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当年笑帅

笑帅读史记系列——改革的本质(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3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笑帅 发表于 2011-12-13 17:58
面对虎狼之师,齐六国的国力确实强于秦国

随便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外私淑 发表于 2011-12-13 17:58
你认为现在美国在打内战吗?

盟国国力也是自身国力的一部分不是你说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不但齐国强于秦国,六国的国力都强于秦国,因为盟友的国力也是自身国力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3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笑帅 发表于 2011-12-13 18:01
对了,不但齐国强于秦国,六国的国力都强于秦国,因为盟友的国力也是自身国力的一部分 ...

很有激情嘛,同学;
我希望你的帖子有关注,估计你也一样
那么请你注意,你不是在对我一个读者发表见解,而是对着很多潜在读者
那么你想表现一个怎样的你呢?
请自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外私淑 发表于 2011-12-13 18:04
很有激情嘛,同学;
我希望你的帖子有关注,估计你也一样
那么请你注意,你不是在对我一个读者发表见解, ...

对了,我忘了提醒你,你的很多事件比如秦齐互帝和孟尝君连接魏韩攻击秦国这些事件的时间顺序搞错了,你再仔细缕一缕,想清楚后赶快把它改了,很多人看着要闹笑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3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教外私淑 于 2011-12-14 00:20 编辑
当年笑帅 发表于 2011-12-13 18:08
对了,我忘了提醒你,你的很多事件比如秦齐互帝和孟尝君连接魏韩攻击秦国这些事件的时间顺序搞错了,你再 ...

       谢谢,没错,是我搞错了,不过我又不是显摆自己的历史知识,怕什么,不必改
       再说在并帝之前,不也说明齐对秦有优势吗,至少这似乎是战国唯一一次六国攻破函谷关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难免犯错,犯错不可怕,只要认错纠正就好,何必怕人笑话,
只要不文过饰非,行文坦坦荡荡,何错不可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08:21 来自 四月社区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的目的不是辩赢别人,而是将事情辩明白,遇到知识渊博的人最是高兴,如能指正到自已的错误,那更觉幸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不让修改了,做了补充,也好,保留原文也好让他人知道笑帅后贴所指内容

之所以要与笑帅争执此处史实,也有为现有执政者辩诬的意图:
仅仅因为照顾不周,就被齐相带人打进函谷关,逼得割地求和;以昭襄王绝代英雄,不也是打掉牙齿和血吞,苦果自己回家慢慢尝;
落后就要挨打,不是现在才有的道理;这样的耻辱,与美帝误炸大使馆、南海撞机(至少面上还有个道歉),那个更深重?昭襄王如何做的?那是以国事为重,之后继续保持对齐友好,跟在齐后面、配合齐的称霸,直至对齐致命一击

后人光看到秦统一六国、威加海内的荣耀,看不到秦的崛起道路上也是荆棘遍地、也是忍辱负重;只是以自己错误的认知指责现在国家领导人软弱,兄弟,国力所限呀

再说说昭襄王,至少我以为,统一六国,秦先世之功在一成,始皇帝算三成,昭襄王功在6成,但是现在有多少人关注昭襄王?成王败寇,那是敌对者间;同为一方,吃到果实的才是关注对象,有谁看到那些挖坑栽树浇水杀虫的人的辛劳?

对齐秦间实力对比,很多人是受到《史记-屈原列传》的描述影响,于是有人说当时秦最强、楚其次、齐再次;那是不读齐国世家的结果,那里面太史公是明确齐国当时霸主的地位的,不过失败者不受关注罢了

以上是个人发表一点感想,信者恒信,不信者只管不信,也没有必要来说服我,这个话题就到这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被中原诸国孤立围殴的秦国更像TG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外私淑 发表于 2011-12-14 09:19
原帖不让修改了,做了补充,也好,保留原文也好让他人知道笑帅后贴所指内容

之所以要与笑帅争执此处史实, ...

我再也不能容忍你的愚蠢与狂妄!本帅前面提醒你的错误就是告诉你好好读读史书,不要被人云亦云洗脑后再拿出来献宝,好好洗洗睡了。你却不知进退,继续把天涯小说体拿到本帅面前班门弄斧!连历史事件的时间都搞不清楚,胡乱的进行排列组合的人居然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的分析战国史?!

本来是不想回复的,但是为了进化本楼的历史空气,防备小说体对大家造成的严重历史污染,本帅认为有必要专门详细的解释一下齐魏韩伐秦的历史背景和前后经过,以正视听。但是,也只此一次,因为这已经严重干扰了本帅读史系列的进度,如果还有人被这种小说体洗脑,我也无能为力了。

齐魏韩伐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相信大家在中学课本里面也有专门读过孟尝君食客三千,在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下从秦国逃出生天的故事。那么这个事情本生就是三国伐秦的前奏。

起因就在于楚国原来是跟这个齐韩有合纵的盟约,后来秦昭襄王继位以后因为他的母亲宣太后是楚国人,他自己又跟楚王联姻,所以两国就结成了同盟。秦楚结盟以后呢,秦国的侧翼安全了,就开始东进,攻击魏韩。这样一来,齐魏韩三国就找到了共同语言,在公元前303年,秦国攻击魏韩的同一年,三国联合起来就打击楚国。而楚国这个时候就把太子作为担保向秦国求援。秦国当时也出兵了,结果秦楚一联合,三国联军就只有洗洗睡了。

到了第二年,楚国的太子在秦国杀了秦国的高官,逃回了楚国,秦楚两国的关系就开始恶化。孟尝君抓住机会,游说楚国一同攻秦,两国关系又进一步的恶化。

到了第三年,齐国再次联合魏韩伐楚。秦国这次不但坐视不救,还趁火打劫。不但三国联军在垂沙战役中大破楚军,秦军颇有斩获。

那么接着就是秦国对楚国的轮番打击,还以恢复盟约的名义把楚怀王困在秦国,三年后,怀王就死在秦国。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楚国不但受到秦齐的轮番打击,内部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在内外交困下逐渐衰落下去了。

在垂沙战役以后呢,秦国震惊与齐国的实力,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派泾阳君入齐为质,第二年又邀请孟尝君入秦为相,与齐连横。

那么这个时候赵国正是赵武灵王当政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时期,整个天下的基本状态是秦齐楚三个强国围着中间三个小强韩赵魏,北边加上一个打酱油的燕国。楚国被轮番以后呢,秦齐再玩G2,这对中间的三个小强是十分不利的。

赵武灵王为了争取发展时间,挑拨G2联盟,就用秦赵宋的联盟规划图去说服秦国。秦昭襄王也乐于见到这种联盟格局用赵宋去牵制齐国,所以G2刚刚开始,就毁约了。把这个孟尝君给囚禁了起来,那么后来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孟尝君利用食客中鸡鸣狗盗之徒逃出了函谷关。

等到孟尝君回到齐国以后,就在公元前298年率领韩魏攻击秦国,这个时候的赵宋表示情绪稳定,在旁边非常悠闲的打着酱油。这场战争打了3年,在前296的时候三国联军攻破了函谷关,迫使秦昭襄王割地赔款。

这场战争结束以后呢,韩魏得到了土地,而齐国因为地缘关系,劳师远征之后啥也没捞到。

齐魏韩三国联军攻击秦国,是国家之间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的结果,并非是什么孟尝君入秦仅仅因为一个什么狗屁的待遇不好而引发的血案。秦国因为一系列重大的外交失误,先是因为秦高官被杀与楚国结怨,接着联盟齐国刚刚开头又中了赵国的离间计,遭到了自商鞅变法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失败。实际上秦齐楚外围的三个大国在这几次斗争中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而围在中间的三小强,反而能够渔利其中。所以在多极斗争中间,外交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注意就会吃大亏,对弱国如此,强国也是一样。

那么这基本上就是齐魏韩攻打秦国的背景和经过,因为这个小说体已经让本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读史系列的进度被严重拖延!今后大家信她也好,信我也好,本帅将一概不做回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没有想到一句话招致这么大反应,值吗?
倒成了我耽误你的进度

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这个话题结了吧;下面请继续读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喂鸡解密得到资讯:美国为主持东亚大局,迅速从中东撤出,准备把阿拉斯加卖给以色列,让以色列牵国,以解中东乱局,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亚洲大国。反正我不信,你信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雲飛揚 于 2011-12-15 21:11 编辑

矛盾呼叫转移


316年,秦国的南方萓蜀之间发生矛盾,这个时候韩国又来秦的边境打起了酱油。所以秦国庙堂之上就展开了矛盾中心论和矛盾边缘论的战略抉择。张仪的中心论点是兵临东西周,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错认为这样只是占其名而不得其实。以当时有限的国力,提出了过高的战略目标,只会让秦国成为众矢之的。而蜀国就不同,因为他远离文明中心,攻占下来并不会引起诸侯们巨大的反应,却可以得到大片的人口和土地。而四川的水路又与楚国相连,从水上进攻作为合纵的龙头楚国,既可以消纵,又可以强横。司马错的想法呢,是以自身国力情况进行战略大迂回,事后也证明了四川划入秦国的版图对统一天下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赵国在前307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就是非常著名的胡服骑射,中国大规模的组建骑兵队伍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赵国的崛起是在战国的晚期了,之前一直是非常虚弱的一个国家。因为他的土地非常的贫瘠,边境又不时有游牧民族的骚扰。面对这些不利的情况赵国的发展方向却又在南方,也就是文明中心的地带,各国间的政治扎压非常厉害。以他的国力而言,频遭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于是赵武灵王一上位,就改变了发展方向,做出了远离矛盾中心转而向边缘地带发展的战略抉择。这样不但军事改革增强了战斗力,中山和胡地等小国也被灭掉,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而边境的游牧民族也有不少加入了赵国的军队,化敌为友,一加一减,实力迅速强大了起来。

自从齐国在两次围点打援的战争中把魏国从霸主地位上给拉下来后,威望空前提高。之后乘着公孙衍领着五国伐秦的时机不去给秦国致命一击却为了贪图眼前小利去偷袭内乱的燕国,又因实力不济,在各国的强烈反对下把吃进去的肥肉给吐了出来。之后齐国就开始大反思了,齐国之所以吃不下燕,三晋小强的反对并不构成威胁,主要是后面有秦楚两个强国的存在。所以,要想发展,就必须先要削弱这两个强国。于是,齐国就制定了近交远攻的战略。


先是带着韩魏两个小强伐楚,后又带着韩魏两小强攻秦。除了得到一些虚名,空耗了国力,夺来的土地又被两小强瓜分,自己屁也没捞到。之后乘着伐秦成功的胜利之师北上讨伐他的世仇燕国,大胜之后也没捞到什么实际利益。常年交战,大大的削弱了自己的实力。紧接着被燕国的间谍苏秦忽悠,脑子发热历经三次伐宋。等到好不容易打下来,还没来得及消化,多国部队就到了。


齐国的衰弱是因为并没有正视魏国没落的历史教训,他和魏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差不多都是处于文明的中心地带,但是都总是想四面出击,以达到中心开花的战略目的。那么纵观整个战国史,所有中心国家,小的消失,大的如齐魏韩三国也慢慢变小,难有作为。不管他们是不是霸主,都难以有效扩张。这就是地处中心国家受到的压力和矛盾过大的结果。齐魏曾经都有灭秦的机会,但是几次都放弃了,总是迫不及待的想往中间挤,让自己成为矛盾焦点,白白错失了大好的时机。结果既没有在中心地带捞到什么实际利益,也没有在边缘地区开阔新的疆土,增加自己的战略回旋余地。等国力衰弱,被周边国家挤压的越加厉害,造成恶性循环难以翻身了。

魏国正确的战略应该是在战国时期趁着自己抢先第一个改革强大起来其他国家还弱小并没有对他造成太大压力的契机灭秦吞韩。秦国是魏国远离中心地,给自己增加战略空间和回旋余地的最好地方。本来这个政策执行得很好,结果新国君一上位,白起一撤职,魏国就完了。后来秦国一喘过气强大起来后,他居然迁都大梁,跑到中原争霸去了。也就是说,魏国避开次要矛盾,跑到主要矛盾,文明中心地去了。结果四面出击,难有作为。

齐国也一样,正确的战略应该是伐楚和伐越的同时抓住机会灭秦。结果楚越一直在下面给他抵住,他不管不问,不去选择矛盾较轻的地方扩张自己的战略空间,把注意力都放到中原地带。中原地带又因为矛盾过大,难有作为。

齐魏的失败就在于并没有认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国家所面临地缘政治现实,像楚国虽然屡遭失败,但是人家的南面没有压力啊,扩张以补充实力是很轻松的事情,最远的地方居然到了现在的云南。楚国如此,像秦赵这些外围国家也都颇有斩获,就连一直打酱油的燕国也扩张到了现在的辽宁。这种扩张大大的加强了国家的生存和战略回旋余地,对于几百年的持久战来说是必要!必须的!

像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希特勒,不管当初如何强大,都难以避免失败的覆辙。反而是英国和俄罗斯,一个做了200多年的霸主,一个成了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这就是远离矛盾中心国家的好处。后来的美国一二战时期也是一样,远离矛盾中心,扶持希特勒和日本天皇挑战英国和俄罗斯,等大家都斗得个油尽灯枯的时候再狂风扫落叶。

所以,在美国没有分裂苏联的时候,他的战略都是非常正确的。在90年代不趁89学潮和苏联解体的空挡趁胜追击,而是过于相信精神的力量,跟中国开门做起了生意,以至于期待不战而屈人之兵,引发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到现在中俄都喘过气来了,才大梦初醒,却又如之奈何?

美国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才在90年代初期把中俄搞得奄奄一息,在就差最后临门一脚的时候,忽然转身玩起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游戏。接着收割日本,收割东南亚,阻击欧元,把昔日的盟友都玩了一遍。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意,美国的著名战略家大棋局作者布尔津斯基正好是一个斯拉夫人,他的大中东计划正是美国这地狱10年所执行的国策。跟齐国差不多,扫荡四方的目的是为了中心开花。结果玩了10年,美国的国力一落千丈。

在长平之战以后,秦国没有一口气吃下赵国就是因为他加强了诸侯的危机感,成了所有人的对立面,矛盾的聚焦过大。之后的伐魏也同样如此,被信陵君率领的六国联军给倒逼了回去。秦国作为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东进战略之所以屡遭失败,就是因为他把整个天下矛盾的焦点聚集到了自己身上,把主要矛盾变成秦国和六国之间的矛盾。那么作为众矢之的,你这个时候在利用计谋进行分化瓦解就难以凑效,所以失败在所难免。

之后秦国改变战略,一是从侧翼打击合纵的龙头楚国,因为没有一个大国带头,纯小弟联合起来就会各怀心思,成为一群乌合之众。像东盟,不是因为美国的话他会跟中国在南海搞得这么激情吗?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第二呢,就是改鲸吞为蚕食,减轻各诸侯国的危机感所产生的凝聚力,转移主要矛盾。结果这个战略非常的奏效,秦国一退出矛盾的焦点,大家觉得没有那么紧迫了,就开始互相攻伐起来。比如在北边打酱油的燕国,他在长平之战以后呢派使者去访问赵国,其目的是想加强两国关系,提高联盟的凝聚力。结果使者一回来报告,说赵国现在没有多少男人了,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燕王一听,就打起了小算盘,两家很快就开片了。结果你燕国趁人之危打就打吧,到最后还没打赢,弄得个惨败的下场,把自己整的是狼狈不堪。

类似的例子,在各个诸侯之间不断发生,反正秦国那边也没催,咱们互相之间先练练手。所以为什么在《阿房宫赋》里面会写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他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六国的不团结正是秦国转移主要矛盾的杰作。改鲸吞为蚕食,打击龙头楚国,散千金培养大量的第五纵队对各个诸侯进行分化瓦解。所以说,在正确的战略方针下,六国必亡!

美国跑到中东和中亚就是想一鼓作气,给整个世界来个菊花开,结果欧亚大陆被迫团结起来以后反而给他来了一个花儿红。而正确的战略应该是转移主要矛盾,退出焦点,打击龙头,分化瓦解,慢慢蚕食。所以有人说美国要退出中东,重返东亚。如果真的成功,那么中国就比较危险了。

中国对应的策略要点就是让美国走不了,继续成为主要矛盾的焦点,成为所有人的对立面。一旦主要矛盾转移不了,后面的打击龙头,分化瓦解这些都执行不了。为什么美国一再的宣传中国威胁论,他实际上就是想要退出焦点,转移主要矛盾。但是,你把中东这样占着,再怎么动用软实力,再怎么叫,也是无法转移的。只能被中欧俄轮番消遣,被穆斯林的人肉炸弹推向高潮。

要想美国走不了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攻其必救,引爆中东。实际上自从美国搞石油美元的那一天起,虽然给他带来了大量的利益,但是也注定了他今天已经想走也走不了了。

所以美国这个国家,大家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喜欢讨巧的国家。比如玩全球化,让别人生产,自己消费。结果自己国家产业空心化怎么办呢,没有关系,只要保住军工就可以了,没有钱就动用金融洗劫,洗劫不了就出动军队。他就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当动用武力也抢不了的时候该怎么办?原来产业空心化还可以通过抢劫来维持国内的运转,当抢不了的时候,大量的失业和贫困就会让他国内变得非常危险。

本来原先在美洲灭绝了印第安人整个土地都是罗巴人的了,后来为了不想干活,就引进了黑人。接着,又轮到墨西哥人。体力劳动是这样,发展到了后面,连脑力劳动也变成了这样。把世界上每个国家最聪明的精英,用自己强盛的国力,用美国梦等大量的物质条件来把这群人给引诱过去。直到现在,整个国民好逸恶劳,人种结构,宗教结构极其复杂。一旦衰弱,分裂将不可避免。

中国依靠十几亿人口的廉价劳动力,一点一滴的积累财富,工业慢慢起来了,科技慢慢起来了,军队慢慢起来了,综合国力也慢慢起来了。所以,让别人给你干活,给你廉价劳动也并不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有着核武器的国家,有着独立国格的国家就更是如此。

所以说,美国特别的恨中国,因为中国不太听话,不愿意交保护费,不像拉丁美洲,日本,东南亚那样乖乖的被洗劫。动用军队,真的玩火了,又担心核武器不太容易控制。

实际上,很多的坑都是美国自己挖的,是希望投机取巧挖,好逸恶劳所产生的副产品。秦国他能够全身而退,转移矛盾,分化瓦解是因为他国家有两件事。除了战以外,他还有耕啦。并没有说他的经济基础跑到其他国家去了,跑到矛盾的焦点中去了。而美国现在就是把自己的经济基础放到了别国去了,虽然他的国家从地理上看远离矛盾中心,但是他的经济利益,他的石油美元利益已经放到了中东而动弹不得。他的军队可以拉到东亚来搞中国,但是他的经济基础,他的命门依然放在中东,依然放在矛盾的中心地,焦点地。这也是美国取巧所产生的一个副作用。

所以中国的战略是美国来东亚多少,中国就去中亚,去中东多少。美国要想转移矛盾,引爆东亚战火,中国只需要引爆中东战火就可以应对了。中国不需要具体的大的动作,只需要把这种趋势告诉美国让他知道就可以了,他就很难在东亚有太大的作为。其目的就是要让美国继续在两场战争里面爬不出来,继续的慢慢放血,让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悄然的发生变化,等到量变产生质变的时候,整合东南亚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那么这个时候秦国的战略就可以拿出来用了,退出焦点,打击龙头,分化瓦解,慢慢蚕食。至于这部大片是不是按照本帅所预计的方向发展,大家作为亲历者可以一边吃爆米花一边慢慢观察。但是本帅不敢说百分之百正确,但是基本上如果不出2012大灾难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两种观点有有理有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方式的先进代表


秦始皇亲政不久呢,都江堰和郑国渠作为经济的两翼给秦国这头猛虎插上了翅膀。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荡平了六国,结束了长达500年的战乱时代。本帅再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发现。这个秦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统一六国,除了他的战略得当以外,还在于它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点上,他其实跟共产党打江山的时候是很相像的。

在秦始皇本纪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十六年(前231)九月,派军队去接收原韩国南阳一带土地,任命腾为代理南阳太守。开始命令男子登记年龄,以便征发兵卒、徭役。”

这个让我就感觉很奇怪了,战国时期这个国家之间疆域城池变化是很频繁的,一般记载就是杀了多少人,占了几座城。对于攻占下来的地方怎么管理一般来讲是没有记载的。史记是字字千金,司马迁特意在秦始皇进行统一战争时期进行这样的记载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在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小农经济,自耕农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了,郡县制度也不是秦国第一个出来的,随着战争的深化,这个国人和野人的区别在各国中也已经慢慢消失,铁器的使用也不是秦国最先。那么,凭什么商鞅变法以后他就可以吸引三晋之民来秦耕种发展呢?你说秦国严刑峻法,民不聊生,那照理来说秦民没跑出去就不错了,哪还可能吸引大家过来的?

我琢磨了半天,终于被我琢磨出来了。其实这个世界除了生产方式以外,比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些东西体现出国与国之间政治的不同以外,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就是你在这个国家,这个社会靠什么繁衍生息,出人头地。

像大家小时候应该经常被自己的父母唠叨,好好读书,将来赚大钱,长大有出息。所以今天的这个中国,社会的上升渠道就是以读书为唯一通道。而在秦国变法的时代,除非你是贵族血脉,或者你是足智多谋的士族阶层,你是不可能有什么太大作为的。这个社会的向上通道,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结果商鞅一来,告诉你,国家只有两件事:耕!战!这个耕战制度并不是国家强行用暴力来驱使你干这两件事,而是把这两件事作为屁民的一个社会的上升通道。耕有耕爵,战有战爵,万般皆下品,惟有耕战高,是这样的一种逻辑。

而且这种变法他并非单单针对屁民的,在史记里面就记载得很清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个军功跟你的社会地位,你所享受的待遇都是直接挂钩的。

上至王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全部都被绑在了秦国的战车上面。整个社会的运行逻辑,就是以征伐为主要目的。父母给孩子的唠叨就变成了,好好习武,将来多杀几个人,长大有出息。现在中国的学生闲聊主要讲上次考试难度如何如何,秦国的孩子就应该在讲上次打仗,杀人如何如何。整个国家被打造成了一个兵营,成了一个处于永恒战争的斯巴达国家。

当然,这个跟斯巴达有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斯巴达是不生产的,他是奴役别的民族,靠别的民族来养活自己。春秋战国时期,汉民族早就已经是最大的族群,从经济基础来讲,10个奴隶供一个人体面的生活,你去奴役谁啊?去哪找这么多人啊?就算有这么多人,汉族的逻辑就是把蛮夷打跑把地占了自己种,而不是说我让你占地,你按时交保护费就行了。所以说,汉族主要是繁衍子孙为主,而不是享受生活为主,他只能自给自足。

这样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秦国的兵源是斯巴达所比不了的,他耕时为民,战时为兵,数量极其庞大,是战争机器的2.0版本。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先进的发展方式是别的国家所不具备的,他天然的具有一种势能冲击。当时国家之间虽然朝秦暮楚是常有的事,但是还是有国族意识的。不然就不会有秦始皇的《逐客令》。

但是这种东西远远抵挡不了这种先进的发展方式的强大动能,因为他代表了广大屁民的根本利益,他制造了一个非常宽广的向上通道,给大家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贵贱不再以贵族平民,富人穷人,占领者和被占领者来划分,而是以军功,以自己所做的贡献来划分。

像秦国的太尉“尉缭子”除了给秦始皇出谋散千金到各诸侯国培养第五纵队分化瓦解以外,在战争上还支持“诛暴乱,禁不义”的战争,反对“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的战争。强调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统一,“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这种观念进一步的分化了敌对国家政府和屁民的关系,把屁民拉到自己一边,大大的加快了统一进程。

相比其他国家比如齐国水平就差得太远了,他的贵族思想,国人和野人的区分,占领者和被占领者的区分是非常严重的。比如他趁五国伐秦的时机去偷袭内乱的燕国,吞并燕国以后呢,抢劫强奸是一个都不能少,搞得是民怨沸腾,把屁民推向了政府一边,加上各诸侯国的反对和燕国残余的贵族势力的抵抗,吃进去的肥肉乖乖的给吐了出来。

所以先进的发展方式对于落后的发展方式具备极大的优越性,他就像病毒一样,侵蚀一个细胞,然后用细胞做原料制造更多的病毒。占领一个国家马上把人口编入户籍,征兵征税,接着搞下一个。秦始皇能够在亲政以后只用了10几年的时间就一鼓作气荡平了六国跟这种发展方式先进性是分不开的。

相比今天的中国,这个尚武精神早以流失。和平发展中虽然也在不断的提高军力,但是军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并没有提高,再加上90后独生子女的一代进入军队,解放军尚能战否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科举制度作废以后现在整个国家变成了贵族门阀制度,上升的通道几乎彻底关闭。那个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能够进去的,也只是体制的外围人员,重要的位置都被官二代把持了,想要进入庙堂几乎没有可能性。导致现在很多文人变成第五纵队的精英,其实就是对进不了体制内的抱怨。

资本家虽然是纳税大户,但是对进体制内也已经近乎绝望,巨大的财富没有政治势力加以保护,所以移民潮不可避免。小老百姓赚的那几个铜板也因为经济危机也越发艰难,如果经济危机加重后果不可想象。

现在整个社会处在一种上下离心的危险境地,如果上升通道不能有效打通,被敌国势力抓住机会利用导致整个国家分崩离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根据本帅的观察,2012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整个世界的稳定将难以维持,随时有破菊的可能,沉寂了2000多年的先秦战歌能否再度唱响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笑帅原创,特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美人 发表于 2011-12-18 22:51
笑帅原创,特来支持~

美人,为什么你老是突然出现吓我一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笑帅 发表于 2011-12-18 23:02
美人,为什么你老是突然出现吓我一跳啊

我刚才在翻帖子找广告,突然看到你在,就来拜读你的原创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2 01:23 , Processed in 0.04577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