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14亿了,还嫌不够。脑子抽风。
奥巴马通过电视镜头向全世界明确宣布: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 ...
mpc2006 发表于 2010-7-11 17:31
在过去几十年里,欧美家庭耗能越来越大。从全球看,发达国家人口约占世界 15%,但能耗占全球能耗总量的 50%,其中发达国家民众消费领域能耗占其总能耗的 60% ~ 65%。因此民众日常生活领域成了关键。在美国,根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报告统计,美国一幢房子每 m2 耗电 65 KW.h 左右,按普通中产阶级家庭 200 m2 面积算,每户耗电量超过 1 万 KW.h。
发达国家现改变自己的奢侈使用吧 美国人口才3亿 他们的消耗占了地球资源的多少?
中国人口十三亿 美国觉得中国人均消耗多少资源才应该?
西方的“奢侈排放”与中国的“生存排放”
http://news.qq.com/a/20091020/001911_1.htm“林文正到家时,已是满身大汗。他是一名退休工程师,住在一幢没有电梯的住宅楼的五层,而他所在的城市南京被认为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到了夏季就闷热难耐。但林文正仍然只把家里的空调温度设定在 26℃。”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一篇有关中国人CO2 排放的文章中这样介绍一家普通中国人的“排放生活”。
不过,大多数像林文正这样的中国人不知道,他们一家一年 1000 多 KW.h 的用电量只不过相当于西方普通家庭中必备的烘干机的用电量。近年来,中国有多“绿”成了西方争论的靶子。“中国的垃圾焚烧成全球公害”、“中国将成气候领袖”这样忽而批评、忽而赞扬的标题不时出现在西方媒体上,但其潜在意思只有一个——“作为世界最大CO2 排放国的中国应负更大责任”。清华大学教授周世俭对《环球时报》说,是否绿色的关键应该在每个民众的生活中,这是人类各种生产的根本。相比起西方的“奢侈排放”,中国是“生存排放”,中国会根据自己对人民的责任和对世界的承诺尽最大的努力。
“中国户均耗电量只及美国家庭一台烘干机” 许多从中国第一次到美国的人都会有不适应,首先一个就是晾衣服。《环球时报》记者首次到美国就因为这收到了社区的“严厉警告”。那是几年前在马里兰州,记者早上把衣服洗完后,像国内一样把衣服晾在阳台的栏杆上,第二天就收到社区的警告信,称如果再这样将被勒令搬出该社区。无论在美国较冷的北方,还是在温暖的加利福尼亚南部等城市,许多社区都在租住合同里明确规定不允许晾衣服,即使在栏杆上晾干海滩浴巾,第二天也会收到警告。这种规定背后的理由一般都是影响美观、进而影响社区的整体房价。 在美国,由于这个原因,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用电烘干机烘干衣物。但这种机器却是“电老虎”。美国家用电器制造商协会的统计显示,美国有8800 万台电烘干机,平均每台每年消耗1079 KW.h 电。这基本上相当于一户普通中国人一年的用电量,许多刚到美国的中国人心疼不已。一名来自埃及的邻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为什么美国人认为晾衣服就不雅观,甚至觉得只有第三世界的穷人才晾衣服。实际上阳光晾晒的衣物很好闻,何况这么做对环境还有好处。”美国一个名为“洗衣房计划”环保组织创始人亚历山大也说:“一些美国人的做法实在令人莫名其妙,他们对于许多陋习无动于衷,但看到邻居的衣服在风中飘动却大呼小叫。”
在宣称“人人环保”的欧洲,一些国家的情况也并非完全如此。在英国,最环保的政治明星首推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他上任以来,保守党党徽主色调变成了绿色,本人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班,私人住所安装风力发电机。不过在英国媒体看来,这只不过是政治宣传。美国有媒体称,卡梅伦虽然骑车上班,但安全部门却不得不安排额外的保安开车随行。实际上更多消耗了能源,并增加了排放。卡梅伦参加地方议会选举期间曾穿过一种名为“再穿一回”的鞋,这种鞋售价 65 英镑,据称是由回收的旧裤子等材料制成的。但英国《每日邮报》却披露说,“再穿一回”鞋子是在数千 km 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制造的。英国媒体调侃说,把伦敦人的旧裤子运到几千 km 之外的工厂,做成鞋子后又需要走几千 km 运回伦敦,这个过程留下的碳足印与处理旧裤子相比恐怕不会小。
在过去几十年里,欧美家庭耗能越来越大。从全球看,发达国家人口约占世界 15%,但能耗占全球能耗总量的 50%,其中发达国家民众消费领域能耗占其总能耗的 60% ~ 65%。因此民众日常生活领域成了关键。在美国,根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报告统计,美国一幢房子每 m2 耗电 65 KW.h 左右,按普通中产阶级家庭 200 m2 面积算,每户耗电量超过 1 万 KW.h。
“按中国方式,人类至少能节约两个地球” 43 岁的乌理博士是德国一家港口设备企业的销售主管。这位长年辗转于中、欧、美的德国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绝对比欧美国家更绿。”他说,虽然西方国家民众很多使用保温窗和节能采暖设备,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的电,但比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老百姓,西方人还是显得太奢侈:西方人在晚上喜欢开亮家里所有的灯,许多公共场所的灯更是整晚开着,而中国总是只开有人在的房间的灯;德国人用热水洗衣,而中国人用冷水。另外,德国等发达国家大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水果,运输这些水果也耗费大量能源。”乌理说:“甚至在使用环保购物袋方面,现在中国人比许多发达国家超前。德国现在还没有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法律”。
德国《财经时报》不久前公布的“ 2009 年全球消费绿色指数”报告上,在 17 个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中,德国只获得第 10 名,美国人最差,而中国却名列第 3。与其他“环保指数”评比不同,这份报告重点不是比较各国政府的环保政策和效果,而是民众的环保消费行为。这项调查专门调查消费者的个人行为,旨在使其透明化,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环保,把可持续发展概念带进日常生活。
2007 年,英国的一个环保组织计算出,如果全人类都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需要 5.6 个地球,按照欧盟的生活方式,需要 3.9 个地球,按照日本的生活方式需要 2.9 个地球,而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只需要 0.9 个地球。
《国家地理》德国版主编里特克对《环球时报》记者称,西方国家因其国民个人的消费行为而对资源消费过高。西方人应该向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民众学习,改变消费行为,而不是随意指责发展中国家的污染。
西方是“奢侈排放”,中国是“生存排放”
尽管如此,多数西方媒体却对中国充满指责。《纽约时报》今年 8 月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垃圾焚烧成全球公害”的文章,称“卫星观测基础上的大气研究表明这些空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恶英等——不仅给中国人带来危害,它们随气流飘过太平洋到美国西海岸。”对此,网络有人认为,任何国家的垃圾处理都可以用“全球公害”来定义,纽约的垃圾处理场也产生这些气体。所谓污染物随气流飘过全球的说法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英国《卫报》今年 7 月的一篇文章也称,“中国三大电力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英国”。但实际上,中国几大电力公司的电厂几乎遍及中国各省,这些省市的人口和英国人口比例却没见在文章中提及。
《纽约时报》不久前的另一篇文章称,美国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增至美国能源发电的 2%,但类似多哈与大连这两座城市里新建摩天大楼消耗的能源及排出的 CO2,“能在一顿晚餐的时间就吃掉所有这些收获”。“中国的胃口会吞没我们所增加的一切绿色主动”。
究竟应当如何评价中国有多“绿”?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气候问题学者吉姆·沃特森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个人认为,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对于中国的减排工作没有做出公正的评价。”沃特森说,“任何一个人回顾中国过去十年的气候变化,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气候是越来越好了。仅仅是十年的时间就有这样的变化,在底特律,在曼彻斯特,在伦敦,任何一个欧美国家经历过大型产业革命的城市都没能做到这一点。”
“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中国无论怎么做,欧洲都不满意的原因。”沃特森对记者说,欧美强国很希望能够在这个世纪借助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在环保科技上的发达程度,来领导世界,因此对于中国,这些欧洲国家总希望以一个批评者的姿态出现。另外,欧洲人的理想化情绪总愿意看到中国的环保能够在这个地域庞大的国家同步展开,但是他们忽略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经济发展不平均的事实。
德国乌理博士认为,确实,中国目前在空气、河水等方面污染相对比西方严重得多,但问题正在改变。中国最大的污染源是工厂,很多污染实际上是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原因,西方不应封锁对中国环保技术转让。西方国家批评中国污染世界,这是不负责任的,其实人均来说,西方人对世界污染更多,发达国家应承担起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说,一方面西方社会高度重视现代化带来的环境代价。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但另一方面西方有一个问题,就是将责任往外推。他们在自己享受着现代生活的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减缓其发展的步伐。西方将自己的环保权凌驾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之上,这就是一种生态帝国主义。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美国前总统布什在 2007 年时提出发展生物燃料计划,结果导致全球粮价上涨。有联合国官员将这种行为定义为“反人类罪”,因为这么做无非是减少美国 3 亿人开豪华车时的负罪感,如果推广下去,将会导致发展中国家 10 亿人被饿死。 金灿荣说:“美国人总在炫耀美国的制度有多么好,其实一定程度上,这是美国人由资源优势转化成的。如果美国的资源消耗量减少到世界人均的 4 倍,内部治理就会出问题;降到世界人均的 2 倍,内部治理就很可能出大麻烦;而如果降到中国的水平,即全球平均量的 0.76 倍,很有可能就治理不下去了。” 周世俭表示,今后 5 ~ 10 年,西方将可能主要靠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来打压中国。中国目前在节能减排上的难点是如何改变以煤为主的一次性能源结构,减排的工作可谓任重道远。但必须看到,西方是“奢侈排放”,而中国是“生存排放”。需要说明的是,发展中国家有义务为节能减排作出努力,但发达国家也有责任拿出相关技术、设备和资金来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