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 520之后台海与南海局势研判
(2016-05-24)
台湾省地区“新”领导上任演说不出意外,对“92共识”采取模糊手段。不少朋友问我看法,对台湾是否“打不打”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观察,所以没有写有关文章,主要是网络中爱国朋友有些不“淡定”。“打不打”的问题,这个不是我能讨论的范围,何时打更不由我们“民间人士”决定,取决于国家战略需要。因许多朋友看到我的浅文后很“失望”,立即得出“又忍耐”结论。
我个人认为,目前网络中关于台湾与南海局势有些非理性成分,但因为是民间反应层次,并不影响国家战略规划,因此反应民间的声音给各方,也是一种必要。下面展开正文。
一、关于“92共识”。大陆坚持“92共识”是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工具。大陆坚持“92共识”是国家战略需要,因此“92共识”也是个抓手,根据局势发展与“战略机遇”需要保留随时随时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种态势。这个底线必须守,但是否到了战略机遇期,由国家决策。我们要相信国家的智慧与国家领导人的意志与能力。我个人认为,条件成熟,由不得台湾毒派与外来干涉力量。条件不成熟,就是表面上有些“突破”也可装“看不见”。何时满足条件,下文我会作一些探讨。
二、台湾跑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是任何人都抹煞不了,“离美国太远,离大陆太近”的态势永远不会改变。台湾那些毒派无论如何运作都无法改变这种地缘事实,这正是他们最怕也是最悲哀之处。本应是台湾毒派“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的事,现在网络渲染的搞成我们的“心事”是不正常的,被人牵着鼻走,而且是主动的被牵,更不正常的。其实,“毒派”们无论如何操作,目前也不敢宣布“独立”,这是由它们主子利益决定的,他们的主子在榨取台湾最后的剩余价值牵制遏制中国大陆的崛起,是目前的局势。
不少朋友看过台湾的娱乐节目与军事节目,由这帮子弱智在台湾搞,台湾闹不出多大的幺蛾子,岛民思维的局限。
三、南海目前比台海更重。南海是中国陆权思维转变为海陆并重思维的分水岭。
(一)中国建国的基础非常薄弱,建国后前五十年基本上处于本土防御态势,是一种大陆思维模式。重视海洋,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大概是从到亚丁湾巡航开始。以前不是不重视,是国际局势、中国力量原因制约只能以保住“本”,即利用有限的军事资源先保护住本土的发展成果,进一步壮大后发展海防。而海军的建设比陆军空军建设的投入与困难要大得多,所谓“百年海军”。
历史上,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的争斗中都是处于下风,是失利一方,这个教训我们不能不总结。比如德国与俄国都是大陆国家,在与英美的角力与博弈中最后败下阵来不是偶然的,主要是的出击的时机与对对手的能力没有一个全面的估算,把握。不管你承不承认,若轻易掀起海军竞赛,以目前的存量,我们在短期内无法达到英美的规模。而且一旦投入后,会发现,这种与对手比“短”的做法永远也赶不上对手。主要是最后财政无法承受。德国与前苏联基本上都走过这个路子,承受了应有的代价,他们失败的路子我们仍然坚持走,不接受这个教训,岂不弱智?因此,中国必须独僻蹊径,另找他路。以消耗对手为基点的战略,边发展边建设,比如一路一带战略的出台,就是这种思维。
(二)南海战略是中国海权战略的起点。实现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的标准是什么?不仅仅是拿下一个台湾这么简单。有朋友可能说,台湾问题不解决永远不要谈崛起,我的观点,当中国的海洋战略成熟后,台湾问题的解决是“顺手”捎带解决的事。
中国的海洋战略出台后,必然会挑战传统的海洋国家,不管你再声明“和平崛起”,他们是不相信的。历史上,当年德国挑战了英国的海洋强国地位,引起了第一次第二次大战,前苏联挑战了美国,结果西方搞了“冷战”将前苏联搞垮台。这两个国家失败的原因在于应对英美的挑衅选择了大扩张,大扩张之后财力不继,导致动能减弱最终导致失败。因此,中国不能再采取扩张的策略,采取稳守反击的策略。南海就是稳守反击的一个点。是中国海洋战略反击的点,利用这个点,来达到目标。
(三)现代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海战模式的挑战已经到来。因南海是我们的“固有领土”且离我们近,地理的优势是对手无法弥补的。逐步经营南海,慢慢破除美国的两个岛链对我们的制约。让美国没有好的办法应对。打不得堵不得的态势,是我们要达到的第一目标。
回忆一下西班牙帝国的衰落模式我们可看出,当年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后导致英国的崛起。是英国利用了当时的技术特点,采取了合理的战术达到目标的。1558年英国在家门口击溃了西班牙舰队,西班牙于是急速的衰落。目前从技术上看,我们具备了这种能力,以反航母为主线的我国海洋反击武器的竞相出台,我国远程弹道导弹打击航母舰队的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具有针对美国航母威慑的有效手段,使美不能在我“家门口”轻举妄动。因此,目前的态势美国采取的基本上是无奈的无赖策略,以干扰为主。我个人观点,随中美南海博弈的继续,要让美意识到军事冒险的结果极可能是当年西班牙到英国家门口挑战一样的结果则是下一步重点所在。
(四)南海比台海要重。南海涉及到中国未来东南来市场的占有与我们的势力范围。东盟各国目前基本上是传统的农业国的模式,工业化水平极低。中国的未来经营是立足于帮助东盟各国实现工业化,而东盟要实现工业化,必然要加强对技术的需求,若我们能提供技术与相关的产品,我们可获得几十年的持续发展的时间通道。而美国在南海与我们博弈的目标也是遏制我们这个。比如高铁问题,明显我们有技术优势且价格合理,但东盟有关国家因受到美倭的政治压力多数不敢与我们签订高铁协议。但这种局势会随南海角力的持续而逐步改变局面。当东盟各国意识到美国军事不是万能之后,会逐步改变骑墙态势。重视周边市场是必须的策略,有朋友很轻视东盟的市场,认为几个农业国无关轻重,这是错误的,自己周边本应是自己的市场,我们姑且不谈“势力范围”,只谈合作,地利之便,要比远程的非洲与醒来南美风险要小得多,形成互利共赢模式,对我们要更加有利。
在《巴基斯坦战略作用》一文中,我特别强调了这点,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市场与资源,我们同样要经营,提供他们工业化技术,是我们未来的重要市场。经营好周边,是我们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的基础。
(五)随南海博弈,随美国军事挑衅的加剧,中国必然“合理合法”的进行军事对等的军事建设。我个人观点,当南海我们的区域防空达到饱和之后,我们可处于不败之地。
单纯从军事解决台湾问题而言,南海的军事建设也必须加快,正好美国送上门来的理由,我们“不得不抓住”。
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不要幻想美国日本不干涉,他们必然要干涉。但如何降低他们干涉的度以减少我们的损失,是必然要研究的。
(六)美国与日本干涉我解决台海问题,从军事上说,美干涉的方向一个是台湾的东北方向,利用日本的军事基地,极可能会利用南朝鲜的军事基地。因此我们在东海一线的军事建设估计已经差不多——我个人观察及根据公开新闻判断,及我们在钓鱼岛采取的动作看,东海方向我们军事上的准备是充分的,不怕美国鼓动日本进行军事挑衅的态势已经达到。但南海方向目前是短板。美干涉的另一个方向是台湾的东南方向,也就是马六峡方向。目前美重新回到菲律宾,就是保持这种持续的压力。目前美利用的是在新加坡的樟宜基地与远在太平洋的关岛基地。美目前在樟宜与关岛保存大量“杰拉姆联合炸药”,也就是“智能”集束炸弹,这大概一千到两千枚之间。这种炸弹具有相当的威力,战时一个轰炸机群的轰炸可瘫痪两个师的登陆部队,而我们要解决台湾问题,必然要减少损失,对美可能的干涉,对美这个军事手段必须要考虑在内。那么南海建设的军事意义就突显了。
(1)预警前移。我们在南海未来必须要部署远程警戒雷达,以增加预警时间,若解决台湾问题,在南海可增加一千多公里的有效警戒纵深,提前一到两时间应对美可能的军事行动,并根据美国行动采取必须必要的防空动作,以减少我们可能的损失。
(2)防空前移。战时预警前移后,防空前移则是必须的。若发现美军对我们的干涉行动后,我们的防空则可随时启动,我海基与陆基军事力量采取行动后,可有效的压制对我军事干涉。
(3)对等威慑。我们必须考虑到美可能的“封锁”。在解决台湾问题时美军事上必然要采取行动。对我们的商路进行封锁,而我们则必须做到对等,你美封锁我们出不去,我则封锁你进不来,不能只让你占便宜而我们吃亏。那么在南海台海“有事”时,我们则可利用西线展开商业活动,而美则极可能会中断在南海周边的商业活动,这个代价他能否承受,则另说。
(4)让台湾毒派们绝望。目前台湾的毒派虽跳得很高,但一旦在南海博弈中,他们看到其主子束手无策之时会陷入绝望,阵脚大乱。“何必当初”的恶梦则会伴随着他们。
当然,以上只是在假设美干涉的情况下。
(5)其实在展开一点说,南海建设的重要意义还在外“代价交换”若对手对我建设岛礁行动,则在南海周边及我们周边对手的军事基地要多得多,现代武器的打击精度与打击距离,打碎这些瓶瓶罐罐并不难,因为它们不能移动。这种相互威慑形成的时间越早,对我们越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