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南湖秋水

简述清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湖秋水 于 2011-7-26 01:00 编辑

令我气愤的是: 某些人为了诋毁清朝。
竟然连清朝后期的满族抗日英雄都可以选择性遗忘,
更有甚至,连民国的满族抗日英雄都无视了 !! 这不得不令我格外气愤 !!

这可不是什么 “民族主义”!!
任何一个抗日英雄,不管他属于 汉满回藏蒙 哪个民族,都象征了中国的民族魂 !!

各位网友,请想一想:如果咱们中国人民竟然到了连抗日英雄都可以遗忘的地步,
那么,民族的魂,也就丢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6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碰到这种喜欢偷换概念,混淆主题的大喷子,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学识渊博,论述严谨,语气从容不迫,实在是让人无法不尊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山抹微云’版主的评分存疑,为什么【前清政权不等于满族同胞】?前清与后清后有何区别?难道中期产生了政变?按照这位版主的说法,是不是等同于清朝不是中国?请版主解释下

点评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有人称其为满清,大清,而我则称其为前清,意为前朝。另外我并不知道你据说的后清是指那个朝代,中国历史上出过伪满,但不曾出过后清。 谢谢您的积极发言,为本区带来了一定的活跃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7-28 2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想不通,网上一些人叫嚣着清朝不是中国,将清朝去中国化到底是什么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快笑喷了
且看
历史学家吴晗言:清修《四库全书》而中华古书亡!
满清不但篡改中国文化历史书籍,就连科技书籍也不放过,满清在中国灭掉的科技文本在日本图书馆找到,真是讽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 陈维崧、蒲松龄、和邦额(满族)、梅文鼎、毛宗冈、褚人获、曹寅、明安图(蒙古族)、曹雪芹(满族)、唐岱(满族)、纳兰容若(满族)、戴震、姚鼐、吴敬梓、纪晓岚、郑板桥、金农、袁枚、钱大昕、黄景仁、刘墉、翁方纲、成亲王永瑆(满族)、铁保(满族)、龚自珍、汪笑侬(满族)、魏源、文康(满族) 等一大批文化巨匠大放光彩的时代。
----不好意思 除了蒲松林,曹雪芹,纳兰容若,刘墉,姚鼐、吴敬梓、纪晓岚、郑板桥,龚自珍,魏源,其他那些大仙我还真是从没听说过。

远的不说,就拿明朝比,其他那一箩筐名人我暂且不说,先举几个我最熟悉的,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名字
刘伯温 解缙 杨慎 徐文长 唐伯虎 祝枝山 李东阳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冯梦龙 汤显祖;要是像你那样逮着个人模狗样的就放上来,恐怕远不止你排列的那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怎么不解释一下 康熙的“沿海迁界”呀,活生生把中国从海外贸易强国变成内陆国家;
怎么不解释一下文字狱,杀了多少文人,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铁骨铮铮,人人以当奴才为荣---明朝再坏,知识分子宁愿廷杖也不愿屈服皇帝吧;怎么不说一下康熙大帝把发明连珠炮的杭州人流放 啊?几万清军和几百俄国流氓打架 还要割地求和 还好意思说“雅克萨保卫战”?
怎么不说说“伪满洲国”的光荣历史啊?

《明史》,笑话,少拿《明史》来说事,梁启超:“二十四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哪个朝代不把前朝说得乱起八遭,尤其是《明史》,牛头不对马嘴,自相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清宫剧看多了 少来yy满清,看看《明万国舆图》,就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的大倒退。统治267年怎么了?明朝还统治了276年呢。要不是实行愚民政策,要不是三十人集会就要杀头,要不是把百姓家里的铁器都没收,保不准满清连元朝的98年也撑不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湖秋水 于 2011-7-28 16:00 编辑

46楼说:“历史学家吴晗言:清修《四库全书》而中华古书亡!”
==========================
吴晗那句话,出自什么年代? 答:出自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当中!

幸亏当今的学术界及时摒弃了早期“政治运动”中的极左思潮,对《四库全书》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由国学大师 季羡林 编辑的《四库全书精编》,该书前言中说:“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历史学家 龚书铎 对《四库全书》的评价:“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编纂,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人保留了许许多多珍贵的书籍和资料,但是,在编纂过程中,也免不了发生许多令人遗憾的事情”(《图说天下:清》 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5月版,114页。)

如果这部书,真的到了“古书尽亡”的程度,
难道陈垣先生、任继愈、甚至季羡林等国学大师还会去称赞它 ?????

而看到互联网上的某些人,居然篡改资料、来夸大《四库全书》的禁书数目,就更显得别有用心了。

而既然提到《四库全书》,就更要说一说清朝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因为在国际上,清朝编修《古今图书集成》的影响力,比《四库全书》大得多。

互联网上的某些人,用明朝的《永乐大典》去对比清朝的《四库全书》!而关键问题是:《永乐大典》属于“类书”,《四库全书》属于“丛书”。

这两部书的性质都截然不同,怎么能放在一起做对比呢??

如果要用《永乐大典》来对比清朝,只能对比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
因为《古今图书集成》才是清朝编纂的“类书”,与《永乐大典》性质相同。

《古今图书集成》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起于上古、止于康熙。和《永乐大典》一样,《古今图书集成》在编纂时也尽力尊重作品的原貌。而且更完善的是,《古今图书集成》收录的每部作品,都注明了原始材料的详细来源。在中国古代的文化“类书”里面,《古今图书集成》的规模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合计6编、32典、6109部、一万卷,共计一亿六千万字。其规模比《大英百科全书》还要大三四倍,因此被外国学者称为“康熙百科全书”。

事实是:《古今图书集成》保存古书孤本的功劳,大于乾隆禁书的过犯!

康熙的《古今图书集成》比《永乐大典》的规模要小一点,但是更具影响力。因为皇帝将其印制并分发。而《永乐大典》只有两套手抄本。
--------- [美国] 《新全球史》第三版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781页

因此,就清朝一朝的总体情况而言,清朝编书是“功大于过”!

《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全唐诗》《四朝诗》《子史精华》等等 ----- 清朝编纂的这些大型书目的价值,在那明摆着 !

康熙帝召集群儒,从事大规模的编纂,当时由国家主持的著作,其重要者有:三礼义疏、性理精义、朱子全书,通鉴辑览、图书集成、渊鉴类函、佩文韵府、全唐诗、四朝诗、骈字类编、康熙字典、子史精华、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等数十种,成为社会上普遍的应用书籍,图书集成一书共有一万卷,编修二十余载始完成。
--------------------- [台北] 《满族文化期刊·第一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46楼说:“满清不但篡改中国文化历史书籍,就连科技书籍也不放过,满清在中国灭掉的科技文本在日本图书馆找到”
======================================
如果我没有猜错,你是在影射《天工开物》吧 ?? 嗯 ??

如果我猜得没错,那么,我要说的是:《天工开物》一直保存在中国!!从未失传!!
我曾经看到互联网上的某些写手,公然歪曲历史,造谣说《天工开物》只存在于日本 ------ 如此的歪曲历史,分明是在打击中国的民族自信心,替日本张目 !!! 大家请看:

涂本《天工开物》向来稀见。中国境内现传本原由浙江宁波蔡琴荪的“墨海楼”珍藏,长期不为人们所知。清末时藏书归同邑李植本的“萱荫楼”。
1951 年夏,李植本后人李庆城先生将全部珍藏书籍捐献给国家,其中包括涂本《天工开物》,后转国立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收藏。1959 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依此本出版了三册线装影印本。
  ---------------------- 《宋应星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第十三章

以上书摘,可以证明《天工开物》一直保存在中国,从未失传!

必须承认的是:《天工开物》在清朝流传不广,这是实情。
但是,如果说是被清朝销毁的,就纯属胡言乱语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湖秋水 于 2011-7-28 16:17 编辑

47楼说:“不好意思 除了蒲松林,曹雪芹,纳兰容若,刘墉,姚鼐、吴敬梓、纪晓岚、郑板桥,龚自珍,魏源,其他那些大仙我还真是从没听说过。”
===============================

你没听过 褚人获,说明你连《隋唐演义》都从没读过!

你没听过 翁方纲、永瑆、铁保,说明你从没有练习过中国传统书法!

你没听过 戴震,说明你从没有了解过中国思想史!
俄国人写的《哲学小辞典》中,戴震是与黄宗羲齐名的!
既然戴震的名字,连俄国人都有耳闻。那你是否了解,也就无所谓了。

你没听过 文康, 说明你连《儿女英雄传》都不知道。

那你要我说点什么好呢 ! 呵呵。


至于 毛宗冈, 今天读到的《三国演义》,是经过清朝文人毛宗冈的加工润色的。
罗贯中的版本并非最终定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48楼说:“好啊 怎么不解释一下 康熙的“沿海迁界”呀,活生生把中国从海外贸易强国变成内陆国家”
=========================================
“迁海令”的制定和执行,都开始于顺治年间,
而“迁海令”中的 绝大部分死亡人口,都集中在康熙元年和康熙三年,
此时,康熙皇帝只有 9岁左右,根本没有亲政,没有实权。
当时掌握实权的,是鳌拜!

至于康熙皇帝亲政之后,有没有把中国变成内陆国家呢? 一句话足矣:

康熙当政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也急剧膨胀,有了长足的发展
------------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全球通史》 第十五册

反观《全球通史》这部书对明朝的评价:

16世纪初,明王朝实行了闭关政策。明初,朝廷曾进行大规模的“下西洋”活动,这是明王朝自信力的标志。但这时,远洋探险已告结束。一度引以为荣的中国舰队成为停泊在沿海的一堆废物。海上贸易逐渐让给了外国人。而土耳其人和蒙古人则继续占据着通往中亚大陆的陆上商路
------------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全球通史》 第十五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湖秋水 于 2011-7-28 15:50 编辑

48楼说:“怎么不解释一下文字狱,杀了多少文人,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铁骨铮铮,人人以当奴才为荣-”
===============================================

在中国封建社会,就文字狱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而言,当以清代为最。它作为专制时代的暴政,在清亡以后一直是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也应该承认这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者对文字狱进行客观、理性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中不免有夸大、推测的成份。如果冷静、客观地加以总结的话,就可见以往形成的一些“定论”有重加推敲的必要。
-----------------  《清代文字狱新论》,载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    1996年01期,第72-75页


不宜高估文字狱的影响。它既没有使封建统治强化到什么程度,也没有扼杀学术和思想。对受害者来说,它是暴政;对统治者来说,它是“败政”。
----------------- 《清代文字狱新论》,载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    1996年01期,第72-75页


禁书和文字狱对于人性和思想的压制,是不消说的。然而,它对于清代各门学术的破坏究竟有多大,须做具体分析。首先可以肯定,自然科学基本未受影响;换言之,中国科学迟至清代仍未发达起来,与政治压迫无大关系。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清朝统治者并不排斥科学。如对西洋新学非但不禁,而且鼓励著译;并将明末以来的数十种西书载入《四库全书》,其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数学、历算、水利、人伦、教义、乐理、语文、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要说“解放思想”、“接受新知”,康熙已经在这样做了,至少不比一般士人落在后面。抵制科学的倾向反倒是来自汉族士大夫内部,来自像杨光先那样一批冥顽不灵的读书人。但在新旧历法之争中,几经反复,最终是新法得胜;而胜负的决出,不是靠比嘴上功夫,而是通过科学观察:康熙七年,命杨光先和比利时教士南怀仁同测正午日影,结果后者以测算更为精确取胜。这是新科学对传统科学的胜利,同时表明,科学在专制统治下也能生长。照此发展下去,科学新知有望先在高层知识分子中间传播开来。然而,康熙末年与罗马教廷因礼仪而起的争端,导致先是禁止传教,进而驱逐教士,最后中断往来。对于业已开通的中西科学文化交流,这是致命的一击。这方面的讨论已属另一话题。就我们的题目来看,我只想说,在这一事件中,国际政治交锋和中西文化冲突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国内政治迫害。  

----------------- 《也谈康乾盛世——文字狱、学者的待遇及其他》,载自《中华读书报》,2002/8/28


公开以文字作品鼓吹推翻清政权而获罪者,不可认定为文字狱。因为号召推翻现政权,就不是文字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例如有的著作把曾静、张熙案定为“雍正朝最重要的文字狱”便属不妥 ......... 虽无推翻清政权的确实言行,但是,故意地、公开地在文字作品中触讳,并且触的是统治者讳莫如深的大讳而被系狱者,不应认定为文字狱。一般说来,统治者忌讳什么,知识分子大体是了解的。如清代忌讳满汉关系、明清关系、统治者内部矛盾、皇位授受等。史界定论为康熙朝文字狱大案的戴名世案,触的就是这样的讳。他研究南明历史,不用清朝纪年,又居然认为清朝正统宜从南明亡后的康熙时始,今天看来这是学术问题,但在当时却是极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可以肯定,戴名世犯的不是文字罪,至少是思想罪 ......... 个别大狱的认定不可“一刀切”,要具体分析。如清初庄氏明史狱就是一例。该书不奉清朝正朔,把“龙兴”说成“滋患”,把努尔哈赤及清兵称为“贼”,这是任何专制政府都要严厉制裁的,所以,庄氏被狱就不是文字狱。但此案株连甚广,校刻、发售、收藏者也被置之于法,对这些无辜者来说,又是文字狱了。

----------------- 《清代文字狱新论》,载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    1996年01期,第72-75页


禁书与文字狱并未涉及到高层知识分子和学界名流,而他们的著述中并不是没有违碍字句 .........  统治者的注意力并不在高层知识分子和时贤名流身上,此应为当时事实。
----------------- 《乾嘉考据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一般认为,学者慑于文字狱的淫威,使之纷纷把精力转向整理古籍,从而形成了以考据为特色的乾嘉史学 ........  按这一观点,乾嘉史学家应该是被压抑的懦弱者,其研究应该是被动的。其实不然,他们对生于乾隆盛世深感庆幸,对自己的事业尤为喜爱,每每津津乐道,如钱大昕自称是“天之幸民”。另外,也不能认为乾嘉史学只是考据,乾嘉史家也搞史论,如赵翼著《廿二史札记》就以史论见长。又如乾嘉学术的前驱者如阎若璩、戴震等人都颇富朝气,其学术成果充满批判精神。

----------------- 《清代文字狱新论》,载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    1996年01期,第72-75页


不过总的看,禁书和文字狱对小学影响不大,所以有清一代的语言文字研究仍能发达,构成汉代以来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又一昌盛期(有一种形象的说法,称两千年的中国传统语言学史呈驼峰状,即,汉代和清代并为两大高峰)。  
----------------- 《也谈康乾盛世——文字狱、学者的待遇及其他》,载自《中华读书报》,2002/8/28


清代文字狱集中于雍乾两朝,但考据之风则倡导于清初。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空疏而在清初倡导经世致用,力行实学并大搞考据,深刻地影响了清代的学风。学者们受他影响而搞考据,而愈搞考据愈觉求真知之不易,愈觉考据学之重要,于是相与研习,蔚为风气。总之,一个时代学风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无论把文字狱的作用如何夸大,它也只是外因,不能最终说明问题。

----------------- 《清代文字狱新论》,载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    1996年01期,第72-75页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王力《中国语言学史》(1981)、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1995)三部书中,述及清代小学家95人,其中81人的生卒年份可以确定。我便将这81人作为分析的样本。其中,进士、举人57人,举孝廉、鸿博9人,诸生、贡生17人。于是可知,他们中的大多数(87%)参加过科举,并且多数取得了学位。而一旦有了学位,也就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中领取官俸者多达62人;加上虽不为官但入人幕府的,或应聘编校典籍、主讲书院的共7人,合计占了72%。这意味着,大多数学者有固定收入,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数字:这81人的平均寿命,达到67.30岁!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根据社会人口学的统计,1949年以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仅为35岁;而根据现代的一项调查,“中国科学院系统在职科学家的平均死亡年龄只有52.23岁,加上离退休人员,所有死亡者的平均年龄只有63.33岁”(《南方周末》1999年1月1日第15版)。  

----------------- 《也谈康乾盛世——文字狱、学者的待遇及其他》,载自《中华读书报》,2002/8/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48楼说:“怎么不说一下康熙大帝把发明连珠炮的杭州人流放 啊?”
========================
戴梓被流放, 是因为政治运动受到排挤!而不是因为他发明火器 !


48楼说:“几万清军和几百俄国流氓打架 还要割地求和 还好意思说“雅克萨保卫战”?”
========================================
第一:

下文节选自[台湾] 吕士朋《清代的理藩院》,载《中国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第623—624页 :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王朝的殿后朝代,如果吾人把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摆在平等地位,而不以汉族本位主义观点来看中国历史的话,那么清代毫无疑问地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王朝。有清一代的最大贡献,厥为对边疆的经营,使得近代中国的广大版图得以真正巩固而确定。虽清季衰世,列强交侵,尤其是俄国在1850年至1881年间,对我东北、西北边疆鲸吞蚕食,但至民国元年(1912)二月清帝退位之日,其遗留给中华民国的领土,仍广达1120余万平方公里。此一对我民族的丰功伟业,即以汉唐盛世版图相况,亦不能与之比拟。

= = = = = = = = = = = = =

第二:

下文节选自 [台湾]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故宫丛刊,1982年版,第1页:

满洲以边疆部族入主中原,一方面接受儒家文化,承袭传统的政治制度,一方面积极整理边疆,增进边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各种关系,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央的向心力,而具备近代世界各国公认的关于领土主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经过清代长期的统治,满汉畛域,逐渐消弭,各部族之间,日益融和,汉满蒙回藏以及其他少数部族都成为中华民族的成员,终于奠定版图辽阔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

======================

第三:

谬论之一:中国的领土大小,和清朝毫无关系。

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讲: 如果国家疆域那么容易确立,那为什么当年国共没有把缅甸纳入中国领土,没有把越南纳入中国领土,没有把西伯利亚纳入中国领土。别跟我说越南有法国,西伯利亚归俄罗斯,那西藏还紧挨印度被英国渗透呢。
之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就能搞定,达赖集团最后不得不流亡他乡,新疆、西藏、内蒙 之所以能够归入中国的版图,与清朝三百年来行使主权,强化统治以及不断的民族融合密不可分。不说别的,就说民族自治政策吧,说到底也与康熙皇帝大有关系。

从法理传承的角度来讲: 除去1947年被民国批准独立的外蒙古以外,中国领土的范围,被上升到国际法的高度,是在清朝后期。也正因为如此,近代中国收复被日本占领的领土,是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的!而中国如果想要把缅甸,越南,西伯利亚打下来,不具有法理依据,因此无法实现!清朝在法理上基本确立了中国领土的大致范围,这一点,同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湖秋水 于 2011-7-28 16:03 编辑

48楼说:“怎么不说说“伪满洲国”的光荣历史啊?”
=================================

我在前面说过的, 你视而不见,我可以再为你重复一遍:


“伪满”内阁共11名成员,其中九名都 不是 满族人!!

而东北早期的抗日武装之一“东北民众自卫军”,一万五千名官兵,
其中超过半数以上都 是 满族人!(政协辽宁省委给出的数字)
-------------- 所以休想用“伪满”来栽赃满族 !!

“东北抗日义勇军”里面,下列这些部队是满族领导的:
(注意:以下属于 不完全统计 )

东北民众自卫军 邓铁梅(满族)领导,最高峰的时候有 1万5千人,大多数成员都是满族。

辽宁民众自卫军 唐聚五(满族)领导!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六路军 李春润(满族)担任司令!

抗日救国军 白乙化(满族)组建!

辽宁义勇军 黄显声(满族)组建!

国民救国军 高玉山(满族)领导!

少年铁血军 白承润(满族)领导!

-------- 这才是满族的最主流 !!


以上属于“不完全统计” 。除了义勇军,还有东北抗日联军:


联军里的满族战士多不胜举,师长以上的满族领导干部,据查明的有 王光宇 张兰生 陈翰章 关化新 伊俊山 等人。
----------- 《满族简史》 2009年2月版,185页

东北抗日联军中,仅师长以上的满族干部就有王光宇、张兰生、陈翰章、关化新、伊峻山诸人。
----------- 《满族风情录》 序言


除了东北的满族抗日武装以外,
还有佟麟阁(上将),吴克仁(上将),赵承金(少将),关向应,阎海文
等等等等,都是关内的满族抗日英雄 !!

佟麟阁 --- 满族,国民党第29军副军长,陆军上将!关内8年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吴克仁 --- 满族,牺牲在淞沪战场上的满族上将。

阎海文 --- 满族, 空军少尉。淞沪战争中轰炸虹口日军基地。壮烈牺牲。阎海文牺牲后,日本《大孤每日新闻》刊登了一篇报道,报道中写道:“今天之中国,已非昔日之支那!” 至今日本还有他的纪念碑!

溥仪的行为不仅无法代表满族,他甚至连满族上层都无法代表!
下面介绍一些出身于满族上层的抗日英雄:

爱新觉罗·宪东 ---- 满族,清皇室后裔。因参与东北地下抗日组织,而获得了“红色王子”的美称。

赵承金 --- 满族,他的家族与清皇室是累世的亲家,祖上两代都是清朝的驸马。赵承金早年,进入东北军中,担任低级军官。1937年,赵承金率部回师北上抗日。并于同年加入共产党。此后,他长期担任八路军三纵队七支队司令员。长期在冀中抗日。参加过卫东、冀中军区反“扫荡”、百团大战、卫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赵承金被授予少将军衔。

赵侗 --- 满洲正黄旗人,他的家族是清朝末年辽南地区的名门贵族。赵侗早年是抗日武装“少年铁血军”的参谋长,参加过沙里寨之役、大岔沟之役、任家堡之役、赊里沟之役、中沟之役、沟汤之役、岔路之役、老鸟窝之役、大王庙之役、尖山子之役、白家河沿之役、四方砬子之役、大堡之役 等等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后来,赵侗担任华北国民抗日军司令,少将军衔。转战华北30余县,大小战斗60余次,杀敌甚多。。1940年,赵侗死于国共之间的军事冲突。

黄中 --- 满族,出身于满族地主家庭。他是黄显声将军之侄。历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冀中区抗大总校三团和抗大二分校三团指导员、政治教员等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黄中参加组建国家体委,此后一直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协助贺龙元帅。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沈爽 --- 满族,出生于富农家庭。“九一八”事变后,在双城县组织了千余人的抗日队伍“抗日自卫军”,担任司令。在他的领导下,抗日自卫军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并与抗日义勇军互相支援,不断打击日本侵略军。日军曾以伪县长职位诱他降日,但他始终不为官禄所动。“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北平的“国民抗日军”,在司令部当参谋。不久,国民抗日军改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大队。1941年9月,日军集结了一万多人的兵力,大举对丰(宁)滦(平)密(云)地区进行“扫荡”。在环境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沈爽接任了丰滦密联合县县长职务。面对日本侵略者推行的“三光”政策,带领干部们誓死不离“无人区”。领导全县军民进行“反扫荡”、“反围剿”、反经济封锁、反“集家”“并村”,组织县、区干部逐村、逐沟地联络群众,把他们重新组织起来,恢复和建立抗日团体。1942年4月8日,沈爽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关玉衡 --- 满洲正黄旗人。成长于吉林地方的一个满族官僚家庭。1928年,以兴安屯垦区公署军需处长兼第三团长,率东北军驻防。1931年6月25日,在四方台一带抓获并处决日本间谍中村震太郎等4人,即著名的“中村事件”,日本以此为借口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日军占领沈阳后,立即杀害了关玉衡的弟弟和妹夫。关玉衡强忍悲痛,毅然返回东北的开鲁等地,组建民众抗日武装。他化名郭化佳,努力争取爱国的蒙古族官兵,发动贫苦的农牧民,很快组建起一支千余人的民众抗日武装。1932年8月,关玉衡率领这支部队,在邻近抗日部队配合下,一举攻下通辽城,击毙日军8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后撤出。而后,又在辽源、热河等地进行抗日活动!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哈尔滨定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48楼说:“哪个朝代不把前朝说得乱起八遭,尤其是《明史》,牛头不对马嘴,自相矛盾。”
=======================================

《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
----------- 白寿彝《中国通史》

总之,《明史》修纂日久,又有前诸史修纂之经验,成为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尤其是隋、唐以后诸史中,更为突出。
----------- 白寿彝《中国通史》


《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我们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
----------- 余秋雨 《山居笔记 · 一个王朝的背影》


《明史》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
相反,《元史》的编修,由于迫于朱元璋政治需要的压力,历时11个月共331天,31人参加,组织领导工作紧迫、匆忙、粗乱,近180万字的巨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草成,根本没有时间来核对史料的真伪和问题的分析比较。确切地说,《元史》是史官们迫于政治压力抄撮而成的。因此,《元史》的舛误甚多,内容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

----------- 刘庭华《中国历史是干部的教科书》,载《北京日报》。


《明史》在廿四史中,被看成除了“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以外最好的史著。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我们应该记住,布衣入馆的一代史家万斯同,对此最有贡献。

---------------- 《万斯同布衣救史》,载 《晶报》 2008/4/26/


后人认为《明史》虽然仍有某些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五代以来所修各史中最好的一部。
------------ 《康熙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湖秋水 于 2011-7-28 16:33 编辑

49楼说:“要不是实行愚民政策,要不是三十人集会就要杀头,要不是把百姓家里的铁器都没收,保不准满清连元朝的98年也撑不住”
====================================
首先,这完全是你在造谣 !! 我在此必须戳穿你的谣言 !

一个常识是:清朝是戏曲大发展的时期,清朝到处都有戏班,
而这些戏班,最少也有几十人!再加上观众,至少百人以上 !!
你说“三十人聚会要杀头”,可是,这些戏班,没有一个被杀头的啊 !!

既然你说清朝推行“愚民政策”,那我请你看看下面这些书摘。


以下截图,节选自 《近代的初署,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






以下截图,依然节选自 《近代的初署,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






以下截图,依然节选自 《近代的初署,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清朝还是伟大的,对中华的贡献大,版图远大于明朝。要是不留辫子并早点改革,应该有个不错的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anaspire 于 2011-7-28 17:48 编辑

楼主用具体的事理来武装自己的观点,非常强大!
有异议的朋友请提出有效的反驳佐证,不要空口说白话,说什么“碰到这种喜欢偷换概念,混淆主题的大喷子,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更不要撕裂族群关系,制造民族矛盾。难道清朝汉族人士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不是清朝的贡献?
还有,对于扣分的行为百般不解,为什么说空话,撕裂族群关系的人不扣分?还硬生生创造一个“前清政权不等于满族同胞”的概念,谁说过“前清政权等于满族同胞”?

点评

如果本版块有撕裂族群的帖子,还请多多举报,我们一定会尽力处理。 我为什么扣分? 谈论历史,评判一个政权的得失,这很正常,但如果评判一个政权却牵扯到整个民族进去,你认为这全适嘛? 我国有许多人,对清朝,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7-29 0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6 15:39 , Processed in 0.04456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