系,加上战争期间种种的特殊手段和特殊作法更使毒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能力成倍增长,终于使本来偏居一偶,与世无争的金三角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经过越南战争的孵化,一个现代的毒品金三角终于诞生了。

    印度之那的战争对于金三角的毒品发展和欧美的毒品问题都是一个重要的历程碑。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国内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反战运动,美国新的毒品文化兴起,一面是美国毒品消费市场的扩大,另一面是东南亚地区毒品生产的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泰缅关系的睛雨表-湄赛河  



  我们从湄公河口的金三角沙洲顺湄赛河北上,约走3、40公里就可以看到两岸一片繁华的城镇,河的南岸是泰国的湄赛城,北岸是缅甸的大其力,河上有一座“泰缅友谊桥”连接着两个市镇,也连接着两个邻邦。历史以来,这条数十公尺宽的小河目睹了两岸城镇的发展,也目睹了两岸所发生血雨腥风。

  远的不说,仅是20世纪以来,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湄赛也迅速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城镇,柏油大道和各式汽车,豪华宾馆和现代通讯,还有各式各样的旅游商品出售;缅甸的大其力发展虽然比泰国的湄赛要慢,但也是缅甸国内发展最快的地区,宽畅的大道和新建的机场,各种高楼和金色佛塔,各种崭新的车辆满大街的跑。两中间的交往和经贸也不断加强,每天早上8时开闸时,桥两头已经等待了好长时间的行人和车辆蜂拥而上,刹那间车鸣人沸,经济的血液源源流入双方的国土。对经济发展仍不满足的人们已经提出希望缅甸政府将大其力建成类似中国深圳那样的开放特区。

  湄赛河既是两国边境发展的纽带,也是两国边境冲突的前沿。窄窄的湄赛河并非是两国间的鸿沟,站在湄赛桥头向上游和下游望去,能清楚地看到河面上有好几处私渡,不时有小船从节茨鳞比的房屋中钻出来,又很快消失在对岸的墙院中。几个人在河边摆张桌子收费就可以送人过境,不愿办证或不便办证人从这里就可以十分方便地跨过国界进入对方的国土;夜黑风高时节更是各种违法违禁货物走私过界的好日子。

  泰缅双方的军警经常在两岸边与各式各样的贩毒势力和走私集团人员发生枪战,有时达到一定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掷弹筒和火箭弹都投入使用,双方人员伤亡成众;也不时有犯罪团伙内部火并将对方人员当街打死的恐怖事件。泰国和缅甸都是信奉佛教的国家,善良的商贾出门前要拜佛择日,走私贩毒人员行动前也要到寺庙烧香磕头,杀手行刺前也得求菩萨保佑,真不知道收了香火钱的天仙要如何摆平这些关系。

  二战后泰国和缅甸多次发生边境冲突,城门失火秧及池鱼,严重的边境危机常常导致湄赛河上的“友谊桥”被关闭,曾经数次发生平民在桥上被军警人员击毙的悲惨事件。严重的时刻双方的军队都剑拔弩张,重兵布防,甚至将轻型坦克和重炮都架到了岸边!

  每次边境的紧张局面都会导致经济的损失,娇弱的湄赛河本来可以更为可人,但人们还是看到她身上存留着无数的疮疫。


河的右边是泰国,左边是缅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三角地区分布最广的民族-傣族

简单地说,金三角地区的泰、掸、佬族与中国的傣族同源。历史上他们曾先后在这个区域建立过多个小的国家,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民族主要信奉小乘佛教,性情多温和,热情好客,把行善积德、追求来世幸福当作人生的最高目标。由于他们生活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平原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程度比同地域的山地民族要好。在西方殖民者进入这个区域时,多数傣族地区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态。

     云南的傣族约有112多万人;越南的泰族有80多万,老挝的佬族又称老龙族,约有210万人,是老挝的主体民族,分布在全国,主要聚居在河谷平原地区,泰国的泰族约有3000多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是该国的主体民族,遍布全国。缅甸的掸族约有336万人,是缅甸的第三大民族,占缅甸全国人口总数的7%。缅甸的掸族有67%分布在掸邦。

       英国殖民缅甸的时期,对缅甸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如1886年缅甸被并入大英帝国的印度,成为印度一省,但同时却将缅甸的掸邦、克钦邦和钦等几个地区与缅甸省分开管理,造成了缅甸领土事实上的分裂。这为以后缅甸国内及掸邦地区的长期混乱种下了祸根。所以掸邦也是缅甸民族武装最多和最为动荡的地区。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它不仅由本民族的语言,还有自己的文字。傣族地区信奉的巴利语系佛教带有全民性,因此佛寺遍及傣家村寨。佛寺、佛塔建筑典雅精致,充分体现傣族的宗教信仰。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佛教中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亦称小乘佛教。据传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由一位叫阿朱打拉西的人传进来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傣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因其分布上所处的通内联外的特殊地理位置,与中原内地和东南亚国家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中原政府通过穿越傣族地区的“南方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和印度一直保持着经济文化上的往来。傣族地区成为通商的必经道和货物的集散地,丝绸、茶叶、土杂等物出境,换回宝石、玉器等特产,促进了当地和中原的经济发展。小乘佛教也经东南亚国家进入,在傣族地区扩散和发展起来,为傣族文化增加了更诱人的神秘色彩。而今,这种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更为兴盛,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将继续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给大家特别介绍下面这张图片:1961年的傣历新年,尊敬的周恩来总理到云南西双版纳与各族人民共渡泼水佳节。周总理的此举为我国境内傣族群众聚居地区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安定团结局面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几天准备去果敢,也就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的地盘。有没有同去的朋友。13457777@qq.com



来果攻略
说明:本帖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网友参考。
          本帖将不断充实、完善。
          新人请仔细阅览本帖,再逛逛坛子,尽量多了解果敢的基本情况后再发问,谢谢。

来果需知:
一;果敢首府老街市位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城(南伞)对面,行政上属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管辖;这里讲汉语写汉字用人民币,用中国的通信网络并享受国内收费(临沧区号)。来果要先到云南省会昆明,再到昆明火车站对面的南窑车站坐客车到南伞;车票大概是240元左右,需时15小时。

二;到南伞后,如果事先没有办护照或签证的话,也可以到南伞的镇康县公安局办证中心咨询办理边境通行证。

三;到镇康县公安局办证中心办理边境通行证所需要的文件和身份证明是: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南伞派出所办的暂住证;中国的营业执照;第一特区政府开具的邀请函。

四;边境通行证即到即办,费用好象是130元;办好通行证后,再到南伞口岸旁边的防疫站办健康证,也是即到即办,费用105元(自带相片的话是90元)。南伞口岸凭边境通行证和健康证可以多次往返,有效期一年。

五;第一特区政府的邀请函所需办证费是20元;第一特区的暂住证工本费是30元,管理费30元/月,一个月起办。办理方法可具体咨询。

六;中国居民在果敢办理暂住证后,可在果自由居住、务工、经商、置业和婚嫁;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待遇。果敢民风淳朴,偷盗或抢劫皆属严重罪行,所以治安良好。

来果建议:
一;不要盲目来果;可行之道是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以旅游的心态来果考察兼旅游一番,机缘巧合的话不妨在果做一番事业,如果暂时把握不准时,权当来此游玩一回,那种感觉和收获也是令一般驴友羡慕不已的。

二;来果费用:除了从国内不同出发地到昆明的路费有所不同外,从昆明坐客车到南伞的车费是240元左右,到南伞后,通过正式手续到果的办证费用要300元左右。南伞住宿:一般宾馆50元/天;恒通酒店一般是168元/天。

三;在果费用:通过口岸入境果敢(杨龙寨口岸)时,要交1元的外来人员管理费;杨龙寨有出租车到老街双凤塔,车费12元;老街凭中国身份证住宿:一般宾馆40-50元/天;酒店一般是100-200元/天;租房一般是200-600元/元。老街市内交通:电瓶公交车上车2元,一般随叫随停,下车付费;三轮摩托要议价,车费视距离远近而定,市区一般是3-8元;伙食一天20元就可以将就过去了。

四;到老街住下后,要尽快到特区政府外来人口管理处凭自己的身份证办理暂住证,一个月的是60元、三个月的是120元;果敢治安比国内要好,万一在果遇到不合理对待,也可以向楼主反映,尝试解决办法。

五;来果时间:除了从国内不同出发地到昆明所需时间各有不同外,从昆明到南伞的车程是15小时,可预在昆明住宿一晚;到南伞后,如果是正式手续入境的话,由于要办证,最好预在南伞住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国有关部门对果敢历史的描述,对果敢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了解了解!

被迫更改族名的汉人-果敢族


果敢首府老街远眺
在缅甸掸邦北部的尽头,在中国云南西南的底端,在一个远离中原的地区,有一支汉民族已经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这支汉族就是生活在缅甸掸邦果敢及周边的汉族,在缅甸被称为果敢族。现在的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300多年前明朝灭亡之际,清朝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永历皇帝朱由榔(桂王)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昆明,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衍,其中包括闯王李自成手下的名将李定国,他沿路护卫朱由榔进入缅甸,此后又长期在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杀后不久他即病故在现中老边境勐腊县;通过300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流落他乡的人员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缅甸的果敢族和这一区域其他称谓的汉民族。

     生活在异域的这些人们始终不忘自己的民族史,更不会忘记最终将他们划离祖的那个痛心的时刻-1897年。据当地人介绍,英国占领缅甸后,曾于1894年与清政府签订过一个边境条约,该条约明确说明果敢地区属中国地界,但1897年在北京再修改中英边境条约时,迫于英国的压力清朝终将果敢划归英属缅甸,这里的汉人也被缅甸定为“果敢族”。现在的果敢人仍说中国话,用中国字,而且还保留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果敢地区有很长的罂粟种植历史,通过多年的发展,罂粟成了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在果敢大水潭乡有一个用中方写就、称赞大英帝国册封的缅甸果敢县土司杨子耀的石碑。该碑建于1926年,讲述的刚好是英国人殖民初期的果敢县土司杨子耀的事迹。其中一段写道:“罴完菌藏 焚驱狠植 黍陇黍畔 莺粟获胜 益益阜康”。经当地有学问的人解释称,此段文字的大义是当时的果敢人与野兽搏斗、焚山垦荒,种植粮食、罂粟遍地、人民安康。

     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在同英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争取民族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缅甸耐温排华的年代,缅甸国内一律取消汉语和汉字,更不允许教授汉文,为了保存自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称谓,并将他们操地方言的汉语称为果敢语,使用的汉字称为果敢文,最终保证中华文化得以传延。

      1968年后缅甸人民军进驻果敢,1989年果敢成立“缅甸掸邦民族民主同盟军”,同年获缅政府承认为“掸邦第一特区”。其辖区于2002年实现了基本禁绝罂粟种植,在当地的民族历史和禁毒的历史上迈出了一大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根据地-丰沙里  


老挝也是社会主义国家


金三角整个地被湄公河分为两半,西岸主要是泰北和缅北地区,东岸主要是老挝北部地区。

     老挝的地形是西北部宽广、东南部狭长、形似蘑菇。西部湄公河沿岸有平原,沿河而下平原面积逐渐扩大。全国分上、中、下寮三个部分,共十二个省。上寮包括丰沙里、会晒、琅勃拉邦、桑怒、川圹和沙耶武里等六省;中寮包括万象、甘蒙(他曲)两省;下寮是沙湾拿吉、沙那湾、巴色和阿速坡四省。老挝的省名同时也都是省会的名称。

      丰沙里省是老挝国家最北部的一个省,面积为 16270 平方公里 ,人口约 13万人, 省会是丰沙里。1930年胡志民将越南共产党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共产党开始在老挝开展活动。在1950年在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领导下,召开了老挝全国抗法统一战线大会,并组建了在此后的抗法和抗美的战争中名声大震的"巴特寮"武装。通过武装战争,1954年2月中旬全部解放了丰沙里和桑怒两,将上寮解放区与越南西北解放区联成一片,从此丰沙里成为老挝的独立和解放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为老挝的革命提供了物质的保障,输送了大量的干部。

        丰沙里地处高原地带,自然条件较差,罂粟种植十分普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更新帖就当“自习”帖啦,大家自己品味……


就从下面这两条境外消息说起:


<一>緬甸私營銀行被控洗錢儲戶須年底前取回存款

(2008-08-31) 亞洲週刊

仰光消息人士向亞洲週刊透露,由於緬甸原規模最大私營「五月花銀行」被控與毒梟集團掛及涉嫌洗黑錢行為,該行的儲戶必須在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向授權託管的「仰光接管處」官員完成辦理取款手續,否則在這家被勒令停業已經三年的銀行存款,將一律收歸國有。

緬甸五月花銀行建於一九九四年,它是根據當時軍政府為爭取外資而重新開放的最早一批獲准營業私營銀行之一。五月花集團的幕後老板是僅次於已故國際大毒梟坤沙(張奇夫)的另一個「金三角」風雲人物、號稱世界最大的販毒武裝部隊的「佤邦聯合軍總司令」鮑有祥;鮑氏家族也擁有仰光航空公司及跨國珠寶貿易等業務。

由於被美國指控涉嫌洗錢,緬甸政府在國際壓力下,經調查後而於二零零五年三月三十一日吊銷了五月花銀行和亞洲財富銀行等的營業執照,還強制這兩家私營銀行必須退還儲存款,但實際行動進展緩慢。



<二>緬甸撣邦第四特區不任軍政府宰割!
在2008年7月12日

    目前管轄著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簽停戰協議於1989年6月30日,一貫主張各族平等、自主、自治、自衛、自強, 堅持不放下武器任人宰割的林明賢(Sai Lin /Lin Ming Xian)所領導的撣/阿卡民族民主聯合軍 NDAA(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 Shan/Akha Armed National Groups),至今未見公開發表意見。

   


   最近獲得內部確實可靠消息,茲增述如下:

   緬甸軍政府以“新憲法”已獲高票通過為由,要求管轄緬甸撣邦第四特區(Shan State Special Region #4)的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 NDAA-ESS(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Eastern Shan State)即猛拉停戰集團, 必須撤離 Hsaleu 與 Nampan 一帶——該兩地拱手轉讓軍政府。

   2。早在2008年元月27日,軍政府就要求瓦邦聯合軍 UWSA(United Wa State Army),必須撤出 Mongpawk, Mongphen ,Hotao—— 該三地區被劃入軍政府統治的猛養(Mongyang)鎮。

   邊區各族人民無不知道:Hsaleu 與 Nampan 兩地區分別是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第369旅與第911旅的總部所在地。

   緬甸軍政府要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放棄這兩處戰略與經濟貿易重地,不是存心想切割他們嗎?並逐步收緊,從而消滅他們嗎?

   所以,早在今年5月2日,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猛拉停戰集團就派遣 Min Ein 帶領5人談判小組,到軍政府首都內比都進行有理、有據、有節、有序的談判。

   豈料將軍們皮笑肉不笑的大打哈哈,天南地北顧左右而言他——不了了之。

   嚴肅認真地聽取了斷羽掃興而歸的 Min Ein 彙報後, 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就在7月7日開了會。

   大會莊重決定:

   1。嚴守1989年所簽的停戰協議。

   2。有理、有據、有節、有序地堅持高度自主與自治,誓死保家鄉、衛特區、枕戈待旦。

   3。以和平接觸政策,不亢不卑地跟軍政府繼續對話。



第4特区首府勐拉市一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缅甸政局的主要政治势力 (摘自相关资料)

1988年3—9月的大规模民主运动推翻了以奈温为首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一党独大的专制统治,但民主制度并未在缅甸建立起来。1998年9月18日上台的缅甸军人政权推行的多党制由于军人拒绝交权给在1990年5月27日的大选中获胜的民族民主同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简称民盟)以及尚存政党的无所作为而名存实亡。尽管缅甸军人一再许诺不会长期执政,也曾与民盟进行了多次会谈,2003年8月又启动了分为七步走的“民主路线图”,缅甸军人政权甚至以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的民主政治为由放弃了2006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资格,但缅甸军人在2005年12月5日国民大会复会时宣布,缅甸不会因为国外的压力而人为地加快民主化进程,缅甸将建设有纪律的民主(disciplined democracy)。毫无疑问,从1988年9月至今,缅甸的民主化进程没有多少实质进展,可以说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要求愈行愈远。由于缅甸的政治僵局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影响了东盟的整体形象和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保持稳定的周边环境以及我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

  一、军队及其所控制的政治势力

  1、1988年9月以来缅军的发展与目前的力量

  缅甸现政府上台后,进一步扩大了军队对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尤其是加快了扩军步伐,并确立了增加军队数量和提高部队质量并举的发展方向,重点加强陆海空三军的快速反映、防御作战、预警和后勤支持能力。1990年,缅军制定并实施了“五年建军规划”(1990年至1995年)。到2000年,缅军总人数已从1988年的17万人增加到了42.9万。2001年9月,缅军又制定了从2001年至2005年的扩军计划,目标是使缅军达到79万人。由于第二个五年扩军计划的完成情况不理想,东盟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到2003—2004年度,缅军总人数只有48.8万,国外学者认为缅军在近期可能增加到50万人。

  缅军是当前缅甸组织性、纪律性和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力量,这从缅军军官的文化素质就可略见一斑。根据1998年的统计,61.1%的缅军军官是大学毕业生,其中57.8%的陆军军官、96.9%的海军军官和87.9%的空军军官是大学毕业生。

  缅甸军队目前全面控制了缅甸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大量军官离开军营到政府部门及各种社会团体任职。目前包括总理在内的缅甸政府部长以上职位中,现役军人26人,文官只有8人(其中外长吴年温在改任外长之前也是现役军人),重要部委的一把手均是军人;在38个副部长职位中,军人占据了22个。

  在经济上,1990年4月27日成立的缅甸经济控股公司(UMEH)是军政府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与民争利的工具。该公司的股东包括国防部采购局及有关国防军事机构、退伍军人协会等,批准的资本金为100亿缅元。该公司特殊的背景使其很快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涉足珠宝玉石、银行、饭店旅游业、百货零售业、房地产开发、成衣制造、烟草、啤酒酿造等领域,并垄断了其中的部分行业,成为缅甸实力最强大的国营集团公司,被人称为“商界的军队”。为了促进其发展,缅甸军政府从1995/96财政年度开始免除其商业税和收入税。

  总之,军人进入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军官们管理着一切,于是人们自出生到入土,生老病死都与军人发生着联系。据粗略估算,40多万现役军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再加上退役或转到地方任职的前军人,总数超过500万,约占缅甸全国人口的10%,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力量不可低估的队伍。

  2、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USDA,简称巩发协)

  1990年大选结束后,缅甸军政府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保证军队在未来缅甸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准备仿效成立一个军人能控制的、能与民盟抗衡、类似印尼专业集团的新组织。巩发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93年9月15日应运而生。军政府在1997年明确承认该协会为政治组织,号召训练其成员为国家的“下一代领导人”。

  在军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巩发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止2005年7月24日,巩发协已有17个省邦协会、65个县级协会、320个镇区级协会、15327个村级协会。根据中国驻缅使馆公布的最新材料,巩发协会员人数目前已达到了2167万。巩发协毫无疑问是缅甸最大的群众团体,在缅甸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且开始作为一个团体与其他国家的政党、社团进行交流,如与中国国际交流协会进行过互访。

  尽管巩发协的壮大并不完全表明缅甸民众对军队的支持在增加,但毕竟表明这个有军方背景的组织在缅甸已有较大的影响力。

  3、退伍军人协会

  退伍军人协会成立于1975年,长期由奈温担任名誉主席,最初的目的是向生活困难的老兵及伤残退伍军人发放补助金,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缅甸现政府上台后,决定要将退伍军人协会改造成了一个纪律严明、素质过硬且能由军政府控制的政治组织。1989年8月10日颁布的《退伍军人协会法》规定,未曾在部队服役的人员只要宣誓遵守本法以及实施细则、愿意承担该协会布置的工作和任务者就可以加入该协会,但不能同时参加其他政党。经过多年的努力,退伍军人协会已经健全了中央、省邦、县和镇区四级组织,成为一个拥有会员80万、组织严密的政治团体。为了更好地控制该组织,军政府规定镇区退伍军人协会必须有现役军人参加,总会由缅国防部军务部负责监管。《退伍军人协会法》还允许退伍军人协会总部和各个镇区退伍军人协会拥有自己的基金,允许以自己组织的名义拥有动产和不动产,还可以从政府取得补贴、贷款、或其他资助,并能够独立经营经济项目。

  4、民族团结党(NUP)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于1988年9月24日改名为民族团结党(National Unity Party),9月29日宣布成立新的中央委员会,10月12日向大选委员会注册成为合法政党。民族团结党仍有健全的中央机构和地方组织,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党员约20万,总部专职人员约300人,当时是仅次于民盟的全国第二大党。由于民族团结党的主要领导人严重老化(均已年过八旬),而且是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时期的“老面孔”,因而明显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加之军人政权在加大对巩发协的扶持力度的同时,自然减少了对该党的支持,该党在缅甸政治中的影响力已显得微不足道。

  总之,缅甸军队本身(包括军人家属)以及其所控制的政治力量在缅甸的统治地位在短期内是不可动摇的。国外有学者也认为,“缅甸军政府控制了这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和私人经济中的重要部分(important parts of the private sector economy),因此,目前的军人政权比缅甸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强大”。

  二、民盟及其支持者

  缅甸军政府上台后开始开放党禁,登记注册的政党一度多达233个,但只有93个政党参加了1990年5月27日的大选。此后又有31个政党因不参加大选被取缔,6个政党因没有能力在三个以上选区竞选被取缔,有56个政党因分支机构不足10个、组织不健全被取缔,有3个政党因违反政党注册法被除名,有19个政党因其他原因被解散。目前缅甸有合法政党10个,其中的核心就是民盟。而缅甸的中产阶级、高校学生、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和流亡海外的**是民盟目前的主要支持者,佛教僧侣也曾经是民盟的同盟军。

  1、民盟

  民盟成立于1988年9月24日,其创始人为昂季(奈温1962年成立的革命委员会核心成员,1963年2月辞去军政职务后两次被监禁)、丁吴(前国防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76年被解职)和昂山素季(缅甸独立运动领导人昂山的女儿,1945年出生)。该党很快在缅甸众多的政党中脱颖而出,成为缅甸最大的反对党,党员在1989年发展到150多万,在大选前达到了250万。在昂山素季被软禁的情况下,民盟在1990年5月大选中赢得了约60%的选票和485个议席中的396个。但当时的民盟领导人错误估计了形势,认为在国际社会和民众的支持下,他们将战胜军政府,因而对军政府可能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打压民盟缺乏准备。因此,当军人拒绝交权给在大选中获胜的民盟,并对民盟持续打压时,民盟的反击很有效,力量不断衰减。迄今为止,在1990大选中当选的民盟议员至今已不足百人,民盟党员也减少到25万,除仰光省外,其他各地基层组织的活动基本陷于瘫痪,尤其是国外学者已普遍不认可民盟领袖昂山素季的能力。

  此外,昂山素季是民盟的精神领袖,她的思想和斗争哲学决定了民盟的行为模式和斗争方式。尽管昂山素季没有明确放弃武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昂山素季是倡导和实践甘地的非暴力主义的斗争方式。所以,只要昂山素季健在,民盟改弦更张采用暴力革命的可能性很小。

  2、中产阶级、高校学生、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

  尽管不少学者认为目前东南亚国家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力量来自中产阶级、市(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但就缅甸而言,情况却远非是这样。

  由于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人均GDP不到350美元),社会结构尚未发生现代政治意义上的分化,农业人口还在75%以上,没有形成稳定的中产阶级,为数不多的工商业者中许多是华裔和印度裔。缅甸的大学生在1988年3月—9月的缅甸民主运动中发挥了中坚作用,但1990年5月大选结束后,军人明显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如通过关闭大学和把大学从城市中心迁移到郊区并将学生分散居住等手段使大学生不能再发挥以往的作用。缅甸高等院校自2000年6月复课以来,缅甸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再参与政治斗争。

  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地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或“生态环境”,有学者将其称之为“民主政治的社会载体”。但是一位1992年以来一直在泰缅边境从事非暴力抵抗培训的美军退休上校罗伯特·赫尔维(Robert Helvey)指出,“他们(指缅甸政府)已有效地摧毁了公民社会,缅甸社会已经完全被分化,人们不能因为任何目的而走到一起”。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截止到2006年2月在缅甸开展救援工作的、已与缅甸签署或尚未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约80个,国内的非政府组织共有约300个,西方学者也认为“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国家,NGO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角色,将是政治发展的关键,并将最终导致民主化”,但无论是NGO的绝对数量还是每百万人口中的NGO数量,目前缅甸都低于印尼、泰国等东南亚邻国,更何况缅甸目前的NGO受到了缅甸军政府非常严格的限制,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总之,由于缅甸中产阶级、公民社会力量的不足,使以中产阶级、高校学生、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为政治基础的反对党—民盟十分软弱。这也就是说,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与同属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和泰国相比,缅甸民主化进程主要由外部势力拉动,内部变革的需求是次要动因。

  3、佛教僧侣

  缅甸人对佛教的虔诚程度是当今世界上座部佛教国家中最盛的,这是佛教僧侣发挥政治作用的社会基础。据缅甸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有89.2%的缅甸人信仰佛教;另据缅甸政府的统计,1990年缅甸有僧侣143152位,沙弥164077位,尼姑22136位,总共329365位。到2001年,缅甸的佛教神职人员总数仍维持在32万多人,有寺庙51554座。从缅甸现政府对佛教的扶持力度来看,目前缅甸的僧侣数量是不会减少的。

  僧侣曾经积极参与了缅甸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且一度担当了这场斗争的领导角色。自1962年3月军人执政以来,缅甸僧侣参加了历次反对军人统治的政治斗争。在1988年的民主运动中,部分僧侣直接参与了激进的反政府活动。1988年9月18日以苏貌为首的军队接管政权以后,僧侣们的大规模反政府活动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放弃斗争。1990年8月27日,曼德勒8000多名僧侣拒绝为军人及其家属举行任何宗教仪式,并且拒绝接受他们的布施。这种宗教抵制运动随即波及到仰光、望濑、实皆和瑞波等大中城市。僧侣们的宗教抵制使缅甸军政府在缅甸这样笃信佛教的国家里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因为僧侣的上述行动,僧侣与大学生和民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视为反政府的三大力量。军政府最终通过武力迫使僧侣放弃了宗教抵制,缅甸僧侣的反政府活动从此一蹶不振。究其原因,主要是军政府认识到了僧侣在缅甸社会的崇高声望和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因此从1990年底开始大幅度地修改了佛教政策,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弘扬佛教,充分发挥佛教思想和僧侣在巩固军人统治以及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僧侣的控制。目前虽然仍有部分相对年轻的僧侣支持民主运动,但总体上已不是一支重要的反政府力量。

  4、流亡海外的**

  除了民盟之外,目前在泰国、美国、印度和欧盟国家中还活跃着缅甸联邦民族联合政府(NCGUB)、缅甸联邦民族委员会(NCUB)、全缅学生民主阵线(ABSDF)、自由缅甸联合会(FBC)、缅甸战略集团(BSG)、全缅学生联合会同盟(ABFSU)、民盟解放区(NLD—LA)、援助政治犯协会(AAPP)、缅甸民主论坛(FDB)、缅甸商会同盟(FTUB)、精力充沛的学生勇士(VSW)等十多个反缅甸军政府的民运组织,他们也可以说是民盟的同盟者,但这些流亡海外的缅甸反对派未能形成统一战线,没有出现一位真正有影响的精神领袖。而且缅甸军政府通过对因特网、印刷品以及人员出入境的严格控制,这些组织暂时无法在缅甸国内产生什么影响。 

三、少数民族武装和政党
          缅甸是一个民族组成相当复杂的国家,缅甸政府自称有135个民族。缅甸的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1/3多,其居住区域超过了缅甸国土面积的一半,而且缅甸独立以后,10多个较大的少数民族都组建了本民族的武装与以缅族为主的中央政府对抗。缅甸少数民族武装数量之多,与政府对抗之激烈,持续时间之长,在东南亚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罕见。这说明缅甸的民族问题不仅带有普遍性,而且带有尖锐性和复杂性,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影响缅甸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

         缅甸现政府自1988年9月18日执政以来,对民族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务实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民族关系。截止目前,共有17支民族武装(见下表)与政府达成了和平协议,缅甸军政府也已从20世纪70、80年代“四面楚歌”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除了原有的武装集团之外,缅甸少数民族还组建政党,通过合法渠道发挥政治作用。1990年5月举行大选时,经缅甸政府审定可以参加大选的93个政党中,有36个是少数民族政党,其中“掸邦各民族民主联盟”(Shan Nationalities League for Democracy)还在大选中获得了23个议席,仅次于民盟。目前缅甸合法的少数民族政党有掸邦各民族民主同盟、联邦克伦族同盟(Union Kayin League)、联邦勃欧族联合会(Union Paoh National Organization)、佤族发展党(Wa National Development Party)<现称‘佤邦联合党’>、拉祜族进步党(La-Hu National Development Party)、果敢民主团结党(Kokang Democracy and Unity Party)、谬族或克蜜族团结协会(Mro or Khami National Solidarity Organization)、掸邦果敢民主党(Shan State Kokang Democratic Party)等8个。鉴于少数民族在缅甸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昂山素季2002年5月再次被释放之后也明确表示,应尽快举行有军人、民盟和少数民族参加的三方会谈。自从2004年5月缅甸制定新宪法的国民大会重新召开以来,由于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拒不参加会议,少数民族武装和政党为了保护本民族的利益,与军政府进行了一定限度的斗争。如掸邦各民族民主联盟、北掸邦军(SSA-N)和掸邦果敢民主党缺席了2005年2月开始的国民大会。2005年12月5日,新孟邦党以军政府不重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为由,只派观察员参加了本阶段国民大会。

  缅甸目前的民族关系是独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但是那些已经与缅政府达成政治和解的少数民族武装,仍然拥兵自立,占地自管,他们与缅政府在少数民族武装的数量、实际控制区的大小以及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权利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斗争。尤其是2004年10月缅甸政府总理钦纽下台之后,缅甸军政府不断胁迫这些已接受招安的少数民族武装彻底交枪。虽然在重压之下有崩龙邦解放军与北掸邦军向军政府缴械,但这样的强硬政策也引起了部分少数民族团体和武装的强烈反弹。如2005年4月17日,流亡加拿大的掸族王子苏坎帕(Sao Khan Pha)宣布掸邦独立,自任总统,并要求其它国家政府承认掸邦独立,还请求联合国派维和部队到掸邦,让掸邦举行民主选举;军政府与克伦民族联盟的和谈在2005年5月5日彻底破裂;同年5月21日,掸邦民族军(SSNA)与南掸邦军(SSA—S)合并,决定为恢复掸邦主权与自决权而继续开展武装斗争。此外,与政府合作较多的佤邦联合军2005年与军政府在禁毒问题上也发生了矛盾,克钦独立军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从2006年3月初开始激化,并且不能完全排除双方在近期爆发较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缅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根深蒂固,但缅甸各少数民族武装和政党的利益不尽相同,他们之间并没有形成合力。因此,“尽管1988年以来缅甸政坛是军政府、民盟和少数民族武装与政党三足鼎立”,“军政府与民盟的和谈进程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少数民族和土著团体能在未来的缅甸充分发挥作用,并且获得权力和尊重”,但少数民族没有能力取代军人统治缅甸。

  四、外部势力

  亨廷顿认为,导致一个国家走向民主化的原因很多,但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足以解释在所有国家中或是在一个国家中的民主发展,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是对所有国家的民主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国家的民主化都是各种原因的结合的结果,这些产生民主的原因的结合因国家不同而异。但他又说,外国政府或机构的行动或许会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地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民主化……,外国的势力可以推翻民主政权,或是阻止一个国家走向民主;外部势力甚至可以加速或者是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民主化的影响。

  自1988年9月军人执政以来,国际社会对缅甸军政府的策略可以分为两种:全面制裁与接触劝服,但从结果来看,这两种策略都不太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缅甸基本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的闭关锁国经验、与西方国家的经济交往规模较小以及邻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等因素,使缅甸在承受西方国家要求其实行民主的压力和影响方面,比一般发展中国家要大得多。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国家对缅制裁的影响日渐明显,加之东盟自顾不暇,缅甸经济形势的日趋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支持,民盟以及流亡海外的反政府组织可以说早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在促使缅甸军政府2003年8月启动七步走的“民主路线图”的诸多原因中,外部势力对缅甸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制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从2005年的情况看,缅甸的国际环境已进一步恶化。虽然缅甸在2005年7月主动放弃了担任2006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资格,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压力没有减小,东盟国家的压力却在不断增大,联合国也开始强力介入缅甸事务,大赦国际、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对缅甸军政府的态度日渐强硬。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原因是国际社会基本识破了缅甸军政府在民主和人权问题上“说而不做,做而不决”的一贯做法,并且逐渐失去了耐心。在全球性的民主化浪潮背景下,邻国和大国的政策对缅甸军人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与中国、印度、东盟的对缅政策直接关系到缅甸军政府的生死存亡。

  通过对上述政治势力的情况介绍,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尽管军队、民盟和少数民族势力在缅甸国内的政治结构中已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军人占有绝对优势,民盟和少数民族没有取代军队的实力,他们的执政经验也与军队相距甚远。东盟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西方学者都看到了这一点。李光耀在谈到缅甸问题时,曾经坦率地说,“缅甸除军队以外没有另一套统治工具,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不会比军方更有执政才能”。英国著名的缅甸问题专家罗伯特·泰勒也说,“不论人们的主观想法如何,军人在缅甸政治和缅甸社会中的中心地位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得不到军方的合作,没有一个政党或政府能成功地保持它的权威。”反对党民盟对目前国内的政治力量对比很清楚,民盟也早已不再要求军人向民盟无条件交权。民盟发言人吴伦在2006年缅甸国庆节致词中建议成立由军人、各政党代表和各民族势力的代表共同组成一个“最高领导机构”,作为缅甸实行民主政体的过渡,因为“要立即达到我们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我们需在一个既定时间内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来取得成果)”。

  2、外部势力对缅甸民主化进程的影响很大,但有关各方在缅甸的利益差别甚大,中国、印度和东盟不可能采取与美国、欧盟完全相同的缅甸政策。目前缅甸不仅面临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压力,也面临着东南亚其他国家民主化进程的“示范效应”,但一个国家的民主化最终依赖于内部条件的发育成熟,外因不是决定性的。因此,国际社会采取一致行动固然可以使缅甸军人政权垮台,但在其他政治力量无力取代军人掌控国内局势的情况下,军政府的垮台必然导致缅甸陷入四分五裂的内战局面,这是包括东盟、中国和印度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所不愿意看到的。东盟秘书长王景荣曾表示:“缅甸局势不能演变成严峻对抗,否则将使东南亚地区动荡不安。”王景荣以前南斯拉夫的分裂为例进一步指出,军人统治的缅甸有10大民族和100多个方言群,它可能突然演变为“另一个南斯拉夫,而情况可能严重好几倍”。实际上美国虽然不断要求缅甸军人加快民主化进程,但它并不想把缅甸军政府逼上绝路,也不想在缅甸事务中陷得太深。这是美国国会虽然通过了为期3年的《2003年缅甸自由与民主法案》,但又规定每年必须审议,而且只要缅甸的民主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可取消这一法案的重要原因。

  总之,缅甸的民主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但从影响缅甸民主化进程的政治势力的对比来看,军人将继续直接执政或者主导缅甸政局相当长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三年前对中朝、中缅边境新增PLA边防部队的一篇八股文报道,给大家“研究、研究”……

为尊重原文作者,我将该报道全文转发。


直击中朝中缅边境军营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程瑛、胥金章/吉林、云南报道

两年多前因部队换防曾引发外界重重联想的中朝、中缅边境,如今已建成百余座新概念军营

10月中旬,鸭绿江畔寒气逼人的傍晚,在带着烟霭的暮色中,上等兵金明奎笔直地站在连队大门口的哨位上。

在他面前三四百米开外,隔着一条公路和一片庄稼地,就是卵石嶙嶙、水流浅浅的中朝界河鸭绿江。国际铁路在这里拐了个弯,跨过一座铁路桥,从吉林省的边境小城集安,伸向朝鲜第六大城市满浦。

尽管天色已暗,不远处集安口岸巍峨的国门依然轮廓清晰。国境线的那一边有淡淡的烟气蒸腾,一片低矮的房舍中醒目地耸立着几只高大的烟囱。

满浦市背靠脊线蜿蜒的山峦。从金明奎所在的哨位上望过去,朝鲜那方山腰间几块巨大的白色字牌依稀可辨。“那是标语。”小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作为连队里特招的朝鲜族战士,他能很轻松地翻译出标语的内容:“伟大的领袖金日成同志的遗训要坚决贯彻下去”。

金明奎身后是一座三层的别墅式建筑——一层外墙是粉蓝色,向上变为乳黄,三楼有平阔的露台,尖顶的小烟囱颇有装饰性,红瓦大坡顶,宽大的塑钢窗内灯光闪亮。

在周围多是红砖平顶的东北民居中,这座色调鲜亮、略带欧式风格的楼房相当醒目。这是金明奎和他的战友们进驻不到一年的新营房。

连队主楼旁是一座20米高的观察哨楼,六面体,同样是柔和的乳黄色外墙和精巧的红色尖顶。距离营房几十米远的边防会谈会晤站,两层小楼以浅灰色石材装饰外墙,圆锥形的屋顶轻依着挺拔的方塔,欧式风格更加浓郁。

“在边境线上走一趟,最漂亮的房子肯定是咱们部队的营房。”小金很自豪。

吉林省境内1100多公里长的中朝边防线上,有数十座这样的新式军营在2004年建成。

而在西南方向几千里外的云南中缅边境,三个月前,驻防部队也悉数搬进了崭新的营区。

2003年6月,根据中央决策,分别位于中国陆地疆界“鸡头”与“鸡腹”部的中朝、中缅边境(云南段),其防卫任务在移交给武警部队20年后,重新由解放军承担。

军委主席亲自批准,国家拨出专项经费,在这两段边境线上新建、改造营区100多座,数十万平方米。与执勤防卫任务相关的执勤哨所、船艇码头、会谈会晤站也同步建成。

以“百年工程”为目标的这次军营建设,强调打造21世纪新概念营房。总后勤部的一位负责人评价说,中朝、中缅边境的新军营,拿到世界范围内也堪称一流。

10月中下旬,《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奔赴东北、西南边陲,走进了这些“打破中国军营传统模式”的新概念营房。

中央军委在北京能看边境捕捉到的任何图像

猎豹军用吉普以80迈的速度驶过平坦的沿江公路,公路南侧就是清浅的鸭绿江。这条被中朝两国精心保护的河流并不以中心线划分国界,而是两国共有江面,以互不登岸为界。

55年前,集安边防一线对面的朝鲜楚山郡,曾经是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那时从集安过江的志愿军超过40万人;一年多前,集安城中距今1600年历史的高句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曾引起一阵波澜;现在,这个边境小城里最火的是一个叫做“香港城”的房地产项目。

正是深秋,北岸中方的群山层林尽染,是一年中最美的“五花山”;而南岸朝方的山头多是灰秃秃的,看不到几棵树,因为粮食紧缺,梯田都开到了山尖上。

车子拐进一座小村庄,路边连片的葡萄园藤叶深红,玉米田里干枯的秸秆在阳光的烘烤下散发着甜香。最靠近江边的一块平地上,中朝边防部队营房招牌似的红瓦坡顶远远就能看见。

这里驻扎着一个连队,其辖区内有十几公里铺满鹅卵石的干河床,跨过河床就是朝鲜界内的山峦。对面山脚下一幢小小的白色房子是朝鲜人民军的哨所,直线距离不过500米。

连指导员陈普海说,“我们的哨所最靠近边界,离朝方只有200多米,背后是民房。”

这个连2003年秋接防时,接管的是武警部队在这里的一处没有取暖设施的平房,战士只能睡通铺,冬天连水井都被冻上。如今,这排平房已经成了仓库,作为营区主体的,是崭新的乳黄色三层坡顶楼房。楼前是水泥硬化的篮球场,楼后是绿油油的菜地。楼侧稍高的坡地上还有一座两层的观察哨楼,国旗在屋顶招展。植过草皮的坡地上,白色鹅卵石铺出了“卫国戍边”的字样。

走进铺着浅色地砖的楼房,迎门就是两块以保持先进性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推开厚重的红褐色木门,一间近30平方米的宿舍内摆着四组架子床,相当敞亮。一排浅灰色的储物柜都贴着名牌,上了锁。

战士的铺位依然是多年一贯的白床单、“豆腐块”,但床铺已经换成了灰白色的新式架子床,下铺的床脚两边是抽屉,中间是鞋架;上铺的栏杆可以升降,夏天挂蚊帐不需要搭竹竿了。

紧邻宿舍是铺了白瓷砖的卫生间和洗澡间,洗澡夏天用太阳能,冬天用电,24小时热水。洗衣间里,一台银灰色的海尔全自动滚筒洗衣机靠窗放着,还有熨衣板和熨斗。烘干室一边是晾衣架,一边是几排粗大的暖气管。

“洗澡难是部队的老问题,”参军11年的陈普海说,“以前往往一个团才有一个集体浴室,或者只能去地方浴室洗。厕所是旱厕,离营房很远,冬天去一趟厕所要下半天决心。”

在边防营房设烘干室,据说是借鉴俄军经验的首次尝试。“烘干室管大用了,”这位上尉军官显得很满意,“这里冬天很长,巡逻回来,经常是一脚雪水或露水,在烘干室很快就能烤干鞋子,脚下干爽全身都暖和。”

餐厅里是统一配发的塑料组合式桌椅,蓝色桌面,橘红色椅子,一桌四人。餐厅一角不锈钢的自助餐台擦得锃亮,旁边还有消毒碗柜和洗碗机。“边防部队现在一般都是自助餐,战士也不用自己洗碗筷。”陈普海说。

在营房一楼的一端还设有带独立卫生间的审讯室,用于拘管非法越境人员。

营房二层是办公室、财务室、储藏室和卫生室。

位于三层的勤务指挥室,正在安装电子监控系统。沈阳军区联勤部的康洪生处长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朝边防的信息化建设在全军都是相当先进的,电子监控手段既配合了巡逻,也便于上级部门随时了解边防状况。“这边任何一个探头捕捉到的图像,中央军委在北京都能看得到。”

学习室有大约50平方米,深红色的长桌、黑皮靠背椅一尘不染,一角有三台电脑,据介绍很快就能联通军内网,供战士使用。白色的乐器架上,吉他、沙锤、二胡、笛子一应俱全,旁边还有一架电子琴。崭新的TCL34寸平板彩电下方,有功放和DVD机,两边是两只立式音箱。

学习室的一面墙上,三个书柜装得满满当当,《邓小平改革评传》、《林肯传》、《海边的卡夫卡》、《唐诗故事集》、《桥牌入门与提高》、《艾滋病逼近中国》,已经被翻阅得有些破旧。最为壮观的是整套“世界名人画传”,东条英机、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巴顿、戴高乐、山本五十六都赫然在列。痞子蔡和安妮宝贝的作品,也和《伊拉克战争》、《革命先烈故事文库》摆在一起。

隔壁的活动室里有标准的乒乓球桌和台球桌,象棋、篮球、排球摆在一边。

陈普海说,战士每天晚上都集中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学习室、活动室在晚上和周末都有固定的开放时间。

据悉,中朝边防一线的所有营区,营房标准和配备都和这个连队基本一致。

驻防集安的解放军某部部队长董志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鸭绿江夹岸都是山地,土地有限,号称“八山一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家园”。而这个连队的营区从原来的4亩多扩大到10亩。集安境内此次军营兴建总征地量超过100亩。

董志斌说当地政府很支持,“他们说,社会不安定,经济也发展不起来。”据悉,自解放军接防后,越境事件大大减少。

董志斌介绍说,朝方对于解放军接防相当关注,现在两军有会晤机制,朝鲜人民军的代表时常走进我方那座小别墅式的会谈会晤站,双方相处融洽,重大节日还会互赠礼品。“10月9日金正日生日时我们还送去了水果、食品。”

这种办公方式美军早就在用了

尽管特别关心台海动态、朝核问题,19岁的列兵曹珂最喜欢的,还是营房的文化活动室。

曹珂所在的排,驻扎在长白山腹地临江,新营房背靠大山,面前是鸭绿江上的一段库区,清澈的水面足有百十米宽。

走进位于营房三楼的文化活动室,敞亮的大开间,电脑、桌椅、书籍、电器都和边境沿线的其他营区别无二致,不同的是,一座博古架占据了大半面墙,上面错落摆放着根雕、奇石,一旁还有卡片说明。

“这些都是战友们一件件找来的。”曹珂说。

一块黄色树根旁,一名战士在卡片上写道:一次巡逻归来偶然看到了它,它有两只青蛙一样的眼睛,一张超大的嘴巴,下面还有三条腿,我想当今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动物。他给这块树根命名为“未来宠物”。

文化活动室另一侧沿墙的桌子上,摆着十几段树桩,旁边用卡片标出了树种、属性等。“我们整天在原始森林里巡逻,不认识这些树怎么行。”来自安徽平原地区的曹珂,对于长白山的一切都兴致勃勃。

曹珂说,他最爱看的报纸是团内各营区自办的小报。这些彩色打印的A4纸被定名为“战神报”、“卫国报”,由战士们自己供稿、排版,有十几种之多。“哨所之间相隔很远,通过报纸也能认识不少战友。”

驻守临江的这个边防团,要求战士每天有一小时的“三学”时间:学电脑、朝语100句和边防法规。要求每个人电脑打字都在每分钟70字以上,一年内全团都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

曹珂说,就在这间活动室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召开“要事发布会”,由干部做发言人,向战士说明经费使用、任务完成等情况。“想问什么都可以。”

这位来自南方的士兵,对营房的地热式采暖特别感兴趣。“脚底下暖烘烘的,本来到边防是打算来吃苦的,没想到这边的冬天反倒比家乡好过。”

从曹珂所在的营区沿江向北,东侧朝方平展的山麓上,突然出现了数百幢平房,白墙灰瓦,行列整齐。这是号称储量亚洲第二、世界第五的朝鲜“五四青年铜矿”。与这座超大型国企隔江相对,临江苇沙镇一行行联排别墅式的房子红顶白墙分外显眼,那是吉林省政府统一规划的“小康村”。

鸭绿江的这一段江面开阔,江滩平缓,尽管天气已凉,还是不时能看到一身灰黑色衣服的朝鲜边民在江边洗衣、洗头。也有高高挽起裤脚的朝鲜人撑着几十米长的木排从上游下来,木材是中朝边贸的重要物资。

车过大栗子沟,上世纪30年代日据时期开采的这座铁矿现在还在生产。铁矿旁一处平房院落曾是溥仪的“行宫”,1945年8月中旬,他在这里盘桓三天,收听了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后,宣读了自己的最后一份“退位诏书”。

负责临江防务的某团团部,建在一处可以俯瞰整个县城的坡地上。距离团部不远就是“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1946年底,陈云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在这个小县城打退了10万国民党军队向南满根据地的四次进攻,为辽沈战役奠定了基础。

“我们团是先修梯田后盖楼。”团政委徐培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块150亩、前后高差40米的坡地被分为五个台地,建起九栋建筑。

正中是五层的团部大楼,浅灰色石材饰面,深红色的坡顶,四根粗大的石柱支撑起宽阔的门廊。左边是招待所、文化活动中心,右边是技术装备区和食堂。

尽管已是深秋,房屋道路间大块的草坪还是葱绿一片。“这种三瓣叶子的本地草叫白散叶,不板结土地,好维护。”徐培友说。

走进挑高的主楼大厅,头顶是巨大的水晶吊灯,占据整面墙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当日新闻。这座建筑面积5300余平方米的办公楼,一楼是可容纳百余人的理论学习室;二楼是军官训练中心;三楼是财务室、网络室;四楼是集中办公区;五楼是首长办公室和作战室。

四楼的集中办公区和地方单位类似,蓝色挡板和白色电脑桌组成了开放式的办公区域,几名军官正在玻璃隔断内的会议室开会。“这种开放透明的办公方式美军早就在用了,非常便于集成。”徐培友说。

透过宽大的塑钢窗,主楼后4600平方米的大操场一览无余,一队身着迷彩服的战士正在操练,“那是特招的朝鲜族新兵。”

团部的食堂出人意料的“豪华”——除了可容纳一两百人就餐的大餐厅,还有五六个独立的操作间,或生产豆腐、豆浆,或烘烤蛋糕、面包,或制作包子、饺子。其中一个操作间里是一套完整的净化水设备,不锈钢架上摆满瓶装水,蓝色的标签上写着“天池矿泉水”。

“这里水质不好,打一口井要几十万,不如花十多万元装一套净化水设备,让战士天天能喝矿泉水。”徐培友这样算账。

这个团还有两栋军官公寓,为了方便军官家属上班、就学而建在城区。“按照规定的标准,我们在公寓楼里给每个边防执勤点的军官都安排了住房,家属探亲方便,有的干脆就把家搬到了临江。”

这次中朝边境新建的军营,特别强调环保节能的技术含量。所有的房屋都使用苯板作外墙保温,给营房穿上了“棉袄”;有的营区还安装了可节电30%的节电器,引进了法国专利、利用地下水取暖的水源热泵系统。

“吃不好住不好,怎么能保卫好边防。我们不能只要求官兵奉献,也要尽可能让他们享受优越、现代化的生活。”徐培友说,自从新营房建好后,要求转业的干部少多了。

国防大学曾经有一个课题组来这个团调研,感到很惊讶——边防部队要求转业的军官比例比内地机关低很多,军心相当稳定。

部队进驻带动了临江经济的发展。据介绍,临江县的粮管所以前一直亏损,现在年盈利30万元,县里的商品房价格上涨了一倍。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离开临江时,沈阳军区审计部门的工作组正在进驻,整个工程最后的审计结算将在年内完成。

团长可用网络视频和战士直接交流

午后的打洛口岸一片沉静,西双版纳热烈的阳光下,国门佛塔造型的尖顶默默闪着金光。

这个连通中缅,曾经一年通行160万人次的热闹口岸,因为中国政府大力打击出境赌博,于今年3月关闭。走出国门两公里,就有仅次于澳门的亚洲第二大赌城小孟拉。



打洛口岸
紧挨国门的高坎上,掩映在一片藤萝树木中的白色别墅,据说就是缅甸第四特区司令林明贤的居所。

国门前的218号界碑,属于某边防连队的辖区范围。连指导员、28岁的上尉马建辉,对这里的一切都相当熟稔。

马建辉的连队今年8月以前还驻扎在打洛镇上的临时营区,如今,他们已经搬进了20公里外的新营房。

在云南省2000多公里的中缅边境线上,新建军营数十处。云南省军区的一份材料说,军营建设期间,边境沿线的六个军分区分别与缅方相应的军区进行会谈,积极应对了缅甸军政府高层人事变动以及一些地方武装的异动事件。

新营区建在一块居高临下的坡地上,隔着一片油绿的甘蔗田,1000米开外就是缅甸的群山。

“中缅边界犬牙交错,我们辖区内的一段是以山脚沿线为界。”马建辉说,“两国边民不少都有亲缘关系,还有我国的边民租用缅甸的荒山种橡胶,边境管控任务很重。”

在一排高大的椰子树掩映下,米白色瓷砖贴墙、古蓝色瓦铺顶的营房很有几分诗情画意。三层高的主楼,因为西南边疆天气炎热,都是敞开式的走廊。浅黄色木门上方用铜牌标出宿舍、图书学习室、军械室、电教室、储藏室、情况室、棋牌室等。

两边一层的副楼,用作食堂、接待室、车库、卫生室。

将近20平方米的班宿舍里,中间是宽大的栗色桌子和靠背椅;一侧墙边是两组架子床,中间摆着一部饮水机;另一侧墙边是一组架子床,旁边军绿色的电脑桌上摆着一台崭新的联想电脑。宿舍一角的床头柜上是一台29寸电视和一部电话。

推开宿舍角落里的一扇小门,两班共用的洗漱间大约有10平方米。靠窗是三个嵌在人造石台面上的洗脸池,中间是卫生间,最里面是淋浴间。

山东籍列兵马路说,新营房施工前,曾经有上级部门拿着设计图来征求大家的意见,“没想到盖好后和宾馆差不多。”

这个军衔最低的士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班里就能看电视、给家人打电话,这已经超出他参军前对军营的想像,“现在还能上网,可以直接给首长信箱写电子邮件,每周五团首长还有在线问答呢。”

班宿舍里每个战士都有一个储物柜,除了可挂衣物、存放书籍用具之外,还有一个带锁的小抽屉。“钥匙我们自己拿,干部不会去看。”马路觉得特别贴心。

来自农村的马路说,新营房的装修比自己家还好,学习条件也很不错,他正打算补习英语,希望能在部队多干几年。

五年前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入伍的马建辉,看着这座营房一点点地建了起来。“以前的老营房根本没法和这里比,过去一个宿舍住十多人,连里也没有浴室,更别提电话和电脑了。”马建辉说。

他的宿舍是一个十多平方米、带独立卫生间的套间,一台电脑摆在写字台上。

这个连队与所属边防团部相距不到50公里,算是最近的。中缅边境山地连绵,部队驻点高度分散。从热带雨林直到高山之巅,同属一个团,不同连队营区之间的海拔落差可达1000多米,距离可能数百公里。

“我们每天早晨的团务会都通过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团长有时还用网络视频和战士直接交流。”马建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主楼旁边是一方鱼塘,中间填出一座小岛,栽着两株棕榈,有小桥和岸边相连。这个鱼塘里,曾经打上来七斤重的白鲢鱼。

猪圈里有15头猪。“其中有一头是‘文化猪’。”马建辉说,连队决定每年从农业生产中至少拿出一头猪的收益,用于购买文体器材。“如果养得好,一头猪一年可以收入一两千元。”

在这个占地67亩的营区,除了即将完工的训练场,几乎看不到裸露的红土地。脚下细密厚实的草坪是战士们从橡胶林里移植过来的,“这种草俗称‘踩不死’,基本不需要维护。”

正逢晚餐时间,连队食堂里摆着省军区统一配发的桌椅,乳白色人造石桌面镶着金色饰边,栗色的靠背椅结实沉稳。不锈钢餐盘里有四种菜色,蔬菜、鱼、肉俱全,每桌还有一盆鸡汤。

“今年边防部队伙食标准提高到14元,连队自己还养猪、养鱼、种菜,我们的伙食每天都是这样。”马建辉说。

一个新营区投资七千多万

214国道可能是全国最难走的国道。

军用吉普在砾石铺成的“弹石路”上蹦蹦跳跳,几十公里的距离要花两三个小时。“这已经是社会主义啦,”司机小吴说,“去耿马的那段只要不断路,就算运气好。”

从西双版纳的勐海到思茅地区的澜沧,再到临沧地区的耿马,这段联通西南边陲城镇,也是联通边防部队驻地的主干道,艰涩得令人难忘。

去耿马的路上,车子在泥泞里扭歪着,一边是陡峭的崖壁,一边是浑浊的小黑江。不时有泥石流横断路面的遗迹——大堆碎石和潺潺的水流。幸好雨季已过。

国道尚且如此,通往各个连队的道路就更加艰难。云南省军区后勤部的一位军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曾用五个小时“蹭”过一段40公里的山路,三菱大吉普的前风挡玻璃,在满是大坑的山路上生生被拧裂了。

驻防澜沧的边防某团,就是在这样的颠簸后,陡然出现在记者面前。

依山而建的营区,让人必须仰视。五层高的主楼通体洁白,古蓝色斜面大屋顶沉稳舒展。大楼正立面有鲜明的横纵线条装饰,最下面一层是透空的,用作车库,整个外观既与西南地区木结构、吊脚楼的民族风格相呼应,又显得大气内敛。

据介绍,这种屋顶有较厚的隔热层和宽大的屋檐,利于防晒。大楼背面是全开放式的走廊,便于通风。

在一年只分雨季和旱季的西南边疆,即便在10月末,气温也近30度,白晃晃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主楼前,一排大王棕已经有三层楼高,这种棕榈因为树干浑圆笔直、略带锥形,俗称“导弹部队”。花坛里,一块巨石上镌刻着“磐石营区”。

“新营区要做成百年工程,七千多万的投资,不能在我手里成了‘豆腐渣’。”团长蒋朝忠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过去一年中,这个团新建营房三万多平方米,改扩建营房近3000平方米。

事实上,澜沧、耿马一带是高烈度地震区,1988年11月这里曾发生7.6级大地震,1995年又发生过5.2级地震。

据介绍,在松软的红土地上,必须深挖到3.5米以下才能找到坚固的土址。为了保证抗震安全,这个营区特别作了地基设计,桩基础的地基深十几米,梁柱加粗加大,房屋都采用框架结构。为此,这个团施工时工程量最大。

“一旦发生灾情,部队必须保持战斗力。”带兵十几年的蒋朝忠说。

和中缅边境所有的团部一样,这个团的规划也是一轴五区——以主楼、训练场、文化活动中心组成的军事行政区为为主轴,两边分列服务区、生活区、仓库技术区和公寓区。营区中理发室、小卖部、文娱设施一应俱全,战士不用走出营区就可以得到完备的服务。

主楼后面的椭圆形大操场正在铺草皮,铁丝网、障碍等训练设施也即将完工。

“营区建完了,我们的训练、执勤也要上个台阶。”蒋朝忠说。云南26个少数民族中,澜沧就有23个。辖区内三个县都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也是毒品和艾滋病的重灾区。道路条件差,执勤点保障困难。

“没有巡逻路,战士执勤只能在丛林中穿行。一次全线执勤要走一个多星期。”这位团长说。

云南省军区司令员黄光汉有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我们部队的任务就是不要把领土守少了,不要把国境线守短了。

距离团部60多公里的边防某连,上尉连长云献峰把记者带上一处高地,视线跳过密密层层的橡胶林向下俯瞰,中缅界河南卡江在这里拐了个V字形的弯,被江流围绕的那座山就是缅甸“佤帮”的地盘。稍远的山坳里,一片氤氲中房舍密集,那就是“佤帮”总部邦康。

在这个制高点上,一个观察哨正在筹建中。整个中缅边境一线,将建起数十个观察哨和通道检查站。这也是此次边防营区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山下的勐连口岸,国门外是一座有些破旧的铁桥,边民背着大包小包来来往往。对面缅甸界内有一幅宣传画,用中、缅、英三种语言写着:“加强国际合作,发展替代经济,铲除毒源。”

云献峰所在的连队离口岸不过十几分钟车程,原址是老边防部队的营区。营门左侧一棵大榕树浓荫匝地,据说这棵树有100多岁,年节时常有傣族乡亲前来拜祭。营区绿地种满本地的“花生草”,嫩绿的叶片上开着明亮的小黄花。

云献峰介绍说,这个连队种植了五亩香蕉、四亩菜地,搭了七个蔬菜大棚,种了十几种果树,还养了50只羊、25只鸭子。当地的少数民族缺乏种菜养殖技术,经常过来参观取经。“我们可以自己做十种泡菜。”他指着食堂操作间里一溜泡菜坛子说。

这个连队和附近的三个少数民族村寨建立了帮扶关系:对于艾滋病问题突出的傣族村寨,他们定期去宣传相关知识;在拉祜族寨子,他们教村民盖猪舍,圈养猪;巡逻路上的佤族村寨,他们时常带去菜籽,教村民种植蔬菜。

云献峰说,当地政府给连队提供了三年10万元的无息贷款,用于连队发展种植养殖业。部队在完成防务的前提下,也注重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收益。

在一些非双边协议的通道上,往来互市的百姓不习惯办理携带边民证,连队就把附近的村寨的所有百姓登记造册,战士对经常出入的边民都已非常熟悉。

事实上,吉林中朝边防已在全国率先开放了边境禁区,允许边民到禁区内采集山货,沿江旅游、打鱼、采砂也给边民提供了致富的机会。

“牢固的边防不光是守出来的,还要建设和经营。”这位来自安徽的小伙子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势所趋,SSA也打出了禁毒的旗号.成也毒品,败也毒品,这就是金三角......






《復興撣邦委員會/撣邦軍禁毒政策聲明》

                  2008年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之際,RCSS/SSA在總部舉辦禁毒會之聲明。



1.復興撣邦委員會(RCSS)/撣邦軍(SSA),對世界各國所實施的禁毒政策方針,表示高度贊成並給與積極幫助和支持。

2.撣邦地區尤其是金三角地區種植鴉片已有100多年的悠長歷史,當地民眾選擇種植鴉片的原因是因為地處山區、交通閉塞和遭受到緬軍政府長年累月的壓迫、搶劫和嚴重侵犯人權的事件頻繁。軍政府對民眾的生活環境、經濟建設、溫飽問題不提供任何幫助;另一方面,種植鴉片不需要任何昂貴成本和專業技術,種植時間也短暫和銷售市場較為容易,再加上利潤豐厚,能夠用來維持家庭的開支費用。而對處於種種生存困境的民眾別無選擇而種植鴉片。據最新統計數字宣示,撣邦境內每年均出產鴉片5000至6000噸左右。

3.如今,以軍事邪惡統治緬甸聯邦的軍政府,對當地成千上萬的民眾,不但沒有提供任何援助;相反,對當地民眾加劇了搶劫、豪奪、強姦、強迫勞動等事件頻繁,導致民眾生活日趨惡化,面臨種種困境的民眾,被迫踏上了種植鴉片以求生存的道路。最近軍政府主辦的緬甸聯邦憲法公投徵詢過程中,令駐地軍政府機構把鴉片種植、販賣權利和讚成軍政府憲法公投過關的武裝團體、組織給與經營特權的鴉片政治化政策;而對於反對憲法過關的武裝組織團體一律撤銷鴉片種植、販賣特權。

4.利用撣邦土地作為建立生產海洛因基地後,販賣到世界各國的海洛因廠主、瘋藥廠主、E藥廠主及各類型的新型毒品與日激增。毒品廠主多數為外籍人士,主要通過與軍政府和軍政府控制的地方民兵組織的管道合謀籌資生產海洛因;值得憂慮的是在毒品工產員工都是撣邦各族年輕人,久而久之,這批年輕人染上了毒癮、形成了癮君,對他們個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社會和國家正在陰影醞釀成待以爆發的無窮後患及災難。對這些年輕人的未來前途,復興撣邦委員會和撣邦軍感到非常憂慮。

5.販毒集團主要通過一下路線作為運毒路線..

一.運送至仰光市後販賣到國外。

二.運送至中國香港。

三.運送至老撾、越南和柬埔寨境內。

四.運送至泰國、馬來西亞、美國和歐盟境內。

五.在緬甸聯邦國內販賣。

復興撣邦委員會,深刻意識到毒品問題不僅是撣邦人民的惡根禍首,對全世界人類也 也構成巨大的威脅
。因此!復興撣邦委員會願意與所有國家、有關部門和組織攜手緊密合作,以消滅毒品禍根,實現控制區內無毒源區的宏偉目標,為撣邦人民和人類禁毒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6.由坤沙領導的?傣軍MTA(Mong Tai Army)向緬軍政府繳械投降後,我(昭耀世)帶領不願屈膝投降的愛國戰士們,高舉捍衛民族國家利益為最高宗旨的旗幟,歷經風風雨雨和戰勝艱難困境後,終於踏上了正確的光明道路,誕生了6條政治方針..
一.國內民族團結。
二.爭取獨立自主國家。
三.實行民主制度治國。
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持久和平與穩定。
五.根除毒品。
六.建立國內各民族平等、增進互信、和平共處原則。

由昭耀世領導的撣邦軍脫離坤沙後,在泰-撣邊境一帶活動,但是由於剛剛處於重整旗鼓,重新建立部隊
期間,雖然面臨軍力、錢財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困境,但是考慮到毒品當地民眾所 造成的危害性,給當地民眾社會帶來無限的生活困苦和生命、財產的巨大威脅和不安,決定 實行消毒戰略,盡力所能,並同時向各國請求消毒資金援助與合作,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國家 組織的響應。即使遇到種種挫折,最終決定在
與1999年間,在泰-撣邊境毒販分子活動猖獗 區,僅該地區就設有19座海洛因工廠、部分瘋藥工廠,
另一方面為了貫徹落實復興撣邦委員 會6大政治方針精神的第5條即:《根除毒品》撣邦軍實行大規模
消毒戰略,毀滅了9座海洛 因工廠,繳獲毒品海洛因100公斤、瘋藥3000000粒和抓捕販毒分子,多名撣邦軍在這次 消毒戰略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同時消滅了緬軍、販毒分子的猖獗豪氣。隨後遭到緬軍政府
聯合販毒分子的聯合進攻,試圖奪回毒品贓物,還利用軍政府手中掌控的新聞媒體,向全世 大膽造謠、
歪曲事實真相,導致國際社會對撣邦人民及撣邦軍產生誤解。

7. RCSS/SSA在禁毒事業工作中將加強實施如下戰略;

一.深入收集撣境內毒販分子的詳細資料、名單。

二.深入收集撣邦內種植鴉片者的詳細住址及其種植之原因。

三.深入收集毒販分子的走私途徑、目標國家及收購人的詳細資料。

四.加強宣傳、教育民眾對毒品危害性的常識,以便能夠遠離毒品。

五.為能夠根除毒品問題RCSS願意與軍政府攜手合作並提倡以和平談判方式與軍政府協商,以敦促軍政府停止各種暴力統治,讓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在軍政府涉嫌毒品交易、 濫用職權謀取毒品便利的各級緬軍官,RCSS將加強收集其犯罪證據,以便交給軍政府中央高層領導,依法懲處。

六.提供援助替代種植及農產技術。

七.提供援助產物銷售市場。

八.大辦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九.與周邊鄰國和國際社會加強禁毒合作,根除毒品。



復興撣邦委員會。
2008年6月2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差点忘了介绍金三角的这个“狠角”了……

从山洞中走出来的民族--佤族   



佤族跨中、缅、泰和老而居。中国的佤族全部在云南,约有37万人;缅甸的佤族约有8万多人,主要居住今日佤联军的辖区,与中国的佤族居住区相连;泰国的佤族被称为拉佤,约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夜丰颂、清迈、清莱等府;老挝的佤族与其他孟高棉语族被统称为“佧”或“老听族”,约有16.1万人。

     有关佤族研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佤族与今日柬埔寨的高棉人竟同属孟高棉语族,在历史上有着同源的关系。关于民族的起源,佤族有着一个十分普遍而有趣的传说,称佤族最早的先民是由中国西盟县境外缅甸佤族地区巴嘎地附近被称为司岗里的山洞中走出来的,这里成了佤族人敬重和朝拜的圣地。




在佤族的传说中有许多与中国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有关的故事,如佤族人居住的房子是仿照孔明的帽子而建的,诸葛亮教其种植水稻等,缅甸佤邦地区最高的一座山也被佤族尊称为孔明山,或公明山,这个山的形状现在成了佤联军帽徽的徽志,被崇高地戴在每一个军人的头额上。

  

     1989年4月17日原缅共人民军中以佤族为主的部队脱离缅共,成立了以佤族为主的“佤邦民族民主联合军” (UWSA),总部设在邦康。佤联军成立不久,即与缅甸中央政府实现了和平,佤联军辖区被缅甸政府命名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其辖区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

  

     缅甸佤族社会在1960年代还基本处于原始的部落状态,随着近年来交通、通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形态发展很快!

我境内佤族群众过“抹你黑”节时遭“袭”的民警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三角地区动乱与罂粟的共源  



  英国殖民者入侵前,缅甸已经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位于中印两国之间,是连接南亚与东南亚的纽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世纪初,英国控制了印度后,为了扩大对亚洲的控制以及从西南入侵中国,打通云南和西藏,将印度、缅甸与中国的长江流域连成一片,从而加强其与法国争夺势力范围的能力。为此在1824年至1885年的60多年时间里,英国殖民统治者连续对缅甸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最终侵占缅甸全境,使缅甸沦为英属殖民地。  

     第三次战争始于1885年10月22日,英国借口缅甸政府对英资孟买缅甸贸易公司贩运柚木偷税漏税活动处以罚款是对英国商人的迫害,发动了第三次英缅战争。11月14日开始进攻,仅用了14天就占领了曼德勒,可怜的缅皇夫妇被英国人押往印度关押,最终成为海外孤魂,这件事始终是缅甸的一段屈辱史,每一个到曼德勒大皇宫参观的人都会在缅皇夫妇塑像前聆听这段诉说。这也许是今日缅甸人民面对西方的种种高压誓不低头的民族精神的动因之一吧。1886年1月1日,至此全缅甸都成为英属殖民地,被并入大英帝国的印度,成为印度一省;1937年,缅甸脱离大英帝国的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缅甸部。英缅战争对缅甸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断了缅甸封建专制王朝独立发展的进程,使缅甸从一个独立的国家沦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为英国大量掠夺缅甸资源,扩大殖民侵略,打开了通往中国的西南之路49。由于英国殖民主义者推选的鸦片政策,在期统治期间,罂粟花在缅甸的国内盛开起来,鸦片最终成为缅北多数山地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经济,为日后金三角的形成打下了深深的经济的基础。

  

     缅甸人民为了获得独立与自由与英国殖民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由于殖民时期统治者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方法,强化了缅甸国内不同民族间的矛盾,为了从英国殖民主义手中获得独立争得全缅民族的共识,1947年制定的宪法中写明掸邦和克耶邦可以在10年后投票决定是否继续留在缅甸联邦,但此条宪款于1958年被吴努废除,引发了缅甸长期以来的内乱,成为各少数民族武装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更是金三角地区形成的一个重要政治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引用第409楼ftmerlin于2008-10-17 01:03发表的  :
问个小问题,我96年去过一次缅甸,从打洛入境的,那时候那边主要旅游项目是泰国的人妖。。。问问,打洛对面那边是谁的控制区?果敢还是佤联军?应该不会是其势力的吧,没有缅共血统的势力,咱们应该不会开放旅游吧?[/img]

打洛出去是“掸邦第四特区”,即原缅共815军区。该军区是原缅共人民军解放区中最没有缅甸地方民族色彩的军区,因为该军区从组建到打地盘再到缅共解体后成立“掸邦第四特区”其主要领导人均为出境知青或TG“国际支左人员”。就这一点而言,“掸邦第四特区”与我们关系最亲近……

“掸邦第四特区”与果敢、佤邦没有政治或军事上的从属关系,只是果敢的彭家声与“掸邦第四特区”主席林明贤是翁婿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缅甸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军人执政的国家之一,也是仅有的几个佛教徒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国家之一。军人属于硝烟弥漫的战场,而佛教让人想到的是青灯古佛,与世无争的祥和气氛。两者反差如此强烈,却在缅甸这个神秘的国度共存下来。

  缅甸人信奉的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教,传入缅甸已有上千年的历史。85%以上的缅甸人笃信佛教,家家有佛龛,村村建佛塔。人们每日早晚都要念一次经。逢缅历的初一、十五或斋戒日,人们还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物。红白喜事或过生日时,要请僧侣到家供斋或到寺庙布施。很多家庭还有固定的僧人前来诵经和化缘。

  缅甸男子自五六岁起就要举行剃度仪式,进寺庙当一次和尚,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是一个星期,这样才算成人,在社会上才会受到尊敬。佛教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缅甸联邦独立于1948年1月4日。缅甸有130多个不同的民族,加上英国殖民者长期实行“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的政策,不同民族间存在很深的隔阂。自独立以来,缅甸各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不断发生冲突,甚至兵戎相见,国内的战斗半个多世纪从未停止过。1988年,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军队出面恢复秩序,组建了军人政府,走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心。所有政府高官均是军人,将军们担任部长,国防军总司令兼国防部长就是国家元首。军人进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军官们管理着一切,于是人们自出生到入土,生老病死都与军人发生着联系。军人数量也从10余万增加到40多万。大量军官离开军营到政府部门及各种社会团体任职。据粗略估算,40万现役军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再加上退役或转到地方任职的前军人,总数超过500万,占缅甸全国人口的10%,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力量不可低估的队伍。

  军人是当今缅甸社会的世俗统治者,像历代的统治者一样,他们也笃信佛教,虔诚祈祷佛祖的保佑。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经常出现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元首)丹瑞大将等领导人拜佛修塔的报道。隆重的佛事活动在缅甸也从不间断。军人和僧侣共同构成了缅甸的风情画。



缅甸曾是东南亚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自军队在1962年掌权并开始锁国后,逐渐成为东南亚最穷困的国家。最近数年,缅甸人均收入仅为200美元左右,属东南亚最低。

  目前,约有200万缅甸劳工生活在泰国,其中不少是偷渡过去的。2008年4月9日,在一辆偷渡前往泰国的货柜车里,有54名年轻的缅甸劳工被发现窒息死亡。另外,在与缅甸北部接壤的中国云南省边境瑞丽市和盈江县等一些小县城里,同样生存着大量的缅甸劳工。大量缅甸平民千方百计奔向邻国,进一步加剧了非法劳工、人口贩卖、毒品走私、色情服务,以及传染病蔓延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邻国的社会安定,甚至造成沉重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国、印度和少数东南亚邻国对缅甸这次的新宪法公投表示欢迎外,西方国家几乎都抱以冷眼旁观的态度。美国一如既往地强硬,认为在继续软禁或关押民主活动人士的环境下举行宪法公投,难有自由公正的结果产生。缅甸东北部城市东枝的一名居民就说:“我会投赞成票,因为官方说了,如果我们不同意,军队执政的时间会更长。”

  多年来,西方国家陆续对缅甸政府实行严厉的制裁,但缅甸的经济体系并不至于彻底崩溃,原因正在于其拥有石油、天然气,以及黄金、玉石、宝石和木材等多种天然资源,而且所得的盈利主要归军政府所有。显然,只要经济不垮,缅甸军政权也不会轻易失势。

  现在,欧美方面已经意识到,如果继续采取经济制裁,受伤害的将是缅甸平民,于是有人提议应该对缅甸实施武器禁令,直接打击军政府力量。另有学者表示,缅甸现在之所以出现政治和解迹象,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当局开始留意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亚洲国家并没有放弃通过接触来促使军政府让步,事实证明,胡萝卜加大棒比一味制裁更有效。

  过去10多年来,作为邻国的中国给予了缅甸强力援助,这也有利于军政权的稳固和延续。在中国的帮助下,缅甸甚至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举行了联合海军演习。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贫穷的缅甸垂涎于中国对其农业、能源、水电、通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援助以及供给数量惊人的廉价商品。

  中国的角色存在甚至为缅甸这次公投提供了信誉担保。如果军政府版本的新宪法草案在公投中获胜,意味着现状将持续下去;而如果赞成票达不到半数,要迫使军政府认账,就得由一直支持它搞公投的国家出面,其中中国说话的分量自然最重。当然,中国现在可以庆幸的是,缅甸已经以一种相对平稳的方式走向了“可控性民主”,而中国更可以以此为依据,要求欧美放松对缅甸的经济制裁,从而进一步增进自身在缅甸的战略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果敢特区副主席、彭家声之子写的文章,转过来给大家看看。





果敢的未来

                         作者:彭德仁

  果敢的历史,有三个重要的时期。

  一是距今35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一股追随明末皇帝南下的臣民在果敢地区落脚,这些汉民的后裔最终形成了今日果敢民族的主体。

  二是公元1897年,清政府与英国勘边定界,将果敢连土带人划归英属殖民地的缅甸,果敢从此被迫脱离母体,成为异域人丁单薄的少数民族。一百多年来,生活在果敢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七个民族已经融合为今天的果敢民族。

  三是1989年,果敢民族领袖彭家声率领果敢军民毅然脱离缅共停止内战,与缅甸联邦政府达成民族和解,并由此带动了大多数民族武装陆续与联邦政府达成民族和解的缅甸历史新局面。

  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殊分支,果敢民族永远珍惜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在中华民族最危机的岁月里,果敢组建自卫队,配合中国远征军坚决抗击日军达三年之久,使果敢成为日军始终未能突破的不屈之地:果敢民族对母体民族的忠诚,是用鲜血和生命来表达的。

  作为缅甸联邦的组成部分,果敢尊重缅甸联邦国家的统一心愿;同为一国同袍,果敢人民渴望与缅甸各民族人民一起努力,使缅甸——我们这个共同的联邦国家更加速地向着国家民主、民族平等和人民自由的世界文明主流方向前进:虽然前路曲折,但果敢民族对于国家美好未来的期待,是真诚和乐观的。

  由于疆域归属和血脉渊源的关系,果敢的未来,都必将紧密地与缅甸联邦国家和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

  果敢背靠中国,与中国语言相通、文化相近,是中国资本在缅甸设立工厂、开拓缅甸全国市场的理想之地;随着缅甸的和平发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资金和技术是有较大需求的,果敢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必将日益显现出来。

  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目前民族和平的基础上,努力争取民族平等的政治地位;只有民族平等,才能消除民族歧视和市场封锁,才能为果敢的明天争取到自由的、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今天缅甸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包括果敢民族在内的300多万分布在缅甸各地的华人华裔,正在共同孕育未来广义的果敢民族。在未来国家民主、民族平等和人民自由的缅甸联邦里;在未来缅甸联邦彼此尊重、相互促进的多元文化中,果敢民族必将如耀眼明珠,成为缅甸联邦不可或缺的优秀民族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会出兵金三角吗?
  

       佤邦目前面临着许多巨大的危险:首先是忧心忡忡的缅甸政府军一直在积聚力量,准备在适当时机像“解决”坤沙集团一样,彻底“解决”自称是缅甸现今最大的在野党佤联军;其次是现今执政的佤邦领导人,也在担心种贩毒问题会在他们之后无法控制,死灰复燃。
  
       另外,佤邦还随时面临美国以武力彻底解决的威胁,以及来自缅甸政府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还有泰国方面因为禁毒和领土控制区等问题与之产生的直接武装冲突。但是与各种“敌人”打了多年仗的不少佤联军士兵都表示他们并不怕打,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人可以战胜自己。418师的一名佤联军士兵说:“美国兵真的敢来吗?我们这里山高坡陡,他们干得赢我们吗?!”
  
       作为金三角的邻居,中国已从毒品过境国变为重要的消费国,受害不浅。到2002年底中国仅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0万人,全国涉毒县(市、区)发展到2148个,而中国毒品消费市场95%以上的海洛因来自金三角地区。
  
       对于美国咄咄逼人要对佤邦动武的宣称,在缅甸国内也曾经引起了一阵恐慌,而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中国也在2003年夏季决定由解放军接替原当地的武装警察,担任守卫中缅边境的任务,同时有此变化的还有中朝边境。尽管中国外交部指出“这是经过长期考虑后做出的一次普通调整,目的是要统一各地区不同的做法”……
  
       中国正规军重新部署到中缅边境,引起了许多国际问题专家的注意。从战略和军事方面来看,专家们认为:一旦缅甸局势失控,边界出现武装冲突、军火和毒品走私,都将严重影响中国南疆的安全和稳定,而有了正规军的驻防,可以防止混乱状态蔓延到中国;更为重要的是,一旦缅甸局面失控,外国军队就有可能借机进入缅甸,而解放军可以作出快速反应,为中国免受战火波及营造隔离带。
  
       曾经有记者这样问佤联军总司令鲍有祥:“美国出兵阿富汗同时认为解决了金新月的毒品问题,传说曾有提议中国能够效仿,用武力解决金三角的毒品问题,您认为呢?”
  
       鲍回答:“我认为应该采取和平、对话、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变成了民族互相残杀,是暴力行动,我认为这不合适。就拿我们佤邦来讲,老百姓种大烟,不是为了毒害谁,只是为了生存。如果谁来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是最好不过的。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受到武力压迫时,是要对抗的,如果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我们有嘴巴有脑袋,可以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东南亚非法军火交易网




柬埔寨 在整个亚太地区,柬埔寨可能是最重要的非法武器来源地。因为缺乏一个有力的政府,加上1991年战争结束后联合国解除武装计划的失败,以及柬埔寨作为东南亚大陆心脏的战略地位等因素,现在军火走私已经成为该国最有暴利可图的行业。1992年到1993年间,联合国柬埔寨过渡当局从20世纪80年代参战的各派手中共收缴了32万件轻武器和8000多万发弹药。据信,这只是越南、中国、泰国、美国和前苏联输送到柬埔寨的大量军火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尽管结束柬埔寨战争的巴黎和平协议授予联合国柬埔寨过渡当局广泛的权力实施军火控制,但当过渡当局澄清各派可以在不解除武装的情况下参加战后选举时,它在这方面的努力实际上就已经放弃了。结果导致一些组织毫不客气地迅速将准备上交的库存武器保留了下来供自己使用。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附近的杜特拉(Tuk Thla),有一个较具规模的非法武器交易市场,在这里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军火,包括AK-47和M-16突击步枪,手枪,手榴弹和火箭筒。这些武器的价格从5美元到120美元不等,主要取决于所买的武器及所处的环境。比如,带有4发弹药的40火箭筒最便宜时只需32美元就能买到;一把状态良好的新型号手枪,贵的时候可能需要花费100到120美元。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局截获的一次大型军火运输就暗示着柬埔寨市场上可以买到大量各式各样的武器。这批军火是准备运给阿萨姆邦联合解放阵线的,其中包括775支56式突击步枪,65挺通用机枪,10枚火箭弹,100件反坦克武器,50支手枪以及成千上万发步枪子弹。据保守估计,当前从事诸如此类非法轻武器交易的组织的利润高达15到10倍,高额的利润使这些组织见利忘义。
  
       泰国 泰国是柬埔寨非法轻武器运输的交通要道,据信柬埔寨多达80%的此类武器的运输都要经过泰国,有很多因素使这个王国深深地吸引着非法武器交易者,例如:其地理位置与柬埔寨毗邻;大量的外国游客和商人来往于该国(这使得混水摸鱼变得很容易);泰国拥有相对先进的通讯与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很容易渗透的陆上边界;再加上泰国是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国家,犯罪集团和走私分子只要愿意花钱就可以在政府高层中买到“保持沉默”,甚至能够买到“合作”。
  很多重要武器可以通过曼谷、普吉、清迈等地的交易商或是那些与老主顾保持密切联系的“中间人”等渠道进行流通。来自柬埔寨的军火运输一般有两条渠道,一是经由东部的占他武里(尖竹汶)进行陆上运输,二是经由南部的甘榜绍姆进行水上运输,到达泰国后再转交给“运输代理商”,再由后者完成进一步的或者最终的交货。其中很多武器被走私给了缅甸的毒品叛乱分子,这些毒枭们要么将军火留下自用,要么再转手倒卖,通常转给那些在印度或者斯里兰卡的组织。比如,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就经营着一张紧密的泰缅军火生意网,有时候也出租给在这块次大陆活动的其他组织。此外,还有大量的武器通过泰国南部的港口运给印尼和菲律宾的穆斯林游击队,这种运输要么是直接的,要么就是经由马来西亚的吉兰丹,沙捞越和沙巴转运。
  
       巴基斯坦 东南亚地区非法军火交易的蔓延,巴基斯坦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美国在巴基斯坦建立了一条重要的军火运输线以确保穆斯林游击队有足够的火力抵抗入侵的苏军。整个20世纪80年代,上百万吨的武器和弹药都是通过这条线路运到阿富汗的。为保证这些武器的供给,估计华盛顿共花费了60~80亿美元。然而,其中很多武器并没有被送到前线,负责控制和监督这条运输线的巴基斯坦内务情报机构将部分武器转移到了其他地方。尽管该机构的一位前领导人说过该组织目前仍有300万支AK47步枪,全部擦了油,包装完好,但武器的流失程度仍然搞不清楚。一些评论人士认为通过该线路运输的武器有近70%没有抵达原定目的地。
  自苏军从阿富汗撤军后,巴基斯坦轻武器交易活动就开始泛滥起来,其中很多这类武器就是巴内务情报机构从这条阿富汗运输线上截留下来的,但也有些是巴基斯坦的一些小型工厂仿照原品制作的。后来,这种仿制产品逐步成为这类武器供应的重要来源。目前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成了这类武器大量交易的零售中心,在这里,卖主出售的武器可谓应有尽有,如突击步枪、杀伤性手雷、反坦克地雷、机枪、迫击炮甚至防空武器系统。因为地缘上的相邻关系以及大量起义、叛乱组织的存在,东南亚地区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很多这类武器交易的去处。多数军火运输看上去是通过缅甸(经印度)运往泰国的,然而,同缅甸一样,泰国也只是充当该地区的一条主要运输通道而已。菲律宾南部的伊斯兰分裂主义分子被广泛认为处在这种交易的最前沿地带。据悉,诸如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和阿布沙耶夫组织部通过普吉和拉廊的交易商购买了大量的军火,其中很多又经由容易渗透的沙巴边境走私到了菲律宾的棉兰老岛。
  
         朝鲜 有证据表明朝鲜也有武器被运到了东南亚地区,从机枪到榴弹发射器以及弹药等。这些军火主要是通过香港、台湾和马来西亚(沙巴)进行交易的。这些武器的买主包括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和菲律宾南部的伊斯兰起义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26 10:36 , Processed in 0.04966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