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崇新岳 于 2014-1-28 20:11 编辑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1326)/评解之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1) 对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少人认为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是“强调精神的作用,忽视物质的作用”,而认为邓小平理论是“注重现实,讲求实际,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这样的结论,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或者是从仅仅“说说而已”理论家、学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可是如果从当事人的角度,或者从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干家、政治家、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却又是另外一种结论。对于那些“实干家”来说:毛泽东思想是“创业者”的思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守业者”的思想理论。 现在有一门很时髦的学问,叫做“经营管理学”,讨论的主要课题就是“员工激励机制”。所谓“员工激励机制”,本质是一种物质刺激的方法,探讨怎样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或考评,然后根据考核成绩来进行奖励或惩罚,有重大成绩的多发奖金,有重大错误的要扣工资。对官员的考核也是一样,制定某种指标来考核官员的政绩,指标完成好的官员提升重用,指标完成不好的官员则不提升不重用。 现在时髦的术语“员工激励机制”,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论功行赏”、“奖勤罚懒”。1975年邓小平搞“全面整顿”,用的就是这种“员工激励机制”。对于工人,用“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物质刺激办法,干得好发奖金,干得不好扣工资;对于干部,用“论功行赏”的物质刺激办法,用生产指标来考核干部,生产指标完成好的干部提拔重用,生产指标完成不好的干部,就要坐冷板凳靠边站。 邓小平的这一套“论功行赏”、“奖勤罚懒”的办法,确实非常有效,一下子调动起干部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生产一下子就上去了。用物质刺激来发展生产,的确是一抓就灵,立竿见影,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不这么干呢?有人因此评论毛泽东只懂革命,不懂经济。但事情真是那么简单吗? “论功行赏”也好,“奖勤罚懒”也好,搞这一套物质刺激的办法,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手头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物质财富,具有一定的人员队伍。你有了一些物质财富,并掌握这些财富的分配权,你才可能搞“奖勤罚懒”;你有了一定的人员队伍,并掌握这支队伍的领导权,你才可能搞“封官行赏”。 假如你是一个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你在创业之初,哪里有钱去奖励别人呢?而且,对于一个从零开始的创业者,开始时必然是既无钱财,也无名气。这时候有人来跟着你干,你已经烧高香了,想把人家留住都不容易,哪里还敢“罚”人家呢?再说,创业之初,公司也就是三、四个人,根本没有什么官职可以“封官”的。【待续】 *****下接《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1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