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77|回复: 54

[东方区] 普粤之争 看普通话历史演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申明:近期在外网发现有本人的一些原创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谢谢合作!

七月很热,广东关于“推普废粤”假命题也被炒得如火如涂,甚至在粤的洋人也参上一脚。当然这种振荡波要持续多长时间,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普通话在中国的演变历史,我们倒是可以坐下来,静下心,读上一读。毕竟不了解历史,吵的再凶,也只是成了别人的棋子,贻笑大方。

我们知道,现在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话当作标准的。但早期的北京话并不是这样,据考证,400多年前,即明朝末年,从意大利来的传教士利马窦曾用罗马拼音记录了大量的当时的北京话,从记录中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当时的北京话是有大量入声字并且没有zh、ch、sh等翘舌音的语言。

这说明了当时的北京话不是现在的北京话,也不是现在的普通话,因为无论北京话还是普通话都不具备这些特徵。400年前的北京话,也就是明朝的官话,实际是吴语。

那么原来的北京话又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北京话,并且做为普通话来推广的?这要从满人入关,统治中国大地说起。

满人入关进驻北京后,为了社区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把紫禁城周围10里之内的汉人全部赶走而专属满人居住,这个范围称为北京内城,10里之外称为外城。于是,北京城出现了两个社群:满人社群和汉人社群。也就是北京城出现了两种语言:内城说满话,外城说明朝官话。

满清初期,曾想把“满语骑射”作为维护统治的一项基本国策,但由于满语是一种北方民族的语言,其短暂的历史文化局限了满语的成熟水平,它的发音和语法都十分的原始,词汇量更是堪少。北京很多普通平常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成了新鲜事物,难以满足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满、汉人之间的交流是这样,在满人之间也同样无法把日常生活所碰到的东西表达清楚,至于象汉人的建筑工程用语、艺术语言、医学及其它科技用语等高级语言更加无法表达,这样的形势在北京面临着无法交流的危机。

于是,学讲汉语成了满人唯一的选择,也就是满人开始学讲当时北京外城的明朝官话。可惜满人学讲汉话并不比现在外国人学汉语来的高明,它的发音首先把入声字一下子就全丢了。历史是残酷的,随着使用人口的增加,这种让当时的汉人老百姓笑掉牙的蹩脚汉语成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共同语言” ---我们暂且把它称为“满式汉语”。

“满式汉语”最早是在北京内城流行的,并成为清朝统治者的官方语言---“满清官话”。“满清官话”形成后,随着满清政权在地域上的延伸,操着“满清官话”的八旗贵族也就从北京的皇家内城走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各地的第一行政长官的口音又成了当地的标准口音。并在当地的上流社会向平民社会不断地渗透壮大,最终使“满清官话”成为当时中国的“国语”---早期普通话。

从严格意义来说,早期普通话不是意义上的北京话,而是当时的北京“内城话”。

经满清王朝200多年在中国的统治,再经过孙中山政权以一票之优势对“国语”地位的表决,再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宪法上“国家代表语言”条文制订,以及对早期普通话的完善、补充及推广,演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普通话。

说了这么多,普通话的脉络已经很清楚了,400年前可考的普通话是吴语,400年后的普通话是北京“内城话”。

(后边资料收集再续)
发表于 2010-8-2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样子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的胡说八道,听听北京市四周的口音就知道楼主在放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

其实很多人还是不太明白,这普通话不就是汉语吗?话虽这么说,但并不是这么简单。

普通话顾名思义“普遍的”、“共通”的语言。从上文分析可知,满清之前,并没有“普通话”这一词,据说,最早出现这一词是在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1956年2月,国家把普通话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

这个定义是通过投票决定的,是做为国家官方、全国通用的语言。由于“普通话”这一词具有历史特定背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大陆官方叫“普通话”;台湾官方叫“国语”;东南亚华人叫“华语”;学术界叫“现代标准汉语”等等。

不管怎么称呼,普通话怎么演变,做为中华炎黄子孙现在通用的共同语言,就现代完善之处和广泛程度,是不容质疑的,是应该被认可和传承下去的。

当然了,我们现在把共同语称为“普通话”,在古代是另有其名的。

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而河洛古语是当时的标准。

从秦汉开始,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南方。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作为标准。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话为标准音。这时的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汉语已经有了很大差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语的产物,而建康话是南迁晋王室的语言和当地语言融合形成的,也是今天吴语的源流。

隋朝统治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参考洛阳话和建康话为主。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

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了《广韵》。

元代以首都大都话为基础,制定《中原音韵》,作为标准音。并且废除《广韵》的标准音地位。这样,中国北方的方言有朝着大都话靠拢的趋势。有专家也表示,元代的标准音是蒙古式汉语,丢失了很多传统汉语的特征。

明代以后,朱元璋将南京话为基础的《洪武正韵》作为标准音,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吴语的一种。

清代雍正帝在(1728年)设正音馆,制定了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官话”作为标准音。

呵呵,这一梳理下来,已说明了很清楚,我们现代的普通话已不是纯正的古汉话,它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在原有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而南方地区的那些争议方言,就真的是代表一种纯正吗?不见得!它也早已被当地的土语所同化,时间是个残酷的敌人,就拿粤语与吴语比较一下,差异性就很大,可见,要争个赢输,谁也不见得比谁高尚。(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lcsx


    你能保证北京市四周的人都是远古不变的人?再说了,史料证明,满清时北京就被分为内外城,内外城操不同口音,早期普通话是“满式汉语”北京内城话,与主题演变的历史有什么冲突?

想反驳不会懂得用事实说话吗?人身攻击有意思?

真是让人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观点不敢苟同,这两天有时间写个文章可交流一下,不妨来个历史茶坊擂台赛也可以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人掌 于 2010-8-2 23:42 编辑

据说是四川话最终以一票之差被否定的。
可是大家知道吗?
据考查,在云南好些地方还在讲内地古话,
外地人到云南认为云南话土,实际云南话不土,而是“古”,
由于大明朝流亡云南的几十万大军和不愿接受清朝统治的数百万百姓在云南沉淀下了中国古代的语言,
云南地处边远闭塞,与外界交往较晚,而形成这一特色。
例如:云南临沧的西南一带,“你”,是说“奴”,近似“侬”,
还有《西游记》等古典小说里的好些语言和云南好些方言相同,知道吗《西游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好了,言归正传,
我完全支持推广普通话,也同样喜欢各地方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人掌 于 2010-8-2 23:44 编辑

回复 5# 0591

哦!~~~
原来是这样,
总算解开我心中一直不明白的一个迷团了,
难怪云南临沧市镇康、永德一带的人到北京,一讲方言经常会被一些北京老人问是哪儿的?你们讲的是老北京农村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svman


    嗯,有不同的观点才有不同的交流,这才是AC之幸,是国人之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仙人掌


    我们福建闽南话与广东、广西客家话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慢慢听都会听出一点。比如:方言锅叫“鼎”,他叫“伊”,老师叫“先生”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0591

我们这里“农村”的“村”说“聪”,
“存钱”说“从且”,
指别人、他人的那个“人家”(不是住户的人家),说“阿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0591

哦!~~~
原来是这样,
总算解开我心中一直不明白的一个迷团了,
难怪云南临沧市镇康、永德一 ...
仙人掌 发表于 2010-8-2 23:38



    嗯,这就是证据,能明确反驳楼主所说的什么明朝官话是吴语,普通话是满式汉语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csx


    你能保证北京市四周的人都是远古不变的人?再说了,史料证明,满清时北京就被分为内外城 ...
0591 发表于 2010-8-2 23:11



   楼主传播的都是些夹带私货的谎言。偏偏会忽悠很多不懂思考的人。也许楼主本来就是被忽悠的人,属于应该被打醒的人之列。当然如果楼主也可能是专门来散布谎言的。从北京四周再扩展,广大的北方地区话都是相通的,北京话只不过是北方话中的一个地方口音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 现在大多数文字的发音和古代的发音都是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传播的都是些夹带私货的谎言。偏偏会忽悠很多不懂思考的人。也许楼主本来就是被忽悠的人,属于应 ...
lcsx 发表于 2010-8-3 06:39



    这帽子扣得。。直接一个都就把楼主定义了,先把对手置于缺乏道义的一方然后再发动言语攻击,好身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周边地区村庄的名字很多有个“各“字,比如说王各庄、杨各庄,李各庄等等,据说这个“各“就是古汉语的“家“的发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专拣,没有发言权。
但通过LZ的文章,倒是证明了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不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中国模式很适合用来完成世界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开始“正宗论”了,你们才是正宗的,你们才是正根,语言啦,文化啦,人种啦,我们是鞑子,说胡语,赞胡都,1912和1949两朝先贤对国家通用语的选择,都不如你们,你们最能看透问题,你们最有资格继承优秀文化。
地球都快装不下你们了,你们快移民火星吧。
伟大的百越先灵们,快召唤你们的子孙从中国的大地离开吧,他们已改说了胡语,要亡了,要亡了,日子是不能过了,身份是彻底混乱了,快带他们去火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官话不是吴语
是江淮官话!
http://baike.baidu.com/view/23596.htm?fr=ala0_1_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87年

  中国语言地图集 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 晋语首次被划出官话;已成为方言学界事实上的分类标准(方言学界以外,旧分区方式仍有所提及)
 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绵阳话、西安话、扬州话为代表。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北方的东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南方除客家等方言区以外广大地区的西部和东部。

  主条目:东北官话 北京官话 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区 特征 主要分布省份 主要城市

  东北官话 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且派入上声较多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部分地区 沈阳、长春、哈尔滨、延吉、佳木斯

  北京官话 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且相对均匀,北京官话:又称华北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北京(含郊县),河北北部,辽宁、新疆、内蒙古部分地区,共计北京市辖区与32个县市,分为京师、怀承、朝峰、石克四片(其中石克片有争议)。使用人口1500万左右。尽管北京官话的名字含“北京”二字,但它的主要分布不在北京,而在原“热河省”境内,承德、赤峰、朝阳都是原热河省的城市。这就决定了北京官话里的大多数分支的语音特点与北京话有一定的区别

  冀鲁官话 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去 天津、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北京、山西部分地区 天津、保定、济南、沧州

  胶辽官话 三声三调或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 辽宁辽东半岛、山东胶东半岛 青岛、烟台、大连

  中原官话 三声三调或四调,古入声派入平声、中原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河南、陕西关中、山东南部为中心,覆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390个县市,分为郑曹、蔡鲁、洛徐、信蚌、汾河、关中、秦陇、陇中、新疆南疆等九片。

  兰银官话:分为四片金城片、银吴片、河西片、新疆北疆片

  西南官话 三声四调或五调,古入声一般派入阳平,有些地区仍为入声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 昆明、贵阳、成都、重庆、恩施、宜昌、荆州、武汉、常德、桂林、柳州、河池、来宾

  江淮官话 四声五调,古入声一般仍为入声 湖北、安徽、江苏三省长江以北沿江地带,江西、浙江部分地区 黄冈、孝感、合肥、扬州、南京、镇江、九江

  中国语言地图集对官话分区的基本标准是调类,具体的说,是古清音声母入声字的演变状况。这是历史上首次将官话分区标准确切总结为语言学特征,过去的分区法则基于行政区划,以致于各区官话的共同特点难以总结。
http://baike.baidu.com/view/295982.htm?func=retitle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8 06:10 , Processed in 0.05874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