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ajcn

什么是医?什么是药?什么是中?什么是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2:46 发表
很简单地举一些例子:比如心的功能,现代医学证实仅仅相当于“泵”,就是把血液灌输到全身。而中医却把思想等许多功能解释到心的上面。
比如脾,中医把一些胃、肝的功能加在它身上,而脾本身却是与血液更相关的器官。
而精,气,神 ...

中医并没有把胃和肝的功能加再脾上。而是在于阐述5脏之间的联系。胃肝离脾近,会直接影响脾的。人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的发挥作用,都是互相牵制互相影响,一个人的器官得了不治之症,最终会导致个体的死亡。就是说明了器官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啊。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古人把天地人当作三材,而人作为其中重要一材,被曰为人脏。在研究人体整体宏观的把握上,我觉得中医比西医更权威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2:59 发表
经络我也是承认其存在的,也不仅我承认它的存在。但就是找不到其物质基础。
我说中医不科学,是指它的理论体系。对中医的医疗措施与中药,我觉得只要通过一定的研究,是可以与西药相媲美的,甚至比西药更有前途。 ...

如果有一天西医证明了经络。会引发人类生命科学的一次革命的。这点带动的效应比中药的影响更大。活活。希望我能看到那一天。到那个时候我会很开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秋 于 2008-7-24 12:59 发表

中医并没有把胃和肝的功能加再脾上。而是在于阐述5脏之间的联系。胃肝离脾近,会直接影响脾的。人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的发挥作用,都是互相牵制互相影响,一个人的器官得了不治之症,最终会导致个体的死亡。就是说明了器官之 ...

看来你并不了解中医。中医把“脾胃”是合而为一来谈功能的。“脾胃不合”一词,常听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3:01 发表

看来你并不了解中医。中医把“脾胃”是合而为一来谈功能的。“脾胃不合”一词,常听吧?

脾胃离的最近。联系自然紧密无比,但中医上2者的功能并不一样的。
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脾属于五脏,胃属于六腑啊。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义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比较专门的中药材专业都是由农业大学开设的,主要学的是药理,成分,种植之类的,涉及化学方面的比较多,不过所学内容中也有很多生物学的范畴,比如说解剖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脾的功能却是合成巨嗜细胞及破坏衰老血细胞的器官。脾其实跟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一点不相干。
西医胃的功能是容纳食物,分泌消化液,将食物与消化液拌和并往小肠输送的功能。胃本身其实没有消化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3:15 发表
西医脾的功能却是合成巨嗜细胞及破坏衰老血细胞的器官。脾其实跟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一点不相干。
西医胃的功能是容纳食物,分泌消化液,将食物与消化液拌和并往小肠输送的功能。胃本身其实没有消化功能。 ...

本身就是不同的。但我觉得中医更合理。 我很支持楼主的观点啊。。。。。。。。。中医将来会发扬光大的。总有一天,现代科学会发现中医的奥妙之处的。期待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秋 于 2008-7-24 13:20 发表

本身就是不同的。但我觉得中医更合理。 我很支持楼主的观点啊。。。。。。。。。中医将来会发扬光大的。总有一天,现代科学会发现中医的奥妙之处的。期待那一天。 ...

你的所谓合理其实并不合“理”。真正的合理是合乎科学的道理。中医能不能发展,取决于它能不能抛弃它的陈腐的理论,能不能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我觉得,要想发展中医,首先得发展中药,还有中医中的一些治疗措施,比如针灸,比如理疗。这些经过证明有效,特别是对人体无害的方法措施,在得到人们特别是西方世界的人的认同与支持后,才有其发展的基础。同时,对中医的医疗理论体系进行修正必不可少,否则,它将永远不可能得到世界大多数人的认可!也就不可能得到光大发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由于中医药和西医药的起源不一致,所以导致了中医药理论一开始就更注重功能,注重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
但是西医是从形态开始的,客观的说,应该尊重了研究的发展轨迹,由低到高的研究。
但是这就导致了西医过度依赖于药物的治疗,尤其是抗生素发现以后,完全忽视了人体固有的机能。
所以探讨中西医理论的科学性其实本来就忽视了中西医药发展的不同背景,这本来就不科学了。
现在西医也开始提倡自然社会医学,开始提倡多器官、多成分、多靶点给药,这其实和中医开始殊途同归了。
问题是,我们掉在西医的后面,什么都是别人的,完全忽视了中医药的科学性,其实这些5000年前中医药就已经提出来了。既然已经开始殊途同归了,那么中医药才是我们的强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3:15 发表
西医脾的功能却是合成巨嗜细胞及破坏衰老血细胞的器官。脾其实跟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一点不相干。
西医胃的功能是容纳食物,分泌消化液,将食物与消化液拌和并往小肠输送的功能。胃本身其实没有消化功能。 ...

在中医来讲,胃有两个功能,一是主受纳,腐熟水谷;二是主通降,以降为和。而小肠的两个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这一点中西医是一致的。同意您在上面帖子里对中医脾胃功能的解释。
而在这一点上,火秋的认识还处于表面,希望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ajcn 于 2008-7-24 13:34 发表
其实由于中医药和西医药的起源不一致,所以导致了中医药理论一开始就更注重功能,注重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
但是西医是从形态开始的,客观的说,应该尊重了研究的发展轨迹,由低到高的研究。
但是这就导致了西医过度依赖于 ...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科学不一定实用,而实用不一定科学。我的所有发言,都把中药与中医分开来说,特别强调中医“理论”。我的目的并不是说中医就落后,或者说了它不适用,我说的是它的“理论体系”不合理。中医要发展,必须先发展其理论!中医理论是脱离实际的理论,更不用说它科学不科学了。

[ 本帖最后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3: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楼 lezaiyisheng 的帖子

乐大夫,我的愿望是用中医理论来指导西医。我想,作为一名西医,尤其是在中国生活的西医,您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多少不自觉地受到了中医理论的影响(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渗透功能),而且这种渗透和影响正在逐步加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虎虎 于 2008-7-24 13:48 发表
乐大夫,我的愿望是用中医理论来指导西医。我想,作为一名西医,尤其是在中国生活的西医,您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多少不自觉地受到了中医理论的影响(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渗透功能),而且这种渗透和影响正在逐步加强。 ...

这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西医一定都要使用中药的。同时,在学医时,都要学一些中医基础知识。相比较而言,中医的基础知识太靠推论了,没有科学的研究精神,而对于中药,经过历史上各大医家的精心研究,特别是总结与甄别,有许多药学资料还是很详细的,较科学的。可以说,中国历代医家中,以用药而闻名的较多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3:32 发表
你的所谓合理其实并不合“理”。真正的合理是合乎科学的道理。中医能不能发展,取决于它能不能抛弃它的陈腐的理论,能不能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


楼上二位讨论的是核心问题。

看了乐大夫的观点,我的感受是:寒...

[ 本帖最后由 vivi_cn 于 2008-7-24 14: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是指导,也许中医的理论相对于西医显得不科学,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比如穴位,穴位很神奇哦,最神奇的就在于无数的临床治疗,以及一些基础实验都间接证明了人体的确存在”穴位“。但是问题就在于,中医利用的是穴位的功能,也就是侧重于治疗,而理论的确晦涩难懂。但是实际上,从形态而言,现在并没有发现”穴位“的组织从形态上,不管是肉眼的还是显微镜的,包括现在最先进的ELISA,PCR等等,和它周围组织有什么差别。形态是和功能相互适应的,现在功能有了,那形态在那里呢?为什么就针灸穴位那一个点有作用,而偏离一点就没作用了呢?
中医的起源决定了是从功能到形态的理论。
而西医起源决定了是从形态到功能的理论。
只是现在西医普及广,所以被认为是金标准,但这不意味中医的理论就不科学。
我们都是学西医的,是站在西医的基础上看中医。以西医的基础,看看待中国的理论,这本来就有问题。
而且我们现在是白话文,简体中文,很多字我们都不认识了,不理解什么意思,再看古代书籍的时候,谁敢保证翻译成白话文,就是100%精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比较客观,学习了,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楼 lezaiyisheng 的帖子

不错,现在学习西医的多少都会学一点中医(基本上都称为《中医学概论》),但是西医使用中药是以西医理论来使用植物药的(这是因为西方医学使用的药物最早也是植物药),这种使用药物的方法在正统的中医眼中简直是在“糟蹋”中药,本人有幸见到过一个西医开具的中药处方,是治疗病毒性感冒的,这位先生居然在小小的处方笺上密密麻麻写了40味药名,几乎罗列了所有常用清热解毒药,而且清一色用量都是15克(当然处方的最后一定会有一味甘草的)。
当然,中医“糟蹋”西药的例子也很多,比较常见的是用葡萄糖作溶媒来滴注青霉素的,再有就是抗生素滥用。――在这点上我发现中医比西医“聪明”,他们是用西医的方式来“糟蹋”西药的,以至于不少西医也不顾一切的滥用药物,目的就是从那些“中医”手中争夺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7-24 13:54 发表

这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西医一定都要使用中药的。同时,在学医时,都要学一些中医基础知识。相比较而言,中医的基础知识太靠推论了,没有科学的研究精神,而对于中药,经过历史上各大医家的精心研究,特别是总结与甄别,有许多药学 ...

因为在中医体系里面,药物是最简便的治疗手段,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历代医家精通药物的居多。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另外的方面,中医治病的高明手段令人叹为观止,比如情志生克法、五音治病法、季节交替法、现在所说的气功疗法等,这些方法的基础就是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而且这些东西确实有文史记载,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注意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不懂医学,不过感觉中医理论的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有点类似于信息与系统里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使一个系统可以生长起来,负反馈使系统稳定起来。但人体这么复杂,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二十行或者二百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虎虎 于 2008-7-24 16:57 发表

因为在中医体系里面,药物是最简便的治疗手段,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历代医家精通药物的居多。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另外的方面,中医治病的高明手段令人叹为观止,比如情志生克法、五音治病法、季节交替法、现在所说的气功疗法等, ...

你说的这些说到底,还是中医的治疗方式与方法上,而不在诊断上,在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上有什么大的进步与系统的理论。所以说,中医的基础理论需要进步,需要改革,而其治疗上面的某些方法,及某些用药,则只需沿用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6 22:59 , Processed in 0.04237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