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崇新岳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长篇连载,每日更新,原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88)/林彪事件(85)
  
  【接前】上述分析是从毛泽东的角度看问题,对于林彪来说,他看问题当然又是另外一个角度。从林彪的角度来看,他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毛泽东是不是真的要让他接班?
  林彪刚开始就对毛泽东让他当接班人的动机十分疑惑,林彪越来越看出,毛泽东并不是真的想让他接班,他只是一个暂时替别人占位子的角色。然而,林彪既然上了接班人的位子,他也不会甘心再下来。而且,林彪要想从接班人的位子上,不失面子地体面地全身而退,也是很难的。
  当时的中共并无退休制度,像朱德等八十多岁的人,照样担任现役公职。所以那时中共高官退下来,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犯错误降职,情况严重的被打倒。这样退下来的高官,在文革时非常多。
  第二种形式是坐冷板凳,表面上没有降职,但失去实权,失去参加高层会议的资格。朱德、陈云就是这样的例子,陈云曾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就不是常委了。”因为从1964年开始,刘少奇就不再通知陈云出席政治局常委会议了。
  第三种形式是“退居二线”,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一般是因病或者其他原因,暂时退出高层领导,但随时又可以回到高层领导来。
  林彪在1959年接替彭德怀当国防部长以前,曾一度是“退居二线”的状态,最著名的当然是毛泽东曾经退居二线。
  林彪以“退居二线”的方式让出接班人的位子,毛泽东恐怕不容易接受。如果林彪以“退居二线”的方式把接班人交给张春桥,林彪的威信毫无损失,但因为林彪比张春桥的威望高出很多,只要毛泽东不在了,林彪随时可以从“二线”回到“一线”,张春桥根本挡不住林彪。这就像毛泽东从“二线”回到“一线”,刘少奇根本挡不住一样。
  从毛泽东看来,林彪应该以“不可逆”的方式让出接班人的位子。这样就要找出林彪犯了错误,让林彪的威信失落,把林彪赶到冷板凳上,逐步淡出政局。如果林彪不肯坐冷板凳,那就只能打倒了。
  林彪是一个荣辱感非常强的人,让林彪做冷板凳,他肯定是难于接受的。林彪不甘心毛泽东给他安排的命运,他要奋起抗争,这就必然要与毛泽东发生一场冲突了。1970年3月,毛泽东传来指示“不设国家主席”,在林彪看来,毛泽东的此举正是冲着林彪来的,这是把林彪赶上冷板凳的第一步。【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8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89)/林彪事件(86)
  
  【接前】一些人以为国家主席不过是一个名誉头衔,林彪没有必要去争,甚至有人说林彪的身体不行,他根本就不想当国家主席。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无法解释最基本的事实。
  毛泽东六次提出不设国家主席,而林彪六次坚持设国家主席。如果林彪真的不想当国家主席,毛泽东提出“不设国家主席”,正好可以满足林彪不当国家主席的愿望,那林彪为什么还要坚持设国家主席呢?
  又有人说林彪坚持设国家主席,是误解了毛泽东意思,这更说不过去。林彪跟随毛泽东几十年,在这种重大问题上,怎么会误解毛泽东呢?再说,第一次、第二次还可以用“误解”解释过去,毛泽东都说了六次了,再用“误解”来解释,就说不过去了。
  
  林彪为什么要坚持设国家主席呢?据叶群(或者汪东兴)说:“不设国家主席、副主席,林副主席往哪里摆?”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林彪的“接班人”,只是象征性的虚职,不是具体的实职。林彪担任的唯一具体的实职,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而林彪在党内的地位已经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之上,所以林彪继续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肯定是不行了。
  那么林彪辞去国务院副总理,只担任国防部长行吗?也不行。因为国防部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部,国防部长自然就是国务院总理的下级。林彪再担任国防部长,就成了周恩来的下级,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林彪要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同时,也同时要辞去国防部长,这才能“名正言顺”。可是林彪辞去他这个唯一的实职国防部长,那不是正好符合毛泽东让林彪淡出政局的意思吗?
  林彪不甘心这么淡出政局,他要“争一争”。林彪继续“名正言顺”地担任国防部长的唯一办法,就是林彪任国家主席或国家副主席。因为国家主席或国家副主席,地位是高于国务院总理的。据中国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投票通过,再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任命。】因此,国家主席或副主席,名义上的地位都在国务院总理之上。周恩来也说过:“我这个总理还是少奇同志任命的。”
  林彪当国家主席,或者毛泽东当国家主席,林彪当国家副主席,林彪就可以以国家主席或国家副主席的身份兼任国防部长,既“名正言顺”在周恩来之上,又保住了国防部长这个实职。【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0)/林彪事件(87)
  
  【接前】本来在刘少奇时代,还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的机构。国防委员会主席的地位比国防部长地位高,与国务院总理地位一样。在刘少奇时代,国防委员会主席是由国家主席兼任的,因此刘少奇从1959年开始一直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如果毛泽东让林彪当“国防委员会主席”,林彪是可以不争国家主席的。但毛泽东既然主张不设“国家主席”,当然就更不会设“国防委员会主席”了。
  
  这样分析下来,就可以看出林彪为什么要坚持设“国家主席”的内在动机了。尽管“国家主席”是一个虚职,但林彪不当上这个虚职,就无法保住国防部长的实职。
  因此,只要设“国家主席”,不管林彪当国家主席还是副主席,都能“名正言顺”地继续兼任他的国防部长职务。而毛泽东“不设国家主席”,实质的问题其实是逼林彪辞去国防部长,否则林彪就陷入“名不正、言不顺”尴尬境地。
  因此,林彪在庐山上向毛泽东发起突然袭击,试图依靠众人对毛泽东的崇拜心理,把毛泽东硬推上国家主席,这样林彪也可以顺势当上国家副主席。毛泽东不当国家主席,让给林彪当国家主席,那当然是更加理想。于是这一场“强烈拥戴”毛泽东当国家主席的风潮,就被林彪集团掀起来了,甚至连康生、许世友等毛泽东派系的人,也都拥戴毛泽东当国家主席。
  林彪认为毛泽东有可能拗不过众人,最后不得已当上国家主席。当然毛泽东也有可能硬是不当国家主席,这种结局林彪也想到了,不过林彪认为还是值得争取一下。即使这次争取不成功,自己也不会有重大损失,这样的冒险值得试一试。最后让林彪阴沟翻船的,并不是“设国家主席”问题,而是“称天才”问题。关于这点将在后面分析。
  
  8月25日上午言辞激烈的华北组《六号简报》出来之后,对人们的震动很大。据杨福云回忆说:【25日上午,中南组继续开会讨论林彪讲话。从会上的反映看,大多数人还没有看到《六号简报》。中南组上午的发言,主要对“那几个人”(一些发言者对被攻者的代称)展开了批判,有的发言目标明确,有的随大流,一般性地谴责。比昨天更深入一层的是,有的人提出要把“那几个人”揪出来,至少要送到乡下劳动改造。【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1)/林彪事件(88)
  
  【接前】25日下午,大概是中午人们看了华北组《六号简报》,下午,一些人的情绪又上来了,一些发言很激烈,对“那几个人”展开了尖锐的批判。会议开到后半段,在一些人的提议下,中南组通过了两项“决议”。第一项是要求在新宪法中写上“国家主席”一节,大家鼓掌通过;第二项是要揪人,大意是:要求中央把“犯错误的人”调离中央,交全会批判,下放劳动。大家鼓掌通过。】
  
  在会议形势向林彪一边倒的情况下,毛泽东再不出手是不行了。8月25日下午,毛泽东紧急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杨福云回忆说:【就在中南组的中央委员们鼓掌通过两项“决议”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此时毛泽东正在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与会者除五位常委外,还有各大组组长,会议在毛泽东住的楼下召开。毛泽东从楼上下来,一边走一边斥责汪东兴:“汪东兴,你不是要设国家主席吗?你去当好了。”
  毛泽东在会议室对大家说:“你们继续这样,我就下山,让你们闹。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不要再提了,要我早点死,就让我当国家主席。谁坚持设,谁就去当,反正我不当!”
  毛泽东还对林彪说:“我劝你也别当国家主席。谁坚持设,谁去当!”
  这次常委扩大会议决定:(一)立即休会,停止讨论林彪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二)收回华北组2号简报;(三)不要揪人,要按九大精神,团结起来。】
  
  会议情况之所以发生逆转,是因为毛泽东的处理比较高明。首先,毛泽东在开常委扩大会议之前,先分别找其他四位常委单独谈话。关于这点,《汪东兴回忆录》中也说:【毛主席要我马上通知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3时到毛主席办公处开会。我通知了林彪、周总理、陈伯达和康生,其他的政治局委员是由中央办公厅负责通知的。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来后,毛主席分别同他们谈了话。】
  前面提到,因为四位常委一致同意“设国家主席”,所以毛泽东不能直接召开常委会,否则毛泽东将面临人数劣势。因此毛泽东转而采用个别谈话的形式,因为个别谈话场合下的人数比是“一对一”,毛泽东就不会处于人数劣势了,他要一个一个地把常委争取过来。【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2)/林彪事件(89)
  
  【接前】第一个争取过来的是康生。本来康生以为林彪和张春桥发生冲突时,毛泽东肯定是舍林彪而抛弃张春桥,没想到这次毛泽东却横下心来舍弃林彪。当康生明白毛泽东决定舍弃林彪时,马上转变过来,支持毛泽东而反对林彪了。
  毛泽东第二个争取过来的是周恩来,在周恩来面前挑明,不惜一切代价舍弃林彪。周恩来看到这种情况,为了顾全大局,也就不再偏袒林彪,以避免刺激毛泽东干出“出格”的事情。
  争取到康生和周恩来,毛泽东在常委中的人数比已经是“五比二”了,剩下的两个人是林彪和陈伯达。这样毛泽东在人数上已经有优势,就不怕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了。
  即使是对陈伯达,毛泽东暂时也要争取和团结一下,据陈伯达回忆说:【等了一会,毛主席那里来电话要我去。我很高兴去,这是我最后见毛主席。见面握手以后,毛主席说:“这两年你都不来见我了。”
  毛主席这句话,对我来说,含有一段很难过的历史。的确,这两年除了开会外,我很少单独去见毛主席,这违反了以前多年的习惯。解放初,最早我住党校,随后毛主席要我住中南海,因为打电话到党校找我来一趟,至少要半个钟头,很不方便。住中南海后,见面倒是很方便,而且我总是随叫随到。
  但是文革后,江青干涉我见毛主席的事,江青于是就对我下逐客令:“中南海是主席住的地方,你们不能再在中南海住了,要搬出去。”江青下令把我赶出中南海,自此以后,要见毛主席,总要先打电话向秘书(主要是徐业夫)打听,主席起床没有,有没客人……等等。几次打电话,我听得很不愉快,有时秘书就干脆说:“我要回家了。”
  于是,我感觉要见毛主席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渐渐地不单独求见毛主席了。这件事首先涉及江青,我是很不便向毛主席说清楚的。当然,对党来说,远不过是极微小的事,但毛主席这时见面劈头一句话就提“两年不见”的问题,可见江青的挑拨离间手段所起的作用。
  毛主席谈话简短,他说:“你可以去找和你一块工作过的几个人谈谈。”毛主席的最后一句是:“团结起来。”】
  
  毛泽东给陈伯达的暗示是,只要他离开林彪,还是给他出路的,还是要团结他的。因此陈伯达在关键时刻,又放弃了对林彪的支持。陈伯达的背离,使林彪面临极为被动的境地,这是庐山会议上林彪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3)/林彪事件(90)
  
  【接前】毛泽东和林彪在庐山上的冲突,主要是“设国家主席”和“天才论”两件事。如果说“设国家主席”这件事是林彪挑起来的,那么“天才论”这件事则是毛泽东挑起来的。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早在1966年毛泽东就在《滴水洞家信》中对林彪的“天才论”表示过不满,但毛泽东公开表示反对“天才论”,则是在1969年“九大”的时候。“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这三个形容毛泽东的副词,是林彪写在《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上的话,后来变成了林彪的象征。否认“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这三个副词,就等于是否认林彪。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前,会见罗马尼亚客人时,对外宾说“天才地”等三个副词“是个讽刺”,这句话明显是讽刺林彪的。因此林彪也要在大会上,借着批张春桥来捍卫自己,这是回应毛泽东挑起的批评“天才论”。林彪在庐山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并没有提到设国家主席的问题,却重点讲了“天才论”,强调说:“我们说毛主席是天才,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
  但林彪这次疏忽大意了,没有注意到早在1969年的“九大”《政治报告》和《党章》中,毛泽东就已经删掉了林彪的这三个副词。
  在“九大”《政治报告》和《党章》初稿中,都写着“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这三个副词,这是对林彪的肯定。可是最后送到毛泽东那里审阅时,毛泽东把它们划掉了,所以《政治报告》和《党章》正式出版印刷的时候,这三个副词都没有了。
  这本来是一件大事,可不知为什么,林彪以及林彪集团的人没有注意到,甚至连周恩来也没有注意到。这可能是因为毛泽东没有特别提起这件事,而周恩来等人都很忙,他们只看了初稿,以为最后的印刷稿不会有大的变化,也就没有专门再花时间去看印刷稿。
  据吴法宪回忆说:【8月27日早上,林立果来找我,交给我一本“九大”《党章》,说是林彪叫他来送给我的,并告诉我,早在“九大”上通过的《党章》中,关于毛泽东思想前面的三个“副词”,就已经不见了。我翻开《党章》一看,果然如此。
  这天上午,周恩来和康生继续找我们谈话。去谈话时,我带上了这本党章。我把“九大”《党章》拿出来,把写着“党内允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的那一页,翻给周恩来看,然后我问周恩来:“九大《党章》中的‘三个副词’,为何删掉了?”
  这一问把周恩来给问住了,他说:这三个副词实际上不是林彪提出来的,而是“八大”由邓小平提出来的。但是周恩来不清楚“九大”《党章》为何删掉了这三个副词,这个问题康生也搞不清楚。后来周恩来指示要办公厅的同志去查,结果发现是毛主席审阅党章时,自己圈掉的。】【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4)》*****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4)/林彪事件(91)
  
  【接前】林彪不知道“九大”《党章》中毛泽东已经删掉了这三个副词,所以他看到吴法宪和张春桥因为这三个副词发生争吵,以为这次抓住了张春桥的把柄,找到了打倒张春桥的突破口,所以林彪在庐山会议开幕式上,在这三个副词上大做文章,不点名地批评张春桥。如果林彪事先知道毛泽东已经删了这三个副词,他应该不会揪住这三个副词来批张春桥。后来毛泽东批评他们说:“那几个副词,是我圈过几次的嘛。‘九大’《党章》已经定了,为什么不翻开看看?”这让林彪等人无话可说。
  
  8月25日下午,毛泽东在张春桥他们告状之后,并没有立即做出结论,只是临时决定暂停小组讨论,休会两天。此时众人已经感觉到风云有变,但具体的形势还不明朗,大家还搞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据邱会作回忆说:【8月25日下午5时,西北组的召集人冼恒汉,参加了中央常委会回来说:“毛主席决定小组会暂停,以后怎么开会,待通知。”
  各组都宣布暂停开小组会,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时大家都不清楚。这对全会的极大多数人是一瓢凉水,浇得大家昏头转向,可中央文革小组那些人兴奋极了。
  25日晚上,政治局开扩大会议,会议由总理主持,这时江青、张春桥他们那种不可一世的劲头又来了。因为毛主席的决心还不知道,尤其是主席对林彪的态度还不知道,我当时就隐隐感觉到,主席的屁股可能坐到江青那边了,可我万万没有想到主席在山上和下山后的一切都是对着林彪来的。
  总理在会上说:“会议的日程做一些调整,根据主席的指示,休会两天,大家休息休息。很多人还没有来过庐山,可以去游一游,换换空气。”
  散会以后,吴法宪要到林总那去,我们劝他不要去,他还是坚持要去。为了等消息方便,我们就坐在吴胖子住处等,不久他就回来了。吴法宪说:“我去时,林总刚从主席那里回来,主席召集开常委会,各大组的负责人也到了,林总说主席对会议不高兴,说陈伯达在华北组起哄,并说以后不要再提‘天才’了。林总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我回到住处,总理给我来了电话,他对我说:“主席说庐山问题还是一般的思想认识问题,但发生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就有一定的严重性。你没有什么大事,但要化被动为主动,因为你究竟有没有大事,不是你自己定得了的。”
  总理的话,都说到这种程度,我仍然没感到自己会有什么事,只是我感到陈伯达可能要倒霉了。可是为什么要搞到陈伯达头上,我真是搞不清楚。】【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5)/林彪事件(92)
  
  【接前】吴法宪也回忆这件事说:【8月25日下午4点多钟,召集人张国华回来了,他说:“毛主席召集了中央常委和各大组组长会议,决定停止讨论和学习林副主席的讲话,同时也要停止批判。这个空气太热了,要冷下来。因此毛主席决定,休会两天,换换空气。”
  这真是风云突变!我当时在心里想:“这个张春桥真有办法,到毛主席那里去一哭,就把毛主席哭过来了。”
  现在情况完全变了,但是什么情况还不清楚。带着这样一种心情,吃过晚饭,我急忙到了林彪的住处,想了解一些情况。叶群对我说:“林彪同志到毛主席那里开会去了,会议可能要休息几天,不要紧张,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情况,你们没有来过庐山,可以到外面去玩一玩,散散心嘛。”
  叶群说的这些话,是在安慰我,还是真的不在乎,我不知道,总之她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时间不长,林彪回来了。他一坐下就对我说:“毛主席态度变了,不高兴了。他批评了陈伯达,说陈伯达在华北组跳出来,起哄要揪人了。”
  林彪还说:“国家主席和‘天才论’的事情都不要提了,就是这个情况,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要紧张。”
  这个事情,林彪对我说得很简单,看来他也很沉得住气,但我的心里还是感到不安了。】
  
  林彪对毛泽东的这个态度,应该是有思想准备的,所以能沉得住气。但林彪担心的是,吴法宪等人沉不住气,所以特别安慰他们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要紧张。”但后来的事情,应验了林彪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吴法宪沉不住气崩溃了,给林彪造成极大的被动。
  毛泽东休会两天,第一个目的是感到当时人们揪张春桥的情绪很热烈,所以要休会两天,让人们头脑冷静下来;第二个目的是毛泽东要进行水面下的活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重新整顿自己的队伍。《毛泽东传》写道:【从8月26日到30日的五天里,全会各小组一直休会。毛泽东不分昼夜地找人谈话或开小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在这期间,毛泽东每天工作达十二、三个小时,有时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返回住所。】
  吴法宪也回忆说:【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全会休息两天。这两天里,说是“换换空气”,其实是充满了一片紧张的气氛。毛泽东整天召集常委和各大组长开会,反而把我们政治局委员排除在外,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
  在这两天里,康生、张春桥、姚文元这帮人也活跃起来,他们拼命地做工作拉人,这两天都是他们在活动。而我们一下子沉默了,一天无所事事,不了解情况,也不好去打听,只有去找叶群问问。而叶群却一再跟我们说:“没有什么事情。你们在家不如出去玩玩,散散心。”可我们哪里有这份心情呢?】【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6)》*****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6)/林彪事件(93)
  
  【接前】毛泽东不停地找人谈话,主要是团结和整顿自己的队伍,把大家模糊不清的思想扭转过来。毛泽东特别注意江青、张春桥等人,要与其他人搞好团结。毛泽东对张春桥成为众矢之的是有些意外的,他必须做一些挽回和补救工作。关于这点,徐景贤回忆了张春桥请许世友吃饭之事,徐景贤说:
  【毛泽东先后找有关人员作个别谈话,做做工作。他找了许世友,又找了张春桥,他特意叮嘱张春桥,要请许司令吃一次饭。
  毛泽东知道许世友和张春桥不和,早在文革初期,许世友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张春桥兼任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张春桥支持造南京军区的反,许世友当然不高兴。这一回在庐山,由于陈伯达和几条枪杆子的发难,毛泽东觉得许世友和张春桥更有加强团结的必要,所以他亲自出马做调节关系的工作。
  张春桥在庐山自己住的别墅里,备了一桌丰盛的筵席,让厨师做了十几个菜,厨师还别出心裁地烹调了庐山特有的名菜“三石”:石鸡、石鱼和石耳。石鸡是一种长在山间石罅洞穴里的蛙类;石鱼是在山涧淸溪里的鱼,肉质特别细嫩肥美;石耳是生长在庐山岩缝里的一种菌类,很难采集到。“三石”俱全,这桌筵席就真正地上档次了。
  张春桥郑重其事地向许世友发出邀请,许世友也知道这次请客是毛泽东的意思,所以欣然应邀赴宴。这桌筵席就两个人吃,没有陪客,两个人又都善饮。许世友喝茅台量大是有名的,张春桥呢,别看他文绉绉的,喝起茅台来却很凶。这一次在庐山,许、张两人第一次开怀畅饮,喝得痛快,把张春桥餐厅里玻璃柜子里的存酒,喝了个精光。
  会议快结束之前,各分组分别搞一次会餐。华东组的会餐地点设在山坡上的一幢俱乐部里,许世友特意把张春桥也请来了,作为对张春桥设宴的回请。张春桥和许世友坐在一桌,举杯对饮,我们作陪。
  饭吃到一半,空五军政委陈励耘,手里举着一杯茅台酒,走到张春桥身边。就是他在8月25日华东组会议上冲着张春桥大吼:“站出来嘛!”
  现在,陈励耘那股有恃无恐的气势半点也没有了,他脸上露着不自然的笑容,谦恭地说:“春桥同志,对不起,多多冒犯,请允许我敬你一杯!”
  张春桥把眉毛一扬,嘴角略带微笑回答:“我不在乎。”
  两个人碰了一下杯,把不是滋味的酒喝干了。】【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7)》*****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7)/林彪事件(94)
  
  【接前】毛泽东在休会的这两天里,通过谈话等各种方式,把重要人物都团结到了自己一边。这时,毛泽东才正式亮出他的牌:打倒陈伯达。据邱会作回忆说:
  【8月27日下午4点左右,陈伯达叫吴法宪、李作鹏和我到他的住处去谈话,对此我们有点犹豫。吴法宪说:陈伯达告诉他。主席叫他找我们的。
  我们到陈伯达的住处时,我们看到陈伯达精神十分紧张,很沮丧。大家坐下之后,喝了一点热茶,陈伯达精神的紧张程度稍微纾缓一点,他说:“我叫你们来是经过主席批准的。主席叫我去谈了一下,对我有批评,对你们也有批评,主席要我找你们几位谈一下。”
  陈伯达颠三倒四地说了不少话,在谈话的时候,吴法宪拼命记录,我也帮他记了一些要点。
  陈伯达说:“毛主席批评了我,说我自以为懂得理论,鼓吹‘天才论’,在华北组起哄。毛主席说我欺骗了你们,你们把我的语录都烧掉吧。”
  陈伯达说:“毛主席指责我参加了‘军事俱乐部’,说我背叛了中央文革小组,要我到江青、康生那里去承认错误,争取他们的原谅,搞好团结。康生指责我把林副主席绑上了战车,甘愿当叛徒,投靠了军委办事组。”
  陈伯达说:“毛主席一出此言,我脑子就懵了。‘军事俱乐部’是1959年毛主席讲彭德怀的话,怎么在十年以后又拿同样的话,讲起亲密战友林副主席来了?我是罪孽呀,怎么把林副主席推到第一线了。”
  临走时,陈伯达向吴法宪宣布:“我犯了错误,你们几个今后不要再同我来往了,不要互相打电话,也不要写信了。”
  这几句话,把当时发生的问题的性质都点明了。例如“军事俱乐部”一词,是上次庐山会议反彭德怀的用语,康生的话是再明显不过了,我们问题的性质和彭德怀是一样的。
  我们三人都认为,问题一下就严重了,就决定到林彪那里去一下。准备走时,吴法宪说给叶群打个电话,陈伯达听见后像吓丢了魂似的,恳求吴胖子千万不要在他的住处打电话,我们就离开陈伯达的住处。
  吴法宪说:“我们就直接去林彪的住处,如他不肯见就回来。”
  李作鹏说:“如果不见,那问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到了林彪的住处,叶群依旧很热情,说:“快来,快来。”
  林彪也亲自出来了,我们把陈伯达的话讲了一遍,林彪还是很镇静,好像对这些是是非非的话有反感,林总只说了一句:“那是讲陈伯达。”
  对于毛主席同陈伯达的谈话,我又专门打电话向总理汇报。总理听到后也非常吃惊,他认为主席把问题搞严重了。【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8)/林彪事件(95)
  
  【接前】周总理真是不辞辛苦,立即找吴法宪、李作鹏和我谈话。总理说:“主席的话分量是相当严重的,要超过‘二月逆流’,但主席是对陈伯达说的,与对你们说,是有区别的。要是有什么需要你们注意的,我会向你们打招呼的。但你们讲话要慎重,别人竖着耳朵听你们讲话,搞不好要影响林副主席。”
  我们对总理都存有感激之心。因为最高层搞的这些名堂,我们的确一窍不通。】
  
  由邱会作的回忆可知,毛泽东做出“打倒陈伯达”的决定,事先既没有与周恩来商量,更没有与林彪商量。1969年的“九大”号称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人们普遍认为,“九大”象征着这场文革的高潮已经过去,中央将进入安定团结的时代,再不会发生“打倒某某人”的事情了。事实上,从1969年4月的“九大”到这次庐山会议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央高层的确没有出现过某人被打倒的事情。
  陈伯达是中共最高层的五名政治局常委之一,“打倒陈伯达”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冲击,必将是非常大的。所以周恩来听到毛泽东准备打倒陈伯达的消息,感到非常吃惊,认为毛泽东把问题搞严重了,中央好不容易出现的安定团结局面,又要结束了。
  林彪虽说表现出镇定的样子,内心中应该也是震惊的,他也没想到毛泽东下决心打倒陈伯达,更没想到毛泽东还提出“军事俱乐部”,这就是准备要把林彪打成第二个彭德怀。不过林彪也认为,毛泽东现在还不到和自己摊牌的时候,因为此时摊牌,对毛泽东一点好处也没有。所以林彪暂时还不会有危险,但以后就不好说了。
  毛泽东之所以让陈伯达与吴法宪、李作鹏和邱会作私下谈话,目的还是想“拉”这三个人。如果吴、李、邱三人听懂了“军事俱乐部”含义,马上求见毛泽东,表示与林彪划清界限,洗心革面重新跟随毛泽东,那么毛泽东不仅可以放过这三个人,还分化了林彪的队伍。
  邱会作说他们对“最高层搞的名堂一窍不通”,这也是实话。陈伯达明明告诉他们三人:是毛泽东指示陈伯达与他们谈话的。按照道理,既然是毛泽东派陈伯达跟他们三人谈话,那么在谈话之后,他们三人就应该给毛泽东的一个回话。而吴、李、邱三人,似乎根本没有理解毛泽东指派陈伯达与他们谈话,是给他们一个改换门庭的机会。他们三人没有去找毛泽东,没有给毛泽东回话,反而去找林彪,又告诉了周恩来,这就枉费了毛泽东的一场安排,于是毛泽东只得拿掉这三个人了。【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899)/林彪事件(96)
  
  【接前】陈伯达被打倒的性质,与林彪完全不一样。在毛泽东看来,林彪是妨碍他把文革搞到底的绊脚石,不拿掉林彪,文革就要半途而废。而陈伯达不过是一介书生,没有多大能量,毛泽东本来是没有必要打倒他的。
  虽说毛泽东早就对陈伯达有看法了,自从起草“九大”《政治报告》之后,毛泽东就不用陈伯达了,也不见陈伯达,但这并不意味着毛泽东想要打倒陈伯达。
  如果陈伯达发现毛泽东疏远他之后,自甘寂寞,称病休养,就不会有后来被打倒的悲剧。毛泽东的另一位政治秘书胡乔木,与毛泽东发生矛盾之后,很快就称病了。胡乔木于1961年8月17日,给毛泽东写了一信,声称自己因病需要请长期病假。
  毛泽东给胡乔木回信说:【乔木同志:8月17日信收到,甚念。你须长期休养,不计时日,以愈为度。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此诗宜读。你似以迁地疗养为宜,随气候转移,从事游山玩水,专看闲书,不看正书,也不管时事,如此可能好得快些。作一、二、三年休养打算,不要只作几个月打算。如果急于工作,恐又将复发。你的病近似陈云、林彪、康生诸同志,林、康因长期休养,病已好了,陈病亦有进步,可以效法。问谷羽好。如你转地疗养,谷宜随去。以上建议,请你们二人商量酌定。我身心尚好,顺告,勿念。毛泽东。1961年8月25日】
  毛泽东当然知道胡乔木有病只是借口,真意是退出政坛。毛泽东已经不想再用胡乔木了,可是怎么处置胡乔木,却有一点麻烦。现在胡乔木主动提出因病休养,省去了毛泽东处置胡乔木的麻烦,所以毛泽东也很高兴,建议胡乔木“从事游山玩水,专看闲书,不看正书,也不管时事”,安心长期休养。
  毛泽东信中还特别提到陈云、林彪、康生三人“长期休养”之事,这三个人的病,明显地带有“政治病”的色彩。林彪和康生的病到文革就好了,陈云的病到毛泽东去世后就好了,胡乔木本人的病在毛泽东去世后也好了。
  如果陈伯达学胡乔木,向毛泽东提出“长期休养”,毛泽东肯定会欣然同意。这样一来,陈伯达就很可能保持政治局委员的地位在家休养,一直休养到毛泽东去世后再复出,重登政坛。那样的话,陈伯达的一生就可以说是十分圆满了。【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4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伴君如伴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0)/林彪事件(97)
  
  【接前】可惜的是,陈伯达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在毛泽东冷落他之后,又去靠近林彪,大概陈伯达天生是个闲不住的人,非要尝到监狱的滋味才罢休。所以说陈伯达被打倒,很大程度是他自己造成的,只要陈伯达不介入林彪集团,毛泽东是不会打倒陈伯达的。
  从毛泽东的角度来看,陈伯达投靠林彪本身就是“老鼠搬家”的行为,这次陈伯达在庐山上又跳出来向张春桥进攻,从侧面向毛泽东发难,更是典型的“背叛”行为。所以毛泽东打倒陈伯达,一方面是严惩“叛徒”,另一方面是对林彪“敲山震虎”,从侧面打击林彪。
  
  陈伯达没想到毛泽东会用这么严厉的方式处置他,在毛泽东咄咄逼人的进攻面前,陈伯达慌了手脚,对应失措,失去了挽回败局的机会,不仅造成他个人的悲剧,也使林彪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从陈伯达的角度来看,虽说他不可能全部挽回败局,但仍有可能挽回一定的败局,使自己的下场不至于那么遭。
  陈伯达可挽回败局的第一件事,是坚持“天才论”没有错。
  当时在极左思潮泛滥的情况下,任何“右”的言论已经没有存身之地,所以林彪集团只有打出比江青集团“更左”的言行和旗号,才能反对江青集团,这就是所谓的“打着红旗反红旗”。陈伯达这次借着对毛泽东“称天才”来打击张春桥,就是要表现得比张春桥“更左”。这样一来,因为陈伯达的言论比张春桥“更左”,所以要想从陈伯达的言论中揪出错误来,反而很不容易。
  只要陈伯达坚持自己认为毛泽东是“天才”的看法没有错,要想给陈伯达扣一个帽子,倒也很难。即使“毛主席是天才”的这种看法有错,但这也仅仅是“思想认识”问题,并不是陈伯达做了什么错事。既然陈伯达没有做错事,只是对“天才”的看法错了,那么这种错误就不可能上升到被“打倒”的地步。
  可是陈伯达自己却认错了。陈伯达自己一旦认了错,别人就救不了他了,只能被打倒了。更有甚者,因为陈伯达说的“天才论”,其实是林彪的观点,陈伯达承认自己错了,也就等于承认林彪的“天才论”错了,就使林彪陷入非常被动的地步。
  如果陈伯达坚持“天才论”没有错,林彪也配合说“天才论”是合理的,毛泽东处理起来就会很棘手,总不能把林彪和陈伯达认为“毛主席是天才”的观点,作为一种反动的观点。【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1)/林彪事件(98)
  
  【接前】陈伯达可挽回败局的第二件事,是坚持认为张春桥有错,坚持自己对张春桥的批评是合理的。
  林彪集团早就在收集江青集团的“黑材料”了,张春桥的黑材料当然也收集了不少。邱会作回忆说:【上海解放军二医大革命组织“红旗”,搞到了张春桥是叛徒的材料,好像也有张春桥的老婆历史问题的材料,同时还有姚文元父亲姚蓬子的材料。我拿到这些材料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张春桥、姚文元不仅是江青的红人,也是毛主席器重的人。
  有一次我利用开会的机会,给总理嘀咕了几句,总理很慎重地说:“这个材料你不要转给我。”
  稍等片刻总理又说:“群众来信我是可以收到的。”
  总理的话提醒了我,二医大革命组织,把张春桥叛徒的材料,直接寄给了总理,但事后一点动静也没有。
  早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之前,有一次黄永胜在办事组说:“搞不清张春桥、姚文元是怎么回事,说多了主席肯定不高兴,但抓住‘眼镜’(指张春桥)就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在“九大”期间,好像是进入选举程序的时候,黄永胜悄悄告诉我:“告诉你,眼镜(指张春桥)是个叛徒,材料转到主席那里去了。”
  毛主席好像并不重视这些材料,因为在选举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时,张春桥仍然榜上有名。】
  
  张春桥本来在中央里就不得人心,再加上林彪集团的人,早就把张春桥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私下悄悄传开了。他们散布消息说,已经找到张春桥是叛徒的证据,可是张春桥的材料送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却没有处理。所以众人对张春桥很有看法,只要陈伯达坚持认为张春桥有错,毛泽东也很难说服众人说张春桥没有错。这样一来,陈伯达还能在大部分高官中间赢得一个好名声。
  可是陈伯达自己却认错了,陈伯达一旦自己认了错,就等于承认张春桥没有错,也就把张春桥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关于张春桥有错的问题,黄永胜就敢于坚持。黄永胜没有参加前期的庐山会议,直到陈伯达的事情出来之后,黄永胜才赶来庐山。
  黄永胜上山后毛泽东找他谈话,毛泽东说:“搞突然袭击,还那样厉害!张春桥手无寸铁,你们搞他干什么?”
  黄永胜说:“张春桥不得人心,我们确实有些意见。政治局实际上是不团结的,张春桥起的作用不好。”【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2)/林彪事件(99)
  
  【接前】毛泽东说:“你们能不能让我看张春桥三年?”
  黄永胜说:“几十年来的枪林弹雨,艰苦岁月,我都是跟毛主席的,我都是拥护主席的。但中央文革的一些为人为事,我不能同意。造反派到处冲击,到处夺权,到处打、砸、抢,我不同意。造反派上面有人,问题最难办。”
  毛泽东说:“你也不赞成文化大革命?”
  黄永胜说:“我坚决拥护毛主席、林副主席!我不同意的是打、砸、抢。”】
  如果陈伯达能像黄永胜这样,坚持张春桥有错,那么情况反而对陈伯达有利。可是陈伯达这样的书生胆子小,一看毛泽东要打倒他,就彻底崩溃了,把什么错误都承认下来。
  
  陈伯达可挽回败局的第三件事,是把林彪集团牵扯进去。
  陈伯达出事后,陈伯达怕连累林彪和林彪集团,就把什么事情都自己一个人承担下来,声称所有一切都是他一个人干的,与林彪和林彪集团无关。陈伯达这样做,或许是出于好心,不牵连别人。如果在一般情况下,陈伯达这么做或许是对的,但在庐山会议这个特殊的情况下,陈伯达这么做反而弄巧成拙。
  本来,陈伯达与林彪和林彪集团的确是有“勾结”的,如果陈伯达坦诚地承认,这件事与吴法宪、邱会作等人有关,甚至承认这件事与林彪和叶群有关,那么毛泽东反而不好处理陈伯达。
  毛泽东的拿手好戏是“各个击破”,如果陈伯达声明这件事是他和林彪以及林彪集团的人一起策划的,那么毛泽东要处理陈伯达,就不得不连林彪和林彪集团的人一起处理,这样就不是“各个击破”,而是“一网打尽”了。可是对于毛泽东来说,目前显然不是“一网打尽”的时机。如果毛泽东硬搞“一网打尽”,在庐山上把林彪和林彪集团揪出来,那么局势对毛泽东反而不利。
  对于毛泽东来说,打倒林彪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打倒林彪之后,林彪的党第二把手和接班人位子,就必须有人来填补。毛泽东本来想培养张春桥几年,等张春桥的威信建立起来之后,在拿掉林彪让张春桥接班。这次毛泽东因为保张春桥而打倒陈伯达,已经引起众人的不满,如果再为了张春桥而打倒林彪,那么人们的不满就更大了。因为张春桥已成为众人怨恨的对象,所以毛泽东再想让张春桥当接班人就不行了,江青更不行。【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3)/林彪事件(100)
  
  【接前】因此,如果毛泽东此时打倒林彪,张春桥又不能接班,那么林彪倒台后空出来的党第二把手的位子,只能让周恩来接替。毛泽东费了半天力气,打倒了林彪,结果却让周恩来接班,那么毛泽东岂不是白费力气为他人做嫁衣裳?
  所以毛泽东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还不能打倒林彪,还不能把林彪端出来,这点林彪看得很清楚,他知道毛泽东不会在现在跟他摊牌。如果陈伯达把林彪牵扯进来,声称自己和林彪是一伙的,毛泽东为了避免与林彪摊牌,反而要从轻处理陈伯达。
  林彪并不怕陈伯达把他牵连进来,倒是怕陈伯达一个人把事情承担下来,声称此事与林彪无关,反而使毛泽东可以对他们“各个击破”,使林彪更加被动。后来吴法宪要检讨,试图替林彪责任承担,保护林彪,林彪却反对吴法宪这么做。据吴法宪回忆说:
  【我向林彪报告说:“周总理要我写个检讨,主要的意思是为‘副帅’承担一点责任,错了我负责。”
  林彪听完马上说:“你不要写检讨!你没有错,讲话是我讲的,错了我负责。”
  我解释说:“总理的意思是要保护你。”
  林彪说:“要检讨你检讨,你的检讨我也不看,用你的名义上送。”
  我看得出,林彪对我写检讨是不高兴的。后来,林立果来到我这里,对我说:“爸爸的意见,不要你作检讨。他的意思是,有问题要检讨,也要由他来检讨,你没有责任。”
  我再一次作了解释,说是周恩来要我作的检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林彪。这个时候,林立果不高兴了。】
  
  林彪知道吴法宪一旦检讨了,吴法宪自己都认错了,林彪就无法再保吴法宪了,就中了毛泽东“各个击破”的战术。如果吴法宪坚持不检讨,林彪集团以及陈伯达死死抱成一团,要不然就全部揪出来,要不然一个也揪不出来,这样毛泽东反而不好办,反而会从轻处置他们。只是吴法宪不懂林彪的意思,又抱着检讨之后就能“过关”的侥幸心理,违背林彪的指示作了检讨,结果使林彪更加被动了。
  
  综上所述,陈伯达被打倒,应该说他自己的责任很大。陈伯达要不然就不要卷入林彪集团,要卷进去,就干脆和林彪死死卷到一起。如果陈伯达一方面不认错,另一方面公开承认自己与林彪是一伙的,这样毛泽东反而会从轻处置陈伯达。陈伯达选择的对应方式,应该说是最“糟”的一种,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林彪。陈伯达这样的书生,本来不应该卷入政治斗争。【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崇新岳 于 2013-11-14 18:21 编辑

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4/林彪事件(101
  
  【接前】毛泽东的拿手战术是“各个破”,次只拿掉伯达一个人,林彪集其他成员则采用“恩威并重”的战术,一方面力,感到再继续跟着林彪是没有出路的;另一方面又到希望,感到毛泽东给出路,促使他投靠到毛泽东这边来。
  毛泽东对林彪集第一施加的力是“调查情况”。这种调查情况”是表示经对你有怀疑了,但没有定你有罪。这时头脑“灵活”的人,就会赶“弃暗投明”。次的调查情况”,邱会作回忆说
  【8月26日下午,吴法通知我到理的住处开会,个会除吴法、李作和我之外,有康生、汪东兴参加。:“按主席指示,召集你,把有些情况搞搞清楚。”
  周恩来明确,他和康生是奉毛泽东的指示,召集吴法、李作和邱会作来“把情况搞清楚”。叫吴、李、邱三人来,然就是挑明了毛泽东怀吴、李、邱三个林彪的
  伯达没有被叫来,因为陈伯达已不是嫌疑犯,已被“定罪”了。这样泽东就把吴、李、邱三人与伯达分离三人感到只是被怀疑,有挽回的希望。
  次毛泽东让东兴也去,应该说东兴“弃暗投明”的榜、李、邱三人看到汪东兴认检讨,“弃暗投明”之后,就可以重新做人,不但不被理,可以保住高官的位子。
  
  于此事,吴法也回忆说:【8月26日下午,周恩来打电话,他和康生要找我、李作、邱会作谈话来到周恩来的住,康生已在座,汪东兴也在那里。谈话,主要是追在小言的事情。
  康生一始就气汹汹地:“汪东兴点火,伯达跳起来批判,个‘反革命分子’‘站起来斗争’。”
  康生真是一副不可一世的子。周恩来只情况,没有加任何评论。听到康生讲这,周恩来也一声不吭。我们说:“康生同志,你下结论未免太早了点吧?”
  理趁势说:“今天就到里,明天上午接着。”理又强调:“主要是把情况搞搞清楚。【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5)/林彪事件(102)
  
  【接前】吴、李、邱三人在这个时候,不但没有理解毛泽东派周恩来和康生“调查情况”的用意,还跟康生争辩,这样就失去“弃暗投明”的出路。吴法宪继续回忆说:
  【从周恩来那里出来,吃过晚饭,我和李作鹏、邱会作一起前往林彪的住处,向他汇报下午周恩来、康生找我们谈话的事。林彪正好从毛泽东那里开会回来,他告诉我们:“关于设国家主席的事情,不要再提了。这次毛主席说国家只设人大常委会主任,不设国家主席。主席还说,‘我不当这个国家主席,我劝你林彪也不要当’。”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强大压力下,林彪不得不改变了态度,把“天才论”和设国家主席的意见,都放弃了。我们也告诉了林彪下午周恩来和康生追查我们的事情,林彪没有说什么,只是听,最后说了一句:“让他们去讲吧,总要有事实根据吧。”】
  
  吴法宪说:在毛泽东的强大压力下,林彪不得不改变了态度,把“天才论”和设国家主席的意见都放弃了。应该说林彪对“设国家主席”问题,本来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并没有想一定会成功,所以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并没有失算,不成功也是意料中的结果。林彪是在“天才论”的问题上失算栽了跟头。
  吴、李、邱三人向林彪汇报了周恩来和康生“追查”他们,林彪懂得毛泽东的用意,所以林彪要表现出镇静自若的满不在乎态度,说“让他们去讲吧”,这样才能稳住吴、李、邱三人。
  吴法宪继续回忆说:【8月27日上午,周恩来和康生继续找我们谈话。这天上午,我们又被追查了三个小时。康生一上来就要我们交代“军事俱乐部”的事,说:“你们要交待,这个‘军事俱乐部’是怎样形成的?你们长时间串通一气,还有陈毅这个反革命分子。”
  我说:“康老,你是中央常委,陈毅是中央委员,他什么时候成了‘反革命分子’?这是中央定的吗?你说话太随便了吧。说陈毅和我们串通一气,你康老有什么根据吗?”
  我说得有一点激动,听到这时,周恩来忙说:“康老的话说错了。”
  这时,邱会作也说:“你康老在西北组讨论的时候,赞成我讲的话,还表扬我说我马列主义学得好。这个话你忘了吗?”
  听了这话康生脸都红了,忙说:“我并没有说你说的都对嘛!”】【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6)/林彪事件(103)
  
  【接前】关于此事,邱会作也回忆说:【李作鹏对付康生是有办法的,以前的政治局会议上,一有机会李作鹏就挖苦康生。李作鹏说:“康老呀,我记得在‘九大’时,主席说陈毅是‘右’的代表,现在怎么成了反革命了?这是创造性的,还是讽刺呀?”
  我们三个人把康生收拾了一顿,康生那个嚣张劲头才下来。不过我们也只是嘴上痛快,因为康生不是代表他自己来的,他是代表毛主席来的,我们这些人不谙世故。总理说话一直没有倾向性,总是说:“平心静气,平心静气,主要是把情况搞清楚。”】
  
  邱会作在事后才感叹他们“不谙世故”,因为康生是代表毛泽东来找他们“了解情况”的。毛泽东如果真的想要了解什么情况,应该找其他人去了解,那样才能了解到真正的情况。毛泽东是借口“了解情况”,向他们施加压力,促使他们改变立场。然而吴、李、邱三人却不懂,还反过来把康生“收拾”一顿,可见这三人是“无药可救”了。因此,第二天毛泽东就发出让吴法宪写检查的指示。
  据吴法宪回忆说:【8月28日,我刚刚起床就接到周恩来的电话,叫我马上到他那里去一趟。周恩来找我,是要我写一个检讨。他说:“你是办事组副组长,组长没有来,你们组里出了事情,你应该主动承担一点责任。还是写个检讨,把问题说清楚就算了。”
  周恩来还告诉我:“这样做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替‘副统帅’担责任。你明白,问题是‘副统帅’的讲话引起来的。要保护‘副帅’,不然的话又要攻到‘副帅’的头上去了”。
  周恩来的讲话把林彪称作“副帅”这个我明白,一是不好点名,二是要我为林彪开脱一下。周恩来讲的很中肯,我感到是一片好心,于是我当即表示:“我回去考虑一下,尽快写出一个检讨,先请总理审阅。”
  我想了一下,觉得这样的事情还是应该请示林彪。我向林彪报告说:“周总理要我写个检讨,主要的意思是为‘副帅’承担一点责任,错了我负责。”
  林彪听完马上说:“你不要写检讨!你没有错,讲话是我讲的,错了我负责。”
  我解释说:“总理的意思是要保护你。”
  林彪说:“要检讨你检讨,你的检讨我也不看,用你的名义上送。”我看得出,林彪对我写检讨是不高兴的。】【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24 13:00 , Processed in 0.95560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