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师子吼

佛经中的逻辑——摘自涅槃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达摩禅师后有慧可慧育二人。
  育师受道心行,口未曾说。
  二、可禅师后:粲禅师,惠禅师,盛禅师,那老师,端禅师,长藏师,真法师,玉法师。
  以上并口说玄理,不出文记。
  三、可师后:善师(出《抄》四卷),丰禅师(出《疏》五卷)明禅师(出《疏》五卷),胡明师(出《疏》五卷)。
  四、远承可师后:大聪师(出《疏》五卷),道荫师(《抄》四卷),法冲师(《疏》五卷),岸法师(《疏》五卷),宠法师(《疏》八卷),大明师(《疏》十卷)。
  五、不承可师自依《摄论》者:远禅师(出《疏》四卷),尚德禅师(出《入楞伽疏》十卷)。
  六、那老师后:实禅师,惠禅师,旷法师,宏智师(名住京师西明,身亡法绝。)。
  七、明禅师后:伽法师,宝瑜师,宝迎师,道莹师。(并次第传灯,于今扬化。)
  冲公自从经术,专是《楞伽》名家,前后敷弘,将二百遍。须便为引,曾未涉文。……师学者苦请出义,……事不获已,作疏五卷,题为私记,今盛行之。

法冲当高宗麟德时年七十九,推上去,可以推算他生于陈末隋初,当隋文帝开皇六年(五八六)。
  我们看了道宣两次的记载,可以知道当七世纪后期(六六四──五)时,楞伽宗的势力已很大了,《楞伽经》的疏和抄(抄也是疏的一种,往往比疏更繁密)已有十二家七十卷之多。
http://hi.baidu.com/o%D2%BB%D0%A ... 7524f30ad187da.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达摩是楞伽宗,而且其法嗣著作《楞伽经》的疏和抄(抄也是疏的一种,往往比疏更繁密)已有十二家七十卷之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国学的地方弄了一大堆印度人的东东,简直是笑杀全体中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骚胡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师子吼 于 2010-2-10 22:54 编辑

回复 80# 自由华夏


    就你这个水平的,我真的是提不起来兴致。啥也不懂,光知道掉书袋。

     在佛法当中,智慧有四种,一成所作智,二妙观察智,三无差别智,四大圆镜智。所谓转八识成四智,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转化成智慧后,是成所作智。第六意识转化成智慧后,是妙观察智,第七识末那识转成智慧后,是无差别智。第八阿赖耶识转成智慧后,是大圆镜智。四智虽名字各别,所依一心。因名相各自分别而已。最终所成,皆为般若智慧。

    楞伽经重点讲八识四智,在达摩之前,都是用椤伽经印心,不是传楞伽经。这个你要首先搞清楚。就是当弟子已经开悟之后,验证他是否真的开悟了,用楞伽经的内容去验证。六祖之后,改用金刚经印心。也不是传金刚经,只是拿金刚经来做印心工具。不同的人,修行方法不同,但证悟的东西总是一个。所以禅宗讲以心印心,这就是禅宗的根本。假如,金刚经不存在了,楞伽经不存在了,影响不影响禅宗的传承呢?不影响的。因为禅宗本身不立文字。不依靠文字来传承佛法。以后如果禅宗传得更久了,某些派别使用其它经典来印心,比如用圆觉经,用维摩诘经,用法华经,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了,可能不可能呢?当然可能了。那这个时候的禅宗就不是禅宗了吗?只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不变,传承不断,那就依然是禅宗。

     另外,别无知到拿神会说的东西说来说去的。禅宗之所以广为传播,最重要的是六祖的另外两个弟子,南越怀让禅师与青原行思禅师。他们与之下的马祖道一、石头希迁才是悟道的大德。其它宗派没有出现这两支那样兴旺的状态。研究文字不要走火入魔,偏听偏信。会让你失去应该具有的判断的。




     不管是用楞伽经印心,还是用金刚经印心,禅宗都是原来的那个禅宗。而不存在什么楞伽宗。注意看我78楼的最后一段话。那只是在讲法时与修行时的方法与重点的差别,不是所证悟的东西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达摩是楞伽宗,而且其法嗣著作《楞伽经》的疏和抄(抄也是疏的一种,往往比疏更繁密)已有十二家七十卷之多 ...
自由华夏 发表于 2010-2-10 22:21



      经论疏抄,从后往前一个比一个高级。经不会有什么错误,多是佛讲的,或者是汇集佛在不同会上讲的东西。论是大菩萨造的,能够保证正确,但不是佛讲的。疏则是写的人并没有完全开悟,不敢确定自己的东西是否完全正确,所以命名为疏,抄则更低疏一等,基本是在修行方法没有足够的高度,理解也未必正确,所以命名为抄。

       讲佛法,最重要的是开悟。不开悟的人,讲佛法,皆是魔说。所以写再多东西也没有用。如果是佛讲的,哪怕只有一个四句的偈子,也能使人开悟。而那些疏与抄,你背诵两大车也未必管用。这就是佛法的关键之处,不足为外人道也。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你说破大天去也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达摩以至神秀,都是正统的楞伽宗。慧能虽然到过弘忍的门下,他的教义──如果《坛经》所述是可信的话── ...
我们看这八条,可知神会很大胆的把《金刚经》来替代了《楞伽经》。楞伽宗的法统是推翻了,楞伽宗的「心要」也掉换了。所以慧能神会的革命,不是南宗革了北宗的命,其实是一个般若宗革了楞伽宗的命。
自由华夏 发表于 2010-2-10 22:19


    你知道五祖给六祖讲的是什么经吗?是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悟。五祖是神秀的师父。并且神秀并没有接到五祖的法。因为五祖把代表法统的衣与钵交给六祖了,并且五祖把法传给六祖后就再也不上座讲法了。这个时候你说达摩至神秀,都是正统的楞伽宗,你的意思是五祖讲金刚经,不是达摩正统弟子了?如果五祖都不是正统弟子,那神秀怎么会越过他的师父,变成正统弟子呢?

     一个开悟的大德,他有转变教法的能力。象四祖三祖等,还提到法句经、法华经、菩萨戒经、华严经、楞伽经、文殊说般若经、普贤观经、大品经、涅槃经、金刚经、观无量寿经、维摩经、遗教经等等、等等吧。六祖不识字,但也多次给别人讲金刚经、法华经、涅槃经等。以上内容见《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http://chatz.fjnet.com/html/kk/books/cyjd/rdax.htm,六祖讲各种经典的内容见坛经。

    所以,重点在一个法师是否开悟,开悟的法师可以讲任何一个经典,没开悟的人,纵然背诵三藏十二部也不行。开口就错。禅宗的传承,重点在以心印心,就看开悟没开悟,而不是看谁把经书背下来了。神秀没有开悟,纵然已经开始代师讲法,终是不能接禅宗法脉。六祖不识字,开悟了,那就是一代宗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慧能自能顿悟,何关五祖?
你非要慧能找个印度爷爷才满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五祖给六祖讲的是什么经吗?是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悟。五祖是神秀的师父 ...
师子吼 发表于 2010-2-10 23:30

您无视达摩及其法嗣是推崇楞伽经,而且大量注解楞伽经的文字僧。

这和慧能明显不同,

面对现实吧!

禅宗就是中国的,

和印度人关系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丈禅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和印度的要饭乞讨的和尚们就不是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宗的经是法宝坛经、律是百丈清规、论是各家语录。

纯属中华文化之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慧能自能顿悟,何关五祖?
你非要慧能找个印度爷爷才满意吗?
自由华夏 发表于 2010-2-10 23:44



    你对悟与不悟的了解,说明了你无法真正明白什么是佛法,哪怕我已经跟你说这么多了,其实你连边儿都摸不着。建议你去翻一下坛经,认真地读一下。里面有一句话,自威音王如来以下,凡无师自通,皆天然外道。也就是说,自悟是不可能的,明白吗?可以自悟成为外道,但不能自悟成佛。

    无论是慧能还是禅宗的其它祖师,皆有清楚的传承和法脉,不存在一个开了悟的,又不清楚自己的法是如何传到自己的法师。没有佛法的地方,最高只能修到辟支佛,辟支佛没有开悟。

     我已经明确地告诉你了,用什么经来印心,并不改变禅宗的本质。那是很表面的东西。禅宗的核心是灯灯相传,心心相印。重点是传的那个东西没有变。而跟检验的方法与检验的手段没有关系。禅宗传递的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传递的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才是禅宗的根本。再有,研究禅宗的事情,恐怕你只能在禅宗内部才能找出真相,那种认为研究几篇文字,就明白了禅宗的说法本身就是个笑话。禅宗的传承之中,直到今天,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观、血脉论也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不容忽视的。主要观点是:修佛入道,不外两个方法,一是理入,二是行入。“佛不礼佛,佛不拜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亦不犯戒。”这都是提纲契领的,根本性的法宝。


      至于百丈禅师制丛林制度,这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里涉及一个福田的概念。佛教僧众是的乞食其实是送福上门,是度众生并与众生结缘的一种方法。因为出家僧众是福田,舍一得万。也就是说老百姓给出家人一点点饭,得到的是千倍万倍的回报。种一点点善因,得无量善果。这是僧众乞食的原因。佛教传到我国后,因为我们国家的传统不一样,要饭属于下九流,皇帝愿意把所有的僧人供养起来,也就是说国家愿意出钱养着法师。所以百丈制丛林制度,让国家分田给寺院,寺院僧众自耕自种,自食其力。其实这是个退而求其次的方法,也是权宜之计。对僧人来讲,有了更多的属于“我”的东西,这对修行不利。当年乞食的时候,破五欲里的食欲,就是吃饭的愿望,日中一餐,过午不食。僧人除一衣一钵之外,别无他物,多出来的东西,都是别人的,能够一心修行。从有了寺院自己种地开始,那么僧人必须配备各种生活衣食劳作工具,增加了很多东西。由于工作量的提升,再一日一食,已经难以应付体力劳动了。百丈丛林制度,有其适应当时社会的积极意义,但从修行的角度上讲,损失很大。从送福上门,送佛法上门的角度上讲,损失也很大,这个损失是老百姓的。前面讲的修行是对法师的。

      当然了,你可能不信因果,不信福田,那还有什么说的呀,说到底就是你不相信佛法,不相信禅宗。因为禅宗虽不重点讲这部分,但禅宗不会说不信因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宗的经是法宝坛经、律是百丈清规、论是各家语录。

纯属中华文化之体现。 ...
自由华夏 发表于 2010-2-10 23:52



    禅宗要守的不只是寺院的清规,重点是戒律。出家比丘戒律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律三百四十八条,都是佛制定的。戒律这东西不是简单的象我们今天的法律一样的东西。它是对出家法师自身的一个保护,而不只是一种限制。有两个特别的地方我可以跟你解释一下。

第一,戒有戒体。戒体是从佛得来,这东西跟禅宗的传承一样,有清楚的传递脉络。当犯戒之后,戒体会缺损。有些戒体损了就没有办法再补回来了,有些能补。有些比丘犯重戒,就不是戒体有缺损的问题了,是失去戒体。这种情况要补就困难了,得重新受戒。戒体清净完整与否,开悟的法师能够看出来。

第二,戒有相应的戒神守护,有自觉的力量。就是说当你有戒时,处在要犯戒的边缘的时候,自己会知道,不存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戒已经破掉的情况。就是说你心上知道此处将犯戒,不去做,就不会破戒。戒是心上的东西。每条戒有相应的戒神守护。如果一条戒已经破掉了,戒神就离开,不再保护你了。听说每条戒有五个戒神守护,这个没有仔细研究,不知道真假。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是不允许看的,偷看戒律,与犯戒同等论处。也就是说,看了就得守。不守就是犯。

      我们国家的寺院,不管什么宗派,授戒传戒,通常都归律宗管。律宗是专门以修戒学戒传戒为修行方法的一个宗派。也就是说,禅宗和念佛的净土宗一样,要受戒,去找律宗的受,不管你修的是念佛还是打坐,只要受比丘戒,那就是二百五十条,完全一样。所以不存在你所说的禅宗单独的律。戒律之外,另有清规,这个不同寺院确实有不同,各宗派也略有不同。大菩萨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出家的比丘也有这东西。这部分即使有违犯,那也是轻罪,甚至不算罪,但违犯戒律,则是重罪。目前我们国家的律宗基本是南山律及四分律。

       至于你谈到论,佛家的论很多,大多数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禅宗的论大多数是挂在达摩祖师名下的,差不多十部左右,都很短。除此之外,还有五祖著的一部《最上乘论》。这之外,恐怕就没有了。虽然可能会有我不知道的,但数量非常有限,应该两只手数得过来。所以你想说禅宗是依各家所著的大量的论修行的,恐怕你要失望了。另外,五祖在这部最上乘论里面引用了非常多的佛教经典,也就是说有很多经的名字。与你所认为的达摩一直到神秀都是正宗楞伽宗有相当大的出入。你不妨去读一下看看。另外,给你指出一点,神秀的禅是如来禅,走的渐悟的路子,因为顿悟的法门没有传给他。而达摩一直到六祖,走的是顿悟的路子,叫祖师禅。祖师禅的特点就是不点不悟,必须要开悟的祖师去点化才行。

       禅宗的经,目前看,首推金刚经,然后是坛经和维摩诘经。其它的象法华、楞严、华严等也都可以参考。论的方面则主要是达摩祖师著的二入四行观与血脉论。还有一些象安心法门、无心论、绝观论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执着于所谓“印度的”,“中国的”……太可笑了!佛教已经融入中国文化的血液中,这是你所无法否认的!如果你非要执着于这一切,那么你就回到原始社会吧!因为现代生活中的一切,又有哪些离得开西方传来的科技呢?
禅宗是佛教——确实无疑!无论他所依据的是什么经典,他的核心思想是佛教的!这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1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的宏传也是随因缘而转。哪里有因缘,那就有佛法。没有什么所谓的“印度的”,“中国的”……
佛法真实不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1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ireEyes 于 2010-2-11 13:59 编辑

另外,师子吼说到了中观和禅宗的关系问题,我在这里也说一下,我的中观思想与传统的中观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中思想想主要是指三时佛教中的般若时,但我认为三时佛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否则的话会有致命的漏洞。
比如“缘起性空理论”,所谓“性空”,就是对“自性”——事物的绝对性、独立性、永恒性的否定,也就是说,“性空”理论是建立在“自性”这个虚假概念上的——虽然他是对这一虚假概念的否定。打个比方:1+1不等于3,但有人错误地认为1+1等于3,于是,一个智者告诉这个人,1+1不等于3,这个观点没有错,但他并不能使人得到1+1等于几的正确答案——当我想到这里时,几乎崩溃了,因为我所深深信仰的佛教,竟然是一个空中楼阁!
此外,“缘起性空”理论的另一个致命弱点是:如果他真如一些传统中观论者所说的是“了义”(关于对“了义”概念的理解,我另外再说)的话,那么,当我们理解了“缘起性空”理论之后,就应该成佛了,但是却没有。至少那些生来就没有产生过“自性”观念的人,比如说那些生来就为生存忙碌,没有思考过人生本质的,或者那些智障者乃至动物等,他们应该没有产生过“自性”的观念,他们应该生而成佛,但是为什么事实不是这样呢?传统的中观论者会将此问题推给“俱生我执”,但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俱生我执”与“缘起性空”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没有关系,为什么要说“缘起性空”呢?直接说“俱生我执”不就行了吗?事实上,“俱生我执”与人们对“自性”的执着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比如说,一个人怕死,并不是他认为人是永恒的,独立的,绝对的,恰好相反,正因为人们知道人并非永恒的才怕死。因此,如果说“缘起性空”或者说中观是“了义”的佛法,将会使佛法处于“无意义的空中楼阁”这一竟地。
而佛教中的其它概念,如“真如”、“实相”、“园成实性”等,如果不以“缘起性空”理论为基础,就会堕入外道的“自性”见中,如佛所说:阿陀那识甚深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中观智慧是佛教的核心,贯穿于三时佛教中,我将他分为:二谛中观、实相中观、瑜伽中观。有机会时,我会写出来,让大家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师子吼说到了中观和禅宗的关系问题,我在这里也说一下,我的中观思想与传统的中观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
FireEyes 发表于 2010-2-11 13:34



    兄台的思维深度是目前在国学版我见到的人里绝无仅有的。非常赞叹!

     兄台对缘起性空有很深入的思考,这真的是太好了。不过不应该停下来,应该继续深入地思考,终有一天能够发现世界的本质。我在此也谈谈我对缘起性空的理解。缘起性空,说的就是法,就是我们周围世界里的万事万物及千万种乃至亿万种理论,包括时间、空间,包括世界本身。有形有象的东西全归入法。但此处有一个例外,就是我们的自性。这个东西不是有形有象的,也不是缘起的。把它称为自性,是因为禅宗这么叫,当然了,也可以把它叫佛性、叫真如、叫圆觉,或者起个你认为合适的名字也可,或者不起名字,我们都知道说的是那个东西就是了。那个东西不是缘起的。除掉这个东西之后的世界,包括我们这个世界,即器世间,再包括法,都是缘起。这些东西没有生命,也就是没有自性。也可以说成是自性空。这就是性空之理。缘起是指因缘而起,我想这个不难理解,万物出生、生长皆有其因,皆有其理,这就是缘起。不管是具生我执还是法我执,都是缘起的。佛教本身也是缘起的,了义也是缘起的,就连法本身都是缘起的。了义与非了义,只是为了说明法本身是否高级与完备及普适性而已。

     佛法中分两部分,理与事。缘起性空这个理论如果真的证悟了,那就是大菩萨,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大菩萨?因为我们还没有理解透,我们只是在字面上理解了而已,还没有在现实当中真正的理解,如果现实当中理解了,那就应该明了一切皆是因果所成。纵然不跃出因果之外,也能处之泰然,纵有刀杖加身,也能坦然受之,因为那是自己曾经欠别人的,皆无实性。能够明白缘起之理,证得性空之事,也就能够知道因果无作无受,本来空寂,得无生法忍。那时候山河大地皆如浮云,再不能遮自己的眼,碍自己的事了。甚至想去他方造一个世界也是信手拈来。想去他方世界,转瞬间便化身千百万至他方国土。理与事二者须圆成,才有此力。光理上会,道理上理解了是不行的。

     现于世间的佛法身本身也是缘起的,为了指导大家修行,让众生悟入佛之知见。除此之外,你说佛法是空中楼阁也没有问题呀,因为从第一义谛上讲,不说之说才是真说。了义经典的一个特点就是一定去掉了分别相。比如金刚经上说:如来说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这就是了义经典的特征。如来涅槃之前说自己讲法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也是这个道理。佛法是标月指,是指路灯,过河的舟楫,度生死海的慈航,但明其意,到达目标,法本身并无实性,自性本空。明白月亮是什么了,手指就不需要了,已经过了河了,没有必要把船背着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兄台的赞叹。我的确进一步思考了,否则我早就放弃了佛教信仰了。不过我的观点与兄台有些不同,有空再细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执着于所谓“印度的”,“中国的”……太可笑了!佛教已经融入中国文化的血液中,这是你所无法否认的! ...
FireEyes 发表于 2010-2-11 13:01

禅宗是中国人创造的,你非要按到印度人头上,是何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0 00:25 , Processed in 0.04651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