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国学精品图库-----艺术 >> 建筑 >> 桥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8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歙县桥横---见过两次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同里富观桥


  富观桥是同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建于元至正十三年。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传说这条鲤鱼在三月桃花水发的时候,乘风破浪奋力跳跃,想跳过龙门脱去凡胎而进入仙界,可就在它奋力跃出水面的时候,桥上走来一为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凡心一动,结果已跳过龙门的头部变成了龙头,而龙门外的半身仍旧保留了鱼身。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苏州寿星桥


  寿星桥位于苏州城东望星桥北叶家弄,跨第四直河。此桥初名营桥,宋《平江图》有载。相传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浚河时于桥下得瓷寿星,遂改今名。其为一单孔拱桥,用武康石砌筑。武康石色紫褐,质地粗犷古朴,宋、元间苏州一带建筑物常用此石。桥身长18米,拱跨4.7米,矢高2.6米,两坡设踏步。桥面栏板为1965年从附近被拆的百狮子桥移来,上有狮兽浮雕图案,或蹲或舞,生动活泼。该桥保存宋代构件较多,体量不大,造型凝重,色调拙朴,与周围垂柳、塔影和谐一致,为苏州小型古桥梁中的佳例。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苏州灭渡桥


  灭渡桥位于苏州城东南隅葑门外,跨京杭古运河,该处为水陆要津,原没有渡船,因旅客不能忍受舟人把持敲诈,由僧人发起集资募建桥梁,取名“渡”。今讹称觅渡桥。桥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10月,至大德四年3月竣工,历时一年有余。明代正统间苏州知府况钟重修。清同治间再修,1985年又修,并恢复石栏。桥身用武康石、青石、花岗石混砌,显示了多次重建大修的历史痕迹。长系石端部刻有兽面纹浮雕。估计为姑建时遗物。桥为薄型单孔拱式,东西走向,通长81.3米,净垮19.3米,矢高8.5米。原两坡各设53步石级。该桥采用增大跨度而不作多孔设计,以适应水流湍急、过往船只体量大、往返频繁的需要;在拱顶与面石间不加填层,并尽量增加桥身 坡长,使大桥平缓易行,高而不峻,稳重大方,堪称江南古桥梁中的成功作品。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的古桥

无锡地处江南,水网密布,历史上曾经有许多码头、石桥,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城区填河修路,许多古桥也跟着消失了,所以无锡保存至今的古桥并不多,不过政府的极力保护下,这些保留下来古桥给我们无锡人民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走近古桥,就象走进画卷般的无锡。 主要古桥有以下几座: 金莲桥(宋)锡惠公园内、 陆墟(宋)陆区普照村、 清名桥(清)南长街古运河上 、兴隆桥(清)棉花巷外环河上( 又叫外吊桥) 、定胜桥(清)贺弄西口定胜河上 、 耕读桥(清)石子街菰渎港上、 迎龙桥(清)棚下街南端外环河上 、 玉祁新桥(清)玉祁新桥村 、 扬名大桥(清)东绛、 钓渚渡桥(清)厚桥谢埭荡村 、 巡塘桥(清)华庄巡塘桥、 梁塘桥(清末)、扬名梁中村 、陈墅石桥群(清末)港下陈墅村、 伯渎桥(民国)伯渎河上。 这里我们了解几座有代表性的古桥。

古桥寿星:金莲桥

      惠山寺前的金莲桥,是市内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建于宋,位于惠山寺御碑亭前,是宋代抗金名相、无锡人李纲修建的。距今800多年。

      金莲桥造型古朴,优美匀称。长 10.7 米 , 宽 3.04 米 。为三孔石梁桥,每孔有 6 块石梁,两端为石砌桥台。桥台两端有横帽石梁,雕有怪鱼首和螭首。桥两侧各有华版石,上承石栏,外侧雕刻宋代典型的 “ 压地隐起缠枝牡丹间化生(童子) ” 图案,极为典雅华美,寓意富贵吉祥。石栏杆由莲花状望柱和透空栏板组成,雕有荷叶净瓶和拐杖,桥栏两端还有抱鼓石。虽历代重修,但结构未变,当年的石料有的还留在桥上呢,不过所剩无几,弥足珍贵。仅存莲花望柱、抱鼓石各一个,还有几块紫褐色原石桥面石。古今材质凑于一桥,风雨驳蚀。

   金莲桥得名于金莲池,唐代有位诗人这样颂吟金莲池 “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 池内千叶金莲,为南北朝时所种,只有庐山、华山和惠山三寺种植。传说服之能成仙,现在已经绝迹了。千叶金莲随风而去,金莲桥却千年留存。  

陆墟桥  

     在无锡市惠山区陆区镇,现存一座800多年的古桥---陆墟桥。  

     据有关方面的记载:南宋初年,浙江人陆羽带领儿子陆墟来到江南水乡安阳山脚下,开荒、种茶、开茶店、发展茶文化。当时其居住地方就是现在的陆区镇,到安阳山去开荒种茶,要绕过一条小河,深感不便。在陆羽去世后,陆墟就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单孔黄石桥,取名叫陆墟桥。  

     陆墟桥面上刻有:国泰平安、风调雨顺。在桥的两侧刻有"鸭头春涨绿浸柳堤,鹰齿云排红迷桥岸"的对联。据了解,现在陆区地名的来历,也是从陆墟桥演变而来的。  

耕读桥  

     耕读桥位于南门外的耕读河上,耕读河是一条老河,东西流向,西面在仙蠡桥附近与梁溪河相接,东面在南长街黄泥桥处汇入古运河。  

   耕读河原名菰渎港,菰是茭白的意思,菰渎港顾名思义是一条生长茭白的河流,耕读桥原名叫西菰渎桥,至于原来有没有一座东菰渎桥就无从而知了。耕读桥始建年代不详,明、清两代都有重建。史料记载,最后一次重建于光绪二十三年( 1897 ),重建后,当时的地方官认为原名 “ 菰渎 ” 和 “ 孤独 ” 同音,不雅,于是更名为 “ 耕读 ” ,取 “ 耕读传家 ” 的意思,后来菰渎港也跟着改成了 “ 耕读河 ” 。

   重修后的耕读桥为金山石单孔拱桥,桥长 27 米 ,宽 3 米 。桥面南北各有石极 22 级。桥两面均置石楹联,东联为 “ 沃壤植桑麻抱布贸丝人利涉,佳名易耕读高车驷马管留题 ” ,西联为 “ 南里岁丰穰风送稻花香匝地,西溪波滟云沉孤米水如天 ” 。重建后的耕读桥,风貌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在耕读街的东面是石子街,沿河有漂亮的大宅院,还有西式的清水洋房。 耕读街的西北面是木栖厅。木栖就是木犀,桂花的意思。地名的由来和明代的一位名人有关,他就是无锡隆庆年间的进士,龚勉。龚勉( 1536 - 1607 ),字子勤,跨塘桥人,中进士后任浙江嘉兴县令,又升任浙江省参政、按察使,累官浙江右布政使,是明代的封疆大吏。现在位于南长桥堍的首藩方岳坊就是为他而建的。龚勉晚年在谈渡桥附近建有官宅,厅堂四周遍植桂花,俗称木栖厅,后来这个地名就一直沿用了下来 .

         耕读桥南耕读村的东面就是大庄里。这里曾经是无锡的一处园林名胜 — 菰川山庄。菰川庄得名于菰渎港,占地很广, 40 余亩。菰川庄的营建充满了传奇。要从明景泰、天顺年间的华栋说起。华栋,字良用,号坦庵,南下塘铁树岸人, 60 多岁时,与邻居龚釜争地,华栋最终得胜,在埋设界石时,挖到了装金子的铁瓮 110 只而致富,但不久他就去世了。华栋之子华麟祥科举屡试不第,于是在家经营产业,将当时菰渎港之南的大片荒滩荒地购进。华麟祥之子华云在嘉靖二十年 (1541) 自己 54 岁时中进士,约在 60 岁时告老还乡。华云和弟华露一起大兴土木,在故居旁建海月亭、剑光阁,又建华氏义庄,在菰川庄东建燕嘉堂,后精心经营菰川庄,在庄内重建剑光阁,藏书万余卷;筑真休园,为园中之园;有景点卧游堂、独对台、两宜台、涵山献亭等。遍植四季花木。在庄东南方,筑修竹圃,面积较小。文徵明、沈周等名家经常来此与华云交游,鉴赏华云所藏的法书名画。嘉靖三十六年,华云 70 寿辰时,曾大宴于真休园,文徵明等吴中名士 20 余人均来祝寿。这时是菰川庄的全盛时期。但不足百年,华氏家业衰落,庄内 “ 颓垣断础,仅存什一于榛莽间。 ” 华云的曾孙华时亨,将菰川庄舍为佛地,后改建为福城庵。因菰川庄很大,俗称大庄里,这个地名就一直沿用了下来。当时菰川庄的范围一直达到今天的清扬公园附近。到解放前,这里已经是一片荒芜了。  

   耕读街上的老年居民绝大多数是绍兴籍的,他们都是民国时到这里来做工的,当时这条街上最著名的就是漂染行业了,百来米的街道有三家染坊,一座是“ 陆义茂 ” ,还有两座是 “ 人和染厂 ” 和孙阿寿的 “ 顺新染坊 ”。

   历史上的耕读河很热闹,大小船只来来往往,耕读桥也是人们进出南门的通道,而且还是官道必经之路。过去每年春耕季节,县官都会从县衙出发,经官道过耕读桥,到南部各乡镇察看民情,了解春耕情况,桥边不远处过去还有座接官亭,是各乡乡官迎接县官的休息之地。  

       位于南长区虹桥下,原名永胜桥,曾与金钩、玉带、知足三桥齐名,相传是明代宰相莫怀古在此造相府时,营建私家花园时,架在溪河上的四座桥。至今,只有定胜桥还保持着原汁原味,为单孔石拱桥。由于此地巷弄甚多,参观者可从太湖大道上的金塘桥上,向北一睹其风彩,或在西北边下桥,可直接走到定胜桥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南京七桥瓮


  七桥瓮在南京市光华门外,横跨秦淮河上,是明初建造的石质拱桥。因桥有7孔,清代又称七桥瓮或七瓮桥。长约百米的七桥瓮设计精巧,建造坚固,为我国古代拱桥中的杰作之一。其桥身用花岗岩和灰岩掺石灰浆、桐油等砌成,异常坚固,尤其梭形桥墩两侧分水尖石上各镌刻6只精美的分水兽,卧伏在桥墩巨石上,不仅美观,而且具有标明洪水位的作用,所以600年来,桥至今仍在内河航运上发挥重要作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苏州吴门桥


  吴门桥位于苏州城西南的盘门外,跨古运河(护城河),为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据《吴县志》记载:始称新桥,又名三条桥,宋元丰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出资兴建,横绝漫流,往来便利。绍定中重建,改今名。明正统间苏州知府况钟再建,以后历代均有修建。目前为苏州留存最高最大的单孔石拱古桥。用花岗石砌筑,杂有少量武康石。全长66.3米,中宽4.8米,拱券石10排,长系石11根,纵联并列砌置。条石桥栏凿成凹凸状,犹如通长靠背椅子。桥额阴刻楷书桥名。南北两坡各铺设条石踏步50级。北端金刚墙左右两翼均砌有宽约0.6米的纤道,为纤夫穿越桥洞的便民设施。吴门桥高大壮伟,与邻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陆盘门浑然一体,古运河滔滔东流,舟船帆影往返不绝,是苏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迹游览区。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苏州普济桥


  普济桥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跨山塘河。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桥侧有普济堂,因以名桥。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925年重修。此桥为三孔石拱桥,花岗石砌筑,南北走向,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全长38.69米,中孔净跨9.16米,矢高4.37米,桥面中宽4.05米。南次孔跨5.31米,矢高2.6米,北次孔跨5.29米,矢高2.54米 。两端石砌踏步,分别为26级、30级。拱券内壁刻有捐款人姓氏。东西两面明柱刻有桥。联句点明了桥所处地理环境和水路走向。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扬州虹桥


  大虹桥横跨于扬州市的瘦西湖上,初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原是一木板桥,围以红色栏杆,故名“红桥”。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为石桥。吴绮在《鼓吹词序》中描写虹桥说:“彩虹卧波,丹蛟截水,不足以喻,而荷香柳色,雕楹曲槛,鳞次环绕,绵亘十余里,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画船掩映出没于其间,诚一郡之丽观也。”因桥形似彩虹卧波,遂将“红桥”改为“虹桥”。虹桥之胜,始于明代,延至清乾隆年间,王渔洋在扬州做官时修缮了虹桥,桥上建亭。他常与一班文人在桥上作诗,其中一首是“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舫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由于诗人的吟咏,扬州虹桥声名远扬。今之虹桥一九七二扩建。由一孔桥改为三孔桥。桥面拓宽,桥身拉长,桥坡改小,较原桥更为壮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苏州行春桥


  行春桥位于苏州西南6公里处,有石湖,为著名旅游景点。相传吴越争霸之时,越国名臣范蠡在灭吴后,带着西施由这里归隐太湖,故附近有镇名蠡墅。南宋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退休后即在石湖养老,自号石湖老人。在湖东面田圃相间,水系杂错之处有一座行春桥,因为桥下洞函中不仅流过一条小河,而且几处溪流分别流经其不同的桥孔,故人称九环洞桥。桥上有重级石栏,游人可随处坐憩。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甪直正阳大桥


  正阳大桥位于江苏昆山甪直镇东市梢,是甪直镇上最大的石拱桥。建于明万历年间,初名青龙桥,后称震阳桥,崇祯初重建,改今名。清代多次修葺。桥体以金山花岗石砌,高大雄伟。桥长五十八米,拱高十二米,桥孔十米,桥面宽五点二米,有六十六级石阶,是甪直镇上最大的一座古桥。清晨,它是全镇第一座迎接旭日的建筑,故名。桥东西各有楹联。站立于桥面,小镇风光尽收眼底。夜晚于此观赏长桥月影,别有情趣。此为甫里八景之一“长虹漾月”。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绍兴荷湖大桥

荷湖大桥又名登瀛桥、古荷湖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县斗门荷湖村,14孔石梁平桥,四个高孔,七个低孔。高孔一端用九层石级抬高,中间实体桥墩上用实墩加高,低孔采用石排桩式桥墩,两排石排桩之间搁置石梁,组合成宽墩,有些外面还加框,桥面较宽,桥头一端采用坐凳桥栏。此桥高低起伏宛若一条长龙跃过江面。此处原为内河出海口,建桥难度极高,历代多次重修。现桥为乾隆年间重修。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绍兴虹明桥

虹明桥又名合义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县五星乡徐山村。为多跨石梁桥,由五孔高低梁桥与五孔转角引桥组成。主桥五跨, 以8.30米中孔为主桥,高5米,矩形条石实体桥墩,桥面三块条石并列,最长的达5.70米,实体栏杆,高50厘米,宽16厘米。第二段与主段成直角,为三跨引桥,第三段又与第二段成直角连接南岸。桥作如此造型是根据河床浅处建桥的设计。桥栏与桥墩上有刻字多处。主跨桥石上刻有“古虹明桥”、“清嘉庆六年(1801)重建”,其他地方还刻有“匠人劳作友造”等字样。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绍兴龙华桥

此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广宁桥东首。因桥在龙华寺之左得名。明崇祯三年(1631)重建。单孔石梁桥。石条横砌的桥墩中夹有直立石槽,此桥为绍兴城内仅存的闸桥。这是绍兴城内古代调节水位的重要闸桥。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绍兴泾口大桥

泾口大桥位于浙江省绍兴陶堰泾口村,跨浙东运河。该桥由三孔马蹄型拱桥与三孔石梁桥组成。三孔马蹄型拱桥为国内少见。拱桥高6米,长20米,三孔等跨。梁桥高3米,长10米,全桥长60米。北孔内设有纤道,桥面宽3米。桥始建于清乾隆前,现存桥为宣统三年(1911)重修。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有详细论述。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绍兴古小江桥

古小江桥位于绍兴市区萧山街口,大江桥侧,南北向横跨古运河的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因金紫光禄大夫,著名文学家的江文通故居所在,故名江桥,始建于宋代。桥面长3.55米,桥面宽3.15米,桥高4.2米,拱高2.8米,桥拱跨径5.5米。桥坡台阶各为15级。桥拱为分节并列砌筑,桥上设石凳式桥栏。该桥是古代山阴、会稽两县的重要分界桥。过去站在小江桥上可以看到大善塔。桥西侧立有“永作屏藩”碑。屏藩有屏障、保卫、藩蓠之意,此碑意为山阴、会稽二县分界标志。虽然代有修建,但基本桥型不变,故称为“古小江桥”。桥桩应是桥重建或始建时打入。该桥为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绍兴广宁桥

广宁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东,系绍兴现存最长七折边型石拱桥。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万历二年(1574)重修。站在桥上可见城南诸山,桥心正对着大善寺塔与龙山,为极好的“水上”对景。自南宋以来,一直是纳凉观景之处,故名广宁桥。该桥全长60米,宽5米,高4.6米,跨径6.1米。24根桥栏柱都雕以倒置荷花,雄健厚实,柱板花纹,幽雅大方。桥洞顶拱石上,刻着“鲤鱼跳龙门”等六幅石刻,有面目狰狞奇形怪状的,也有虎头狮身振鬣怒吼的。桥洞拱石上刻有捐资修桥的姓名。桥拱下有纤道,可供行走。《绍兴县志余辑》有载。该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绍兴融光桥

融光桥又名柯桥大桥,位于浙江省绍兴柯桥镇古运河上,单孔石拱桥。此桥长17米,宽6米,高7米,净跨10米。该桥在嘉泰《会稽志》有载。文选伏滔《长笛赋序》云:“蔡邕避难江南,宿柯亭之馆,取屋椽为笛。(注:柯亭在会稽郡。)”志书引用东汉中郎将蔡邕“柯桥椽笛”的典故,无非想考证柯桥在汉代已存在。现桥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为明代重建,重建时仍按宋朝时原桥型,仍用原石料,现仍可视其为宋桥。该桥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有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绍兴接渡桥

接渡桥位于浙江省绍兴柯桥中泽村,东西向横跨鸡笼江,为交通要道。桥由中间三孔马蹄型拱桥与两边两孔石梁桥组成。三孔石拱桥全长50米,三孔跨径相同。拱圈上配有拱眉,桥墩采用薄形墩。石级桥面,实体石桥栏,桥栏石柱十根,柱顶上有石狮十二只。二侧梁桥均是等跨径的,梁桥靠拱桥的一端,支承在拱桥墩悬挑出来的条石上,犹如从拱桥中引伸出来一般,相互连接,故称接渡。为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有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绍兴拜王桥

拜王桥在浙江省绍兴城内府山直街南端,为五边形单孔石拱桥。嘉泰《会稽志》载:“拜王桥在狮子街,旧传以为吴越武肃王平董昌之乱后,郡人拜谒于此,桥故以为名。”明万历《府志》称此桥为登赢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府李铎重修,更名为丰乐桥。桥长26.30米,宽3.7米,桥高3.55米,拱高3.25米,净跨5.70米。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此桥应为唐桥。此桥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有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6 05:00 , Processed in 0.04211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