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110|回复: 331

两岸文化交流,每日荐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6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墨涵 于 2009-6-6 00:35 编辑

今天在群里(已经是昨天了)被AC的网友追着推荐书读,说来惭愧自己并未读多少书,只是爱好收藏。以前收藏纸版,现在喜欢电子版的,只要是好书,一样爱不释手(爱不释眼--电子书拿不到手里^^)。那就推荐一些文学、哲学、历史、经济、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不大会引起大家争议的书。有的是新书,有的是旧书,大家随意。感兴趣可以去买来读或搜集网络电子书来读,然后来这里交流读书心得,也算是雅事一桩。这个浮躁的时代能静下心好好读读书的人不多,能做到好好读书的人肯定会有收获的,如果能有些灵感写些自己的东西,那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那就从今天开始吧!2009年6月6日,一生中唯一的一天开始!



《中国的大转型》 新星2008版 (萧功秦 著)【感谢oyang2004提供信息】

封面

封面



【作  者】 萧功秦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
【版  次】 1版
【页  数】 462页
【I S B N 】    9787802254305
【内容简介】
从八〇年代的新权威主义到九〇年代的进步的保守主义,这是关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路向寻求和思考。
所谓的新保守主义,就是在尊重现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重新肯定传统价值系统以及权威的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缓慢渐进地推进现代化变革。这种新保守主义具有民主与现代化的导向性,因而与传统的保守主义不同。
【目录】
导言
中国变革史三论
从千年史看百年史——从中西文明路径比较看当代中国转型的意义
百年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邓小平新政
中国转型体制演变过程的历史诠释
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与问题
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发展中的优势与问题
探索转型政治学之路——关于《中国转型体制演变过程的历史诠释》一文的答客问
转型期社会各阶层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
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
从新制度主义看发展中国家的腐败与苏丹化现象
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地方庇护网政治
从政治发展角度看党内民主论
关于中国渐进民主路径的若干思考
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
中国变革的文化视角
百年变革中的三种思想选择
20世纪中国观念型知识分子的崛起
新世纪的反思:与乌托邦理想告别
思想史的魅力——为什么思想史对于政治是重要的
大转型时代的文化浪漫主义——我的同屋奥莱弗的故事
一个美国保守主义者眼中的中国变革——与墨子刻教授的谈话
现代化变革中的文化与制度——与朱学勤教授对话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及其政治影响
世俗化与无根化:变革时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当今中国的中产阶级与知识分子
体制内与体制外:变革时代知识分子的角色定分
转型社会的边缘知识分子——从一个美国边缘知识人团体说起
国际,两岸与民族主义
认识美国的另一面:彼岸归来的随想
民族主义、儒家文化与中国的未来——与澳大利亚记者马利圣的谈话
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
附录1回顾我的思想历程——《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自序
附录2在天涯社区与网友交流录

----------------------------------------------------------------------------------
【声明】本帖非广告贴,如觉不妥可删除,书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人和AC无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涵 于 2009-6-6 07:59 编辑

《地下铁》 人民文学2007版 (几米 绘))【感謝duhaoshhao提供信息】

dixi1.jpg
【作  者】 几米 绘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
【版  次:】 1
【I S B N 】 9787020061723
【编辑推荐】
社会高速发展,来来往往的地下铁路成为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生活的缩影,从入口到出口,地下铁路将你从起点带到终点,抑或是另一个起点。
【内容简介】
一个失明的小女孩,在15岁生日当天,决定一个人在城市里探险。她战战兢兢地搭乘地下铁,从一个陌生的小站出发,前往另一个陌生的小站。旅途中,她一边回忆、拼凑、感觉、摸索这被黑暗笼罩的世界,同时也感受到新的希望、新的方向,和新的生命力。随着小女孩的步伐,我们逐渐看清“地下铁”蕴涵的黑暗世界,也看见潜藏在黑暗中的质疑、希望与美丽幻想。
  本书作者以绚丽的色彩和诗句般的内心读白,为读者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阅读诗意,并通过绘图与文字的双重方式向读者进行述说与沟通,带领大家共同去寻找心中点滴的亮光。
【作者简介】
幾米,绘本作家,1998年开始创作。作品风靡两岸三地,美、法、德、希腊、韩、日、秦等国皆有译本。学界和媒体多次以“幾米现象”为主题分析讨论。《Studio Voice》杂志选为亚洲最有创意的五十五人之一。
【书摘】
天使在地下铁入口
  跟我说再见的那一年,
  我渐渐看不见了。
  十五岁生日的秋天早晨,
  窗外下着毛毛雨,
  我喂好我的猫。
  六点零五分,
  我走进地下铁。
  ……
dx2.jpg
dx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墨涵为茶馆的两岸朋友做了一件富有意义的好事,使大家在这个烦躁的时代,可以静下心,去追求满足精神上的饥渴,去提升自己的养分,是一件惠及所有AC会员的大好事,谢谢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好書哦,現代的人讀書時間都是越來越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推薦一本,看完後更加了解民國當時的概況,推薦給對民國史及憲政發展有興趣的兩岸網友!本書還有下冊編纂中。^^
========================

《真假共和︰1912中國憲政實驗的台前幕後(上)》
真假共和.jpg
作者:朱宗震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ISBN:9787203061168

【內容簡介】
辛亥革命那一代人,既沒有涌現傳統社會諸葛亮、劉伯溫式的深思熟慮的謀士,也沒有出現對路線、政策、策略進行嚴密分析的現代英雄。中國文化中的智謀之士,在那一代中竟然沒有出現。
我們現在知道,革命黨人的所有計劃都沒有實現。宋教仁以合法的政黨競爭獵取政權的計劃,被袁世凱破壞。孫中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計劃,由于沒有基本的穩定的政治局面,也無法實施。激烈派主張的二次革命由于革命黨人的渙散遭到慘改,即使後來的三次革命也沒有成功。但同樣,袁世凱希望維護自己長期統治的計劃,也沒有實現。梁起超期望的開明專制更是遙遙無期。
這是一段令人緬懷的悲情的歷史。他們都是失敗的豪杰。

【目錄】
自序
序章
大人物
1.三顆政治明星
2.開國紛爭︰革命黨的權力布局
3.妥協之下︰共和三岔口
第一章 短命內閣
1.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
2.大借款風波
3.唐紹儀出走天津
第二章 練習民主,練習自由
1.風起雲涌話政黨
2.手握重權參議院
3.言論自由惹沖突
第三章 軍權和多元化的地方政治
1.黃興和南京的爛攤子
2.程德全、張謇聯手穩定江蘇
3.軍民分治還是地方自治
4.梁公高足︰雲南都督蔡鍔
5.東南鎖鑰︰陳其美在上海
第四章 第二次內閣風潮
1.陸徵祥︰不經意做了冤大頭
2.參議院︰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3.軍警︰以保衛共和的名義干預政治
4.穩健與激進︰同盟會在分化
第五章 張案始末︰民初政治生態的縮影
1.黎元洪、張振武與湖北風潮
2.張振武之死
3.不了了之的彈劾政府案
4.戴季陶和章士釗的分岐
第六章 穩定、建設成了主旋律
1.宋教仁︰有總理之才的年輕人
2.國民黨︰迷茫時分的選擇
3.孫袁會談︰合作背後有權謀
結束語
民國元年大事記
下冊內容概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推薦一本,看完後更加了解民國當時的概況,推薦給對民國史及憲政發展有興趣的兩岸網友!本書還有下冊編纂中。^^
========================

《真假共和︰1912中國憲政實驗的台前幕後(上 ...
MinNan 发表于 2009-6-6 12:02

闽南兄看过。看图片,这本书应该是简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兄看过。看图片,这本书应该是简体的。
SayHello 发表于 2009-6-6 12:07


是簡體版沒錯,俺現在經常從網路訂購大陸的書籍,因為比台灣便宜很多。
不過俺其實還是習慣閱讀繁體書,可惜大陸很少出繁體版的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书局好像出过很多繁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我喜欢,谢谢推荐好书,我还是喜欢纸质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華書局出古籍为主,当代的历史政论研究书籍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涵 于 2009-6-6 14:19 编辑

《可不可以天天出去玩》 上海锦绣文章2009版 (弯弯 著)  【感谢duhaoshuhao提供信息】



k1.jpg


【作  者】 弯弯 著
【出 版 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版  次】 1
【页  数】 185
【I S B N 】 9787545202601
【编辑推荐】
      趣味自由行,偷笑出发中。
  Blog天后、超迷糊的弯弯,这次要带你一起上山下海、飞檐走壁、环游世界。你前所未见、精彩刺激、难以置信的旅行妙事,全在弯弯这本新书中。没有正经专业的旅行专业知识,只有迷糊的小人物的生活趣味。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台湾部落格天后弯弯的著作,她在书中分享她在台湾、日本、泰国、中国大陆、香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旅行时的有趣经历,虽然没有正经的旅行专业知识,但书中令人捧腹大笑的插图及其生活趣事不但令你放松心情,更让你发出会心微笑!
【作者简介】
弯弯,Blog天后,上班族最佳心情代言人,Blog开站至今,累计浏览人次超过一亿,是台湾现今浏览人次最高及第一个破亿之Blog,荣获第二届华文Blog大奖“最佳生活趣味部落格”。三本个人创作《可不可以不要上班》《6868,一起翘班去》《可不可以不要上学》,总销售已突破100万本,掀起狂热的“弯弯风潮”。“几乎每个年轻人都看过的弯弯”——已成为今年出版界最大奇迹,因此获选为金石堂书店“2005年度出版风云人物”,并获书店及媒体票选为两岸现今最重要之十大作家。
【目录】
到苗栗采草莓
到新竹内湾看萤火虫
到新竹北埔擂茶
到阿里山看日出
到台南七股参观盐博物馆
本来要环岛之宜兰&花莲
弯弯旅行小叮咛1
初体验
第一次泛舟
第一次玩油漆
日本-[京都]
出差!关西机场
寻找转接头之旅
弯弯旅行小叮咛2
日本-[冲绳]
和弯娘第一次到冲绳
美丽的海族馆
日本远匠的英文
有中国风的首里城
到冲绳的文化村—王国村
好吃的美食
弯弯旅行小叮咛3
泰国
书展活动VS.泰国公主
惊险的按摩
东方威尼斯—水上城市
泰国英语学习中
泰好逛&泰好吃
弯弯旅行小叮咛4
大陆-[北京&广州]
宣传讲座趣事
香港
精彩三日游
马来西亚
无缘的摩天轮
新加坡
新加坡是城市花园













PS:赶着今天开张,多推荐几本,另外一个原因是再过两天要出差,上网不方便。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涵 于 2009-6-6 14:34 编辑

《私人阅读史1978-2008》 深圳报业集团2009版 (胡洪侠 张清 主编)【感谢oyang2004提供信息】

私人.jpg

【作  者】 胡洪侠 张清 主编
【出 版 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版  次】 1
【页  数】 397
【I S B N 】 9787807091677

【编辑推荐】30年的生活也许并不夸张到惊天动地,但回望之间,已然听到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的回响;30年间中国人知道的一切也许超过了以往的世世代代。

【内容简介】
       阅读在这30年中首先是以改变生活的面目出现,当财富和新的梦想向着每个普通人招手的时候,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寻找向新生活靠拢的最佳路径。高考制度的确立更是为功利阅读打开了一扇大门,而学位论文、职称评定等等事关房子与票子的世俗考量,又无不改写着“读书无用”的老话,读书大到使国家振兴,小到使生活富足,这些可爱的目的性,恰恰是阅读改变生活的最初动力。那些生于荒僻乡野的读书人,那些在底层挣扎的穷苦书生,正是在书本的召唤和知识的阳光照耀下走向城市,走向耀眼的人生。其实,讲读书改变人生,还有一层意思在于,通过读书,通过密密麻麻的语词的世界,国人的视野被最大限度地拓宽了。讲世界是平的,讲世界变小了,大约就源于知识与信息以书刊的形式在全球的空前的流通。通过阅读想象或体验那些遥远的世界,使平凡人生具有了无与伦比的丰富性。30年问中国人知道的一切也许超过了以往的世世代代。尤其是好奇心驱动下的阅读,使“知”与对“知”的谈论,获得休闲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愉悦与欣快。功利阅读极大地改变了人生,而休闲阅读又极大地丰富了生活。
这是中国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推出的第一本回顾阅读历史的图书,也是第一本关于书的书。该书收集了吴恩、李银河、沈冒文、周国平、吴晓波等34位国内一流的文化界专家的私人阅读史,回顾了30年中国出版的及在时代大背景下文化的变迁。该书有较深刻的阅读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
【目 录】
阅读的阳光(代序)
陈思和
陈思和书单
我的私人阅读史
刘苏里
刘苏里书单
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年
张冠生
张冠生书单
通过读书开始自我再启蒙
王鲁湘
王鲁湘书单
阅读趋向个人化
沈昌文
沈昌文书单
“要始终在夹缝里奋斗”
李景端
李景端书单
为中国读者“打开一扇窗”
李辉
李辉书单
书的价值不在是否畅销
谢泳
谢泳书单
一时想不起哪本书对我影响最大
吴思
吴思书单
一场为了寻找世界观的阅读
孟宪实
孟宪实书单
思潮逐次过思想沉下来
陈子善
陈子善书单
打破读书“等级制”是最重要的变化
止庵
止庵书单
把“我”和“我们”分开
秋风
秋风书单
哈耶克是我的出发点
扬之水
扬之水书单
为年开三部书
许纪霖
许纪霖书单
年来的阅读不断分化
陈平原
陈平原书单
怀想年前的“读书”
贺卫方
贺卫方书单
在阅读中思考社会的走向
梁文道
梁文道书单
在香港读内地的书
范景中
范景中书单
我对书籍抱着感恩的态度
江晓原
江晓原书单
我的年私人阅读史片段
李银河
李银河书单
没能成为“守望者”,至少不是“螺丝钉”
翟永明
翟永明书单
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周国平
周国平书单
我的写作来源于读书中的思考
朱正琳
朱正琳书单
年来与很多书相见恨晚
徐晓
徐晓书单
不再因为一本书而把自己颠覆
毛尖
毛尖书单
从手抄本到电子书
刘兵
刘兵书单
阅读:得益于经意与不经意间
吴晓波
吴晓波书单
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向未来
秦朔
秦朔书单
以阅读证明无知之无限
徐敬亚
徐敬亚书单
读到最后,张开翅膀飞
徐友渔
徐友渔书单
专业阅读与爱好阅读相结合
曹意强
曹意强书单
在中西比较的阅读中走进艺术史
殷双喜
殷双喜书单
让阅读回归传统与经典
杨争光
杨争光书单
“两本中国书”和“一个中国人”
编馀零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破产的美国——美国这样搞垮全球经济 作者:(美)施科劳克 著,黄蔚,刘继奎 译        【感谢duhaoshuhao提供信息】

【作  者】 (美)施科劳克 著;黄蔚,刘继奎 译
【出 版 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I S B N 】 9787500683865
【页  数】228
   全球信贷危机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金融市场受到冲击,第二阶段,金融市场问题对美国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第三阶段,信贷危机的冲击将从美国蔓延至其他经济体。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当前这场信货危机是50年来,甚至是1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且信贷市场“动荡多久”,经济衰退就会“持续多长”。
  目前,美国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包括:
  美国经济放缓直接导致美国减少从中国的进口;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中国的外汇储备和商业银行投资于美国证券等资产贬值;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股票市场造成影响。
  输出通胀 转嫁危机 波及全球
  当前这场信贷危机是50年来,甚至是1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且信贷市场“动荡多久”,经济衰退就会“持续多久”。——格林斯潘
  贝尔斯登轰然倒塌,雷曼破产,美林被售,房利美、房地美国有化,AIG被接管……更为震撼的是,美国将投入7000亿美元来接管这已经形成的不良证券资产,接着欧洲政府继美国政府之后开始对自己的银行系统开始拯救,接下来各国都开始通过种种手段来挽救这场由美国开始引发的全球性的危机,但是危机到底什么时候结束仍未可知。
  该书的纪录片版本《信贷危机》(Maxed Out)上映后反响极其热烈,获得西南以南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内容简介】
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和真实故事揭露了形成这次信贷危机的真实内幕。
  本书带你了解失控的美国金融产业如何诱使消费者掉入债务陷阱,使自己深陷经营危机,甚至拖累美国与全球经济。
  举债消费与投资的生活方式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进了巨大的全球债务链之中。
  人们谈虎色变的次贷危机只是序曲,现在的危机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债券品种,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债务危机!
  在过度的信用膨胀之后,美国将何去何从?
  危机当前,美国政府干预的基本倾向是输出通胀,转嫁危机。
  这次美国的信贷危机影响巨大,或许必须靠全世界来买单。
  不论你是不是投资者,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向都将与你息息相关。
  请别将信贷危机当成别人的家务事!
【作者简介】
詹姆士·D·施科劳克(James D. Scurlock),美国导演、制片人与作家。曾就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从小就对商业怀有高度兴趣,施科劳克从中学开始阅读《华尔街日报》,也遍览商业人物的传记。他曾就读于沃顿商学院金融系,在校期间效仿心目中的商业英雄而创业当老板,投资多家餐厅,结果却创业失利,欠下大笔债务,只好从沃顿商学院辍学,将父母供应的学费与生活费,以及祖父留下的遗产拿去还债。
  离开沃顿商学院之后,施科劳克创办了一份杂志《餐厅投资》(Restaurant Investing),并为多家杂志撰写文章。随后他投入电影制片工作,拍摄的第一部影片《风云父母》(Parents of the Year)赢得多个奖项,并被25个以上的影展选为正式播放影片。
  曾经也是个卡奴的施科劳克,深深体会到美国债务问题之庞大荒谬,因此拍摄了《信贷时代》(Maxed Out)这部纪录片,是他第一部长篇电影,上映后反响热烈,并获西南以南电影节(South by Southwest)的评委会特别奖,于是他进一步细化了拍片过程中遇到的人物情节,并加入更为深刻的分析与反省,最终著成此书。


【目录】
前言
1 银行神话
2 信用卡的胜利
3 入侵校园
4 银行的VIP
5 以效率之名
6 讨债这一行
7 信用调查与个人资料
8 破产的权利
9 社会版的悲剧
10 穷人的银行
11 国债谁买单?
12 全球举债成瘾
13 解决之道
作者附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沒有電子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14# SayHello 米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推薦好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网事2008》 中国社会科学2008版 (张鸫、王刚编著)【感谢duhaoshuhao提供信息】
你.jpg

【作  者】张鸫、王刚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版  次】1
【页  数】239
【I S B N】 9787500472643
【内容简介】
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系列重大公共事件引发一连串网络大事件,愤激、呐喊与宽容、理性交织,鲜花、自由与匕首、挟持共存。互联网络深刻介入重大公共事件,影响和改变着事件发展,中国网民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历史进程,用网络力量推动中国发展,完成了从非主流到主流的嬗变。

【目录】
第一章 馒头方圆:假新闻拷问网络公信力
第二章 艳照风波:裸露背后的集体窥私
第三章 网络公民:用网络力量推动中国
第四章 华南虎照:折射社会信任危机
第五章 人肉搜索:很强很暴力&亦正亦邪
第六章 兰董姐姐:炫闹剧下的精神裸奔
第七章 反击CNN:网络时代的理性抗击
第八章 红心爱中国:网聚爱国热情进发
第九章 汶川地震:灾难见证中国网民成长
第十章 封杀王老吉:善用网络民意的营销传奇
第十一章 瓮安俯卧:网络考验政府信息公开
第十二章 奥运盛宴:我们的网络主场
第十三章 网络雷词:撼倒一大片的流行语
后记
【书摘】
第一章 馒头方圆:
  假新闻拷问网络公信力
1月3日,一则“馒头标准须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流传,舆论一片哗然,随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辟谣。今年以来,前脚网上爆出新闻,后脚有关部门就辟谣澄清的事件越来越多,小到花边新闻,大到国家要事,网上假新闻四处流窜,能把蚂蚁变为大象,把圆的说成方的。网络业已成为假新闻的重灾区和放大器,片面追求点击率成为造假的作恶之源,辟谣批谣也成为一种网络常态。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对网络的公信力,进行深刻检讨和反思,关注起假新闻背后的真问题。
  事件回放
  馒头是圆还是方?
2008年1月3日,一则题为《国家发布馒头标准:应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扩散传播。该消息称,从2008年1月1日起,小麦粉馒头的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对馒头的形状、体积等都作了具体要求,馒头必须是圆形或椭圆形,形态完整和美观……一时间,网上舆论一片哗然,“挟国家标准以令天下馒头整容”、“不给方馒头留生路”等讽刺之声纷纷而出,许多网友都表示了不解和困惑。
据不完全统计,当日约有120家网站转载该消息,在百度输入“馒头标准”一词,相关网页、评论、跟帖竟然高达360万条。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加入大讨论。许多网站还开展了网上调查,网友回应相当热烈。腾讯网关于“馒头只能圆不能方”的调查显示,在5万多名投票网友中,66.55%的网友(约3.4万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大笑话”,“不知道制定者怎么想的”。另有18.04%的网友选择“不用讨论了,肯定是假新闻”。另一门户网站调查也显示,95%的网友对馒头新标准不予支持。网上舆论基本上呈现“一边倒”。“馒头统一外形,完全没必要!老百姓更关心的是馒头质量和卫生”、“我喜欢吃馒头,从小到大吃的方馒头。我都30多岁了,不是弱智,接受过国家高等教育,还认识馒头,知道好坏”……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的甚至还将批评的矛头直指制定标准的相关部门,认为这是在“玩标准化游戏”,是在为某些馒头企业“代言”。“今天是馒头标准,明天是不是还会有包子标准、油条标准、油饼标准、豆腐脑标准”,“如果那些不符合标准的馒头改头换面,以馍馍、烙饼等化名出现,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正当网友对“馒头方圆”激烈讨论得不亦乐乎之际,1月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澄清说,“规定了馒头形状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该委员会网站也刊出《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有关情况介绍》进行澄清说,标准全文未对小麦粉馒头产品的形状作任何具体规定。馒头标准规定,小麦粉馒头要外观形态完整,色泽正常,无黄斑、灰斑、黑斑、白毛和粘斑等缺陷,无异物,只是在产品感官质量基本要求方面提出限制性要求。同时,网站上也登出该标准的全文。这份编号GB/T21118-2007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于2007年10月16日发布,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标准为国家推荐性标准,只是一种指导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称,制定馒头标准,“旨在规范行业生产,提高馒头食品加工的质量与卫生水平,而不是单纯地对馒头的形状大小做出限制,说馒头只能圆不能方,更是纯属无稽之谈”。有位馒头生产企业人员说,“人们在市场上经常看到,有的馒头白似雪,有的馒头硬似石,还有的馒头比面包还松软。至于内在的质量到底如何,一般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制定一整套标准还是很有必要的。”
  各方声音
网友“旺仔小馒头”:馒头国标,堪称2008年第一个经典笑话!
网友:一个让卖馒头的都觉得可笑的国家标准,为何却骗倒了众多媒体和无数网民?我想是因为他们对现在的互联网太依赖了。要知道“三人成虎”,一篇假新闻你复制我粘贴,传来传去就让人信以为真了。
网友:对于假新闻,我们当然深恶痛绝,可从假新闻中引发的一连串的问题和焦虑,却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何没有人说出这是“皇帝的新衣”,为何我们的神经如此的脆弱?
网友:我们为什么总被假新闻忽悠?是网民太盲从还是网络太浮躁?
网友“草泽”:制造虚假新闻的人和媒体究竟在想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还是为了商业目的?我想请问你的社会公德、法治观念何在,还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心吗?
网友:假信息借助网络这种先进传播手段进行快速、广泛传播,已成为网络传播领域中的一大公害。
网友“古柯”:最需要反省的就是作为网友,该以怎样的理性面对这种虚假新闻的恶意陷阱,媒体该以怎样的公正给网友更客观的引导。
《新闻记者》杂志:网络传播的热度和网络媒体互相转贴现象助长了假新闻的蔓延。有些假新闻本来出自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传统纸媒,一旦上网,各家网站互相转贴,之后再被其他传统纸媒体摘编,甚至连一些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传统纸媒,一不小心也会成为假新闻的托儿。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庄鸿明:如果是一条假新闻出来,大家接着跟着编,如果没有节制,就是捕风捉影,会滚雪球似的,使这条假新闻破坏力越来越大。编造新闻内容来进行传播,违反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为了一个商业目的提高它的点击率编造事实,就违反了社会责任或者是道德准则。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周泽:基于一般的经验常识和生活中的经验能够发现传播的信息不是一个真实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之下,网站作为管理者来讲有义务删除这种可能对他人名誉、他人权利有伤害的信息。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国内的互联网因为没有实行总编辑负责制以及网民发布新闻的随意性,致使网络假新闻泛滥。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网络媒体要严格防范和杜绝虚假新闻,要建立和完善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新闻和不良广告的制度保障,维护网络诚信。
  深度解读
  网络成为假新闻的重灾区
近几年来,网络假新闻可谓是越来越多。据统计,每年由众多网友评选出来的“年度十大假新闻”,有三成多是由网络媒体首发的,其他的假新闻虽然是由传统媒体首发的,但全部都被各大网站大量转载过。至于那些没有入选“年度十大假新闻”的网络假新闻,则更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在Web2.0时代,网络发展十分迅猛,而假新闻也借机而动、趁势而上,传播面、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比如,“比尔·盖茨遇刺身亡”、“北京市民可喝上贝加尔湖水”、“千年女木乃伊出土后怀孕”等网络假新闻,都是无中生有、神乎其神、耸人听闻。而且,这些网络假新闻通过手机短信、即时通讯等渠道传播,会进一步扩大信息负面影响,产生更大社会危害。2003年“SRAS”期间,有关药品、生活用品断货的网络传言,一度引起社会恐慌和抢购风潮。可以说,自从假新闻跃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这条“快行道”,传播就愈加广泛,显得更加肆无忌惮。可以说,网络成了假新闻的重灾区,各种蓄意炮制的、虚假猎奇的新闻充斥着各类网站,遍布网上各个角落。《羊城晚报》刊发的一份世界各国公众对媒体信任度的全球调查显示,公众对网络博客的信任度最低。在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10230名受访者中,有82%的人认为国家电视台是他们最信任的新闻来源,75%的人信任全国性报纸,69%的人信任地方性报纸,67%的人信任无线电广播,只有25%的人信任网络博客,而有23%的人明确表示不信任网络博客。我国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也显示,大部分网民倾向于认为网络内容可信度一般,认为论坛、博客、个人空间内容可信度一般的网民比例达到64.5%。
那么,这些网络假新闻信息又是如何出笼的呢?网络假信息_÷媒体假新闻网络转载,假新闻就这样被炮制出炉了。网络新闻传播学学者指出,网络作为新型媒体,比传统媒体传播速度更高、覆盖范围更广、影响深度更大,大大突破了以往固定的发送者与接受者的信息传递模式。网站、假信息发布者和网友之间构成一个快速的信息传播链条,可以使假新闻迅速在网上传播蔓延。一般来说,网络假新闻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传统媒体自己采写的假新闻,二是个别网民或团体组织(包括网站本身)在网上发布的假信息。前者,网络处于信息传播链的下游,只是二次传播者。而后者,网络则是假新闻信息产生者、散布者。个体制造+小众追捧+网络传播+大众轻信+广泛传播,最终形成了假新闻的舆论场。假新闻之所以能够在网上畅通无阻、大行其道,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某些网站编辑记者不顾职业道德和制度规范,凭空编写稿子发布上网,使一些网站成了许多假新闻的策源地。二是某些网络编辑记者轻信传统媒体刊载的新闻,把传统媒体登载的一些假新闻转发到网上,为假新闻传播提供了广泛空间,使网站成了假新闻的中转站。三是某些网站编辑记者从网上搜索信息时,使用自动搜索软件,对从网上扒下来的信息不经严格核实,就照搬照抄,使某些网站成了假新闻的传声筒。四是某些网站为了追求新闻亮点和点击率,迎合读者的猎奇心态,专门在网上寻找猎奇、花边、八卦新闻予以转发,甚至蓄意制作和炒作假新闻,造成假新闻的恶性循环传播,使网站成了假新闻的自留地。
随着网络假新闻日益增多,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也使网络新闻的生命力、网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主要危害有:一是危害网络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传媒的力量源于公信力,公信力是媒体生命力所在。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大众媒体,都必须以新闻的真实性为第一准则。近年来,媒体前脚刊登报道,相关部门后脚急匆匆出来澄清报道不实的例子不胜枚举。捕风捉影、歪曲事实,甚至凭空捏造的假信息在网上也层出不穷,假新闻已经成为威胁网络新闻生命力和网络媒体公信力的第一杀手。因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一旦受到网友们的怀疑,将失去人们最起码的信任。如果大家都在怀疑心态下阅读网络新闻,那么人们在心中不免总要先打上几个问号:“是真的?抑或假的?”二是危害社会安定。真实的新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武器,但假新闻可能就是制造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罪魁,它会影响到公众对社会事务、公共事件的正确判断。许多事实表明,每一次假新闻特别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假新闻,都会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物质损失。比如,一根香蕉致癌的网络假新闻,就让海南等地蕉农损失十分惨重。韩国3家电视台报道“比尔·盖茨遇刺”的消息,使韩国股市下跌1.5%。无论如何,网络假新闻首先危害的还是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关注网络假新闻背后的真问题
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网络假新闻的生产主体从个人作坊演变为团队制造,传播阵地从网站发展到博客、论坛、手机等自媒体,生产目的从自我炫耀到追求经济利益。受骗上当的人们不禁要问,网络假新闻为何如此猖獗?为什么要炮制假新闻?假新闻又为什么能够泛滥传播?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说过“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而在网上点击率背后的利益就是作恶之源,成为许多网站的“指挥棒”。2007年初,在中国版“别针换别墅”炫闹剧中,幕后的网络推手利用大量网络资源,从自建博客到网络论坛,再到视频网站,甚至组织了一支网络策划团队,共同导演了一场“虚假的奇迹”。事后,网络推手自曝内幕,承认在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讲,虚拟的网络世界也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利之场。在当今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某些网络媒体为争独家新闻,不惜捕风捉影、凭空捏造、大肆夸大,以博得受众关注,赢得大众眼球。这是网络假新闻产生和传播的根本原因。一些网站为追求轰动效应和巨大影响,就有可能放松警惕,把关不严,放纵假新闻传播。因此,他们又不遗余力地不断往各种新闻中添加猛料、添油加醋,渲染夸大事实,以吸引更多眼球、更多点击率。有的网站还把编辑记者的收入、职位、职称等都与点击量挂钩。一些编辑记者为了完成所谓硬指标,保持页面新闻的较高访问量,就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吸引网友眼球。他们刊登未经核实的新闻并放到网站论坛的重要位置;或是利用网友好奇猎奇心理,把标题搞得耸人听闻、千奇百怪,再配上处理修改过的图片,最后转贴到大型网站,制造声势和影响,让更多网站转载、炒作;或是断章取义,只是截取新闻中非常吸引人、令人惊讶的某一两句话,而不顾其他;或是把新闻事件中的一点内容作为新闻标题,曲解误读事件真相,而完全背离中心意思;或在原有事实基础上渲染夸大,大大偏离事实真相。在某些新闻网站,考核编辑记者能力有一个硬指标,就是时效性,于是只要有消息来源,只要网上有消息,就不再去核对事实、考证真伪,通过CTRL+C(复制)加CTRL+V(粘贴),几秒钟就可以写完一条新闻。网站几秒钟就可以发布一条新闻,而一条短信新闻几秒钟内就能发送到千万手机上。一些网站和个人为追求名利,就会不惜铤而走险,不顾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让假新闻破网而出,大肆泛滥。
在Web2.0时代,网络新业务新运用层出不穷,网络信息交互性增强、个人页面影响力扩大、各类新型网站迅速增长,一个“自媒体”时代逐渐发展起来,这客观上也为网络假新闻滋生泛滥提供了新土壤。虽然网络论坛帖文发布的信息,还不能算作新闻报道,但都属于新闻信息的范畴。有专家称,数年后将有50%的新闻来自论坛、博客、播客等个人自媒体。现在,这些个人自媒体已经数量庞大、影响巨大。目前全国有6亿手机用户通过短信、彩信进行信息沟通;8000万人喜欢在论坛博客发帖灌水、发表评论;5000多万人热衷自己报道时事、评论社会与表现自我。这些“个人编发、公众阅读、大众评论、集体交流”的传播方式,使这些个人“自媒体”具有大众传播特性。作为个体的网友已不再只是作为接受者被动接受大众媒体提供的信息,而是可以更多地依靠网络互动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加工、再传播和再加工的信息传播链条中来,成为媒体新闻信息的提供者、加工者和传播者。当一个人可以借助网络互联、互通、互动、开放、自由、海量、简易等特征,把自己生产出来的新闻信息迅速推向社会大众,通过发酵、放大、变形,实现几何级增长的循环传播效应时,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将是空前规模的。人们可以不必为新闻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负责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变化。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 山西人民2008版 (杨天石 著)【感谢duhaoshuhao提供信息】

j1.jpg


【作  者】 杨天石 著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08-5
【版  次】  1
【页  数】  546
【I S B N 】  9787203061045
【编辑推荐】
推荐专题:蒋介石与国民党
看清蒋介石真面目的人——民国史研究专家、蒋介石研究权威杨天石,全力解密蒋介石日记,带你找寻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日记中的蒋介石:
蒋年轻时,曾认真研读过《马克思学说》和《共产党宣言》,他甚至读出了“趣味”,读到了“不能悬卷”的程度(1923年10月13日日记);
蒋早年曾追随孙中山,投身证券市场,他在股市的买卖经历和盈亏状况,在日记中也多有记载;
蒋喜欢骂人。在日记中,蒋骂过许多人,好友如戴季陶、黄郛,亲属如宋子文、孔祥熙、同僚如胡汉民、孙科、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下属如周至柔等,几乎无人幸免,而且骂得非常狠;
在日记中,蒋还毫不掩饰自己的隐私,例如早年逛青楼、搞“三陪”,在“天理”和“人欲”之间艰难挣扎,甚至为解决生理需求而进行“自慰”,等等;
在日记中,他提出要彻底改造国民党的组织结构,提出革命干部必须下乡工作三年(1942年8月10日日记);他还曾效法毛泽东,要求国民党员“为人民服务”(1945年日记);他也努力在国民党内部反贪污、反腐败;
此外,对于中国的未来,蒋在1923年访问苏俄演讲时,称中国革命“两步走”,最终中国要“实现共产主义”;抗战期间,他曾用“杀无赦”这样的狠话来警告对日求和派,在与日方的诱和谈判中,也是他屡次主动刹车;在对美外交中,蒋介石坚持“国家之尊严”,曾在日记中大骂“美帝国主义”……
自序
人的本相常常迷失,历史的本相也常常迷失。
人的本相迷失的情况很复杂。一种是因“捧”。将某一个人捧为天纵之圣,绝对正确,永远英明,仿佛斯人不出,世界就永远处于黑暗中一样。一种是因“骂”。将某一个人骂成十恶不赦,坏事做绝,祸国殃民,是千夫所指,人人皆曰可杀的天字第一号大坏蛋,仿佛一切罪恶,一切黑暗,均源于斯人。
蒋介石一生经历了近、现代中国的许多大事。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护法;孙中山逝世后,领导北伐、清党、剿共、抗日、内战,很长时期内担任中国党、政、军三方的最高领导人,位居“元首”。既和中国共产党有过两次合作,又两次分裂。1949后退到台湾,既坚持反共复国,又坚持一个中国,在活过88年以后去世。在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被神化、美化为千古完人,光同日月,“高勋盛德”,“光华流泽”,但是,在另一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则被鬼化、丑化为人民公敌、元凶首恶、民族败类、千古罪人。
两种情况,简单的捧和骂,都背离蒋介石的实际,造成其本相的迷失,因此需要寻找。
廓清迷雾,寻找真实的蒋介石,正确评价其功过是非,揭示其本相,对于正确认识历史上的国共关系,正确认识和书写中国近代与现代的历史,有其必要;对于建立两岸的和平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和解与和谐也有其必要。时至今日,距离蒋氏去世已经三十多年,距离当年国共大战、生死搏斗的年代也已快到六十年,尘埃早已落定,各种恩怨都已化为历史陈迹。人们全面掌握资料,综合蒋氏一生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对其做出比较科学、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已有可能。
我从上一世纪70年代起,投身于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开始研究孙中山,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研究蒋介石。第一步,在海内外广泛收集资料,第二步,选择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上一世纪30年代,蒋介石曾将他的部分日记和手稿交给他的老师和秘书毛思诚保存,我曾以这批资料为主撰写了一批论文。2002年,结集为《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其后,我又多次到台湾,研读蒋介石带到台湾的大量档案,特别是根据其日记所编写的《困勉记》、《省克记》、《学记》、《事略稿本》等资料,写成又一批论文。2006年3月,寄存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蒋介石日记》的手稿本开放,我有幸受邀成为最早的读者之一。2007年,胡佛研究院继续开放日记的1932至1945年部分,我再次受邀访问该所。
日记,记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在各种历史文献中有其特殊价值。蒋的日记,长达五十余年,大有助与人们了解其内心世界和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当然,只看日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阅读相关的档案资料和文献,反复比较、勘核,同时,将蒋的所思、所行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思考、研究,才有可能揭示真相,找出真实的蒋介石来。
我在研究蒋介石的过程中,得到过许多鼓励。1988年,我的《中山舰之谜》一文发表后,胡乔木多次在谈话中称赞此文有“世界水平”,“不可多得”,又当面对我说:“你的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这样走下去”。2001年,我的《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完稿,经中共中央统战部审读,得到“华夏英才基金”资助,于2002年出版。但是,我的研究也碰到过若干困难。2003年,有少数几个人化名给中央领导和有关机构写信。他们根本没有见过我的书,就张冠李戴,毫无根据地指责我吹捧蒋为“民族英雄”,要求对我加以惩处。幸赖中国已经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对我的书和我的研究采取肯定和支持态度,我的研究才得以坚持和继续。
本书是我多年来所写关于蒋介石研究专题文章的一个选本。部分文章利用收藏在大陆和台北的蒋介石日记仿抄本或类抄本写成,部分利用胡佛研究院开放的日记手稿复印本写成(本书注释简称为“手稿本”)。由于类抄本经过不同程度的删削、改动,已非原汁原味,故此次再到胡佛研究院访问,又利用日记手稿的复印本对各文所引日记进行核对,并作了少量增补或修订。
2005年我在胡佛研究院阅读蒋介石日记时,新华社有一位记者要求我简明扼要地对蒋介石“定性”,我曾说过三句话。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蒋介石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蒋介石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三、有功有过。既有大功,又有大过。同年在香港凤凰卫视演讲时,我曾对此作过比较详细的阐述:大陆时期,蒋介石反清、反袁(世凯)、反陈(炯明)、创立黄埔军校,是功;领导北伐,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战,直至胜利,是大功;1927年至1936年的“清党剿共”和1946至1949年的三年内战,是大过。台湾时期,实行土改,反对台独,是功;白色恐怖,是过。我至今仍坚持这样的看法。也许有读者不同意,或者不完全同意。这是正常的。见仁见智,说三说四,都可以,但是,要用学术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斯所祷也。
看来,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恢复其本来面目,正确评述其功过是非,给以准确的历史定位,其事有相当难度,其时将不会很短,只有群策群力,通过长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道路解决。本书根据蒋介石的日记论述蒋介石生平的若干问题,故副题《蒋介石日记解读》,但是,本书远不足以概括蒋丰富、复杂的一生,也不足以表现蒋介石日记的丰富内容,故以后会有续集、三集的出版。
感谢蒋方智怡女士开放蒋介石日记的无私而勇敢的决定。感谢胡佛研究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等机构多年来给与的阅读便利。感谢马若孟(Myers Romon)教授、郭岱君教授、宋曹琍璇女士、潘邦正博士、林孝庭博士等许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斯为序,并期待海内外广大专家、读者的批评。
著者,2007年7月15日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之Blackwelder Court,时为第四次访问胡佛研究院也。
推荐阅读专题:蒋介石与国民党http://static.dangdang.com/book/topic/1214_9142.shtml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民国史专家,尤长于蒋介石和中国国民党史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者即长期阅读并深入研究保存在大陆和台湾的蒋介石日记的“类抄本”和“仿抄本”,多次赴台湾阅读蒋介石的“大溪档案”,多次赴美、英、日等国阅读与蒋介石相关的历史档案。2006年、2007年,作者又两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阅读陆续开放中的蒋介石日记的手稿本。本书即为作者长期研究蒋介石日记的成果精选。所收各文,或为新作,或据日记手稿修订、增补。
在本书中,杨天石通过大量引述和分析研究蒋介石日记,展现不同历史时期,蒋介石的个人生活、思想性格、政治作为、治国方略等等方面的详尽内容。这对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蒋介石其人,能提供极具价值的帮助。另外,蒋介石作为民国时期的领袖人物,其个人举手投足、喜怒哀乐,都映现出中国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脉搏。因此,出版杨天石解读蒋介石日记的成果,对于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也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杨天石,江苏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特约编委,《同舟共进》编委。曾任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长期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化史。独著有《杨天石近代史文存》(五卷本)《杨天石文集》《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海外访史录》《辛亥前后史事发微》《寻求历史的谜底》《黄遵宪》《朱熹》《朱熹及其哲学》《泰州学派》等;合著有《中华民国史》第一编及第二编第五卷、《南社》《南社史长编》等。现正主编多卷本《中国国民党史》。
【目    录】
序言/(台湾)吕芳上
自序
蒋介石日记的现状及其真实性问题
一、早年经历与思想
蒋介石为何刺杀陶成章
附记:蒋介石的自我评估
蒋介石的早年思想——从向左到向右
做“圣贤”还是做“禽兽”——蒋介石早年修身中的“天理”、“人欲”之战
蒋介石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蒋介石下海从商的缘由、经过与感受
附记:孙中山也是股民
二、北伐前后
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的苏联之行——1923年蒋介石访问苏联纪实
中山舰事件之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拐点
蒋介石与前期北伐战争的战略与策略
“约法”之争与蒋介石软禁胡汉民事件——追求法治始,破坏法治终
附记:蒋介石的追悔
三、抗日期间
九一八事变后的蒋介石——调整国内外政策的开端
蒋介石与1937年的淞沪、南京之战
附记:蒋介石为何开辟新战场?
蒋介石亲自掌控的对日秘密谈判——日方诱和与蒋介石的应对及刹车
蒋介石对孔祥熙谋和活动的阻遏
论“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与蒋介石“抗战到底”之“底”——兼述蒋介石如何对待被日本侵占的“东三省”
蒋介石与史迪威事件——战时中美之间的严重冲突
四、国共矛盾
第三国际的解散与蒋介石“闪击”延安计划的撤销——论“第三次反共高潮”并未成“潮”
如何对待毛泽东:扣留、“审治”,还是“授勋”、礼送?——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的心态考察
五、对内政策
蒋介石亲自查处孔祥熙等人的美金公债舞弊案——且看蒋介石如何反腐败
论国民党的社会改良主义——对“百年老店”的新审视
六、家庭生活
蒋纬国的“身世”之谜与蒋介石、宋美龄的感情危机
关于宋美龄与美国总统特使威尔基的“绯闻”——驳考尔斯,兼辨李敖之误
宋美龄的巴西之行与蒋介石的“婚外情”传说——兼析其事与美国人要蒋交出军权之间的关系
【媒体评论】
吕芳上 台湾原中研院近史所所长:
蒋介石日记的丰富内容,一如杨教授所言,是治民国史不能不看的重要史料,是史学家可以长时期、多方面挖掘引伸的宝藏。我们乐于看到杨教授第一部努力寻找真实的蒋介石著作的出现,民国史学界一定会热切期待他续集、三集……的出版,因为只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一个重要又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蒋介石,才能真正走下神龛、走出政治的牢笼,真实的面貌才会呈现。
牛大勇 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
读他(杨天石)的著作,我们总能发现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杨天石比较注重叙述,他不是要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或构建一个宏观体系。他擅长用叙述把历史的细节复原,在这种重建中追求新知。即便是专家看他的书,翻几页就会发现新东西。
蒋永敬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天石参与民国史的工作,涉猎的范围,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党派系斗争等,特别对蒋介石的研究,都下过很深的工夫,有很多的发现和创见。
李又宁 美国圣若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
(杨先生)不但博闻强记,而且目光敏锐,有淘沙拣金的本领。别人没注意的,他注意了,别人看不出所以然的,他看出了。他能宏观,也能微观。经他的整理和解释,许多史事和人物,都跳出纸面了。
【书    摘】
蒋介石日记的现状及其真实性问题
一、日记现状
根据现有资料,蒋介石的日记约始于1915年,28岁,止于1972年8月,85岁,距离去世只有3年。这一年,蒋介石手肌萎缩,不能执笔,因此停止了长达57年的日记。蒋的这57年日记,遗失4年。其中1915、1916、1917三年,遗失于1918年底的福建永泰战役。当时,蒋介石遭北军袭击,孤身逃出,日记、书籍大部失落。现在能见到的1915年日记仅存13天,为蒋当年在山东任讨袁军参谋长时所记。胡佛研究院对外所称1917年日记实际是蒋自撰的回忆,题为《中华民国六年前事略》,回忆1917年以前的个人历史,并非日记。1924年的日记则可能遗失于黄埔军校时期,毛思诚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编辑《蒋介石日记类抄》时就未能见到。因此,蒋介石日记现存53年,共63册。在中国以至世界政治家中,有这么长时段的日记存世,内容如此丰富,大概絕無仅有。
蒋介石日记原由蒋本人保管。蒋去世后,由蒋经国保管;经国于1988年去世后,嘱其幼子蒋孝勇保管。孝勇于1996年去世后由其夫人蒋方智怡女士保管。2004年经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女士动员,决定将日记寄存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时间为50年。胡佛研究院的马若孟教授及郭岱君教授亲自去加拿大及美国加州的蒋宅,将这批日记携到胡佛。
蒋介石日记的狀况并不很好。若干部分已经霉烂、损毁。胡佛研究院接受这批日记后,立即投入力量 修復、保存,并用现代科技进行微縮摄影,制作复本。宋氏家族的曹琍璇女士和秦孝仪先生的高足潘邦正先生受蒋家委托对日记进行初读,对涉及个人隐私的少量内容进行技术处理。2006年3月首度向公众开放1918至1931年部分。2007年4月又开放至1945年,其余部分将陆续开放。其少量技术处理部分将在30年后全部恢复原状
蒋介石日记有手稿本、仿抄本和类抄本、引录本等几种类型。胡佛研究院开放的蒋介石日记绝大部分由蒋介石亲笔书写,可以称为手稿本或原稿本。蒋从早年起,即陆续命人照日记原样抄录副本。抗战时期,蒋介石离开重庆出巡,为了防止遗失,有部分日记由秘书俞国华抄存。由于这两种本子从内容到格式和手稿本都一模一样,因此可以称为仿抄本。这种仿抄本,大陆保存少数,胡佛研究院保存多数,自1920至1970,中缺1924、1948、1949各年。
蒋介石一生崇拜曾国藩,在很多地方都模仿曾。曾国藩有日记,还有别人替他编辑的《曾文正公日记类抄》。上一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蒋介石陆续将自己的日记,来往函电、文稿等许多资料交给他的老师和秘书毛思诚保管。毛即利用这批资料编辑长编性著作《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同时,毛思诚模仿《曾文正公日记类抄》的体例,将蒋的日记分类摘抄,计有党政、军务、学行、文事、杂俎、旅游、家庭、身体、气象等约十种,统名为《蒋介石日记类抄》。一般称之为“类抄本”。毛的做法是首先摘抄蒋的日记原文,然后加以文字润色,并不改变蒋的原意,所以还是可信的。但是。仍有个别地方,毛思诚为了将蒋的形象显示得更完美些,有些改动和原文相差较远。例如,蒋早年比较激进,主张将资本家“扫除殆尽”,毛思诚就改为“如不节制资本”。又如:九一八事变后,蒋日记曾有“以忍耐不屈之精神维护领土”的说法,但毛思诚却修改为:“以坚强不挠之气概吞压强虏”。这一改,蒋的形象“完美”了,但也就不真实了。 毛在编完《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后,《类抄》和少数蒋日记的仿抄本以及其他函电、文稿等就一直保存在宁波家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氏后人将这批资料藏在夹墙里。“文革”中,红卫兵砸破墙壁,发现这批资料,逐级上报,一直送到公安部。公安部拨交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文革”后,毛氏后人将这批资料捐献给国家。
抗战时期,蒋介石命奉化同乡王宇高、王宇正继续按分类原则摘抄自己的日记,分《困勉记》、《省克记》、《学记》、《爱记》、《游记》五种。《困勉记》记录蒋在艰难中勉力奋斗的事迹。《省克记》记录蒋的自我反省和克己修身。《学记》记录蒋的读书心得。《爱记》记蒋的人际关系和对对同事的看法。《游记》记蒋的游历。主要资料来自蒋的日记,但编者也偶采日记之外的资料,而且有些资料我们今天已经难以一一见到。其特点是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记述,和毛思诚的《蒋介石日记类抄》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编者基本上忠实于日记。编者所述和日记摘抄常用“公曰”分隔,“公曰”以下的内容一般抄自日记手稿本,因此可以大体归入“类抄本”。不过这五种本子的文字都较日记手稿本简括,也有编者润饰、修改之处。除文字出入外,有些内容,日记手稿本没有。例如,1940年11月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向重庆国民政府求和,蒋当月7日的日记手稿为:“周作民受敌方请托条件转达者,商人不察,以为较倭汪之条件减轻,其实文字变换,而内容无异也。商人只知私利,可痛!”而《困勉记》的记载则为:“此条件,不过文字变换,而内容实无少异。钱新之不察,以为较汪奸之条件减轻矣,希望政府采纳,是只知私利而不顾国家者也,可痛,”两种本子,内容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后者点出了在松冈和蒋介石之间牵线的银行家钱永铭。这一变动,一种可能为蒋介石审阅时所加,一种可能是编者根据其它资料所加。两相比较,《困勉记》这一条的史料价值显然更高。当然,手稿本也有很多有价值的史料,被《困勉记》的编者删掉了。
蒋介石在命人编辑《困勉记》等五书之外,又命同乡孙诒等编辑《事略稿本》。这是年谱长编性的著作。全稿按年、按月、按日收录、排比与蒋的生平有关的各种资料,如文告、函电等,其中也大量摘录蒋的日记。该书上接毛思诚编《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自1927年始,止于1949年。同样,它对蒋的日记有删选,有压缩,有加工。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编者为了维护蒋的形象,对日记手稿本中的部分内容有所讳饰。有些地方,编者还曾根据后来的历史环境对手稿本的文字作过删改。例如,抗战后期,蒋介石与美国冲突时,曾经多次在日记中痛骂“美帝国主义”。这些激烈语言,在《事略稿本》中就找不到了。
《困勉记》等五种稿本现藏于台北“国史馆”。《事略稿本》也藏于该馆,近年来陆续刊行。不过,由于该稿卷轶庞大,刊行速度较慢,全部出版恐尚须时日。
秦孝仪主编的《蒋公总统大事长编初稿》可以视为《事略稿本》的简本。其中所引蒋的日记未作说明,也有修饰,个别改动甚至距手稿本较远。该书印数很少,属于内部资料性质。由于该书仅编至1949年,近年来,台湾学者刘维开教授等正在续编,已出1950、1951、1952三册。
此外,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产经新闻社以日文出版了《蒋总统秘录》。为帮助该社编辑此书,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会派专人摘抄、提供了包括蒋介石日记在内大量文献,因此该书在叙述蒋介石生平时曾部分引录蒋的日记。后来美国学者黄仁宇写作《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一书,即根据《秘录》和《长编》。此后海内外学者研究蒋介石的著作,所引日记不少出于此书。其实,黄仁宇本人并未读过任何蒋日记的手稿本、仿抄本或类抄本。
《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事略稿本》,《蒋公总统大事长编初稿》、《蒋总统秘录》等书不以公布蒋的日记为目的,其主体部分也不是蒋的日记。勉强分类,只能称之为蒋的日记的“引录本”。至于2007年初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张秀章编著的《蒋介石日记揭秘》则是一本伪书,笔者已有两文揭露,此处不赘。
二 真实性问题
日记记录本人当日或当时亲历亲见之事或个人所为所思,不仅比较准确,而且私密度很高,历来为史家所重视。蒋介石一生,是近代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决策者,长时期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从他的日记中,人们能够了解蒋介石的思想、性格、活动以至他的极为隐秘的内心世界,了解蒋介石和国民党、国民政府的权力运作过程,特别是了解那些不见于新闻媒体、政府公报,为局外人所不可能得悉的、深藏的政治内幕。但是,蒋的日记可靠吗?我在研究蒋介石的过程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
日记有两种。一种是主要为写给别人看的,这种日记往往装腔作势,把真实的自我包裹起来。例如阎锡山的《感想日记》,满篇都是《论语》式的格言,一望而知是教人如何成圣成贤的,没有多大价值。一种是主要为写给自己看的。此类日记,目的在于自用,而不在于示人传世,其记事抒情,或为备忘,或为安排工作与生活,或为道德修养,或为总结人世经验,或为宣泄感情,往往具有比较高的真实性。蒋的日记大体属于此类。
蒋虽然很早就投身革命,但是,辛亥前后生活一直比较荒唐,我曾称之为上海洋场的浮浪子弟。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蒋介石亡命日本东京,受孙中山之命,加入中华革命党,同时尽力读书,在这一年读完曾国藩全集。深受影响,1916年,他的引路人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暗杀。这件事给了蒋介石以极大刺激。“自矢立品立学,以继续英士革命事业自任。” 他决心从此改邪向善,立志修身,每日静坐、反思,按儒学要求克己复礼。此后的一段日记应该比较真实。其后,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位置日益重要。他继续用儒学,特别是宋明道学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存天理,去人欲,日记成为他个人修身的工具。他修身的愿望是真诚的,日记自然也有相当的真实性。此后,他的日记逐渐增添新的内容,即每日生活、工作、思想的记录,治兵、治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总结等。蒋每日、每周、每月、每年常有反思,他的日记也就相应成为反思的载体。这一段时期,蒋介石还不会想到他将来会成为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要人,他的日记会长期流传,成为历史学的研究资料,因此,没有必要在日记中矫饰作假。等到他地位日隆,权势日重之后,他自然明白其日记的重要,但是,由于他继续通过日记记录每日工作、思想、心得,安排工作日程、计划,提醒应注意事项,并继续用以治心修身,是为自用,而非用以示人,因此,一般会如实记录,而不会有意作假,自己骗自己。例如,他抗战期间的日记一般分几个部分:1、提要。记当日主要事件或主要心得、主要修养要求。2、预定。记一二日内应做之事。3、注意。记对国内外形势的思考和应加注意之事。4、记事,记一日所做主要之事。5、上星期反省录。6、本星期预定工作纲目。7、本月反省录。8、本月大事表。等等。假如蒋在这些项目中造假,等于是给自己造成混乱。
说蒋记日记一般会“如实记录”,并不等于说蒋在日记中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记。有些事,他是“讳莫如深”的。例如,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显系蒋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精密谋划之举,但日记对此却几乎全无记载。又如,1931年的软禁胡汉民事件,蒋只记对自己有利的情况,而不利的情况就不记。再如,抗战期间,蒋介石派宋美龄去香港指导对日谈判,他就绝对不记。蒋自己就说过,有些事情是不能记的。可证,蒋记日记有选择性。同时,他的日记只反映他个人的观点和立场,自然,他所反对的人,反对的事,反对的政党和政派,常常被他扭曲。有些常常被他扭曲得完全走形,不成样子。因此,只能说,蒋的日记有相当的真实性,不是句句真实,事事真实,而且,真实不等于正确,也不等于全面。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不看蒋日记会是很大的不足,但是,看了,什么都相信,也会上当。
蒋的日记,主要为自用,而非主要为示人,为公布。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点得到证明。
一、蒋身前从未公布过自己的日记,也从未利用日记向公众宣传,进行自我美化。当然,他会想到身后立传,使自己的事迹流传的需要,这一功能主要由《困勉记》和《事略稿本》一类著作完成。蒋一般会选择自己的同乡或亲信进行编辑,这些人自然会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删削或修改部分内容,而蒋本人也会逐本校阅,严格把关。二、蒋喜欢骂人。在日记中,蒋骂过许多人,好友如戴季陶、黄郛,亲属如宋子文、孔祥熙、同僚如胡汉民、孙科、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下属如周至柔等,几乎没有人不被他骂,而且骂得非常狠。蒋如果考虑考虑到要示人、要公布,他就不会在日记中那样无所顾忌地骂人。三、在日记中,蒋写了自己的许多隐私,例如早年搞“三陪”,在“天理”和“人欲”之间的艰难挣扎,甚至为解决生理需求而进行“自慰”等。此类事,蒋在日记中都如实记录,显然,记这些,决不是为了示人,更不是为了树立自己的高大与神圣的形象。
因此,我的结论是,蒋介石日记是研究蒋介石,研究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研究亚洲史、世界史也有相当的价值。有经验的、精心的阅读者从中将会发现很多可以推进或加深其研究的内容,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某些既定的观点,写出更准确、更科学、也更丰富的历史著作。
j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的帖子是必须要顶滴;
谢谢墨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杀了我的牛》 安徽科学技术2009版 (美 克鲁兹 著;商佳音 译)【感谢duhaoshuhao提供信息】

牛.jpg

【作  者】 (美)克鲁兹(Cruz,C.) 著;商佳音 译
【出 版 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版  次】 1
【页  数】 145
【I S B N 】 9787533742294
【编辑推荐】
美国超人气激励大师卡米洛•克鲁斯(Camilo Cruz)博士的最新力作,版权已售加拿大、法国、日本、意大利、越南、泰国等十几个国家,印数超百万。
  是一本极有趣的励志书,通过一个睿智的寓言故事,五招教你如何摆脱籍口,甩掉平庸,走向成功的人生指南。
  心灵鸡汤系列丛书作者马克•维克多•汉森(Mark Victor Hansen)倾情推荐。
  “牛”代表阻碍我们实现人生梦想的借口、恐惧、辩解与错误信念等。
  “良好”是“杰出”的敌人。
  成功始于抛弃借口和摆脱平庸。
  悲观是成功最大的敌人,期望太低和消极的态度必定会导致挫折与失败。
  成功人士从不找借口去解释事情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也不会抱怨事情应该怎样。他们会做的只是肩负起责任,使一切顺利进行。
  最强有力的作者
  美国超人气激励大师卡米洛·克鲁兹博士,成功的教授、企业家、心理学家,拉丁美洲励志书界的多产天王,有声书与演说界的耀眼新星。著作超过20册,皆为拉丁裔企业家的必读宝典。
  最有人气的作品
  畅销加拿大、法国、日本、意大利、越南、泰国等十几个国家,印数超百万。
  最能俗的成功秘籍
  一本有趣且寓意深刻的寓言类励志书,教你学会如何摆脱借口,甩掉平庸,走向成功的人生。
【内容简介】
成功人士有一项共通点:从来不会为了解释事情的结果而编造借口,也不会抱怨事情原本应该如何发展,只会积极行动。本书将告诉读者,如何摆脱借口、甩掉平庸,以拥有美满关系、成功事业、健康生活、充实人生。
  一名睿智的老师带着学生踏上旅程,期盼让年轻人真正了解画地为牢的道理,看清阻碍成功的真正大敌。于是,他们造访了一户破败的农家,目睹了一宗“杀牛”事件……
  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如何在瞬间改变年轻人的一生?
  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美满关系、成功事业、健康生活、充实人生,却又耽溺于安适的生活状态,抱着“过得去就好”的想法度日,直到发现美好事物都已成过眼烟云。
  在这则改变人生的寓言故事中,“牛”代表阻碍我们过渴望生活与应得人生的借口、恐惧、辩解与谬见,每个人实际拥有的“牛”可能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还多。作者以简单、深刻、感性、幽默、睿智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摆脱让人表现平庸的恶习、借口与念头。
【作者简介】
卡米洛·克鱼兹,一九八0年,来自拉丁美洲公教家庭的卡米洛·克鲁兹在安全不懂美语、只有高中文凭的情况下,带着不到200美元与满心的梦想抵达美国。克鲁兹后来在美国多所大学担任数理教授,也是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
  如今,克鲁兹是美国最多产的拉丁美裔作家、超人气激励大师。文章散见于美国与拉丁美洲的报章杂志,经常上电视与广播节目,畅谈成功与打造匀衡美满人生的理念,也是个人与专业发展、卓越绩效与领导力等领域的专家。
【目录】
推荐序 给自己一个机会
作者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牛的故事
第二章 别以为每头奶牛都会叫
第三章 小牛变大牛
第四章 不同颜色的奶牛
第五章 牛从哪里来?
第六章 任何牛都不该当成礼物收下
第七章 怎样赶走所有的奶牛
第八章 杀死奶牛只有一个方法
【书摘】
第一章 牛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睿智而经验丰富的老师想要向他的一个学生传授获得快乐而成功生活的秘诀。考虑到大部分人在寻找快乐的过程当中,都会面临许多不必要的阻碍和困难,他认为,应该传授给学生的第一课,就是解释为何有这么多人,过着平凡又普通的生活。
  这位老师想,世上有太多的男男女女似乎都无法跨越阻挡在他们通往成功之路上的障碍,并因此终生郁郁不得志,忍受着失意的生活。老师知道,想让学生理解这个重要的启示,就必须让他亲眼目睹,如果允许平庸来统治我们的生活,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为了教授这些重要的课程,他决定带着他的学生长途跋涉,去该省最贫穷的一个山村去看一看。一路上,贫瘠穷困和荒凉笼罩着整个村落,当地的居民似乎早已习惯了听任命运的摆布。
  他们到达那里之后,老师要这位年轻的学生帮他去寻找当地最贫困的家庭。那里,就是他们当天晚上要投宿的地方。
  走了一会儿,他们到达了小镇的郊区。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这两个人看到了这辈子所见过的最为破旧、最为矮小的房子。
  这个随时都可能坍塌的小窝棚,坐落在整个村落的最边缘。毫无疑问,它的主人,肯定是这里最贫困的一家人了。窝棚的外墙还立在那里,这简直可以算作一个奇迹,因为以其破旧的程度,它随时都可能会倒塌。水从破烂不堪的屋顶上渗透下来,这所房子的一切看起来丝毫不具备遮风挡雨的功能,各式各样的垃圾堆积在墙角,更加剧了这个房子的破败景象。
  一个小孩最先看到接近房子的陌生人,于是告诉了房子的主人,主人赶忙走出屋来,热情地问候两位陌生的来访者。
  “主人家,你好啊!”那位老师说,“我们两个旅途劳累的人,想在您府上借宿一晚,可以么?”
  “寒舍有些拥挤,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我们非常欢迎你们住在这里。”
  师生二人走进屋里,立即被眼前狭小的空间震呆了:不足150平方英尺的地方,竟然住着这样一个八口之家。父亲、母亲,四个孩子,还有祖父母,在如此局促的条件下,所有人都尽其最大的努力给彼此腾出多一点点的空间。
  蓬乱的头发、孱弱的身躯以及粗糙的衣服,让眼前这家人生活的窘迫显露无遗。悲哀的面容和低垂的头,无疑证明了贫困不仅侵袭着他们的身体,同样吞噬着他们的心灵。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3 09:46 , Processed in 0.05439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