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MRAnderson

《卢瑟经济学》(修订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桑丘 发表于 2013-3-14 22:57
纲举目张,到第四回终于说到卢瑟经济学的目的。
再请教一个问题,如果稳拿和卢瑟都是为了各自阶级的目的, ...

我的博客里面有一篇《关于普世价值》,你可以去看看。阶级社会不存在普世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一下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资本的危机:(前人对经济危机的解释)卢瑟经济学(2.1)——资本的危机(经济黑死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

亚当斯密的时代,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手工作坊进化到手工工场,零散的工匠成为有组织的工人。由于分工合作,每个工人需要的专业技术水平大大下降,生产效率却大大提高。《国富论》开篇便介绍分工给生产效率带来的提高:“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末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是决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门。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用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二三种操作。象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很穷困,他们的必要机械设备,虽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十二磅。从每磅中等针有四千枚计,这十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四万八千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四千八百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末,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1]

如果资本仅仅停留在此,那么我们只能看到工场,而不是工厂。追求利润的资本显然不会就此止步。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直接消灭了手工工场。

“城市周围出现了大批的工厂、冒烟的高烟囱及其夜间发出的火焰,不停震动的机器以及围绕着他们的像蚂蚁那样匆忙的工人。大工厂集中并且增加了生产资料,使它的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手工劳动的小作坊或者工场不同,大工业使用机器,因为机器能以绝对准确、最快的速度、日夜不停、不知疲倦地完成最复杂和繁重的工作。”[2]

由于蒸汽或电力使机器开动起来,大工业不再依赖有限的、不稳定的、受自然环境制约的水力或风力,或者微不足道又参差不齐的人力。蒸汽和电力顺从、均匀、不疲竭,可以几乎无限地任意增加(至少在当时看来如此)。大批男人、女人和儿童被大工业集中到一起,他们各司其职,成为复杂的机件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有组织工人和越来越复杂的机器设备构成了大企业,这些大企业构建了工业王国。资本在工人和机械的后面控制着每一个环节的运动,他们是这种巨大运动的原因,也是这种巨大运动的结果。资本被利润所鼓舞,一边不断推动生产,一边不断扩大自己完成自我积累。于是,堆积如山的织物和钢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伴随资本家的势力不断扩张,封建地主势力不断退缩。英国历史上有一位出名的呢绒商人约翰.温奇库姆。他的富有曾经让国王感到不舒服。(他曾经用自己费用建筑郊区的教堂,盛情款待亨利八世和王后凯瑟琳,还曾经自费武装一百名战士带领他们上战场。国王曾经说:“约伯里的小约翰,比我还富有!”)然而相比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资本家们,约翰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他不过是个大工场主,而他的手工工场的产量与机械化工厂相比,完全不足挂齿。这时的封建地主要么主动改行成为资本家,要么逐渐丧失经济地位。

分工的工场取代了小工匠的作坊,使用蒸汽的机械化的大工厂又取代了依靠人力、水力或者风力的工场,资本主义经过两次跳跃,生产力大幅度跃升。工厂规模越来越大,每个工厂产品越来越专一,产量不断几何级数地提升。同时各种生活用品越来越便宜,许多在封建时代属于奢侈品的商品的廉价仿制品,现在开始逐步进入寻常工人家。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甚至让人们产生了只要发展资本主义就能实现“上富其君,下富其民”的美好的幻觉。

好景不长,资本主义在19世纪前后,出现了周期性出现生产过剩。每次过剩都是一次危机,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

有时危机从企业开始,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产能过剩,没有销路。堆积如山的产品没有人购买,工人大批失业,资本家大批破产。曾经有个小孩问他妈妈,妈妈,天这么冷,我们家为什么不生火呢?他妈妈说,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去买煤。小孩继续问,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他妈妈说,因为你爸爸的煤矿倒闭了。小孩接着问,妈妈,爸爸的煤矿为什么会倒闭呢?他妈妈说,因为没有人买你爸爸的煤矿的煤,煤卖不出去,所以煤矿倒闭了。

几乎所有的企业全部在一夜之间陷入“三角债”之中。这种史无前例的怪异的现象,似乎很荒谬,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身边。除了个别投机者,每个人都深受折磨。

有时危机似乎从银行开始:一夜之间,处处钱紧,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没有足够的货币维持必要的运转,大量的票据要求贴现,银行没有能力贴现,贷款的要求是如此旺盛,银行却没有能力提供贷款,承兑汇票价格疯狂下跌,许多银行遭到挤兑。银行歇业,货币流动停止,产品没有人买,商品卖不出去,资本家破产,工人失业,机器生锈闲置,商品堆积腐烂,整个经济崩溃。钱到哪里去了?仿佛一夜之间全部蒸发了。

当时有人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纸币供应,增加贷款。当时的政治理念,政府要以守夜人自居,所以并没有实践这种解决方式。不过,二十世纪后,这种方式确实被实践过。短期内,增加贷款的解决方式似乎有效,但是很快就证明无效。不仅无效,而且发生了新的产能过剩,通货膨胀和更严重的货币短缺。

还有时危机从金融投机开始,先是股票或土地价格暴涨,然后突然暴跌。接着银行陷入困境,后面就是金融三角债,接着是企业倒闭,扩散到更多的企业。然后是工人失业,产品滞销、经济停滞的老套路。

危机可能从任何一个环节开始,然后迅速扩展到其他环节。不论从哪个环节开始,表现都殊途同归,无外乎三角债、金融资金周转不灵、产品滞销、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最终都是大量的商品和生产资料被毁灭,生产力受到打击。

令人恐惧的危机在严重打击资本主义经济后,却莫名其妙地又自动恢复繁荣。每次危机后,都会出现新的繁荣,每次人们沉醉于繁荣的时候,危机又会突然降临。危机如同黑死病,来势汹汹,却又突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一切好像都不曾发生过。但是,几年之后,类似的事情卷土重来。规模更大,伤害更严重。这个幽灵反复折磨资本主义的经济。如同月亮的盈亏,定期发生,周而复始。每次都是来无影,去无踪。

几乎所有的经济都可能陷入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的危机的形式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生产以小农为主,经常出现生产不足所带来的危机。这种危机的起因往往是自然灾害(旱、涝、蝗灾)或统治者横征暴敛、挥霍浪费、好大喜功干各种工程(修皇陵、修宫殿)或者发动耗费惊人的战争,导致劳动力不足,最终的形式往往是严重的饥荒。历史上常见的“关中大饥,人相食”。结果往往是自然灾害加财政破产,如果土地兼并严重,就可能直接诱发农民战争。与封建时期的危机不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危机首先的特点不是产品不足而是产品过剩,不是劳动力被透支而是劳动力被闲置。直观的感觉不是没粮食吃,而是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破产,然后大家下岗,没钱买粮食吃。产能有的是,就是没销路。粮食有的是,就是没钱买。劳动力有的是,就是没活干。其次,这样的危机不是封建年代的危机,某地丰收,某地歉收,丰歉不均。而是同时繁荣,同时萧条,只要在一个经济循环中,危机就基本在各个领域同时、同步发生。再次,这样的危机,与天灾人祸的关系不大,不论有没有天灾人祸,到一定的时间节点,该发生就发生。最后,这种危机有很强的周期性,按时袭击沉醉在繁荣之中的经济。

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办呢?


[1] 国富论

[2]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一下,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封建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区别还是很有意思的,以前没有思考过。
大概是前者政经合一,后者政经分离,
当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大提高之后,货币发行也会随之提高,但货币的消化渠道扭曲,就是说理想状态是让货币均分到消费者手里,但事实却是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卢瑟经济学(2.2)——资本的危机(绝育集中营):(简介绝对人口过剩论)
“这似乎是一个自然规律:穷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轻率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如此轻率,嘴里没有衔着金羹匙就降生到世界上来),所以,总是有一些人去担任社会上最卑微、最肮脏和最下贱的职务。于是,人类的幸福基金大大增加,比较高雅的人们解除了烦劳,可以不受干扰地从事比较高尚的职业等等…… 济贫法有一种趋势,就是要破坏上帝和自然在世界上所创立的这个制度的和谐与优美、均称与秩序。”——《论济贫法》

“关于马尔萨斯的理论我们已经谈过好几次了。现在我们再来简略地重述一下这一理论的主要结论:地球上永远有过剩人口,所以永远充满着穷困、匮乏和不道德;世界上的人数过多,这是人类的宿命,是人类的永恒的命运,因此,人们就分为不同的阶级,有些比较富裕、受过教育和有道德,而另一些则比较穷困、不幸、愚昧和不道德。由此就得出下面这个实践上的结论(而且这个结论是马尔萨斯本人做出来的):慈善事业和济贫金实在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们只会维持‘过剩人口’的存在,并鼓励他们繁殖,而其余的人的工资也因他们的竞争而降低了。济贫所给穷人工作也同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既然只有一定数量的劳动产品能够找到销路,一个失业的工人找到了工作,就必然要使另一个现在有工作的工人失业,换句话说,济贫所这种事业是在损害私人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问题决不在于去养活‘过剩人口’,而在于采用某种办法尽可能地缩减过剩人口的数目。马尔萨斯干脆宣布,以往公认的每个生在世界上的人都有权获得生活资料的说法是完全荒谬的。他引用了一个诗人的话:穷人来赴大自然的宴会,但是找不到空着的餐具,马尔萨斯自己又添上了一句:于是大自然就命令他滚蛋(she bids him to gone),‘因为他在出生以前没有事先问一下社会是否愿意接受他’。这一理论现在已成为英国一切真正的资产者心爱的理论,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要知道,这种理论对他们是很方便的,而且在现存关系下它在许多方面是符合实际的。既然问题不在于利用‘过剩人口’,不在于把‘过剩人口’变为有用的人口,而只在于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使这些人饿死,并同时阻止他们生出过多的孩子,那末事情自然就很简单了,不过还得有一个条件,这就是必须使‘过剩人口’承认自己是过剩的,并且心甘情愿饿死。但是,尽管仁慈的资产阶级已经费尽心机,使工人们相信自己没有用处,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希望。相反地,无产者却坚决相信,他们有勤劳的双手,他们正是必不可少的人,而无所事事的有钱的资本家先生们,才真正是多余的。”——恩格斯

毛主席说过,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这句话,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很有哲理。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不存在无产阶级的物理和资产阶级的物理,或者无产阶级的化学和资产阶级的化学。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不同阶级思想确实代表不同的阶级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不同阶级的利益不同,认识也必然不同。这些思想不仅仅局限于对世界的认识,也必将指导对应的阶级参与改造社会的进程。作为分析指导人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经济学自然难逃这个“烙印”。

言归正传。

现在危机出现了,怎么解释呢?怎么解释就涉及到怎么解决,怎么解决就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于是各种思想粉墨登场。每个人的思想,都符合自己的阶级利益,每种解释都对应相应的解决方案,每种解决方案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至于能不能医治经济危机,则是另一回事情。

金字塔的顶端往往是既得利益的阶级,任何社会变革都难免触犯他们的既得利益,维持现状对他们是最有利的,所以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相对保守的,对世界的解释也是一切都是完美而合理的,或者只要维持现状,人人安分守己,则整个社会即将合理。一切矛盾都将化于无形,即使存在也是个案,或者是当事人的私人问题,需要当事人自己承担责任,与社会无关,社会无需做任何改变。在他们看来,任何改变的尝试,都将破坏社会的完美,都将是全体成员的灾难,既是稳拿的灾难,更是卢瑟的灾难——卢瑟的利益被稳拿代表

最早的集中营的雏形是英国的救济院。许多卢瑟被集中到一起,强行分性别、年龄居住,工作繁重,居住拥挤、营养不良,没有看守的书面批准,不得离开,不得接见来访者,一旦进入,永不脱生。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有计划地不断减少他们的数量。因为他们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需要不断被消除。在这里,他们要进行苦役犯一样繁重的体力劳动,要忘记自己的狗窝和狗崽子,要像狗一样地生存,狗一样地死去。这里不是监狱,不是奥斯威辛,不是达豪,不是古拉格,不是美国的二战日裔集中营,而是英国的救济院。与纳粹集中营的区别是,这里的扣押不是犹太人或者纳粹的政敌,而是走投无路的贫穷失业工人,是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卢瑟

救济院的法律依据是英国的济贫法修正案,也称新济贫法。这种把失业的卢瑟关起来的思想理论来自一位牧师。这位牧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人口论,从两个抽象前提出发: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但几乎保持现状。他认为在这两者中,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巨大。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即以1、2、4、8、16、32、64、128、256、512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将以1、2、3、4、5、6、7、8、9、10的算术级数增加率增加。当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加,自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来限制人口增加。

在《人口原理》第二版中,马尔萨斯把原先提出三点结论改为: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马尔萨斯提出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并且在婚前要保持贞操。他认为,如果不实行道德抑制,那么由人口增殖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产生的贫困和罪恶就无法避免。

希特勒的绝育计划,涉及各种被医生认定有各种疾病的人,或者劣等种族,与种族和生理挂钩。马尔萨斯要卢瑟绝育,直接与收入水平挂钩。没有钱就不要结婚,不要有性生活!一个人及其后代生存的权利,直接与腰包的鼓胀程度挂钩。

幸好马尔萨斯没有提出对男性的卢瑟实行强制阉割,否则如果阉割了,日后经济地位改善了,是否还实行恢复手术?如果不能恢复,那么这位未来的稳拿,现任的卢瑟是不是丧失了把财产传承下去的权利?卢瑟绝育,稳拿不绝育,稳拿的后人难道不会越来越多?既然是人口过剩,为什么只让卢瑟而不让稳拿绝育?或者,按照马尔萨斯的观点,卢瑟就是卢瑟,永远不会成为稳拿?

马尔萨斯还提出了让渡利润论和第三者理论。即由于存在着由地主、官僚和牧师等组成的“第三者”,他们只买不卖,才支付了资本家的利润,才避免了社会消费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马尔萨斯的理论,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社会存在的大量失业和贫困,是卢瑟生孩子太多。这么多人要就业,哪里有那么多岗位给他们?必然要有卢瑟失业。二是神职人员、官僚和地主能消费掉多余的产品,是社会经济重要而有益的部分。这是他对经济危机的解释。按照他的理论解释经济危机,那么解决危机的方式也就顺理成章了:要解决劳动力过剩就要让卢瑟绝育,要解决产品过剩就要提高神职人员、官僚和地主待遇。

哪个阶级都不会把自己描述成寄生虫,马尔萨斯是牧师,自然不会把僧侣描述成寄生虫,相反会把自己描述成对社会有特殊价值的人。神职人员的价值就是消费掉多余多的产品,这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做贡献。

既然承认有多余的产品,为什么不能给生产产品的卢瑟去消费,而只能给神职人员、地主和官僚消费呢?马尔萨斯的解释是卢瑟会生更多的孩子,导致社会贫困。那么难道神职人员、地主和官僚就不生孩子吗?他们生孩子就不会导致社会贫困吗?这是因为他们比卢瑟更高贵,还是因为马尔萨斯本人是神职人员呢?其实,猪比马尔萨斯能更好地完成消费多余产品的任务,做出更大的贡献。或者说,在这方面马尔萨斯不如猪。事实上,没有干活的人,社会一天也运转不下去;没有不会生产只会消费的人,社会照样运转。需要养活的不是日夜劳作的穷人,而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富人,比如马尔萨斯牧师。

要证明马尔萨斯的解释是胡说八道(的扯淡),也很简单。明明是产能过剩导致工人失业,怎么能说是生产资料不足导致工人失业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不是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导致工人过剩,而是大量设备闲置,工人失业。全社会不是因为人口过剩没有足够的消费品,而是工人失业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导致产品过剩。所谓生产资料不足导致人口贫困的现象,是马尔萨斯拍脑门想出来的,与现实完全不符。现实世界并不是没有产品,而是多数劳动者没钱去买。不是没有生产资料,而是工厂倒闭,生产资料闲置。马尔萨斯根本不顾现实情况,完全靠自己凭空的想象去解释经济危机。他这么解释的目的,还是要落脚在他暗示的解决方案上——给神职人员提高待遇。他要给自己提高待遇,还要拉上地主和官僚作为政治上的盟军。至于卢瑟,属于没有用的人,应该被逐步压缩人口数量。压缩的标准就是钱包的鼓胀程度。

尽管是与事实不符的扯淡,但是资本家很喜欢马尔萨斯的理论。马尔萨斯这么一解释,资本主义的社会的失业、贫穷就不是分配不公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造成的。所以,贫困是卢瑟自己的事情,与稳拿无关。马尔萨斯极力反对当时的济贫法,提出对卢瑟的贫困救济只能刺激更多的贫困,政府改善卢瑟的生活,只能让卢瑟生更多的孩子,最终使卢瑟再次陷入贫困。真正解决贫困的方法,就是让失业的卢瑟绝育,达到压缩卢瑟人口的目的。他的理论还提出只有保持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自制,不至于生育过多的子女。所以,财产私有制是出自人性的“人口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产生,它是永恒存在而不能被推翻的。

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最根本的落脚点是:第一、工人穷困与资本家无关。第二、政府不能用资本家的钱救济工人。第三、私有财产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永恒而不可侵犯。资本家对观点的接受并不取决于这种观点是否实事求是,而是结论是否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资本家当然拥护马尔萨斯的扯淡,而且是热烈拥护。

英国历史上是否给神职人员提高待遇不清楚,不过,通过法律对卢瑟逐步实行隐性的灭绝,却是实在发生过的事情。

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一项取代1601年发布的济贫法的新法律——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老济贫法对待饥民相对宽松,一直让稳拿不快。本文开始的那段话,就是一位牧师指责济贫法的大作《论济贫法》(1786)的一部分。这位上帝的仆人的大作中还有一段名言:“用法律来强制劳动,会引起过多的麻烦、暴力和叫嚣,而饥饿不仅是和平的、无声的和持续不断的压力,而且是刺激勤勉和劳动的最自然的动力,会唤起最大的干劲。”这就是稳拿对济贫法耿耿于怀的根本原因——不把卢瑟饿得要死,让他们随时处在饿死的边缘,他们怎么可能拼命工作?失业者越落魄,在职者越有干劲。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愿意付出更多的劳动要求更少的报酬。(当然,这是一个可能性,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造稳拿的反。肉食者鄙,稳拿要有这见识就不叫稳拿了。

新济贫法废除了“院外救济”,取消对无业贫民的一切金钱和实物的救济,只允许一种救济方式,即把他们收容到习艺所中。贫民只有在进入“济贫院”后,方可获得食物救济。而该院实际上是前面谈到的集中营。工作繁重,待遇低下,食物很差,住宿拥挤。人们按年龄性别分居,达到绝育的目的。没得到监工书面批准,不得外出或者接见来访者。

稳拿安排卢瑟来到这里,是为了逐步灭绝他们。1834年这项新法律具有把社会无用的人集中起来,逐步压缩人口数量的思想。这比纳粹早了一百年。与纳粹对犹太人绝育相比,这里的标准不是种族而是财产。活下去、生儿育女的权利,直接与财产挂钩。这是资本家对失业者的隐性的种族灭绝,划分的标准则是以财产。没有财产的人,则要看资本家是否愿意雇佣他们。如果不能为资本家服务,就要被逐步有计划的清除掉。需要工人的时候,就雇佣他们。不需要的时候,就送他们去集中营。

穷人如同牲口,没有那么多的饲料,就要减少牲口的数量。这就如同游牧民族在过冬之前大量宰杀牲畜节省越冬的饲料。——虽然没有明目张胆地施行的大规模屠杀,而是相对“文明”的绝育。工人直接成为资本的奴隶。奴隶的数量直接受资本的需求弹性波动。在利润和金钱面前,资产阶级政府比封建君主专制政府还要贪婪、残忍。

思想的危险在于付诸行动,危险的思想导致危险的行动。每一个社会都会有一些被社会统治阶级认为是无用的废物,甚至蛀虫的人。把这些蛀虫控制起来,逐步压缩数量,从统治阶级的角度看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危险的是,划定蛀虫的标准仅仅取决于统治阶级的利益。马尔萨斯是第一个公开提出这样的思想并为之提供理论依据的人。逐步消灭对统治阶级没有用的人,这样的思想怎么也不像一个神职人员提出的,可偏偏就出自一个神职人员。

参加英国宪章运动的工人对马尔萨斯和新济贫法竖中指,马勒戈壁的网络神兽!英国工人在宪章运动的时候,直接提出要废除新济贫法。你们这些官僚要涨工资,却要把我们这些劳动者关进救济院,应该把你们先关进去。

不过,资本家对马尔萨斯的理论也并不是全盘接受的。工人饿死活该,这是因为他们自己多生孩子,与资本家无关,这是资本家欢迎的。神职人员消费掉多余的产品,有利于资本家的观点,资本家肯定不能容忍。资本家需要的是第一部分,不是第二部分。李嘉图与马尔萨斯保持了长期的争论和友谊,临死还把自己一部分遗产赠送给马尔萨斯。友谊是因为李嘉图赞成工人饿死活该,争论是因为李嘉图不赞成马尔萨斯提出的神职人员、官僚和地主对经济的贡献。

马尔萨斯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天生存在消费不足的倾向,工人和资本家组成的社会无法消费全部产品,需要存在第三者消费多余的产品。他暗示增加神职人员、官僚和地主的待遇克服消费不足。相比之下,萨伊定律连这一点都否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桑丘 发表于 2013-3-20 21:23
封建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区别还是很有意思的,以前没有思考过。
大概是前者政经合一,后者政 ...

社会化大生产,产品全流通,全部要在市场上销售,如果有人追求货币,必然导致产品滞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职人员的价值就是消费掉多余多的产品,这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做贡献。

虽然没有研究过马尔萨斯的理论,但我认为他不应该用这么幼稚滑稽的理论为自己辩解吧?至少也得说说,神职人员是上帝的的使者,所以应由他们来消费剩余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写的经济学极富可读性,却依然冷落,看来对学问的兴趣的确不属于大部分卢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桑丘 发表于 2013-3-22 22:34
您写的经济学极富可读性,却依然冷落,看来对学问的兴趣的确不属于大部分卢瑟。 ...

大多数人忙于生计,疲于奔命,哪有时间考虑这么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MRAnderson 发表于 2013-3-25 09:24
大多数人忙于生计,疲于奔命,哪有时间考虑这么多啊。

说实话,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普通老百姓是最有时间的群体,缺少的是意识。
把抱怨的时间用来思考和改变生活,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我不是说那些通过努力(或继承)获得地位的人,就应该奴役那些不努力的卢瑟们。
请教一下,您有没有研究过,阶级是可以消灭的,还是不可能消灭的?人类大一统倒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对于人类来说。
因为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想听听您的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7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记录下,以后接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不连载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说了一堆,不就是诠释了当年政治经济学里的论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政治建筑,搞的更发现新大陆一样,真是欺负没人看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说了一堆,不就是诠释了当年政治经济学里的论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政治建筑,搞的更发现新大陆一样,真是欺负没人看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桑丘 发表于 2013-3-29 15:36
这里不连载了么?

最近比较忙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卢瑟经济学(2.3)——资本的危机(谁说卖不掉?):(简介萨伊定律)
“认为市场商品充斥等等不可能的学说,在抽象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是错误的。危机有规律的反复出现把萨伊等人的胡说实际上变成了一种只在繁荣时期才使用,一到危机时期就被抛弃的空话。在世界市场危机中,资产阶级生产的矛盾和对抗暴露得很明显。但是,辩护论者不去研究作为灾难爆发出来的对抗因素何在,却满足于否认灾难本身,他们不顾灾难有规律的周期性,顽固地坚持说,如果生产按照教科书上说的那样发展,事情就决不会达到危机的地步。所以,辩护论就在于伪造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实际上是证明:如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社会生产的一个特殊发展的独特形式,而是资本主义最初萌芽产生以前就出现的一种生产方式,那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对抗、矛盾,因而对抗、矛盾在危机中的爆发,也就不存在了。”——马克思

萨伊定律彻底否认资本主义有可能全面生产过剩,是许多稳拿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萨伊定律提出一笔销售之后,必然跟着一笔等额的购买,流通过程不可能中断,因此没有危机也没有生产过剩。只有局部危机,没有总量过剩。一个国家某种商品过剩,只能说明另一种商品不足。萨依定律主要想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伊定律不是萨伊发明的,首创者是英国的詹姆斯·穆勒。他是这样说的:“‘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中间,中介的活动。‘目的是消费。’”他认为生产者是为求达到消费目的,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才进行生产性的劳动。这句话的前半段是正确的,谁也不会为了生产而生产。后半段就是胡说了,资本家生产的目的不是消费,而是资本增殖,或者说是挣钱,越来越多的钱。

1803年,法国人让·巴蒂斯特·萨伊后来在穆勒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段,于是就有了完整的萨伊定律。萨伊提出资本家生产是为了消费,所以资本家只要物而不要钱,钱只是交易一瞬间需要的媒介,最终要体现为商品。在萨伊的描述中,他提出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最后结束时,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

这个就是很值得推敲(扯淡)的事情了。

任何一个资本家,如果手里有大批的存货,都乐不起来。自己的产品卖不动,才有大量的存货。 生产面包的食品厂的老板不是为了自己吃光自己的面包,做鞋的工厂的老板也不是为了穿自己的鞋,生产服装的工厂的老板也不是为了自己穿自己的衣服。食品厂一天生产的面包数以吨计,食品厂老板全家能吃多少?所以,即使他们消费自己的工厂的产品,也不过是总量中很小的一部分。

资本主义产品中绝大部分都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就是商品。有没有产品不是商品的?有。历史上的小农经济,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粮食、蔬菜自己种,猪鸡自己养,棉花自己种,线自己纺,布自己织,衣服自己裁缝。但是,这显然不是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所有的人,都为别人生产商品,所有的人都消费别人生产的商品。

资本家把商品卖出去以后,要扣除固定资产损耗,要给工人发工资,剩下的钱就是利润。按照萨伊定律,资本家会立即把利润花掉,不是消费就是投资。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有持币观望这个现象了。如果有持币观望,那么就不能得出出售以后立即消费或投资的结论。如果商品销路不好,利润急剧下降,甚至赔钱,那么资本家在售出商品以后,还会继续投入生产吗?他们会选择继续扩大生产还是持币观望?如果智商正常的话,资本家会选择压缩产能。如果智商不正常的话,资本家会破产,资本则会找一个新代理人。

资本家会选择把所有的资本金和利润都吃光花净,或者捐赠出去吗?很显然也不会。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来中国,大批富豪婉拒他们的慈善晚宴。中美关于遗产税和所得税的细节不同,美国大资本家可以通过投资“慈善事业”,成立基金会,规避遗产税和所得税,自然显得乐善好施。如果没有这样的好处,他们是否还会这样“慷慨”是很值得怀疑的。这样做不完全是因为吝啬、节俭或者贪婪,而是为了在金字塔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位。资本家自己最清楚,人类社会是层级分明的社会,是一个金字塔,手中财富的多少直接决定他们的地位,钱少就必然落到塔的下一层。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有必要保持足够的资本量。在上层的时候,生活很惬意,一旦下降一个层次,生活直接面临大量的困难,难度立即上升。上层的清楚地知道下面的苦难,李嘉图就说过“人道爱护者,希望世界各国劳动阶级的生活都安适快乐,然而这毕竟是一种希望罢了。”既然知道下层的苦难,就要避免自己跌落到下层。不仅不能跌落,还要往上爬。这就需要资本保值、增殖,至少不缩水。

很显然,当社会利润率突然下降的时候,多数资本家会选择压缩产能,解雇工人,回笼货币,持币观望。而决不是萨伊定律描述的那样:不管投资的前景如何,货款回笼以后,马上接着出手。资本家决不会不知死活地继续扩大投资,或者把手中的货币吃光花净,而会想办法保值增值,比如囤积黄金或者现金。

这时候需要解释的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企业利润率会突然下降?为什么大量的产品会在一瞬间卖不出去?萨伊定律始终没有解释这是为什么,只是强调按照萨伊定律,大家不会持币观望,所以产品不会卖不出去,因为产品不会卖不出去,所以利润率就不会突然下降,也不会有人持币观望。

萨伊定律的逻辑就是,如果大家都不持币观望,就不会有经济危机。只要没有经济危机,大家就都不会持币观望。这就如同“因为这个世界没有谎言,所以没有人撒谎;因为没有人撒谎,所以没有谎言”一样,是诡辩术的一种。

a命题和b命题彼此互为对方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一个命题成立,两个命题都成立;一个命题不成立,两个命题都不成立。那就不能先用a证明b,反过来在b用证明a,然后得出a、b都成立的结论。这样的两个命题,实际上是一个命题,不能彼此证明,得出任何结论。

卖大力丸的人声称自己刀枪不入,所以不怕刀枪。最好证明他不怕刀枪的方法,是扎一枪、砍两刀,而不是依照他刀枪不入的自吹自擂。如果枪扎不入,刀砍不破,那么这个人就是不怕刀枪,而且是刀枪不入。如果枪扎进去了,刀砍进去了,那么这个人就是个江湖骗子。他的自述什么也证明不了。

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经济不但一枪对穿,一刀两段,倒在血泊中,而且定期如此。面对这样的现实,只能得出萨伊定律是胡说八道的结论。

萨伊定律基本对现实社会视而不见,掩耳盗铃,自始至终没有解释为什么现实世界中会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导致利润率下降,资本家被迫压缩产能,而只是说因为大家都不会持币观望所以不会有生产过剩,因为不会生产过剩所以大家都不会压缩产能,持币观望。

资本主义经济不会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这个结论很和资本家的胃口,至于推导过程是睁眼说瞎话,还是同义反复的诡辩都不重要。稳拿经济学家多数是骗子,萨伊是其中谎话说得比较好的。

李嘉图按照自己的思路阐述了萨伊定律:“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出卖,任何人出卖都是为了购买对于他直接有用或是有助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别的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不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产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不能设想,他会长期不了解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即获得别的产品,究竟生产什么商品对他最有力。因此,他不可能连续不断地生产没有需求的产品。产品总是用产品或劳动购买的,货币只是实现交换的媒介。”
  
货币决不仅仅是实现交换的媒介,而是资本家生产的目的。除了恶性通货膨胀时期,资本家把钱投入生产循环,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而不是其他任何目的。投资生产销售回款,回款是最终的环节,也是最终目的。让资本家选择存货或者等额货币的话,资本家绝对会选择后者。一个有大量存货的资本家决不会喜上眉梢。资本家甚至会为了收回货款主动让利打折,只要能卖出商品,换回货币就可以。让资本家选择货币或投资的话,资本家可能会选择后者。这不是因为资本家喜爱投资,而是他认为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货币。资本家的账本是决定一切投资行为的关键,资本家投资以前都会估计未来的现金流也就是投资的货币收益,如果估计不能带来更多的钱,生意会赔本还继续增加投资,那是犯傻。这样的资本家很快就会因为亏损被淘汰出局。

李嘉图自己搞金融投机,每天和货币打交道,货币是交换的媒介还是他追求的目标,其实他很清楚。此外,他自己做投机,肯定不会永远满仓,满仓或空仓决定于他对未来的判断,预期未来上涨,他会满仓,预期未来下跌,他会空仓。只有新手才会不断地卖来买去地折腾。既然自己投机可能压缩虚拟资本(股票债券)的规模,实业资本家怎么就不可能在利润下降,甚至赔本的时候压缩产能呢?

事情关系到自己的时候很清楚,一旦涉及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就不清楚了。

马克思批评李嘉图说:“这种幼稚的胡说,出自萨伊之流之口是相称的,出自李嘉图之口是不相称的。首先,没有一个资本家是为了消费自己的产品而进行生产的。当我们说到资本主义生产时,结识有人把它的产品的某部分用于消费,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说‘任何人从事生产都不是为了消费自己的产品。’但是,李嘉图说的是私人消费。以前李嘉图忘记了产品就是商品。现在他连社会分工也忘记了。在人们为自己生产而生产的社会条件下,确实没有危机,但是也没有资本主义生产。一个人已经生产了,出卖还是不出卖,[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他是非出卖不可。在危机中出现的正式这样的情况,他卖不出去或者只能低于费用价格出卖,这对他、对我们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李嘉图甚至忘记了,有人可能是为了支付而出卖,忘记了这种被迫出卖在危机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资本家在出卖时的直接目的就是把他的商品,把他的商品资本,再转化为货币资本,从而实现他的利润。消费——收入决不是这个过程的主导因素,对于仅仅把商品变成生活资料而出卖的人来说,消费确实是主导因素。但这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每一个人出卖,首先是为了出卖,就是说,为了把商品变成货币。”[1]

由于货币的存在,买与卖被分为两笔独立的,不同的交易。如果社会上的多数人突然只卖不买,结果就是危机或者生产过剩。

萨依定律主要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按照萨伊定律,一笔销售之后,必然跟着一笔等额的购买,流通过程不可能中断,因此也没有生产过剩的全面危机——只有局比例不合理,没有总量过剩。一个国家某一种或几种商品过剩,只能说明某一种或者几种产品不足。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另一种或几种产品不足,必然引发这些产品价格上涨。我们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上涨的商品总量和幅度与下跌商品的总量和幅度之间有大致相仿的关系。然而,经常观察到的往往是绝大多数产品价格跌停,而不是涨跌互现。

此外,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或者说那种产品利润率超过平均利润率,那么资本家不是傻子,为什么不改行去挣取超额利润呢?难道是看不见的手失灵了?那么至少要承认看不见的手并不是那么灵活,或者说看不见的手的调节是粘性的。

为什么看不见的手什么时候灵什么时候不灵?普遍的解释是由于外界的干预造成了信息失灵,比如政府的介入。但是,干预不是周期性的,为什么信息却是周期性的不灵?

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必然无法绕过经济危机这个环节,否则就是不完整的经济理论。资本主义到底有没有危机,什么引起的危机,成为经济学争论的焦点。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是比例不合理还是总量过剩?如果是比例不合理,那么就存在合理的可能。只要把过剩的产能转化为不足的部分就可以。(格林斯潘在他的回忆录中就提出,只要将来信息化发展了,就会消灭经济危机。很显然,他认为不存在总量过剩。)如果是产量过剩,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存在内在的问题,最终难免质疑自由市场加私有产权主导的市场分配模式。后一种原因是资本家不能接受的。对资本主义制度持保留意见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中,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经济运转的目的是发财,雇佣工人,采购原料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所以必然存在卖家多,买家少,有全面过剩的倾向。这是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根源,是无法克服的先天不足。

萨伊定律否认总量过剩的可能,认为买家和卖家必然相等,只要生产了就能卖得出去,目的是否认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先天不足。工人的贫穷并不会导致产品滞销,决不会存在煤矿的煤卖不出去,煤矿倒闭,工人失业没钱买煤的情况。产品滞销、企业倒闭是因为资本家经营不善、不能正确获得信息、政府干预等原因,与资本主义制度无关。如此一来,工人的贫困不会反作用于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危机、企业倒闭、生产萎缩、工人的失业、贫困便都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没有任何的关系了。如果这些都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运行规律无关,也就暗示资本主义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工厂倒闭,资本家破产,工人失业,都是个人原因。

既然不存在产品过剩,也就不需要马尔萨斯提出的解决方案,即神职人员、官僚和地主去消耗多余的产品。所以,尽管萨伊定律与事实违背,逻辑上也存在问题,但是仍然成为大量的稳拿经济理论的基础。以李嘉图的智力也愿意接受这样幼稚的胡说,并不是李嘉图的智力有问题,而是利益使然。

但是如果没有总量过剩的危机,那么为什么会有大批工人失业呢?按照萨伊定律,既然没总量过剩危机,资本家就不会压缩生产,只会把一种生产转移为另一种生产,也就没有非自愿失业,工人的失业都是自找的。

至此,稳拿经济学的目的究竟是探索经济规律还是辩护,就看的很清楚了。


[1]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o⊙)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瑟经济学(2.4)——资本的危机(自愿的失业):(新古典对失业问题的解释)
“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共产党宣言》

萨伊定律撇清了多数人贫困与危机之间的关系。只要有供给就会有需求,只要有卖就会有买,卖不出去是不可能的。萨依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但是,还是有卖不出去的情况啊,这怎么解释呢?稳拿的解释是,如果卖不出去,那就是供需结构不合理。比如市场需要土豆,某资本家生产了红薯,所以他活该破产,不幸的是倒霉的多半是小资本家。既然不存在全面过剩的可能,那么就不存在全面生产过剩式的危机,也就不会有因此造成的压缩产能,不存在因为全面过剩而导致的工人失业。换句话说,不存在工人想找工作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既然不存在全面过剩,就不存在非自愿失业。那么社会上的失业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稳拿的解释,是工人要求的工资太高了。即所有的失业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失业者拒绝接受与其边际生产力相等的报酬造成的。工人要求的货币工资高于资本家愿意支付的报酬。现行的货币工资的水平下,尽管劳动力的供给可能大于劳动力的需求,但还是难免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因为劳工之间存在公开的协议或者达成某种契约,拒绝接受低工资的工作。如果劳工都愿意接受较低的货币工资,那么就业量就可以扩大。这种失业尽管表面上看上去是不情愿的,但是就其实质而言仍然属于自愿的范畴,这种失业应该被列入“自愿性”失业的范畴。

按照他们的说法,劳资双方的工资议价决定着实质工资。因此,只要雇主之间存在自由竞争,劳动者中间不存在限制性的联盟,那么在劳动者情愿的情况下,他们就能够使他们的实质工资等于在此工资标准下雇主所雇人数的边际负效用。

然而,现实状况中,用工人不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资解释大规模失业,非常牵强。不是大批工人突然提高工资要求然后辞职,而是突然出现大规模的裁员潮。换句话说,不是大批工人集体炒老板,而是老板集体炒工人。大规模的失业,是老板压缩产能,不是工人集体头脑发热在工会的煽动下主动下岗。短时间内,大批工人失业,是不能用不愿意接受现有工资解释的。不是工人不愿意接受现有工资,而是老板突然不用现有工资继续雇佣工人了。为什么老板不能接受原有的工资水平继续雇佣工人?如果失业是工人要求的工资太高,高于老板认为工人劳动的边际效用,那么为什么老板们觉得工人劳动的边际效用下降?为什么所有的老板几乎在一夜之间,同时同步地做出工资过高的判断?为什么这种工资下降会有周期性?

这些都是无法解释的。

更糟糕的是,对工人来讲,苦难刚刚开始。工人一旦失业就很难找到原有工资待遇水平的类似工作。因为全社会的资本家几乎在一夜之间觉得他们的劳动不值钱了。到处都是堆积的商品,工人却囊中羞涩。老板做什么也不赚钱,索性停产,老板不生产了,工人的劳动也就不值钱了。或者说工人不能创造价值了,所以对老板就没有用了。

这时有人就指责工人要价太高,一个月1000美元找不到工作,一个月500美元难道还找不到吗?

稳拿经济学假设工人工资水平下降,老板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问题是,老板的需求与产品的销售有关,当销售情况不改善的时候,工人工资再便宜,老板也没有兴趣多雇人。资本不养吃闲饭的人,不论这个人的工资多便宜。这是现实社会用工的基本原则,而决不是只要工资便宜就多雇一个人,然后N+1个人干原先N个人的工作。

在到处压缩产能的时代,一个萝卜一坑,如果某甲少要了工资,某乙就会没有位子,少了某甲的失业,多了某乙的失业。对个人来讲,失业问题解决了。对全社会来讲,失业问题会不会并没有改善,甚至更严重呢?

面对某甲的竞争,某乙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会不会主动接受500美元的工资呢?老板考虑到某乙是老员工,于是保留某乙,但是工资减半。这时社会上就会出现虽然工资水平下降了,某甲也愿意接受,但是他还是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某甲的存在,成了老板压缩某乙工资水平和督促某乙努力工作的利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爱干不干,不干辞职,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就如同有纳粹集中营的存在,让多数德国人老老实实一样。对某甲来说,这就是所谓的非自愿失业,即愿意接受目前的工资率,却找不到对应的工作。对某乙来说,必须不断接受更低的工资,保住自己的饭碗,免得被某甲这样的人夺走。

这种工资下降的趋势,会最终下降到工人几乎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为止。这时如果老板还想继续压缩工资,工人就会选择辞职,去找能养家糊口的生计。这就如同农民逃荒。留在老家种地,多少还会有一些收成,但是却不够维持一年的口粮。如果榆钱、野菜、树皮、观音土能弥补不足的部分,农民就会选择留在老家;如果不能维持,即使还有微薄的产量,农民也会选择背井离乡。低于这个标准,对农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留在老家,挖地三尺也不够维持生活到来年收获,留下只有饿死,既然那样就不如出去另谋活路,甚至铤而走险。

如果资本家给工人的边际效用,低于工人谋生需要费用。这样的职位根本就不能算是有效的职位。如同农民对土地的产量有一个最低的要求一样,工人要求的工资有一个最低标准,即能满足其正常的劳动力生产循环。如果降低工资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工人就会选择相对较低的工资。如果降低以后,无法谋生,工人就会搞兼职。如果兼职以后还不能谋生,那就难免放弃这个所谓的就业机会,而去寻找其他能糊口的机会。

在稳拿的眼里,这也是“自愿失业”。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水平,还要工人接受,否则就是工人挑剔,这样的说法不是扯淡而是很无耻。工人是生产者,有那么多的产品卖不出去(尽管萨伊定律不承认这一点,却无法违背大众的常识),自己的工资却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即劳动力的再循环,这正常吗?

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中,上述工人的工资不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的情况不正常。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工资论,都与工人劳动力再循环挂钩。斯密认为,“劳动工资有一定的标准,在相当长的期间内,即使最低级劳动者的普通工资,似也不能减到这一定标准之下”,“劳动的货币价格,必然受两种情况的支配:其一,是对劳动的需求;其二,是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在斯密看来,对于需要靠劳动过活的工人,其工资至少须足够维持其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工资还得稍稍超过足够维持生活的程度,否则。劳动者就不能赡养家室传宗接代了。李嘉图认为,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的报酬。劳动像其他商品一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劳动的自然价格是使劳动者大体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裔所必需的价格。换句话说,劳动的自然价格取决于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价格。食物和必需品涨价,劳动的自然价格也上涨;相反,劳动的自然价格就下跌。劳动的市场价格则随劳动的供求不断变动,但一般总是倾向于自然价格。

在以后的理论中,工人工资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就很正常了。 

19世纪20至70年代工资基金说在英国十分流行。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由必要生活资料构成的工资基金是一个已定的量,这个量一方面从物质上限制工人在社会产品中占有的份额,另一方面又必定全都花费在购买劳动力上。詹姆斯穆勒(就是那个最早提出萨伊定律的人)说,工资决定于人口与资本的比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资本同人口的比例不变,工资亦不变;如果资本对人口的比例加大,工资即上涨;如果人们对资本的比例加大,工资即下落。工资基金表现为一个固定量,一个常数,工资的高低取决予工人人数的多寡。

按照工资基金说,不论工人创造的社会总大饼有多少,分给工人的量不变。现实社会中,不论是全社会还是具体企业,工资总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经济在繁荣期,商品销路好就要多雇人,经济在衰退期,商品没人要就要裁员,不裁员也要压缩工资。工资基金说违背了这些基本常识。

工资基金说的核心是想说明,工人工资低与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无关。工人人数多,所以工人工资低。工人吃不饱,是工人人口太多,只有控制工人人口才能改善工人生活。本质上,还是马尔萨斯那一套。

两种理论的变化与当时的经济主导权的更迭有关。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时代,工人工资主要用于支付食品消费。工人工资高,其实是地主收益高,资本家为此必须承担更多的成本。维护地主利益的《谷物法》鼓励粮食出口,限制粮食进口,导致英国国内食品价格相对较高,英国工人工资也必须较高,所以资本家怨声载道。等到地主阶级交出主导权以后,资本家成为工资提供者,农业资本家成为农产品主要供应者以后,工人的工资就与资本家的评价有关了,至于够不够维持工人劳动力再循环另当别论。

稳拿经济学把失业的责任推卸到工人不肯降低工资,把工人工资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推给人口规律,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几乎在一瞬间全社会的边际效用下降到工人无法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幅度?说到底,还是雇佣工人不挣钱。不挣钱的原因,是东西卖不出去,或者即使能卖出去,利润低到无法维持。但是,如果这样解释的话,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便难免暴露出来。

按照稳拿经济学的说法,工会是工人工资不能顺利下降以达到所谓就业平衡的最大阻力。稳拿经济学把工人失业的责任直接推给工会了。谁让你们团结起来和资本家作斗争了,现在失业了吧。问题是,历史上工会运动非法的时候,工会势力弱小的时候,那时工人的生活水平如果不是工人生活最困窘的时期,也并不比有工会以后的生活水平高。这怎么解释呢?再者,很多国家没有工会,或者工会很弱小根本不发挥作用甚至是黄色工会。这些国家的失业怎么解释呢?

资本家和他们雇佣豢养的经济学家顾左右言他了。

在资本看来,资本有剥削的自由,劳动力没有反抗的权利。在资本主义历史上,资本家一直要求镇压工会:雇用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两厢情愿、互利互惠的事情,工会是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害群之马。资本家教育工人说,要记住,我们镇压工会是为你们好。

对失业的第二种解释是摩擦性失业,即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不合理。本来需要种红薯的,但是出现了很多种土豆的。种红薯的人手不足,种土豆的找不到工作。或者本来是厨子不足,却培养了很多木匠。结果一边是大批人失业,一边是大批工作没人干。

实际上,这样的大规模失业很难持久。财富的金子塔的平级之间可以自由调节。只要不存在垄断,结构可以自动调节。种土豆改行种地瓜,木匠改行当厨子。每一个人大学里面学习的专业就一定与他工作的专业相对应吗?十有八九不是。毕业以后重头来,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这样的事情不是很常见吗?如果有足够的需求,木匠完全可以改行当厨子,一上来技术生疏不能颠勺,可以先切墩。原先切墩的去颠勺,原先颠勺的升任主厨。大批人员被吸收,菜的口味下降并不多。摩擦性的失业,难免存在,却很难在长时间保持高位徘徊。

在工业化社会尤其如此。“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1]流水线作业,全社会大分工,每个劳动者要求的专业技术水平都被下降到最低。机器取代了工资高昂的高级技工,大多数岗位要求的都是非熟练工,只有极少数的岗位要求高技术的技工。用极个别技工岗位供不应求的例子证明工业社会的失业问题是劳动者自己选错了行当,而不是社会总需求不足是站不住脚很扯淡的。如果一个社会要求主要劳动者是技工而不是非熟练工,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小作坊和手艺人是工业劳动者的主流。引申一步讲,如果这个社会已经是工业化社会的话,出现这种现象就说明工业化大生产停顿了。(事实上,停顿的原因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

此外,如果长期存在摩擦性失业,就应该出现空缺职位与求职人数大致相等的情况。某些行业工资水平上升,某些行业工资水平下降。但是,这显然也是违背我们的常识。因为在危机中,我们常看到的是全社会工资水平的全面下降,或者绝大多数职位工资水平下降同时个别职位工资水平上升,而不是涨跌互现的局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人同时选错了就业方向呢?稳拿经济学家提出因为政府干预,导致就业信息失灵,市场不能发挥作用。刚才推给工会,现在又把责任推给政府了。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济波动,很难持久。所以,一切真正的危机都源于工人的贫困。

社会金字塔的平级之间是可以自动调节的,但是上下级之间却不能自由调节。当社会需要的产品与资本家提供的产品不对称的时候,资本家能自行改变产品结构。当社会需要的劳动力与工人能提供的劳动力不对称的时候,工人能自动改行。但是当塔的上级不愿意投资和消费的时候,塔的下级却没有能力去代替上级投资或消费。这才是真正的困难。

市场在社会金字塔的平级之间是有效的,在上下级之间是无效的。这是稳拿经济学要回避的。因为如果要质疑这个金字塔的上下结构,那么必然质疑稳拿地位,以及他们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也必然推导出一部分人压迫、剥削另一部分人的结论。


[1] 《共产党宣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7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卢瑟经济学(2.5)——资本的危机(大魔头):(介绍凯恩斯主义)
“从长期看,我们都是死人。”——凯恩斯
凯恩斯是经济学界第二大魔头。他排不上第一,因为第一是马克思。
1936年,凯恩斯在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中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是产品做的出就卖得掉,有很大一部分产品注定无法消费,无法消费的产品的量随着贫富差距的增大而增大,如此必然导致资本家压缩生产工人失业。换句话说,贫富差距越大的经济体失业问题越严重。为了挽救资本主义,多余的产品需要政府帮助消费掉,甚至是浪费掉。
在凯恩斯的《通论》之前,经济学界的主导理论一直是“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政府的任何干预只会破坏均衡制造麻烦。换句话说,在胡佛因为不作为被撵下了台,罗斯福的新政已经搞了三年多的时候,在经济理论上,还是胡佛是对的,罗斯福是错的。任何试图干预经济的做法,都会受到经济理论的指责,都难免承担以正统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由稳拿控制的舆论的压力。
如果放在其他任何年代,凯恩斯的理论都不会如此脱颖而出。事实上,在凯恩斯以前不止一位经济学家提出贫富差距与经济危机密切相关,但是这些人都没有达到凯恩斯的影响。这就如同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放在任何其他时代都会湮没在历史大潮中,唯有在戊戌变法前夕出现,才会历史留名。
1929年开始的大危机几乎把资本主义逼上了绝路。这次危机与众不同的并不仅仅在于广度和深度空前,而且在于其持续时间之久。与以往突如其来,自然痊愈不同的危机不同,这次危机在发生了三年之后,不但没有痊愈,而且恶化了。1932年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惨的一年。1930年4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联邦失业人口普查,大约有300多万失业人口。1932年初,失业人数已超过1500万-1700万,大约是当时全美国人口的15%左右,1932年9月《财富》杂志估计,不包括1100万户农村人在内,全美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如果有兴趣,读者可以去读《光荣与梦想》,看看当时多数美国人惨到什么地步。
不仅是美国,世界范围充满了危机和动荡。日本为了转移矛盾,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魏玛德国遭遇经济危机后,阶级矛盾迅速尖锐化。共产党的影响迅速增长,资产阶级已经无法用议会制来统治。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负责组阁。从此,纳粹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军事实力迅速扩张,失业现象消失,社会蒸蒸日上,开始了12年疯狂的历程。可以说,1929年的大危机注定了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和1939年开始的世界大战。
与此同时,苏联从1928年开始,逐步实行五年计划。到1933年,苏联基本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化基础。卫国战争爆发时,德国吃惊地发现苏联生产的T34坦克性能全面超过德国3号和4号坦克,而且产量惊人。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化,苏联人的命运可能和苏族人类似。
凡事就怕比,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与几乎没有失业同时经济迅猛发展的苏联对照,每一个西方政治家都感到资本主义制度压力很大。
按照传统经济理论,只要什么也不做,经济自己就会好转。胡佛坚信这一点,结果失业率不仅没有下降,而且不断攀升。(多说一句,坚持政府不要干预的人,真应该好好回忆一下那段历史。)最后被罗斯福撵下了台。罗斯福上台以后,也是两眼一摸黑,不知道该做什么,却知道必须要做些什么。罗斯福搞了三年新政,经济取得了好转。但是这个时候,就有人开始反对罗斯福了。罗斯福后来曾经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虽然罗斯福不欣赏凯恩斯,但是凯恩斯却为全世界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合法性,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市场经常无法自我完善,“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需要“看得见的手”去辅助。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以上是学术的说法。换成白话文的话,就是社会消费能力决定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决定资本家供给多少,资本家供给多少,决定他雇用多少工人。有人买得起,产品有销路,资本家才生产。资本家生产,才会雇人。如果没人买东西,资本家生产赔钱。这时工人工资再低,资本家也不会雇人。社会总需求不足,所以就会有工人失业。不是工人要的工资太高,而是社会不需要这些劳动力。工人失业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要资本家增加雇员,改善就业,就要提高社会有效需求水平。
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所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此时才有利可图),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凯恩斯认为,利息率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越强,利息率就越高,而高利率将阻碍投资。这样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存在流动偏好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将产生大量的失业,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把凯恩斯的理论之中的人们换成有钱人,一切就好理解多了。再次翻译一下,社会总需求决定于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人越有钱,个人消费数量绝对数越多,与总收入相比的相对数越少,所以指望有钱人消费是没戏了。投资品的需求决定于生意赚钱不赚钱和利率高低。投资到一定程度以后,如果社会总需求不足,做出来也没人要,所以投多了也不赚钱。(对垄断资本来说与其扩大生产薄利多销,不如压缩生产哄抬物价)当投资的利润还不如利率的时候,资本家就都不投资了,持币观望,转而存银行吃利息。如果这个时候利率高,那么投资就非常少了。(杯具的是,经济危机的时候,往往企业倒闭,银行破产,到处都钱紧。对企业来说,能借到钱就可能渡过难关,借不到就完蛋,所以实际利率往往非常高。这时大家都退出实业,去放高利贷)。投资不赚钱,放高利贷很赚钱,大家就都不投资实业,对投资品也就没有需求了。消费不足,投资也不足,产品生产出来没人要。结果就导致了大批失业,形成生产过剩型危机。
说来说去,归根到底,其实还是消费需求不足。因为投资需求归根到底完全仰仗消费品的销售情况。凯恩斯后面啰里啰唆说投资的问题,根源在于萨伊定律认为资本家有钱不是消费就投资。尽管萨伊定律是幼稚的胡说,从学术的严谨性出发,为了驳倒萨伊定律及其衍生物,必须把事情说明白。
有人说《通论》难读,其实好读就邪门了。凯恩斯的理论的基础是稳拿经济学,稳拿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所有社会成员经济地位相等,市场有效。现在要在不承认社会成员经济地位有差别的前提下,证明市场有时无效。这就如同本来是承认1+1等于2的数学,证明有时候1+1未必等于2一样。本来很简单的道理,一旦用维护稳拿地位的稳拿经济学的理论阐述,就要绕来绕去,让人头大一圈。
凯恩斯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贫富差距造成的消费倾向下降:“我们所生活的经济社会,有两个显著的缺点:第一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第二个是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不尽公平合理。……的确有社会以及心理的理由,可以替财富与所得之不均辩护,但是不均得像今天这样厉害,那就无法辩护了。”但是,他不希望建立所谓牺牲自由的集权国家。他希望资本主义做出一些牺牲,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这种牺牲,就是通货膨胀的代价:“当今集权国家的制度似乎解决了失业问题,但那是以牺牲效率和自由为代价的。除了短暂的兴奋期外,失业现象与今天资本主义式的个人主义有不解之缘。不过如果我们能对事业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或许可能医治这一痼疾,同时又保留了效率和自由。”他预期到了通胀的代价,不过从长期看,我们都是死人——眼前的事情火烧眉毛,如果眼前的事情都解决不了,还考虑身后的事情干什么?
面对大萧条时需求不足和严重的失业现象,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凯恩斯的解决方案就很直接:一个是政府投资或者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一个是利率下降使持有现金不划算。他自己比喻说,让财政部把旧钞票装到玻璃瓶里,和垃圾一起埋到废弃的矿井中。然后,由资本家雇佣工人挖出来。他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桥梁、大坝等公共项目,雇用失业人员。这批人就业后用领取的工资购买食品、衣物等商品,从而刺激了对这些商品的需求,生产这些货物的厂家又会雇用更多的人。这些就业人员又刺激了另一轮的需求,增加了另一些人的就业。(这种所谓的一轮刺激另一轮,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此外,政府不断用钞票增加投资或消费难免引发通货膨胀,这就造成实际利率下降。既然手中的现金不断缩水,有钱人必然就会增大投资,他们增加投资,就可以拉动就业。
然而,现实世界的事情并不这么简单。现实世界中的方案要有理论性,还要有可行性,具体操作中还要保证方案按照预期的目标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发生偏差,最微小的细节可能成为最致命的环节。凯恩斯主义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官僚集团与资本之间的矛盾从资本诞生的那一天就存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都是为这种争斗提供理论依据。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的争论,从本质上看,就是资本家与神职人员、地主和官僚的争论。最终的争论以“市场能自动调节,政府不要插手,大社会小政府是最理想的模式”为结论而收场。换句话说,在理论上资本赢了,官僚输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危机,证明了市场的局限。为了挽救资本主义和私有产权,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另一方面,凯恩斯无疑给官僚集团压制资本提供了理论依据,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从罗斯福的时代开始,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张。官僚集团逐步压倒了议会和最高法院。这有军事政治方面的种种原因,但是凯恩斯的理论在官僚集团扩张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在政府干预经济的具体操作中,政府财政的投入方向往往并不与需求和支付能力挂钩,而是与利益集团的政治能量挂钩。比如,美国政治中很出名的“滚原木”和“分猪肉”原则,在凯恩斯主义以前就已经存在。现在盘子更大了,出现的结果不是穷人获得更多的照顾,而是利益集团有更多的猪肉可以分。不是削弱现有既得利益集团,而是强化既得利益集团。在号称全球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中,尽管投入大量财政资金,但是大量人口的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都差强人意。许多人吃得很糟,穿得很糟,住得很糟。
财政是公器,公器就可能被私用。公器私用越严重的经济体,财政刺激经济的效果越差。资本家有可能根本不必雇佣工人开采货币矿,财政部的官僚也不必安排人埋钱。资本家只要象征性的花点小钱,财政部的官僚就直接把财政拨款划拨到他们的账户了。这是凯恩斯在他的货币矿的设想中没有想到的情况。
另一方面,资本家获得这些利润以后未必会增大消费或者投资,更大的可能是进行大规模的投机。由于利率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负利率,资本家和官僚不再持币观望,而是把大量的货币注入经济循环。但是他们注入货币的方向却并不是实体产业投资,而是大规模投机能源粮食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或者囤积兼并土地。于是,物价、地租暴涨。对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就业困难稍稍缓解,通货膨胀步步紧逼,存款大幅缩水,龟速爬行的工资追不上骏马一样奔腾的物价。
凯恩斯主义是用通胀换就业,后遗症就是通货膨胀。公器私用越严重的财政体系,财政刺激经济的效果越差,乘数效应越差。达到同样的刺激效果消灭同样的失业人口需要投入的货币越多,通货膨胀的后遗症越严重。解决就业事倍功半,刺激通胀却立竿见影。按下葫芦瓢起来,葫芦未必下去,瓢先起来了。虽然“从长期看我们都是死人”,“我死以后哪怕洪水滔天”,但是如果“我”还活着的时候就是洪水滔天,那就很不爽了。
凯恩斯意识到资本主义最大的问题的根源在贫富差距,却想找到一个既回避问题的本源,又能缓解矛盾的解决方案。他没有意识到公器私用的作用,也没有意识到对垄断资本来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也不见得增加投资扩张产能,更没有意识到对有钱人来说“投资”不仅仅局限于生产性投资也包括各种投机,财政刺激和随后通货膨胀直接加剧贫富差距。运用凯恩斯主义的结果,不但没有消灭本来试图消灭的危机,反而酝酿了更大的危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并不能“标本兼治”,充其量只能治“标”,同时使“本”恶化。在公器私用严重的经济体中,凯恩斯主义甚至可能成为经济的毒药。
凯恩斯主义背书了官僚和利益集团的公器私用,资本的势力显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另一方面,公器私用和通货膨胀给反对凯恩斯主义的人留下了口实。迟早会有人挑战凯恩斯,挑战他的人注定历史留名。
挑战凯恩斯的人,就是号称“二十世纪第二大经济学家”的弗里德曼(他只能称为第二大,第一大经济学家是凯恩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25 09:58 , Processed in 0.09347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