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57|回复: 82

【关注新医改】7月23日更新: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芐 于 2009-7-23 21:30 编辑

被卫生部部长陈竺称作“以日计算”的新医改方案出台日,目前已进入“以时计算”的倒计时阶段。

“新方案不出24小时就会诞生。”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卫生部官员向记者确认,新医改最终方案将于3月18日正式公布,并可能以“中共中央”的名义高规格公布。同时公布的两份文件分别是《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而与方案相关的5个辅助文件也将随即出台。令人翘首以盼近4年的新医改,将就此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据透露,新医改最终方案相比去年10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130多处的修订。其中,行政干预的色彩被明显弱化,而竞争、市场机制等要素则被添加进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的改革环节。

记者了解到,此前备受争议的基本药物制度在最终方案中作出的调整最大。首先是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被删掉,取而代之的是“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其次,针对公众对“统一定价”的质疑,修改稿中把“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即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此外,在基本药物使用上,由“全部使用”改为“全部配备和使用”,尊重了医生和患者的用药选择权。

另一个备受外界关注的改革环节——公立医院改革,在最终方案里未有根本性的调整。“公立医院改革,我认为短期内不会有很多实质性改变,依然将通过3年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上述卫生部官员透露。并且据其介绍,在进行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一项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也将相继出台,如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章节中,添加了“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创办非营利医院”。(国际金融报)



延伸阅读

关键词 医药分开
今年全国两会,钟南山院士接受本报专访时曾说:“我国医疗人员技术上的待遇很低,医疗人员收入主要还是来自药物。”业内人士表示,这戳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痛处。

目的 改变以药养医
“医药分开就是为了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应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连锁药店分会会长王锦霞介绍,早在2002年,国家发改委曾启动“医药分开”试点,但因政策不配套,主管领导调离,试点没能继续,“那一次,医药分开成了改革目标,指导思想挂在文件上,没能落实。”

回顾 曾有众多解释
王锦霞说,2006年8月,我国再次启动新一轮医改方案调研,国家十余个部委办局组成协调小组联合行动。
改革过程牵涉到各利益主体,“医药分开”在当时出现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医药分开”是医生开处方,药剂师去配药,这在医院已经实现了,医生和药师有分工,不需要再搞“医药分开”。另一种说法是:“医药分开”是医药分利,把医院和药企的利益分开就行了。卫生部门观点是:“医药分开”是在医院内部实施医和药的收入与支出分开核算,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取消药品在医院销售的加成政策,药品销售零差率。

反驳 实质应是“医药分业”
王锦霞逐一反驳了上述说法:“表面看似有理,实质仍曲解了医药分开的真正内容。”
“我们认为,医药分开的本质应是:医疗专业与药品专业分开;医疗机构与社会药店分开;医生开处方与销售药品分开;实现医生开方,药店卖药的合理专业分工。”王锦霞说,医生应以诊断、开方、手术、治疗的医疗行为获得收入,社会药店应以销售药品和合理用药咨询服务赚取利润,“所以‘医药分开’的实质是医药分业。”
王锦霞进一步解释,医药分开应彻底切断医院、医生开方与药品销售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实现方式是把医院门诊药房分离出来,变成社会药品零售企业,独立经营,照章纳税。”
对于此轮医改方案修改稿中的“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王锦霞非常赞成,“我们在这方面多次提出建议,得到了采纳。”

公立医院态度
如果门诊药房变成零售药店,公立医院会喜欢吗?
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含蓄地表达了观点,“门诊药房托管也好,改制成零售药店也好,我认为出发点与实行药品零差价、收支两条线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平抑药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王锦霞并不将“门诊药房改制成零售药店”的意义,等同于“零差价”或“收支两条线”。她毫不避讳地说——“收支两条线”是计划经济的模式,亦是管办不分的继续;“药品零差率”则是对医院卖药的变相支持,是对“医药分开”的回避,更给社会零售药店带来了不公平、不公正的市场环境。
或许,事实可以证明王锦霞的观点。两年多前,“药品零差率”已在国内试点,去年的一篇新闻调查指出,“零差率”的最大赢家并非患者,而是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

住院药房 暂时按兵不动?
医院药品主要出自门诊药房与住院药房。至少现在的信息表明,修改稿可能忽略“住院药房”。
“门诊药房是大头,因此先从这里动手。”王锦霞提供的数字表明,据卫生部统计,2007年门诊病人平均药费占医疗总费用的50%。2008年的卫生统计报告显示,门诊病人药费比重仍高达50%以上。2008年,全国门诊共计28.4亿人次,住院为9800万人次,“从这两个数字对比,也能看出门诊药费的比重。同时,看住院药房也应保留,在急用药、手术用药上更利于医治患者。”
省内一家医院的一位中层干部认为,王锦霞的算法不够科学,因为住院方面的人次虽少,但单次药费远超门诊单次药费。两者的差距并不能从看病人次上清晰反映,“有的医院,可能住院药费比门诊药费更高。”
省内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外科医生也赞同这一观点,“门诊药房改制,对我们影响不太大,因为患者本来就喜欢在医院开完药,再到外面药店买药,这样的患者甚至可能是大部分。相对来说,影响外科会比较小,对内科影响确实比较大。”

怎样保证药品质量?
长春市中心医院院长陈明强表示,“如果把门诊药房改为零售药房,一定要有配套措施。医院进药有严格程序,除了极特殊情况,药品质量都是合格的。改制成零售药房后,首先我们要考虑怎样确保药品质量,其次是财政要有投入。”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的一块大蛋糕,一刀切走如何善后,必须考虑。否则,医院处境将很尴尬,这也意味着即使把门诊药房改为零售药店,也将会衍生其他的以药养医之法。对此,王锦霞认为,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三年投入8500亿元的规划,每年2800亿元,按照2007年医院药品销售额4037亿计算,医院药品获利额为606亿元。因此,财政补足没问题。


关注新医改.jpg






http://finance.qq.com/a/20090318/000936.ht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医改方案最终稿将公布 政府可购医保服务


新医改方案修订最终稿将于近期对外公布。其中,对作为近期的五大医改重点之一的医保制度改革给出了改革方向。

新医改方案修订稿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这一表述意味着,管办分开也是医保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



同时,修订稿对相关医保管理制度,如医保关系转续、异地就医结算、医保保障水平、基金结余率,也提出了具体改革政策要求。

医疗保险作为分担患者医疗费用的重要途径,是国际社会普遍使用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此轮医改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以提高医保管理效率为目的的相关制度改革,也是新医改的重要部分。

从修订稿看出,未来3年,在不断扩大人群覆盖面的基础上,医保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也将迈开步伐。

破解医保转续难题

随着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医保制度的建立,医保从制度层面覆盖所有人群的目标已得到解决。即制度上实现了全民医保。下一步,医保管理能力提高和相关机制改革成为命题。

首先,医保转续、异地就医结算有望实现制度性突破。

据消息人士透露,修订稿中新添了“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内容。

这意味着,现行医保制度在人员转移流动方面的政策障碍,将成为今后三年医保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和养老保险一样,由于现行医保在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统筹区域(医保统筹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在这一基金内要实现收支平衡),即省和省之间,甚至市与区县之间不是一个统筹区域,导致医保成为带不走的“地方粮票”,即跨省、跨地区的医保无法转续,包括由此带来的异地就医如何结算的难题。

“农民工和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具有代表性,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突破口。”一位参与医改的专家分析,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解决好农民工医保转续问题,可为其他医保转续提供经验。

实际上,有地方已在省或市级层面尝试建立统一的统筹区,以实现医保关系可携带、可转移、可续接,如江苏、海南、黑龙江等地区。

除一个医保体系内跨统筹区面临着转续问题外,参保人员如果身份出现变化,如非就业居民转变为就业“职工”时,也面临着医保各项制度之间的续接问题。对此,修订稿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

此外,提高医保保障水平、调整基金结余率,也是新医改对医保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

“提高的标准大约是农民年人均收入的6倍。”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医改实施方案提出,新农合“封顶线”要随着当年农民总收入水平增加而相应提高。

提高医保保障水平,也就是要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从目前各地实施的医保报销政策看,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达到80%,而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仅为30%-60%。

另一方面,医保基金又呈现高结余率现象。根据人保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年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257亿元,支出1562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477亿元。

“降低保险资金的积余率,提高已有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主任蔡江南对记者表示。他也提供了一组数据,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2007年的当年资金结余率高达30%;新农合当年的资金使用率只有81%。

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医改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探索合理的结余水平,并适当调整结余率”。

医保服务也可“政府购买”

相比上述医保政策调整,作为长期目标,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也在修订稿中体现出来。

修订稿中新添了“委托第三方经办社会医疗保险”的表述,即“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而意见征求稿中的“继续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经办管理的方式”的内容则被删去。

“商业机构参与医保经办不仅仅是新农合可以尝试,其他医保也可以。”上述医改专家分析,这意味着医保制度也要探索“管办分开”,即医保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分开,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购买医保服务,而不必直接举办政府序列的医保经办机构。

目前,已有地方进行了新农合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如“江阴模式”和“新乡模式”,即政府出钱购买中介的医保经办服务。

“医保服务也要走向竞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医改专家顾昕对记者表示,在医保服务提供上,也要打破垄断,产生竞争。如公立医保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全部或者部分医保基金的管理外包给多家独立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从而促进竞争,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的管理效率。

医保投入如何筹集?

相比上述医保制度细节改革层面,现行各项医保是否达到了分担医疗费用的目的,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全面考量。

“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有效地降低公众的医疗费用风险。”蔡江南对记者分析,目前个人现金支出占卫生费用的比重较大才是造成“看病贵”问题的最重要因素。在2008年的卫生费用中,个人直接现金支付的比重接近一半(45%),人均414元。

“要想有效缓解看病贵问题,必须降低个人现金支出在卫生费用中的比重,至少使其不高于30%。”蔡江南称。

显然,降低个人现金支出比重,就需要加大政府支出和社会(单位)卫生支出。如果使个人现金支出在卫生费用中的比重降低到30%,需要政府和社会“拿出”多少钱?对此,蔡江南核算的结论是1835亿元。

即按2008年的人均卫生费用920元为基础核算,如果将个人现金支出从45%(人均414元),降低到30%(人均276元),则意味着13亿人口的现金支出需要减少1835亿元。“筹集这笔资金,是缓解‘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和必要手段。”蔡认为。

新医改方案提出,在今后几年中要将政府对医疗保险的补助部分增加到人均120元。如果加上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政府对于医疗保险的补助将达到1349亿元,净增加额为650亿元。

“政府计划新增加的补助,只占了上述1835亿元资金的约三分之一。”蔡分析,增加的650亿元政府费用补助,只能使个人现金支出比重从目前的45%下降到40%。

当然,降低卫生费用中个人现金支出的比重,并不意味着只能通过政府补助的途径实现,还可以通过提高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即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保险缴费途径来实现。

“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比重较大,通过普遍提高保险收费来筹集资金的难度大,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蔡江南认为,在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中提高个人缴费比例难度不小。

因此,蔡江南建议,提高社会卫生支出比重的途径,可以“落脚”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领域,即提高城镇职工个人和单位医疗保险缴费,来提高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水平。而具体办法可以是,把以个人为单位扩展到以家庭为单位缴纳医保。 



http://finance.qq.com/a/20090318/000995.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改方案最终稿本周公布 取消药物统一定价


据消息人士透露,相比去年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最终方案修订了130多处。其中,多半修改属于语言、用词的进一步规范、明晰。同时,删去了多处宏观性表述,增加了导向性操作规定。
引入注意的是,修改稿把竞争、市场机制等要素添加在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医保管理制度、基层社区医疗等多处改革环节中。
从最终稿内容看,之前争议比较大的改革举措也得到了重新修订。如基本药物制度在定价、采购、配送、使用等环节的政策措施有所调整;公立医院改革明晰了“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原则;多元化办医写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求中等。
另外,为了便于公众理解医改内涵,新医改方案修订版还特意附加了若干名词解释。包括收支两条线、总额预付、全科医生、管办分开、药事服务费、药品加成政策等。
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
作为医改的核心环节,公立医院改革举措在修改稿中作了部分调整。其中,“医药分开”的实现形式有了更新表述。
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公立医院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这一思路,被解读为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的利益联系、降低药品价格的有效措施。
“从财务管理角度,哪个医院都会有医和药的收、支分开核算内容。”一位医改专家对记者分析,“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无效表述,对于操作“医药分开”并不是关键。据本报记者获悉,修改稿已经取消了“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的表述。
而在“医药分开”的实现形式上,修改稿中增添了零售药店内容,即“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
“医药分开的真正含义是门诊药房和医院分开。”上述医改专家称,所谓公立医院探索门诊药房改制,即是零售药店托管医院门诊药房。这意味着,医院门诊病人须凭医生处方到社会零售药店购药,凭医保卡结算药费。
“此前方案中,对于如何定位众多零售药店,只字未提。”上述专家表示,门诊病人按处方去零售药店购药,也是国际普遍做法。
零售药店纳入新医改范畴,缘于相关行业协会的不断呼吁。其中的代表是中国医药商业协会。
“要充分发挥社会零售药店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征求稿公布后,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连锁药店分会会长王锦霞在各种场合重申零售药店的重要性。
支持王锦霞的理由是,目前34.1万家社会零售药店遍及城乡、有273万员工为百姓提供了购药方便。“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店”已成为社区百姓的普遍选择。零售药店的药品价格普遍比医院低20%-30%。同时,社会药店节省了财政资源,药店没有政府投资。
“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形成药品价格和生产、配送服务。”王锦霞表示,应该让社会零售药店成为销售、调配的主渠道。
“发挥零售药店的作用,出现在医改方案的三个地方。”一位参与医改制定的专家表示,零售药店本身处于竞争中,纳入医改方案的药品流通体系,也体现了决策者对竞争机制的重视。
此次新医改,公立医院如何改革,并未见具体操作政策,将以试点形式进行。对此,修改稿也没有大的改动。但是,在指导性原则上,加入了更多市场要素。
如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章节中,添加了“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医院。”
同时,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部分,还增加了“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表述。
“尽管这些原则在方案里的‘投入机制’章节也提到,但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求中再次提出,有助于厘清公立医院改革方向。”上述医改专家分析,管办分开意味着无论地方公立医院改革如何试点,首先要去尝试“医院和行政部门脱钩”。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在如何选择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上,修改稿也进行了调整。即修改稿增添了“医改协调小组制定试点原则和政策框架,统筹协调指导各地试点”。而“在全国选择部分地区或单位开展试点”被删掉。
“这可能意味着,国家只制定试点原则,具体试点由地方自行选择,可能不单设国家层面的试点。”上述消息人士猜测。
基本药物不再“统购统销”
相比公立医院改革的微调力度,由于基本药物制度在征求意见稿中的改革表述引发了很多争议,对此,修改稿进行了大范围调整。
基本药物制度是一整套政策体系,包括目录制定、生产、定价、流通、使用、报销等环节。修改稿在争议最大的定价、生产、使用等领域,给出了新的调整。
“如果按征求意见稿的方案,将使我国30年来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改革,全面倒退回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朱恒鹏对记者分析,他把征求意见稿中的“基本药物供应体系”,即政府组织的“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制度,归结为“药物统购统销”模式。而该模式的最大弊病是行政部门垄断,和由此带来的更多商业贿赂和寻租空间。
显然,医改方案制定者们看到了相关讨论,在修改稿中把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删掉了,改为“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
“相比定点生产,招标采购更多体现市场竞争原则。”上述医改专家分析。
而针对公众对“统一定价”的质疑,修改稿中把“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即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
无论基本药物采取何种生产供应体系,如果医院不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所有的政策目标如控制药费,促进合理用药的意图都会落空。因此,如何保证医院使用基本药物成为其关键环节。对此,医改征求意见稿开出的“药方”是具有强制色彩,即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并确定使用比例。
“全部使用是只能使用基本药物吗?”上述医改专家分析,意见征求稿中的表述,容易使人感到,基层卫生机构不能使用非基本药物。
对此,修改稿中在“全部使用”中间加了一个词——配备。即改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配备意味着基本药物配送到位,但基层医疗机构可以使用基本药物,也可以使用非基本药物。”上述医改专家指出。
附加医改名词解释
作为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方案征求意见稿甫一亮相,即引发了社会热议。“看不懂”是公众对于医改“四梁八柱”的一万三千字描绘的直接感受。
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曾解释,看不懂并不构成问题,随着医改方案的相关配套文件出台,老百姓可以从切身利益的变化中理解这次医疗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此间,亦有业内人士表示,医疗体制改革作为专业性强的领域,涉及到一些专用名词,有必要对核心概念给出具体说明。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给出明确界定,地方在操作层面很容易按“各自”理解去执行。例如如何管办分开?
管办分开是指政府部门和医药卫生机构分开?还是卫生行政部门和管理医院的机构分开?是在卫生部门内部管办分开,还是外部分开?一位参与医改制定的专家向记者分析,这涉及权力和利益调整,医改协调小组内部还存在争议。而无论是哪种管办分离,由于虚弱了行政部门“直管”权力,也受到相关利益部门的争议。
显然,上述讨论引起了方案制定者们的注意。据有关消息人士透露,为了便于公众理解和地方操作,修改稿将可能附加若干医改“名词解释”,包括收支两条线、总额预付、全科医生、管办分开、药事服务费、药品加成政策、医药分开等。(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finance.qq.com/a/20090317/001751.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部长:医保支付限额将提至人均收入6倍



医改方案四项重点内容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我给准备了两件礼物。”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12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一是政府即将送出的“大礼包”——医改方案;另一份是他赠送的“健康处方”——由卫生部组织各类专家撰写的健康教育系列丛书,他希望每个人都做自己健康的“守护神”。
陈竺指出,深化医改是“五个齿轮”相互咬合联动的系统工程。考虑国情,整个改革的制度安排将是一个阶段性、递次推进的过程,需要中长期的谋划。
医改四项重点内容
“这次医改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目标就是人人受益。”陈竺说,通过医改,尤其是近三年五项重点工作的组合实施,将初步建立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陈竺说,打开方案,前四项重点内容都有一个“基”字: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他说,疾病风险不是个人或家庭所能承受的,需要统筹共济、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在这方面政府有责任。对于患者,有保障才有底气去医院看病。陈竺透露,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明年将有一个大提升,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将提高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6倍。
——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是覆盖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必需、疗效确切、数量充足、剂型合适、为全民公平享有的药物。陈竺说,基本药物不是一张单子或目录,而需要制度,需要动用价格、报销等政策杠杆确保其生产、配送以及合理使用。目前普通型儿童白血病药物、主要的抗肿瘤药、胰岛素等都已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是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薄弱环节、结构性问题的基本举措。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机制体制的革新和完善。”陈竺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他说,要把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产品提供给每一个人,包括基本服务包,如健康档案,疫苗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同时确定公共卫生重大项目,如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等;还要给6至15岁的青少年接种疫苗,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这一系列工作将能缓解看病就医瓶颈,减少疾病发生。”
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陈竺指出,公立医院应该担负起政府满足人民群众重大疾病、急症、疑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提供者职责。
公立医院改革是大难题
“公立医院改革确实是一个大难题。”陈竺坦言,目前看病就医的供求矛盾也主要集中在大医院,但因涉及到制度安排,又要大量资金,而且改革路径也不清晰,因此只是推进试点。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就是10个字——“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
陈竺指出,这两者相辅相成,忽视对医务人员的支持,“坚持公益性”难达目的;而过于强调医务人员待遇,忽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医院的发展就会跑偏,就会发展为创收的积极性。
“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收入水平能承受的最好服务,需要有高素质的医疗队伍,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他说。
最担心基层医疗队伍
“我最担心的是队伍,尤其是基层的医疗队伍。”陈竺说,虽然已经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是老百姓还是要往大医院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的全科医生队伍太年轻。“要取得患者信任,就要提高水平,要有政策引导有水平的人去基层。”
陈竺曾专门调研过基层医生的问题。他说,基层医生主要关心三件事;一是社会地位;二是业务成长;三是待遇。陈竺指出,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是出了校门就可以,培养医学人才周期很长。这次医改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重大举措,将在大医院建立大规模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现在大医院都是为自己培养住院医生,以后要变为给社会培养。”他说,这是一个走出人才困境的“牵牛鼻”之举。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在大医院经过正规培训后,可以下到基层工作。
同时,医改方案中还明确了待遇问题,基层医疗人员收入要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相衔接。
正酝酿建立区域性
灾难医学中心
问及医疗应急体系建设时,陈竺指出,应急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早诊断早治疗又是应对疫情的重要能力,要有好的疫苗和药物。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知识。
“知识是最好的疫苗。”他说,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是掌握了洗手消毒等基本的公共卫生措施就能阻断传播途径。
同时,陈竺强调要居安思危,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建立灾难医学中心。他透露,目前卫生部正在酝酿建立区域性的灾难医学中心,以便医疗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每天20分钟研究学术
“我原本就是一个搞学问的人,研究的兴趣和责任已经进入到骨头里。”陈竺说,从科学家走上管理岗位,他一直不能割舍学术研究,在科学院的7年中从没有中断过;到卫生部后,实际上用于研究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每天还是坚持用15分钟到20分钟保持学术联系,浏览文献和学生的研究数据等。他说:“对我这样一个卫生行政、业务管理者而言,保持对一线学术的敏感性是必要的。”
目前他的夫人陈赛娟院士还在他原来所在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坚守,而且还培养了两代新人。陈竺欣慰地说:“最近白血病治疗研究又有了新收获。”



http://finance.qq.com/a/20090313/001057.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保改革定向 异地就医结算有望制度性突破



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新医改方案修订最终稿将于近期对外公布。其中,对作为近期的五大医改重点之一的医保制度改革给出了改革方向。
新医改方案修订稿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这一表述意味着,管办分开也是医保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
同时,修订稿对相关医保管理制度,如医保关系转续、异地就医结算、医保保障水平、基金结余率,也提出了具体改革政策要求。
医疗保险作为分担患者医疗费用的重要途径,是国际社会普遍使用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此轮医改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以提高医保管理效率为目的的相关制度改革,也是新医改的重要部分。
从修订稿看出,未来3年,在不断扩大人群覆盖面的基础上,医保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也将迈开步伐。
破解医保转续难题
随着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医保制度的建立,医保从制度层面覆盖所有人群的目标已得到解决。即制度上实现了全民医保。下一步,医保管理能力提高和相关机制改革成为命题。
首先,医保转续、异地就医结算有望实现制度性突破。
据消息人士透露,修订稿中新添了“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内容。
这意味着,现行医保制度在人员转移流动方面的政策障碍,将成为今后三年医保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和养老保险一样,由于现行医保在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统筹区域(医保统筹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在这一基金内要实现收支平衡),即省和省之间,甚至市与区县之间不是一个统筹区域,导致医保成为带不走的“地方粮票”,即跨省、跨地区的医保无法转续,包括由此带来的异地就医如何结算的难题。
“农民工和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具有代表性,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突破口。”一位参与医改的专家分析,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解决好农民工医保转续问题,可为其他医保转续提供经验。
实际上,有地方已在省或市级层面尝试建立统一的统筹区,以实现医保关系可携带、可转移、可续接,如江苏、海南、黑龙江等地区。
除一个医保体系内跨统筹区面临着转续问题外,参保人员如果身份出现变化,如非就业居民转变为就业“职工”时,也面临着医保各项制度之间的续接问题。对此,修订稿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
此外,提高医保保障水平、调整基金结余率,也是新医改对医保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
“提高的标准大约是农民年人均收入的6倍。”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医改实施方案提出,新农合“封顶线”要随着当年农民总收入水平增加而相应提高。
提高医保保障水平,也就是要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从目前各地实施的医保报销政策看,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达到80%,而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仅为30%-60%。
另一方面,医保基金又呈现高结余率现象。根据人保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年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257亿元,支出1562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477亿元。
“降低保险资金的积余率,提高已有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主任蔡江南对记者表示。他也提供了一组数据,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2007年的当年资金结余率高达30%;新农合当年的资金使用率只有81%。
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医改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探索合理的结余水平,并适当调整结余率”。
医保服务也可“政府购买”
相比上述医保政策调整,作为长期目标,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也在修订稿中体现出来。
修订稿中新添了“委托第三方经办社会医疗保险”的表述,即“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而意见征求稿中的“继续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经办管理的方式”的内容则被删去。
“商业机构参与医保经办不仅仅是新农合可以尝试,其他医保也可以。”上述医改专家分析,这意味着医保制度也要探索“管办分开”,即医保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分开,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购买医保服务,而不必直接举办政府序列的医保经办机构。
目前,已有地方进行了新农合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如“江阴模式”和“新乡模式”,即政府出钱购买中介的医保经办服务。
“医保服务也要走向竞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医改专家顾昕对记者表示,在医保服务提供上,也要打破垄断,产生竞争。如公立医保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全部或者部分医保基金的管理外包给多家独立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从而促进竞争,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的管理效率。
医保投入如何筹集?
相比上述医保制度细节改革层面,现行各项医保是否达到了分担医疗费用的目的,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全面考量。
“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有效地降低公众的医疗费用风险。”蔡江南对记者分析,目前个人现金支出占卫生费用的比重较大才是造成“看病贵”问题的最重要因素。在2008年的卫生费用中,个人直接现金支付的比重接近一半(45%),人均414元。
“要想有效缓解看病贵问题,必须降低个人现金支出在卫生费用中的比重,至少使其不高于30%。”蔡江南称。
显然,降低个人现金支出比重,就需要加大政府支出和社会(单位)卫生支出。如果使个人现金支出在卫生费用中的比重降低到30%,需要政府和社会“拿出”多少钱?对此,蔡江南核算的结论是1835亿元。
即按2008年的人均卫生费用920元为基础核算,如果将个人现金支出从45%(人均414元),降低到30%(人均276元),则意味着13亿人口的现金支出需要减少1835亿元。“筹集这笔资金,是缓解‘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和必要手段。”蔡认为。
新医改方案提出,在今后几年中要将政府对医疗保险的补助部分增加到人均120元。如果加上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政府对于医疗保险的补助将达到1349亿元,净增加额为650亿元。
“政府计划新增加的补助,只占了上述1835亿元资金的约三分之一。”蔡分析,增加的650亿元政府费用补助,只能使个人现金支出比重从目前的45%下降到40%。
当然,降低卫生费用中个人现金支出的比重,并不意味着只能通过政府补助的途径实现,还可以通过提高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即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保险缴费途径来实现。
“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比重较大,通过普遍提高保险收费来筹集资金的难度大,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蔡江南认为,在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中提高个人缴费比例难度不小。
因此,蔡江南建议,提高社会卫生支出比重的途径,可以“落脚”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领域,即提高城镇职工个人和单位医疗保险缴费,来提高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水平。而具体办法可以是,把以个人为单位扩展到以家庭为单位缴纳医保。




http://finance.qq.com/a/20090318/000185.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诊药房或将改零售 基本药物不再统购统销


一向被外界视为“难产”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呼之欲出。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方案最终版本的公布时间敲定为3月18日,比此前内部传出的4月份公布提前了数周。
在昨天,《21世纪经济报道》也披露了新医改的部分内容,其中“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的内容格外引人关注。
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称为“新医改方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新医改方案将会在“两会”结束后几天之内正式对外公布,公立医院改变“以药养医”模式势在必行。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但有关新医改的具体细则和配套措施,一直未向社会公布。
东方早报记者陈静思综合报道
“零售药店”纳入新医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昨天报道称,相比2008年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修改稿对之前争议比较大的改革举措进行了重新修订。报道称,修改稿取消了征求意见稿中“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的表述。添加了“零售药店”的内容,即在“医药分开”的实现形式上,“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
此前,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出,“公立医院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但“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被认为实质上是一种无效表述,因此被最终取消。除此之外,零售药店纳入新医改范畴,还缘于相关行业协会的不断呼吁。
我国城乡目前共有34.1万家零售药店,员工273万人。零售药店药品价格普遍比医院低20%~30%。“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店”成为社区百姓的普遍选择。
据报道,此次新医改,公立医院如何改革,并未见具体操作政策,将以试点形式进行。对此,修改稿也没有大的改动。但是,在指导性原则上,加入了更多市场要素。如,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章节中,修改稿添加了“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医院”。
同时,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部分,还增加了“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表述。
此外,在如何选择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上,修改稿也进行了调整,增添了“医改协调小组制定试点原则和政策框架,统筹协调指导各地试点”,而“在全国选择部分地区或单位开展试点”则被删掉。
基本药物不再“统购统销”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修改稿中进行了大范围调整的是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在征求意见稿中的改革表述引发了很多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定价、生产、使用等方面。基本药物制度,是一整套政策体系,包括目录制定、生产、定价、流通、使用、报销等环节。修改稿中,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被删除,而改为“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这一改动被认为更多体现了市场竞争的原则。
修改稿还把“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即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
征求意见稿中称,“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并确定使用比例。”修改稿中则在“全部使用”中间加了“配备”二字。即改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医改专家指出,加入这二字表明:“基本药物配送到位,但基层医疗机构可以使用基本药物,也可以使用非基本药物。”
赋予地方政府更大权责
据悉,和征求意见稿相比,方案最终版本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和责任。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会议明确了今后三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会议指出,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三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但是,目前政策并未对这8500亿元作出分配说明。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新医改方案中关于8500亿元资金的投向,将锁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但两者的投入比例还在研究中。如果所有资金落实到位,按照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个人负担比例将降至三分之一,看病贵的问题有望缓解。
有报道称,未来三年的医改试点中,国务院将负责制定试点原则和正常框架,统筹协调、指导各地试点工作,地方负责制定具体试点方案并组织实施。
这也和央地政府投入比例相匹配。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分析人士认为,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将改变以往医改中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的局面。
可能附加医改名词解释
《21世纪经济报道》称,作为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方案征求意见稿甫一亮相,即引发了社会热议。“看不懂”是公众对于医改“四梁八柱”的1.3万字描绘的直接感受。此间,亦有业内人士表示,医疗体制改革作为专业性强的领域,涉及到一些专用名词,有必要对核心概念给出具体说明。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给出明确界定,地方在操作层面很容易按“各自”理解去执行。
据报道,为了便于公众理解和地方操作,修改稿将可能附加若干医改“名词解释”,包括收支两条线、总额预付、全科医生、管办分开、药事服务费、药品加成政策、医药分开等。
大学生被纳入医保不再享公费医疗
另据《经济观察报》3月13日报道,新医改方案加大了对那些尚未纳入医保人群的关注,例如国家将增加投入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的医保问题。
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大学生被纳入医保是一大亮点。
据了解,目前多数高校里计划内招收的大学生享受公费医疗,扩招生则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这些保险与大学捆绑,使得“高校成为保险代理商”。方案最终版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这意味着今后大学生得自己缴费,不再享受公费医疗的“好处”。
“公费医疗体系是我们国家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的具体体现。”一位不愿具名的医改专家介绍说。在他看来,大学生享受公费医疗本身就是医疗体制的问题。据悉,教育主管部门曾试图为大学生单独建立一个医保制度,但是遭到专家的强烈反对,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单独建立制度只会使医保制度更加碎片化。

中国新医改之路
2005年
从2005年开始,我国新医改可称得上是“漫漫征程”。
2005年7月
这一年成为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起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研究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看病难、看病贵”从此成为社会焦点议题。
2006年9月
国务院成立十余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任双组长,新一轮的医改正式启动。
2007年1月
由卫生部主导制订的医改新方案披露,强调政府主导。该方案引发激烈争议。随后,医改协调小组决定委托6家海内外研究机构独立制订方案。
2007年5月底
8个独立医改方案接受医改协调小组及国内外专家评议。
2007年9月
国家发改委宣布,最新医改方案已形成,并上报国务院。
2007年12月
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确立公共医疗公益性,逐步取消“以药补医”。
2008年2月
国务院决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50%以上城市。
2008年6月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扩容和“新农合”全覆盖,使得新医改的进程大大提速。
2008年10月14日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出炉,共收到反馈意见3.5万余条。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医改总体目标: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东方早报)



http://finance.qq.com/a/20090318/001000.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医改方案近日公布 部分公立医院将转民营


 本报讯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新医改方案将在近日公布。始于2006年的中国新医改,终于大盘落定。
  作为新医改最艰难的一环,公立医院改革将先试点积累经验然后推行。目前试点的内容已经明晰,转制部分公立医院为民营医院,支持民营资本办医、政府购买医疗服务等举措,将和管办分离等争议不大的内容,共同出现在方案中。
  多位接近决策层的医院院长和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国家将会采取多种产权制度方式去改革公立医院,其中一部分将转为民营医院。而首先列入改制、整合的可能会是国有企业办的、部队办的公立医院。
  由于新医改方案给出的是改革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更为具体的内容将由配套文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予以明确。
  据记者了解,这项改革将秉承维护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的原则,按照“增加总量、盘活存量、控制质量、稳步发展”的方针推行。目前,福建、河南、北京等地也已着手在各自区域内试点。与此同时,卫生部也正积极谋划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遴选工作。据悉,目前卫生部尚未最后确定入围试点城市的名单,但如何进行试点,决策层已经有了答案。
  另外,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补偿机制没有解决,在最终的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
  对于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方案给予了明确: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
  被诟病多年的药品加成则将逐步取消。目前,在一些大医院,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大约为5%,这意味着大量的投入需要医院自己“创收”。
  按照新方案,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将由目前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缩减为两个,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收入不再与药品价格和数量挂钩,从而避免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趋利倾向。
  按照新医改方案,公立医院改革将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等有效形式,但至于哪种模式更为合适,没有明确,将由各地自行选择。一位医改专家告诉本报,医院有没有保留行政级别,院长由谁来任命,这是问题的关键。在他看来,目前各地进行管办分开探索很多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翁仕 友席斯)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405/05186066903.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关注中国"医改路线图" 利于扩大内需


   中国“新医改路线图”6日正式出台,外媒称,该举措显示中国政府打算在2020年前实现全民医疗保障的决心。

    这份耗时近3年的“新医改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从今年起,中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今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中国政府为此将在今后3年内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约合1244亿美元),在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路透社称,由于欧美市场萎缩,中国开始把目光瞄准国内市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医改路线图”把公共卫生、农村卫生事业、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卫生设施作为重点,大幅度增加对这些领域的投入。美联社称,这项改革本着“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进行,覆盖面是13亿中国人。过去由于政府投入不足,药品费用上涨过快,医疗资源向大城市和大医院集中,中国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匮乏、技术薄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6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方案的出台是为了解决中国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过去政府对于农村医疗和医疗保障重视得不够,看病贵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民手上的钱就不敢动,通常是小病不看,大病抗着。现在新医改方案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将带动搞活广大的农村经济。有利于政府扩大内需的努力。”



http://intl.ce.cn/zgysj/200904/07/t20090407_18723302.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不觉得一个医院会因为自称非盈利就能更便宜。美国有无穷多非盈利医院,一样贵得吓死人-非盈利只不过不能分红而已,发高工资或者提供其它的待遇一样可以把医院的“盈利”给消化掉。所以这里面的关键还是公立医院。我个人对坚持公立医院为主这一点的观点是:这必要吗?我实在看不出来为什么公立医院就一定优于私立医院,或者反过来说,为什么私立医院就一定必须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如果公立医院确实比私立医院好,那公立医院自然的就会占主要位置,私立医院自然就会成为补充。但我实在看不出来为什么一定要政府出来说:我们的主体是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只能作为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顾昕:新医改能否治愈“看病贵”


 新医改方案公布了。老百姓关心的,无非就是“看病贵”的问题如何解决。
  很多老百姓认为,“看病贵”的问题很好解决。让公立医院便宜就行了。其实,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和药品都便宜了,其中的医护人员必然收入会降低。这样一来,医护人员没有积极性了;二来,医疗行业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聪明人不愿意学医了。无论发生何种情形,都会使“看病难”越来越严重。让公立医院低价运行但又不造成上述恶果,唯一的办法是政府砸大钱。但是,这样一来,还是会出现问题。一来,政府到底砸多少钱才够呢?二来,公立医院旱涝保收了,其积极性如何调动呢?
  总而言之,新医改方案没有采纳公立医院低价运行的建议,也就是不推行全民公费医疗制度。新医改方案采纳的是全民医保方案。只要人人参加一个医疗保险,“看病贵”的问题就可以缓解甚至得到解决。
  这正是新医改方案最为核心、最为明确、最具有操作性的部分。实现全民医保目标的具体措施,就是完善现有的三大公立医疗保险,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加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新医改方案已经明确,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具体而言,就是在3年内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参保率都提高到90%以上。从理论上说,全民医保意味着每一个人至少参加一种医疗保险,但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只要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率在95%以上,一般均可认定为全民医保的状态。中国要实现全民医保,或许需要五年的时间。
  为了推进全民医保的实现,也就是吸引老百姓参加医保,政府会提供参保补贴。现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最低政府参保补贴水平为每人80元。新医改方案明确,从2010年开始,也就是明年,补贴水平将提高到每人120元。当然,老百姓的缴费水平也会稍微提高一些。
  医保的钱多了,其支付水平就高了,参保者看病治病时的自付额就低了。新医改方案实施之后,从2010年开始,全国的城乡医保机构有望每年筹来大约5000亿元的钱。如果从宽来计,哪怕其中的80%用在参保者身上(另外20%用于风险防范),那么每年医保机构可为医院付账4000亿元。医院的收入即便提高一下,这笔来自医保的付账也足以实现医保付大头、民众付小头的目标。也就是说,全民医保之后,老百姓看病治病时自费的比重将大幅度降低,估计可降到20%-30%.
  这就是新医改方案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好处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实,当然有待于地方政府的有效施政。尤其是医保机构,任重而道远。最为重要的是合理控制医保基金的结余水平。说白了,医保的钱要用于参保者的看病治病;留一些结余防范风险是必要的,但结余太多,参保者的医疗保障水平不高,自付比重降不下来,“看病贵”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幸运的是,新医改方案对于医保基金的结余控制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的说明。


http://www.cs.com.cn/pl/04/200904/t20090408_1813503.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8500亿元医改 在校大学生纳入医保范围

8500亿元医改 在校大学生纳入医保范围2009年04月10日09:57



  根据新近公布的医改实施方案,未来三年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很多专家把这一大笔投入及其构成称为一个“方程式”。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详解了医改投入“方程式”。
  8500亿是政府投入是增量
  “8500亿元是各级政府投入,是未来三年(2009年-2011年)的政府投入,而且是增量。”王军说。
  8500亿元首先用于确保支持五项重点改革: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财政部提供的情况显示,增加8500亿元投入是测算数。至于每年实际投入数,要通过各级政府的预算进行安排,经过法定程序予以确认。未来三年,可能各项支出间的结构、比例、顺序和一些具体数字,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和完善。
  投入绝大部分用于基层
  王军介绍,医疗卫生服务存在供需双方,患者等属于需求一方,医疗卫生机构等属于供应一方。增加的8500亿元投入,三分之二用于需方,三分之一用于供方。投入供方的资金,其着力点主要是用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人员服务能力与水平,使供方能够更好地向需方提供服务。
  要确保8500亿元的绝大部分或主要部分用于基层。重点向中西部倾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同时,也对东部地区进行补助。这符合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一根本要求。

http://stock.baidu.com/2009-04-10/11654990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改8500亿元投入地方担六成 中西部财力恐紧

医改8500亿元投入地方担六成 中西部财力恐紧
  昨日,记者从地方卫生系统了解到,地方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地方政府财力吃紧,可能在医改投入上出现财政困难。
  新医改将在三年内投入8500亿。昨日,政策部门表示,该投入中央和地方的比例为4:6。分配是2/3用于需方,1/3用于供方。但记者从地方卫生系统了解到,地方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地方政府财力吃紧,可能在医改投入上将出现财政困难。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本月公布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成为新医改方案中最先亮相的成果。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今年4月底以前,基本药物目录一定能够公布。
  各地医药公司都想知道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利润的影响,但目前,记者采访到的医药公司都表示还没有接到就此征求意见的文件。湖南省一位市级卫生局局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对药厂的利润来说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对此,政府将给予药厂一定的补助,但最终应该还是低于药价放开时药厂的利润。“这是必然的,否则看病贵的问题怎么解决?”
  基层售药实行“零差率”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坚决表示,要解决药价虚高、看病贵的问题。
  国家对此的政策有:加强对于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处方性药品的管理。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制定基本药物价格,这些基本药物由国家制定零售指导价格。上述地方卫生局局长认为,除了国家给出药价的上限,更理想的状态是像烟草专卖一样实施药品专卖,价格由国家统一管理。
  但国家的办法更加灵活,即从加价率着手降低药价。逐步降低医疗机构销售药品的加价率,一方面在医疗机构实行差别加价,药价高的从低加价,药价低的从高加价,以鼓励医院使用比较廉价的药品。“在国家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进价是多少,卖出还是多少,不加价。对于一些公办医院,也推行零差率的试点。”彭森说。
  地方担忧医改财力吃紧   基层医疗机构零差率的承诺背后将是庞大的政府补贴。作为基层卫生工作者,上述卫生局局长对8500亿的投入还存有担心。“最担心的是地方财政能否拿出这么多钱。现在有些市、县连吃饭的钱都不够。可能最终能落实还是只有中央的3318亿。”据他介绍,在当地卫生费用的投入只占GDP的约2个百分点,“比全国水平差多了!”不过,他也很欣慰地表示,医改方案推行后找财政要钱可能会容易些了。
  对于各级政府投入医改的8500亿资金来源,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中央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中央补助资金与地方投入挂钩等多种措施来调动地方政府投入的积极性。
  具体的投入比例是,中央和地方的比例为4:6。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其余由地方政府负责。8500亿投入的分配是2/3用于需方,1/3用于供方。投入供方的钱,主要是用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在区域分配上,投入重点向中西部倾斜。
  卫生部农卫司副司长聂春雷表示,今年新农合的资金来源比例为:政府投入约70%~80%,东部地区政府投入70%左右,中西部地方政府投入80%左右。
  对此,中国新医改课题组组长顾昕解释称,新医改规定的中央和地方的投入比例是按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原则规定的,对于东部发达省份,中央政府可能只投入极小的资金甚至不投入,绝大部分中央投入将投给中西部欠发达省份。
  个人支付比例将降低   三年医改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却远不止三年。“民众能够从医改方案当中得到哪些实惠的问题,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深有感触。
  张茅说,这次医改的核心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个人支付比例,一是平时少得病,二是看病更方便,三是看病有保障,四是治病少花钱。
  张茅解释说,“平时少得病”,是指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看病更方便”,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并进行公立医院的改革,使得群众能够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再去医院。“看病有保障”,即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医保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扩大报销范围,使群众看病以后,得到比以前更加高的报销比例。“治病少花钱”,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医保,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这样使群众能够治病少花钱,减少个人支付的比例。
  大学生将纳入医保高校盼出台实施细则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2008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决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相关工作人员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大学生公费医疗实际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覆盖范围狭小,报销额度不大,学生实际医疗费用负担还是比较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庹国柱表示,将大学生纳入医保,学生只需要承担参保费用和一部分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其余的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贴,这样不光学生医疗保障的水平得到了提高,看病也能省不少钱。
  清华大学校医院的汤院长表示,现在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各高校还不太清楚具体该怎样去做。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将该政策落到实处。
http://health.hsw.cn/system/2009/04/10/050132558.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政部:医改8500亿资金近7成用于患者方面

财政部:医改8500亿资金近7成用于患者方面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08:03  

新医改中长期利好八类药企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跑腿”和“垫资”问题一直备受诟病。昨日,由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医改百问》透露,今后将探索建立“参保地和就医地间的协作机制”,逐步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审核、支付等经办事务委托就医地协助管理。
  统一医保制度尚需时日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医改举行发布会。五位“部长”同时参加一个发布会,这在国新办并不多见。五位“部长”分别是,卫生部副部长张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财政部副部长王军。
  未来三年,医保扩大覆盖面是医改一项重要工作。现在,全国尚有两亿多人没有被基本医保制度覆盖,胡晓义表示,将要使所有中国人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此次医改方案未实现医保制度的统一,而是延续了农村施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施行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等制度。主管部门上,新农合由卫生部主导,城市医保则由人保部主导。对于“为什么不能借此次医改,统一城乡医保”,张茅表示“这仍需一个过程”。
  异地医保报销就医地协管
  昨日,国新办向参会媒体发布了《医改百问》,回答热点问题。
  对于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跑腿”和“垫资”问题,《医改百问》表示,首先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地级统筹,减少同一地级城市不同区县间的政策差异,消除区域性流动就医的管理和政策障碍。
  同时,要探索建立风险调剂金,解决异地就医带来的基金支付风险问题。要探索建立参保地和就医地间的协作机制,“逐步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审核、支付以及对医疗服务的监管等经办事务委托就医地协助管理”。此外,将建立全国标准统一、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数据库,建立统筹地区间的异地就医结算系统。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新一轮医改8500亿巨额财政支出,2/3将投向医疗服务需求方。昨日,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为媒体解释医改投入“方程式”。
  王军说,8500亿,是未来三年各级政府投入的合计,而且为增量投入,首先用于支持五项重点改革。即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用三年时间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8500亿的投入是测算数”,王军说,每年的实际投入将通过各级政府预算安排。他还透露,未来三年,一些具体数字还会视情况做调整。
  王军表示,过去三年,医疗投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比例不足3:7。而此次医改,中央财政明显加大投入,比例达到4:6。
  在投向方面,此前各级对“投入重点是供方还是需方”颇有争论,昨日王军给出了答案:8500亿中,2/3用于需方,1/3用于供方。对于投入供方的钱,王军表示,着力点是用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对于媒体关注的更为具体的资金投向,比如投入于城乡医保、保证医护人员待遇等,在发布会结束后,王军未提供相关数据,只以微笑加“对不起”回应。
  ■ 释疑1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昨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说,大学生纳入城镇医保体系,医保待遇不会降低。
  根据医改方案,大学生将全部纳入城镇医保体系。有人担心说,这样是否改变了原来一部分大学生公费医疗的待遇,新的待遇标准会不会降低?
  昨日,在做客网络访谈时,人保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李忠表示,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医保,“可以明确讲,待遇不会降低。
  李忠表示,随着医改近期三年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基本上都能进入城镇医保。
  李忠进一步表示,纳入城镇医保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大病统筹。原来只是在一个学校有保障,现在通过纳入医保后会有更大的参保基数,“能更好地利用大数法则有所保障”。此外,原来公费医疗范围只是学校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后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更大。
  昨日,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学生参加城镇医保的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应标准执行。大学生参保的个人缴费原则上由学生本人和家庭负担,有条件的高校可对其缴费给予补助。
  至于财政补助的具体办法,教育部表示,大学生参保所需政府补助资金,按照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责安排。中央财政对地方所属高校学生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补助办法给予补助。大学生日常医疗所需资金,继续按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补助。
  ■ 释疑2
  最新公布的医改意见和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并没有提出政府对公立医院“保工资、保福利”的全额保障政策。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税研究所副所长王俊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为了防止财政资金浪费。王俊说,我国公立医院有比较稳定的业务收入来源,其中包括医疗保障基金和个人付费支出等,而这些收入已经包含了对人力成本的补偿,这是公立医院与公立学校等全额预算拨款单位最大的区别。
  “如果政府一方面像对待公立学校教师一样,对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资福利提供全额保障,一方面又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就会形成重复补助的问题,导致财政资金浪费。”
  其次,王俊认为,实现由国家财政全额保障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我国现有财力尚无法承担。此外,王俊认为,公立医院人员经费由财政全额负担也无助于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在计划经济时代,医务人员大多是‘国家干部’,医疗人员的收入与工作业绩等没有关系。无论是医院还是医生个人,都不可能有积极性提供高质量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内人士称医改后药价可能只降15%

业内人士称医改后药价可能只降15%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04:13  
 
  期盼已久的医改新方案能否改变看病贵的现状?即将露面的基本药物制度能否挤掉药价水分?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说,虽然医改新方案规定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但估计仅有几百种药品能最终入围基本药物目录,而市场流通的药品有上万种,药品流通领域体制并未撼动。
  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即使取消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但药价水分里的医院加价仅是小头,其他诸多环节和潜规则加起来的大头很难得到根本性遏制,因此患者能够感受到的实惠可能不会很明显。
  药价行家:
  新方案难遏潜规则
  在接受采访时,相关人士透露,本月底,基本药物目录即将露面,今后所有药店、基层医疗机构都将配备基本药物,“但根据最新的消息,和往年相比,最新版本的基本药物目录将大幅瘦身,可能仅有几百种入围,而市场流通的药品共有上万种,患者能够感受到的实惠不会很明显”。
  上海一位对药价很有研究的行家则表示,虽然基本药物目录即将出台,但药品流通领域的格局其实并没有改变。
  该行家还表示,就算取消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也让人高兴不起来,“药价的水分里,医院的加价不过是个小头,而那么多环节和潜规则加起来的大头该怎么办?”
  该行家举例说,医改前,一个出厂价20元的药品经层层环节,医院最终卖给病人的价格为115元,“代理商一般会以100元卖给医院,按照行规,医院的加价为15元。80元差价就是流通成本。”行家表示,所谓的“流通成本”绝大部分是回扣,“其中包括对医生进行的各种公关费、药剂师的统方费、医药代表的推销费等”。
  “一个产品进入公立医院需要各种公关费用,药商为促销和办事方便往往要向各方面公关,比如结算药款要看财务人员的脸色,药品出入库及时不及时要看库房人员高兴不高兴……所有的这些公关费用,最终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了。”行家说。
  该行家还表示,按照医改新方案,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因此上述20元的药品最终卖给患者很可能是100元,“治理某些潜规则也并非无计可施,假如能够将每种药品价格、流程统统公开,里面究竟是合理经营加价还是药商暴利,就不难看明白。”卖药商家:
  国内小厂家药品更受青睐
  昨日一早,晨报记者在淮海东路上一家药店的非处方药柜台前看到,两三元的品牌药几乎难见踪影。相反,售价较贵的感冒药却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几乎多在10元以上,其中12片1盒的白加黑感冒片10元,12粒1盒的日夜百服宁需14元,10粒装的泰诺感冒药片12.5元。
  记者随后到徐家汇一家药房买药,希望营业员推荐感冒药片,“这个药在我们店卖得很好。”营业员立即拿出百服宁说。看到记者有些犹豫,营业员又向记者介绍白加黑的功效。
  “在医药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卖品牌药、进口药赚不到多少钱。”一位长期从事药品零售管理的连锁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药厂根据生产成本核定出厂价格,由于国家限制了部分药品零售价,使得部分药品出现了价格倒置的局面。“比如一种药品零售限价10元一盒,由于原料上涨后,这种药品的出厂价定为18元,比零售价还高出8元。没有一家药店能够承受一盒至少亏本8元的买卖。还有更多的药品通过招标后进入市场,药品的毛利率仅为几角。”
  为了不失去客源,不少药房不得不以不盈利,甚至负毛利的零售价格销售个别品牌药品,但越来越多药店为了生存,将目光转向了高利润的药品,而这些药品大多来自国内小厂家,生产成本低,留给流通领域的利润空间就比较大,自然也受到零售药店青睐,更成为靠销售量来考核业绩的药店工作人员的主要推荐药品。生产厂家:
  改包装可能卖个好价钱
  药品厂家似乎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在相关部门限制了部分药品零售价后,被砍掉的价格一棒棒往后传,生产厂家接到的是最终一棒。他们不得不参加低价位的竞标,几乎已无利润空间。不投标就面临生存危机,因为放弃了市场;低价投标就步履艰难,因为利润空间已很小。
  某药业公司市场部经理说,随着原材料等生产成本的上涨,不少药厂干脆用“停产”来应付降价,以至于众多临床药品断货,甚至有些厂家采取了变通方式:原有低价药基本成份不变,改变一下包装,如从30粒装改到12粒装,再取个好听的名字,重新“出征”就能卖个好价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医改将如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新医改将如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2009年04月07日11:37

  四组数字“演算”一道“民生考题”--新医改将如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新华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周婷玉、韩洁、江国成)“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病不起,药费让人脱层皮……”近年流传的这些顺口溜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形象反映,也是留给政府的一道“民生考题”。



  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决定,三年内投入8500亿元推进五项医改重点工作。这笔巨额投入表明了政府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题的决心。

  但这个“大蛋糕”将如何分配?又将如何惠及百姓?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专家及业内人士,解读了《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投入及改革目标。

  90%、120元、6倍:基本医保扩面提高标准 为群众看病“减压卸负”

  20多年来,我国农民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不到20倍,但所负担的医疗费用却增长了133倍。与此同时,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左右提高到60%。医药费用的上涨以及医疗保障的不健全等,使得我国居民“看病贵”问题突出。

  对此,《实施方案》明确,三年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一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说,这组数据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基本医保的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这将提高群众的就医支付能力,减轻群众个人医药费用负担,增加群众看病的“底气”。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如果按城镇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以后的医保报销上额将达到10万元左右。随着政府投入比重的增加,居民个人支出比重将有所下降。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合作医疗处处长傅卫说,我国已有8.15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5%。“今后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将逐步提高新农合的住院报销比例,同时逐步增加门诊统筹,尽量减轻农民看病负担。”

  15元、20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减少群众得病机会

  由于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偏向开展有偿服务项目,影响了疾病预防的功能。而由于重治疗而轻预防,老百姓都是拖成大病才去就医,加重了疾病负担。

  这次《实施方案》提出,近三年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据介绍,2009年开始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主要用于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上海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吴毅说:“政府保障公共卫生的经费,我们就不用靠营利项目创收了,可以全心全意地预防疾病。”

  “保障人均经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是从我国健康国情出发很有针对性的一项制度。”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说,要解决我国公众健康,不仅需要医保全覆盖,更需要让百姓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晚得病。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指出,如果全民能均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那么老百姓得病机会将减少,医疗负担和去医院的奔波之苦也会相应减少。

  2000所、2.9万所、1.4万所:建设基层医疗机构 让群众“大病不出县”

  《实施方案》提出,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2009年,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刘新明说,加快建设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将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城市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

  “要解决大医院"看病难"问题,就得把病人留在基层,应重点解决交通要道上的县医院能力建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说,县医院建设好了,农村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就可以就近得到很好的诊疗,部分重症患者也能够得到及时诊治。另外,相比城市医院而言,县医院收费相对低廉,因此还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看病贵”。

  36万人次、16万人次、137万人次:培训基层医疗人才 缓解群众“看病难”

  尽管我国现在已建近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是老百姓看病还是往大医院跑。陈竺说,这主要是因为社区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队伍太年轻了,培训也不够,要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就要提高水平。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近三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16万和137万人次。

  甘肃天水市乡村医生温吉存说,加强业务培训是村医的共同愿望,尤其是急救急诊方面的临床技能,这样会挽救更多农民的生命。

  安徽省铜陵市钟鸣镇中心医院医生汤长春说,如果基层医生水平高了,老百姓就不用去挤大医院了,少了奔波之苦,也减少了费用。

  此外,《实施方案》还明确,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两项工作也将根据改革进程安排相应的投入,这两项试点的推进也将有利于降低医药费用、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http://news.sohu.com/20090407/n263240878.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改将给民众带来四项实惠

中国医改将给民众带来四项实惠

  理念创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全民医保: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虚高药价增设药事服务费推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转换政府职能多点执业改革破冰,医生可“走穴”(资料来源:新华社)中新社发ANP 摄
  4月7日,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披露: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中新社发光之影 摄

  中新社北京四月八日电(记者 曾利明)中国的医疗改革最终能给民众带来哪些好处?中共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今天用四项实惠作出回答:一是让民众平时少得病、二是看病更方便、三是看病有保障、四是看病少花钱。



  张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医改的核心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个人支付比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他称,“平时少得病”,就是按照国家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婴幼儿作健康体检,实施国家重大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农村妇女住院分娩,为十五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等进行预防,使群众少得病。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进行公立医院的改革,使得群众能够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再去医院,看病更方便,看得更好。

  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医保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扩大报销范围,使群众得病看病以后,得到比以前更加高的报销比例,使“看病有保障”。

  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医保,另外对医院进行改革,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减少个人支付的比例,使群众能够治病少花钱。

http://news.sohu.com/20090408/n263263284.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医改的公益性方向确立后,加大政府投入,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保障,也是事关医改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医改悬念


  追踪
  漫长的三年等待之后,新医改方案终于在猜测和争议中面世,并再度将公众的关注推向高潮。
  该方案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新医改方案)。与2008年10月14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这份1.3万字的文件对一些争议较大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但在总体上,仍十分突出“政府主导”的思路。
  文件以“四梁八柱”为主要构架,即重点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以及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八个方面。
  新医改方案提出将以2011年与2020年为限,分两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还列出了2009年-2011年三年的五项工作重点,分别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4月7日,具体指导未来三年医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下称《实施方案》),也公之于众。
  为统筹实施新一轮医改,国务院决定成立由16个部门组成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担任组长,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单位,具体工作由发改委承担。
  《实施方案》提出,由于医改是一项长期任务,而且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因此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试点原则和政策框架,统筹协调、指导各地试点工作。
8500亿元投向
  在卫生总费用当中,个人自付比例过高、政府投入不足,始终被舆论诟病。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新医改方案时曾传出消息,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推进未来三年五项重点改革。
  然而,这8500亿元究竟是未来三年政府投入卫生领域的资金总和,还是专门为医改而新增的投入,财政部门始终讳莫如深,医疗业界对此也多有猜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医改方案制定时,有关部门曾提出8500亿元是新增投入。但从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预算情况推测,8500亿元应是投入总额。因为8500亿元中,中央投入3318亿元,平均每年1106亿元,而2009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仅为1180.56亿元。
  王陇德认为,如果8500亿元是卫生领域的全部投入,那意味着实际增加的投入可能并不多,因为2008年全国卫生投入的实际数字是2700多亿元。按此标准,财政三年正常投入达8100亿元,8500亿元只增加了约400亿元。
  财政部门始终对此不予置评。但近期决策层终于敲定,8500亿元将作为新增投入,全部用于新医改方案中所提出的五项改革开支。
  在4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宣布了这一消息。王军称,除这8500亿元,各级政府还会继续安排和相应增加支持其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例如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经费、公费医疗经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运行经费、卫生人才国家助学贷款等。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分析,因为财政部统计的2006年-2008年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总额为6237亿元,其中2006年1421亿元,2007年1990亿元,2008年2826亿元。今后三年用于五项重点改革的8500亿元投入,比前三年全口径的投入增长了36.3%,如果考虑到8500亿元只是用于五项改革的增量,而非总量,那么“政府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速度就更高了”。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还表示,8500亿元的流向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其主要部分将用于基层;有三分之二是用于需方(如医疗保障),三分之一用于供方(如医疗机构)。投入供方的钱,主要用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能力,使供方能够更好地向需方提供服务。

  这意味着,8500亿元用于直接补贴公立医院的数量将相对有限。根据《实施方案》,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2009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困难地区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用三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1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
  王军强调,增加8500亿元的投入是测算数,至于每年的实际投入数,要通过各级政府的预算来进行安排,并经过法定的程序予以确认。在未来三年中,可能各项支出间的结构、比例、顺序,一些具体的数字还会根据实际的情况作相应调整。
大幅扩大医保覆盖面
  新医改方案近期的五项改革重点中,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将方案中完善各类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待遇和扩大覆盖面的措施,视为“新方案最大的亮点”。
  卫生部部长陈竺对此也颇为看重。他曾指出,有了社会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才能让国民有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医疗保障体系所动员出的社会力量,将是医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他认为,如此医院补偿模式,不太容易养成医疗机构“大锅饭”和“懒人”。而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看来,医保机构代表参保者利益与医疗机构进行谈判和团购,本身也是市场化的一种体现。
  对于完善各类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待遇和扩大覆盖面,方案的规定比较全面。其中提出,2009年将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制度;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等等。这意味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增加。
  “目前,全国的医保基金每年筹来的钱挺多,大约有5000多亿元;”顾昕说,全国公立医疗机构每年给老百姓看病治病的收入也有5000多亿元,“这就说明,只要照这个方向做下去,应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
  中国的医保机构也存在着管理水平落后、“管办不分”的问题,影响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效。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曾在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2008年全国医保基金的结余率高达32.8%,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结余率。新方案对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作出了极为具体的规定,要求其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指年度),累计结余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顾昕评价说,这是新方案中极为重要且具突破性的地方。
  不过,方案对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结余并未提出具体控制指标。
  此外,对于医保机构的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机制和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等等。上述措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远立提醒,新方案提出的全民保障制度,不仅应关注其覆盖的广度、更要注意其执行中的深度和力度。
医院改革争议
  在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方面,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新医改方案并未有更多实质性的变化。在基层卫生机构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立医院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超收上缴、差额补助”等内容都被保留。
  药品加成是公立医院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之一。新医改方案提出:要通过设立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生劳务收费、加强政府投入来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改革“以药养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称:“医院要自负盈亏,政府就要允许医院用药品加成的方式补齐这部分亏损;现在要把它去掉,哪怕是你逐步做这件事,也得明确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补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药事服务费能否补偿到位,受到众多专家质疑。在政府投入不足而又不愿真正放开市场的前提下,公立医院如何改革“以药养医”,答案仍不清晰。  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看来,推进公立医院的法人化治理结构,管办分开,并进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的付费机制改革,十分重要。而卫生部部长陈竺此前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香港医管局的模式,是他认为比较理想的“管办分开”模式。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余晖则表示,要被改革的不光是公立医院,还有管理公立医院的政府部门。因为监管者不能和被监管的对象有财产、人事上各种各样的勾连关系,否则会影响到监管的中立性。
  显然,作为医改最大难点的公立医院改革,由于传统体制、政府权力、财政实力的约束,其方向并不明确。因此,是否允许各地方在试点中尝试不同的改革模式积极探索,至关重要。
  一个真正的亮点是,新医改方案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很多专家都表示,如果上述原则能切实得到贯彻,中国医疗体系的服务供应能力将大幅提升,由此带来的竞争也能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然而,上述原则是否能得到落实,他们表示担忧。
  与大型医院相对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肩负着“首诊”“看门人”的职责,也是未来三年医改的重要建设对象。《实施方案》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吃大锅饭,什么都由政府“包”起来,需要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建立起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基本药物制度遗憾
  “物美价廉”的基本药物,被众多官员和专家认为是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之一。医改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基本药物制度也曾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其中,“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统一制定零售价”的规定遭到了众多专家的质疑,被认为是过分强调了政府的干预,会导致基本药物在生产、供应过程中竞争不足、效率低下与产生腐败。
  在最终的新医改方案和《实施方案》中,“定点生产”的规定被删除,这被认为是“市场派”专家呼吁的结果,也被认为是决策者对市场机制的肯定。
  方案明确,要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
  然而,如何避免政府招标过程中的权力寻租和省级政府保护本地企业的冲动,将是制约基本药物制度实效的重要因素。
  此外,如何确保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仍是难题。《实施方案》给出的方法是,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率由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临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用药指导和监管。
  有专家就此质疑说,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基本药物使用率未必科学合理,还会干涉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制订基本药物应用指南更是工程浩大,可能得不偿失。
  在2009年4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表示,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在今年4月底以前一定能够公布。■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09-04-11/110139112_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多种廉价药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昨天,出席第十一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学术会议的国内心血管防治专家呼吁,应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心理干预防治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会上透露,即将于本月底前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有不少受百姓欢迎的“廉价老药”入选。


    来自国内外的4000多名心血管防治专家参加这一国内顶级心血管学术会议,今年首次有我国台湾地区专家与会。我国著名心血管病防治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教授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正处于急剧上升阶段,每年以倍数上升。根据北京流行病调查的资料进行推算,我国高血压患者已增加到2亿人。

    林曙光透露,省人民医院的科研小组最近已研究出一个新的复方制剂,将两种已生产的药物联合,每天给药一次一片,85%的高血压病人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据林曙光介绍,这种新药的生产成本仅几毛钱。“我们正在跟有关的厂家谈,希望他们生产出来以后,药价不要提得太厉害,不然老百姓不好接受。”他设想,一天两三元,85%的高血压都可以控制是非常好的。

    据参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心血管部分药物的遴选工作的林曙光透露,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方案已经制定。已确定入选的包括心得安、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以及几元上百片的卡托普利、硝本地平等。

    “基本药物的入选标准是‘安全、有效、价廉’,不要追逐高价药。”林曙光说,和昂贵新药相比,这些廉价老药半衰期短,但多次吃药的话,一样可以有效降压。

    “很多药价低不等于无效。”中华心血管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说,辽宁、内蒙古等贫困县采用最便宜的降压药,将目标人群的高血压控制率从1%提高到40%,证明廉价老药也能起到降血压作用。



http://business.sohu.com/20090413/n263349320.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6 07:14 , Processed in 0.06715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