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0591

[东方区] 普粤之争 看普通话历史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汉语普通话规定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有以下好处:

一、是近代的官方语言,而且使用的时间较长。从清朝开始到民国时期,已经使用了300多年。规定什么话作为普通话不能舍近求远,不可能把隋、唐、宋、元、明的官话作为现在的普通话,因为那时候的话到底怎么说,已经不大清楚了,只能选择近的。

二、能听懂的人口多。即便不经专门学习,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云贵川渝的汉族人基本都能听懂普通话,因为这些地方的方言,其基本音与普通话区别不大。而南方方言区的汉语,使用的人、能够听懂的人都相对较少。因此普通话便于推广。

三、普通话的语音和语法相对简单,易于掌握。普通话的汉字只有四个声调(算上轻声也只有五个声调,而轻声只不过是把阴平轻读),粤语则有九个声调,哪个便于掌握,一目了然。要推广的东西应该简单、容易掌握,普通话具备了这个条件。

四、在中华复兴,汉语逐步走向世界的情况下,普通话的优点更是不言而喻。外国人学汉语本来就困难,如果学方言、特别是南方方言,肯定更困难得多。普通话有利于向世界各国推广汉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独旅人 于 2010-8-3 10:35 编辑

有没有广东人在?
广州话“您先慢走”是怎么说的?
写下来是“您行先啦”但是不是这么读,读音是:您横(三声)先啦。

读音已经很难考证,但是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广州话是比普通话更“标准”的古代语言。
古代文言中走为“行”,跑为“走”,玩命的跑叫“疾奔”。
“先”今意为“先后”,古代意思就是“在……的前面”或者“……之前”。

当然我说这个不是要“推粤”。继续看下去:
在广州住过的人通常对“士多店”挺熟悉吧?为什么这么叫呢?难道古语的商铺叫“store”?我靠,不就是英语“商店”的音译吗?这样的词汇还有很多,诸如“士多啤梨”英语为strawberry,即使不会英文,汉语来拼也知道是音译的啦。多好听的草莓俩字变成了“士多啤梨”这种怪怪名字。

综上所述,粤语实际上也是一个掺和了各种语言之后的文化积淀的产物。什么叫正宗?就语言来说,没有正宗不正宗,只要能交流就行。为什么全国学英语?因为英语比世界语更世界。这是一个发展的结果,全世界的文献大部分都是英文版的。
再往下讲: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很简单,就是一个相对“先进”的文化(如果把“粤语”当做作文化的话)对“落后”文化的抵制。西方国家多为拉丁语系国家,尤其以使用英语的为多,普遍看不起非拉丁语系的族群。
类比一下:如果中国56个民族就是一个地球,就是56个国家的话,很简单就能看出哪个语言受欢迎。广东以前就是这个中国地球的“西方国家”,而这个中国地球的“联合中国”推出了他的“世界语”--普通话,就不会受到“西方国家”的欢迎。

就像八九十年代北方很喜欢时不时的说一句广州话一样,现在中国也很喜欢时不时的夹杂一两句英语。如果广州不再领先其他省份,唯一能保住的就是“先进的”粤语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官话不是吴语
是江淮官话!
yangking 发表于 2010-8-3 10:07



    你说的江淮官方是北方语言的次方言。根据楼主的资料“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话为标准音。这时的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汉语已经有了很大差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语的产物,而建康话是南迁晋王室的语言和当地语言融合形成的,也是今天吴语的源流。”以及“朱元璋以南京话为标准”,都证明了明朝官话就是吴语的次方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ndaomusi 于 2010-8-3 12:52 编辑

总之,只能怪中华民国选择性错误,。。。。。。

现在都觉得方言土的很,很多人都这么觉得,其实是习惯性问题,如果现在的普通话是其他方言的话,估计你也会觉得现在的普通话很土。

也许我从小没有遇到过真正称职的语文老师(估计很多人都这么觉得,或者你觉得我是个学习差的人),即对古诗等的押韵觉得难以理解,或者说不能轻松地去理解和根本写不了古文古诗词,我估计也与普通话有关,我仅个人觉得是经过近100年的普通话推广的结果,即全国性的语文教育已经断代了。

历史假设不了,所以对于每种方言的保护都非常重要,不然过个若干年后,中国人更无法理解古代中国。保护得最好手段,就是使用,因此不能强迫不说方言,如果都不说了,谁来传承,最好的方法让每个人都既会普通话,又会方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淮官话区居民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次普粤之争不感兴趣。纯粹打酱油路过。语言的统一和其他如法律法规文字的统一道理一致。仅仅是为了交流方便。不赞同推普费粤!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不是单一一个语种,也不是有多少语种就有多少官方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只不过是北方话中的一个地方口音罢了。

这话说的符合实际。楼主夹带私货,应该接受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lichen7454


    接受批评,欢迎摆理拍砖。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官话是有两种的,北为北方官话,接近现在的北京话(非普通话),南方官话为吴语(南京话为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官话是有两种的,北为北方官话,接近现在的北京话(非普通话),南方官话为吴语(南京话为代表)。 ...
davykidd 发表于 2010-8-3 14:44



    总算有人支持南京话是吴语的观点了。握手啊!再握手啊!!!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批评,欢迎摆理拍砖。呵呵

北方话的变迁,实际上从汉唐时期就开始了,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北方的统治,都对北方话产生了影响,入声应该是从金元时期开始消失的,否则《洪武正韵》也用不着刻意的恢复入声。
满族为了统治汉族,“学讲汉语成了满人唯一的选择”,这一点你说的很对。但是凭空臆测出“满式汉语”就不对了。试想北京内城能居住多少满人,靠他们改变北京乃至北京周边省份人民的语言习惯吗?何况还有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全国各地汉族读书人。把北方汉语的变化归咎于某个单个民族。说你夹带私货,恐怕没有冤枉你。呵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davykidd


    南京官话怎么可能是吴语!
朱元樟是淮右壕州人,就是现在的风阳!
其功臣故旧也大部分是其周边的人!
他们说的是什么话?
当然是江淮话!
反而其一大对手张士城的首府既是苏州,说吴语是肯定的!
朱灭张后,报复很深!
朱会舍了自己的家乡话,
去说自己最讨厌的张的吴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avykidd


    南京官话怎么可能是吴语!
朱元樟是淮右壕州人,就是现在的风阳!
其功臣故旧也大部分 ...
yangking 发表于 2010-8-3 15:04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有一定道理,在古代没有全国广播,和全国电视的情况下,所谓的官话,通常就是宫廷的话,军队的话。以出身论,吴语统治了明朝的官方语言,属于吴语的自我拔高。
而且明朝大部分时候都定都北京,所以利玛窦到北京所了解的官话,与《洪武正韵》有相当出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话的确比普通话要古要雅。比如“吃饭”叫“食饭”,“喝茶”叫“饮茶”,吃喝vs饮食,哪个文雅,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但是因此就要阻止普通话的推广,那就是因小失大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二千多年前的古人都知道标准的一致性有多重要。
作为国家和省、市级的电视台,用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那是理所应当的。大家可以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二条明确做的规定。
法律没有强制规定公民在家里使用什么方言或者不使用什么方言。但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就要依法行事,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tian 于 2010-8-3 15:43 编辑
总之,只能怪中华民国选择性错误,。。。。。。

现在都觉得方言土的很,很多人都这么觉得,其实是习惯性问 ...
wendaomusi 发表于 2010-8-3 12:51



    你说得很对,普通话要不确立为国家通用语,它也是一种很土的话,只是历史选择了它,所以它成了高阶语言,方言土语就成了低阶语言。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人群,不认为自己的方言是低阶语言,所以就有了抵触,有了反感。所以一些污蔑普通话为胡语的牛皮癣,就特别受这些人欢迎。这些人对自己方言和文化中的百越成分视而不见,反倒是常喜欢自居正宗。
    说句大实话,有些广东乡村,虽然自称汉族,但是长相与越南人高度同质,广东的同志如若不信,请自行搜索越南的新闻,看看越南人长什么样,反正华夏正根从常识上推导,长相不是这样。
    有些人我给总结一下,就是这样,当我们痛骂日本人的时候,你们就说蒙古人和满人也很可恶。告诉你们要学习普通话时,你们就说这是胡语,不如你的方言更正宗,或者就是反问干嘛不直接学英语。喜欢称北京为“胡都”,喜欢意淫自己是汉文化的红卫兵,还时不时搞点地方小独立,吹个优越感的小泡泡,常常觉得自己是那种少数能看得清的人,喜欢把思想走偏称之为会讲逻辑。喜欢将文革恶果夸张到极致,常常认为台湾是最完整保留中国传统的地方。最喜欢的城市一个是上海,一个是香港。
你们这种人,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话的变迁,实际上从汉唐时期就开始了,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北方的统治,都对北方话产生了影响,入 ...
lichen7454 发表于 2010-8-3 15:04



    你可能忽略了清代雍正帝在(1728年)设正音馆,制定了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官话”作为标准音。他对北京周围甚至全国都是一个影响。

至于你说的科举考试上来的全国各地汉族读书人的关于,如果没记错,制订标准音是第个科举人必须遵守的一项律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tian 于 2010-8-3 15:57 编辑

既然说到雍正,就顺便批判批判方言中的“秦始皇论”,有些人不总是说秦始皇统一这,统一那,也没统一方言云云的。
秦始皇是个什么年代?那时候有国民教育体系吗?那时候需要探讨教学语言是用普通话还是用方言吗?在家天下,武力就是政权的年代,宫廷说什么话就是什么话,军队说什么话就是什么话,其他老百姓各属原籍,劳作上税就可以了,跟我们现在社会的大分工,劳动力要素大交流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吗?雍正年间,皇帝接见各省臣工,唯独闽粤二地人士无法沟通,于是便有在两省设正音馆,虽然是在工业革命前,对老百姓正音的成本与收益,使效果打了折扣,但至少在行政语言上规范官话的主导地位是明确的,也是有力的。总是拿秦始皇拿来说事,是不顾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的行为,跟祖宗家法不可变是一个逻辑的。
    "官员有莅民之责,其语言使人共晓,然后通达民情,而办理无误。"雍正六年发布了一道上谕:"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奏陈履历之时,惟有福建、广东两省之人,乃系乡音,不可通晓。夫伊等以见登仕籍之人,经户部演礼之后,其敷奏对扬,尚有不可通晓之语,则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共知而共解乎?官民上下,语言不通,必致吏胥从中代为传述,于是添饰假借,百弊丛生,而事理之贻误者多矣。"但雍正考虑到:"语言是自幼习成,骤难改易,必徐加训导,庶几历久可通。"(《大清世宗皇帝实录》卷七十二)于是发布法令:在广东、福建著地方官训导,设立正音书馆。举人、生员、监生、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选试。据俞正燮《揆巳存稿》(九)载:"乾隆二年弛其令,令州县与士民相见,及教官实心教导,保荐时列入政绩……嘉庆十一年奉旨:'上书房行走者,粤东口音,于授读不甚相宜。'谨按:《诗》、《书》执礼,孔子皆用雅言,不用齐、鲁音,而经史多有方言,学者贵知之;然必立一雅言为准,而后方言可附类而通也。"徐珂《清稗类钞》(二)也写道:"闽中郡县,皆有正音书院,即为教授官音之地。"
   是不是秦始皇没有做,后面的皇帝就没这想法?我们现今的条件不允许我们这样做?要是这么认识秦始皇,那么跟那些整天拿着红宝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非常不理解的问题,古时候粤人中状元赴京城做官,是否必须聘请翻译?  包公断案是否需要同声传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能忽略了清代雍正帝在(1728年)设正音馆,

但是正音馆不可能让平谷县峪口镇东沟村的村民改变口音。就如同《洪武正韵》阻止不了入声在北方的消失一样。语言文字是以劳动人民使用的方便性来决定发展方向的。这与秦始皇推广小篆而最终隶书却大行其道是一个道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7 22:41 , Processed in 0.06222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