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xj90

[焦点关注] 印媒:印成第二大经济体 超中国跃居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8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经济时报》7日报道称,印度将在205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届时甚至还有可能取代中国成 ...
hxj90 发表于 2011-1-8 11:06



    半数文盲能构成人口红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楼转载的印度《经济时报》文章说得非常中肯,这也基本是国际经济学界和资本市场的大部分人的观点。
意淫的不是印度的报纸,而是国人无厘头的嘲笑。另外,原文只是说有可能超过中国,在题目中却成了肯定的与
语气,这种误导是不应该的。我个人的观点是:

(1)按名义货币计算,印度的经济总量在2050年超过美国的可能性大于50%。但在2080年超过美国的可能性基本是100%。
(2)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的经济总量在2050年超过美国的可能性基本是100%。
(3)印度经济增长率在2050年前超过中国的可能性基本是100%。我估计在2015到2025年之间就可能超过。
(4)排名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但中国印度的经济总量都超过美国的实质意义却是非同寻常的。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世界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在亚洲进行,西方将被边缘化。世界的中心将重回东方,人类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可能面临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替代率,不是吧,我只听说过养老替代率,应该说抚养比吧。
HSLN 发表于 2011-1-7 23:28



    你说的”抚养比“更直接,但最终决定”抚养比“的是“生育率”,当然还有“人均预期寿命”。我前面的回应比较片面。更全面的说法是,现在“老龄化”是由“低生育率”和“高人均寿命”两个因素导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数文盲能构成人口红利吗?
鬼雄 发表于 2011-1-7 23:49


你的数据太老了。印度与我们一样,进步也是很快的,虽然现在还没有我们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利于他们的人口状况的。因为“贱民”不会过度反抗既得利益者,有点安于天命的劣根性,会自觉充当廉价劳动力。不过未来印度经济发展了,估计这些人也会有更高的需求层次了吧。

印度很早就在法律上废止种姓制度了。但在民间,特别是是农村地区,其残留影响依然很大。这是印度进步的一个巨大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恶的印度,把老美贬到第三的位置了。
hxj90 发表于 2011-1-7 22:11

很多美国人自己都是这么看的。我在华尔街的美国同事大部分都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他们对此感觉很失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老龄化只与人口结构有关系与人口总量没有任何关系。印度的生育率一直高于人口替代率,不存在社会老 ...
silkrain 发表于 2011-1-8 12:22



    生育率是不能无休止的提高的,国土资源是有限的,人生存要住要吃要喝你必须满足这些生存的基本条件,印度的生育率迟早会因为国家资源不足而下降这个时候就是印度的灾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利于他们的人口状况的。因为“贱民”不会过度反抗既得利益者,有点安于天命的劣根性 ...
silkrain 发表于 2011-1-8 13:00



    这种法律条文没有落实执行就是空文,事实上种姓制度植根于印度人深处,宗教狂热和缺乏反抗精神的印度人是很难短时间消除这个糟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育率是不能无休止的提高的,国土资源是有限的,人生存要住要吃要喝你必须满足这些生存的基本 ...
chchbit 发表于 2011-1-8 00:38


印度的生育率不是在提高,而是在持续的下降之中。只是现在它的生育率还高于替代率。印度的人口会继续
增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人也会比以前过得更好。这种趋势在印度人口达到峰值以前不会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种姓制度植根于印度人深处,

这种改变至少要几百年。但城市已经比农村好很多了。

》宗教狂热和缺乏反抗精神的印度人是很难短时间消除这个糟粕。

印度人对宗教的态度相对比较温和,远远没有西方宗教人士那么狂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美国人自己都是这么看的。我在华尔街的美国同事大部分都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他们对此感觉很失落 ...
silkrain 发表于 2011-1-8 13:03



    这个牛吹大了,印度跟世界头5强的经济大国的经济总量都有3倍以上的差距,而且基础设施落后,就单以电量这一能源就不能支持印度的工业化,不进行工业化想成为发达国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美国老华尔街是美国最大的骗子集团(美国人自己是这么说的),忽悠印度经济对他们圈钱大大有利,让你把赚钱(中国或其他国家的)的资产卖给华尔街然后套现去投资印度亏了你自己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红利啊?印度人是不是想把失去劳动能力的年老者都扔到恒河里去啊??不这样做那里来的人口红利?? ...
chchbit 发表于 2011-1-8 11:52



    印度其实早就想控制人口  但因为宗教根本不可能  也没有政党敢真敢 他们还想要选票

印度政府只能呼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的生育率不是在提高,而是在持续的下降之中。只是现在它的生育率还高于替代率。印度的人口会继续
增 ...
silkrain 发表于 2011-1-8 13:45



    你觉得人口增多得比经济发展块和农业产量多生活会更好???别开玩笑好不好??你知道印度粮食产量么和工业产量么?未来10年这个数值都不会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太少根本不能支持农业和工业生产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chbit 于 2011-1-8 13:58 编辑
印度其实早就想控制人口  但因为宗教根本不可能  也没有政党敢真敢 他们还想要选票

印度政府只能呼 ...
sam712 发表于 2011-1-8 13:53



    有时候我是很佩服那帮JY,他们谁不那里吹非得要把印度拿来吹!!!
105554378_tl.jpg
60bb388786cca828c65cc383.jpg
201008111500286ab1b.jpg
f8212e496aee4639eb36771151ab722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chchbit 发表于 2011-1-8 13:54



   
虽然国内和西方有些人一直鼓吹印度人口红利说  但事实就是印度自己不乐观



印度鼓励计划生育 向推迟怀孕夫妇赠送礼包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10-08/102221232112.shtml
“做绝育,政府就给你办持枪执照”
  其实,印度本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1952年就提出要节制生育。2000年,印度还出台了国内首个控制生育的纲要性文件,只是该文件只大致规划了到2045年实现人口零增长,并未就一对夫妇到底可以生几个孩子作出具体规定。
  鉴于中央政府模模糊糊的人口控制目标,印度各邦政府便开始制定各自独立的出生率限制政策。有些邦表示,限制超过两个孩子的家庭在大城市买房以及扣除他们的政府补助。有些邦规定,公务员夫妻禁止生两个以上孩子,超生的孩子不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福利待遇。有些邦决定,违规生育的政界人士,政府将取消他们参加地方政府选举的权利,同时不允许他们出任官办公司的领导。
  和这些略显严苛的“惩罚政策”相比,这些年,印度政府为限制人口增加,其实主要采取的还是些循循善诱的“温柔方法”。比如,在这个几乎不能公开讨论性、避孕、流产、怀孕之类敏感话题的国家,专门设立了一个呼叫中心,人们可匿名给这里打电话,了解有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之类的所有资讯。
  另外,政府出台的计划生育措施也都是以奖励为主:比如有规定,独生子女在职人员家庭可在住房上得到较好待遇;做绝育最多的村子可优先获得饮水、灌溉和更多的福利保健;做绝育的国民可免费获赠自行车等。
  印度希沃布里区甚至还一度宣布,如果该地区的男子做绝育手术,政府就给他们办理持枪执照。按地区官员马尼什•什里瓦斯塔瓦的说法:“之前的政策是绝育男子可获得1100卢比的奖励,即使有钱拿,去年也只有8名男子实施绝育。但实行持枪政策后,已经有150名男子绝育。”其实,希沃布里区实行“计划生育持枪制”也算是因地制宜:据说该地区盗匪非常猖獗,且持有大量武器,当地人太需要枪支保护自己。
  2009年8月,印度卫生与家庭福利部也提出了一项颇为奇特的计划生育政策——力争全印家家都通电,这样人们就能在闲暇时光选择观看电视节目而非只有“造人”活动。
  按照印度卫生部长阿萨德的解释,印度许多地区无电可用,入夜之后居民只好摸黑上床从事“人口增产活动”,导致印度人口膨胀惊人。在他看来,如果每村每户都有电,人们就会看电视节目看到很晚,然后睡觉,根本就没有机会“造人”。
  对于政府“多看电视,少生娃”的计生政策,很多印度民众并不理解。就有一位家住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的80岁老汉奥马尔•默罕默德对采访他的媒体表示:这辈子从来没听说过要控制人口。奥马尔说,自己有24个孩子,13个男孩11个女孩。“只有神灵才能决定一个人应该拥有多少个孩子,这是神的旨意,跟我本人有什么关系!”
  对于民众的“不买账”,参与制定“电视策略”的印度学者南达倒是很乐观,他觉得总要给人们一个适应、了解的时间。而且在他看来,电视本身也能起到宣传计划生育的效果,“通过电视将国家的政策清晰明了地传达给民众,以后他们想要生更多的孩子时就会三思而后行。”南达还表示,意大利性学家在2006年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卧室里看电视的夫妇性生活要比不看电视的夫妇少五成。
  对于南达的说法,育有24个孩子的老汉奥马尔认为简直是谬论:“电视上那么多五光十色的东西,简直让人想要更多的孩子呢!”
  “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产折腾光”
  就在阿萨德部长倡导的“多看电视,少生娃”建议还没被大多数印度人接受时,这位部长又提出了一项“晚婚建议”。阿萨德说,“那些在30至31岁结婚的人应当得到政府的奖励。”他表示,越晚结婚越晚生小孩,也就越有助降低人口增长。
  印度的法定结婚年龄为女性18岁,男性21岁。但是,据《印度时报》今年年初的一次报道:印度童婚现象非常严重。早婚直接导致早孕。有调查显示,47%的印度妇女第一次怀孕时不满18岁。
  为响应阿萨德部长的“晚婚建议”,印度一些地区相应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减少未成年新娘的行动。有地方政府就动员当地2.7万名父母签署了一份书面协议,该协议要求他们保证不要让自己的女儿还未满18岁就出嫁。
  除早婚早育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也是导致印度人口激增的原因。由于实行“嫁妆制”,即印度女孩出嫁要给男方价格不菲的彩礼,因此印度有句俗话,“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产折腾光。”而咒骂男人的话则是“但愿你生个女儿”。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家家户户都想生男孩,于是“生生不息”。
  但“重男轻女”所导致的又不仅仅是人口暴涨,同时还有男女比例失衡。许多妇女为生出男孩,反复怀孕,反复检查,反复堕胎。就曾有印度媒体报道,在过去20年里,由于采取“性别选择性堕胎”,印度至少有600万女婴被扼杀。据该报报道,印度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级主管,已有两个女儿,但妻子觉得没有完成“任务”,于是不顾医生劝阻,先后9次做胎儿性别检测,8次人工流产,最后在儿子出生两天后死去。
  为避免类似惨剧,2003年印度颁布了《禁止性别检测法案》,但作用并不大,那些想要儿子的家庭仍会和医生达成某种默契。比如检查时,医生会暗示孕妇“你的孩子将来可能是个战士”或“孩子看上去像个洋娃娃”;有的医生通过赠送蓝色或粉色的糖果,向孕妇家属透露胎儿的性别。
  在这种种暗示下,又有无数女孩被扼杀掉。只是,女婴出生率的减少,必然导致成年光棍的增加,这也成了如今印度面临的一大问题。《印度时报》就曾报道,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等地,由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一些男人抵挡不住金钱诱惑,甚至把妻子“出租”给别人。比如,一个四口之家的男主人就长期把妻子以每月8000卢比的价格“租”给另一部落一名农场主。
  为解决“重男轻女”所导致的性别比例失衡、人口暴增等一系列问题,印度政府也算是费尽心思。比如,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曾出台一项福利措施,为全国的独生女提供免费教育。根据这项措施,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且是女孩,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学6年级到硕士毕业,全程免交学费。
  “娶位受过教育的女孩是最好的避孕方式”
  然而,对于近年来政府出台的种种计划生育奖励,印度民众的热情并不算高。有印度媒体就做过调查,很多被访者认为,“既然印度是民主国家,生几个孩子就该由自己决定,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有悖自由精神。”
  还有人认为,印度人口将成为世界第一,简直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儿。《印度时报》上就曾刊载过文章,称:印度的人口规模不是负担,而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文章乐观地认为,“高出生率使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在全球人口不断老龄化并且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印度的劳动力资源及成本优势将对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虽然年轻化的人口结构是印度的优势所在,但不可忽视的是,庞大的绝对人口数量带来的诸如粮食、土地、水资源、环境、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着实令印度难以应付。一些积极倡导计划生育的专家就曾多次公开表示,“看看我们的公共交通就该明白,人口问题多么棘手。长途客车严重超载已是家常便饭,有多少人是‘挂’在车厢外或坐在车顶上,以致我们的铁道部门经常刊登这样匪夷所思的广告:坐在火车顶上旅行,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至于如何行之有效地控制人口,这些计划生育的倡导者也提出了种种建议。比如,很多专家就强调应在人口增长较快的农村地区发放避孕套,还有人认为,应当把游说公公婆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作为印度国家人口稳定基金会执行理事,阿玛吉特•辛格医生则给出这样的建议:娶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是最好的避孕方式。
  辛格医生举例说,几年前在印度举行的一场集体婚礼上,45位“现代派”新娘就曾一起宣誓“绝不用超声波扫描术鉴定子女的性别,绝不将女胎打掉”,这些受过较好教育的女孩,身体力行呼吁人们重视人口难题。
  或许,正因“教育”所体现的良好效果,如今才出现了像贾达夫护士一样,挨家挨户宣传计划生育理念的“教育者”。贾达夫觉得,她的工作重点并非只是推荐“减缓两年生育的大礼包”,而是告诉那些女孩少生优生的好处是什么。因此,贾达夫最高兴见到的是像拉赫曼•约格翰这样的女孩,“她表示自己和丈夫都想推迟生育第一个孩子,而且只打算生一个,这样就可以积蓄,移居到大城市去。”贾达夫说,如今持有拉赫曼这样“先进”生育观的乡村女孩已越来越多。
  这样看,辛格医生的那条“娶一位受过良好教育女孩”的建议或许可换作另一种表述:发展教育,也是最好的避孕药之一。
  印度政府出台的计划生育措施大都是以奖励为主:比如有规定,独生子女在职人员家庭可在住房上得到较好待遇;做绝育最多的村子可优先获得饮水、灌溉和更多的福利保健等。





计划生育为何在印度行不通
http://news.163.com/09/0214/07/523JQ6ME000120GU.html
近年来,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印度崛起”一时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殊不知,在这些耀眼的光环下,印度却深受人满为患的折磨。很多中国人都纳闷,印度就不怕人太多吗?为何不搞计划生育?
  人口将超过中国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20世纪,印度人口从2.38亿暴增到10亿,增长了近5倍。现在,印度人口已多达11亿,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印度人,且每年新增人口2000万。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在其公布的《2008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指出,估计到2050年时印度人口将达16.58亿人,超过中国同年的14.08亿人,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报告还指出,2008年印度总生育率是2.78%,人口估计为11亿8620万人,中国总生育率是1.73%,人口为13亿3630万人。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据美国和英国有关机构的预测,印度在2025~2030年就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快速增长的人口已成为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人口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诸如粮食、土地、水资源、环境、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也令印度难以应付。
  近日,印度农业部长沙拉·德帕瓦尔表示,印度人口到2025年可能增至13亿,印度粮食产量到2025年需要增长近40%,才能满足国内居民需求。
  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印度其实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早在1952年就提出要节制生育。但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日渐增多。
  2000年2月,印度政府出台了新的人口政策。尽管这是印度历史上首个控制生育的纲要性文件,但仍未就一对夫妇到底可以生育几个孩子作出具体规定,更没有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只是大致规划了到2045年实现人口零增长。文件同时决定成立国家人口委员会,由总理担任负责人。
  为了鼓励民众进行计划生育,政府出台了许多奖励政策,比如独生子女在职人员家庭可在住房上得到较好待遇,做绝育最多的村子可优先获得饮水、灌溉和更多的福利保健,对“晚”生“稀”生的妇女给予现金奖励,向做绝育的国民赠送自行车,为绝育的男子办理持枪执照等。印度也制定了一些惩罚措施。然而多不具有强制性,所以很少起作用。
  在现今的印度,一名妇女平均育有3.9个子女,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一般有2至3个孩子,而受教育程度低的贫困家庭一般则有7至8个孩子。有一对夫妻甚至在婚后27年内生育了23个孩子。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府官员也普遍多生育。有人曾对印度议会的545位议员搞过调查,结果只有111人按照国家倡导的标准生育了两个孩子,其余的都分别生养了4到10个子女。
  鉴于印度计划生育的无序,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其称为“缺乏人口控制的典型”。


  也曾实行强制节育
  然而,要想在印度推行计划生育可谓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印度几乎全民信教,虽然教派不同,但每个宗教几乎都鼓励多生育。更为重要的是,印度的教派冲突此起彼伏,每个教派都不想限制自身的人口数量,以免处于劣势。例如,为了安抚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12%),印度政府一直对其实行比较宽松的人口政策,结果不但使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而且还使其他教派尤其是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2%)极为不满。而穆斯林由于人口总体偏少,因此也坚决反对政府对穆斯林实行计划生育。

  二是印度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民众既然反对政府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客为了取悦选民,也宣称这侵犯人权,有悖民主自由的精神。1976年,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曾发起一场控制人口增长的运动,接近400万人在1个月内被强迫节育,广大民众对此很不满。结果,在第二年的大选中,英迪拉·甘地被选民抛弃。随后上台执政的人民党抛弃了强制节育计划,并宣布了一项新的人口政策——家庭幸福工程。此工程的意图非常明确,即生育以自愿为原则。之后,尽管每个政党都认识到人口过多的消极影响,但都害怕触犯众怒,在历次的大选中,没有任何政治家敢再提计划生育。

  三是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在印度教传统中,男孩不仅肩负传宗接代的重任,而且在父母归天的火葬仪式上,如果没有儿子亲自点燃火葬柴堆,父母的灵魂将无法升入天堂。不仅如此,由于实行嫁妆制,女孩出嫁要给男方价格不菲的彩礼,拥有男孩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条生财之道。印度有句俗话,“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产折腾光”。而咒骂男人的话则是“但愿你生个女儿”。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家家户户都想生男孩,于是“生生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旁遮省乡村家庭近七成有吸毒人口
http://news.163.com/09/0524/12/5A31FUE0000120GR.html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印度旁遮普省政府举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酗酒和吸毒已成为旁遮普省的文化,在旁遮普省查获的毒品数量高居印度全国之冠,67%的乡村家庭,家中至少有一人吸毒。

  旁遮普省政府主管社会安全暨妇孺发展事务局局长哈吉特.辛格,在送交旁遮普省和哈雅纳省高等法院的调查报告书中,就戒毒复健中心在法庭提出的质询,作了上述表示。

  辛格在报告中说:‘所谓旁遮普的活力,根本就是神话,许多人卖血只为换取毒品,甚至有人在街头乞讨,也是为了吸毒。’

  他说:‘整个旁遮普地区都已笼罩在毒品飓风里,旁遮普青年的道德、身体和优点正遭到泯灭。我们正濒临丧失年轻一代的危险之中。’

  据报告指出,旁遮普省15-25岁的青年,有70-75%吸毒,35-60岁吸毒的人也超过40%。报告又说,66%的在校学生吸食菸草或香菸,而学院学生有7成吸毒。

  据印度官方2001年普查资料,旁遮普省人口约2500万人,主要宗教信仰为锡克教。锡克教的教义在鼓励教徒积极入世,但严禁菸酒和吸毒。可是辛格在报告中说:‘酗酒和吸毒已成为旁遮普省的文化,在酒精没有将客人伺候得心满意足之前,任何的喜庆宴会都不算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我是很佩服那帮JY,他们谁不那里吹非得要把印度拿来吹!!! ...
chchbit 发表于 2011-1-8 13:54



    印象里 他们吹过菲律宾 泰国 越南

至于吹印度 西方更厉害  中国的只算跟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的这个景象太壮观了
呵呵
班车有时候也是如此,里里外外挤满了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种姓制度植根于印度人深处,

这种改变至少要几百年。但城市已经比农村好很多了。

》宗教狂热和缺 ...
silkrain 发表于 2011-1-8 13:50



    错了印度的宗教狂热也很严重,狂热不是指他对谁反抗想伊斯兰教一样,印度大多数贫困人口他们信仰印度教比富裕人口更厉害更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其实很有前途的  只要和中国联合为一个经济体 充当我们的市场和劳动力来源 ...
紫玉炎华01 发表于 2011-1-8 12:12



    印度很排外的  沃尔玛都在印度无法立足   而且印度的宗教节日太多(都是要休息的)  再加上印度水电供应严重不足 交通严重滞后  更别说印度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劳工法律  (记得看过介绍  开除十个人以上都要上报国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7 13:18 , Processed in 0.04717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