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吉米哥

欧游掠影——法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今在里昂跟同学聊到深夜,清晨独自回宾馆,4站地铁硬是一个指头一个指头的扳着,生怕多坐了一站。
英语啊真是白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运气不错。我去的时候有一半是阴雨天。
flasher 发表于 2009-8-25 20:56


谢谢了!此行除了在挪威遇雨两天,其他天气都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今在里昂跟同学聊到深夜,清晨独自回宾馆,4站地铁硬是一个指头一个指头的扳着,生怕多坐了一站。
英语啊真是白学了。
zengyon 发表于 2009-8-25 21:10


呵呵,刚开始都这样,坐了一两天地铁公交也就会看站牌了。
去法国,英语可不白学了嘛,要不deconinck笑我没文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是无可置疑的法兰西英雄,1840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遗体被从圣赫勒拿岛接回祖国。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参加了隆重的葬礼,安葬于巴黎老残军人退休院(即荣军院)后面的金色园顶大堂。

荣军院(Hotel National des Invalides)
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是科西嘉岛人,年轻时曾推动过科西嘉岛独立,并且不认为法兰西是他的祖国。
这样犯过严重政治错误的人,在咱们国家遭遇的会是唾骂还是拥戴?呵呵,难以想象!


为拿破仑抬棺送葬的群雕
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个在法国大革命里迅速发迹的下级军官,1804年当上皇帝,可是公民投票的结果!
法国的民众在十几年前将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可同样是这些民众又给拿破仑加冕王冠。可见人民可不一定就那么靠得住的!
1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几乎没有争议的历史功绩,是他的《拿破仑法典》(1804年)。这部《法典》已成为现代民主国家民法的原型和模板,卢森堡和比利时至今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典使用。其中在法典面前人人无血统特权、在法典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法,则直接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法典的推行使得“自由、平等”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也使得法国随后多次出现的波旁王朝、奥尔良王朝等的复辟不能持久!

拿破仑的棺椁
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米哥 于 2009-8-26 11:54 编辑

塞纳河左岸的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由一个火车站改建。塔楼大钟以前是火车站的必需,现在则是博物馆的标志。
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奥赛博物馆与卢浮宫、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馆内主要陈列1848年至1914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聚集了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使奥赛博物馆成成为联结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和现代艺术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的中间过渡。

      博物馆里陈列了众多耳熟能详的西方艺术家,如: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德加、塞尚、高更、莫奈、罗丹的著名作品,但唯一让我驻足留连了十来分钟的画作则是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的《三钟经》(又名晚祷)和《拾穗》。在当时充满精致浮夸、脱离实际的上层阶级趣味的西方绘画界,米勒将画笔投向底层民众生活的做法,无疑是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被斥为粗鄙低俗!然而普通而真实生活才能让人感到真正的温暖和感动。
      我的视线一接触到米勒,就立刻被这温暖和感动击中!
12597-1.jpg
12597-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米哥 于 2009-8-26 12:33 编辑

奥赛楼顶
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凯旋门的旋转楼梯几乎让所有的登楼者头晕目眩、叫苦不迭,我爬了一半终于想起来功略里特意强调,有博物馆通票的游客可以乘供残障老人的电梯。
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米哥 于 2009-8-26 12:41 编辑

凯旋门上的巴黎夜景,见识一下本人赤手端相机的功夫!
2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黎圣母院(Nortre Dame)虽然在地铁里每次都认真地听过报站名,但始终记不住怎么念。

圣母院前的广场鸽和人龙
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美的彩色玻璃窗基本上是每个西方教堂的重要看点,圣母院也不例外!
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人对待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很暧昧,一方面很骄傲,一方面又似乎很回避。大革命时期许多标志性的历史遗迹,如果不是特意去寻找是很难有所发现的。著名的断头台所在自由广场早已改头换面,连名字都改为协和广场了(Place de la Concorde)!

      仅1793-1794一年的时间,也是革命恐怖高峰时期,有1万7千多人在这里被切下了脑袋,最著名的莫过于法王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奈特,以及签署过无数人死刑令成为恐怖化身的革命三巨头中的两位,丹东和罗伯斯庇尔!他们最终被自称比他们更革命的同志送到了这里。
      路易十六,这个推动宪政改革的开明国王,在随之而来的狂风暴雨般的民众运动中心惊胆战地苟活了3年。法国大革命初期的革命派领袖、他的哥们、美国国父华盛顿的义子拉法耶特侯爵,这个最能保住他脑袋的温和理性派,此时也自身难保、亡命瑞士,路易十六最终被以“叛国罪”送上了断头台。临行前,对着成千上万欢呼的民众他说了这段名言:人们,对于被指控的罪行,我是无罪的。但愿我的血,能够成为法国人民福祉的凝结剂。

平静的协和广场
5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协和广场上树立的卢克索方尖碑有3200多年历史了,来自埃及。曾经流传甚广的说法是法国人巧取豪夺,用一个小小的钟表,强换人家一座方尖碑。哎,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咱们圆明园的水龙头,同病相怜,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且慢愤怒!事实上,这是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为了感谢法国考古学家商博良揭开古埃及文字的千年之谜,在1831年将卢克索神庙前两座方尖碑中的一座赠送给法国国王路易.飞利浦一世。另一座卢克索方尖碑则被送给了英国伦敦。路易.飞利浦一世还回赠了一座小小的钟楼,不过这个钟到确实走了没几年就坏了
5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6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了一步,没帮吉米哥翻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6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楼底顶一下。 不过我不习惯这么看游记,爬这么多楼,看得喘不过气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6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Z,吉米,大家早上好啊!我起来了。不过昨晚到我们的海景房这边来了。现在,一边听着北海的涛声,一边看着浩瀚的大海的点点白帆,一边打字。感觉和在布鲁塞尔家中就是不一样....

那张夜景真的好!赤手端相机,呵呵!可能是你的机子好吧?反正,照片好,是机子好;照片不好,是技术问题,呵呵

我一会儿下线了。因为这里是WIFI,不方便。我晚上过来看帖,回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米哥 于 2009-8-26 16:06 编辑

巴黎比较全面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遗迹应该是贡塞榭泽监狱(La Conciergerie)了,这是个团队游客几乎不会安排的地点,就在圣母院对面司法大楼的地下,很小的门面,不太好找。

      大革命之后,私刑泛滥,审判程序废弛,1793年“嫌疑犯治罪条例”颁布后,定罪无边,监狱数量急剧膨胀。贡塞榭泽监狱就成为当时“必需的残忍”的见证。 在这里关押过的犯人有4000多人,大部分人被送上断头台,著名的有丹东、刺杀另一个三巨头马拉的郭黛女士,有玛丽王后和吉伦特党人的蜡像,也可以在长长的死刑犯名单中找到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
      吉伦特派是从激进的雅各宾派中分离出来的温和派,在以激进贵族为主的主张君主立宪的温和革命者费扬派被彻底摧毁后,激进里的比较温和派也看不下去了,一场争吵后与最激进的雅各宾派决裂。不过这些吉伦特人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坦然就捕。临刑前的前一天,作为对曾经的革命同志的优待,监狱允许他们纵酒狂歌了一夜,一人自杀、其余慷慨赴死!颇有清末谭嗣同戊戌六君子的风范!
      正所谓“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先断头后断头先后断头”,法国历史上这段激情与疯狂的失去界限的日子,与我们曾经历过的,相似何其多啊!
1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8 09:16 , Processed in 0.04212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