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uzo

【实时连载】亲身感受真实的伊朗--12.12日171楼更新【 游转伊朗首都德黑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翻完整个楼,感叹一声,这样的国度才象个古代文明的国家,曾经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那种纯朴与善良我见 ...
0591 发表于 2010-11-18 00:04



    中国这不是富,是贫富差距拉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 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带黑头巾走进伊朗【四】------- 到伊朗我不说政治,我只拍

  先注明:这个不带任何政治在里面,只是个人的一种表述。
  
  到达伊朗在德黑兰游转的第一天,我们其中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被称为“间谍的巢穴”原美国驻伊朗大使馆遗址。
  
  当我们想进入参观的时候,里面出来了大兵,示意我们这里不准许参观和拍照,只好放弃。{说实话,因为之前没有好好了解伊朗的历史。所有的资料都是后来在网上找来,我补习的呵呵呵  。在弱弱的说一下,当时真的怕自己乱拍惹什么麻烦。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心,哎做为一个旅行的人也不容易  }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面面是看不到,也拍不到了。可是在遗址在外边的墙围,有很多宣传标语和一些形象的画面。我也就拍下了这些,从中可以看到伊朗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9.jpg

这个应该是原美国大使馆的标志,就在一个墙面上刻着,没有被遮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当我们前行走到一处大门口,才知道这个才是美国大使馆正门。我是刚看见就拍了一张,之后想拍就被里面的守卫阻止了。

而且kevin还遇到一个伊朗人,神情特别严肃的低声对他说:“尽快离开这里,这里很危险”。弄得我似乎觉得有点小小心慌。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一段历史小注【1978年11月4日,伊朗巴列维前独裁政权血腥镇压了在德黑兰举行反zf示威行走活动的伊朗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正因为此,11月4日也被命名为"学生日"。最终在1979年11月4日被称为"间谍巢穴"的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被忠于伊斯兰革命的伊朗大学生和穆斯林占领。并扣留了52名美国人作为人质,人质事件历时444天,最后双方以谈判方式解决。美国间谍巢穴被占领是发生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史上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从而结束了美国对伊朗长达25年的殖民统治。这一事件也被认为是美国霸权主义势力仇视和反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体制的起点。所以每年的11月4日对于伊朗人民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伊朗政府也将11月4日定为"世界反霸权主义国家日"。】

当我们从卡尚去往阿比雅涅兹的路上,keivn告诉我,书上介绍这段路上有伊朗的核动力装置地区。迷糊中的我一下子精神起来,又一次的好奇心让我有了偷拍的想法。


可是司机告诉keivn不能拍照,所以keivn告诉我,还是老实点的好。我也就只好收起相机,因为我不想被人当成间谍哈哈哈。

当行驶到一段区域,看到了路边间隔不远就有禁停禁拍的标志,在这里荒漠般的地方突然有了高墙,铁门,岗楼......随着车子的行驶,路边不时的可以看到大兵,坦克,大炮,铁丝网......


去的时候我很老实,很老实。回来的路上,我却被好奇心驱使,仍然偷拍了几张,不过重点区域,我还是老实的很。{我想如果我们这样的人,都能知道伊朗核武器的所在,那么美国早就知道了。我觉得这里不过是伊朗的一个军事区而已。不管是什么了,偷拍的滋味反正有点慌,以后不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18.jpg

近代对于伊朗的话题就是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

两伊战争,曾经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双方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

kevin在他的博文写到:

两伊战争的爆发是这个国家的伤痛。在每个城市的街头,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两伊战争的巨幅户外画面,在国内机场候机室的电视画面中还在播放两伊战争的镜头。

在伊玛目霍梅尼墓附近有着两伊战争阵亡士兵公墓,20万名伊朗士兵埋葬在这里。

政治是少数政客的游戏,但政客导致的战争牺牲的却是人民大众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17:24 , Processed in 0.04138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