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音 于 2009-6-18 18:11 编辑
土尔扈特回归记
郭美兰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中心广场高高矗立着渥巴锡的塑像。他仿佛刚刚踏上祖国的热土,用凝重的目光向人们讲述着一个部族不惜牺牲,从异乡回到故土的故事—一
17到18世纪土尔扈特人的历史。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土尔扈特人从飘落异乡到举部回归故土,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悲与欢、血与火的壮丽诗篇。
西迁求存眷念故土
提起土尔扈特回归的历史,我们还得追溯到300多年前明末清初的时候。当时游牧于我国西北的厄鲁特蒙古人,共分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4个部落。随着各个部落的人口增多。牲畜增加,厄鲁特蒙古内部发生了争夺游牧地的纷争。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开始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率领部族的大部分人离开了世代游牧的故土新疆塔尔巴哈台,一路向西进发。1616年前后。土尔扈特人经过10余年的跋涉,来到了人烟稀少、水草丰美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开始繁衍生息。当时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尚未被俄国占领,完全是一片有待开拓的处女地。土尔扈特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创立起游牧部落的封建汗庭,并维持了100多年。
俄国人为了把土尔扈特入的居住地占为己有,想尽办法对土尔扈特汗国进行威胁。遭受俄国重压的土尔扈特部众十分眷念故土。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土尔扈特首领书库尔岱青亲自返回西藏拜见五世达赖喇嘛,并于1655年派遣使臣向清廷进呈表贡。就是在以后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土尔扈特也从未间断过遣使进贡。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土尔扈特首领阿玉奇汗派萨穆坦等人到北京进贡,使康熙皇帝十分感动。为了表示对寄居异域的土尔扈特部众的关怀,清政府于1712年派出了由侍读学士殷扎纳为首的使团。探望土尔扈特部众。康熙皇帝让殷扎纳“问阿玉奇汗无恙”。并转赏物品。殷扎纳一行历时一年多到达伏尔加河流域,向阿玉奇汗转交了康熙皇帝的敕书。这份用满文、托忒文撰写,装祯精美的敕书,为历代土尔扈特汗所珍藏,并在东归时随身带回,奇迹般地保存至今。
难忍重压意欲东归
随着俄国对土尔扈特汗国的控制和掠夺不断加深,草原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为了控制出海口,俄国连年对土耳其发动战争,命令16岁以上的土尔扈特男性全部从军,大批的土尔扈特青壮年在战场上倒下。俄国还派兵进驻土尔扈特人居住区附近,监视他们的举动。与此同时,哥萨克移民不断向东扩展,逐步吞食土尔扈特的游牧地。俄国强制实行人质制度,要求土尔扈特的上层把子弟送到彼得堡,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的哥哥就是在当人质时死在阿斯特拉海的。俄国还极力在土尔扈特内部扶持东正教势力,这是一向信仰藏传佛教,无论相距多么遥远,路途多么艰难。从未间断过到西藏拜佛的土尔扈特人绝对接受不了的。
强大起来的俄国要求土尔扈特俯首称臣,土尔扈特人已经走到了民族的危急关头,需要做出重大抉择。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土尔扈特阿玉奇汗的曾孙。年仅19岁的渥巴锡继承汗位。在民族危难时刻,他毅然决定率部返回故土,彻底摆脱俄国的控制,并开始为此做准备。渥巴锡争取了土尔扈特部上层的支持,并组成了智囊团。这些人包括渥巴锡的堂侄、足智多谋的策伯克多尔济,以及投奔土尔扈特不久、熟悉地形线路的舍楞等。
经过精心策划、酝酿,土尔扈特东归的计划日趋成熟。1770年秋.渥巴锡主持召开了一个绝密的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渥巴锡和策伯克多尔济之外,仅有巴木巴尔、舍楞、达什敦杜克和大喇嘛洛桑丹增等4位首领。经过仔细讨论。6人决定率部返回祖国。随后,一桩武装起义和返回祖国的计划、开始秘密实施。
尽管渥巴锡十分小,俄国人还是得到了东归的消息,并加强了对土尔扈特的监控。形势的急剧变化,使渥巴锡不得不决定将行动提前。他们本来计划要等到伏尔加河结冰之后,携同西岸的1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一道返回故土。结果非常不幸,当年竟是暖冬。水流奔腾,久不结冰,西岸的人过河无望。1771年1月16日,渥巴锡召集部众,慷慨陈词,激起了久积于土尔扈特人胸中的仇恨,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奔向光明的火焰。
我国早期研究土尔扈特历史的学者马汝珩、马大正在《飘落异域的民族——17至18世纪的土尔扈特蒙古》一书中,这样描述这次行动的详细过程:在渥巴锡进行总动员后的次日凌晨,寒风凛冽,阵阵劲吹,当旭日的阳光洒向大雪覆盖着的伏尔加草原时,皑皑的白雪映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这时,成千上万的土尔扈特妇孺和老人,乘上早已准备好的马车、骆驼和雪橇,在铁马横刀的骑士们的护卫下,一队接着一队陆续出发,彻底离开了他们寄居了一个半世纪的异乡。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当大队人马离开之后,约有1万名土尔扈特人留下来,把所有不能带走的什物遗弃。渥巴锡汗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辽阔的草原升起了滚滚的浓烟。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义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对俄国迫害的极端仇恨心理,表示了他们将一去不复返,从此同俄国彻底决裂的决心。
浴血奋战终归故土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彼得堡。沙俄政府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士兵紧紧尾追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对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1万余户土尔扈特人采取了极为严密的防范措施。以防他们追随渥巴锡东返。
漫漫征程,阴霾密布。土尔扈特人面对俄军前堵后追,浴血奋战,义无反顾。渥巴锡把3.3万多户近17万人的队伍分成3支,巴木巴尔和舍楞率领精锐部队在前面开路,其余领主在队伍的两侧行进,渥巴锡和策伯克多尔济居中。三路大军像一条舞动的巨龙,在雪地上向东挺进。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甩掉了尾追的俄军,越过了结冰的乌拉尔河,进入大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就在这时,外翼的一支土尔扈特部队遭到哥萨克的袭击。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来不及集中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9000名战士壮烈牺牲了。战士殷红的鲜血流淌在东归路上。
奥琴峡谷是一个东进必经的险要山口。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_山口。土尔扈特人只有攻占山口。队伍才能前进。渥巴锡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后面则派枪队包抄,几乎全歼了哥萨克军队,为牺牲的9000名同胞报了仇。从此,哥萨克的拦截被彻底击溃。但是,艰苦的行程仍在等待着土尔扈特人。俄国奥伦堡总督特鲁本堡率领俄罗斯、哈萨克军队两万余人尾追,而此时的土尔扈特人由于战斗的伤亡、疾病的困扰和饥饿的袭击,人口锐减。在困难面前,有人对能否返回祖国丧失了信心。渥巴锡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统一意志。土尔扈特人到达叶尔盖河时,俄哈军队已被抛在后面。他们派信使来诱劝,遭到了渥巴锡的断然拒绝。在叶尔盖河畔稍事休整的日子里,土尔扈特人与飞速赶到的哈萨克军队和巴什基尔人的联合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土尔扈特人终于击溃了这支凶猛的军队。此后,土尔扈特人又与尾追的小股哈萨克军队发生了几次战斗,终于在7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到达了祖国西北边境的伊犁河畔。
清代史料中这样记载土尔扈特人回到祖国时的情景:“隆冬严寒时节,启程东行,俟至炎夏,方始抵达。沿途又遇战事,其蒙古包、帐房均已丢弃,时常风餐露宿,行至大瀚海,数日不得水,以致于不分水之好坏,见水即饮,犹食倒毙牲畜之肉,腹涨或患病死亡者甚众。即便是未遭穷困饥饿之苦者,亦属勉强到达。”此时,土尔扈特入从出发时的近17万。仅剩6万余人。然而,正是土尔扈特人不畏艰难。举部回归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各地纷纷捐献物品,供应土尔扈特人民。清政府也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土尔扈特东归,是历史上的一次壮举。英国作家昆德赛在他的著作《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曾这样评价:“从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土尔扈特人跨越无垠的草原。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