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ndcyz2008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发达国家立场倒退导致气候谈判受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家连线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注定是一场硬战


 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开幕式当天的焦点议题有哪些?这次全球瞩目的大会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果?针对这些问题,新华网8日连线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斯坦福大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何钢。
  新华网:请你介绍一下开幕式上的情况?
  何钢:丹麦首相拉斯穆森,首先致开幕辞。然后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发言,他在发言中提到了前不久发生的"邮件门"事件。有个黑客把英国一个研究所所有研究、通讯的邮件透露出来,这个对科学家的信用是个损失,因为有些人可能会因之怀疑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性。邮件透露出,科学家在作结论的时候并不是那么慎重,对持相反观点的作者持打压态度,由此引发对气候变化科学界人士的质疑。帕乔里指出,IPCC是由全球顶尖的2000多个科学家组成的,数据源也是多元化的,从IPCC的整体来讲,所做的科学报告是有坚实基础的,不影响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整体判断。他的谈话一方面是对"邮件门"事件的反馈,一方面是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性的一个正确回应。
  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波尔希望会议的结果能够包含三层内容:第一是一份立即行动的协议;第二是有雄心的减排目标和行动,以及资金支持等;第三是关于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同时特别呼吁此次气候变化大会很重要,而且要行动,从现在就开始行动。
  开幕式有一些定调,各个谈判利益方的观点以及对大会基调的陈述。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会议很重要,丹麦气候和能源大臣康妮·赫泽高女士说,如果这次会议失败的话,我们将花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寻找一个解决的办法,且不一定能寻找到更好的办法,而这个是我们等不起的,所以这次会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她的立场比较能代表大多数人对会议本身的一个判断。
  新华网:中国代表团开幕式当天有什么活动或发言?
  何钢:中国派出了超过八十人的代表团。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在大会上阐述了中国关于此次谈判的立场。据悉将在会期举办一系列的新闻发布介绍等活动。
  中国代表团今年有两个地方特别需要指出,一个是企业家代表。我看到了阿拉善生态协会副理事长宋军、万科的董事长王石,这是以前所没有的。这意味着企业家意识到了气候变化问题,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意识到了自己的企业责任;同时,对于企业家来说,气候变化也意味着新的机遇,里面孕育了“绿色革命”的思想。这对于企业家来说,毫无疑问,这是很值得关注的。
  二是青年代表。2005年蒙特利尔气候变化大会的时候,中国只有两个青年代表,今年就增加到了四十个,青年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哥本哈根及气候谈判进程,让世界聆听中国青年的声音,同时也是培育未来气候变化的领导力和生力军。这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未来希望的所在。 企业家和青年在会场的展区有一个集体的亮相,这是很好地传递了中国的声音。
 新华网:你觉得本次会议能达成共识或共同声明吗?
  何钢:现在很难预测,发展中国家期待就是在"双轨制"的框架下,如何延续《京都议定书》的路线。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则表示要谈出一个新协议,从而抛弃京都路线图。现有体制还是新体制的争论将直接影响本次会议的最终成果。另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会议的期待也有很大差距,比方说在资金安排上,发达国家表示承诺100亿美元已经是很大,但是发展中国的需求是1000亿美金。最终各方既要在减排目标上形成共同愿景,还要在制度安排和时间表等方面达成具体决议,不能不说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另外,这次会议还面临着在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下,人类应该如何行动的问题。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大,美国失业率超过了10%且高居不下,欧洲和其它地区的国家也遭受了一些重创,中国受到了全球经济的影响。经济危机使得气候变化在政府的优先日程上下降了,另一方也使得各国可用于气候变化的资源减少,民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会受到经济情况的影响。
  这些因素决定了本次会议注定是一场硬战。但是,会议本身的重要性又是不容置疑的。到谈判中后期,将有八十多位各国领导将亲自到场,这其中包括温家宝总理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这将是气候变化会议史上空前的。强大的政治意愿将促使各国谈判代表集中精力并最后就后京都的减排目标和制度安排达成共识,哪怕在具体数字和安排上仍有分歧,这也将是后续谈判最重要的基础。
  新华网:你觉得在气候谈判中,中国应该注意些什么?
  何钢: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境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但气候变化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发展机遇。
  首先,气候变化挑战下孕育着机会,历史上的每一次能源革命都带动了全球经济竞争格局的转移,煤炭和石油对英美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在新能源领域,各个国家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清洁能源革命也许将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如果中国能够,就像在中国现在已经在做的一样,在太阳能、风电、生物能、电动汽车灯领域有所进展的话,当我们可以很便宜地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也会有一席之地。从这种角度来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对自身负责,气候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发展机遇。
  其次,从国家战略和形象来看,中国应该更多地表示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在对外交流与谈判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表明中国积极主动的态度,强调中国已经进行和未来将要进行的行动,表明和世界进行合作的决心,这样中国在外交上会有更多的主动性,也有助于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要加强在气候变化科学和政策方面的研究、发布与交流。谈判涉及到科学事实、政策措施、发展战略、制度安排、国际政治等各个方面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因此,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需要有自己的"国家队",为中国谈判的进展提供坚强的基础和强大的支持。在国际舞台上,也让中国更有能力参与到制度设计、规则制定的过程当中,为中国争取更大空间的同时,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网:达哥本哈根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何钢:整个哥本哈根都在为会议工作。一出会场,就有会议的志愿者为你服务。从火车上到会场里,沿途都是公益广告、商业广告。很多人都将此次会议视为一次机遇,一种转折点。哥本哈根是个宜居城市,是个自行车王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很“绿色”,这是我对哥本哈根的最直观的印象。
  新华网:会场内外有什么情况?
  何钢:会场里有许多NGO(非政府组织)在展示自己的理念。有个NGO组织把冰塑造成美人鱼的形状,摆在会场外面,“冰美人鱼”融化就会促使大家思考,给人们一种警示。印度代表团的每个人都穿了一件宣传T-Shirt,写有"只满足需要,不满足贪欲”或者“要改变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只改变一点”,因为气候变化是个系统问题,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转,包括人类的消费行为,所以他们觉得要从系统上的改变着手。
  新华网:会议给你什么印象?
  何钢:这是一次"绿色会议",2005年我参加蒙特利尔气候变化大会的时候,主办方按照传统都会给与会者送些有地方特色的礼物,那年送的是帽子和围巾。今年会议主办方为了节能,就不送礼物了,因为很多礼物大家用不上,也就扔掉了,这很浪费。这种传统就在哥本哈根改变了,这笔省下来的钱,就用来资助一个硕士项目,是丹麦政府提供的,各国尤其是给发展中国家,会有12个留学生到丹麦来学习、研究气候变化。
  另外,会场投入600万美元用于节能灯的改造,在会议主办方为出席此次气候变化大会代表提供的餐饮中,至少65%的食品和饮料为有机生态产品,更多采用本地的食品,这样就省去了运输过程,另外有机食品没有化肥、农药的使用,也更生态。会场就在地铁站口,所以参会代表通过公共交通就可以到达。此外,还专门开设了公交绿色通道。等等,不一而足。
  新华网:那你手头上没有会议派发的宣传材料吗?
  何钢:有一些,但不多。作为研究人员,我比较关注两份材料,一份是ECO,它是由一个名为CLIMATE CHANGE NETWORK(气候行动网络)的NGO提供的。这个组织汇集了全球NGO中的气候变化专家,每天都会关注会议进展,每天都会在网上发布谈判的进展和热点问题。比方在第一天的文本中,它醒目的列出了今年的会议必须达到的目标。还有一份材料是Earth Negotiation Bulletin(地球谈判进展),它会把所有谈判议题的进展,比方说在公约、议定书下以及在资金、技术、减缓、适应四个支柱各个提议上的进展列出来。对于了解谈判全局的进展非常有帮助。
  每天都有相关组织举行的边会,介绍各个组织再各种议题上的进展,从一个边会到另一个边会,信息量非常大。此外,会场还设置了专门的区域,这个区域非常大,包括所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NGO组织、研究机构及各个国家的展区,展现一些NGO开展的活动与理念,研究研究的最新进展、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面临的一些挑战。你如果对某个地方感兴趣,你随时都可以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简介  何钢: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现任斯坦福大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的研究。
  2005年曾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在蒙特利尔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十一次会议。曾担任北京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的创建会长。
  2007年春,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协调该校新闻学院"中国环境报道"项目,深入关注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
  2007-2008,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同时在该校地球研究所气候变化全球圆桌工作。
  2008年暑期作为Cynthia Helms Fellow在世界资源研究所实习研究。


http://finance.jrj.com.cn/2009/12/0817446602779-2.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大会召开 西方复杂看待中国承诺

哥本哈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7日召开。英国《每日电讯报》列出的峰会重要国家中,第一个是美国,第二个是中国。

    中国于上月底首次公布碳减排目标。香港《南华早报》说,有人盛赞中国这一举动,也有人说,中国所承诺的只是降低碳排放增长率,而非降低整体排放量。《爱尔兰时报》介绍中国的立场时写道,中国以前一再强调,发达国家靠燃烧化石燃料富起来,他们应协助世界其他地方减排,但最近联合国官员开始称赞中国为抗击气候变化的“世界领袖”。

    很多西方媒体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英国《泰晤士报》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十大必知之事”的提醒中,“中国现在已超过美国成为头号排放国,占总排放量的约21%。但中国只同意降低经济中的碳强度”列在第三条。法国《费加罗报》称赞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在减排目标承诺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释放出的善意。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中国希望哥本哈根大会能取得有意义的成果,发达国家在自身大幅减排的同时,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帮发展中国家更好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http://intl.ce.cn/zgysj/200912/08/t20091208_20573951.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不满欧盟减排目标 批其不厚道

本报哥本哈根讯 当地时间8日下午5时,在哥本哈根会议中心的中国新闻与交流中心,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副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举行了媒体吹风会。这是会议召开2天来中国代表团的第二次吹风会。由于紧张的谈判,苏伟被迫推迟10分钟才赶到会场。

  苏伟表示,中国的目标是单位GDP碳减排40%,这是国内目标,而欧盟将他们应承担的国际义务跟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目标相比,这是不厚道的。

  中国的减排目标完全符合《公约》原则

  苏伟指出,中国提出“单位GDP碳减排40%”的目标完全符合《公约》的原则,也体现了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公约》(包括《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是不同的。《公约》明确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要率先大幅度地减少排放,这是各国都同意的。《京都议定书》则进一步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苏伟称,气候变化问题是过去200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的排放造成的。《公约》要求发展中国家做的就是尽可能采取措施减排。中国2007年已经发布国家方案,不久前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减排40%”的目标。欧盟代表在发布会上所提的中国目标与他们的义务是不具备可比性的。对于欧盟来讲,五年总共减排8%,现在欧盟又提出20%的目标,还不是国际承诺,这让人感到非常失望。

  又讯 在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提高减排目标是不科学的。他指出,要求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显然是不合理的。

  苏伟如是说

  全球人均两美元 可能不够买棺材板

  大气的空间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到排放的空间和资源。这也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一再强调“发达国家要量化减排指标”。对未来的空间,发达国家就不要再占了。

  在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寄予厚望,发达国家也说拿出钱资助发展中国家,如欧盟说2012年每年提供1000亿欧元。根据巴厘行动计划要求,要在2012年前加强公约的实施,2012年以后也要加强公约的实施。

  发达国家说要表达积极态度,在2012年前拿出100亿美元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10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其实全球人均也就是不到两美元。在丹麦,两美元还不够买咖啡的。因为咖啡和棺材板的发音在英文中非常相近,也许是我听力不好,我同事说,两美元可能还不够买棺材板呢。


http://intl.ce.cn/zgysj/200912/09/t20091209_20580642.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划哥本哈根谈判底线:坚持巴厘路线图(图)




    哥本哈根会议谈判各方分歧仍大 发展中国家呼吁——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热热闹闹地登了场,但是谈判各方的分歧依然很大。会议前两天,欧盟、美国、中国等代表团纷纷表明各自的立场。美国、欧盟试图取消《京都议定书》,建立一个绑定的协议,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实施单轨制。这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抵制。在余下的一周多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能否作出实质性承诺,促进会议达成协议,让人心悬一线。

  协议机制:双轨制PK单轨制

  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

  发展中国家:实施双轨制,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作出决定

  在哥本哈根会议的许多会场,经常可见两个并列的会议室,一个门上标着KP(京都议定书),一个门上标着LC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长期合作行动),这是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典型的双轨制。一个就《京都议定书》附件一指定减排目标的发达国家制定2012年之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一个则是就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广泛国家的合作行动进行谈判。

  哥本哈根会议后将形成怎样的机制?目前南北方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发达国家主张双轨合并,建立单轨制。7日,欧盟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其意是希望建立单轨制,通过达成一个新的协议,将两者合并,并能够将发展中国家也纳入其中。

  不过,单轨制的主张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当地时间7日下午,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要求实施双轨制,哥本哈根会议应按照公约、议定书及巴厘路线图“共同但有区别义务”的原则,分别对公约和议定书作出决定。“如果取消京都议定书进行并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双轨制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要求。”

  各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也均表示《京都议定书》不可替代。“我们反对再搞一个具有法律约定的文书,将发达国家的义务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捆绑到一起,这违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苏丹代表如是明确表示。

  “我们不会让步,不会忘记发达国家对气候造成的影响”,阿尔及尼亚代表非洲集团发言时称,公约不应受到破坏,《京都议定书》绝对不能终止,非洲集团要求举行透明的、公平的高级别会议。

  哥本哈根的产物会是《京都议定书》的替代物?还是《京都议定书》的延续?抑或是《京都议定书》的“同胞兄弟”?对此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沃·德波尔表示,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目标:40%PK25%

  发达国家:作出的承诺离到2020年减排25%的最低目标仍有距离

  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0%

  对于发达国家在2012年~2020年的减排目标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也很大。

  据解振华透露的信息,目前在两大阵营的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提出,按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度减排。解振华表示,按照IPCC的建议,到2020年,发达国家至少要减排25%~40%,中国和G77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0%,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小岛国则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5%以上。因为发展中国家首先是要发展,要有发展与排放的空间,发达国家必须给发展中国家将来的发展和排放腾出更多的空间。

  不过,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作出的口头承诺仍远远不够,在减排问题上态度比较积极的欧盟的中期减排目标也只有30%,而且还表示不是无条件的。美国方面,总统奥巴马的承诺估计也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与1990年的基准相比,则更加低。加拿大方面,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作出任何承诺。

  就目前发达国家所作的承诺而言,作为一个整体,离到2020年减排25%的最低目标仍然有距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含糊PK行动

  发达国家:不愿承诺具体的义务,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含糊其辞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要有切实的行动

  气候变化公约要求,发达国家必须要给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的充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减缓和适应提高能力,这也是哥本哈根会议的争议焦点。

  然而,至今为止双方的谈判仍然无法达成妥协。发达国家一方面不愿承诺具体的义务,另一方面又想以含糊其辞的承诺诱导发展中国家承诺义务。发展中国家则坚决表示,不再接受任何空头支票。

  “发达国家到底拿出多少钱,拿出什么样的技术,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来做到这一点,发达国家至今未作出切实的承诺和切实的行动,此次谈判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到底拿多少钱,用来做什么,怎么样管理,怎么样实现,搞什么技术转让,要建立一个制度和机制,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开空头支票,根本不落实。”解振华表示。

  据他介绍,此次中国国家发改委带了6个行业42项技术来哥本哈根,准备和发达国家就能否进行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协商,但是对方始终含糊其辞,仍在开空头支票。

  检测:接受PK拒绝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减缓承诺也要可报告、可检测、可核实

  发展中国家:自主减排不接受“三可”

  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在未得到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承诺的前提下,为了促进会议的成功,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都作出了自己的减缓承诺。

  目前,西方国家对此并不认账,一方面,认可发展中国家的承诺力度很大,另一方面,又想极力促使发展中国家作出更大努力。发达国家还提出,发展中国家的减缓承诺也要参与“三可”(可报告、可检测、可核实),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

  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减排不接受“三可”。解振华表示,中国从1990~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7%,2005~2010年,单位GDP能耗还要降低20%左右。这些都是自主行为,并没有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发展中国家得到国际社会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减排行动要接受“三可”,但是自主采取的行动不接受“三可”。

  代表们应为更高谈判奠定基石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UNFCC)执行秘书长德波尔号召谈判代表们在这六天里,必须为部长级谈判及国家领导人的谈判提供基石,以确定国家领导人清晰地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   

  只有北美气温比过去平均气温下降

  本报讯(特派哥本哈根记者李颖)世界气象组织8日在哥本哈根公布报告说,最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2009年虽然尚未结束,但很可能会在历史最热年份中排名第五。另外四个最热的年份分别是2005年、1998年、2007年和2006年。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在哥本哈根提前发布了“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这10年来,只有北美的气温比过去平均气温下降,其他地区的气温都在上升。南亚大部分地区,以及中非地区经历了历史上最热的10年。雅罗详细解释说,2009年1~10月,全球海平面及地表空气温度,相比1961~1990年平均温度14℃,高了足足0.44℃±0.11°C。

  报告说,气候变化,尤其是气温上升会引发极端气候现象,包括飓风、洪水、干旱、暴雪、热浪、寒潮等,这些极端气候现象10年来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今年,极端气候现象在南非、澳大利亚和南亚出现的频率超过了以往。

  报告显示,中国正遭受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2009年是中国自1951年以来第三热的年份,对一些地方来说甚至是最热的年份。中国部分地区在2009年遭受了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一些河流水量也降到50年来最低点。

  “中国”成为最被频繁提及的词汇

  气候变化大会已经进入第二天议程。各种边会和讨论正在紧张进行。而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中国”成为最被频繁提及的词汇,而中国元素也异常闪耀。

  在会场一角,来自中国各地的图片和一张张中国人的笑脸以及寄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记者了解到,当地时间9日,还会有中医现场问诊。更有志愿者在会场派发京剧脸谱,用红脸绿脸来让代表清晰表达对谈判进展的不满或同意。

  在许多NGO散发的宣传资料中,也不乏中文译本的身影。来自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小雨姐姐特地从中国带来了300本中英文双语的小册子——《节能小先锋》。“我希望能在这次会议上让世界听到中国小朋友的声音。”这本小册子,是由小雨姐姐和上千个小朋友共同创作的。

  来自中国一个环保组织的邓文告诉记者,这次国内来了很多NGO,都凑在一个展台。“这几年来,参加国际会议,国外机构和组织都很关注中国的情况。”这个目前主要关注长江流域冰川的非政府组织,最初“起家”于深圳,目前活跃的100多位会员中,1/3来自广东。  

  世行:可预测性不足制约项目发展

  当各国还在就减排标准争论不休时,如何让国际减排机制能够发挥最大效应,则是一些出席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国际性大机构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根据世界银行官员昨日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在今年中,世界银行审查过1000多个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市场机制(JI)的项目,但是其中只有一半共526个项目最终被执行。

  世界银行集团官员在昨日的哥本哈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CDM和JI是应对气候缓解、进一步鼓励私营部门行动的重要工具。

  不过,清洁发展机制的可预测性不足,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低碳投资的融资杠杆的潜在障碍。而一个可维持的授权环境和全面的投资氛围是吸引清洁发展机制投资的关键。

  该官员指出,有些清洁发展机制的决定,对最不发达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环境的完整性对整体的气候制度和碳市场非常关键。但是,由于其固有的主观性质,附加性仍然是一个挑战。清洁发展机制的改进,需要扩大规模减排,相关措施已经采取,但是必须持续发展及加强。  本报哥本哈根讯(特派记者方利平、吴倩)当地时间8日下午5时,在哥本哈根会议中心的中国新闻与交流中心,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副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举行了媒体吹风会。这是会议召开2天来中国代表团的第二次吹风会。由于紧张的谈判,苏伟被迫推迟10分钟才赶到会场。

  苏伟表示,中国的目标是单位GDP碳减排40%,这是国内目标,而欧盟将他们应承担的国际义务跟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目标相比,这是不厚道的。

  中国的减排目标完全符合《公约》原则

  苏伟指出,中国提出“单位GDP碳减排40%”的目标完全符合《公约》的原则,也体现了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公约》(包括《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是不同的。《公约》明确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要率先大幅度地减少排放,这是各国都同意的。《京都议定书》则进一步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苏伟称,气候变化问题是过去200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的排放造成的。《公约》要求发展中国家做的就是尽可能采取措施减排。中国2007年已经发布国家方案,不久前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减排40%”的目标。欧盟代表在发布会上所提的中国目标与他们的义务是不具备可比性的。对于欧盟来讲,五年总共减排8%,现在欧盟又提出20%的目标,还不是国际承诺,这让人感到非常失望。

  又讯在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提高减排目标是不科学的。他指出,要求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显然是不合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伟如是说

  全球人均两美元 可能不够买棺材板

  大气的空间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到排放的空间和资源。这也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一再强调“发达国家要量化减排指标”。对未来的空间,发达国家就不要再占了。

  在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寄予厚望,发达国家也说拿出钱资助发展中国家,如欧盟说2012年每年提供1000亿欧元。根据巴厘行动计划要求,要在2012年前加强公约的实施,2012年以后也要加强公约的实施。

  发达国家说要表达积极态度,在2012年前拿出100亿美元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10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其实全球人均也就是不到两美元。在丹麦,两美元还不够买咖啡的。因为咖啡和棺材板的发音在英文中非常相近,也许是我听力不好,我同事说,两美元可能还不够买棺材板呢。

  大会谈判4焦点

  《京都议定书》还要不要

  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本次大会谈判需要解决四大焦点问题,首先,发展中国家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双轨谈判,发达国家主张单轨制,抛弃《京都议定书》。如果《京都议定书》取消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就不会有实质内容。

  发达国家到底减排多少

  其次,本次大会要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至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是多少。因为根据《公约》和《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要率先大幅度减排。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会议一定要确定发达国家到底要减排多少。

  “减排帮扶”如何来落实

  第三,按照《公约》和《议定书》的要求,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直到今天发达国家并没有作出实质性承诺和切实行动。“本次会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发达国家开空头支票”。

  减排是否执行一个标准

  第四,发达国家提出应讨论发展中国家是否也要作出“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承诺或行动(简称“三可”标准)。对此,中国明确表示要完全按照“巴厘路线图”执行。因此,发展中国家自觉采取的减排行动,不必接受“三可”标准。   

  日本有条件提指标等于没说

  苏伟说,日本政府有条件地提出了减排25%的指标,它要求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也提出指标。这样的要求是违法公约的;其次,它要求美国也要承担指标。美国只有在参加京都议定书的情况下才会承担减排25%的指标,但美国不参加京都议定书的立场非常明确,日本把不可能的事情作为前提条件,因此这“减排25%的指标”什么也不是。

  苏伟还表示,大气的空间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到排放的空间和资源。这就是发展中国家一再强调发达国家要量化减排指标的原因,这样才能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消除贫困提供一定的空间。

  美国指标远非“显著减排”

  苏伟说,美国能拿出怎样的方案,对哥本哈根会议能否取得最后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昨天的开幕式上,伞形集团说他们带来了显著的目标。传说美国要提出相对于2005年,2020年减排17%的目标,但这个目标显然不是“显著地减排”。公约明确要求2020年发达国家要回到1990年的水平,美国从1990年到2005年排放增长了16%,现在提出的指标与1990年相比,减排目标只多了1%。


http://intl.ce.cn/zgysj/200912/09/t20091209_20580504_3.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家宝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 中方有三点期待

中国外交部十日在北京举行关于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期出访的专题吹风会。在谈到温家宝将出席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时,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表示,这将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注入新的推动力。

  王光亚说,应东道国丹麦首相拉斯穆森邀请,温家宝将出席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简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这是一次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期望甚高。

  王光亚表示,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进一步上升。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在二00七年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制定了“巴厘路线图”,据此授权国际社会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完成谈判,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做出安排。目前,各方正全力以赴为会议准备,已有一百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与会。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胡锦涛主席在九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讲话,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和政策的普遍理解和支持。”王光亚说。

  他表示,不久前中国政府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目标,决定到二0二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二00五年下降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到二0二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百分之十五,森林面积比二00五年增加四千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二00五年增加十三亿立方米。这些自我设立的目标雄心勃勃,不但符合“巴厘路线图”关于发展中国家减缓行动的要求,更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正在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巴厘路线图”谈判取得进展,促进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王光亚说,温家宝此次与会将进一步彰显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姿态,显示中国政府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贡献的决心、信心和政治意愿。

  他表示,中方认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目标是在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方面取得积极成果。重点是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资金支持做出明确的安排。会议成功的关键是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巴厘路线图”授权。

  为此中方对会议有三点期待:一,会议要确立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应当承担的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确保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承担可比较的减排承诺。二,会议要做出有效的机制安排,以确保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三,会议要明确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情况下,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适应和减缓行动。只有这样,会议才能对未来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安排,为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奠定机制保障。

  “温家宝总理将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立场和主张。温总理还将分别会见与会的一些国家领导人。总之,温总理此次出席哥本哈根会议将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注入新的推动力,将对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产生积极和重要的影响。”王光亚说。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12-10/2011424.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研究:欧盟减排40%“没负担”

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和环保组织地球之友9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发布研究报告说,欧盟把中期减排目标由20%提高到40%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没有太大负担。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环保组织当天也举行新闻发布会指责欧盟承诺减排20%“太低”。

  世界自然基金会欧洲气候项目主任詹森·安德森9日也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欧盟把30%作为向其他国家施压的“谈判筹码”毫无意义。


http://finance.jrj.com.cn/2009/12/1016216618433.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国家抵制哥本哈根“丹麦文本”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斌 哥本哈根会议已经召开了数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仍然在最基本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焦点就是“是否坚持双轨制来谈判”。

  这场争执的导火索源于发达国家抛出的“丹麦文本”,这份文本被发展中国家认为是发达国家在模糊自己在减排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上的两项义务。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前,东道主丹麦牵头,与一些发达国家商谈后抛出一个“丹麦文本”。“丹麦文本”为一些发展中国家设置了减排义务,并且模糊了发达国家提供资金的义务,唯一的亮点就是发达国家可能会尽快拿出钱来,但是数目相当有限。

  这份文本证实了之前发改委气候变化司李高处长所说的,发达国家目前正试图将《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空壳化,因为双轨制下只要求发达国家作出减排承诺。

  哥本哈根时间12月9日下午2:30-3:00,美国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的气候变化特约代表说:“中国做出的减排承诺应该被纳入到国际协议和国际公约中去,美国支持这样的一种做法,这样才能够保证中国实施减排承诺的透明度。”

  这一要求违背了“巴厘路线图”的规定,即发展中国家在得到资金与技术支持情况下采取的减缓行动要接受MRV(即碳排放量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证),但发展中国家自愿采取的行动不接受MRV。

  8日这一文本一经公开,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9日下午5时,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在媒体吹风会上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他说:“现在发达国家提出这个要求是在取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这是违背《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坚决不被接受。”

  就在这一相峙不下的过程中,小岛国集团的一些动作使得发展中国家内部阵营产生了分歧。

  9日早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小岛国集团也提出了修改《京都议定书》。这一提议可能使代表发展中国家声音的中国颇为尴尬。

  于庆泰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内部对如何促进目前这一局面的转变的想法可能不太一致,有的国家认为通过新的法律文件就可以实现转变,但是中国及另外一些国家的看法是,“目前,我们少的不是文件,是诚意。不去兑现承诺的文件有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

  第一天开幕式之后的会议上,墨西哥集团曾表示:“在12月11日之前应该结束对双轨制的争论。”

  “这个问题拖得越久,就意味着大部分国家在这次谈判中会被边缘化,在接下来的关键问题上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国际乐施会的政策倡议经理Stanley这样对记者说。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210/16387086057.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拒绝为中国减排提供任何补助


为期两周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吸引了世界媒体的目光,《华尔街日报》等还特地开辟专栏持续关注本次大会进展情况。在谈判中,摆在代表面前的问题要比想象的多得多。尽管遏制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不过在如何操作上还存在很大分歧。

  《泰晤士报》:美国气候大使:不会给中国任何补助

  此次气候峰会已经酝酿了两年,但前三天的谈判显然不顺利。欧盟呼吁工业化国家加大减排力度,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减排幅度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0%,但美国的承诺实际上只减少了3%。发展中国家希望能够获得优待,拒绝西方要求他们设定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期目标。

  中国代表表示,他们愿意在谈判中担当建设性角色,但希望美国能够做得更多。但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托德-斯特恩表示,美国愿意支付数万亿美元环境账单中属于自己的那份,但不会就气候变化给中国任何补助。

  《华尔街日报》:海湾国担忧石油收益锐减 消极看待峰会协议

  随着石油消费大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海湾地区的石油巨头们也开始焦虑起来:他们担心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需求将会长期呈下降趋势,重创各国石油收益。

  多年来,产油国家一直担心美国等国家采用新技术节省能源消费或者利用清洁能源和生物燃料替代石油。但沙特拉伯和其他海湾产油国现在担心,如果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真的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中国等新兴市场很可能减少石油需求,现在这些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一名来自海湾国家官员说,这些担忧可能潜在影响海湾国家对哥本哈根峰会达成协议的热情。

  美联社:中国敦促美国就气候问题做出深刻反省

  日前,中美两国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发生激烈“交锋”,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都对对方的减排承诺持怀疑态度。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托德-斯特恩要求中国遵守承诺,降低碳排放量,并积极促进达成一个国际性气候改变协议。

  而中国批评美国未能兑现其17年前的承诺,即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暖化地球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代表建议称,美国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就气候变化问题做出深刻反思。

  峰会官网:美国共和党警告奥巴马别重蹈戈尔覆辙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下周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的高规格谈判,而奥巴马的国内反对派也希望他们的声音能够传达到哥本哈根。众议院能源商业委员会共和党议员乔-巴顿说:“我不是那种会奉承的人,说不出相信气候变化是全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这种话来,我们还有许多其他值得做的工作。”

  共和党代表试图抗议奥巴马提出的新承诺,即推动达成对抗全球变暖的全球性协议。美国共和党众议员詹姆斯-森斯布伦纳说:“当美国前副总统戈尔1997年在京都做出那些承诺时,美国已经失去了太多信用,他知道那些承诺不可能在国会获得通过。我希望奥巴马总统不要重复戈尔的错误。”

http://news.163.com/09/1210/09/5Q5OS87I0001121M.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媒:《京都议定书》或留至2020年为减排指南

据路透社9日报道,正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一份草案文件显示,《京都议定书》的“升级版”可能成为2020年前抗击全球变暖行动的指南。

  报道称,一份哥本哈根会议上出具的落款日期为11月30日、长达四页的草案文件中写道:“《京都议定书》的各方决定,发达国家进一步的承诺应该被量化成(温室气体)排放限度和减排目标。” 这份文件称,哥本哈根会议可能会决定延长《京都议定书》,发展中国家和美国则将达成一份新的协议。

  该文件称《京都议定书》下的碳交易和推动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的其他机制应得到“加强”,这份文件可能是最终协议的草案文件。

  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对除美国外的工业国家在2012年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了要求。现在,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190个国家将共同商讨如何制订出一份囊括所有国家的协议,对2020年前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

  另据报道,英国媒体近期曝光了一份涉及西方发达国家“暗箱操作”的“丹麦草案”,该草案由英国、美国、丹麦等国共同起草,协议内容涉及未来各国减排计划,但明显偏向发达国家。

  草案摒弃了《京都议定书》内容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制订减排目标,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上限为2.67吨,而发展中国家不得超过1.44吨。这难免有“双重标准”之嫌。

  草案还建议削弱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援助方面的支配权,由发达国家根据发展中国家减排计划的实施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发展中国家资金援助。

  这一严重不公的草案激起了众多发展中国家代表的愤怒,发展中国家指责发达国家妄图“撕毁《京都议定书》”,制定的碳排放峰值年份也对正处于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不利。

  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发表声明,称该草案是非正式文件,仅供讨论,不会成为大会协议的最终文本。


http://www.chinanews.com.cn/gj/g ... 12-10/2011740.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哥本哈根会议]中方首席代表痛批美欧日减排





苏伟在新闻发布会上 IC图



  欧盟:说得比做得好

  “欧盟代表今天下午在发布会上拿中国与欧盟做比较不厚道。”

  由于是中国代表团召开的首次中外联合记者会,国内外多家媒体在记者会开始前一个小时就纷纷涌入,连两边座位的过道也坐满记者,没能进场的记者只能把录音笔放在临时搭建的新闻中心隔板上。

  欧盟谈判代表当天下午在一个发布会上说,中国不久前提出的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欧盟的减排目标也是内部目标。既然来到哥本哈根,应把各自的目标放到谈判桌上来比较。

  对此苏伟回应说,首先,欧盟关于中国最近公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的表述是对的,但那是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发展阶段,自主决定所要采取的减排目标,这完全符合《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也体现了“巴厘路线图”的要求。

  “但欧盟代表的总体说法有点不厚道。”他强调说,根据《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是不同的。此外,欧盟现在提出的所谓减排20%到30%的目标,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其减排40%的目标也相差很远。 

  中国代表团8日猛烈抨击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语气之强烈相当罕见。哥本哈根当地时间8日下午5时,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召开了首次中外媒体记者会。会上,苏伟对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在减排问题上的不作为、不负责和不现实一一点名批评,言辞犀利辛辣。

  日本:“画饼”岂能充饥

  “美国不会参加《京都议定书》,因此日本等于把减排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基础上。”

  一名日本记者询问中方对日本新政府提出的减排目标的看法时,苏伟首先肯定了鸠山政府25%的减排目标相对上届政府来说是积极的。

  但苏伟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我希望日本朋友别沾沾自喜。因为日本把自己25%的减排目标,建立在美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减排义务的基础之上。”苏伟分析认为,首先要求发展中国家减排就是违反《公约》的。第二,美国不会参加《京都议定书》,因此日本等于把减排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基础上。此外,苏伟建议日本也应该根据《公约》拿出资金转让技术,而且要落到实处。

  最后苏伟还打趣说:“发达国家已经占有了历史上大部分的排放额度,未来的排放空间就不要占了。”

  美国:表现令人失望

  “我英文不好,难道英文字典里能把1%也称为成果显著?”

  至于美国,苏伟相信,美国在本次大会能提出怎样的减排方案,怎么提供资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美国的表现令人失望。

  他指出,目前,美国提出的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换算成1990年的基础仅减少1%(注:此前相关报道称,经专家测算这一数字为减少3%至4%)。“我英文不好,难道英文字典里能把1%也称为成果显著?”苏伟说。

  此外,苏伟还谴责了发达国家承诺给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资金简直是杯水车薪。他表示,发展中国家本来对会议满怀期望,但发达国家只为了显示在本次会议中有个积极态度,愿意提供100亿资金援助。

  “相对一分钱没有,100亿还是‘显著’,但是我的发展中国家同事怎么想,这笔钱分到每个发展中国家人民头上还不到两美元。”他说,“在丹麦,两美元连杯咖啡都买不起。因为咖啡和棺材板的发音在英文中非常相近,也许是我听力不好,我同事(指77国集团轮值主席、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卢蒙巴·迪亚平)说,两美元可能还不够买块棺材板呢。” 吴佳俊

  链接

  中国企业家发表环保宣言

  昨天下午,中国青年代表团与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在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厅外一起发表了绿色中国宣言,代表中国青年和商界向世界作出承诺。中国青年代表团表示,将尽其所能,影响中国4亿青年,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在论坛上发表了《我们的希望与愿景——中国企业家哥本哈根宣言》。宣言中称:“我们将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环境保护的国际承诺,以企业环保责任的履行来支持中国国际承诺的履行”;“我们希望全世界的企业家能够联合起来,在企业内部进行低碳革新,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在宣言中还公布了未来的环保行动计划。党晓晖

  动态

  哥本哈根惊曝“西方密约”

  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一份由丹麦拟订、明显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草案在会上流传。草案内容引起发展中国家代表强烈不满。为平息怒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布尔9日声明,草案是一份非正式文件,仅供讨论,不会成为大会协议最终文本。

  这份大会外泄文件名为“丹麦草案”,最早由英国《卫报》网站公布。《卫报》说,“一个小圈子”秘密拟订这份协议草案,参与国包括英国、美国和丹麦。文件摒弃《京都议定书》内容,定下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排放峰值年份,还建议削弱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方面的支配权。

  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的苏丹外交官卢蒙巴·迪亚平直言:“对发达国家,我要说,这是你们需要的协议,不是我们需要的。”

  花絮

  “民间气候大会”场面如火如荼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9日进入第三天,各国继续“唇枪舌战”。几公里外,一场“民间气候大会”则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普通民众提供机会,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各抒己见,场面同样如火如荼。

  “民间气候大会”会场设在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一处体育场,汇集亚马孙印第安人、马拉维农民以及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等身份各异的民众,现场热闹非凡。据新华社


http://www.bjd.com.cn/jryw/200912/t20091210_550995.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哥本哈根会议乱像丛生 “富国草案”暗箱操作

 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甫开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已经开始针锋相对,双方壁垒分明。目前正在进行的气候变化大会的境况可以用“一团糟”来描述。

  发达国家暗箱操作 草拟“富国草案”

  对于很多承受气候变化之苦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哥本哈根是他们寻求正义之地,渴望通过桌面上的谈判找到共识。然而开会第三天,一份发达国家“暗箱操作”的协议草案外泄,引来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抗议。

  据新华社报道,这份草案由东道主丹麦牵头,并与一些发达国家商谈后抛出的协议草案,背离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甚至本末倒置地为一些发展中国家设置了减排义务,并且弱化了发达国家提供资金的义务。

  英国《卫报》率先披露外泄草案后,英国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指这份黑箱作业文本,完全没照顾发展中国家权益,甚至剥夺发展中国家参与协议制订的权利。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有外交人员透露,这项协议正秘密草拟,用意显然是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其他发达国家领导与会后,可以强行通过协议。

  此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澄清,该草案不是正式的谈判文本,不代表联合国的立场。

  德布尔表示,“丹麦草案”只是已经摊在桌面上的诸多草案之一 ,只代表个别国家自己的立场,并不是供大会讨论或谈判的正式案文。

  欧盟突撤回减排30%目标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此前,欧盟表示将在2020年前最少减排20%温室气体(以1990年为基准),并称可把目标提高至30%。

  不过12月8日代表欧盟出席峰会的瑞典环境部长卡尔格伦表示,欧盟决定撤回2020年最多减排 30%的目标,藉以向中美施压,逼中美提高减排承诺。

  对此,中国代表团强调,中国已履行限排责任,西方国家不可能再要求中国提高减排量,指要求不合理。

  中国代表团员竟被拒入场

  中国代表团日前连环炮轰欧、美、日提出的减排量远低于需要水平,让人非常失望。一向在媒体中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据香港《明报》报道,中国代表团也被媒体称“一反常态”地高调批评,美国设定的减排目标“不显著”、欧盟的减排目标“不足够”、日本更设下了“不可能”的减排前提条件。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表示,哥本哈根峰会能否成功,取决于美国提出的减排措施,他批评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减排目标不显着,未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其他发达国不同,他指出,美国目前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减排17%(以2005年为基准,比通用的1990年基准只减排3.5%)。这数字实在不够显著。

  蹊跷的是,据法新社报道此间中国代表团官员竟被三次拒绝进入会议现场。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副团长苏伟9日在全体会议上表示,中国一位高级官员三次被拒绝进入会议现场。他强烈谴责这一事件说,“昨天,我很不高兴。今天,我极度不高兴,为什么?在会议第三天,我们的官员被阻止进入会议地点。”法新社称。

  据《环球时报》报道,该事件主要是由于组织方组织不力所致,由于一些代表团重要成员的注册证件上没有照片,因此这位中国官员入场时遭到会议工作人员的阻拦。

  “还没有人告诉我有这样的事情,但是我将确保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对此,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如是说。



http://env.people.com.cn/GB/10553127.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观察:非洲不愿再做气候变化的“羔羊”


 早在2006年,肯尼亚著名环保组织“绿带运动”就作出预测,如果放任目前的状况,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将在25到50年内变成顶部没有冰雪覆盖的“秃山”。这一预测也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认定。斗转星移,乞力马扎罗还是在气候变化的锃亮剪刀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华发早失”。

  其实,乞力马扎罗的“谢顶”问题只是非洲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的景象之一。总部设在伦敦的著名金融服务企业———巴克莱集团日前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如果目前趋势得不到扭转,气候变化可在今后较长时间内造成非洲国家整体国内生产总值每年损失约15%。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也说,靠天吃饭的非洲农业将在气候变化的利刃下面临惨重损失,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这一悲惨前景,非洲国家已经选择不再做“沉默的羔羊”,而是积极参与到气候变化谈判和制定国际规章的进程中。形成共识、争取赔偿、共谋生机构成了非洲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最强音。

  此前,在环境对自身影响方面,非洲国家虽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很少出现非洲的强硬表态。部分非盟官员认为,这是由于非洲国家一直没有在气候变化的谈判桌上形成合力,坚持统一立场。

  今年8月,10位非洲国家领导人早早聚集在埃塞俄比亚非盟总部进行磋商,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酝酿非洲地区的统一立场。他们透过媒体向外界表示,要求富裕国家为非洲在气候变化中的损失“埋单”。

  率领非洲代表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埃塞总理梅莱斯是最敢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直言的非洲领导人之一。梅莱斯总理今年9月曾表示,如果会议通过的协议不包含由富裕国家出资减少非洲损失的内容,非洲完全可能行使否决权,利用他们在国际舞台上数量众多的优势,使协议失去合法性,甚至会用提前退场来表示抗议。“非洲不会对自身利益和立场再继续保持沉默了,”他说。

  这一立场在上月埃塞举行的非洲环境问题部长级会议上再次得到强化。与会代表达成一致意见,拒绝用新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并再次呼吁国际社会为非洲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适应气候变化。部分非洲领导人还宣布,他们已就因遭受气候变化影响向发达国家索赔达成一致意见。只是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索赔金额将保密。

  虽然发达国家在提供财政援助和转让技术方面还是环顾左右而言他,不是拖延就是做表面文章,非洲国家团结一致、说到做到的态度,已经让人不敢小看这片大陆。7 7国集团已同中国一道,成为当前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三股力量之一,坚持《京都议定书》应继续有效,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11月初,在巴塞罗那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上,非洲国家的代表就曾集体退场,抗议富裕国家不愿做出大幅削减碳排放承诺的做法。

  “非洲大陆是导致气候变化责任最小的地区,却是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弱的地区,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能源需求。目前,许多非洲民众还没有电力供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办公室发言人纳托尔在哥本哈根会议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尽管退场者可能要承担导致谈判破裂的骂名,但非洲政界对此似乎无怨无悔。科特迪瓦总统环境顾问塞德里克·隆巴尔多坦言说,“我们确实承担着风险,让有些国家有机会指责我们干扰谈判进程。但非洲需要发达国家做出切实的承诺,因为我们是在这场气候变化风暴中受灾最严重的人群”。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56329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振华:若美国2020年减排四成 中国愿奉陪

中国不否认长期目标的重要性,但认为中期的目标更重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美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立场和说法备受关注。美国方面试图捆绑中国进行强制性的减排努力,但遭到中方的驳斥。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周三剑指中国,强调如果没有中国的确实承诺,会议就不可能达成协议。他在避免提及美国碳排放历史的同时,强调中国将来可能的碳排放,声称中国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美国六成,在2030年更比美国多出八成.

    斯特恩说:“排放量不断显著上升的国家就是中国,因此我们不能达成协议。原因是中国没有作出真的承诺,我的意思是目前中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目前是全球总量的20%,2020年估计占全球总量的28%,你甚至不能相信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欠缺中国的重要行动。”

    出席气候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反击,中国可以接受在2050年将全球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但条件是发达国家必须承诺到2020年,比1990年减排40%,并同意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他指出,中国不否认长期目标的重要性,但认为中期的目标更重要。

    在援助方面,美国支持注资到启动基金,协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但不认为这是对多年来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一种补偿。

    斯特恩说:“我们绝对承认排放温室气体到大气层的历史角色,但说内咎或罪责或者补偿我是明确的不同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美国的少量减排承诺受到不小国际压力。而美国气候谈判代表斯特恩提出中国自主的减排指标,也应受到《国际法》约束,以便保证透明度。对此,中国方面认为美国作为历史排放制造者,应该自我反省。

    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于庆泰称:“托德·斯特恩先生也罢,还是其他的一些人也罢,提出透明度的问题,他们不是需要了解中国的情况,而是要混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需要做的是深刻的反躬自问。”

    美国还在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的性质上和中国发生分歧,美国拒不承认提供资金是对历史排放的补偿。并认为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和美元储备大国,不应该获得资金援助。中国方面认为美国的做法是法律义务,并不是有钱人在做慈善,中国也并不贪图援助资金。

    离气候大会峰会阶段,还有不到10天时间,各国谈判代表正在攻坚,而美国能拿出多大的诚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峰会的成败。


http://news.hexun.com/2009-12-11/12198626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现在美国只有减排17%的意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增长和碳减排 一个都不能少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愿减排目标,这一与GDP相关的碳排放新概念——碳强度的提出,让欧美国家在表示欢迎和支持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质疑之声:“为什么中国不提出绝对减排量,而是提出了一个与经济增长挂钩的相对值?”

  根据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杨宏伟的解释,碳强度公式中,分子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母是GDP总量。与GDP挂钩意味着,经济发展和碳减排同样得到重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下降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作为代价来换取。

  中国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指标,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分不开。尽管2008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GDP仍然很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标,但保持经济增长也是发展的应有之义。要一步到位地实现绝对碳减排,意味着减少能源消耗,或者迅速改变能源结构,这些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经济增长。在城市化、工业化共同推进的发展阶段,中国能源需求具有明显的刚性,而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

  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当然是降低碳排放的路径之一,但清洁能源的高成本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无论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还是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升级,都需要大量技术、资金的投入。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囿于发达国家对部分技术的封锁,我国无法直接有效地利用清洁能源替代来改善能源结构。

  在资金方面,近几年中国利用CDM机制获得了一些对清洁能源利用的支持,但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减排进行资金援助方面做的很不够。甚至近期有称中国风电定价偏低是为了“套取”CDM补贴的言论出现。

  事实上,当别的国家还在讨论自己的减排指标时,中国已经在实践自己的减排行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对中国并没有减排要求,而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201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0%,这相当于二氧化碳减排15亿吨。

  在缺少成熟技术、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背景下,我国主动提出GDP碳排放强度降低,是既立足国内发展实际,又承担国际责任的做法。要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一方面需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减缓排放增速,另一方面GDP的增长也将影响最终减排目标的实现。据专家分析,碳强度下降40%—45%,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GDP的增长率需要保持在8%—9%左右,这样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平稳的碳排放减少路径。

  但也不可忽视,减排的难度必将越来越大。“十一五”期间,为达到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我国已经关掉了很多的小电厂、钢铁厂和水泥厂。可见,最容易减排的、容易提高能效的都已经为了达到“十一五”目标率先实施了,后续的减排需要对整体经济结构动“手术”,这将进一步考验决策者的决心和智慧。

http://stock.baidu.com/2009-12-14/12201087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变化谈判应算清四笔“账”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已一周,计划12天的谈判将进入高层磋商阶段。过去几天里,尽管与会各国代表纷纷表达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但各方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分歧明显。此次会议承载着全世界的殷切期盼,在即将开始的关键阶段,若要达成一份令人满意的协议,就必须着眼大局,算清四笔“账”。

  气候变化谈判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算清排放“历史账”。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受影响更严重的却是发展中国家。从1900年到2005年的100多年间,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不到全球的20%,却排放了全世界80%的温室气体,其中1950年前排放的温室气体95%都源自发达国家。

  因此,发达国家必须正视并承担历史责任,更大幅度地提高减排目标,并在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支持,这将是下一阶段谈判能否成功的关键。

  气候变化谈判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算清排放的“人均账”。在前期谈判中,一些发达国家仍然紧盯排放总量,无视中国等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的事实,试图让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承担相同的减排幅度,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数据显示,2006年发达国家人口不到10亿,却排放了约129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46%,人均排放几乎为发展中国家的4倍。



  12月1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游行者向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贝拉会展中心进发。新华社记者曾毅摄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排放上的差异,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两者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生存排放”,后者是“奢侈排放”。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需要,有必要维持一个合理的排放空间;而人均排放量更高的发达国家则应加大减排力度。这也是公平和正义原则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体现。

  气候变化谈判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算清减排的“法律账”。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并非无法可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对所有缔约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不仅确立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而且为发达国家确定了强制性的减排目标。

  这次气候变化大会,旨在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以后如何减排达成协议。因此,原有的法律框架理应继续有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推翻现存的法律框架“另起炉灶”,其目的无非是要让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强制减排义务,这有违它们当初的庄严承诺。

  气候变化谈判要取得成功,还必须算清减排的“民意账”。面对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尽快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呼声。在过去的一周里,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绝大多数国家代表都强调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按照“巴厘路线图”的方向,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在12日的“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日”,10多万民众在世界各地举行不同形式的游行请愿活动,敦促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一份公平、有雄心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顺应民意,推动大会取得成果,需要发达国家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作出更高承诺,这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致主张。

  目前,谈判正步入实质性阶段。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12日所言,现在光靠良好的意愿已经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要作出强有力的承诺,将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2/13/content_12641606.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四个问号

  12月12日,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贝拉会展中心,孩子们参加烛光守夜活动。当天,这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烛光守夜活动,提醒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呼吁尽快采取行动,敦促正在这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尽快达成协议。 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自本月7日开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一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紧锣密鼓地举行。据报道,由于这次会议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作出安排,意义重大,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美国总统奥巴马等100多位政要将在会议后期与会。哥本哈根已成为世界的焦点所在。

  新华社驻华盛顿、巴黎、新德里及北京的记者近日分别采访相关专家,请他们就气候变化的科学定论、2摄氏度阈值、气候谈判的难点及取得成果的前景等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

  气候变化有无科学定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自从10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温室效应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清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研究的深入,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全球科学家的主流共识。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编写的4份有关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人类活动导致近50年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已经上升到90%,并且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一致的。相关表述获得了所有国家的同意。

  IPCC副主席、法国气候专家让·茹泽尔:一些人质疑相关气候变化报告是否存在虚假内容。但事实上,这份报告是全球各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经得起任何推敲。

  印度科学院大气和海洋科学中心教授戈文德斯瓦米·巴拉:气候变化怀疑分子和特殊利益集团一直质疑IPCC报告中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并试图破坏气候科学家的名誉,其目的是尽力避免任何减排的束缚。

12月12日,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贝拉会展中心,一对年轻情侣参加烛光守夜活动。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2摄氏度阈值有何意义?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研究员、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内森·胡尔特曼:欧盟提出的2摄氏度阈值并非随意提出的一个目标。当然,几乎不可能简单确定气候变化弊大于利的临界点。人们需要估计气候变化何时算得上危害过度,这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结果,并合计出一个数据。类似2摄氏度的目标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巴拉:2摄氏度阙值是一个将注意力从核心问题转移的策略,我不认为它能带来任何有意义的解决办法。我们应该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碳排放配额,而不是二氧化碳浓度或表面气温的变化。

  气候谈判的难点有哪些?

  茹泽尔:目前,多数国家领导人都已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但哥本哈根会议的难点在于减排的目标太大,因此很难达成共识。如要控制全球气温升幅,必须保证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另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资金支持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发展中国家以前并未排放多少二氧化碳,但现在却要承受严重的后果。而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却并不充足。

  巴拉:气候谈判的主要困难是碳排放量的分配。公平合理的解决是“各国人均排放量全球一致”。另外,我们也应该面对“没有免费午餐”的现实。我个人认为,发达国家永远不会真诚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或资金。发展中国家必须自己寻找解决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法。



  12月12日,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贝拉会展中心,一名青年参加烛光守夜活动。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气候大会取得成果的前景如何?

  茹泽尔:为了让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各国应该加倍努力。目前,多国政要都宣布将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希望他们能达成一项政治共识,不过要形成具体的协议,还需要一些时间,需要各国遵守自己的承诺。

  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科技和国际事务系助理教授乔安纳·刘易斯:随着世界一些主要国家陆续宣布本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虽然协议的所有细节并非都能在大会结束时敲定,但各国应该能够就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全球框架达成协议。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谈崩”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巴拉:目前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最便宜的能源仍然是以碳为基础的能源。除非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否则我们不会看到全球碳排放出现大幅度减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哥本哈根会议不太可能达成最终的协定。(综合新华社记者杨骏、驻巴黎记者李学梅、驻华盛顿记者任海军及驻新德里记者毛晓晓报道)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1214/1577132.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3-29 23:26 , Processed in 0.04414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