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rlbr

【原创翻译】德法公共电视台arte新闻片:中国在刚果(这么强的评论头回见!) ...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评论确实很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红别人得到利益的人总是这个腔调的。。。如果在非洲开矿的是德国人,那么他们就会是另一副嘴脸了。这种吃不到葡萄不思考怎么能在以后拿到葡萄反而在那里酸溜溜的跟大家哭喊的民族是应该被唾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的关系,西方的殖民文化与东方的中庸文化。公道自在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盘被抢了自然有人要酸葡萄心理,可以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很自豪。
为75事件郁闷了一晚上,终于见到一片让人兴奋地帖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有比较正面的评价,我眼珠子快掉出来了!

其实吧,非洲人民怎么生存,那是非洲各国政府的责任,欧美有些国家总是试图通过操纵别国政府,从名义上清清白白,背地里成竹在胸地让当地政府为自己服务。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的这种不干涉内政,也是对当地政府的一种尊重,我觉得,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一定程度的尊重是必须的,不是因为你强国就可以什么都说了算,风水轮流转,能够双赢的时候双方合作有什么不好呢。我觉得这些道理有些人好像并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的富人愿意给非洲穷国建铁路、高速、医院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70&f_SUB_ID=4169&f_ART_ID=200725

看下台灣“聯合新聞網”的書摘選譯吧
這樣的爛書…也有市場?
Dennis.Tw.Cn 发表于 2009-7-6 16:26

小岛上的屁民。被忽悠了还以为自己站得多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这篇采访还是能被接受的,谢谢楼主翻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LZ为你的苦劳道声谢。。

    。。不想理那些老法。。。全MB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干达前独裁者伊迪·阿明·达达著有“黑人希特勒”之称  切換成繁體中文
http://hi.baidu.com/mattdiamond/ ... 8b19529185308230247


乌干达前独裁者伊迪·阿明·达达著有“黑人希特勒”之称

简介1:
伊迪·阿明(Amin)·达达通过政变谋得权位。乌干达1962年才得以摆脱自1890年以来的英属殖民地地位。米尔顿·奥波特成为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行伍出身的“阿明将军”任陆军总参谋长。奥波特逐渐感到在军队中拉帮结派的阿明是个威胁,1970年10月终于一道命令将其软禁,1971年1月25日,在新加坡出席国际会议的奥波特通过新闻报道看到,阿明成功发动政变,宣布自己成为乌干达的统治者。
出生于乌干达西北部西尼罗河地区一个小村庄的阿明连具体出生日期也不为人知,人们只能推测他大概生于1925年。他少时家贫,只断续读过三四年小学。由于身材高大、臂力过人,他在乌干达拳坛得到很好的发展,1951年至1960年,他独霸乌干达拳坛冠军宝座10年之久。
入伍成就了从小就渴望权力的阿明的权力上升之路。1946年阿明加入英国殖民军队“皇家非洲来福枪军”第四营。二战中的缅甸战争期间,阿明在同盟国的军队服役。他的军事才能受到英方赏识。他从一个普通士兵,终于上升为“阿明将军”,为他日后夺权奠定了基础。
夺取政权之初,他因时常嘲笑前宗主国英国而受到不少刚摆脱殖民统治的非洲大陆人的支持。国际社会只将他看作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在他上台的第二年,阿明的残忍和奢侈本性逐渐暴露了出来。他不遗余力地清除他想象中的敌人或潜在政敌。在阿明的8年统治期间,黑色恐怖流行,30万-50万乌干达人被杀。由于来不及挖掘坟墓,很多尸体都被抛入尼罗河。有一次,因为尸体数量过多,位于金贾的一座主要水电站的进水口都发生了堵塞。阿明成为“黑暗与恐怖”的代名词。
小学未读完的阿明凭自己的想象治国,他认为应该把掌握其国家经济80%的亚洲人赶出乌干达,以实现乌干达的经济独立。于是,6万余名亚洲人被剥夺在乌干达的产业并被驱逐出境。整个商务阶层的消失加之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使得该国经济顿时跌入深渊,物资贫乏,经济水平倒退到多年以前。

个性复杂的人魔
1974年,法国电影导演巴贝特·斯特罗德受邀为阿明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在斯特罗德的影像里,这个重达112公斤的大块头黑人显示出过人的精力,他的谈吐大胆而风趣,时时爆发出自嘲或志得意满的爽朗大笑,显出极度的自信或自负,风格强硬而不失举止的优雅。与那个人们所知晓的罪行累累的阿明相比,镜头里的阿明显得极富亲和力,在镜头前,他是个天生的表演家。
他称尼克松为“我亲爱的兄弟”,希望他度过水门事件难关;嘲笑邻国坦桑尼亚总统说“我非常爱他,如果他是个女人,我愿意娶他为妻”;他抨击基辛格为意志软弱的领导。他自称为“大不列颠帝国的征服者”,曾表示如果受到邀请,愿意成为“苏格兰国王”,他还时常写信给英女王,戏谑地称愿意为英国不景气的经济状况出一把力、捐献600英镑。他果然组织了一场全国支援英国的募捐,不过看起来更象是一场闹剧,他募得了数车蔬菜食品,及43000先令现金,只是“基思首相一直没有派飞机来取”。
好大喜功的阿明给自己加上“乌干达全体人民的救星、国父,胜利大十字勋章、杰出服务勋章和军事十字勋章获得者,陆军元帅,共和国总统阿明博士”等一大串的头衔。在他的豪宅里,仆人全部是白人,以显示他的“黑人比白人更优越”的观点。狂妄的阿明表示过他崇拜希特勒,甚至认为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是对的”。
阿明一生共娶了5个妻子,育有43个子女。另有一种说法是他娶了13个妻子,育有54个子女。如今这些子女中有许多都居住在美国和欧洲各地。
反对派称阿明杀人后把人头放在冰箱里冷藏,把人肉喂给鳄鱼,还把众多妻子中的一名杀掉分尸。据说还有一次,当他发现自己的情人有男朋友之后,当场将其残杀,然后把他的尸体煮熟后生生吃了!因此,阿明获得了“吃人魔王”的绰号。曾有记者向阿明求证他是否真的吃过人肉,阿明居然回答“人肉太咸,不符合我的口味”。


随着乌干达在腐败和混乱的路上越陷越深,阿明不断给自己自封新的头衔,以加深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如终身总统、大英帝国征服者等等。他还把自己比当一个纯粹的非常之父,要求乌干达人将他称为“爸爸”或者“伟大的爸爸”。

阿明曾是以色列的朋友,1971年1月阿明发动军事政变时,以色列军事顾问曾对他鼎力相助。但是,自从以色列拒绝向乌干达提供用以进攻邻国坦桑尼亚的武器之后,阿明立刻翻脸,成了憎恨犹太人、钦佩卡扎菲的人物。

1973年赎罪日战争结束后,许多非洲统治者,包括阿明都断绝了同以色列的友好往来,不仅如此,阿明还把前以色列大使馆转赠给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作为据点。哈达德的“人阵”也获准进入乌干达安营扎寨,在首都设立了堂而皇之的正式办公室,乌以关系急剧恶化。

1976年6月28日,恐怖分子将法航上的94名犹太人和12名机组人员劫为人质,降落在乌干达。以色列突击队飞行4000公里,以死1人、伤4人的代价,救出了全部人质(其中有3人死亡)。以军还炸毁乌干达战斗机11架,打死乌干达士兵45人,几乎全歼乌干达空军。这次堪称世界典范的突击让阿明本人都不禁赞扬说:“我作为一个职业军人,认为袭击非常成功。”当然,以军的这次突击行动彻底打掉了乌干达军队的士气。

不过,真正收拾掉阿明的却是小小的咖啡豆。阿明上台后实施独裁统治,下令赶走境内的亚洲人,此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发展,只有咖啡成为国家经济命脉。

阿明的独裁行径遭到国际谴责,《纽约时报》讽刺美国每年向乌干达采购2亿美元咖啡豆,无异於资助阿明。俄亥俄州众议员唐纳彼斯向众院提出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停止进口乌干达咖啡,以迫使阿明下台。美国通用食品、雀巢和其他大型烘焙公司也通过美国咖啡协会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乌干达政府。在这种局势下,1978年 2月美国国会就乌干达局势举行听证会,7月通过抵制乌干达咖啡豆。

美国的禁令大大削弱了阿明的经济来源。其军队士气受创。隔年,1979年4月,流亡国外的20余个反阿明组织组建的乌干达民族解放军在坦桑尼亚军队的支持下攻占坎帕拉,阿明出逃先后流亡利比亚和伊拉克,最后来到沙特,靠沙特政府的资助和他的4个妻子一起在港口城市吉达生活。阿明下台后,美国取消了禁运令。美国政客就靠咖啡,不花一颗子弹搞垮阿明政权,堪称传奇。

阿明下台后,一家人过的生活很不一样。曾经在婚礼上花掉200万英镑的第五任妻子萨拉,於1982年离开阿明,并在德国寻求政治避难。在那里,她重操旧业,再次成为舞女,兼做贴身内衣模特。后来,萨拉在德国混不下去,被迫辗转到了英国。为了谋生,她在伦敦北郊开了一间卫生条件极差的咖啡屋。

阿明本人在沙特红海之滨的吉达市过着平静的日子。2000年,他首度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穿上了沙特阿拉伯人的简朴白色长袍。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许多人见到他推着购物车去祈祷。他对与他打招呼的路人保持沉默,从来不对世情发表意见。邻居们说,他们天天见到阿明的许多孩子,因为阿明先后生了40多个孩子,但只有6个孩子和4个老婆仍然同他住在一起。不过,阿明从来不敢提回国,因为他知道回国意味着被审判。

2003年8月,80岁的阿明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治,他在医院里享完天年后逝世。
在1970年代的香港,有家长用“会被阿敏吃掉”来恫吓不听话的儿童的后果,因为当时的新闻报道指他嗜吃人肉,而这项报道在他死后得到证实:有人指他把政敌斩首之后,会用斩下的首级来喂鳄鱼,并把尸身保留作肉食,因为当时乌干达正在闹饥荒。[2]不过,亦有人指这些报导不过是造谣。[3]

阿明的覆灭





    阿明,曾经东非乌干达的独裁者,是蛮横不可一世的家伙,同时不靠谱和不着调也是此人的习惯.比如关于他的年龄,首都坎帕拉的尼罗河宾馆,阿明在1979年元旦以"53岁寿诞"为名举行盛大宴会上,阿明语出惊人。他说,他于1926年元旦出生在脚下这块地方。在场的人们闻此面面相觑,这是因为,谁都知道,他在当众撒谎。在非洲,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阿明本来也不例外。早先,他有时称自己出生在1926年,有时又说是1928年。至于确切日期,他总是摇着头说"不知道"。而今,趁元旦庆寿,人们原以为他不过是逢场作戏,或只是"图个吉利",而没有想到他竟当众称元旦是他的生日。至于他出生的确切地点,阿明随即又以令人不容置疑的语气称:"我就出生在这个宾馆的大楼旁边。"作为佐证,他头一扬,手一划,斩钉截铁地说:" 我父亲当时在这儿当警官。"在场的人大多了解他的家世,听后无不哑然失笑。他们都知道,他这又是随意编造,旨在掩饰他的贫寒出身。原来,他出生在乌干达西北部同扎伊尔接壤的科博科附近。父亲是卡夸部族的一个农民。在离科博科4英里的阿迪布村,有一座茅草房子一直保存着。他曾指称,他就在那里呱呱坠地。因此,那里一直被视为乌干达的"圣地"。这些,阿明当然心中有数,而他现在之所以信口雌黄,拿历史开玩笑,显然旨在自欺欺人。他在国际上今天攻击西方,明天攻击东方,被称为"政治上的无定向导弹"。他生性乖戾,不时有迥异于常人之言词与惊世骇俗之举动,因而有"国际政坛上一大怪人"之称。其于1946年加入英国殖民军队“皇家非洲来福枪军”第四营。二战中的缅甸战争期间,在同盟国的军队服役。他的军事才能受到英方赏识。是乌干达1962年独立前极少数被提升为军官的乌干达士兵之一。他与新独立的国家总理和总统密尔顿·奥博特关系密切。1966~1970年任陆军和空军司令。后与奥博特发生了冲突,于1971 年1月25日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军事政变,成为总统和武装力量司令,1975年升陆军元帅,1976年成为终身总统。他进行直接统治,不授权他人。此人身高超过1.9米,曾经乌干达的著名拳王,性情凶残,号称喜吃人肉,其统治期间残杀反对者无数






阿明虽然喜欢胡乱的攻击各国政府,但其背后也有着很多的支持者,比如为了维护殖民统治推其上台的英国人;为了牵制苏丹而大力支援他的以色列人;最可笑的是利比亚和苏联以及美国为了互相对抗,竟然都支持过这个魔王.
     由于他的残暴统治,许多乌干达人逃到了邻国坦桑尼亚,在那里他们建立了武装.1972 年 9 月 17日他们进行了第一次尝试,然而这次反攻遭到了失败,原因是阿明向利比亚寻求帮助,而卡扎菲上校反应迅速,3,000 人的部队、5 架 C-130H运输机以及数架幻影-5D战斗机立即被派到了乌干达南部的恩德培机场。利比亚军队的出现立竿见影地改变了战场的形势,政府军开始反击,乌干达空军的米格-17 和米格-21与利比亚的幻影机对坦桑尼亚城市布科巴和姆万扎的重要目标进行了多次轰炸,最终,乌干达、利比亚两国联军将反抗者赶回了坦桑尼亚。卡扎菲的出兵无疑将乌干达和利比亚的关系紧紧地联在了一起,在对亚洲裔乌干达人进行恐怖清洗以后,阿明宣布将国名改为“乌干达伊斯兰共和国”。反对阿明的人们再一次在坦桑尼亚集中,在那里他们成立了“国家解放阵线”并重新武装起来,新的攻击在酝酿中。然而阿明却事先得到了这次进攻的计划,于是在 1978 年 10月,他命令对坦桑尼亚发起一次先发制人的进攻。在苏联和利比亚支持下,苏联派顾问,利比亚直接驻军,号称要消灭躲藏在坦桑尼亚反对派,发起入侵。10 月,乌干达空军出动米格-17和米格-21战斗机,对坦桑尼亚重镇布科巴进行了轰炸。然后乌干达陆军越过边境线,占领了坦桑尼亚边境克雅卡城,并在那里进行了一次大屠杀,总计杀死约八千名平民,史称克雅卡惨案。边境冲突中,乌干达搞了大规模强奸,据某种说法是AIDS第一次大爆发的导火索.然而,在一周之内,规模较小、但是训练良好的坦桑尼亚国防军充分动员起来,反击开始了。1978 年 10 月 28 日,坦桑尼亚的萨姆-7防空导弹在布科巴附近首次击落一架乌干达的米格-17,随后,另一架乌干达战斗机在轰炸克雅卡附近的一座桥时被击落。进入 11月以后,坦桑尼亚人成功地阻止了乌干达的攻势,到了 1978 年 12月,所有的乌干达军队都被赶出了坦桑尼亚,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1979 年 1月初,坦桑尼亚军队开始攻入乌干达,其目的是推翻伊迪.阿明政权。




1979年3月中旬,大举反攻的坦桑尼亚军队逼近坎帕拉,隆隆炮声不时可闻。就在这时,伊斯兰开发银行在坎帕拉召开年会。在年会开幕式上,阿明身着宽大的白色长袍,头裹洁白的方巾,以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身份发表讲话。开始时,他抛开讲稿,用他熟悉的斯瓦希里语作即兴式发言,大讲他的战绩,口若悬河。待正式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讲稿发言时,他改用从军后学得并不太好的英语宣读,读得嗑嗑巴巴。他时而大声疾呼,时而苦苦哀求,吁请伊斯兰国家给他"紧急援助",以对付信奉基督教的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军队的进攻。会上,确实有几个国家答应给他"紧急援助"。其实,那些国家也只不过说说而已,阿明政权摇摇欲坠,有谁真的会给援助呢。在危难时刻真正帮助过阿明的恐怕只有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阿明倒台前夕,卡扎菲应东非这位穆斯林兄弟之请派遣了一支上千人的部队到乌干达"紧急增援"。在通往乌干达南部重镇马萨卡的公路两旁,戴绿帽、穿绿军装的利比亚部队埋伏在热带丛林中,准备对付坦桑尼亚军队的进击。阿明有一次在电台上宣布,"正是这些来自北非的训练精良的穆斯林兄弟,打退了尼雷尔的草包士兵。"在坎帕拉市,总统府、新闻广播部、电报局、军政要员下榻的尼罗河宾馆等要害部门,有一段时间都由利比亚军人把守。某日我驻乌干达大使馆临时代办安国政接倒了其的紧急约见,在宽大的会客室里,阿明穿着一身灰色猎装坐在沙发上在等候。宾主一落座,他就以他特有的军人脾气开门见山地说,他的军队现在缺乏枪炮和弹药,情况十分紧急,他没法从别处弄到。他认为只有中国能帮忙。他希望3天之内给他个满意的答复。安代办只能原则地表示,他将把这一问题立即报告国内。此时昔日不可一世的阿明,这时神情很颓丧,显然他已感到前景不妙。他两眼很红,是缺乏睡眠所致,还是困兽犹斗的那种凶焰在闪烁,是很难说清.安代办担心若不满足他的要求,他会不会报复。因为他曾在电视上宣传,坦桑尼亚军队的武器是中国提供的。他甚至还造谣说,在同坦桑尼亚军队交火时,乌干达军人俘获了一名中国军事专家,很快要弄到电视上公审。这是不是在为反对中国而造舆论呢?为此,我大使馆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中国没有理会他的要求,他也没有作出什么反应。
1979年 1 月 20 日,装备着中国坦克和歼-7B 战斗机、总数约 10,000人的坦桑尼亚军队越过了边境,开始向乌干达腹地进军。到了 3月底,在恩德培的利比亚驻军陷入了重围,而此时乌干达军队已经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卡扎菲徒劳地试图挽回局势,他迅速地向坎帕拉以北的纳卡桑哥拉机场派去了两架图-22B。1979 年 4 月 1 日,这两架图-22B之一执行了在这场战争中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战斗任务。为了威胁坦桑尼亚人,这架轰炸机向姆万扎扔下了大量的炸弹,但是却完全没有击中目标。相反的,坦桑尼亚空军的歼-6 和歼-7对坎帕拉、金贾和托罗罗进行了轰炸,他们的轰炸极大地降低了乌干达军队的士气,1979年4月13日抵达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至此阿明大势已去,逃亡利比亚,最后终老于沙特.
      可以说此人是国际政治格局造成的一个怪胎,得到了东西方国家的不同程度的支持,他愚蠢而自大,暴唳而乖张,终于自食其恶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冰岛打工时,认识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女子。她虽然已经定居冰岛,而且也在想办法把她的家人都接到冰岛来,但是她告诉我她一点也不喜欢欧洲。她来到欧洲只是为了有安定的生活。

她为埃塞俄比亚的历史感到骄傲,但是埃塞俄比亚被欧洲毁了。

她说埃塞俄比亚的政府是世界上最混蛋的政府,军警可以随意杀人放火,勒索钱财。但是这个政府是在西方监督下产生的民选政府,西方认可了,就是民主政权。

她还说西方人承诺给埃塞俄比亚的救援从来都不到位,答应10样,只来一样,而且还有附加条件。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农业大国,但是欧洲就是不允许进口埃塞俄比亚的农产品。

她非常气愤这一点:我们不要他们吃剩的面包,我们要的是贸易和市场。

她知道我是中国人以后,很羡慕,希望自己的国家有一天也能走中国的模式。她很喜欢中国人,她说中国人去过她的家乡,造了体育场和公路,还有制药厂。

她说每年欧美都有免费的医疗队来做慈善,他们来的时候确实都是免费的,但是走了以后你还需要的药品就必须花钱买了。但是中国人却造了制药厂,和他们合资开药厂,让药费变得很便宜。她觉得中国人非常聪明,而且给大家都带来了利益。

这就是双赢,非洲老百姓不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看得是长远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怎么看这个节目怎么是在宣传中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善”的根基决定了我们这样的行事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会歪曲事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中国高兴的同时,也为非洲高兴,高兴他们终于有了选择的权力,是的,压迫别人、奴役别人,贩卖人家当奴隶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初曾收听过意大利的广播一台的一段访谈节目,也是电话采伐非洲某国的一位教授还是什么的.谈着谈着就讲到了中国在非洲.电台的主持人就死活要把中国人在非洲的行为往"殖民统治"上靠.那位被采伐者开始否定,并举事例.但电台主持人就想从"殖民"的角度来解释. 不通,打哈哈,于是话题就被叉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的富人愿意给非洲穷国建铁路、高速、医院吗?
Pal 发表于 2009-7-8 11:12

铁路,高速没听说过,但医院和学校他们到真的是有的,我有老外朋友从70年代起就开始义务支援非洲,一直到前几年,每年都去.有他们的朋友甚至一生都留在了那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8 13:09 , Processed in 0.05131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