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青鼎0

[说文讲古] 新说文解字(四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鼎0 于 2015-3-22 20:44 编辑

……

文、汶、纹、玟、斑、闵、悯
齐、济、脐、剂

文的多个字形,其实都是突出人体胸腹部。
多数字形文中加指示符号,为指事字。
部分字形不加指示符号,为象形字。
部分字形,在文中加心字、或口、亚字,为会意字。
亚字义为聚族而居,【文心、文口、文亚】会意为大度、大肚能容:心胸、心腹、胸口、口腹。
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有特殊字形为【木束加心】字,或与亲【一木一】字有关,与【文亚】会意相同。

人的胸肌腹肌纹理。汗水。斑纹。
齐,三文:集体锻炼、练兵。
救济。怜悯。
肚脐。
……
药剂。与麝香有关。







文玟帚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鼎0 于 2015-3-22 23:19 编辑

……

(wén),人体胸腹。
引申为容人之德。
锻炼身体,健美、修身。修饰。
学习。文明。
……
〈名〉〈动〉〈形〉
引申义一:【大度:大肚能容】文德。又如:文惠(文德恩惠);文薄(谓文德浅薄);文昭(文德昭著)
再引申义1.1:【柔和。与“武”相对】温文尔雅。文治;文事;文职。《史记の平原君虞卿列传》文能取胜……文不能取胜。唐の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左传の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又【〈名〉指鼓乐,泛指曲调】文曲(指乐曲);文始(舞乐名)
又【〈形〉美,善】文徽(华美);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文衣(华美的服装)

引申义二:【〈动〉教学】文字(本义教育孩子,详见【六部:宅安字家】说解)。
……
〈名〉
再引申义2.1:【礼节仪式】文教。《论语·季氏》则修文德。又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
又【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又【姓】。

再引申义2.2:【经典】文献。《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说文解字·叙》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又如:文冢(埋葬文稿之处)。
又【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
又【文言。古代散文文体之一;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半文半白。

再引申义2.3:【词句】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又如: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
又【法令条文】《史记·汲黯列传》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又如:文移(官府文书);
又【才华;有才华】文才、有文才。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又【指表现形式;外表】文服(表面服从);文榜(告示、布告之类);文诰(诰令)
又【〈形〉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易の系辞下》其旨远,其辞文。
又【〈动〉撰写文章】。
又【〈动〉修饰;文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身将隐,焉用文之?《荀子·非十二子》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又如:文过饰非;文致(粉饰;掩饰);

再引申义2.4:【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汉书·刘歆传》分文析字。又如:甲骨文;金文;篆文。
又【〈量〉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钱。

……
引申义三:【花纹;纹理】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动〉
再引申义3.1:【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礼记·王制》被发文身。又如: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
又【装饰】《史记·宋世家》文马四百匹。又如:文舫(装饰华丽的游艇);文榭(饰以彩画的台榭);文剑(装饰华丽的剑);文舆(饰以彩绘的车)
又【〈形〉通“紊”。紊乱的】《汉书の郊祀志上》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
又【〈量〉用于计算纺织物】《后汉书》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鼎0 于 2015-3-22 21:45 编辑

……

(qí),三文:集体锻炼。
引申为练兵。点兵。
……
引申义一:【整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通“资”。资助】

【通“脐”。肚脐】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
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素问·奇病论》
【通“脐”。中央】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注:“齐,中也。”

再引申义1.1:【整齐】王羲之《题笔阵图》上下方整,前后齐平。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使整齐】
马不齐髦。——《仪礼·既夕礼记》

【平等】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无偏无颇也。”
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同等,相等】与日月齐光。——《楚辞·屈原·涉江》
【好】唐· 王勃《滕王阁序》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通“斋”( zhai)。肃敬
而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下》
【通“斋”( zhāi)。斋戒】 [fast]
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
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

【达到同样高度】 [be on a level with;reach a certain point or line]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
【正好对着】 [right down to]。如:齐头子(劈头盖脸);把玉米秆齐着根儿砍断
……
引申义二:【全,齐全】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史记·平准书》
【集合】 [assemble]。如:齐人(把人召集齐全)
……
引申义三:【疾,敏捷】
齐,疾也。——《尔雅》
齐疾而均,速若飘风。——《商君书·弱民》
齐给如响。——《荀子·臣道》
多闻而齐给。——《尚书·大传》

……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2) 同本义 [neat;even]
齊,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3) 【整齐】 [in good order;neat;uniform]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白虎通·礼乐》
(4)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5) 【平等】 [equal]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无偏无颇也。”
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6) 又如:齐等(平等)

(7) 【全,齐全】 [all present;all ready;complete]
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史记·平准书》
各屋子里丫头们将灯火俱已点齐。——《红楼梦》
(8) 又如:齐全人(指家里的长辈及丈夫都全的妇女,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都到齐了

(9) 【好】 [good]
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唐· 王勃《滕王阁序》
(10) 【疾,敏捷】 [quick;fast;speed]
齐,疾也。——《尔雅》
齐疾而均,速若飘风。——《商君书·弱民》
齐给如响。——《荀子·臣道》
多闻而齐给。——《尚书·大传》
(11) 通“斋”( zhai)。肃敬 [solemn and silence]
而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下》
词性变化
齊 qí
〈动〉
(1) 【同等,相等】 [equal; of the same class,rank,or status]
以给水火之齐。——《周礼·亨人》。注;“多少之量也。”
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
与日月齐光。——《楚辞·屈原·涉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齐生(指自然中万物生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齐死(指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贤愚,长寿短命,其死则同,死而必为腐骨亦同);齐同(一致,同等);齐物(万事万物从大道的眼光来看,没有生死、成毁、美丑的不同,但每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事都有其发生的意义)

(3) 【整治】 [govern]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4) 又如:齐正(平定)
(5) 【达到同样高度】 [be on a level with;reach a certain point or line]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使整齐】 [trim]
马不齐髦。——《仪礼·既夕礼记》
(7) 又如:齐叶
(8) 【集合】 [assemble]。如:齐人(把人召集齐全)
(9) 【正好对着】 [right down to]。如:齐头子(劈头盖脸);把玉米秆齐着根儿砍断
(10) 【通“斋”( zhāi)。斋戒】 [fast]
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
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
(11) 【通“资”。资助】 [finance;subsidize;support]
齊 Qí
〈名〉
(1) 朝代名 [Qi Dynasty]。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
(2) 齐国 [Qi state]。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3) 又
质于齐。
齐兵乃出。
齐楚之精英。—— 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齐刀(古代齐国的钱币名);齐人(齐国的人);齐言(齐国的语言)
(5) 【通“脐”。肚脐】 [umbilicus]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
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素问·奇病论》
(6) 【通“脐”。中央】 [centre]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注:“齐,中也。”
齊 qí
〈副〉
(1) 同,并,一齐,皆 [same;in common;simultaneously]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
两儿齐哭。
百千齐作。
众枪齐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齐行(商人共同抬高市价);齐力(并力,合力);齐手(众人一致,同时动手);齐交(共同交往);齐叫(同声呼喊);齐肩(并肩,同等);齐首(头相齐并列);齐盟(同盟,诸国合盟);齐驱(并列驰驱)
齊 qí
〈介〉
(1) 从 [from]
县官把那两通卷子都齐头看了,都圈点了许多,都在卷面上画了个大圈。——《醒世姻缘传》
(2) 又如:齐头(从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3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楚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看到哪了?如果看到不合理的地方,还请提出意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呢……呃,目字系列暂告一段落,下接耳字系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齐】字系列,应归类在五部,或六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鼎0 于 2015-3-23 23:16 编辑

……

ěr

ěr、茸rónɡ
听聽、圣聖、闻聞、
恥同耻chǐ、耿ɡěnɡ

呃,已经无需再解释了……












听聽

听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鼎0 于 2015-3-23 23:20 编辑

……

声:生耳

声聲


闻聞

闻聞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

耳、听聽、圣聖、闻聞、

甲骨文【听】字形有二:【耳口】【耳口口】。
一口一耳,表示一般的听。
二口一耳,表示二般的听……呃,表打我,真的是二般的听:听两个人分辨。
前者是怎么说就怎么听,后者是有所分辨的听,追求真相的听。
即所谓【兼听则明】。又或者说,后者是一问一答的听。

甲骨文【圣】字形有二:【耳人】【耳人口】。
【耳人】字形结构如【见、望】字,演化结果也近似望字,会意为【监听、侦听者】。
一如【见】字会意为【监视、侦查者】。
而无论是监听还是监视,事后都要汇报,于是有了【耳人口】这个字形。相对应的,则是訵字。
此外,【耳人口】又可会意为【口耳相传】及【口耳相传的故事主角:圣人】。

甲骨文【闻】字形有二:【耳节】【耳节又】。
【耳节】会意为【端坐聆听】愿闻其详。
【耳节又】会意为【端坐用手辅助聆听】即使听力不好,仍然愿闻其详。

……

楷书繁体字形:
听【王耳直心】或【耳王德】。
由【耳人】演变为【耳壬】、耳王。演变轨迹同望字。
加德字旁,强调:无论是侦听汇报、会议听事,都必须按照道德行事。
后演变为厅字:官厅(听事问案)、会议厅。

闻,由【耳节】端坐聆听,演变为【门内耳】隔绝杂音的听。
两个字形,都表示郑重其事的听。

综上所述,一般的听【耳口】。
不一般的听【耳人】【耳节】【耳节又】【耳人口】【耳口口】【耳人直心】【耳王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鼎0 于 2015-3-24 18:41 编辑

……

(tīng)

〈动〉
(1)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 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 同本义 [listen;hear]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4) 接受,听信,接纳 [heed;obey;have a receptive ear for]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6)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administer]。
(7)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8) 决断;审理 [诉讼案件][serve as a judge]。
(9)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10) 等候;待 [wait]。
(11)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2) 听凭,任凭[allow;let]。
(13)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4) 侦察 [reconnoiter]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词性变化
聽 tīng
〈名〉
(1) 耳朵 [ear]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2) 马口铁罐[tin]。
(3)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4)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5) 耳目,间谍[detective;spy]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6)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office]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补聋、闻金文

聋,刚出生的婴儿对声音近乎无反应,引申为无听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鼎0 于 2015-3-25 20:58 编辑

……

补取qǔ:

娶qǔ、趣qù、
(骤)、
zuì(撮cuō、蕞zuì)、
zōu、zōu、掫zōu
附庭
取,手助耳听(听取细微声音)。
陬,墙边听取(回声)。
诹,出言听取(问、谋)
掫,双手捂住耳朵(表示声音过大)。甲骨文词例:大掫风。
骤,加速集聚(急骤、
暴风骤雨)。
聚,聚众听取。
最,厅内听取(听到的声音最大)。

撮,厅内选取(多选一,引用为少量,一小撮)。
趣,奔走听取(感兴趣)。
娶,听取良女(嫁娶)。






最庭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鼎0 于 2015-3-25 21:07 编辑

……

(qǔ),手助耳听。
……
〈动〉
(1)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
(2) 同本义 [cut off left-ear]
取,捕取也。——《说文》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周礼》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取吴元济。——《资治通鉴·唐纪》
(3)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behead]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宋· 苏轼《阳关词》
(4) 拿 [take;fetch;get]
取数斗归。——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对面取人物。
取一葫芦。——宋· 欧阳修《归田录》
取器械。——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从架上取书;从巢里取蛋;取受(拿取和收受);取则(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取将(拿取)
(6) 通“娶”。娶妻 [marry]
取妻如之何?——《诗·齐风·南山》
君取于吴,为同姓。——《论语·述而》
勿用取女。——《易·蒙》
可以冠子取妻。——《礼记·杂记》
昭公取于 吴。——《左传·哀公十二年》
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还必相迎取。
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水浒传》
(7) 又如:取女(娶妻);取亲(娶妻);取室(娶妻)
(8) 选取;选拔 [adopt;choose;select]
深思而慎取。——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取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
舍体而取面。——蔡元培《图画》
(9) 又如:取路(上路);取戏(采取游戏态度);取义(选择正义,就义而死);取人(选择人);取友(选取朋友);取途(选取经由的道路);取象(取某种事物之征象)
(10) 招致 [incur]
谗毁竟自取。——唐· 杜甫《上水遣怀》
(11) 又如:取罪(自我罪责);取讥(招致讥讽);取毙(招致丧身);取醉(喝酒致醉)
(12) 得到;取得 [seek;get]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魏风·伐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钻燧取火。——《韩非子·五蠹》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于人也奚取焉。——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召闹取怒。——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13) 又如:取事(取得成就事功的机会;行事);取讨(讨取;索取);取和儿(取了和气。和睦相处);取真气(摄取天地间元气);取觅(收入;获得);取供(讨取口供)
(14) 博取 [curry]。如:取选(求取功名;应试);取应(应举;参加科举考试);取誉(博取称赞或好名声);取宠(博取别人的喜爱,称赞)
(15) 攻取,夺取 [attack and seize]
必取宋。——《墨子·公输》
取阳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16) 通“聚”。
(17) 会合,集合 [assemble;flock together]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泽。——《左传·昭公二十年》
(18) 积畜 [accumulate]
而利取分寡。——《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
(19) 通“趋”。
(20) 跑,疾走 [run]
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韩非子·难势》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古乐府》
(21) 趋向 [tend to;incline to;hurry off]
两者合而天下取。——《荀子·王霸》
夸主以为高,异取以为高。——《史记·秦始皇本纪》
词性变化
〈副〉
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only]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助〉
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好像效率又变低了,慢得自己都受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根据新华字典编辑的字义树:

步奏一:列出【详细字义】与【会意字义】,并列出简单推理、引申义。
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qǔ),手助耳听。
听取情报、信息、意见、建议。
引申为获取、博取、夺取、取得。
引申为选取、选拔。
通娶:取亲。
通趣:奔走、趋向。
通聚:集合、积蓄。
推论一:根据字义,应与【耳人】有关。
推论二:贤、取二字,【耳又(耳人)】或与【臣又(臣人)】互相影响。

……
〈动〉
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
取,捕取也。——《说文》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周礼》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取吴元济。——《资治通鉴·唐纪》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拿】
【通“娶”。娶妻】
【选取;选拔】
【招致】
【得到;取得】
【博取】
【攻取,夺取】
【通“聚”】
【会合,集合】
【积畜】
【通“趋”】
【跑,疾走】
【趋向】
〈副〉
【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助〉
【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根据新华字典编辑字义树】步奏二:
根据【会意字义】与【引申义】,标定字义树主干:基本坐标。
并修补漏洞。
推理字义由来。

(qǔ),手助耳听。听取情报、信息、意见、建议。
推论:甲骨文取、闻对比,又(右手)在耳的不同位置,或者说,闻是正耳,取是反耳。
根据传统解释,取的反耳,是割下来记战功耳朵。
但根据取字系列义,推论此说应为后起。
或源自【耳戈】【耳或】【首或】等字,属于多字合一。
因此,以【取正耳】听取、选取为正,以【取反耳】攻杀取、俘获取为副。
……
〈动〉
引申义一:【打听】听取。
再引申义1.1:【采纳(意见)】采取。
又【娶】取亲。
又【选拔】选取。
再引申义1.2:【得到】取得。〈助〉【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又【招致(不好的结果)】取祸。唐· 杜甫《上水遣怀》谗毁竟自取。
再引申义1.3:聚。集合、积蓄。
再引申义1.4:趣。奔走趋向。〈副〉【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耳戈】【耳或】【首或】引申义二:【俘获】获取。斩获。拿。
再引申义2.1:【攻占】攻取。夺取。
又【】博取。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鼎0 于 2015-3-27 23:17 编辑

……

【根据新华字典编辑字义树】步奏三:
完善说解。
补充例词、例句。
标注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等)。

(qǔ),手助耳听。引申为听取情报、信息、意见、建议。
甲骨文字形:取、闻对比,手在耳的不同位置。闻字头耳手位置正常,取字头手位置重叠实属非常。
但根据【取的详细字义】及【取的衍生字字义】反推,取字义兼有【反耳-杀取】与【正耳-听取】之义。
因此推论甲骨文取【(反)耳又】、闻【(正)耳节又】通用。类同左右手通用,甲骨文正反每无别。
……
〈动〉
引申义一:【打听】听取。
再引申义1.1:【采纳(意见)】采取。
又【娶】取亲。《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
又【选拔】选取。宋の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深思而慎取。
再引申义1.2:【获得】取得。《诗の魏风の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荀子の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非子の五蠹》钻燧取火。
又【招致(不好的结果)】取祸、自取灭亡。唐· 杜甫《上水遣怀》谗毁竟自取。
又(诗词不是白话文……留给后人、取给自己,两个动词……助词这一条可直接取消……)【〈助〉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再引申义1.3:聚。
【集合】聚集。《左传の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泽。
【积蓄】聚敛。《晏子春秋の外篇重而异者》而利取分寡。
再引申义1.4:趣。
【奔走】《韩非子の难势》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
【趋向】《荀子の王霸》两者合而天下取。《史记の秦始皇本纪》夸主以为高,异取以为高。
又【〈副〉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孟子の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反耳又】【耳戈】【耳或】【首或】引申义二:【俘获、斩获】获取。《说文》捕取也。《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馬法》载献聝。宋の苏轼《阳关词》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又【拿】探囊取物。
再引申义2.1:【攻占】攻取。夺取。《墨子の公输》必取宋。《史记の廉颇蔺相列传》取阳晋。
又【博取】求取功名、哗众取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

补聂摄慑蹑
聂(耳耳耳),耳目众多,提醒。
《说文》聂,附耳私小语也。
摄,耳提面命,辅助。摄政王。
慑,唯命是听。慑服。威慑。
蹑,故意踩脚提醒。蹑足附耳。
《史记·淮阴侯列传》张良、陈平蹑汉王足。
……
嗫嚅:欲言又止(吞吞吐吐)
镊子:拔除眼中钉。
镊,摄取发也。——《释名·释首饰》
颞:修面。在耳前曰颞。——《玉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

补【耳丝耳】系列:
联、关联、
关、关心
推论:关字源流有二。分别源于门(关门)、耳(关心)。
关關、聯联關【聯耳】)
緅、缉、楫、揖、


……

附:
联合。联结。联系。联络。联盟。联邦。联袂。联名。联想。联姻。联营。珠联璧合。
三关:三关(即耳、眼、口) 、四关(即耳、眼、口、鼻) 、关窍(七窍)(自耳目口)
《后汉书·张衡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6 19:35 , Processed in 0.05043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