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63|回复: 62

广东广西福建的朋友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凯迪看见一个帖子,是争论汉语低级论相关的一个帖子,内容为普通话非汉语。
观点先不说,有一段内容

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由于天高皇帝远,古代汉语保留的很好,没有被满清官话也就是普通话消灭。所以现在的南方人还讲明朝以前的古代正宗汉语,北方人居然称它们为鸟语,这是无知的表现,唐诗宋词用南方的鸟语来念,非常顺畅,压韵压得非常好,但用普通话念,就有问题了.因为唐宋诗人词人他们不讲普通话。他们讲的是古代汉语。跟南方鸟语一样或者相似或者相近。

我有几个疑问
1.这3个省的朋友用各自的方言读唐诗宋词,有没有文中所说非常顺畅,押韵很好?
2.我是北方人,个人感觉两广语音有差别,但比较近似,福建语音就差的太远了,而且福建南北也口音相差很大。这3个省用方言念唐诗宋词,真的都顺畅吗?
3.这段文章见到过不下100次了,大多是在“满蒙非中国”类的文章里出现,从来没有人仔细验证过,希望3省的朋友帮忙看看。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019855
发表于 2009-9-2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从来没有试过用方言读诗。
其实即使是某个省内都会有很多方言的,比如广西古时旧称南越,方言多不胜数,要说不受普通话影响就不知道是说那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广西的。我们这里把桂柳话叫做“官话”。我试读了几首诗,实在品味不出来与用普通话来读有什么区别。压韵上,也没发觉有多大区别或流畅。

反正,我个人是没有什么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说蓝色部分文字,见过N次了,因为我是北方人,所以没法证实。
就以各省比较通用,讲的人比较多的语音,试着读一下唐诗宋词,如果方言太多,以其中一种尝试也可以。
谢谢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用粤语念读唐诗宋词,觉得挺顺畅的。另外广东广西福建都有客家方言。

建议你看一下 易中天《大话方言》这本书 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转一部分:

方言与官话(1)  

  说起来也是,要不是当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南方这些方言,可不就是外语?南方从来就是“化外之地”,南人也从来就是“化外之民”。“化外之民”在“化外之地”说的“化外之语”,不是“外语”是什么?不过那时“外语”的地位可不像现在这么高,要想活得人模狗样就非得“至少掌握一门”不可。相反,它还被看作是野蛮文化的象征。孟子就说南方人是“鴃舌之人”。鴃就是伯劳鸟,“鴃舌”也就是说话像鸟叫。可见,把南方方言视为“鸟语”,也是由来已久,少说也有两三千年历史了。

   那时不但语音不统一,南方一片“鸟语花香”,北方也有“齐东野语”,就连文字也五花八门。用许慎的话说,就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了文字(书同文),却统一不了语音(语同音)。反倒是,文字统一以后,沟通的困难少了许多,听不懂,还可以写出来看,大家也就懒得再去统一语音,故方言存焉。

  所谓“方言”,其实也就是“四方之言”。华夏民族以中央自居,视自己为“中”,视周边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为“外”,则“方言”也就是“外语”。后来,天下一统,五族共和,成了一家子,又把更外边的“老外”,什么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葡萄牙看作“夷狄”,称为“夷人”,老百姓则称其为鬼子、鬼佬或鬼崽。如此,则外语就该叫“夷语”或“鬼话”。可惜后来大清帝国已不大摆得起谱,条约规定不得称“夷”,——鬼子们在中国混的日子长了,也知道那“夷”不是什么好字眼,于是改称“方言”。当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方言学堂”(即今武汉大学前身)就是外语学院。这回,东洋西洋,南洋北洋,又跟一家子似的了。其实,他们哪里也配姓赵?

  自打“夷语”改称“方言”,倒是没听说鬼子们有什么意见,实际上他们又上当了。这是“春秋笔法”,他们不懂的。什么是“方言”?就是“地方之言”。地方上的比起中央来,还是低了一等,鬼子们不明不白又吃了一个暗亏。在玩弄词藻讲究名分这方面,他们从来就不是咱们的对手。

  中央的话语就是官话,也就是国语。官话和国语也是古已有之的,三千年前就有,只不过那时叫“雅言”。雅言也就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因为那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又都尊周王为天下共主,则相互之间要沟通,要交流,要朝聘会盟,要勾肩搭背各怀鬼胎去打这个打那个,便约定都以周王室的语言为政治外交场合的正式通用语言,这就是“雅言”。雅,就是雅正、规范。那么,谁来规范呢?诸侯们是没有资格的,有资格的只能是“天子”。同样,谁需要把话说得一本正经呢?庶民们是没有这个需要的,有此需要的只会是诸侯和大夫。所以,雅言就是官方语言,也就是官话。

  不过,那时的官话称作“雅言”,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雅”通“夏”。所谓“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雅就是夏。夏,就是华夏,也就是中原,甚至也就是中国(中央之国)。认真说来,这华夏中国的雅言,在当时也不过只是诸国国语中的一种,只因为它为“天下共主”所有,这才成了“国际通用”的官方语言。因此,等到天下一统,没什么“国际关系”了,雅言也就作废,而代之以“官话”。官话就是官场中人说的话。中央政府派到各地去的官员都要说这种话,所以叫官话。

     这是书的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21187480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腔与北调(1)  

  方言首先分南北。

  南北方言不一样。

  中国历来就有关于南方和北方的种种说法:南辕北辙、南征北战、南来北往、南下北上等等。这些说法,都不能颠倒或互换。比如南辕北辙就不能说成北辕南辙,南征北战就不能说成南战北征,同样,南腔北调也不能说成南调北腔。

  奇怪!为什么南是腔而北是调呢?

  想来大约也是南北方言多寡有别又性质有异之故。南方方言种类多而北方方言种类少。汉语七大方言(也有说八大的),吴、湘、赣、客、粤、闽(或闽南、闽北)都是南方方言,属于北佬的只有一种,也没法拿省份来命名,干脆就叫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品种虽然单一,覆盖面却大得吓人。北方方言四大块(即四大次方言区),曰华北,曰西北,曰西南,曰江淮,简直就是铺天盖地。除广西、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外,长江以北,长江以南镇江到九江,云、贵、川,湖北大部,湖南西北,广西西北,都是北方方言的一统天下,大约占据了全国汉语地区四分之三的地盘。就连海南岛,也有一小块北方方言区。说汉语的人当中,也有七成是说北方方言的,这可真是四分天下有其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中天是学术NC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是福建滴,讲客家话。
还是觉得普通话顺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广西的。我们这里把桂柳话叫做“官话”。我试读了几首诗,实在品味不出来与用普通话来读有什么区别。压韵上,也没发觉有多大区别或流畅。

反正,我个人是没有什么感觉。 ...
fanancai 发表于 2009-9-25 20:31

多谢fanancai的实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用粤语念读唐诗宋词,觉得挺顺畅的。另外广东广西福建都有客家方言。

建议你看一下 易中天《大话方言》这本书 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转一部分:

方言与官话(1)  

  说起来也是,要不是当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
东方红旗 发表于 2009-9-25 20:42

谢谢红旗,不知道用粤语读和普通话读区别大不大。
另,看了易中天的这段,感觉帮助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花 于 2009-9-25 21:11 编辑

我家是在广西南部壮语和白话(南宁方言的粤语)混杂的地区,楼主强调的是南迁的古汉人所带来的方言,那么广西的壮语肯定不是汉区传来的了,也跟本读不通诗词。我爸讲过,他们解放前读书的时教书先生都是用广西北部的桂柳话教书读诗的,因此那时的读书人都会讲桂柳话,口音不同而已,桂柳话读诗确实和普通话没什么区别。我用白话读唐诗,压韵也都对,别有一翻味道,至于和普通话比谁更准,那就不得而知了。
      南宁一些城中村里的老居民(相当于原住民)和部份周围县镇,他们的方言叫“平话”,和壮语和白话都有不同,南宁平话的来源主要与战争、屯戍有关。
     宋皇佑四年(1052),侬智高起兵反宋,连陷数十城,直抵广州城下。宋王朝派狄青南征,皇佑五年正月攻陷邕州(南宁)城,侬智高逃往云南。从此,历代皇帝都派兵在广西屯戍。狄青南征后,留下大批军队屯戍,这是南宁平话形成的主要历史因素。 狄青的军队称“平南军”,南宁至今有平南村、平西村等地名,都与这场平南战争有关。南宁市说平话的人大多说祖先来自山东(今河南、山东一带),是随狄青南征来的。有的说来自登州府、莱州府,还有人说来自白马村。白马村很可能是狄青军队出发前的集结地。也有少部分人说祖先来自江西、福建、湖南、江苏等地,有的还有族谱为证。
     平话应该很符合楼主所说的中原传到南方的保存较好的古汉语种了。会讲平话的人是听得懂也能很快学会粤语的,两种语言应该是同一语系。这样推断,讲平话的祖上在宋朝,来自今天的河南、山东一带,也就是说古时山东河南一带的方言和现在的粤语是很相近的,用平话读唐诗,压韵感和粤语一样。

个人看法,望达人斧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是福建滴,讲客家话。
还是觉得普通话顺溜
mklin 发表于 2009-9-25 20:52

多谢mklin的实证,客家话据说是很接近中原的古汉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是在广西南部壮语和白话(南宁方言的粤语)混杂的地区,楼主强调的是南迁的古汉人所带来的方言,那么广西的壮语肯定不是汉区传来的了,也跟本读不通诗词。我爸讲过,他们解放前读书的时教书先生都是用广西北部的 ...
花花 发表于 2009-9-25 21:01

好详细的信息,我都不知道广西分这么多的方言,我有同学父亲是广西人,具体地方没问,我不仔细听还以为是粤语,原来是这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福建的,就说我这个小地方,有十多乡镇,上百个村和自然村,语言就有N种(具体数字没有统计过,真的是很多种语言),大多语言是不相通的。城关说的话是一种,各乡镇大多也说不同的话,还有许多自然村是历朝历代从各地迁移来的,语言自成一体。大家沟通的时候还是用普通话的多,虽然是南腔北调的。所以有的人能操几种语言,真的是很厉害。所以哪一种语言算是正宗古代汉语,我真的不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广西北部的桂柳话和四川话湖南话很象,都听得懂,讲桂柳的地区很少会讲白话、粤语。广西南部和西部讲白话的地区口音又多有不同,但都能听懂。

而广西的壮语就又分很多种,有些很相近有些也听不懂,每个县的壮语都不一样,隔了几十公里可能当地的壮语都听不懂了。广西的其他少数民族如侗族、瑶族的方言,和壮语也都很象,慢慢讲能听得出来。

现在广西的官方壮语是武鸣县的方言,除了武鸣当地人,广西各地的壮族人也都听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以上几楼来看,用粤语,或者近似粤语的广西白话,读古诗会比较顺畅,反而mklin觉得客家话读古诗没什么感觉,这好像和网上流传的说法有出入了,不过我还是基本相信了,南方传承了更多古汉语。
另外我觉得“普通话非汉语”的结论有点过分,普通话不是受满语影响的老北京话,只能算是借鉴了读音,综合了北方话的特点,把老北京话中很多北京方言,过多的儿化音都去掉了。而且现在的北京更多的是全国各地方来的人,语音和和语言习惯与老北京话差的非常之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应该有了较大的变化。

这不难理解,中国的朝代更替,政治和文化中心也随之改变,所谓的官方语言,在相互影响中融合。

多种方言融合,势必消磨掉其中的迥异之处,语言将趋于简单。 南方某些地方,由于相对的封闭,可能还保留着古代语言的痕迹,但那未必就是古代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 有 区 别 的 , 这 可 能 和 具 体 诗 词 也 有 关 。

比 如 古 汉 语 有 平 上 去 入 四 声 , 而 普 通 话 里 没 有 了 入 声 。 在 粤 语 和 闽 南 话 倒 是 保 留 了 入 声 。

对 于 没 有 入 声 韵 的 诗 词 , 可 能 用 哪 个 方 言 读 差 别 不 大 , 但 是 有 入 声 韵 的 差 别 就 大 了 。

比 如 岳 飞 的 <满 江 红>, 就 是 全 用 入 声 韵, 用 普 通 话 来 读 , 总 显 得 很 别 扭 。 我 在 youtube 看 见 有 台 湾 人 用 台 湾 话 来 读 , 就 感 觉 琅 琅 上 口 , 壮 怀 激 烈 。

闽 南 话 被 称 为 河 洛 话 不 是 没 有 道 理 的 , 应 该 现 在 的 最 接 近 宋 代 开 封 官 话 的 当 代 语 言 。 如 果 包 拯 岳 飞 来 到 今 天 , 大 概 必 须 请 懂 闽 南 话 的 来 当 翻 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 有 区 别 的 , 这 可 能 和 具 体 诗 词 也 有 关 。

比 如 古 汉 语 有 平 上 去 入 四 声 , 而 普 通 话 里 没 有 了 入 声 。 在 粤 语 和 闽 南 话 倒 是 保 留 了 入 声 。

对 于 没 有 入 声 韵 的  ...
袭明 发表于 2009-9-26 01:07

哈哈,如果岳飞能来到现代,那倒是很有意思,被当成活化石轮番采访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潮汕人,用潮汕话来读古诗词押得上韵的字比用普通话来读多得多。我自己曾经做了一个比较,凡是普通话可以押韵的潮汕话也可以,但相反就不同。
例如平水韵部中的“上平一、东”与“上平三、江”两字用潮汕话来读是押韵的。“东”的潮汕话读音是dang(一声)=当,“江”的潮汕话读音是gang(一声)=刚。又例如平水韵部“上平:十一真”中的“真”跟“辛”两字,用普通话读并不押韵。但用潮汕话读是这样:真=jin(一声)=金,跟辛是押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8 13:23 , Processed in 0.07036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