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墨涵

两岸文化交流,每日荐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镕基答记者问》精彩片段摘选
  
    历时两年、引人注目的《朱镕基答记者问》出版了。
  此书收录了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60篇精彩的答中外记者问和在境外的部分讲演,大部分内容是首次在国内公开发表,展示了他的锐利话锋、超群睿智、人格魅力和赤诚之心,也再现了1993-2003十年间中国和世界不平常的历史风云。
贸易逆差或可成为“愉快的负担”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和答问(1999年4月14日)
  校长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我衷心地感谢校长先生邀请我到MIT(麻省理工学院)来,使我能够有机会会见这么多有学问的教授和学者,包括来自我的母校清华大学的校友。昨天在纽约,我的好朋友达克特克森杰告诉我:“你是第二个有勇气到MIT去作演讲的国家领导人。”我确实没有这个勇气,特别是要作学术演讲。我1947年在清华大学学习的时候,清华被称为“中国的MIT”,我所学习的教科书大部分都是从MIT来的,我当时就憧憬有一天能够到MIT来学习,而且拿一个学位。但是,如果我要得到一个学位的话,一定要经过学习、考试、答辩。但是我70岁了,已经做不到了,看样子我这一辈子也拿不到你们的学位了。
  中美两国目前的贸易逆差,并不是单纯有利于中国,也大大地有利于美国
  我今天要讲的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历史是一个风风雨雨的历史,但是,我想中美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既是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一致的政策,也是中国三代领导人所一贯坚持的政策。今天,当中美关系出现某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我愿意到这个地方来,就中美关系的问题给美国人民消一消气。怎么叫做消气呢?就是我要来说明真相,说明事实,取得双方的共识。
  在中美关系方面,很多问题,在我访问美国的中间,我已经讲了多次了,比方说人权问题、1989年的政治风波、达赖喇嘛、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科索沃问题等等,我想你们都听厌了,我不准备再在这里讲这些问题。我讲一个你们关心的问题,就是中美贸易逆差的问题。
  我想这个问题是美国各界人士都关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做了一点小小的研究,当然,这跟你们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各位教授们比起来,那是班门弄斧。但是,我想说明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中美贸易逆差是被大大地夸大了。根据美国方面的数字,中美贸易逆差是569亿美元,而中国方面的数字是211亿美元,非常大的差距。我不想评论哪一个数字更加准确,你们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教授,叫刘遵义,他做了很深入的研究,认为这两个数字都是不准确的。其原因就是,这些数字在计算进口的时候包括了运费和保险费,而在计算出口的时候没有包括这些;同时,也没有考虑到中美贸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香港转口的,在香港的附加值、增值是达到很高程度的;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对中国的走私。根据这些因素,把它加以修正以后,按照这位教授的估计,中美贸易的逆差是365亿美元。由于美国还有大量向中国的服务性出口,单讲货物进出口逆差只有350亿美元。我现在不去评论这个数字的准确性,但是我很尊重这位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根据。
  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就是说,不要把这个中美贸易逆差看得太严重了。老实说,美国的全部贸易逆差去年只有1690亿美元,加上其他方面,总的逆差不超过2000亿美元,仅仅相当于你们国内生产总值的2%多一点点。在其他国家,这是很平常的,加拿大多年以来的贸易逆差就超过2%。这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对美国来讲,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
  第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消费品或者是资源性的产品。这些产品在15年以前你们就停止生产了,因此这种进口跟你们美国的产业是没有竞争的,是有利于你们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是有利于你们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这使你们变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些消费性的产品在美国是找不到人来生产的,如果你们停止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或者从别的国家来进口这些产品的话,美国的普通老百姓要为此多付出200亿美元。这个数字我是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提供的数据来推算的。1998年,如果不从中国进口这些消费品,而从别的国家进口的话,你们在座的诸位都要从口袋里多拿些钱出来,也许通货膨胀就会比现在要高一点了。
  第三,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绝大部分,可以说70%以上是加工贸易。什么叫“加工贸易”呢?就是外国投资的企业包括美国的企业在中国内地设厂去加工和装配从外国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然后出口到美国来。这些原材料、零部件的进口,主要是来自于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在中国内地的增值部分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说,中国内地向美国的出口,实际上是我上面讲的那些国家和地区向美国出口的转移。以前,你们这些消费品都是从我刚才列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但是它们的劳动力成本很高,现在它们已经不生产这些东西了,因此,它们把原材料、零部件转移到中国内地,用内地的劳动力生产出产品,然后再出口到美国来。所以,你们美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减少了,但是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增加了,加起来都是一样的。
  我在1987年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就作过调查。我调查了出口到美国的运动鞋,“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等这些名牌鞋在中国生产,出口到美国来。因为这些工厂大多设在中国沿海的福建省,我在福建省做了调查。当时每双运动鞋的出厂价20美元,在美国的零售价120美元。这20美元给中国工人留下的就是2美元,但是它可以养活两个工人———我是拿全年来讲。其他的原材料,有的是日本来的,有的是美国来的。其中主要的气垫就值2美元,是从美国来的,这也许是个专利。所以很清楚,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你们美国不会去生产,从别的国家买是很贵的,只能够从中国进口,价廉物美,对美国人民是有好处的,对我们中国也有好处,因为我们一些劳动力可以得到就业。但是,其中大部分的价值都是别的国家或地区对美国出口的价值的转移。我很赞成你们MIT一位有名的教授叫做保罗·克鲁格曼先生的观点,他的文章很有见解,我经常看。保罗·克鲁格曼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来,中国这是双顺差,在经常项目是顺差,在资本项目我们也是顺差。我们146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一大半,绝大部分是买了美国的国债。这种双顺差是中国经济的弱点,我同意他这个观点。我们要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
  我以上这三个论点旨在说明,中美两国目前的贸易逆差,并不是单纯有利于中国,也大大地有利于美国。当然,我不是说不要改善这个贸易平衡,中国将尽其所能地来改善中美贸易的平衡。
  中国不是美国潜在的对手,更不是你们的敌人,而是你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我预言,目前美国上下怒气冲冲地谈论的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也许过了几年以后,我们在中国也要谈论一番了,不过那个时候很可能中国是逆差,我们也要怒气冲冲。
  我补充一句,我是讲我们的人民将要怒气冲冲,我是不会怒气冲冲的。因为,我认为只要能够引进技术,改善我们的管理,这种贸易逆差将是一种“愉快的负担”,从长期来说对中国发展是有利的。但是,这不完全决定于中国,目前首先是要美国方面真正做到它所倡导的自由贸易。美国现在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得太严了。因此,我觉得关键是我们要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它的战略的重要性。中国不是你们潜在的对手,更不是你们的敌人,而是你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b]中日两国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接受东京广播公司(TBS)采访(2000年10月14日)
  筑紫哲也(TBS新闻节目主持人):今天出席我们对话节目的嘉宾是来自邻国的朱镕基总理。这样的节目在两年前第一次尝试,出席嘉宾是美国的克林顿总统。这回是第二次。首先请总理讲话。
  朱镕基:我应邀访问日本的背景是,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问了日本,同已故的小渊惠三首相发表了《中日联合宣言》,确定了中日两国面向21世纪,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从那个时候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的主流是非常好的,但是也不是说没有问题。在日本国内,有一些对中国的疑虑、担心,甚至于认为中国构成了对日本的“威胁”。同时在中国,觉得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安全问题等方面,日本有一些言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我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日本,希望能够做一些增信释疑、推动合作的工作。当然,这种工作不仅是两国政府的事情,而且需要两国人民的直接对话。所以,我非常珍视今天晚上和日本人民的直接对话。我想,中日双方都很重视这次对话。不久前,日本执政三党的干事长访问中国。自民党干事长野中广务向我提出忠告:“届时你无论如何要保持满脸笑容,越是对你提尖锐的问题,你越是要笑。”这对我来说有点难度。我平常讲话的时候,表情都是比较严肃的。今天我要努力去做,尽量保持笑容。希望朋友们不要觉得我笑得太勉强,更不要觉得我笑得太可怕。请多多关照。

  筑紫哲也:按节目的惯例,请朱镕基总理先简洁地回答几个简短的问题。下面是来自因特网和传真的问题。
  (画外音:千叶县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问:“我们班只有20名同学,但把大家的意见统一起来不太容易,请问中国是怎样把近13亿人团结在一起的?”)
  朱镕基:我想,第一种方式就是法制的方式,中国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反映民意,监督政府;第二是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它们联系不同的阶层,经常反映来自民间的意见,也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第三,还有舆论的作用。我想,中国的舆论,特别是中国的电视台在反映民意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当然,我觉得我们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要继续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要进一步反映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筑紫哲也: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问:“为什么中国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小孩?会不会寂寞?”
  朱镕基:中国鼓励每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但是在农村,这个限制是比较宽的;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他们生养孩子是不受限制的。在城市里面,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我是有体会的。我只有一个外孙女,13岁,我觉得她确实感到很寂寞。可是我们也要想,如果一个12.5亿人口的国家再无限制地生下去的话,那全球不都是中国人了吗?
  筑紫哲也:听说朱总理只怕劳安,她什么地方可怕?
  朱镕基:我根本不觉得她可怕,我觉得她可爱。
  筑紫哲也:假如劳安不在演播厅,你是否会做同样的回答?
  朱镕基:当然,表里如一嘛。
  筑紫哲也:演播厅现场有100人,大阪分会场也有20人,欢迎提任何问题。
  一位年轻男子:总理讲到自己的脸可怕,过去是否有吃过亏的地方?
  朱镕基:我吃了很多亏。我的一生中经受过很多的挫折,你很难想象。
  一位年轻女士:我喜欢京剧,正在学习。听说朱总理也喜欢京剧,你喜欢京剧里的什么角色?
  朱镕基:我很高兴你和我有同样的爱好,我喜欢京剧里面所有的行当,但是我自己是学着唱“须生”。同时,我也喜欢拉胡琴。什么时候你去北京,我可以给你伴奏。
  “中国一再要求日本道歉,到底要道歉到什么时候?”
  筑紫哲也: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并非没有问题,现在讲中日关系。
  佐古忠彦(TBS主持人):TBS最近关于“中国如何看日本”和“日本如何看中国”的舆论调查显示:日本人最先想到的中国人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中国人最先想到的日本人是山口百惠、东条英机、田中角荣。在问到相互的好感时,中国有48%的人对日本没有好感,日本对中国没有好感的人只有9%。
  朱镕基:当然,民意调查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反映了一些人的意愿,但也不一定是很准确的,关键在于你所选择的对象。人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又是从不同的角度,比方说对山口百惠,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她演的电影、电视剧在中国非常受欢迎;至于东条英机,当然我们中国人不能够忘记战争所带来的伤害;那么田中先生对于中日的邦交正常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人民确实不会忘记他。总之,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不管过去发生了哪些令人遗憾的事情,或者令人悲痛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正视历史,面向未来,为中日两国人民今后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尽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
  一位女学生:我叫大泽,正在学习汉语。想到历史问题,有一个中国朋友说过,中国人要努力忘记历史,日本人要努力不忘记历史。你对此有何看法?
  朱镕基:任何人都不应该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大家应该正视历史,当然也应该面向未来。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错误的重犯,这对中日两国人民尤其重要。对于当前出现的这样一种倾向,就是要隐瞒或者是淡化,甚至于篡改历史的倾向,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这没有一点好处,不能够使人民从历史里吸取教训,来更好地创造未来。所以我们要做一些提醒,这些提醒绝对不是要伤害某国人民的感情,而是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地吸取历史的教训,使中日两国人民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筑紫哲也:我们为这个节目从全国搜集意见,包括历史问题。一个51岁男子对过去战争中的残酷有赎罪感,但中国一再要求日本道歉,到底要道歉到什么时候?
  朱镕基:我这一次就没有要求日本人民道歉。我想提醒一点,就是在日本的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道歉过。当然在1995年,村山富市先生,当时的首相,笼统地向亚洲人民表示过歉意。但是,日本在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都没有向中国人民道过歉。因此,不能说中国没完没了地要求日本道歉,没有!道歉不道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希望你们考虑这个问题。
  “你认为自己踩了‘地雷阵’吗?”
  筑紫哲也:总理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被人威胁。据说,你有过四次险遭暗杀的经历,祖先的坟墓也被炸了。你自己也说过走在“地雷阵”上,听说还准备了棺材,是吗?
  朱镕基:关于我有种种传闻,或者说传奇。我知道目前为止,至少有11本关于我的书,我没有时间去看。它们究竟说了一些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去看这些东西。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值得一谈。
  筑紫哲也:你认为自己踩了“地雷阵”吗?
  朱镕基:我在就任总理的时候,曾在记者招待会上面讲过这样的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我没有说我已经踩在“地雷”上,没有。这是表示一种决心。
  一位女大学生:我正在学中文,听说中国人都喜欢唱歌。总理最喜欢什么歌?能不能唱一段?
  朱镕基: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的国歌。如果我现在要唱的话,你们都得起立,我想我还是不唱了。
  筑紫哲也:听说总理是一位京胡名家。这是京胡,你也会拉?
  朱镕基:略知一二。
  筑紫哲也:可以表演吗?
  朱镕基:我如果要拉的话,那一位女士就应该唱。我想,如果你们不喜欢京剧的话,你听我拉胡琴一定觉得很难听的,好像杀猪一样。但是应你们的要求,我就献丑了。
  (朱镕基总理现场拉了一段京剧的过门儿,全场鼓掌———编者注)
  筑紫哲也:今天本没有计划让总理表演京胡,十分高兴。已经超过了一些时间,最后一个问题是,和市民对话与和官员对话有什么不同?
  朱镕基:这是两种不同的对话。比方说跟政府官员的对话是唱京剧,那么和市民的对话就是演歌舞伎,我很难说哪个更有趣,但是我很愿意跟日本人民直接地接触和对话。我很感谢今天诸位对我非常礼貌,非常客气,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既要民主也要法制
  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伍德拉夫采访(1999年4月13日)
  伍德拉夫:朱总理,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在你访问美国之前,你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但脾气不好。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次就世贸组织问题没有达成协议,你现在是不是想发脾气?
  朱镕基:我在美国不但没有发脾气,而且还始终保持着笑脸。我不认为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会谈是不成功的。克林顿总统和我签署了一个联合声明,在声明中,美国明确表示坚决支持中国在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认为我们的工作现在处于最后阶段,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达成协议。
  伍德拉夫:克林顿总统谈到同中国保持接触的重要性。你是否认为两国保持接触是重要的?
  朱镕基:你说的“接触”,我们称之为中美“友好合作关系”。我认为,同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是贵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的一贯政策。我感到,我们现在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符合我们两国的利益,而且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从中方来说,如果我们回头看,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先生和现在的江泽民主席,三代领导人都支持这一政策。所以,我认为你们所说的“接触”是正确的途径;所谓的“遏制”,甚至某些人所称的“软遏制”,是错误的途径。
  “当经济上更强大以后,中国能否容忍更多的不同政见?”
  伍德拉夫:大家也都知道,美中在具体问题上会有分歧。这些具体问题之一当然是人权。总理先生,你认为当经济上更强大以后,中国能否容忍更多的不同政见?
  朱镕基:就人权来说,常常是中美双方在有共同的概念的同时,在如何实施上有分歧,因为归根结底,各国的情况不同;而且我认为,中国正在不断地改善人权状况。但同时,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我们必须继续在这个方面改进。所以,我们愿意听取外国朋友的意见。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有着2000年传统观念的负担,这影响着我们人民的思想。而且,我们人民的教育水平是不能同美国相比的。
  近来,中国全国人大修改了我们的宪法,增加了一项修正案,要依法治国。这表明中国想建立一个完整的司法制度,建立一个法治的国家,但这不是容易办成的事情。我们缺少大量合格的人才。目前,我们非常缺乏法官和律师。你们美国有这么多律师,我们却很少。
  伍德拉夫:我们派一些人给你们。
  朱镕基:我们正在培养这些方面的人才,但这需要时间,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培养出来。所以,当你们表示对中国改善人权状况的关切时,要知道,在希望改善人权状况方面,我们比你们要着急得多。经济改革肯定要带来政治改革,你应该看到我们已经在进行一些政治改革了,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宪法修正案,它正指导我们依法治国。我们的宪法规定,人民有言论和集会的自由。当然,一个大前提是,不能做任何损害公共财物和公共利益的事情。我们将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承认,我们在人权领域有不足;但同时我们也要说,中国人民正在享受历史上最好的人权。
  伍德拉夫:有个问题是关于你自己的经历。你曾两次被下放,我知道你在养猪场干了很多年,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你的经历是否告诉你,中国不怕不同政见?
  朱镕基:我不认为我个人经历的细节值得在这里讨论,但我认为,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领导人都有类似的个人经历。我们年轻时都为民主而斗争,为我们国家的自由、独立和解放而斗争。不可想象,我们这些毕生为改善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而斗争的人会去侵犯中国人民的人权。问题是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我们只能努力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
  “60年之后,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伍德拉夫:提个关于贵国的问题。你希望中国发展成什么样子?你认为40年、50年、60年之后,中国会是什么样的国家?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你看中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会如何发展?
  朱镕基:我认为,再过四五十年甚至60年以后,中国将会发展起来。但即便在那时,中国也不会超过美国,更不可能对美国构成什么威胁。中国只会成为美国的朋友,很可能是美国的大市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继续下去,但我们仍将保持社会主义。我们的经济体制将继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使我们避免经济危机。当然,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你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期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
  伍德拉夫:永远是社会主义?
  朱镕基:永远是,但我说的社会主义带有中国特色。
  伍德拉夫:中国对民主有什么害怕的吗?
  朱镕基:我为民主奋斗了一辈子,因此,我觉得民主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要民主,我们也要法制,所以,在要求民主时不能违法。民主与法制应该同时发展。
  伍德拉夫:我还没有问你此次访问中你最喜欢哪个城市,以免在它们之间引起竞争。
  朱镕基:我喜欢所有的城市。
  伍德拉夫:你说话很像一位外交家。谢谢。
  朱镕基:谢谢。
仁者是无敌于天下的
  在美国谈同顾毓琇先生见面的情况(1999年4月9日)
  (1999年4月9日下午,会见顾毓琇之后)
  记者:朱总理,你带了江主席的什么信息给他(指顾毓琇———编者注)啊?
  朱镕基:我带了江主席送顾老的茶叶。
  记者:什么茶叶?
  朱镕基:黄山名茶。
  顾毓琇:我就是说:“朱总理为国珍重。”
  记者:那朱总理你会不会这样做啊?
  朱镕基:我要按老师的教导来做。我给你们透露一点,不然你没有东西写了。顾老送我十六字箴言:“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仁”字的意思很难解释,你们回去查查字典,仁者是无敌于天下的。
  这是朱镕基总理访问美国期间,在华盛顿布莱尔国宾馆会见顾毓琇先生后接受香港记者采访,谈同顾毓琇见面的情况。顾毓琇(1902-2002),美籍华人教育家,并集科学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电机与运算微积课教授,并创立了清华大学电机系,为首任系主任。
  摘自《朱镕基答记者问》
  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本版照片均选自《朱镕基答记者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推荐的这本书分量可不轻,可惜埋的太深。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台湾:台湾文化人说自己的故事》作者蒋勋等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台湾.jpg


作  者: 蒋勋 等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9-7-1


内容简介
  本书由台湾蒋勋、侯文咏、韩良露、沈春华、严长寿、舒国治等三十位名人,写下他们行走台湾的“私房”回忆,以深度、细致、慢游的行走方式以及全新的视野,带领读者赏鉴自然的、文化的、新鲜的台湾,深刻体验台湾的美丽,借由一个个旅行故事及影像,传递出台湾人对这块土地的情感。
目录
望安即事
慢游,花莲
最美的家园——美浓
台南府前路旧梦重温
关于2004年夏天的旅行……
麻雀东南飞,五步一徘徊
海星的故乡
万里渔港
台北可观莲,莲叶荷田田
“鸠之泽”温泉
开往天空的清境行
草山三叠
全世界最贵重的孤独——三貂岭车站
简单却难忘的旅行
十一号公路
布袋是平的
飞到天空去旅行
单骑南横
山与海的赋格曲——东海岸铁路
镜格推移光影之夏
轻与重的对话——芹壁
那天下午的草坪
侯硐游
心灵充电站——太鲁阁
每日的旅行
东屿坪——台湾的复活岛
二水,这里
冬天要去夏天去过的地方
我的柴山秘密基地
众神的花园——惊艳雪山
书摘插图
  望安即事
我到望安去只是想一个人到偏远的小岛上无所事事地随便走走。
住在离马公港最近的一间旅店七楼,有一扇开向大海的窗。窗外明亮的阳光、一大片湛蓝的大海,如同翠绿晶莹的宝石。长长的堤防伸向大海,像两只渴望环抱的手臂。
有一艘船嘟嘟驶出海港,在平静的海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白色浪花的尾巴。白色的尾巴像一条路,仿佛踏上去就可以到梦想的远方。
到楼下,询问柜台小姐:“那艘船开到哪里去?”
小姐探头看一看说:“望安!”
“万安?”我继续问:“要多久?”
小姐想了一想回答说:“五十分钟吧,是快艇,交通船可能慢一点。”
我就订了隔天的船票,两百元。小姐顺便问我:“要不要代订住宿?”
我摇摇头,我并不确定要住在哪里,没有预定好的行程,没有回航的明确时间。那个小小的岛屿只是地图上一个不显眼的点,在大一点的地图上甚至连标记也没有。买票的时候小姐附赠了一张简略的地图,马公南方的大海中标记一个叫“望安”的小岛,望安的附近有将军岛,再远一点有更小的花屿、西屿、东吉。
我终于走向了那条白色浪花铺成的路。
船舷两边翻起一层一层的浪,在浪与浪之间飞起一群一群银白色的鱼。长长窄窄的鱼的身体,被阳光照耀,闪亮耀眼,好像跟船在嬉戏,腾跃在空中。
海洋的风带着夏天浓重的辛烈与鲜腥的气味。我逐渐在燠热中昏睡过去的时候,觉得许多海藻、蛤蜊、章鱼、虾和蟹在我头发四周吐着气味强烈的泡沫,分泌着海洋腥味极重的体液。
我竟然不是单独一个人在旅行吗?
那些海洋的气味喧闹嘈杂,像一群无法停止骚动的顽皮儿童。
那些强烈的气味吵闹纠缠,但我还是睡着了,觉得身体是一枚久远沉在海府礁石间被遗忘的时钟,好像还可以听到滴答的声音,但钟面没有指针,时间也没有任何意义。
“你不下船吗?”
我被一个询问的声音唤醒时,船已经静静停泊在一个小小的码头边。船上的人都走了,空空的船舱好像都是回声:“望安~望安~”
我忘了背包,折回到船上拿的时候,开船的男人正在解开码头上的缆绳,他笑着说:“我以为你要原船回马公。”
船又驶离了码头,几个闲坐在堤防上看海的黝黑少年,看着船越行越远,好像做完了功课,就吆喝着相约回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5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还有兔子想买的《朱镕基答記者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5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帖经久不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5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涵 于 2009-9-5 19:12 编辑

《没有悲伤的城市》 陕西师范大学2009版 (加 艾拉尼 著,李馨萌 译) 【感谢duhaoshuhao推荐】


【作  者】 (加)艾拉尼 著,李馨萌 译


【内容简介】
全球最佳好书!畅销11国,感动世界的文学经典
  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饥饿、疾病、种族冲突……死亡随时发生。
  他们却做着最纯美的梦——
  他梦想自己能飞,全然不顾那累赘般的瘸腿;
  他发明了花园语,在亲人死亡后含泪笑着说;
  他从一朵花瓣里看到爱,从颜色里看到幸福;
  他说世上有一个地方,没有战争、没有丑陋,只有鲜花,信任和爱。
  他把这个地方叫做没有悲伤的城市。
  他能找到吗?还是在现实中沉沦?
  《没有悲伤的城市》——
  一部关于梦想和友爱的书。
  一个可以感动你灵魂的小说
  一个给最绝望的人以希望的美好故事。
【作者简介】
  阿诺什·艾拉尼,出生、成长于印度孟买,1998年移居温哥华。被加拿大《Quill&Quire》杂志评选为当代新锐作家之一。  2004年,他的首部长篇《那残废和他的护身符》引起文坛瞩目。两年后的第二部作品《没有悲伤的城市》更是大放异彩,售出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以色列、葡萄牙,中国等十几国版权。
【目 录】
第一章 悲城
第二章 真相
第三章 逃离
第四章 遇见
第五章 心动
第六章 傻瓜
第七章 聚会
第八章 想飞
第九章 爆炸
第十章 自由
第十一章 报复
第十二章 未来
【书摘】
第一章 悲城
祥弟的手触到了自己的肋骨。
他试着把肋骨往回推,但是没有用,它们仍然从白背心里凸了出来。也许这是因为他只有十岁,等他再长大点,身上会有更多肉,肋骨就不这么明显了。这么想着,祥弟从孤儿院的台阶上走了下来。
祥弟光着脚站在院子里,他从来不穿拖鞋,因为他喜欢脚踩着热乎乎的土地的感觉。现在是一月初,离雨季还很远。尽管新的一年开始了,土地还是老样子,表面的裂缝比以前更深了。太阳直射着祥弟的黑头发,他不得不眯起眼睛。
祥弟伸开胳膊,向一面墙走去,在那儿他的世界结束了,而别人的世界开始了。走近那面墙,他听到了城市的声音——远处的汽车喇叭声以及电动车和摩托车的嗡嗡声。他知道孟买城比这还要喧闹得多,但是这个院子并不靠近大马路。墙外只是一个小市场,妇女们贩卖装在藤编篮子里的鱼和蔬菜,男人们蹲着给人掏耳朵,这样来挣几个卢比。
几只鸽子在墙头站成一排唧唧咕咕,墙头上插着碎玻璃,以防有人翻墙进到院子里来。祥弟心想,为什么会有人费劲潜入院子?孤儿院里又没什么可偷的。
一声很响的自行车铃声吓得两三只鸽子拍着翅膀飞走了,但是它们很快又重新占据了墙上的位置。墙上的玻璃片看来没有碍着鸽子们,它们知道将脚落在哪里。
祥弟摸着墙上的黑色石头,想着青苔会从上面长出来,他微笑。雨水会使墙上出现生机,但还得几个月他才能深深呼吸着自己喜欢的气味——第一阵雨的气味,来自满怀感激的土地得到了雨水的滋养,是他这一整年所梦想的。
只要孤儿院里能够闻到这样的气味,那就是整座城市最好的孤儿院了。
这十年对祥弟来说是艰难的,他现在开始明白很多事情。当他还是个孩子时,总有很多问题要问,但是现在那些问题似乎都有了答案,可他又害怕自己根本不喜欢那些答案。
他从墙边转过身来,向着一口用灰色水泥砌成的水井走去。
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祥弟想自己究竟长得像妈妈还是爸爸。他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妈妈一样,又大又黑。是妈妈还是爸爸把自己扔在这儿的?他想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
祥弟一只脚跨上了井栏。
他的周围开放着三角梅,那是他最喜欢的花。粉粉的、红红的,洋溢着爱,祥弟想。如果这些花是人的话,会是世上最美的人。
祥弟的另一只脚也跨上了井栏,高高地站在上面。
孤儿院的窗户开着,他往里面瞧。大部分孩子在一张床上挤作一团,祥弟听见他们在唱“Railgaadi”。女孩们在模仿火车的咣当声,而男孩们在很快地大声喊出市镇的名字——曼达瓦、坎德瓦、赖布尔、斋浦尔、塔勒冈、马勒冈、委勒、绍拉布尔、戈尔哈布尔。祥弟心想,印度有这么多地方,可我一个都没去过。
他喜欢站在井栏上那么高的感觉。也许有一天自己会长到那么高,但这还需要很多年。而且就算他长高了,那又怎么样呢?他还是无处可去。总有一天他得离开孤儿院,没人能说再见,他走了也不会有人想他。
祥弟看着井里的水。水很静,他在想是不是要跳进去。他会灌进很多水,只要身体装得下。如果爸爸妈妈回来找他,就会发现他沉睡在井底。
想到这一点的时候,祥弟从井栏上下来了。
他朝着孤儿院快步走去,爬上了通往大堂的三级台阶。在那儿孩子们的胶皮拖鞋在地上整齐地排成一排,发黄、斑驳的墙上,一把黑伞挂在钉子上。
祥弟的脚丫在石头地板上留下了泥迹。他进了卧室,被吉奥蒂瞪了一眼,她正蹲着擦洗地板。她总是因为祥弟不穿拖鞋责骂他。
 屋子里摆了二十张铁床,铁床面对面摆成两列,每列十张。床上铺着薄床垫,盖着白床单,不过没有枕头。因为吉奥蒂在擦洗地板,孩子们都待在床上。大部分人仍然挤在窗边的一张床上,玩着一种叫Antakshari的游戏。他们不再唱“Railgaadi”,而正在唱V打头的歌曲。
吉奥蒂仍然瞪着祥弟,她把一块厚厚的灰布放进水桶里,桶里有水和洗涤剂。她把布拍在地上。祥弟看着她笑了,吉奥蒂和丈夫拉曼在孤儿院工作了很多年,祥弟知道她不会怎么样自己的。他希望吉奥蒂停下来给他倒杯茶,但是只有在擦完地板后,她才会给孩子们倒茶喝。她今天往头发上抹了发油,屋里弥漫着发油和洗涤剂混合的味道。
祥弟往吉奥蒂的大绿桶里看了一眼,水又黑又脏,他想起了那口井。于是祥弟马上移开视线,朝祈祷室看去。他确信没人会知道他刚才想跳井的事,除了那个站在祈祷室里的人,那人就像个威风凛凛的巨人一样。
祥弟没脸见那个人,他为自己曾经的想法感到羞愧,尤其是那个人比祥弟知道的任何人受的罪都要多得多。
那个人就是耶稣。
即使耶稣的双眼一定在生前看到了大量的残忍,但在他的眼中丝毫都没有体现出来。祥弟最喜欢的是耶稣头上的光环,就像是耶稣发明了电一样。当祥弟看到一个父母健在的孩子开开心心而心生嫉妒时,祥弟想到了耶稣的遭遇,耶稣满怀爱心地来到这个世界,却被钉在十字架上,流着血,带着诋毁的言辞离开。
而当想到耶稣也曾经是个孩子,后来成了人们的领袖时,祥弟又觉得很受鼓励。可即使对耶稣说话确实使祥弟感到安慰,在他祈求什么的时候,依然会感到不舒服——每天早晨,所有的孩子在祈祷室集合,他们闭上眼睛祈求。祥弟觉得这不是真正的祈祷,对他来说,真正的祈祷意味着向神传递一种正面的想法,比如谢谢你或者我爱你。那才是祈祷,而你在那里提要求的时候,祈祷室就变成了市场。
他看了看周围,看有没有人在看着他,他不希望祈祷时别人也在。耶稣从来没有回答过祥弟,但是他觉得耶稣被人们那样对待之后,他也许根本就不会再信任人了,因而他接受了耶稣的沉默。
祥弟对耶稣说,从现在起,他会学着承受悲伤,就好比悲伤是多出来的一个脚趾头一样。当他说这些的时候,他知道耶稣会为他自豪。
祥弟觉得累了,想休息一下,但同时他又不希望离开耶稣的视线,于是就躺在石头地板上,把他的想法告诉耶稣:我一定试着开心起来。祥弟知道,比起那些盲人,生病的孩子,甚至身上伤痕累累的流浪狗,他的境遇要强得多了。
祥弟觉得舒服多了。现在他能闭上眼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了。那是从他一出生就开始的,或者也许是从三岁时开始的,他要想象他出生的城市——孟买。
祥弟一直在孤儿院里长大,没见识过孟买城。最近,他听到的关于孟买的事情又让他很心烦。管理孤儿院的萨迪克夫人,已经有三个星期不许孩子们踏出孤儿院的大门了。
萨迪克夫人说,在阿约迪亚,一个遥远的地方,印度教徒摧毁了巴布里清真寺。现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因为这事在孟买发生了冲突,街道对于孩子们来说也不安全了。
但是祥弟告诉自己,新的一年开始了。
不再有商店被抢劫,不再有出租车被烧毁,不再有人会受伤。如果这些要实实在在发生的话,祥弟必须自己一砖一瓦地重建孟买。
他闭上眼睛,看到了一只红色的皮球。
在祥弟的孟买,孩子们在街上玩板球,击打一个红色的皮球。即使击球手用力过猛,球砸到窗户上把玻璃打碎了,也不会有人生气。几秒钟之后,玻璃就会自动修复,然后游戏重新开始。裁判是一个开烟草店的老头,即使他因为得卖香烟、槟榔和坚果而没法集中精力,他也有本事将比赛一个球一个球地在脑子里重新过一遍。投球手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投球,他往回跑,根本不看球柱,就把球高高地抛上天空。击球手如果有经验的话,就会耐心等着球在一到七分钟的时间内落下来。当球落下来时,它急速旋转着,让每个人都眼花缭乱。
祥弟看到人们在庆祝胡里节,在一天或一周的时间里,人人走上街头,打着朵尔鼓跳着舞,往空中撒彩色的粉末,然后跳进彩色粉末里,身上也变成彩色的。人们最后明白了胡里节的真正意义——如果他们的脸染上了绿色,那么接下来的几天孟买就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会轻易地解除烦恼。如果他们胸前染上了红色,就意味着他们会恋爱结婚。人们知道的所有颜色都会像朋友一样来到孟买人身边,人们也会变成它们的样子。
但是祥弟断定,这样的一个地方得换个名字,于是他就起了个新名字,大声说:“卡洪莎。”对他来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没有悲伤的城市”,他相信总有一天所有的悲伤都会消失,孟买会获得新生,变成没有悲伤的城市。
  祥弟醒来的时候,他又振作了起来。
 他走进卧室,看到了小普什帕坐在她自己的床上,头靠着墙,正沉重地呼吸着。她有哮喘病。有一天夜里,普什帕叫醒祥弟,说她要死了。没有人要死,祥弟回答,心里却很害怕,因为他也做不了什么。他拍拍普什帕的头,向耶稣祈祷,虽然他觉得在普什帕都要喘不上气的时候,祈祷也没什么意义。过了一会儿,他就只能坐在黑暗中,听着普什帕大口大口抽气的声音。
而这会儿,普什帕正捻着自己的头发,沉浸在幻想中,祥弟很高兴没见她不舒服。
  ……


The Song of Kahunsha
Written by Anosh Irani
Category: Fiction

Format: Trade Paperback, 320 pages
Publisher: Anchor Canada

About this Book --------------------------------------------------------------------------------
Abandoned as an infant, ten-year-old Chamdi has spent his entire life in a Bombay orphanage. There he has learned to find solace in his everyday surroundings: the smell of the first rains, the vibrant pinks and reds of the bougainvilleas that blossom in the courtyard, the life-size statue of Jesus, the "beautiful giant," to whom he confides his hopes and fears in the prayer room. Though he rarely ventures outside the orphanage, he entertains an idyllic fantasy of what the city is like – a paradise he calls Kahunsha, "the city of no sadness," where children play cricket in the streets and where people will become one with all the colours known to man.
Chamdi’s quiet life takes a sudden turn, however, when he learns that the orphanage will be shut down by land developers. He decides that he must run away in search of his long-lost father, taking nothing with him but the blood-stained white cloth he was left in as a baby.
Outside the walls of the orphanage, Chamdi quickly discovers that Bombay is nothing like Kahunsha. The streets are filthy and devoid of colour, and no one shows him an ounce of kindness. Just as he’s about to faint from hunger, two seasoned street children offer help: the lovely, sarcastic Guddi and her brother, the charming, scarred, and crippled Sumdi. After their father was crushed by a car before their eyes, the children were left to care for their insane mother and their infant brother. They soon initiate Chamdi into the brutal life of the city’s homeless, begging all day and handing over most of his earnings to Anand Bhai, a vicious underworld don who will happily mutilate or kill whoever dares to defy him.
Determined to escape the desperation, filth, and violence of their lives, Guddi and Sumdi recruit Chamdi into their plot to steal from a temple. But when the robbery goes terribly awry, Chamdi finds himself in an even worse situation. The city has erupted in Hindu-Muslim violence and, held in Anand Bhai’s fierce grip, Chamdi is presented with a choice that threatens to rob him of his innocence forever.
Review Quotes
"With understated skill, Anosh Irani tells such a darkly enchanting story of the abandoned children of Bombay that I felt swept away by their fate and entangled in the world's too believable cruelty towards the innocent. Irani's shocking tale unfolds with a macabre and terrifying beauty that is both heartbreaking and compelling."
–Wayson Choy, author of All That Matters
"[Irani] vindicates the fragile but triumphant scope of childhood imagination with touching grace."
—The Globe and Mail
"[Irani] rewrites Dickens’ Oliver Twist with his native Bombay replacing 19th century London. . . . Pure storytelling."
—Toronto Star
"Irani has written a gripping and compassionate novel that will resonate long after readers have completed it."
—Winnipeg Free Press
About this Author --------------------------------------------------------------------------------
Anosh Irani was born and brought up in Bombay, India, and moved to Vancouver in 1998 to become a full-time writer.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acclaimed novel The Cripple and His Talismans. His first full-length play, The Matka King, premiered at the Arts Club Theatre Company, Vancouver, in 2003. His new play, Bombay Black, was produced in Toronto in 2006 by Cahoots Theatre Projects and received the Dora Mavor Moore Award for Outstanding New Play.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Georgia Straight, Irani discusses how the Zoroastrian Parsi community he lived in was affected by the riots: "One night the Muslims and Hindus had a street fight right outside the gates of our compound. At one point, they wanted to burn down a gas station which was right next to one of the buildings in which people of our colony lived, so people had to beg and say, 'Look, if you burn this gas station down, the buildings will explode. And we are not part of this violence.' Luckily, people listened, which is quite rare."
He goes on to express his admiration for the street children of Bombay and their ability to look beyond their dire circumstances: "A lot of these street children, when you talk to them, they have dreams. They are very poor. They live in grinding conditions, but they have very large dreams: some of them want to become doctors and find cures for diseases; they want to become movie stars, singers, dancers; some want to join the police force and bring about real change. They are all about change, because they know that if they don’t hope, if they don’t create some kind of dream, survival for them is going to be very difficult."
Excerpt --------------------------------------------------------------------------------
Prologue.
Without warning, the man rams the iron rod into the face that peers through the window. There is a sickening crunch and the face disappears. That must be Hanif the taxiwala, thinks Chamdi. The man stands guard outside the window, the iron rod by his side. He looks ready to repeat his actions should the need arise.
In the darkness of the lane, Chamdi can hear a woman scream from inside the blue shack. He imagines Hanif lying on the ground, his teeth smashed with an iron rod, blood streaming from his nose and mouth, while his wife bangs on the bolted door with her fists.
Chamdi is unable to move. None of the neighbours come to the family’s rescue. Most of the men and women return to their shacks, and the few that remain outside look just as terrified as Chamdi.
Chamdi stares at Anand Bhai, who stands rooted to the ground. Dressed in black, Anand Bhai looks like he is part of the night itself. Chamdi cannot understand how Anand Bhai can smile at a time like this.
one.
Chamdi runs his hands across his ribs.
He tries to push his ribs in, but it is of no use. They continue to stick out of his white vest.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is only ten years old. When he grows older, he will have more flesh on his body and his ribs will be less visible. With this thought, he walks down the steps of the orphanage.
He stands barefoot in the courtyard. He never wears slippers because he likes to feel hot earth against his feet. It is early January, and the rains are still far away. Even though a new year has begun, the earth looks old, the cracks in its skin deeper than ever. The sun hits Chamdi’s black hair and forces him to squint.
He stretches his arms out and walks towards a wall, where his world ends and someone else’s begins. As he nears the wall, he hears the city – faraway car horns, the hum of scooters and motorcycles. He knows Bombay is much louder than this, but the courtyard is not near the main road. Beyond the wall is a small marketplace where women sell fish and vegetables from cane baskets and men squat on their haunches and clean people’s ears for a few rupees.
Pigeons sit in a row on the wall and chatter. Spikes of glass are placed along the edge of the wall to prevent people from entering the courtyard. Chamdi asks himself why anyone would bother sneaking into the courtyard. There is nothing to steal at the orphanage.
A loud cycle ring causes a few pigeons to flutter away, but they quickly regain their places on the wall. The shards of glass do not seem to bother the pigeons. They know where to place their feet.
Chamdi touches the wall and feels the black stone. He smiles when he thinks of the moss that will appear. Rain can make life out of walls. But it is still a few months before he can inhale deeply and take in his favourite scent. The smell of the first rains, that of a thankful earth satisfied by water, is what he dreams about all year long. If only the inside of the orphanage could smell like that, it would be the most loved orphanage in the entire city.
This tenth year has been hard for Chamdi. He is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many things now. When he was a child, he had many questions, but now they might be answered, and he is afraid he will not like the answers at all.
He turns away from the wall and wanders towards a well made of grey cement.
As he stares at his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he wonders if he looks like his mother or like his father.
He believes he has his mother’s eyes, large and black. Was it his mother or father who dropped him off here? He wonders if they are alive.
He puts one foot on the parapet of the well.
Bougainvilleas surround him. They are his favourite flowers. So pink and red, full of love, he thinks. If these flowers were human they would be the most beautiful people on earth.
He puts his other foot on the parapet of the well and stands tall.
He looks through the open window of the orphanage. Most of the children are huddled together on one bed. He can hear them sing “Railgaadi.” The girls make the chook-chook sound of a train, while the boys shout out the names of cities and towns at great speed – Mandwa, Khandwa, Raipur, Jaipur, Talegaon, Malegaon, Vellur, Sholapur, Kolhapur. 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in India, Chamdi says to himself, and I have not visited a single one.
He likes how tall he feels with the added height of the parapet. Perhaps one day he will grow to this size. But it will still take years. And even if he does grow tall, so what? He will still have nowhere to go. There will come a day when he must leave the orphanage. But there will be no one to say goodbye to. No one will miss him if he goes.
He stares at the water in the well.
It is extremely still. He wonders if he should jump in. He will swallow as much water as his body will allow. If his parents ever come back for him, they will find him sleep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l.
The moment he has this thought, he gets off the parapet.
He walks quickly towards the orphanage and climbs up the three steps that lead to the foyer, where the children’s rubber slippers are placed in a neat row on the ground and a black umbrella hangs from a hook on a yellowed, patchy wall.
His small feet leave dirt marks on the stone floor. He enters the sleeping room and receives an angry look from Jyoti, who sits on her haunches and washes the floor. She always scolds him for not wearing slipper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大成智慧》 红旗2009版 (雷国珍,吴珏 编著)【感谢duhaoshuhao推荐】


【作  者】 雷国珍,吴珏 编著
【出 版 社】 红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版  次】 1
【页  数】 343
【I S B N 】 9787505117785
【编辑推荐】
毛泽东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独特的性格、超人的领导智慧、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没有高贵的血统,他的成功主要是他后天努力的结果
【内容简介】
毛泽东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独特的性格、超人的领导智慧、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之所以成功,不仅仅在于他有着超世绝伦的才华。亦不仅仅在于时代给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更在于他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因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能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毛泽东以山的坚强、水的柔情、土的质朴、火的激情、诗的浪漫,加上他的机智、豪气、胆略、智慧、素质、品性、渊博的学识、为人处世的原则、治国安邦的谋略,为中国这块土地涂上了一层基本色。
博学多才,既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天生的,毛泽东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博学多才的唯一途径来自学习。他认为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如果想获得成功,那么你就学习吧。像毛泽东那样在实践中带着问题去刻苦地学习。
【目录】
第一章 非学无以广才
 一、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三、“经书杂书”,相得益彰
 四、读书,贵在独立思考
 五、不动笔墨不看书
 六、读无字之书
 七、“人有善,虽千里吾求之”
 八、经世致用
第二章 野蛮其体魄
 一、体为知识之载,道德之寓
 二、担大任者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三、锻炼身体也要个性化
 四、持之以恒,方能受益
 五、用最简单的办法也可以补脑健身
 六、练体与练心相结合
第三章 全党领袖
 一、树旗帜与“找真同志”
 二、正确对待党内山头
 三、三大法宝
 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五、跳出周期率
 六、治党要以史为鉴
 七、从严治党
第四章 共和国缔造者
 一、建设国家也不能搞关门主义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靠总结经验吃饭
 四、向科学进军
 五、祖国统一和主权完整高于一切
第五章 三军统帅
 一、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里面出来
 二、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
 三、从战略高度考虑游击战争
 四、克敌制胜靠士气
 五、一盘棋的思想
 六、出奇制胜
 七、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八、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第六章 改变世界历史的人
 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人进门”
 二、走俄国人的路和向苏联学习
 三、扩大国际交往,树立国际形象
 四、生着一副大中华脸孔
 五、小球推动大球
 六、结交穷朋友
第七章 驾驭全局的秘诀
 一、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二、集思广益,从善如流
 三、学会弹钢琴
 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五、不打无准备之仗
 六、要么不抓,要么抓住不放
 七、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八章 吸引与凝聚力量
 一、任人唯贤
 二、知人善任
 三、不拘一格选人才
 四、“吕端大事不糊涂”
 五、授权是成事的分身术
 六、“有了母鸡何愁没有蛋呢”
 七、利用互补增强能量
 八、爱才有道
 九、“小舟变大舟”
第九章 与人相处的智慧
 一、谨慎交友
 二、做事论理,私交论情
 三、涵纳百川,不择细流
 四、以礼相待,以诚相待
 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六、“还是很讲朋友义气的”
 七、在国际舞台上
第十章 以德服人
 一、“做一个掀天揭地的人!”
 二、做一个纯粹的人
 三、愈挫愈奋,矢志不移
 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五、“还是勤俭节约”
 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七、生死任自然,无往而不乐
第十一章 成功需要情和爱
 一、孝敬父母
 二“是一家,不分彼此”
 三、“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四、枪林弹雨中的真情
 五、夫妻之间也要讲原则
 六、手足情深
 七、怜子如何不丈夫
 八、亲朋戚友,人间真情
 九、“人民万岁”
第十二章 养成大业之性
 一、勇气和骨气
 二、容天下能容之事,忍天下能忍之事
 三、克制容忍,勿现于辞色
 四、平民意识
 五、事业上创新,生活上恋旧
 六、热爱大自然
第十三章 成大事之艺
 一、“写诗,就要写出自己的胸怀和情操”
 二、以书法为桥
 三、纤笔一枝,赛过三千毛瑟精兵
 四“把报纸看作自已极重要的武器”
 五、语言大师
【书摘】
第一章 非学无以广才
  一、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大事,必须有大本事。要有大本事,就必须努力学习。古人所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是中国近代百年最伟大的成功者。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他发愤读书,在学海中邀游,在书山上攀登。他从书本中获得知识,也从书本中增长才干。1909年,毛泽东在说服父亲后,先后到乌龟井和东茅塘私塾读书。这最后一年的私塾学习,教学方法和内容与以往大不相同,先生以渊博的知识、新颖的思想、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毛泽东读了不少以往不曾看到过的书,也想了不少问题,思想大为开放,并最终产生了要走出韶山冲的强烈愿望。
1910年秋毛泽东又成功地说服父亲暂时收起让他回家做生意、发家致富的想法,到东山学校去读书。这—决定,对毛泽东的一生无疑具有转折意义。无法想象,如果毛泽东听从了父亲的意见,去做米店伙计的话,毛泽东还是不是日后的毛泽东。
东山高等小学堂是戊戌以前最早兴办起来的新式学堂之一。旧式私塾只是教授经书之类。东山学堂虽然也教经书,却主要实行“新法教育”,讲授当时作为新学内容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校长李元圃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他常在早晚点名的时候,向学生讲一些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欺压的历史事实。毛泽东听了,深为祖国的命运而忧虑。
东山学堂有一个藏书楼,毛泽东经常从那里借阅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看到他那么如饥似渴地读历史书,国文教员贺岚冈很是赞赏,感到毛泽东的确不同凡响,贺岚冈还特地买了一本《了凡纲鉴》送给他。这是明朝人袁黄依照朱熹《通鉴纲目》体编写的通史。
东山高等小学堂给了毛泽东新的知识,向他展示了一个比韶山冲广阔得多的世界,从而也激起了毛泽东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了他更加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要寻求更多的真理,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
当他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登到学堂旁的东台山山顶的时候,只见七级宝塔,高耸入云,极目远眺,万里河山,苍苍茫茫。偏居一隅的东山已经不能容纳他汹涌澎湃的心。毛泽东决定冲出乡关,到长沙去!到一个决然不同于东山的大地方去!
此时,中华大地上已经响起了伟人的脚步声。
1911年春天,毛泽东挑着行李走出湘潭,跟着东山学堂赴长沙任教的贺岚冈老师来到了长沙。经贺老师推荐,他顺利地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
  对毛泽东来说,长沙的确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它是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二三十所新学校。毛泽东所崇拜的维新志士谭嗣同和唐才常创办的时务学堂就在这里。此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起的反对清王朝的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而两湖地区,尤其是武汉和长沙正是斗争的最前沿。
毛泽东初到长沙,便被这激荡人心的革命气势所感染。他在湘乡驻省中学学了几个月之后,武昌起义爆发。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支援武昌起义,为革命尽一份力量,投入长沙革命军,当了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列兵。当兵期间,毛泽东并未放弃学习。新军里士兵每月饷银7元。在这7元之中,毛泽东每月除花2元用在伙食上,以及买水要用些钱外,其余的都用来购买报纸。每天操练以后,一有工夫,他就坐下来看报。他成了军营里一个好读报纸的人。
清帝退位后,人们普遍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当初,毛泽东参加新军的目的就是为支援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既然革命已经成功,毛泽东决定脱离军队,继续念书。1912年春,毛泽东谢绝了军队中一些连排长的挽留,离开了兵营,决定继续求学。
在经过许多选择后,毛泽东报考了著名的“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是《民国肇始,百废待兴,教育、实业何者更为重要》。毛泽东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理论为依据,下笔滔滔,主张教育为主说,取得了第一名。他当然被录取了。
省立第一中学是一所很大的学校。学校的图书馆里,当时京、津、沪、汉有名的报纸,本省的公私报纸,订得相当齐全。毛泽东在择业问题上经过一番选择后,仍然把兴趣放在“革命后的国家大势和民族、人民的命运”上。他经常出入图书馆,翻阅各种报章杂志,研究社会问题。他写作的《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就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
据《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变法,恐民不信,乃在国都南门立三丈之木。募民能徙至北门者赐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又下令,能徙者赐五十金。后有一人徙之,即赐五十金,以示不欺。于是,颁布新法,令行于民。毛泽东则从这个故事生发开去,抒发了他对“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原因的感叹。
毛泽东认为,法令是国民谋幸福的工具。法令越好,为老百姓谋取的幸福就愈好。老百姓唯恐不颁布这样的法令,唯恐颁布了而不生效。一旦颁布,必尽全力保护和维持,务使其达到实施完善之目的。政府为了国民而立法,国民岂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
接着,毛泽东又指出,黎民百姓最怕的,是那种打着为民的旗号,实际上并不实行或并不代表人民的法律。这样,“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人民不关心法律,“吾又何怪焉?”毛泽东这里是借古喻今,讽喻当时袁世凯政府并不真正地代表人民。毛泽东已经从当时“共和”的表面,认识到它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共和”、“幸福”的实质。
毛泽东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使他的国文老师不禁拍案叫绝。他给这篇文章打了个满分,并在这篇600字的文章上写上了l50个字的眉批和总评。评语写道:“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骎骎人古”;“精理名言,故未曾有”;“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文末总评是:“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惟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末了,老师又在作文题上写了“传观”二字。
但是,这所学校并没有引起毛泽东多大的兴趣。毛泽东觉得,学校的课程有限,校规也非常呆板。他需要一个能够吸吮更多的知识,让自己的思想自由地纵横驰骋的场所。
国文教员借给他一本《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毛泽东读了以后,得出结论:不如独自看书学习。他退学了。入学一共六个月。
1912年7月,毛泽东离开省立中学后,寄居于长沙城新安巷的湘乡会馆。他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读书。
湖南省立图书馆位于长沙城里的定王台,又称定王台图书馆。它创建于清朝末年,藏书量居全省之首。毛泽东来到了一个新的学习天地。
他的住处离图书馆有三里地。每天一开门,毛泽东总是第一个走进馆里来,借了书,就伏在阅览室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读。图书馆关门时,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只在中午的时候,他才休息片刻,出去买两块糕饼当午餐。从夏到秋,从秋到冬,毛泽东日复一日地坚持到图书馆去读书。在北风怒号、大雪纷飞的严寒季节,坐久了脚冻得发痛,毛泽东除了活动两脚,仍然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书本上。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每读一本书,都觉得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后来,毛泽东回忆这一段自学生活时,饶有风趣地说:那时,我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拼命地吃!
浩瀚的海洋,源自涓涓细流;渊博的知识,在于点滴的积累。
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斯宾塞尔的《群学肄言》,以及卢梭的《民约论》等,这些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重要著作,充满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深深地激励、影响着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还认真地学习俄、美、英、法等国的地理和历史,学习整个世界的地理和历史。他要了解整个世界大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 知识产权2009版 (美 恩道尔 著;吕德宏 等译)【感谢duhaoshuhao推荐】


【作  者】 (美)恩道尔 著;吕德宏 等译
【出 版 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版  次】 1
【页  数】 362
【I S B N 】 9787802475113
【编辑推荐】
谁图谋搞乱新疆?谁在干涉他国内政?
  本书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入手,通过无与伦比的超强思维和无可置疑的翔实史料,以辛辣的笔触,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美国精英阶层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等种种手段,来保持其对世界的控制,维系美国全方位主导世界的地位。
  该书详细描述了美国怎样运用秘密经济战争、人权、民主等各种方法,来弱化和孤立以中国为代表的其他国家,揭开了美国运用原始的军事力量对付其惟一的战略核对手俄罗斯的真相。
  该书还阐释了我国新疆和西藏、缅甸和苏丹达尔富尔在对美国进行地缘政治遏制战略中的真正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入手,通过无与伦比的超强思维和无可置疑的翔实史料,以辛辣的笔触,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美国精英阶层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等种种手段,来保持其对世界的控制,维系美国全方位主导世界的地位。
【作者简介】
威廉•恩道尔: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长期旅居德国。从事国际政治、经济、世界新秩序研究逾3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学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比较经济学硕士。 威廉•恩道尔作为独立经济学家和新闻调查记者,先后在美国和欧洲工作。他的研究涵盖领域极为广泛,除金融、能源和地缘政治外,还包括世界农业问题、粮食交易垄断、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第三世界债务、对冲基金和亚洲金融危机等。威廉•恩道尔还经常应邀在一些有关地缘政治、经济、金融、农业、能源问题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并定期为世界全球化中心及许多国际出版物撰写文章,还经常为欧洲主要银行和私募基金经理提供咨询。
【目录】
中文版前言
中文版序言
中文版译者序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格鲁吉亚之战——普京扔了颗炸弹
八月的炮火与古怪的数字
冷战的结束,新冷战的种子
铁幕的根源
历史的“地理枢纽”
美国的“天定命运”:控制欧亚大陆
麦金德为美国提供的冷战蓝图
新冷战——包围俄罗斯和中国
“用右手摸左耳”
 莫斯科的反应
 1999年美国导弹防御法案
第二章 控制欧亚大陆:颜色革命和蜂拥行动
 华盛顿策动颠覆活动的新利器
 中情局早期的粗暴手段
 杜鲁门创造了一个“国家安全国度”
 从塔维斯托克到兰德公司
 加德满都的摇滚录像
 从塞尔维亚、格鲁吉亚到乌克兰的蜂拥行动……
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颜色革命和石油管道地缘政治
欧亚大陆管线战争
美国一阿塞拜疆之间的纽带
欧亚大陆政治地理
新冷战围绕石油开始
华盛顿的新石油地缘政治
中国寻求能源安全
切尼的能源战略
“最有价值的地区”
肢解俄罗斯:“最终的奖赏”
尤科斯事件的真正含义
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
库页岛:俄罗斯对石油巨头的控制
俄罗斯一土耳其天然气项目
莫斯科的军事地位
第三章 新鸦片战争:通过合成的“民主”控制中国
美军非洲司令部:五角大楼的资源战争战略
资源战争:2008年陆军现代化战略
美国夺取资源的“永久战争”计划
作为战争武器的“人权”
美国式民主和原材料市场
缅甸:袈裟革命
印度输了,中国赢了
印度危险地转换联盟
苏丹:达尔富尔种族灭绝游戏
北京有效的经济外交
苏丹丰富的石油
采取将苏丹产油地区军事化的行动
死亡批发商
种族灭绝,还是石油
雪佛龙公司1974年的苏丹工程
乍得石油和输油管政治
乍得的代比也寄望于中国
 西藏:中央情报局动用家底
西藏的地缘政治游戏
达赖喇嘛的老朋友
又是国家民主基金会……
美国制造的“西藏人民起义”
西藏的矿产财富
华盛顿采用“非暴力战争方式”
目标:控制中国
包围中国战略的背后
第四章 新疆暴力事件的幕后推手
华盛顿和北京玩的游戏更难识破
维吾尔流亡组织、中国和地缘政治
新疆暴力犯罪事件的可疑时机
新疆对于欧亚能源设施的战略意义
第五章 基地帝国——帝国的基础
包围俄罗斯的美国基地
美国的新军事基地是在保卫“民主”吗?
保卫鸦片种植田
冷战后美国基地的扩张
帝国的衰落
“更精干更灵活”的核打击力量
美国核轰炸机处于经常性的警戒状态
第六章 星球大战的奇怪历史
美国导弹防御的起源
美国航天局与军事秘密
拉姆斯菲尔德支持导弹防御
五角大楼的欧洲和北约战略报告
为何 现在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第七章 华盛顿的核困惑
秘密谋求核主导地位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首次核打击的失落环节”
为首次核打击做准备
全方位主导
第八章 “核战争狂博士”还活着
投弹完毕……
拉姆斯菲尔德的“8022号作战计划”
第九章 永恒战争状态的游说者
军事-工业复合体来到华盛顿
美国安全委员会
新军事-工业复合体
第十章 “尤达”的“军事领域革命”
秘密地终结“相互确保摧毁”时代
拉姆斯菲尔德的马歇尔计划:最棒的技术
马歇尔的“绝地武士”
马歇尔的高技术战争构想
“网络中心战”
假想敌和秘密行动“9·11”
 “新珍珠港”事件
第十一章 军事工业——巴比伦之窗
以“国家安全”之名,行主宰国家之实
“巴比伦之窗”
第十二章 创建“末日决战”军队
越南综合症和黑暗的政治
为洛克菲勒们向美洲传福音
中央情报局和暑期语言学院
大背叛:中央情报局和洛克菲勒信教了
  “支配主义”进入军队
“神迹与奇迹”
“多伦多赐福”
支配主义和“基督教帝国主义”的兴起
约耳的军队
信守支配主义者的承诺
国家政策委员会
国家政策委员会、黎曦庭和文鲜明
神圣的十字新军
圣战中的触摸屏幕投票机
“重生派”拉丁美洲暗杀队
危地马拉的里奥斯·蒙特和中央情报局
一份奇怪的圣塔菲文件
圣灵的礼物
中央情报局也信宗教……
家族简史:洛克菲勒栽培了布什家族
文鲜明、老布什和共和党宫廷政变
老布什帮助文鲜明的拉美独裁者
老布什、诺思和中情局毒品
第十三章 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奇怪世界里的士兵
为世界末日善恶大决战祈祷
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的根源
在美国的利库德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
 上帝“选民”的“狂喜”
重建所罗门神殿
1967年的分水岭战争
基督教犹太人搞定了小布什
布什、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和共济会
一轮“错误的明月升起”
“泰德牧师”的忏悔
第十四章 奇怪的鹰派
拼凑起来的美国新保守主义
兰博共和党人
“黑暗王子”
道格拉斯·费思,两种忠诚和假情报
操纵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
新美国防务主导地位的蓝图
利库德背景与双重忠诚
一个不那么干脆的告别
第十五章 全方位主导还是丧心病狂
 欧亚大陆地缘政治
 科索沃:巴尔干地区的华盛顿黑手党国家
 格鲁吉亚疯狂的军事闹剧
 非洲司令部、中国和资源战争
 离奇的辞职
 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种族灭绝:美国的角色
 是大猩猩保护区还是游击队
 目标:中国
 奥巴马的国家安全议程
 奥巴马和阿富汗:“地缘政治大奖”
 美国本土的军事化
后记
附录A “盘根错节的理事会”:新保守主义智库
附录B 私人基金会——资金踪影
附录C 媒体的战争宣传机器
附录D 国家民主基金会:按国别的捐赠
中文版跋 为本书的读者写的几句话
【媒体评论】
霸权的背后是武器,民主、人权的背后是霸权。通过美国制造的所谓“西藏人民起义”等一系列事件,中国人民深刻感受到霸权主义的蛮横与无理。
                    ——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 李际均中将
  世界历史表明,落后就要挨打。霸权国家依靠超强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恃强凌弱,对此我们应该警钟长鸣。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姜鲁呜
  作者揭开了掩盖真相的所有面纱。对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他写道:美国采取的是鲜为人知的武器,利用“人权”、“民主”作为21世纪版的鸦片战争的武器,迫使中国敞开自己,接受美国的超级大国统治。
                     ——新华社高级记者 云杉
  恩道尔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论述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或美国主导势力对中国的用意多么险恶,而是向广大读者提供新闻背后的真相,揭示美国全方位主导世界的新帝国主义政策。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部主任 吕德宏
【书摘】
第一章 格鲁吉亚之战——普京扔了颗炸弹
  八月的炮火与古怪的数字
像666或911一样,888是众多古怪数字之一。有些人将这些数字与某种特别的神秘意义联系起来。由此看来,前苏联遥远的高加索山区的一个小地方选择在新世纪的第8个年头的8月8日,派出其乌合之众式的军队进入一块像卢森堡大小的地区,以证明这个地区属于大格鲁吉亚共和国,这个事件似乎是某种不祥之兆。
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北京,因为中国将在这一天举行2008年夏季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来到北京,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理普京,普京在奥运会开幕几周前还是总统。
  格鲁吉亚军队侵入叛离的南奥塞梯省这个突如其来的新闻,起初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西方很少有人听说过南奥塞梯。这是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能有多大政治意义呢。
然而,小小的格鲁吉亚共和国对南奥塞梯的入侵,却可能是自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以来世界局势再次进入最危险阶段的标志。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冷战对手狭路相逢,核大战一触即发。
有些人开始担心,21世纪将再现“八月的炮火”。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导火索同样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一个塞尔维亚人在撒拉热窝暗杀了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
另外一些人谈起了新冷战,认为世界将再次陷入从1946年到1989~1990年柏林墙倒塌、前苏联解体期间那种相互对抗的恐怖状态。
回顾1962年古巴危机,有些人认为这场危机是因为美国侦察机发现了在古巴的前苏联导弹阵地引发的。这些阵地距美国佛罗里达约90英里'前苏联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而美国的核轰炸机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处在五角大楼和美国与北约最高决策圈之外的西方人,很少有谁了解,前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并不是没有来由的单纯挑衅,而是对早些时候美国决定在北约成员国土耳其部署“雷神”和“木星”核导弹的反应。美国设置在土耳其的导弹阵地危险地靠近前苏联的战略核部署区。正如1962年的古巴危机,2008年格鲁吉亚共和国所发生的危机,同样是华盛顿政治军事决策圈所采取的侵略性挑衅政策的直接后果。冷战的结束,新冷战的种子
显然,伴随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1月决定不派前苏联坦克人东德镇压不断扩大的反政府非暴力烛光抗议运动,听任象征分隔东西欧“铁幕”的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了。前苏联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破产了。
冷战结束了。对世界上许多地方尤其是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来说,西方,尤其是美利坚合众国这个自由、民主和经济繁荣的象征,胜利了。
  对此,世界大多数人都欢欣鼓舞。在柏林,前民主德国与前联邦德国的人们演奏着贝多芬的《欢乐颂》,在柏林墙上载歌载舞。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那些自1946年以来处在前苏联铁幕一侧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庆他们所认为的美好生活的开始,这将是自由和繁荣的生活,即“美国生活方式”。他们相信了自由欧洲电台及其他美国和西方政府媒体灌输给他们的宣传。他们的人间天堂美梦正在变为现实,或者说他们以为这个美梦真的快实现了。
随着华盛顿和西方将所谓的“休克疗法”经济政策强加给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央计划经济,人们的兴奋没能维持多久。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为将整个经济进行转型这样复杂的任务做好准备,更何况此次转型涉及像华沙条约国家和前苏联这样内部相互联系的复杂经济区域,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立即进行“市场改革”,其技术官僚们遵照美国财政部长、前华尔街银行家罗伯特·鲁宾的指令,要求马上对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营工业实施私有化,将卢布和其他相关国家的货币贬值。
毫不夸张地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谓的“休克疗法”,为持有美元的西方投机家,如美国对冲基金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逃亡在外的金属交易商马克‘里奇以及瑞士信托或大通等这些贪婪的银行,打开了以相当于实际价值一个零头的价格掠夺俄罗斯王冠上的明珠——从石油到镍、从铝到铂——的大门。
在腐败的叶利钦时代,一小撮掌握了价值连城的国家原材料资产的俄罗斯商人,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他们被媒体准确地称为俄罗斯寡头,财富使这些人变成俄罗斯的新主人——金钱的主人。但他们的新财富主要以美元持有。因此华盛顿认为,他们被绑定在西方尤其是美国身上。华盛顿的战略是通过控制新亿万富翁金融寡头来控制俄罗斯。
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休克疗法”强加给俄罗斯的后果是:失业剧增,生活水平下降。为数众多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或足够的医疗保障,学校关门,住房破败不堪,俄罗斯青年中开始出现吸毒和染上艾滋病的现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包括大幅度削减国家补贴,而在原来的俄罗斯经济中,从幼儿园到医疗的所有必要的社会服务都由国家提供。在俄罗斯人民付出2300万年轻人的代价,用战斗把英国、法国和西方从希特勒主宰的恐怖中拯救出来之后,俄罗斯再次被推入地狱。许多上了年纪的俄国人见证了这样的怪事,这就是西方对华约解体表达感激的奇特方式。
前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通过“公开性”和“改革”的“新思维”从内部恢复前苏联活力的尝试失败了。作为允许西方通过充满争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向“资本主义乐园”转型的回报,他至少获得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的郑重承诺:美国不会将北约东扩,不会将北约扩展到刚刚得到自由的前华沙条约国家。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
作为对美国这项庄严承诺的回应,昔日强大的前苏联、如今风光不再的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达成协议,系统地解除俄罗斯庞大的核军备。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与美国老布什政府签署了双边反弹道导弹条约,双方同意不署反弹道导弹系统。
筋疲力尽的俄罗斯解散了北约的对立组织华约,从东欧和其他地区撤出了俄军部队。在西方的承诺下,在可能被吸收加入不久前成立的欧盟的引诱下,前苏联卫星国和前苏联自身的一些地区纷纷宣布从前苏联独立,建立自由的共和国。格鲁吉亚共和国就是这样一个新国家,虽然早在1917年革命之前的沙皇时代,格鲁吉亚就是俄罗斯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尽管华盛顿做出承诺、签署协议,但老布什总统和后来的克林顿总统却违背了诺言。他们逐个引诱前华沙条约成员国加入不断向东扩展的新北约。老布什,一个富裕家族的后代(这个家族通过数十年来与显赫的洛克菲勒家族所属的石油和军事工业利益集团的联盟获得了财富),宣称“我们赢了”。这似乎中一场大满贯全国橄榄球联赛,而不是事关人类命运的政治军事竞赛。
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曾这样描述美国的傲慢,“美国总统到国外旅行摆出帝王出巡的排场,在规模和保安要求上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领导人……”这位华盛顿战略家认为,“美国自封为世界领导者,在某些方面会让人联想到拿破仑加冕自己为法国皇帝。”
写出上述批评意见的人并不是美国权势集团的外人或反对者,而是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他是美国前总统杰米·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其他几位美国总统(包括巴拉克·奥巴马在内)的高级战略顾问。
布热津斯基是英美地缘政治大师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的优秀学生。他非常清楚在帝国处于巅峰时那种目中无人的自负的危险。在他看来,这种自负导致大英帝国在19世纪末至一战之前无可争议的巅峰状态的分崩离析。布热津斯基警告说,一个世纪之后,华盛顿无处不在的类似自负,可能导致美国霸权及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遭遇与英帝国分崩离析命运类似的危机,这种地位,美国新保守主义鹰派喜欢咄咄逼人地称之为“美帝国”。布热津斯基是20世纪70年代阿富汗反苏战争的设计师之一。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政府用先进的非正规战争和破坏技能,训练了奥沙马·本·拉登和其他激进伊斯兰分子。在二战后的美国战略家中,除了亨利·基辛格之外,布热津斯基对扩展美国势力的贡献最大。
布热津斯基并不软弱。他是华盛顿的所谓“现实主义者”。他知道美国的帝国主导地位,无论是否戴着民主的面具,都需要精心地对待盟国,以控制他所谓的“大棋盘”——欧亚大陆。布热津斯基并不是反对布什一切尼政策的最手段。
布热津斯基注意到,“美国优势地位头15年的表现,是美军在世界范围内的存在,并越来越频繁地实施作战和高压行动。美军部署在每个大洲,主宰着每个大洋,美国没有势均力敌的政治或军事对手”。
美国正在部署的一个区域是位于中亚的小国,曾隶属于前苏联的格鲁吉亚共和国。
如果不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将北约扩展到莫斯科大门口说起,就不可能理解2008年8月在格鲁吉亚发生的事件。华盛顿违背了自己做出的不进行北约东扩的承诺。2008年,布什政府向不情愿的欧盟和欧洲各国施加压力,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一并纳入北约。
就在这一轮北约东扩之前,美国政府在2007年初悍然宣布,计划在现已加入北约的两个前华约国家部署先进的导弹基地和雷达站。
“弹道导弹系统设施”是带有欺骗性的名称,布什政府声称在波兰和捷克共和国部署这些设施的决定,是为了防御“像伊朗这样的无赖国家”。此举激起了克里姆林宫最强烈的抗议。
几天之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2007年2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国际安全会议,即以前的世界防务大会。用任何标准来衡量,他的讲话都非同凡响,这个讲话让许多西方人大吃一惊。在2007年2月慕尼黑会议上俄罗斯总统坦率的言语,引发了西方媒体和政客的抗议声浪。
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媒体首次谈论起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新冷战。事实上,俄罗斯总统的讲话,只不过是将美国自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以来从未停止的进程公之于众罢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8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墨涵 于 2009-9-8 21:08 编辑

中国新疆:近代行省建制下的历史发展  【感谢watcherso 推荐】

新疆.jpg

作  者: 厉声,马大正,马品彦 著
出 版 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自治区下设地区、自治州和直辖市;地、州、市下设县、自治县、市和市辖区;县、市、区下设乡、民族乡和镇。除地区行政公署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行使权力外,自治州、直辖市和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等各级行政单位均设有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执行机关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除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职权外,同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本书是《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简读本》丛书之一,介绍了新疆近代行省建制下的历史发展。

目录

清朝统一新疆

 1.平定割据及内乱
 2.建立军府制度
 3.民政管理系统
 4.社会经济的繁荣

内忧与外患

 1.从反清起义到封建割据
 2.浩罕人犯南疆
 3.宗教狂热升温
 4.沙俄侵略新疆

建立行省制度

 1.设立善后局
 2.行省体制的确立
 3.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军阀割据统治

 1.杨增新偏安自守与弱兵治新
 2.金树仁强行扩军与局势失控
 3.盛世才标榜亲苏攫取军政大权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活动

 1.应邀前来新疆工作
 2.组织民众支援抗日战争
 3.盛世才迫害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简读本

主要参考书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八十年代——兼及新世纪文学》 王德领著 学苑出版社2009年7月 【感謝feefifo 推薦
八十.jpg

目   录
            
感官文学的生成及其局限 /1  
医生视角与身体叙事  /31   
不能承受的寓言化之重   /60   
八十年代小说的魔幻化书写及其困境  /72
八十年代对西方现代派接受中的技术主义倾向   /88
腰间挂着诗篇的豪猪  /110
穆旦诗歌中的现代主义  /124
重写当代新诗史  /174
走近真实的鲁迅 /187   
先天不足的先锋   /194   
柔软与坚硬  /204        
迷幻花园里的智者  /208
驮盐与西藏民俗文化  /211   
挖掘文学现场:与作家对话  /215
日常生活的诗意表达  /220   
梦想与现实(代后记)/244
    作者简介:王德领,男,文学博士,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文学作品的创作。在《光明日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评论》、《南方文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海南师范学院学报》、《当代文坛》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诗集一部,参与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细致的雕塑:世华微型小说评析》(台湾唐山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等学术著作。
内容摘要:
     八十年代的好多作品从今天来看都失效了,八十年代的文学真正成了另一个世纪的事情,虽然它离我们并不遥远。九十年代文学与八十年代文学发生了断裂,虽然这种断裂感不如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文学所发生的那么强烈,但是确实在文学的内在气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种单纯的具有浪漫、探险、理想的诗性气质,对社会人生具有较强的探索、论辩色彩的文学,逐步让位于一种繁复的具有沉实、中庸、浑浊的散文气质,带有较浓的物欲气息的文学。而正是这种裂隙的存在,使我们对八十年代文学有了一种距离感。在一个发生断裂的文学时期,重读是十分必须的,这是在新的知识视野、文化谱系中的重读,不仅是对文本的细读,也是对一个时代的阅读,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八十年代文学史的重新叙述。
    寓言化确实使八十年代文学超越了历史和现实的表象,变得深邃、意蕴丰富,甚至达到了一定的哲理深度,但是,寓言化所带来的过于强烈、明晰的表意焦虑,也导致了对日常生活的简单化肢解,丰富多彩的生活被人为地扭曲成了干枯的说教。
                                                  ——《不能承受的寓言化之重》
   以往我们只是将视线盯住王蒙的意识流小说、马原、莫言、韩少功、扎西达娃等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探索作品,忽略了其实在新时期文学伊始,即已开始了一个巨大的偏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革新运动,向着代表着世界文学的最新创作方法——西方现代派文学靠拢。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改头换面,在语言、结构模式、叙述视角等方面求新求变,呈现出“主观性”、“内向性”、“非情节化”等,其中偏离现实主义小说最远的,就成了我们常说的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小说。
——《八十年代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接受中的技术主义》
                           
    我始终有这样一种愿望:提供一种最为切近作家的观察角度,一种较为客观真实的视角,这既是一种资料性的对于文学现场的保存,又是一种建设性的对于批评和创作做桥梁式的沟通,同时又是一种观察作家作品的最切近的方式。
                                              ——《挖掘文学现场:与作家对话》
    对于当前的文学批评,说实话我非常失望。几十年前鲁迅所痛惜的 “捧杀”和“棒杀”依然存在。一味无原则的颂扬,一味的为了出名而专对名人的“当头谩骂”,成了欲出风头者一举成名的手段。这种浮躁的心态,带有左翼文学、“文革”造反情节的情绪,使文学批评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
    由于做文学编辑的缘故,使我对作家的观察较为真切。我熟悉他们的生活和创作,熟悉他们人性中的伟大处,也熟悉他们的弱点甚至卑琐处。在我的眼中,当代作家、作品都是丰盈的、原生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有的文化》 浙江大学2009版 (美 巴尔赞 著,严忠志,马驭骅 译)【感谢duhaoshuhao推荐】

【作  者】 (美)巴尔赞 著,严忠志,马驭骅 译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版  次】 1
【页  数】 261
【I S B N 】 9787308067263
【编辑推荐】
  这是最后让我们感到慰藉的东西:只要人类存在,文明和它的所有产物也会以萌芽方式存在。文明与我们的文明并不是同一个东西,重建国家和文化——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其他任何时候——是我们的本性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比渴望和悲叹更有吸引力。
            ——雅克·巴尔赞
  哥大的名教授Jacques Barzun,原籍法国,专治近世欧洲文化史,对音乐、文学、绘画无一不通,对当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种发展,也极留心注意,可说是当代极少数拥有读者的通人之一。在他看来,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发扬光大的“现代主义”文艺这个阶段,到今日可算已告一段落。这四五百年人类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已成过去。将来是否是新黑暗时代的到临,或者是新的艺术、新的文化的创生,照Barzun看来,要看人类自己的努力了。
            ——夏志清
【内容简介】
本书各章的顺序完全是按作者自己的主意编排的,作者让明显讨论相同题目的文章保持一定距离,而不是集中成为一个序列。这种分开编排的做法旨在显示与明显联系形成的交叉隐含关系。于是,开篇三章讨论目前所用的处理文化产品的方式;接着的四章表明社会意识本身的状态;其后的两章批评了大学所教授的对待自由主义者和艺术的态度;最后三章考察文明处于衰落状态的可能迹象。
【作者简介】
  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学者、教师、编辑和批评家——在众多领域堪称权威,七十年来,他的三十余部著作可谓包罗万象,包括音乐、思想史、当代艺术、科学评论,甚至还有侦探小说的导读。1927年至1975年在哥伦比亚学院任教,历任塞思·洛历史学教授、教务长和院长。他也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并且曾两度担任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主席。  他的代表作包括《达尔文、马克思、瓦格纳》、《柏辽兹与浪漫世纪》、《美国教师》、《智性之家》、《临行赠言》等。
【目录】
文化:高雅与枯燥
无法解决的问题:为艺术提供资金
历史如今在何方?
批评家的作用
重视时间和空间
相对主义的怪物
退场吧,人文学科
艺术的过剩
单一成因谬见
败坏的许可证
查找!核实!
迈向21世纪
特别说明
【书摘】
文化:高雅与枯燥
迄今为止,文化这个词语被用来表示许多意义,给头脑敏锐的读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惑。人类学家是这一问题的始作俑者,是他们使用文化一词来表示一个部落或民族的所有信念模式和行为模式。当时可以使用社会一词,但是,社会学家看来抢先使用了这个词语;年轻的学科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独享的词语。公众从人类学家那里知道了文化这个意义宽泛的词语,然后将它重新用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例如,艺术家受到“自己所处文化的限制”(意思是社会环境);艺术界也与周围的文化抗争(意思是某些信念和道德观念)。此外,文化(意思是社会制约)产生神经症患者——他们是无法反击的人群。出现这类意义变化之后,文化这个术语开始像原子一样分裂,于是,我们得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文化、族裔文化以及若干亚文化。文化如今是人们喜欢或者讨厌的社会现实的任何部分。
在本章的讨论中,我所用的文化一词表示智性和精神产生的传统事物,表示思维所形成的兴趣和能力;总之,它表示曾被称为修养——自我修养——的努力。这个最初的意义——例如,马休·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所用的意义——显然是一个隐喻。它基于农业耕种——耕地,撒种子,收获有营养的东西。我们在使用“有教养的男女”、“有修养的人”这两个短语时,仍然承认这个意思。这里的隐含意义是,人的自然状态物质已被翻动、耕犁,播下具有良好萌芽的种子;这样,人和被种下的东西的潜能以可见和有用的方式得以实现。
既然文化不再明晰,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受过教育的男女”?这里的回答是,教育一词与文化类似,已经被人滥用。在此没有必要讲述教育一词所经历的类似磨难。如今,任何一个拥有从自称教育机构的学校获得文凭的人都被列为受过教育的人士,小学和中学的种种异类做法也被说成是教育。教学与教育之间的差异已经被人遗忘;我们常常听人说,在某某学校或学院中,学生被给予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我所关注的与随意使用的文化和教育这两个术语所表示的迥然不同。文化和教育是在这样的人身上发现的品质:他们首先接受了读写训练,然后在面对逆境时,培养自己的心智,进行自我教育。在每一个时代中,都有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人;与之类似,也会出现希望进行这种历练的人。但是,这样的情况也是常见的:许多其他的人——如果得到鼓励——可能形成同样的愿望,根据自己的方式,成为身强体健的人,成为有修养的人,或者同时具有这两种品质。
有些机构为所谓的文化利益服务;如果由于任何原因,我们希望了解文明——当下或者过去的文明——的这一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会试图猜测这样的人士在巨大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而考察这些机构。其原因在于,显而易见的情况是,当文化的内容在长达数百年的岁月中被人了解时,没有哪一个人——实际上,没有哪一代人——可能拥有整个文化遗产,更不用说在没有损失或歪曲的情况下加以传承了。需要特殊的守望者,因此出现了图书馆、博物馆、剧场和其他机构,以便积累文化作品,延续文化欣赏,促进文化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保存、分类、标注、参考和讲授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更别说发现、记录和欣赏的东西了。如今,我们面对长达500年之久的连续的文化创造和保存活动的结果,我们还一直从其他文明中得到大量同类材料,此外,还有持续增加的来自遥远过去的罕见发现:我们现在拥有古巴比伦人创作的颂歌、古埃及人的情歌、古石器时代克鲁麦农人的岩画。毫无疑问,海底探索将会很快告诉我们海妖唱给尤利西斯听的歌曲的词句。
任何人都可能会说,我们以非常有效的方式、怀着发自内心的尊敬来处理这种数量日益增加的宝藏。19世纪形成了对艺术的崇拜,培养了对历史的激情。所以,我们对一切东西都照单全收,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使其得以利用”。此外,我们对文化的关注并非完全采取厚古薄今的态度。我们认为,应该鼓励现代创作,鼓励年轻一代。业余音乐、绘画、戏剧演出、诗歌朗诵以及写作训练班在全国蓬勃发展,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具有这种自然愿望,而且因为得到了私人资助和公共拨款。人们似乎会觉得,这个世纪虽然备受战争、屠杀和管理不善之害,然而却从高度发展的真正文化中得到了赎救。
不过,请允许我冒昧提出,从质量和尊崇的意义上说,文化——文明——正在衰落。文化衰落事实上是与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所有这类收集、展示、表演和促进的活动——成正比的,而这类活动的发展和扩大是得到善意的公众支持和私人支持的。其原因不仅在于,过多的活动往往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没有留下时间让人们消化和思考文化体验,这是过量活动的一个重要缺陷。此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它可以用一个术语来说明:自我表现意识(self-consciousness)。
首先,现代社会关注并且喜欢用语言表达与艺术文化相关的问题。文化艺术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声誉和金钱。纽约州参议院有一个文化产业专门委员会,这肯定不是唯一一个。私人基金和公共基金从经济这个角落里涌进流出;长期以来,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对忽视其特殊利益团体的做法愤愤不平。自我表现意识溢于言表。我们努力从事艺术活动,刻意形成审美行为,而统计数字收集者也紧随而来。假如一位来自外星的访客——在校园或者某个艺术聚会上——问任何一个信息灵通的美国人:请告诉我,在这个国家中,我如何去找到高雅文化的证据?他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去我们的高等院校吧,当然,也可看一看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协会,读一读我们的文学季刊。我可以相当确定地说,大学会是首先被提到的,而且我敢肯定,那位提供信息的人会一一列举机构,而不是个人或者著名团体——那些自我选择出来的人群。
没有说出的假设是,在这些学术机构和其他机构中,相关负责人是有修养的男女,能够向一个陌生人描述今天西方文化的状态。这一点说起来似乎有理,然而我认为,这位来自远方的客人在了解的过程中会再三感到失望。他会发现,这些异常聪明的人——常常是学识渊博的人——信奉一种特殊艺术的理念,致力于相关学术研究、表演理论或者批评理论,具有管理事务的实际能力,但是,他们一门心思地忙于处理文化事务,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或者在事务之外——提高自己的修养。如果在交谈中出现所选范围之外的话题,这位谦虚的对话者可能说:哦,关于这个问题,你得去见琼斯,那位搞音乐研究的(或者罗宾森,那位搞版画和雕刻管理的;或者史密斯,我们这里搞戏剧的人)。
在此,我并非只是重复专业化这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我所指出的是专业化所隐含的,但是很少被人注意或者表达的某种东西,那就是,通过专业化,文化被委托给专家了;文化已经不再是其分享者用来完善自己精神的财富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是这种碎片化:大家都在谴责,没有人采取实际行动。专家把一个小题目当做自己的领域——而且一辈子都是兴趣或眼界狭窄的人。但是,通过这种文化委托,艺术和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被转移到一个新的场所中。这些美好事物的价值不再是给人们的头脑和内心带来的直接影响;它们的价值在于作为职业,作为谋生手段,作为荣誉标识,作为被销售的商品,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错误地表述了现状的某些部分。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任何人都可能分享文化;实际上,在若干方面,业余爱好者脚下的道路是容易的,畅通的。但是,在那些守护者所提供的帮助及其鼓舞人心的例子影响之下,业余爱好者很快又变成一名专家,一名代表。画作收藏家是关于其藏品的信息源泉;室内乐演奏家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弦乐四重奏曲的文献;一名简·奥斯丁的爱好者很快成为公认的小说解读名家——但是他却几乎没有听说过狄更斯。类似情形也出现在对芭蕾舞、电影、雕塑和建筑的爱好之中;或者从交叉角度看,出现在对古代、中世纪、其他世纪、风格和流派的爱好中。人们显示出来的这类爱好几乎不属于文化范畴;它并不是为了自我修养;更确切地说,它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个人癖好,一种休闲活动,近似于当棒球球迷。这两种消遣活动都形成相同的事实性知识的大量堆积,这类人的心态是守财奴式的,目的在于卖弄学问。有一点很能说明问题:据说有300多个学会,每一个专门研究一位作家,其成员几乎是清一色的业余爱好者,他们进行研究,召开会议,就一些学术问题进行商谈,而且——肯定——出版业务通讯。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简报中国检阅共和国1949-1999》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2009版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版厂影视资料部 编著)【感谢duhaoshuhao推荐】


【作  者】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版厂影视资料部 编著
【出 版 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版  次】 1
【页  数】 208
【I S B N 】 9787543937932
【编辑推荐】
一个时代的影像记录,一部共和国的青春史诗。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普天同庆(1950年国庆节)、1951年国庆节、欢度10周年、欢腾的节日、欢度国庆、欢度国庆节、1965年国庆节、我与祖国共命运等。
  作为中国最大的纪录电影摄制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是当年中国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创造者:《新闻简报》曾是国人集体收看的“新闻联播”——在电影院里,或者在露天的广场上。
距离自己千里之外的素不相识的人们,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有着怎样的情感?
年轻的共和国,经历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故事片开映前十分钟的“加片”并不仅仅是热场,它让人们得知了南国粮食的丰收、东北工厂的投产、西部铁路的铺通、外国友人的来访;还有,泼水节的欢乐有多么浓烈,全运会上是谁打破了纪录,全聚德的烤鸭如何美味,英雄牌金笔怎么做到高品质……
《新闻简报》是电视机进入中国家庭之前,一个极为广泛而有效的大众传播渠道。
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新闻简报》是新闻,是政治,是文化,甚至是娱乐。它是一扇打开的窗,在某一段时期里甚至是唯一的一扇窗,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描述: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在纪录历史的过程中,《新闻简报》自己也进入了历史。
【目录】
新中国诞生
普天同庆(1950年国庆节)
1951年国庆节
1952年国庆节
1953年国庆节
新闻特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国庆庆祝大会
1955年国庆节
1956年国庆节
1957年国庆节
“跃进”声中庆国庆
欢庆10周年
庆祝建国11周年
欢腾的节日
欢度国庆
欢度国庆节
光辉的节日
1965年国庆节
国庆宴会
我与祖国共命运
50周年盛典
【书摘】
新中国诞生
  原片解说词
  1949年9月21日在人民的首都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了。召开新政协的主张是去年五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当即得到各方人士迅速响应,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磋商,现在正式开幕。
  毛泽东主席致开幕词:
  “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我会议包括600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在5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现在,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5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今天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鼓掌声)
  接着毛主席指出了新中国的建设任务。最后他说:“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庆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胜利!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华尔街:我的金融风暴之旅》 中信2009版 (马蔚华 著)

【作  者】 马蔚华 著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版  次】 1
【页  数】 247
【I S B N 】 9787508615981
【编辑推荐】
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是一句老话,但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说来,更让我们刻骨铭心。经济危机一定是无数“个体人”多方面行为的结果,而这本书用最直观、最深入的方式向我们展现的,正是此次经济危机中最重要的那部分“个体人”的故事。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张维迎
“美国人应该反思其中的教训,重建信誉”——我认同书中马蔚华行长与基辛格博士的精彩交流;并仍坚持我曾在2008年说的观点: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华尔街人的贪婪,也不是高杠杆化和监管问题,而是经济全球化和美元因素。主观上,是美国政府对这一轮经济全球化没有作好充分准备,错误判断形势,有意无意地利用全球化趋势和发展中国家没有调整到位的经济结构,拼命扩张信用,不断寅吃卯粮,没想到弄巧成拙,最后惹成自家后院着火。而美国之所以能犯下这么大的错误,欧盟、中国与日本想犯也犯不了这么大的错误,是因为美国掌控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制度,这是危机爆发的客观的制度根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
这本书提到了2005年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时的情形,认为会对招商银行有所启发。事实上,招商银行2008年在金融风暴的中心纽约开了个分行,也对其他企业很有借鉴意义。做企业,除了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要关注环境,研究环境的变化。在全球化的今天,马蔚华行长用自己来自实践的真知灼见,和跨越东西方文化的深邃思考,给了我们难能可贵的启示。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
本书文字的从容、观点的睿智让我相信,人类理性的升华与积淀尽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有赖于此,在治理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各类制度安排的缺陷也终将得到修正。
           《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 刘洲伟

【内容简介】
风云激荡的经济危机,跌宕起伏的金融变局。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从华尔街席卷至全球,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众多金融机构面临生死抉择,各个国家纷纷掀起救市风潮。
而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最优秀的银行之一的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金融风暴肆虐之际,亲访各大金融高管,及名商政要,用亲身经历诠释经济危机,用权威观点测度经济未来走势。
书中既有经济危机下金融机构及高管们生存形态的现实记录,也有马蔚华经世治商的理念与哲学。无论你是金融精英,还是关注经济的人士,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目录】
代序 对此次危机、衰退及应对政策的若干认识秦晓
第1章 8500亿的悬念
 在路上
 黑天鹅
 序幕刚刚拉开
 去向不明的3 500亿
第2章 危机中起步
 惊奇:小也能好
 考量:战略并购、
 整合:1+1>2
 借鉴:联想的经验
第3章 沧浪之水
 华尔道夫传奇
 “甩卖”自己的银行家
 雪崩的冰岛
 慌乱的欧洲
第4章 又见基辛格
 “美国人应该反思”
 “为什么客户选择招商银行”
 “我只是历史的参与者”
 “招商银行信用卡为什么做得好”
 “我会为纽约分行开业写个贺词”
第5章  NBA“独裁者”
 斯特恩的中国攻略
 心领神会的对话
 大卫先生
第6章  “兄弟”猝死
 以坦诚为器
 经济珍珠港事件
 恐惧与贪婪的博弈
第7章 现金为王
 杰克·韦尔奇为他打工
 抄底需谨慎
 应对危机的原则
第8章 市长彭博
 传奇彭博
 冬日里的春风
 纽约是天堂,也是地狱
 果断挽救信心
第9章 百年帝国的危机
 倾盖如故
 蚁穴之害
 粗暴救赎
 不离不弃
第10章 体制之”乱”
 外柔内刚
 “该去招商银行存点钱”
 “智慧比我年长”
 “美国老太太”错了?
 美联储的新角色
第11章 金葵花绽放曼哈顿
 一波三折
 把制度当“圣经”
 纽约分行在这里诞生
 万里长征第一步
第12章 上帝保佑花旗
 风雨花旗
 卡桑德拉式预言
 “全世界都需要思考”
 摩天楼边的仰望
第13章 最大的赢家
 见证新花旗 
 华丽转身
 一见如故
 不输还赢
 守望华尔街 
第14章 生活在别处
 消费信贷:不等于反面教材
 美林:逃避或淡定
  “市场需要的是明确的信息”
第15章 相聚重庆楼
 士不可不弘毅
 摸着石头过河
 网络泡沫的复仇
 乱局之中须审慎
第16章 冬天的华盛顿
 瑞银:成也投行,败也投行
 菊与刀:永易克典的困局
 酒会:一群人的孤单
 打开潘多拉盒子的人
第17章 天籁的回响
 剑胆琴心200
 阿克曼的忧虑
 昨日英雄
第18章  中国力量
 转机乍现?
 相信中国力量
 市场和纪律
第19章  “危”与“机”
 RBS的变局
 美联之争
 花落富国
第20章 美丽新世界
 新兴市场
 充满魅力的矛盾体
 我们都在进步
后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难前夜》 中国华侨2009版 (关向东 著)【感谢duhaoshuhao推荐】


【作  者】 关向东 著
【出 版 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版  次】 1
【页  数】 391
【I S B N 】 9787511300270
【编辑推荐】
百岁土匪口述鲜为人知的历史,这是一个亲身经历事件的老土匪的讲述,历史没有记载过的真实故事。
【内容简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一个月,大偏勺子和小烟袋两股土匪到哈尔滨实施绑架,无意中劫持到7名装扮成中国商人的日本关东军间谍,此事惊动东北军首领张学良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他们都想方设法得到间谍,尽管在哈尔滨的特别行政区公署长官张景惠亲自督战,出动大批警察,围剿土匪,间谍也没能被解救。关东军司令部怕夜长梦多,秘密遣派一支被日本浪人操纵的辽南马贼,秘密赶往黑龙江,想用以匪制匪的方法解救间谍。土匪准备把7名间谍移交给东北军,还历尽艰辛去沈阳找张学良,张学良命令驻守齐齐哈尔的马占山部速派特别行动队,跟土匪去押解间谍。由于土匪中的叛徒出卖。双方展开血战,最后,7名间谍和辽南马贼全被消灭。本想在黑龙江地区发动侵华行动的日本关东军,不得不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作者简介】
关向东,原名关成东,1953年10月8日生人,初中支化。当过知青,做过商店门市部主任,商业局工会干事,食品厂副厂长。1984年至1988年在哈尔滨市人事局负责创办中国第一张《人才信息报》。1988年至1991年在《中外企业家》杂志社任副总编辑。1991年至2002年在哈尔滨市工商局工作,2002年6月提前12年退休后经商,2004年4月开办“明达民间事务调查所”,任所长,2005年9月担任北京名星国际影视文化中心副总裁兼黑龙江办事处主任,2006年5月开办哈尔滨关向东影视文化工作室。著作有《一笔写天下》、《真话杂著》,《企业经营管理秘诀》、《情祸》、《奇婚怪恋》、《神偷鬼骗》等。电视剧:《锤中情》(黑龙江电视台拍摄)、《没妈的孩子》(黑龙江影视中心拍摄)、《心灵瞳孔》(中央电视台拍摄)、《追寻》(山西忻州电视台拍摄)、《情祸》(北京力博影视公司拍摄)等。
【目录】
第一章 马迭尔谍影
第二章 劫车绑间谍
第三章 惊天绑架案
第四章 探密追踪
第五章 赎金到手遭围剿
第六章 祭奠勺子爷
第七章 火药枪翻脸
第八章 杀人灭口
第九章 交换人质
第十章 原形毕露
第十一章 间谍逃进地主家
第十二章 老妖精亡命
第十三章 辽南马贼
第十四章 佛师爷被擒
第十五章 血洗虎牙山
第十六章 绑架姚锡九
第十七章 小烟袋落难
第十八章 花嗑巴叛变
第十九章 夜袭狐仙洞
第二十章 甩手炮上当
第二十一章 间谍反抗
第二十二章 决战野狼谷
尾声
后记
【书摘】
第一章 马迭尔谍影
 1931年8月18日上午。
  一匹顿河大洋马驾驶的维多利亚式豪华马车,疾驰到哈尔滨石头道街名古屋旅馆门前,赶车人是个矮小干巴的老毛子(俄国人),豪华马车还没停稳当,干巴老毛子就麻溜蹦下车,扯住大洋马缰绳,骠悍的大洋马,尥了个蹶子,凶狠地仰天长啸一声,四蹄落地不动。
 豪华马车后乘座的3个人,分别跨下车来。
  这3个人是野狼谷大当家大偏勺子、二当家甩手炮和“炮头”(负责打仗征杀的首领)火药枪。
  不到30岁的大偏勺子,身穿一件蓝色绸缎长袍,黑色马褂,脚蹬一双青礼服呢面,大针脚,椭圆口的千层底儿黑布鞋,脑袋上压一顶紫色呢帽,已被太阳晒成古铜色的脸,遮一副墨镜,模样很像个土财主。大偏勺子本名叫关海山,“大偏勺子”是他的“匪号”。
  20多岁的甩手炮和30来岁的火药枪,都上身罩着花绸衫,下身穿着灰色土布缅裆青裤,脚上也蹬一双椭圆口千层底儿黑布鞋,如同土财主的两个小伙计。
  甩手炮长相忠厚,火药枪长相却很地痞,狡诈凶残的天性,都写在那张黄脸皮上,这副脸相,不是他爹妈的过错,当初爹妈生他并没有想把他弄成这个样子,都是后天造成的。
  大偏勺子和甩手炮机警的眼睛,前后左右巡睃,见嘈杂四周没人注意,闪身进了旅馆,火药枪掏钱付车费。
  干巴老毛子挺胸昂首,从大洋马肚皮底下蹭过,摘下肮脏破毡帽接过钱,然后又把破毡帽扣回母鸡窝似的花自脑袋,窜上了豪华马车。
 火药枪也急忙走进名古屋旅馆。
  名古屋旅馆是日本人开的,里面设施都按日本国内建筑装饰,在哈尔滨数中档旅馆。
  大偏勺子3个人办理完住宿手续,旅馆小伙计把他们领进二楼客房,给3人沏完茶,就蹶着屁股退出,轻轻把门带上。
  小伙计一离开房间,大偏勺子摘掉蓝呢帽,露出硕大而剃得精光、后脑勺子偏得出奇的脑袋瓜儿。
火药枪去卫生问把茶水倒掉,接一杯冷水,咕嘟几下,灌进肚子里,出来对大偏勺子说:“勺子爷,有日子没来这疙瘩,你俩先‘伸脱’(黑话:躺着),我出去‘巡风’(侦察),看看这块有啥好风水(财产)。”
大偏勺子想了想说:“你过去老来这当‘插签’(侦察绑架对象的土匪),出去试水,别让‘冷子’(警察)认出来,还是让甩手炮去吧。”
“让他陪你。”火药枪坚持,“还是我去好。”还没等大偏勺子同不同意,他开门,东晃西摇地溜出去。从他的姿势、举动、走路的架势,都表示他的吝啬,只为自己,不为别人。
火药枪走不大一会,甩手炮也坐不住,他也想出去溜哒溜哒。
大偏勺子他们这次下山,主要是寻找绑架目标,按理说,他野狼谷属于吉林省地盘上,为啥大老远要跑到哈尔滨?因为他那一带的富人,都被当地胡子绑的差不多,近几个月,天又下大雨,他的绺子人吃马嚼,日子过得偏紧,八九月份,正是绑票好季节,想来弄点钱财,改善生活,以备猫冬之用。
1931年8月18日上午。
名古屋旅馆一楼的一间客房,还住着两个特殊女人,她们是虎牙山女当家小烟袋和女随从老妖精,她们是早晨住进来的。
小烟袋是特意赶来给干爹姚锡九贺喜,姚锡九要娶四姨太太王淑芳,准备明天举办婚礼。
老妖精睡了一会儿觉,起来对正在抽烟的小烟袋说:“我出去卖呆儿(看热闹),一会儿就回来。”她刚开门探出头,突然看见甩手炮行色匆匆走下楼,便返身退回屋里,对小烟袋说,“我‘吧哈’(看)野狼谷的甩手炮啦。”
小烟袋吧哒一下小烟袋,愣住:“你没吧哈错人吧?”
“楼凳(楼梯)离这不远匣(不太远)。”老妖精说,“我吧哈得好真亮,甩手炮正往楼下‘摘娄’(走)……”
小烟袋问:“他吧哈你没有?”
“没吧哈。”老妖精摇着头。
小烟袋高兴:“这么说,大偏勺子也来啦?”
“兴许!”老妖精肯定地点头。
小烟袋寻思,自语,他们到哈尔滨得瑟啥来啦?自从她跟大偏勺子分了家,一直没见着过大偏勺子,双方有啥事情,她这边靠老妖精、二尿子去跑腿,大偏勺子那边由甩手炮和火药枪来学舌,这回能在哈尔滨相遇,真是缘分。她把烟袋锅冲鞋底磕搭磕搭,然后放到床上,站到镜子前,镜子里边是个大美人,但没有霸气,缺少贵气,显有几分妖气,她对镜子凝视一会,看起来对自己的装束还比较满意,便扭头冲老妖精说:“你去找找,看大偏勺子住在哪疙瘩?”
老妖精嘟哝:“你还惦念大偏勺子,他就值得你那么稀罕?”
小烟袋带着忧伤地说:“老妖精,这你就不明白,我还就偏稀罕大偏勺子!” 这几年,她一直在失落,这不是老妖精能感觉出来的。
老妖精去推门,小烟袋又摆手:“别的啦,等送完贺礼,回来再去找,摘娄(走),去姚家大院!”
小烟袋和老妖精出名古屋旅馆,又被在对面街上卖呆的甩手炮发现,甩手炮没有声张,赶紧回去通报大偏勺子……
1931年8月18日上午。
姚锡九刚听完管家大腮帮子汇报婚礼的准备情况,就犯了烟瘾,他叫王淑芳来伺候他抽大烟。
王淑芳掌握姚锡九犯烟瘾的时间,她已经准备就绪。
姚锡九来到专门抽大烟的房间“神仙堂”,他坐在烟榻上,王淑芳帮他脱去鞋,便依躺在左边,王淑芳栽歪在右边,中间摆着烟具等物品。这些烟具都十分讲究,盘子是檀香木的,灯具是名贵的白铜“十件头”,冈圈上雕花图案非常精细,烟枪葫芦是南玉的,烟枪嘴子是红玛瑙的,红光锃亮的沉香烟杆更是少见,檀香木盘子里还放着一个镶银的犀牛角烟缸,还有印着洋文的烟盒,总之,这些烟具都是上等品,就连挖刀、小剪、烟瓒子之类也不例外,看得出来,姚锡九为收集这些东西,费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钱财。姚锡九举起烟枪,肥嘴唇紧紧箍在烟枪绿玉石嘴上,几乎压成一条缝,为的是不让一丝烟冒出来,那双眼睛~会凝视烟灯玻璃罩口燎烟斗的黄烟泡,一会挑逗式地斜着王淑芳。王淑芳拿着铁签子尖慢慢拨烟泡,两个小鼻孔使劲抽动,吸嗅喷出来的残烟。姚锡九见状,使劲抽了两口,接着又像吹喇叭,“噗”的喷到王淑芳脸上,王淑芳嘻笑,骂姚锡九道:“大坏包!”
很快,神仙堂飘满大烟味。
姚锡九一边吸大烟,一边伸脖子去裹王淑芳小嘴,就如同公狗和母狗在互相摩擦鼻尖,王淑芳闻着姚锡九嘴里的烟味,感觉十分舒服。
姚锡九可是哈尔滨大名人,他年轻时从山东老家黄县跑到东北,在哈尔滨打拼,做过警察巡官,黑白两道,心狠手毒,赚到许多昧心钱,靠这些黑钱,他开设赌馆妓院,搞房地产,买卖越做越大,势力越来越强,成为具有小人级别,流氓位置,最不要脸的跳梁大丑,这几年,他用钱买来哈尔滨商会会长位置,取得市议员资格,是哈尔滨工商界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角色,他有3个老婆还嫌少,又张罗娶第4房太太,其实,他和百般恩宠的四房太太王淑芳,早已同居,明天是补办婚礼,想借机敛财,所以,王淑芳没有一点即将出嫁的紧张和喜悦。
姚锡九正吸得精神头十足,管家大腮帮子急忙进来说:“九爷,小烟袋来啦!”
一听小烟袋来了,姚锡九忙从躺椅上坐起,吩咐大腮帮子:“请她到楼下小客厅。”
王淑芳好奇:“我也想见见这小烟袋……”
“别挡害(碍事)!”姚锡九阻止,“你先避一避。”
王淑芳只好坐神仙堂里回避。
姚锡九来到楼下小客厅,见小烟袋和老妖精直挺挺坐着,小烟袋抽的关东烟,呛得他咳嗽两声。
小烟袋端着小烟袋,站起来。
姚锡九已经半年没见小烟袋,他一脸淫笑:“我还以为你忙,不来啦呢?”
“嘎哈不来?”小烟袋一咧嘴,“干爹呀,你说你娶四姨太太,我能不来嘛,干爹,你的婚礼在哪疙瘩办?”她声音礼貌大方,却没有一丝感情。
姚锡九眼睛色迷迷,直勾着小烟袋:“明个晌午,在马迭尔旅馆。”
小烟袋讨厌这种眼光,她避开姚锡九的色眼,对老妖精说:“麻溜,把贺礼拿给我干爹!”
老妖精应声,从挎兜取出20根金条,恭恭敬敬,递给姚锡九。
“咋地,你抢银行啦?”姚锡九乐得合不拢嘴,“送干爹这么大厚礼?”
小烟袋吧哒小烟袋嘴说:“哪的话,干爹这阵子,也没少照应,这点小礼儿算啥!”
除了客套话,小烟袋和姚锡九没有其他话要说,姚锡九却有许多话要讲,可小烟袋惦念大偏勺子,坐了一会儿,就起身想走,“干爹,明个你典礼,我就不去啦!”
  “为啥?”姚锡九问。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 河南教育2008版 (齐红深 编著)【感谢duhaoshuhao推荐】


【作  者】 齐红深 编著
【出 版 社】河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6
【版  次】 1
【页  数】 305
【I S B N 】 9787534749902
【编辑推荐】
由于口述历史是当事人站在自己的独特角度对所历、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主观性的叙述,为了使读者能够对东北青年学生的流亡历史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能够把每篇口述历史从各自的角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收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之效,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整理出此文,以清全书之眉目。 本书是一部关于东北沦陷后知识分子流亡关内的口述历史,它真实地展示了抗战流亡的生动历史,反映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的社会状况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与追求。书本以青年人了解那段悲惨的历史为目的。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丰富而错综复杂的史实和当事人的深刻反思再现了那一段撕心裂肺的往事,真实地展示了抗战流亡的生动历史,反映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的社会状况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与追求。这是一部内容浩瀚、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的著作。相信,每位读者,不管年长还是年轻,不论政治派别和种族肤色,都会受到感动,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目录】

前言 抗战时期东北青年学生流亡史略
第一部 松花江上
 亲历“九一八”
 在伪满洲国上学
 我的家乡美丽而富饶
 父母亲省吃俭用把我送进小学
 流亡关内之前
 心中埋下反满抗日的情绪
 “高柏苍事件”前前后后
 参加“抗联”地下工作
 在伪满洲国的监狱里
第二部 离家
 开始流亡的东北大学
 随东北中山中学流亡记
 我的同学与老师
 敢问路在何方
 流亡的东北中学
 我和父亲同坐监
 随父亲流亡到南方
 离家出走之后
 从“东北抗日机构”到战干团
 我的传奇人生
 流亡路上陷囹圄
 我渴望展开书卷
 在流亡路上
 我真的很茫然
 躲过第二次追捕
 入关
 吻别襁褓中的女儿
第三部 上前线
 走上抗日之路
 在新疆战斗
 在伪军里入党
 《反攻》杂志与“民盟”
 加入东北军
 进入中央农林部
 为接受日本投降仪式当翻译
 到解放区去,到中原去
 唱着《松花江上》参加抗日
尾声 我来自北兮回北方
 回北方
 白日放歌
 欢庆日本投降
 随东北大学复员回沈阳
 随国民党回东北去“接收”
 复员回沈阳被东北大学开除
 回东北开展工作
 在国民党东北行营当地工
【书摘】
亲历“九一八”
  王成福
王成福,男,汉族,1917年3月18日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32年7月-1934年5月,奉天省立第二工科学校矿冶预科学生:1934年8月-1936年11月,北平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学生;1936年11月-1937年5月,南京市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学生;1937年9月一1938年5月,陕西西安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学生;1938年5月-1938年12月.四川省三台县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学生;1939年1月-1942年5月,陕西省城固县国立西北工学院学生,毕业获工学士学位;1942年7月-1944年12月,广西、贵州黔桂铁路工程局实习生、工务员;1945年3月-1946年2月,陕西省鄂(户)县飞机厂工程处工务员,其间为去延安在洛川中学任教师一个月;1946年3月-1947年12月,锦州铁路局锦州工务段、赤峰工务段工程师、养路主任、工务段长,工程抢修队队长;194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2月转正,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8年10月锦州解放时出狱;1948年10月-1976年10月,先后在锦州铁路局、铁道部第六工程局(黑龙江伊春)、第十一工程局(杭州)、第五工程局(青岛)、第六工程局(西安)兰州铁路局西宁铁路分局工务段任工程师、副科长、副段长、总工程师等职。先后参加过11个铁路局和1个飞机场工程处的新建工程和维修业务。1976年10月离休。
高粱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
中国军队好几十万,
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九一八”已经过去73年了。“九一八”之夜的情景,我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每逢这时,我就会唱起这首当年东北流亡学生演出的《九一八小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十五年》 广西师范大学2008版 (陈晓卿,李继锋,朱乐贤 著)【感谢duhaoshuhao推荐】


【作  者】 陈晓卿,李继锋,朱乐贤 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版  次】 2
【页  数】 405
【I S B N 】 9787563355099
【编辑推荐】
    认识昨天,才能在战争之前,避免战争的发生,才能在战争发生后,赢得战争。
  从那一时期的影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命运的波折和表情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都是在百姓身上切肤地体现出来的,正像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的那样:“山河表里潼关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百姓苦:亡,百姓苦。”
               ——陈晓卿
【内容简介】
    这是抗战中的社会史,生活史和间史的影像志。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经历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大时代。战火煎逼,梦想涅槃,几乎耗尽了国人的热血。奋斗中,有成功者、失败者、牺牲者,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参与者……在抗战的那个大时代,千千万万的战士倒下了,千千万万的平民倒下了,蝼蚁般被踩在脚下,声息绝灭,但波澜壮阔的战争是靠他们才熬过来了。历史会记住他们,哪怕只是留住他们的一个侧影。
【目录】
1931年:分水岭
1932年:家与国
1933年:梦绕长城
1934年:危机声中的“新生活”
1935年:苦闷与彷徨
1936年:复苏
1937年:卷入漩涡
1938年:走进西部
1939年:活在乡村
1940年: 窒息时分
1941年:坚韧的守候
1942年:外面吹来的风
1943年: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1944年:黎明前的黑暗
1945年:胜利与返乡
后记
【书摘】
1931年:分水岭
1931年1月1日,中华民国进入第20个年头。
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两年前国父孙中山移灵时栽下的树木还没有形成气候,仍然显得有些荒凉。早晨7点,国民政府要人照例在祭拜国父孙中山之后就匆匆下山去了。
山下,庆祝中华民国诞生20周年的活动热闹异常。《中央日报》报道说:“首都各界,休业五日,各报刊也停刊五天,各机关在中山路扎彩牌楼三十余座,市商店住户悬国旗,贴春联。”
飞机场上,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第一次举行大规模阅兵典礼。阅兵有唱党歌、向国旗党旗及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阅兵、飞机游行等十四项内容。外交部还从上海、北平邀请了各国公使前往观礼。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意在告诉海内外,上一年中原大战胜利后,他已经以军事实力完成中国的统一。
进入30年代,中国的铁路不断向前延伸。1931年中国的铁路总里程有14 000多公里,但中国自办铁路仪有2 240公里。
1930年 粤汉铁路株韶段开工
1930年3月 浙赣铁路开工
1930年11月 陇海铁路灵宝潼关段开工
1931年 东三省新修完工铁路604公里
1932年8月 潼关西安段开工
1935年1月 西安宝鸡段开工
在东北,火车满载着矿产前往大连,很快又转运海外。日本资本垄断着中国矿区99%的铁矿石,日本控制的抚顺煤矿和英国控制的开滦煤矿,生产着中国一半的原煤。
北平是北方铁路线的枢纽,少帅张学良在这座城市设立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节制所有东北、华北各省军事,他与蒋介石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南北分治。
沿铁路南下,华北的每一个停靠站还滞留着等待回家的难民。上一年的中原大战,造成20万平民伤亡,120万人流离失所。
  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港口,每天都有日本棉纱、美国小麦、英国鸦片经由这里潮水般进人中国,再由铁路运往各地。从列车上可以看到,城市的出口林立的广告牌上是美国箭牌口香糖和英美烟草公司的广告,英美烟草公司占据六成的中国烟草市场。与此同时,无数破产的农民也在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个城市。
从当时的影像资料可以看出,连接铁路的城市日益繁荣,近代的工厂日益增多,从1927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后来被国民党人自诩为经济建设上的“黄金十年”。
 这一年,高达381米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建成。此后的40年间,这幢大厦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建筑的记录。在这个世界上最为富足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汽车。到了1930年,每5个人就有一辆汽车。
当时,好莱坞的电影风靡全球,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开始受到人们的喜爱。
  来自东方世界的京剧艺术也大受欢迎。梅兰芳在纽约百老汇49街剧院的演出受到了美国观众的追捧,演出票价最高达到6美元,而黑市价达到了16美元。对普通的美国民众来说,这笔开销已经显得奢侈。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市场突然崩溃,经济危机威胁着美国人的生计。人们为了获取燃料和食物不得不排起长长的队伍。这场危机很快跨越国境与海洋,波及整个世界。
在巴西,人们将无法出口的咖啡烧毁。
在意大利,墨索里尼开始得势。在德国,希特勒组织纳粹党,并很快成为德国第二大政党。
依赖出口的日本,遭遇重创。被削减了四成工资的纺织工人走上街头。一个工人甚至爬上40米高的大烟囱,大喊要为工人加薪水,他在烟囱上呆了130个小时。这一年,日本的失业人数高达250万以上。当时流行着一句话:“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
在东京车站,一个年轻的右翼分子叫喊着“我是真正的男人”,向滨口首相开枪。起因是滨口首相不顾军部的阻挠和反对,改善对中国的关系,而且削减海军力量。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后来形容说,1931年这一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全世界的男男女女都在坦率地讨论西方社会制度垮台的可能性。
春节过后,许多来自农村的红军战士第一次拿到了识字课本。课本中这样写道:“工农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天不怕,地不怕。穷人要不饿肚子,只有大家分田土。”
元旦前,福建、江西交界一带响起惊天的枪炮声,10万国民党部队向闽西、赣南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一次“围剿”。红军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将国民党张辉瓒的一个师全部消灭。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建立的闽西、湘赣两个根据地得以稳固。
在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在进行着社会变革的努力。
当年的一份人口调查表明,1931年中国的人口是4.2亿,农业人口占85%。38岁的毛泽东觉得这里蕴藏着一股沉默但巨大的力量。他在对兴国县八户农民调查以后,得出了结论:
我在兴国调查中,一方面地主、富农以百分之六的人口占有土地百分之八十,另方面贫农、中农以百分之八十的入口仅占有土地百分之二十。因此得出的结论,只有两个字:革命。因而也益增革命的信心,相信这个革命是能获得百分之八十以上人民的拥护和赞助的。
197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一段,讲述的就是1931年参加儿童团的潘冬子,看着自己的父母在红军的带领下斗地主、分粮食的情景。在《兴国调查》中,毛泽东这样描述农民在这场土地革命得到的利益:“第一,分了田,这是根本利益。第二,分了山。第三,分了地主及反革命富农的谷子。第四,革命以前的债一概不还。第五,吃便宜米。第六,过去讨老婆非钱不行,现在完全没有这个困难了。……最主要的就是取得了政权。”
“爹娘要我读诗书,望我长知识。光阴一去不再来,勤学不可荒。”这是河北定县农民这一年识字课本的内容。
二三十年代的定县乡村中出现许多新鲜事,有技术人员帮着打机井,还送来化学肥料;村里第一次有了卫生所,贫苦农民看病可以不收挂号费;农民可以从合作社贷款或者借贷购买从美国引进的优良棉种;儿童进入学校,成年人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
这时,一些知识分子从城市走进乡村,从书斋走向田野,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变落后的乡村,这在当时被称为乡村建设运动,备受国人的关注。
山东的邹平县,是梁漱溟试验理想的地方。这位乡村建设的推动者与毛泽东相识。1918年,他们在北京第一次见面。那时梁漱溟是北京大学有名的哲学讲师,毛泽东是图书馆的一名助理员。
孔子的信徒梁漱溟和信仰马克思的毛泽东这时都把精力投注到农村。和毛泽东主张打土豪分田地不同,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只有士农工商职业之别,没有无产与有产的阶级之分,因此实在找不到革命的对象。
七年以后,梁漱溟曾以朋友身份到延安拜访已经成为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他特地带去自己所著的《乡村建设理论》,两个人谈话八次,有两次通宵达旦,虽然彼此无法说服对方,但谈话气氛和谐融洽。在《再忆初访延安》中梁漱溟描述当时的情形:“看了我的著作以后,当然他也给予了许多批评。据我回忆,批评的话大意是说我的主张不能解决农民问题,不彻底;走的改良之路,而非革命之路,等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由于日军全面侵华而终结。中国共产党则依靠土地革命,赢得民心,最终建立新中国。
1931年,上海的人口超过315万,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纽约、巴黎和柏林的世界第五大城市。繁荣的上海吸引着各式各样的淘金者,世界上最时髦的东西都能够在这里找到。从当时上海出版的《良友》画报上可以看到,新款式的巴黎时装三个月后就会出现在上海。
3月,历时3年、耗资12万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在上海新光大戏院上演。票价从一元到两元,这是寻常百姓五口之家一周的生活费。
影片讲述的是恪守三从四德的歌女红牡丹不幸嫁了无赖丈夫,她受尽人间折磨却毫无怨言,后来丈夫终于受到感动改邪归正。影片最后,一位多次帮助红牡丹的人这样评价她:“真是拿她没有办法……只怪她没有受过教育,老戏唱得太多了。”
《歌女红牡丹》并没有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片上发音方式,而是采用蜡盘发音的方式与电影画面同步放映,影片的声音效果并不理想。这是我们今天无法听到其声音的原因。
《歌女红牡丹》上映后轰动全国各大城市,上海远东公司、青年公司纷纷以高出默片十余倍的价格,购买该片在东南亚各地的上映权。
银幕上的电影明星也带动着时尚的潮流,各大电影公司都雇有专门的服装专家,为影片中的女主角设计新颖别致的旗袍。在这一年交际舞风行的背景下,上海掀起一场“旗袍花边运动”。旗袍上加花边,镶滚边,或用亮晶晶的银线缀边。
第62期《良友》画报上的一幅漫画,展示了女性从纤腰缠足美时代到颜面美再到曲线美的过程。旗袍的流行,迅速改变了中国妇女几千年的着装习惯,展现出女性身体的曲线。从流行之初,旗袍下摆的高度始终是人们议论的话题。有专家将从1925年到1940年时兴旗袍的长度作了考察,可以看出,30年代初,受欧美风行短裙的影响,旗袍下摆的高度逐年上升,最顶峰时袍身短及膝盖。
这一年另一部广受关注的电影是由影星金焰和紫罗兰主演的《银汉双星》,故事讲述的是包办婚姻的演员杨传之爱上音乐家之女,两人最终又分手。
电影的脚本是从最畅销的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的原著改编而来。七年前张恨水在报纸副刊连载《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故事直到五年后才连载完。
从张恨水1931年的创作日程可以看出,张恨水整整一年都在马不停蹄地写小说。为了不让同时展开的小说情节彼此串门打架,他往往在写完一期的连载小说时,都要做好记号,以便下次续写时能很快回忆起来。
张恨水也有了新的烦恼,在《写作生涯回忆》中他这样写道:“我的慈母非常的心疼我,她老人家说我成了文字机器,应当减少工作。殊不知这已得罪了很多人,约不着我写稿的‘南方小报’,骂得我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年后,张恨水完成的《金粉世家》也被多次改编,70多年后的2003年,40集电视剧《金粉世家》再次登上荧屏,以平均7.68%的收视率成为两年问中央电视台八套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这一年的3月4日,人们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因制定约法问题,与众多中央委员意见不和,提出辞职。
其实,胡汉民是被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强行软禁,地点在南京东郊的风景胜地汤山。
胡汉民是敢当面数落教训蒋介石的国民党元老,他资历很深,孙中山在世的时候曾几次委托他代理自己的大元帅之职,而那时的蒋介石在政坛上还默默无闻。1928年,正是胡汉民的支持,才让蒋介石在国共分裂之后能够站稳脚跟。
当时,《良友》画报上发表了胡汉民锻炼身体的照片,担任立法院院长后的两年时间内,身体瘦削的胡汉民夜以继日,主持制定16种法典。每当蒋介石率兵出外征讨的时候,胡汉民便为他安定后方。
但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变得不可一世,他主张立刻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准备由他充任总统,但胡汉民以为和孙中山遗教不合,坚决反对,疑心深重的蒋介石随即粗鲁地将胡汉民扣押。
几天后,蒋介石专门向国民党的官员们谈及胡汉民的自由问题:党和政府因为革命的需要,时时刻刻可以限制我们的自由的。所
以胡同志的行动是否自由,不是什么重大的问题。一个革命党员,原来就不能有个人的自由的。胡同志因为避嫌止谤,打算从此长住南京,不赴别处。中央各同志也希望他如此,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保全他过去的历史。
元旦时,胡汉民和蒋介石有过合影,可不到两个月,这两位国民党首领便反目成仇。蒋介石为他的骄横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胡汉民被扣押促使国民党内各派反蒋势力云集广州。5月28日,广州另组国民政府,推国民党的另外一个首领汪精卫为主席,南京和广州之间形成对峙的局面,统一的中国再度分裂。
长江中游的武汉,是铁路与航运的枢纽,这里还是内河航船的起点,货物可直达西南重镇重庆。从鸦片战争后,英美军舰已经在这里自由出入了近80年。
到1931年,汉口已经开埠通商半个世纪,江汉路一带先后出现英、俄、法、德、日、美等12个外国领事馆,有近30家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汉口呈现出一派带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的繁荣景象。1905年,汉口外贸出口额达1.3亿两白银,成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上海的商贸中心。这里是外国人乐而忘返的“东方芝加哥”,它拥有全国最好的兵工厂和钢铁企业。
6月,武汉雨一直下个不停,持续到7月底,长江水位直线上升。
8月1日,汉口《新民报》在新闻《本市铁路外尽成泽园》中这样描述洪水的情形:“丹水池铁路路身因江水过猛发生险象,至昨三十一日上午一时许,江水渐渐浸至中山公园及华商马厂。时铁路外居民均在梦中。猝见水至,遂纷纷抢救衣物包裹。群趋铁路暂避,一时人声鼎沸,夹以妇女呼唤、儿啼哭之声,厥状亦殊惨怛。”
这之后,武汉被洪水浸泡133天。洪水之后,武汉的经济建设开始停滞。
当时,受到洪水袭击的远不只武汉,整个长江中下游都在洪水中苦苦挣扎。
1931年之夏,因为多灾多难而残留于许多人的记忆之中。当许多国际组织伸出了援助之手时,近在咫尺的日本帝国却准备乘人之危,一场危及中国命运的侵略计划正在谋划准备之中。
  出山海关,过辽西走廊,便是人称关外的三江平原,20世纪30年代的中学课本《中华最新形势图》上这样形容:“昔为荒芜之地带,仅满人游牧期间,高山森林之枯枝败叶,覆压其中,地力肥厚;近经冀鲁人民之开辟,农业渐兴,豆麦产额,丰富无匹。东北繁庶之区也。”这块土地面积有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产地。
这一年,实业家卢作孚将考察东北后撰写的《东北游记》第二次印刷出版。他东北之行的第一站是大连。那时,日本已经统治大连25年了,这座海滨城市已从单纯的军港变为街道整洁、工商繁荣的港口城市,可在这里,可以流通的货币只有日本的金票。从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沙皇俄国,它得到的回报是旅顺、大连的租借权以及长春、旅顺间的南满铁路经营权。
  ……



附:
  勿忘九一八 勿忘血的耻辱
                                               ——九一八事变简介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大业》 人民2009版 (何明 编著)【感谢duhaoshuhao推荐】


【作  者】 何明 编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版  次】 1
【页  数】 460
【I S B N】 9787010081649
【编辑推荐】
恢弘再现共和国诞生初期的辉煌历史足迹,纵深记录领袖与大众协力开创的历史新篇。
【内容简介】
五大书记进住香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开国大典、组建联合政府、肃清匪患、禁毒禁娼、批判《武训传》、抗美援朝、外交“一边倒”、整党整风、“三反”“五反”、杀刘青山张子善、土地改革……,书中记录的这些重要历史片段和历史故事,生动反映了开国初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诸多面相,引领我们重新回到和置身那一段激动人心、激情燃烧的历史岁月……
【目录】
第一章 埋葬蒋家王朝
一、中共中央进北平
1.在乡村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央全会
2.叶剑英迎接毛泽东进京
3.五大书记住香山
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李宗仁想划江而治
2.谈得成谈不成都要过江
3.“斯大林格勒防线”被攻破
4.第四野战军解放武汉
三、宜将剩勇追穷寇
1.第一野战军大军遍布天山南北
2.第二野战军将红旗插上雪域高原
3.第三野战军肃清东南半壁河山
4.第四野战军追击敌人到天涯海角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一、天下俊杰聚北平
1.中间党派向左转
2.邀请海外华侨和宋庆龄
3.朱德负责全国性群众团体
二、新中国诞生记
1.新政协筹备会正式成立
2.新的首都和一部天书
3.临时宪章和新的国名
4.国旗、国歌和国徽
三、盛大的开国大典
1.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3.今夜,中国人民无眠
第三章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一、真正的联合政府
1.有关国家政权性质的几种设想
2.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
3.整整500人的联合政府
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1.与民主党派领袖亲密合作
2.礼待起义将领
3.治国不遗前贤
三、建立地方政权
1.实行军事管制
2.逐步建立地方各级民主政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第四章 在城市中站稳脚跟
一、接过蒋家王朝的烂摊子
1.接管了一个一穷二白的城市
2.保护民族工商业
3.要让工人兄弟当家作主
二、没有硝烟的“淮海战役”
1.人民币进入全国市场
2.与投机商大战四回合
3.统一国家财政税收
三、进行“五反”运动
1.资本家就是资本家
2.抓住不法资本家的小辫子
3.工商业户被划作五类
第五章 五十年代初的社会风气
一、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
1.组建公安部
2.杀一批,抓一批,管一批
3.全国秩序大定.
二、彻底肃清匪患
1.决策大剿匪
2.毛泽东亲自指导,严加督促
3.除恶务尽,不留后患
三、禁毒、禁娼和婚姻自由
1.百年烟毒一扫而尽
2.中国大陆宣告消灭娼妓
3.婚姻可以自由了
第六章 文化教育思想领域的改造
一、改造旧的文教事业
1.改造旧有文教事业的方针
2.接管与改造全部学校
3.建立新学制和大学院系调整
二、改造知识分子思想
1.“脱裤子割尾巴”
2.北京大学带了个头
3.文艺界紧随其后
三、批判电影《武训传》
1.武训和《武训传》
2.对《武训传》的批判
3.武训历史调查团
第七章 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一、国防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
1.精简整编,建立诸军兵种的合成军队体制
2.改善武器装备,完善管理体制
3.培养军事人才
二、预防美国干涉和打击国民党窜扰
1.预防美国干涉
2.挫败国民党军对沿海和边境的突袭
3.打击国民党军的海上窜扰和空中袭扰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毛泽东要帮助朋友
2.中国人打出了威风
3.美国人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第八章 确定“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一、毛泽东到莫斯科
1.“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斯大林称毛泽东很健康、很年轻
3.毛泽东答记者问
二、一个既好看又好吃的东西
1.周恩来谈具体条约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巨大的轰动效应
三、与帝国主义国家绝交
1.别了,司徒雷登
2.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3.收回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权益
四、新中国在外交舞台上亮相
1.组建外交部
2.为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而斗争
3.暂不收回香港、澳门
第九章 执政党面临的新考验
一、建国初的两次整风运动
1.执政后出现的新问题
2.第一次整风运动
3.第一次整党运动
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1.毛泽东决心整顿三害
2.务使每天都有收获
3.将注意力引向搜寻大老虎
三、杀刘青山、张子善
1.贪污巨款一百七十一亿元
2.毛泽东不让说情
3.“巨型爆破”的效应
第十章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一、大量节俭国家机构的费用
1.绘制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蓝图
2.边打边稳边建
3.国家机构的整编和精简
二、土地改革的完成
1.关于土改中几个问题的争论
2.适合国情的土地改革路线和政策
3.挖断了中国农民的穷根
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1.上海“四月危机”
2.第一次工商业调整
3.第二次工商业调整
结束语 国民经济恢复
后记
【书摘】
第一章 埋葬蒋家王朝
一、中共中央进北平
2.叶剑英迎接毛泽东进京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这座历史古城迎来了自由民主的春天。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中共中央决定进驻北平。时间定在1949年的3月23日。
1949年3月21日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长钱益民和司令部作战科长尹健带着100辆大卡车、20辆中小吉普车,分别从平、津两地出发,到西柏坡迎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往北平。
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就要离开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离开被称为工校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告别这里的人民。临行前,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凝视车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3月23日上午,春风拂面,阳光明媚。一个由11辆小汽车和10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而又井然有序地离开了西柏坡,沿着山间公路,向东北面、向北平方向开去。
第一辆是带路的小吉普;第二辆是毛泽东坐的中吉普;第三辆是家属坐的吉普;第四辆是刘少奇的小卧车;第五辆是家属坐的中吉普;第六辆是周恩来坐的中吉普;第七辆是朱德一家坐的中吉普;第八辆是任弼时一家坐的中吉普;第九辆是陆定——家坐的小吉普;第十辆是胡乔木一家坐的小吉普;第十一辆是叶子龙一家坐的小吉普。另外,后边有5辆卡车载着少数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李,还有5辆卡车载中央警卫团的手枪连和一个步兵排。有些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沿途做准备工作,已先行出发了。
尽管山间土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且车轮过处,尘土飞扬。但毛泽东似乎全然没有觉察到这些,他的心情很好,与随行人员有说有笑。
车队原计划第一天赶到保定,可是因为路不好走,没有完成原定计划。天黑以前,毛泽东一行就在唐县附近的东淑闾村村民李大明家里住下了。第二天,即3月24日上午,汽车继续向保定前进。
保定是河北省委所在地。汽车开到保定城西门外广场时,毛泽东嘱咐司机:“开慢一点,等等恩来他们。”汽车便慢慢开了一会儿,后边的车也都跟上来了。这样,十几辆汽车,便一起往保定西门外省委机关大院开去。
汽车开进了省委大院。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走下汽车,受到了河北省委领导的热烈欢迎。
休息一会后,河北省委领导陪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共进午餐。吃饭时,毛泽东指着一盘清蒸鲤鱼问省委书记林铁:“这鲤鱼是从哪里来的呀?”
林铁说:“是白洋淀的鱼。白洋淀就在保定以东七八十里远的地方。保定吃的鱼,大部分是从白洋淀来的。现在市场上能买到鱼,买到菜,城里的饭馆也不少了。保定刚解放不久,但变化还是不小的。”
听了林铁的回答,毛泽东不无感慨地说:敌人在这里占领了那么多年,在敌人占领时期,这一带的人民群众可遭了大难呀。解放才几个月,看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今后还要抓紧,以后就好办了,人民群众的心情安定了,工作就好做了。
饭后,中央领导听取了林铁的汇报。
听完汇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表示赞许,并分别做了重要指示。毛泽东首先说,工作千头万绪,要抓党的领导,抓党对城市各项政策的宣传和实行,要使各界人士都能认清形势,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同我们合作,恢复和发展生产,繁荣市场,解决多年来战争带来的创伤,为将来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打好基础。毛泽东强调,在城市中。不要把在农村中斗争地主和对待富家的办法拿来对待资本家,要按中央的政策办事。毛泽东还提出了恢复京汉铁路交通的问题,说这不仅是战争的需要,而且也是和平建设的需要。林铁代表省委当场表示。一定尽快做好恢复交通这一重要工作。
汇报会一直进行到下午3时多,汽车继续向北平进发。汽车出了保定后,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不过总算比昨天的土路好走一些了,很快到了涿县。
夜幕笼罩了涿县县城,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当晚就在涿县住下了。天黑以后,叶剑英和滕代远两人匆匆从北平赶来涿县,向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汇报了进北平城的具体安排。
叶剑英说,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乘火车进北平,经过丰台,然后到清华园火车站,下火车后,改乘汽车到颐和园休息。明天,即3月25日下午,在西苑机场举行人城式,检阅部队,接受各界代表的欢迎,与民主人士见面。
听完汇报,毛泽东和中央首长们一致认为,这个时候进城场面不要过大,不要动员那么多的群众,到全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再组织群众好好地庆祝庆祝。
接着,具体研究了从涿县出发的问题,决定第二天凌晨两时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和胡乔木等,先乘火车进北平,其余的人乘汽车随中央机关出发。
叶剑英说:“中央机关的住房已经安排好了,到北平广安门后,伺人负责带路,中央办公厅系统都住在香山。”
周恩来提议:到北平住下以后,要在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先检阅部队,然后与各界代表见面,特别是与那些知名党外人士,如张澜、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郭沫若、黄炎培、柳亚子、茅盾等见面。这些人过去就和我们合作共事,今天胜利了,他们更高兴了,他们急于想见到我们。他们也在考虑今后怎么办?成立新政府后,他们能安排什么工作等等。周恩来还说,关于党外人士如何安排工作的问题,我们到北平以后,还要召开各种会议征求意见,进行协商。
毛泽东说:我赞成恩来的意见。对做过贡献的民主人士和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应该在政府里安排适当的职务。在蒋介石反动统治下,由于各个时期的情况不同,他们所采取的斗争形式也不同。有时是公开的,有时是秘密的。他们的斗争很坚决,不怕抓,不怕关,不怕杀,在斗争中作出了贡献。那个时候,在蒋介石的血腥统治下,他们能做到那样就很不简单了,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和对共产党人的要求一样。
说到这里,毛泽东颇有感触地说:明天我们就要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见面了。明天见面,是他们欢迎我们,也是我们欢迎他们,并向他们表示感谢。我们希望他们继续同我们合作,在今后的政府工作和其他工作中,他们能够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毛泽东决定,党中央进北平,是党和军队胜利的历史上最有意义的大事,叶剑英、聂荣臻、彭真等要计划好,安排好,中央派周恩来主管这次进城活动。
3月25日凌晨2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精神焕发,毫无倦容,健步跨上了去北平的专列。
1918年的8月,毛泽东曾到过北平。那次在北京居留五六个月,最重要的收获是开阔了眼界,从李大钊等人那里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为他一生的革命道路奠定了精神方向。1919年12月,毛泽东又到过北京一次,那是为驱逐皖系军阀张敬尧出湖南而来的。今天的心情更不一样,是来执掌这个国家大权的,他能不激动吗?
随着一声汽笛声,火车到了清华园车站。毛泽东第一个走下火车。聂荣臻、彭真和李克农等,早已在车站迎候,他们快步上前,同毛泽东等中央首长一一握手问候。毛泽东等没有在火车站休息,随即改乘汽车前往颐和园。
1949年3月25日,党中央和毛泽东进北平,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农村包围城市到由城市领导全国的转折点。中国历史将翻开它新的一页!
3.五大书记住香山
车到颐和园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一同下了车,登上山坡后举目远眺,昆明湖碧波荡漾,颐和园事台楼阁,雕梁画栋,果然名不虚传。接着,他们走进了预先安排好的益寿堂休息。
在大家稍事休息,洗好脸后,就准备吃饭。待各位坐定后,叶剑英高举酒杯说:“请主席喝杯酒吧。今天是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应该喝一杯。”
毛泽东高兴地答应下来。他笑着说:好,咱们都干了这一杯。接着大家相互碰杯。
这顿饭很丰盛,是叶剑英和彭真特意安排的,有昆明湖的鲜鱼,玉泉山的大米……
吃饭时,彭真和聂荣臻又谈了西苑机场检阅的事。
彭真说,下午5时在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检阅部队,同北平市各界群众代表,以及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见面。他说,各界群众代表近万人,都是和各区各部门协商定下来的。有工人、农民、市民、学生、机关干部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和知名人士100余人,他们接到去西苑机场开会的通知,知道是毛泽东来北平了,都高兴极了。
聂荣臻接着说,经过研究,阅兵仪式在西苑机场比较合适。那个地方靠近山区,好防空。地方也大,部队和群众都能摆开。下午5时开始,也有利于防空。就是离市区远了点,没有公共汽车,交通不方便。部队和民主党派领导人以及民主人士,都有车坐。有一部分群众可能坐不上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正想办法解决。
早饭后,叶剑英、彭真、聂荣臻、李克农等离开了益寿堂,到西苑机场准备去了。中午,周恩来也去西苑机场察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3 03:30 , Processed in 0.05750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