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20|回复: 73

什么是医?什么是药?什么是中?什么是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4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版块好像很多人都在讨论中西医和药,我看了之后,我总觉得有点模糊。所以也来参一脚!发表自己的看法!呵呵
     我是学医的,在读医学研究生,是学西医的,但是很关注中医和中药。 我很痛心现在中医和中药的尴尬!我这里就不多提这个尴尬了。大家都明白的。

     首先,问问大家什么是医?什么是药?医药不分家,医和药是相互促进发展的,但是医和药绝对是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我相信大家都认可的,只是这两个领域有很大的交叉。大家都提到了现代科学,那么我就从现代科学上阐述一下我对医和药的认识!
     医,侧重于诊断;药侧重于治疗。医,侧重于生物学;药,侧重于化学。他们的基础不一样!虽然生物学和化学是两门课的重中之重,但是侧重点不一致!医学的基础是解剖,生理,病理,病理生理,生物化学;药学的基础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两者交叉的之处!我说的是基础,不是专业!!!
     而为什么是生物化学?因为生命的特征就是不停止的化学反应,一旦化学反应停止,生命的历程就宣告结束。药的根本在于改变了生物体内某种不正常的化学反应,让其恢复正常,这就涉及到了生物学;而医需要药的这种特性,所以两者的交叉就从这里开始。医和药仅仅是两个有较大交叉的不同学科!所以中医和中药,西医和西药都有差别,是不一样的。

    其次,问问大家什么是中?什么是西?也就是中医和西医,中药与西药的差别在哪里?这里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形态,什么是功能???
   现代医学的基础的基础是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都是形态学科,就是人身上的这些东西到底长成什么样,解剖是肉眼看的,组织胚胎是显微镜看的。什么样的形态和什么样功能相适应。就好比要设计一个抗地震的房间,那么这个房间的形态肯定是专门设计过的。这个大家都好理解的。
    现代医学是在形态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功能,比如血管为什么这里要拐弯?为什么心脏里有瓣膜?等等,这些都是形态上的,但是这种形态肯定和功能适应,拐弯是因为减慢血流,或者改变血流方向;有瓣膜是为了防止血液倒流。总金额就是功能了。但是是形态决定功能,还是功能决定形态呢?这是相互的过程!相互影响,最后达到平衡,形态与功能相适应了。

    那好,在这个基础上,中医和中药,西医和西药的差别在那里?让我们从两者发源的根源上开始。刚才说了,医,其实是一个侧重于诊断的学科。诊断都没有,那还吃什么药呢?诊断是治疗的基础!
    不管中医还是中药,起源其实都很简单,人生病了,会产生客观的,别人可以感知的变化,比如发烧、咳嗽;还有主观的变化,比如自己觉得乏力,头痛等等。医就是研究这些症状为起源,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而除了切,望闻问在西医的诊断里面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中医和西医的起源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中药和西药的起源就不一样了!药是什么?药是用于治疗疾病的东西。问题就在这里,中国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有关中医药的人物,我没记错的话,是神农氏,神农氏尝百草!草是什么?对于中药而言,就是药!中国历史有关中医药记载的最早的就是药!应该说是更侧重于药!为什么?因为据记载,当时的中国爆发了“大疫情”,具体什么病不知道,但是由于疾病的爆发,那就需要药的治疗!那么药物的治疗,按照现代科学观点意味什么?意味功能!!!
   有关西方医药的最早记载,是雅典的苏格拉底时代,而对其记载的内容是解剖学,是现代医学基础的基础。当然现在医学不认为解剖学的鼻祖是苏格拉底,因为他的研究不全面,甚至很多是错误的。但是这是有关西方医药学,有证可靠的最早记载。那么解剖是什么?是形态!!!
    简单的说,中医药起源更侧重于功能,而西医药起源更侧重于形态!起源不一致,导致了发展轨迹的不一致!

    现在说发展了。中药可以治病,那么按照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那完全和现在不能比。病也许好了,但是大家解释不清楚,所以当时的人只能用最朴实的,最直观的方法去解释,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然法则:万事万物相生相克,要平衡,要协调。这是中医的理论的精髓!人也是这样的,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的解释就是人体的“平衡态”被打破,引起机能的紊乱。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受到当时文化的影响,所以中医的理论是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现在看起来的确不是很“科学”,但是这样的理念确实相当符合现代医药学的看法!中医药的起源侧重于功能,而人提功能是相互联系的,这本来也是相生相克的,某一个功能过强或是过弱,人一样会生病。
    由于药的应用,导致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理论有要求,药要符合这种理论!中医那么多草药放在一起,不同的人,同样的病,药可以完全不一样,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中医其实是多成分给药。多成分给药又意味什么?意味药可能会作用于人体的许多器官!也就是现代药理学最提倡的多成分、多器官、多靶点给药。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药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功能,而不是替代人体功能。还有一个好处,多成分给药,可以相对减少某一种药的使用量,是药三分毒。呵呵。而且很多西医不能称为疾病的表现,在中医看来就是病。为什么?因为中医更在乎于人体机能的调节。所以中医药的理论,非常符合现代医学的“预防”。病重点不在治疗,而在预防!
    但是正因为这样,中药有效,而且“理论”可行,所以导致了中医药在几千年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而且中国的科技已经满足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所以其他科技也没有什么长足的发展。还由于当时中国统治者的政策,不重视科技的发展,这些都阻碍了中药的发展。

    在看看西医,西医起源侧重于“形态”,由形态来了解功能。对于正常的研究,由简单到复杂,这个应该是正常的轨迹。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始终是人研究人,而不是人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西医有关自然方面的理论那是非常少见,也就是近几年才提出了自然社会医学。在西医药的发展史上,不得不提的是欧洲爆发的黑死病,据说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死掉。这个时候,西医和西药的研究其实已经进入了现代医学的“模式”,已经分化出了简单的分科,比如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这就客观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抗生素就在这个时候发现。抗生素可以说是西药的代表!这个时候科技的发展,比如X光的发现,让西医的诊断从此离开了人的肉眼,推动了整个医学的发展!黑死病客观的推进了西医的西药的发展。但是就我所知,虽然中国历史上爆发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疫情,但是没有出现过席卷全国,甚至是全亚洲的疫情爆发!疾病本身也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因素!
    但是西药,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单一用药,尤其是抗生素。虽然抗生素被认为是“伟大的发现”,但是随后而来的,抗生素耐药问题,抗生素过敏,甚至是诱发机体功能的衰竭等等。其实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西医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研究,过度的依赖药物的治疗,而不是忽视调节人体的机能。

    所以医和药有很大的差别,虽然两者密不可分;所以中和西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两者的起源不一样。我们已经进入看快餐时代,现在连看病都求快,那么西医是肯定满足了这个要求,静脉给药的速度,绝对比口服快!而且西药成分单一,针对某个出现偏差最大的化学代谢进行治疗,那速度也很快。所以中医药在西医药的面前开始没落。当然这里面还有国家的投入、医疗改革等等社会因素。
    其实我觉得真的不必要过度去深究“中医”理论的不科学,因为中医的理论本来就是最淳朴,最自然的理论,金木水火土到底代表我们身上的什么,这也许永远都搞不清楚!但是中医的理论的确可以诊断很多疾病,这是事实!而且中医理论涉及的自然层面,是现代人最缺乏的!最淳朴的研究自然,不干扰自然,顺应自然,和自然和睦相处,这本来就是科学!
    至于中药,那是需要开发的。也许从里面提炼一种单一的成分不及喝一大碗中药,但是单一药物起效快,尤其是在抢救的时候,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关键的是,我们不能看着国外拿走我们的方剂,从里面提炼成分,再卖给我们。中药是我们自己的,不是外国的。

    中医和中药的保护是需要大家努力的!中医“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的理论,本来就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哲学,是现代人最缺乏的!中药的有效性,中国人已经验证了5000年了。希望有一天,国家会真正的重视起来!因为最终还是要靠国家,因为不管医还是药,发展的投入是巨大的,只有国家可以。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中医、中药真正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

[ 本帖最后由 zajcn 于 2008-7-24 02:4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写的太多了吗?
沙发自己坐!
解决零回复!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定先顶。补充几点,

一,医药有别,但也不可分。药的使用方法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摸索的。
二,西药传统是单一用药,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也是个老中想出来的,是不是受了中医复方药的启发我就不知道了。在目前新药不多的情况下,复合用药也许是西药的发展方向。
三,近年,现代医学对滥用药物也已开始反省,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四,提高自身免疫力,现代医学也提倡,不是中医的专利。(说的损一点,中医碰上大病治不好,只能提倡这个。)
五,植物药也不是中医药的专利。奎宁就是西方人发现的,据说还治好了康熙的虐疾。同样青蒿素,虽然民间一直有用青蒿,一直可追到东晋葛洪的文字记载,但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真正搞清并推广还是用了现代科学方法。中药中一定还有这样的瑰宝,一定要用心挖掘。
六,黑死病14世纪大爆发时,欧洲尚未文艺复兴呢。后面的几次瘟疫,与中国同期明清比,也不算大。抗生素的发现是上世纪的事,距今也就7,80年。不过这确实和整个西方科学体系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如果大家都能以这样的思路考虑,我看中西医之争不应该像现在的情形。不过中西医之争并不是简单的医药问题,更多可能涉及到文化层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了还是什么也不说,还是楼主加油吧!让一些概念性问题弄明白。很多人都是凭自己的感觉来评论概念问题
其实有些你越熟悉的概念还是越要去了解通透,这样才不至于混淆起来。

[ 本帖最后由 wengya0001 于 2008-7-24 08: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中医而言,药的概念是针对人身体情况而言的。只要身体有需要,食物也是药。白糖、醋都可以用药的。所以食疗法跟我们的饮食关联密切。中医提倡的上工治未病。就是,高明的大夫能在疾病还没发生之前就搞定它呢。
所以,我更喜欢食疗和经络按摩。
这个是非医学专业的人也可以掌握的方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这些其实最主要的是想大家分清楚什么是医,什么是药!以及中和西在起源上的差别!也许有些东西我的论述并不是太准确,尤其中国自身的医药发展历史。因为现在大学根本就不讲这些,我自己有没时间看。
     什么东西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医药学也是一样,但是我们现在科技水平,呵呵,我就不多说了。而且大家现在都是在挣钱,有没有办法去搞这些。干什么也总的先把自己的肚子填饱。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ajcn 于 2008-7-24 10:39 发表
我说这些其实最主要的是想大家分清楚什么是医,什么是药!以及中和西在起源上的差别!也许有些东西我的论述并不是太准确,尤其中国自身的医药发展历史。因为现在大学根本就不讲这些,我自己有没时间看。
     什么东西的发展都 ...

现在大学啊。还是得靠自学的说。话说我也不是学医的。我对中医的了解都是我自己看书自学的。因为病了,逼你必须要看要了解。久病成医了。活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有更多楼主这样学西医的专业人士关注中医。

但给楼主一个建议,在了解中医时,也请象学习西医一样系统的学习,而不是以自身对西医的了解来和中医做简单的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秋 于 2008-7-24 10:50 发表

现在大学啊。还是得靠自学的说。话说我也不是学医的。我对中医的了解都是我自己看书自学的。因为病了,逼你必须要看要了解。久病成医了。活活。 ...



哈哈!久病成良医是事实,但是我本来就是医生,这和我生病与否没有关系,这是职业特性。
我只是很遗憾中医和中药的没落,希望有一天可以重新回我们的身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ajcn 于 2008-7-24 10:53 发表



哈哈!久病成良医是事实,但是我本来就是医生,这和我生病与否没有关系,这是职业特性。
我只是很遗憾中医和中药的没落,希望有一天可以重新回我们的身边! ...

呵呵。我们一起努力吧。推荐你一本中医好书。黄帝内经。楼主有时间可以读读。真的很权威。我最近在研究经络。满好玩的。现在我已经从为自己治病的想法,转变为超爱中医啦。真是非常喜欢。而且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帮助身边有困扰的朋友,真是很幸福的一个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此文,豁然开朗。
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医生。是西医。对待社会上人们对医药的看法,我觉得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最普通的就是人们对生理和疾病基础知识的匮乏,对治疗疾病的误解。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比如,人们对疾病,都抱有一种想“快速”痊愈的想法,这本身就脱离了实际,违背了事物的根本规律。而为了迎合病人的这种要求,有些医生就在用药量上,药物的配合上,冒险违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但把一些不良后果与遗患留给了病人与人群。比如抗生素的耐药性,比如药物的毒性反应,比如对病人器官的隐性损害等。这些不良反应病人一时是不了解的,也是反映不出来的。反而呢,病人会说这医生本事大,一针治病。事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以为除了医生本身的问题外,还有就是人们自身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都不了解一些呢?现在网络这么普遍,科普读物又这么多。
所以,对医学科普工作,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这方面,更需要媒体的合理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2:01 发表
我是医生。是西医。对待社会上人们对医药的看法,我觉得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最普通的就是人们对生理和疾病基础知识的匮乏,对治疗疾病的误解。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比如,人们对疾病,都抱 ...

是啊。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不爱护不了解。有病过于依赖医生。其实医生也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起一个辅助作用。关键还是要看病人自己调整。如果病人不配合,再高明的大夫也是没有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不久,我国的一些上层科学家还提出废止中医。这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为我们的中医理论太落后了。相比西医而言,中医在诊断措施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及理论上,的确是绝对的“侏儒”。但是,中医之所以能够存在几千年,也一定有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特别是中药,由于是纯自然的化学成分,因此在应用后对人体的损伤一般较小,也就是毒副作用小(但这也是相对的)。
由于中医的理论体系自身的问题,我们即使对它动大手术,丰富它的理论,也不可能和西医理论相比!也就是说,中医理论无法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但是,对于中药,以及中医中的一些治疗措施,我们又有着无比的优越性——毕竟这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与磨练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大加研究与发掘,这样,中药也不输于西药。
因此,所谓“中西医结合”,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西医的基础理论和诊断体系与中药、中医理疗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发挥二者的最大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是黄帝内经我知道的。
不知道中西医2个理论的冲突是什么,不过我个人觉得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论精髓很合理啊。不知道您说的中医理论落后是说哪方面呢?

[ 本帖最后由 火秋 于 2008-7-24 12: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西医,楼主说得已经比较清楚,那就是它的理论体系源于解剖学,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它更直观,更容易让人理解与学习,解释功能更合理。也就更符合现代科学研究。而中医对人体及对疾病的理解很抽象,与之相对应的器官与功能,用现代医学技术手段,有些可以证明是错误的。而有些又无法证实其实体——比如人体的经络,虽然在医疗中存在,但至今无法证实其解剖学物质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地举一些例子:比如心的功能,现代医学证实仅仅相当于“泵”,就是把血液灌输到全身。而中医却把思想等许多功能解释到心的上面。
比如脾,中医把一些胃、肝的功能加在它身上,而脾本身却是与血液更相关的器官。
而精,气,神,血,津液等“物质”,在很大程度上跟现代人们通过科学手段检测的“物质”不相符或者有出入。西医之所以说中医不科学,大概也基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2:33 发表
对于西医,楼主说得已经比较清楚,那就是它的理论体系源于解剖学,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它更直观,更容易让人理解与学习,解释功能更合理。也就更符合现代科学研究。而中医对人体及对疾病的理解很抽象,与之相 ...

不能被证明的或者被现在科学研究证明是错误的,未必就是不好的。
我更喜欢尝试。而且我的尝试很有效。如果不是中医有效,我怎么可能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呢?如果不是觉得中医合理,我是不会拿自己身体冒险的。亲身实践,比什么都来得重要啊。而且我很喜欢经络,虽然没有被证明,但是经络和穴位按摩的效果那是相当直观的。我有个同事,前几天不知道怎么胳膊一伸直就疼,疼了好几天了。我就告诉她按摩曲池穴,按摩了一会就立刻好多了。如果大家都来尝试一下。你就惊奇的发现,什么药物,都没有你自己关键。你身上蕴涵的宝藏,是需要再开发的。
另外说到那个经络没有被证实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既然是解剖学为基础,那么研究的对象是尸体。而尸体上是可能存在经络的,只有活着的人才会有。只要有生命的,动物植物身上都有经络。所以从活着的生物上下手研究经络的可能性,我估计收获会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我也是承认其存在的,也不仅我承认它的存在。但就是找不到其物质基础。
我说中医不科学,是指它的理论体系。对中医的医疗措施与中药,我觉得只要通过一定的研究,是可以与西医相媲美的,甚至比西药更有前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03:54 , Processed in 0.04678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