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uzo

中国劳工:被遗忘在欧洲的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军团“远征”欧洲(一)

  华工出国由来已久,但在一战期间有组织、有计划且大规模地来到欧洲心脏的文明大国法国,还是第一次,其本身意义深远。这些大多目不识丁的农民,许多甚至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村庄,现在突然离开故土和中国,远涉重洋,历经艰险,来到所谓世界文明中心,其心理落差当然很大,比“刘姥姥进大观园”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有所准备的留学生初来乍到都要有一段适应过程,何况这些未受过教育、未出过远门的农民。更何况,他们是来到饱经战火的法国,为英、法两国国防事业服务,没有过渡期,也没有什么跨文化教育。他们人一到便直接投身繁重甚至危险的工作中。其在法国的生活究竟如何呢?
  
  虽然华工被招募时被告知不上战场,但英法两国从他们受雇之初即用军事方式管理他们。如果比较英法两国的招工团,则它们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性。首先,两者主要都在中国华北地区,特别是在山东省招募。其次,两者的主要目的是相同的。对英、法两国而言,华工的招募是为军事目的、为帮助他们赢得战争服务的。英法两国的军事部门负责华工招募,华工通常按照军事编制生活,并有军官指挥。甚至在抵达法国之前,英国招募的所有华工都得按指模,并且佩戴一个上面镌刻有中英文号码的铜牌或手镯。这些号码成为华工唯一的身份标志--至于他们的名字,是不重要的。在到达欧洲以后,所有华工还要再按几次指模。一位亲历者写道,“当华工们排队'按指模'时,每一个手指头都要单独按指模,接着五个手指头再一起按下去,然后五个手指头再一起按两次指模。”军事化管理是华工在法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军招募的华工尤其如此。英国方面管理华工的军官是费尔法克斯(B.C.Fairfax)少校。华工,特别是那些为英国军队效劳的华工,通常在战场附近工作。他们每天列队上班,而且步伐整齐,这通常给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一则报道,在1917年4月初,当英国招募的第一批华工抵达法国时,当地华工营附近的法国村民“欢呼雀跃,全村男女老幼200余名都出来欢迎中国人”。如果华工在法国期间违反纪律,他们将受到英国的军法处置。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至少有10名英国招募的华工按照军法被处死。甚至华工的通信也受到英国军方的管制。英国华工营的邮政机构准许每个华工每月写两封信,所有华工的信件都必须经过法国战区英军总部的华工邮局的检查,然后被打包寄到英国国防部在中国的招工代理处。同样,英国在威海卫的招工代理处把华工家人的信件打包后直接寄往法国战区的华工邮局,然后再把这些家书交给华工本人。
  
  虽然英法两国的根本目标大致相同,但两国在华工的工作安排上略有不同。法国招募的大多数华工在法国军方的安排下在战线后方的军工企业上班。部分华工则在平民区的民营企业上班,尽管这些企业是为法国军方效力的。不过在1917年中国正式参战以后,法国当局开始经常公开地派遣华工到战场附近工作。就英国而言,几乎所有的华工都在前线工作。两国政府在华工的管理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法国招募的华工所得到的待遇要比英国招募的华工得到的待遇好。比如,法国付给华工的工资一般比较高,而且对工人的管理也比较宽松。而一般说来,英国华工营的待遇差,管理也严格。例如,英国不准华工进入各种咖啡馆或酒吧,而法国则没有任何这样的限制。英国当局也不讳言他们对待华工的恶劣态度,他们甚至以此为荣。英国人吹嘘说在英国华工营的华工“纪律最严格,并且他们受到的限制远比在法国华工营的华工受到的约束多”。由于两国对华工的态度和待遇有差别,一些不满英国粗暴管理的华工有时私自跑到法国华工营工作。笔者发现的英国一份文件这样写道:“(华工)54857号自1919年3月到同年5月(未经允许)跑到法方9号华工营。苦力68211号在失踪六个多月期间,曾在好几个法方华工营逗留过。英方第149号华工营的两个华工不久前因逃跑未遂而被抓住,他们供认曾在里特(Litte)附近的法国华工营生活过。”
  
  针对华工逃跑等系列问题,英方不思改进管理方式,反而抱怨法国人民对华工太友好了。在法国战区英军司令部的一位军官抱怨说,法国当地“居民对华工的友善行为致使英国军方对华工进行严格的管制非常困难”。为了防止华工逃跑到法方华工营,英国军方建议法国也采取同样严格的管理措施。1919年7月,英国军方在给法国军方的信中写道,“强烈建议”法国对华工应同样实施严格管理并要时刻禁止当地居民与华工往来。同时,英军变本加厉,对华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从战争结束后的1919年英国对华工实施的如下条例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军团“远征”欧洲(二)

  (1)华工出入要出示通行证,而且要标明日期,盖章并签字。每日收工后,带队的华工工头应出示写有该营队番号的集体通行证。华工在晚间不得离开华工营地。
  
  (2)要经常对华工进行突击式点名,同时还要检查华工营是否窝藏有潜逃的华工。
  
  (3)华工营的警卫要及时报告任何来访的其他华工营的华工。
  
  (4)如华工在出勤方面犯有过失,直接负责华工出勤及其行为的工头要受到惩罚。
  
  (5)工头与华工都不得拥有除帽子之外的其他平民制服,因为这类衣装容易被华工用来化装出逃。
  
  此类视华工如囚犯的条规出笼,充分反映了英国管理华工的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华工固然有许多不足之处,甚至违法乱纪,但主要根源在于双方在文化、风俗及语言上存在巨大的鸿沟。许多误解的产生都是因为双方无法有效沟通和缺乏相互理解,结果造成华工逃跑甚至犯法等悲剧。事实上,华工营里的绝大多数军官不懂中文,翻译人员也严重短缺。例如,在一个有4200名华工的华工营里,只有5位译员、13位军官和一位护士。一般而言,每个华工营中仅有两三个白人军官,而且他们大多不懂中文,更缺乏可靠的译员。有时英国华工营的指挥官必须借助下级军官提供的一个日常用语手册,上面标有发音注释的中英文对照的习惯用语。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导致许多本可避免的事故发生。例如,1917年10月10日,这天是中华民国的国庆节,本来应该是华工的假日,但一个华工营被迫照常上班,于是华工营发生骚乱。最后该华工营的英国指挥官命令武装士兵向反抗的华工开枪,造成华工5人死亡14人受伤。事后调查认为“这次华工骚乱也许是因为他们误解了英国指挥官的命令……英国军官和英国士兵在对待华工的方式上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纪律规范”。1917年12月,在法国枫蒂奈斯(Fontinettes)的一个华工营再次发生暴乱,在四个华工被枪决以及多个华工受伤的情况下,这个华工营才被制服。根据基督教青年会(theYoungMen'sChristianAssociation)的报告,华工营发生的许多误解甚至冲突大多系缺乏正确和及时的语言沟通所致。
  
  除语言问题外,双方文化上的隔膜和误解更是酿成华工营管理上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上述事件中,大多数华工的“犯规”都是源于误解。1918年1月1日,曾参与华工管理工作的格雷(C.D.Gray)上校在一封密函里一语道破了英国华工营管理上的各种问题所在。他认为,华工营管理工作出现的许多问题,责任不在华工而在军官。许多管理华工营的英国军官根本就不称职。他们不懂如何管理华工,也不知如何处理因语言沟通或误解产生的问题,只知一味采取高压手段。结果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进一步恶化。格雷抱怨说,任何一点纠纷出现后,军官经常不分青红皂白,在未弄清楚华工问题之前,便开枪弹压。格雷指出,许多军官因为不了解华工,便对他们严加防范,经常诉诸严厉措施,并限制华工自由。他在该函的最后写道,华工如管理得法,工作会十分出色,但英国的管理方法,亟需改进。格雷在信中还说到,有些英国军官似乎害怕华工,所以在收工后便把华工的自由限制在铁丝网范围内。更为可笑的是,有一次一名军官按照军法审问一个华工时,他拿来许多盘子,因为他认为中国人起誓时是要摔盘子的,然后才会说出实情。对中国人的不了解和语言上的隔阂使得英国军官无法了解华工的真实想法。
  
  如果说不懂中文、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军官可能对华工实行粗暴的管理方法,那些因传教士背景曾在中国生活过的英国军官对华工的管理甚至更糟。这些人有中国生活经历,自以为熟悉中国下层生活。如类似出身的一名叫TomBryson的英国军官管理华工的理念就是,对华工要凶、要狠,不能善待。此人出身传教士家庭,在天津生活多年。他声称中国的普通苦力甚至不能像样走路,你对这些中国佬越好,他们越不买你的帐。有些英国军官认为中国人是“吃人族”(cannibals),因此管理华工的态度极其恶劣,动不动就动用暴力手段。当然不是所有军官都是如此无知、无人性,也有些军官比较公正,态度较好。
  
  英法两国的华工均系民事合约招募而来,但到法后实行的却是军事管理,合约和管理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矛盾。除了这种矛盾必然造成冲突外,英国人的种族主义观念也是造成管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管理方法是与管理态度密切相联的。英国之所以采取粗暴严厉的管理措施来对付华工,往往是他们强烈的种族主义情结在作怪。在英国人心里,华工只不过是低人一等的苦力,是不成熟的儿童。出于这一心理,他们对华工棍棒相加,要求华工“尊重及服从”,同时并不倾听华工的需求。英国当局从来不认为华工与英国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英国军方坚持严厉的管理政策,禁止华工与欧洲军人或平民往来,多是与这种种族主义心态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军团“远征”欧洲(三)

  也许最能反映英国人对华工的种族歧视态度的是当事人所写的一首诗,作者克兰(DarylKlein)是英国华工营的军官。此人的战时日记保存下来,这首诗就是记录在他的日记里,题目叫《幸福的华工》,内容如下:
  
  其在中国出生,
  
  一生孤独、凄凉、生活艰辛。
  
  ……
  
  伟大的白人突然降临,
  
  为其空白的人生找到指路的星辰,
  
  帮其负笈海外,
  
  跻身十万华工其中。
  
  在战火纷飞的法兰西寻找新的生命及命运……
  
  显然,在这首诗的作者看来,华工并非来拯救英国,而是来受白人开化启蒙的。这位克兰甚至认为,华工营的理想的英国军官不必懂中文,关键是必须具有洞察华工心理的能力。
  
  整体说来,法国管理下的华工待遇较好,工资较高,行动也比较自由。中国驻法公使胡惟德在1918年3月4日给外交部的报告中写道,华工在法待遇与合同“大旨并无不合,自法国招募华工以来,其合同已屡加改正,足见法政府善善从长之意”。根据李骏的调查,法招华工所在工厂大都属法国军械部管辖之军械、枪、炮及火药等工厂,陆军部管辖之各军区粮台及军衣工程等地以及海军部所属之造船厂等。其中亦有商办工厂,但均与法国国防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英招华工只能享受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国庆节等,不享受一些西方的节日。而在理论上,法招华工与法国本地工人平等地享受法律的保护。法招华工应享之休息日除与同工厂工人一样外,尚有中国国庆节、春节两个节日(但因战时管理,法定休息日并非经常兑现,这成为华工不满之处之一)。比如,每逢春节和国庆节等中国节日,华工们可以改善伙食,通常还可以享有几天假日。法国人对华工独特的风俗习惯的体谅可谓是无微不至,法国当局还拟定详细的大纲来让管理者知道如何才能容纳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法国政府甚至设立了一个跨部门联席会议专门负责处理外籍工人事务。
  
  法国华工营的种族歧视与英国比要轻得多。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蒋廷黻(1895-196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战区的华工营服务过,他观察到“英国军官呆板而严格,除了公务,官长与工人间简直没来往”,但“法国官员和工人们往来多,甚至和工人们开玩笑,给他们讲故事,有时与他们共食”。蒋廷黻后来写道,“根据我的观察,华工与法国人的关系要比他们与英国人的关系融洽得多。除了双方纪律的不同之外,法国军官对待华工的不同态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法国人的种族意识要淡薄得多,他们的态度比较民主,对手下的华工也更关切”,而英国军官“总是爱显示军官的架子以及白人的优越感”。因为缺乏高人一等的心理,法国人对华工一般比较公道。如《时事新报》在1920年12月26日的报道中写道,有一次两个华工与一个法国小工头冲突,小工头头部受重伤,提起诉讼,法国华工总办为华工代请律师辩护,结果判决小工头是被误伤,华工没有错。又有一次,几个华工在酒馆喝酒,有两个法国妇女与他们打情骂俏,旁边一个法国人吃醋,动起武来,导致一华工头部受伤,后者提起诉讼,结果那位法国人被判坐牢数月。
  
  当然,法国人对华工的种族歧视事件也不是完全没有。1917年5月,来自法国勒阿弗尔(LeHavre)的一份治安报告指出,当地部分法国人对华工不友好,他们甚至聚众抗议当地的华工。原因是,这些法国人担心,“如果法军继续伤亡的话,法国就没有男人了。因此,我们继续打仗还有何意义?其结果只会使中国人、阿拉伯人和西班牙人娶走我们的妻子和女儿,并瓜分我们迟早要在前线为之献身的法国领土”。法国男人的担心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在一战期间许多法国妇女参加工作,有多种机会同华工接触,产生感情。在某种程度上,华工在法国还颇受当地女人青睐。华工赵山林后来回忆到,一位教他法语的法国老太太有意撮合他同其女儿结婚,但他因在国内有未婚妻而谢绝。蒋廷黻1918年7月来到法国,作为青年会的干事为法招华工服务。他在回忆录里提到,有一天他在青年会华工服务中心工作时,一位法国女子跑进来告诉他,她想同该地区的杨姓华工结婚,请他帮忙促成此事。蒋廷黻提醒她,中法生活习惯不同,问她是否考虑到未来作为中国人媳妇后生活的挑战。该女回答说,她一切都考虑了,她甚至准备同他结婚后回到中国。该女向蒋廷黻解释其为什么如此坚定,她说,“如果我待在法国,我可能永远也结不了婚,即使我能幸运地嫁了人,对方也可能是个莫名其妙的家伙,把赚来的钱都喝了酒,醉后发脾气打我骂我。我认识杨已经一年,他从未喝过酒,我认为他也永远不会打我。我想,嫁给他一定很好。”因为华工的声誉如此之好,他们中的许多人的确同法国女人之间有浪漫故事发生。华工与法女结婚者不少并引起法国政府注意,其内政部曾出一通告,谓华工缺乏经济实力,中法习惯不同,劝告法国女人在嫁给华工时要特别小心。中国政府对华工同法女结婚也表示关注,并由顾维钧公使声明表示,中国政府可代负相当责任(如证明当事华工未婚及发给结婚证等)。有趣的是,对华工出洋非常看重的李石曾当时在法国报章发表文章,“略谓吾人极端赞成中法或中欧美人之联婚,盖人类进化之途径,人种调和亦其最要者”。“一时华工婚娶法妇女问题,竟成为中法间问题之一重要论点。”据统计,大约有3000名华工与法女结婚并留在法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军团“远征”欧洲(四)

  应该指出,虽然法国人对华工的态度比英国人好,但法国的华工管理也有问题。李骏称“法人管理华工,多不得其法,而又不得其人”。李骏在其报告中写道,华工到法后习惯不同,文化不高,对于法人每多怀疑。法人则不谙华人性质,立规繁多,做事毫不通融,因此彼此很容易产生误会并导致冲突,小事演变成大事。“华人持棍携石,法人开枪集兵,地方法警实行干预。而华人为自卫计,不计利害。”华工在工厂常与法国及他国工人一起工作和生活。李骏在其报告中写道,“所不幸者,华人与黑人极不能容,彼此嫉视之心甚大,不知起源何故。”华工和黑人经常械斗,“两方常有死伤”。“安南(越南)人与华工则转能和恰,华工与黑人争斗之际,安南人必与华人齐心抵御。”可是,法国政府担心安南人受华人爱国言词影响,尽量将他们分厂工作。在管理方面,一般而言,法国华工营有总管一人、翻译数人。华工一切问题均由法人翻译传达,华人翻译不能指挥治安人员。而法人翻译在华多年,熟悉中国下层社会的恶习,对华工时常严加责骂,华工对其怨恨不已。
  
  如前所述,美国在法远征军没有自己招募华工,而是向法国华工营借了大约1万名华工。这些华工为美军运输弹药、掘战壕等。根据劳工转借协议,从法国华工营借来的华工理应遵守法国的规定,然而美国人一般不遵守协议,并且按照他们自己的旨意来管理华工,有时还蛮不讲理地处罚华工。华工大多不愿为美军工作,美兵也常有同华工发生斗殴之事。天津华工陈宝玉后来回忆说,他所属的英招华工与驻扎附近的美兵曾发生严重的肢体冲突。他提到,在1917年3月的一个休息日,二十几个路过的美兵侮辱几个在街头散步的华工,双方发生冲突。结果引发附近许多赶来支援的华工同美兵的集体斗殴事件,导致20余名华工和10多个美兵受伤,陈本人是打架受伤者之一。在华工的强烈抗议下,美军派员到医院慰问受伤华工,并保证美军侮辱华工事件不再发生。自此群架后,美兵知道华工敢回击,不是好欺负的,肆意侮辱华工也就敛迹多了。根据李骏的分析,美军管理下的华工,处境恶劣的原因如下:第一,旅美华侨不见重于美国人。美军对在法华工也是如此。第二,美军部分士兵教养差,对华工有高人一等之感。第三,美国人性情刚烈,体格魁大,性情暴躁,对华工稍不如意,则举拳相向,甚至体罚。第四,美国人办事固执,不给华工合同之外任何奖励,让华工失望。凡此种种,导致有些华工自动逃离美军管辖的行为,例如1918年7月10日夜160名华工集体大逃亡。
  
  同英法一样,华工与美军缺乏有效的交流渠道。白焦转引一家报纸报道说,华工与美军存在很深的沟通问题,“惟美人欲了解华工之所言,或欲使其了解,乃一极困难之事。例如有某华工操作甚勤,一日因其眼有疾病,故为妥置暗室,以保其目。乃送入卫兵所,俾其调摄。彼不解美人之说明,而疑为嫌其工作惰劣,因情意隔阂,而激起冲突”。下面谈到的一个典型事件可以说明当时美国军官与华工在语言沟通上是多么地困难。有一天,当带队的美国军官下达华工上班“出发!(Let'sgo!)”的命令时,差点酿成华工的一场暴乱。“Go”在汉语里的发音和“狗”的发音相近,对许多中国人而言,尤其对中国的北方人来说,被称为狗是一种严重的侮辱。华工们错误地认为美国人以狗称呼他们,因此拒绝前往工作。
  
  应该指出的是,与清朝不一样,民国政府奉行保护华工的政策。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于在欧华工的生存状况并未不闻不问,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对协约国虐待华工事件提出强烈的抗议,并要求协约国尊重华工的人权,不得有所歧视。为了保障华工的合法权益,早在1916年,当华工启程远赴法国之际,北京政府农商部和外交部就共同审核制定了一项旨在保护这些出国华工的新法令,决定“凡侨工所在地方得因必要情形设管理侨工委员”,“管理侨工委员由外交部内务部农商部会同呈请认命”。这个新法令不久获得通过。随着大量华工被派到欧洲援战,北京政府国务院在1917年9月设立了侨工事务局,直属国务院管辖。张弧被任命为首任局长。
  
  为了保护华工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生活,早在1916年11月底,驻法公使馆即选派李骏作“保工委员”,“专办注册、查案、劝晓、保护事务”。李骏系1912年由交通部派送的留法学生,法国中等商校毕业,1916年学成时被任命为华工事务员,办事历练。李骏在其给华工的第一份通告中说,他将巡视各华工驻地,“迟早必到。凡关于我工界旅法同胞一切幸福,一切痛苦,无不尽心协力,谋之去之。惟工界同胞务知吾国与法国习惯不同,法律有别。”“凡我同胞,愈宜格外自爱,处人处己均当立于有理地位,尤宜尊重法律习惯,不愧我文明人格,则凡事交涉乃易得手。倘有屈抑,骏虽无不尽心竭力为我工界同胞伸之,倘若故意生事,自作自受,骏虽有力亦无可如何。”可谓言之衷衷,苦口婆心。李骏在其给华工的第二份通告中则比较关注具体事宜。他告诫华工,不要擅自停工罢工,有问题通过法律解决。要戒赌戒斗,要听从作息安排,不要擅自行动,自由散漫。在以后的多次通告中,李骏均予告诫,并帮助华工解决实际问题。华工的许多问题源于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同时,华工自身问题亦多。华工年龄多在18岁以上、40岁以下,以山东人居多,他们血气方刚,容易冲动。用李骏的话说就是,“华工智识浅薄,恶习不改。”华工受外人欺负,因语言及文化不通,不知求助法律,常回厂呼救于自己同胞,于是华工结伴群殴、滋事。华工最大的毛病是好嫖、赌、群殴,恶习太多,不遵守规章制度。在李骏的调查华工工厂作工情形表中,几乎每次都提到华工好嫖好赌的恶习。史义瑄根据自己为华工服务的近距离观察而写道,嫖、赌是华工的两大问题。此外,酗酒也是一个华工中广泛存在的毛病。另外,华工不讲卫生、大声喧哗以及大惊小怪也是常为人诟病的一面。甚至晏阳初后来也说道,华工“在火车上食花生,弄得满地皆皮;车上吐口水;法人风俗,男女携手而行,华工指而笑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军团“远征”欧洲(五)

  李骏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法招华工。但是,诚如前文指出,英国招募了绝大多数在法华工。但中国驻英使馆对英招华工管理不如驻法使馆得力,该馆称“馆中员少事繁,无从遣派”得力人员“常查”。驻英领馆最终找到山西官派留学瑞士的在校学生潘连茹塞责。潘在工作未完时于1919年11月底辞职回国,驻英使馆只好改派一陈姓秘书代理。潘不如李骏能干,其报告虽不乏有益信息,但大多敷衍了事,语焉不详,不得要领,没有多少价值。
  
  应该强调的是,基督教青年会对改善华工劳动之余的单调生活及改造他们的人生观作出了重要贡献。基督教青年会于1917年秋到英法华工营设立服务中心,并选派众多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为华工服务。这一安排让中国未来的精英有机会与华工进行直接的接触。他们之所以到欧洲是因为这些受过西式教育的中国青年已经迷上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所倡导的世界新秩序,认为中国可以受惠于新的国际体系。他们想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华工服务,并为促使世界新秩序的早日实现尽自己的一份努力。1917年10月,哈佛大学的博士生史义瑄率先到法国帮助华工,教华工地理和数学。史义瑄为山东曲阜人,1911年获庚款奖学金来美。其他人如晏阳初、林语堂(1895-1976)和蒋廷黻等人不久也紧随其后,到法国为华工服务。在服务中心内大多设有写信室、杂货店、演说厅、娱乐厅,大的中心会馆大厅可容纳千人,小者也可容纳百人。在中心工作的许多留美中国学生经常组织的活动有为华工写信、举办演讲,向华工解释世界大势、祖国前途,开启其智慧,灌输爱国思想;此外,也组织文娱活动及体育比赛。杂货店多备中国货物,如咸鱼、饼干、香烟、牙粉、手巾、火柴等等,不一而足。华工工作之余,来此或消遣,或听演讲、请人写信等。中国政府和人民为基督教青年会设立的华工服务中心提供财政及人力、物力支持。如青年会在中国国内募款2万余磅。上海中国青年会、中国教育部也积极地帮助在法华工,他们从国内给华工寄去大量的书籍、杂志,使华工能够及时地了解国内的情况。华工对青年会表示由衷的欢迎。在马赛工作的华工王佛仁写道,“诸同胞,由外来,辛辛苦苦到马赛。坐号房,心不快,一天到晚不自在。青年会,善招待,华工同胞莫见外。早九点,把门开,直到四点都可来。学国文,把字猜,又念又记真是快。学写信,上讲台,编好做好真是快。天天听讲莫懈怠。笔纸墨,不用买,随时来要无妨碍。有报看,有棋赛,许多玩意很奇怪。有电影,畅心怀,星期二五两点开。诸同胞,勿徘徊,须知有利毫无害。叹光阴,最可爱,今日过去不能再。同胞呀,勿疑猜,请到青年会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凭吊华工墓(一)

  在英国紧张辗转七天之后,我们取道荷兰去巴黎,前去查阅一战华工的档案资料。
  
  一战华工史是曾被英国人、法国人忽略,甚至忘却的一段历史,曾是历史教科书中被简略的史实。
  
  1914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等国组成的联军同德奥等国的部队在欧洲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战争的巨大伤亡使交战各方兵员锐减,劳力奇缺。特别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使英法等国的人力资源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为了挽回颓势,英法等国把目光转向中国,以招募华工解决战争需求。1916年10月,英国在威海卫设立招工局和华工待发所,英法传教士则在山东,直隶等地进行招幕活动,一批批农村青年涌入威海卫。这些人员经过报名登记,体格初检、签订合同等手续之后,又被编排成班、连,开始队列、行军、体操等体能训练。经过短期集训之后,又登上征募而来的英法商船,运往欧洲战场。从1917年年初到1918年年中,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威海卫出发的华工达54000多名,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华工招募基地。
  
  华工到达法国后,即被编为华工军团,配属到英法联军作战部队从事挖战壕、运弹药、埋尸体、修路架桥等战勤服务,还有不少被迫投入战斗。华工们的命运非常悲惨。有的被虐待致死,有的染病而亡,有的则因饥饿与劳累抛尸他乡,而在敌机轰炸中遇难和在战斗中阵亡的更是不计其数。
  
  在英国查回的档案中,有不少关于华工出发欧洲前的记载,但缺少去欧洲后的记录。因而我们想到法国查阅华工档案,充实一下这方面的内容。我们有意识地取道比利时去巴黎,目的是想顺路考察诺莱特华工墓地。
  
  诺莱特华工墓地位于法国西北的努瓦耶勒市郊区。2月14日晨,我们在华人朋友的引导下,随车从布鲁塞尔出发,沿比、法沿海公路驶向努耶勒市。下午3点多钟,我们赶到努耶勒市郊的诺莱特小镇。前行不远,便到了墓地。
  
  墓地在路旁不远处的田野上,由齐腰高的石墙围成,围墙内有几棵松柏。墓地内排列了十几排整齐的墓碑,墓碑由清一色的白玉石做成,规格统一,约60多公分高,30公分宽,6-7公分厚。碑上方刻有“流芳百世”、“勇往直前”等字,中间竖写着死亡华工的名字,旁边注有华工的籍贯,下方还有刻着一串号码。那是给华工的编号,出国前就打印在每个华工必带的手箍上。墓碑排列得非常整齐,碑前碑后都是一片长青的草坪。
  
  墓地大门是座中国式的牌楼,楼两侧的牌柱上刻着时任中国驻英公使施肇基的一副对联:“我欲多植松秋生长远为东土荫,是亦同瘐袍泽勋劳宜媲国扬名。”联后注明,一战期间有9900名华工遗骸丛葬于法境。而根据有关资料,死亡人数远不只此。当时到达欧洲的华工近14万,而仅在英军与法军中华工死亡和下落不明的就接近两万人。目前,在法国和比利时葬有华工的墓地有69处,只安葬了1874名华工。我们到的这个墓地是最大的华工墓地,葬有华工842名。墓地面积不是太大,还有好多墓碑没有竖在园内的地上,而是镶在围墙的内壁上。在这里死亡的华工有多少是从威海卫出发的尚不清楚,但这儿葬的大多都是山东人,特别是寿光一带的较多。在我们粗略的目视中,发现有文登的滕书德、王喜、戚守训和荣成的王卫福、李成祥、董方成六名华工的墓碑。
  
1.jpg


法国诺莱特小区路口的花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凭吊华工墓(二)


  我不知这六名华工现在的亲属是否还记得他们的一去不归,是否知道遥远的异国还有他们的墓碑。但我敢说他们的亲属未曾在他们的墓碑前烧过纸、上过香。不,不只是六名威海华工,而是9900名华工,两万名华工,他们的亲属很少有人能够在他们死亡的地方烧香磕头。站在墓前,我的脑海展现的是档案中描述的威海卫敲锣打鼓的欢送场面:整个高丽码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华工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背着统一的行囊,有的还带着锣鼓、乐器一队队向码头走来。欢送的亲属、朋友也成群的向码头涌来。华工们有的停下来与朋友交谈,有的向亲友掏送一盒香烟,有的则把训练期间省下的钱递到路边颤微微的老父亲手中,……然后赶上队伍,登上码头,踏上了等候那里的商船。
  
  想不到的是他们踏上的是一条客死他乡的不归路。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战,为中国的地位而战,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可辱没的民族气节。他们的遭遇应该公正地载入史册,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的尊严应当得到恢复和承认,他们应该受到后人的尊重和纪念!
  
  来此之前,我们就想用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方式,代表家乡父老表示一下怀念之情。结果,跑了好多商场商店都没买到香和纸。无奈,我只得买了些水果放在墓地当中,再点上几支香烟插在地上,每人都郑重而虔诚地磕了三个头。
  
  死去的华工永远地、永远地躺在这里,而当时活着的华工也没有因战争的胜利而改变命运。
  
  1918年11月11日,一次世界大战以协作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以华工的生命和鲜血换取了战胜国的名义,然而却没有换来战胜国的地位。在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借美、法、俄等国的支持,以强盗的逻辑取代了德国在青岛的地位。当时,出席和会的中方代表顾维钧在列强代表面前厉声驳斥所谓中国没派一兵一卒的谬论:14万华工在欧洲战场欲血奋战,有谁敢否认他们对战争的贡献?
  
  弱国无外交,国弱受人欺。巴黎和会期间,那些为战胜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华工并没有享受到战胜国的国民待遇,他们的命运很长时间没人过问。在华工们的强烈要求和团结斗争下,1919年秋被陆续遣返。但回到祖国的只有11万人,另有3000多华工选择在法国定居。
  
  80多年过去了,华工们都相继去世。他们或带着遗恨长眠于法兰西地下,成为永远不能返回中华故土的游魂;或带着不忿、带着遗撼度过了委屈的一生。让华工们得以慰藉的是,随着国家的富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他们不再被人冷落、被人遗忘。在诺莱特小镇的路旁,一方碧绿的草坪放着一对雪白在石狮。那是旅法华人社团捐建的。虽然石狮不是很大,但那是华人地位的像征,表明华人在法兰西国土上的存在。每到清明祭日,在法国的华工后裔、华人社团的代表纷纷前来扫墓祭拜,而且香火越来越旺。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中法交往的增加,华工们的功绩越来越多地得到法国人和法国政府的肯定,他们将3000旅居法国的华工称之为中法关系史上的先驱。
  
  2002年4月2日《参考消息》报道:2002年3月30日,中国驻法大使、法国各华人社团代表和华工后代700多人赴法国西北部的努耶勒市,和法国当地政要、退伍军人一道,在埋有800名华工忠骨的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园举行公祭仪式。法国总结希拉克、法国总理若斯潘的代表分别在仪式上宣读两位领导人特地写来的信。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称,华工史迹“在中法关系史上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篇章。”我们应该缅怀这些先烈。
  
  另据《中国新闻网》2002年3月30日报道:法国最后一位“一战华工”辞世,享年一百零三岁。这名华工叫朱桂生,江苏溧阳人。1917年来法国,战后与法国姑娘结婚,并育有一子二女。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曾于一个月前拜访过这位老乡。
  
  2002年3月,一战华工史上又该记上这一特殊的日子。
  
  2002年10月12日


2.jpg

法国诺莱特华工公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CCTV专题片-------追忆一战华工

   1.jpg

  华人世界,世界华人的家园,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今年的11月11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整整90周年,近日英法等国都举行了一系列盛大的纪念活动,在这些盛大的纪念活动的背后,几位普通的中国人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角落以自己的方式祭奠和纪念着他们的亲人,我们来看这幅图片,图片的这一家三口是来自中国山东的程玲一家人,他们在11月11号专门从中国来到法国祭奠自己的爷爷毕粹德,毕粹德当年就曾经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1919年因战争中排雷而丧生异国他乡,而他仅仅是参与一战的14万多中国华工中的一员。在90多年前,14万多名华工来到欧洲大陆,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帮助英法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现代战争的胜利,其中有近两万名华工在战争中身亡,就此长眠在欧洲大陆的土地上,没有回到故乡,那么当时这14万华工为什么要来到欧州,在这里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遭遇,本期节目就为你讲述他们的故事。首先,我们先把目光转向上个世纪初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斯福蒂南大公和夫人索非亚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同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此为由对塞尔维亚宣战,这场看似偶然,其实不可避免的大战终于爆发,几乎整个欧洲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当中。当时,决定战争胜负的战场在西线,由英法军队对德国作战,双方共投入的数百万兵力,由于谁都没有力量速战速决,双方开始了旷日持久而又残酷异常的阵地战,同时,坦克、毒气弹、新式大炮等先进武器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使参战各国都遭受了空前的惨重的伤亡。就在这样一个硝烟弥漫的年代,14万多中国劳工背井离乡,踏上了欧洲大陆。而这些中国劳工身上是背负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离开家乡的。当时的中国刚刚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第一次变得似乎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北洋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就意识到这是一个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恢复自己大国地位的机会,为此,中国政府曾经计划以直接派出武装力量支援协约国的方式参战,并以此为机会,收复被德国强行租界的胶州湾,进而收回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丧失的国家主权,但是,在中国有着巨大利益的英国,并不希望看到一个以强大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所以对此项计划予以排斥。再加上当时一些其他条件的限制,使得这项计划未能付诸实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又提出了以工代兵的计划,即以派出中国工人到欧洲的方式,为英法提供战争支援。已经饱受战火蹂躏的法国很快接受了这一计划,英国最初对这一计划仍然持反对意见,但是,前线士兵的伤亡迅速增加,导致兵源和劳动力严重不足,为了赢得战争,英国最终不得不接受了这个计划。于是从1916年到1918年期间,共有14万多名英国和法国在中国山东、河北、江苏等省招募的劳工飘洋过海,到达战火纷飞的欧洲。
  
  而当这些中国劳工抵达法国的时候,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如此多的中国人踏上欧洲的土地,他们也许更不知道,在他们的身后是一个民族对再次获得尊严的渴望,一个国家要重新赢得尊重的梦想。
  
    吴建民(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为什么要派华工来呢?因为当时西方大国做出了种种许诺,对中国你要派华工来支持这场战争,那么胜利之后,中国可以恢复自己的大国地位,所以中国人来了,来了15万人,有两万人是在欧洲,主要是在法国,对法国人来讲,这段历史是被遗忘了,但今天发掘这段历史很有意义。在当时中国是一个弱国,法国是一个强国,在法国人有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支持了法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两万人死在法国土地上不算少,在法国人当时劳动力非常匮乏,由于战争非常艰苦的形势下,中国人来支持了法国,所以法国人了解这段历史也非常重要,就说明这应当说是中法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的事件。
  
  这些中国劳工中有96000人被分配给英军,37000人由法方支配,还有一万人帮助美国远征军,他们在法国各地从事修筑道路、架设桥梁、装卸船只、制作军火等艰苦繁重的工作,还有一些到农村去务农,解决由于当地青壮年参军而造成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这些来到欧洲的中国劳工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他们身强力壮,吃苦耐劳,每天工作十个小时,由于他们的到来,使相同数目的英法青年可以走上前线,直接参战。1917年8月,由于中国也对德国宣战,这些中国劳工被大批送往前线,从事挖掘战壕、搬运伤员、运送弹药等危险的工作,有的则直接拿起枪投入战斗,不少人在战场上牺牲,中国劳工出色的工作赢得了英法军方的高度赞扬,协约国军队总司令、法国元帅弗西称赞中国劳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的完成各种任务。
  
  巴斯蒂(法兰西院院士):这些中国劳工起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在战争期间,我们急需人手和劳动力,这些中国工人的到来使工厂运转起来了,他们还积极参与兵工厂的工作,因为在那时候法国男人们都到了战场上去了,在工厂、乡下、种植业都很缺男人,也缺少劳动力,而那些在农村劳作的中国人是最受欢迎的,因此,很多人都留下来了。
  
  总体上来说,他们被认为是很能干的,也是很受欢迎的。
  
  在整个战争期间,在欧洲的14万中国劳工当中,先后有将近两万人在艰苦的劳动中累死或病死,在德军的轰炸中遇难,在战场上阵亡或失踪,有的刚刚到达法国几天就遇难,甚至有一些还在去往法国的途中时乘坐的轮船就被敌军的潜艇击沉,葬身大西洋。这些牺牲的中国劳工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埋葬在了法国。
  
  然而令人遗撼的是,当这场残酷战争的硝烟终于散尽,人类又见到和平的阳光,欢庆和平的时候,这些曾经为和平的到来献出了汗水、鲜血和生命的中国劳工却没有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
  
  在战争期间,中国劳工们除了要在艰苦的环境下承担繁重的劳动之外,还要忍受英军官兵的歧视与虐待,而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外交大臣贝尔弗指责中国对一战毫无贡献,他显然无视中国劳工做出的贡献,无视中国劳工血染欧罗巴的事实。英法政府也把中国劳工视为妨碍地方安定的替罪羊,迅速把他们遣送回国,由于当时的法国政府长期没有公布有关中国劳工的文献,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并逐渐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
  
  吴建民:在凡尔赛和会上面,三巨头做出的决定对中国人是非常不公正的,所以当时对于中国人这个重大而重要的贡献,他们几乎是不屑一顾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战后,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华工们组织了工会,他们提出了一些正当的要求,比如像在1925年的时候,他们提出了六项要求,其中包括为华工立碑,为华工的死难家属发放抚恤金,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教育经费,这些要求都没有,根本没有置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劳工的贡献得不到承认,没能争得应得的权利是必然的,而对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来说,希望通过参加一战维护自己的尊严,为自己争得国际地位的梦想也在1919年的凡尔赛和会上破灭了,当时,中国要求收回被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然而这个要求被拒绝了,主宰会议的英法等国不仅没有把山东半岛归还给中国,反而给了日本,中国要求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一员的希望再一次破灭,消息传到了中国,引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愤慨,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新的救国道路。
  
  90年来,当年留在法国的一战中国劳工们在饱经了生活的沧桑之后,也都先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大多被埋葬在当地,和他们当年牺牲的战友一起静静地长眠在欧罗巴,等待着后人的公正评价。
  
  在法国的华人始终没有忘记先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多年来他们一直为一战中国劳工获得公正的历史地位而努力,在1988年一战结束70周年的时候,经过当地华人组织的不懈努力,法国政府公布了有关一战中国劳工的历史文献,尘封70年的那段英雄史诗终于重见天日。1998年,法国政府在华人聚居的巴黎13区树立了石碑,上边用中法两国文字写着,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这时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过去了整整80年。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近些年来,法国一战华工的历史作用越来越多的被关注并承认,在纪念一战终战90周年之际,法国有关官员、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以及法国华侨华人又来到巴黎13区的一战华工纪念碑前,祭奠这些在一战中不幸遇难的华工们。在活动中,负责法国负责国防及退伍军人事务的国务秘书博克尔表示当年的西方列强屈从于日本的压力,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是不公正的,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一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历史又往前走了一步。
  
  现在,人们所知道的当年的一战中国劳工已经全部离开了这个世界,在那样一个时代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没能给自己和中国带来应该得到的。那么在今天,我们想起了90年前这些离开故乡,奔赴万里之外欧洲战场的中国人,想起了这些永远留在异国土地上的同胞,我想,当他们听到后人在今天祭奠的声音,看到历史为他们做出的公正评价时,他们可以安心的长眠在欧罗巴的土地上了。好,稍后为您播出华人故事,欢迎继续收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比较多,收集整理也比较仓促,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静下心来慢慢看看。欢迎指点帖子里的错误,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说实话,今天就看那几个视频就米时间了,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好好的。。。慢慢的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痛的回忆,珍贵的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 ...
pigpig 发表于 2010-8-1 16:32



    谢谢pigpig帮忙顶贴~~~~悲催啊,那么辛苦收集的资料居然没人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4# zuz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pigpig帮忙顶贴~~~~悲催啊,那么辛苦收集的资料居然没人看~~~
zuzo 发表于 2010-8-1 23:26


一定会有人欣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会有人欣赏的
pigpig 发表于 2010-8-2 00:58



    谢谢pigpig,不过你楼上的图挂了~~~~~百度的图片都有防盗链的。需要下载后本地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pigpig,不过你楼上的图挂了~~~~~百度的图片都有防盗链的。需要下载后本地上传。 ...
zuzo 发表于 2010-8-2 03:30


可是我自己能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8# pigpig


    ac49d68aee5233539e2fb49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真不招人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0 04:46 , Processed in 0.06161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