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五毫升

祖先的文化真是太神奇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於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洩,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洩,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洩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於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後药之,乱已成而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岛、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年),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但是,关于它的民间传说,还是相当丰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岐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fù)。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传说有一次,俞跗在过河时,发现一个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俞跗挡住他们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脉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发现发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这也许是《黄帝外经》失传,至今没有找到的原因吧!
  《汉书·艺文志》记载医家经典十一家今仅存《黄帝内经》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传的包括黄帝外经。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与《黄帝内经》并存的,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最适合中国人的养生方案
  ◎ 独到的道家医术,《黄帝内经》养生宝藏的古法今用,任何疾病都可以从中找到治愈方案,祛病养生。
  ◎ 灵龟八法——储备人体原始能量最安全的八个养生大穴,打通人体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八个穴位统治众病。
  ◎ 三阳开泰——治病不疗心,等于扔黄金。改变人生命运,升腾全身阳气的心法秘传。
  ◎ 改良周公百岁酒——来自仙家不传六耳的养生验方,迅速祛除体内湿邪,充足阳气,堪称“世间第一回春酒”。
  ◎ 仙家入手第一招:历代修炼家都视为珍宝,将养生保命的阳气固藏在体内的“种阳秘法”。
  ◎ 抱住健康养生桩——拳道通于仙道,意拳养生不传之秘。无数患者的体验证明,这个融武术健身、中医养生、道家修炼为一体的养生桩,是目前所有调整身心方法中最简捷、最便利、最安全而且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
  ◎ 增强孩子的自愈能力,让孩子聪明健康、茁壮成长的三大玄机。
  ◎ 4 种让父母免受求医无果之苦的法宝,直捣病灶,一招制胜。是您献给父母的长命护身符。
  ◎ 5份道家中医秘而不宣的有效食疗养生套餐,让您有病祛病,无病强身。
  ◎ 8种慢性病丹道中医祛病绝招 + 1种病后快速痊愈法,贴心守护全家“真阳之躯”,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是您爱不释手的居家必备药箱。
  ◎ 8种丹道中医养颜大法,福佑您的爱人永远健康年轻,青春永驻。
  ◎ 32个丹道中医养生大穴的使用方法,开启您健康长寿之门,最实在的方法只献给最亲爱的人,送给自己和孩子,同时也送给日夜操劳的父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
  1.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2.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升阳第一方
  3.古今长寿者必灸之穴——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
  4.“三阳开泰”开启人生大运——升发阳气的无上心法
  5.瞬间强肾法——仙学泰斗胡海牙先生一招治肾虚
  6.谁冒犯了我们的身体:阳虚的年代湿邪在作祟
  7.“晨起三部曲”: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简易方法
  8.薏米红豆汤——彻底疏通湿邪的神秘小偏方
  9.仙家秘传周公百岁酒——养颜祛病的第一回春酒
  10.有些时候,冲一冲喜比吃什么药都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最安全的穴位统治众病
  1.八大最安全的穴位统治众病
  2.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3.申脉穴——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4.内关穴——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
  5.外关穴——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
  6.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7.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8.公孙穴——摆平痛经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9.临泣穴——一生守护身体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
  10.仙家入手第一招——打开人体最大药库的秘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武林大成拳的养生绝学
  1.提心吊胆是致病的根源,无意识紧张偷走了我们的健康
  2.学会放松才不病——养生桩是消除无意识紧张的最佳捷径
  3.身体的守护神就是我们的心意——善养神的人才长寿
  4.一抱通经穴——长生的真诀就在你的脚下
  5.给学站养生桩的朋友点窍
  6.知足常乐——站养生桩能最快激发人体自愈大药
  7.10分钟收获一生的健康
  8.拳道通于仙道——历代武学大师秘而不宣的养生绝技
  9.养生桩养带脉——让身心在收束中茁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老小全面健康的养生方案
  1.赢在起跑线上——如何让自己宝宝的禀赋得天独厚
  2.会坐月子的女人才好命
  3.父母做好两件事,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4.小儿发热有时是在长“心眼”
  5.轻松搞定宝宝病——神秘偏方治儿童哮喘、湿疹
  6.三自甘草汤——水嫩白净小美女的养颜方
  7.女人养颜要除寒——祛除黑头从温暖子宫开始
  8.八髂——通治一切妇科疾病的神奇地带
  9.捏脊是促进夫妻感情最好的良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最好的灵丹妙药都在自己身上
  1.保养生命的最大玄机是辨别自己的体质
  2.挺起健康的脊梁——整脊根除颈腰椎病
  3.勤抓铁板肩,“擀”掉颈椎病——生活处处有中医
  4.脊柱健身操——献给父母的长命护身符
  5.人生无处不太极——10个手指就可以祛病强身
  6.以人补人是养生最温暖的捷径
  7.滋补先后天,远离糖尿病的根本手段
  8.控制好身体的大气压,高血压患者就可以不必终身服药
  9.祛除过敏性鼻炎病根,远离鼻炎的烦恼
  10.便秘别找肠道的麻烦
  11.健康男人拒绝“将军肚”——公开消除“将军肚”的速效法
  12.感冒不是小病——判断与治疗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窍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物是最好的药
  1.“新食不见旧食”——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2.饮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随“脾”应变
  3.香脆的面包干、烤焦的馒头片和锅巴也是养生的法宝
  4.人参杀人无过——补品的正确吃法
  5.玉女煎——献血后调理身体不适的妙法
  6.太和汤——治疗扁桃体炎,减少复发的神仙汤
  7.减肥其实很简单——丹道中医让您轻松恢复窈窕身材有绝招
  8.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精髓教给你,你就是把大医带回了家
  1.药到病除的奥秘——用心力熬出中药的灵气
  2.治病不疗心,等于扔黄金——嗔怒是最大的心病
  3.浊气伤人——住楼房要关好卫生间的门
  4.形正气顺,病安从来——太师椅的秘密
  5.阳气充足的人最有气质
  6.不觅仙方觅睡方——丹道中医教你如何睡一个养生觉
  7.梦是人体“病情预报机”
  8.健康没有节约——谨此献给所有父母和深爱着父母的人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围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常年被这些慢性病困扰,他们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呢?"我一般这样回答:"你之前和现在所生的病,包括将来要生的病,都可以说是阳气虚弱引发的,因为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汽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70%,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正常的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态反应。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有的朋友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伤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

  那么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是精神。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这种无形的阳气,随时左右着人体的健康,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今天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脱离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长寿。

  就我们的形体来说,除去先天带来的疾病,24岁以前发的病,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人24岁之前先天的元阳之气很足,人体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佳状态。24岁以后,人们身上的压力会逐步增多,耗费精神过度,也就是耗费阳气过度,身体呈现出阴盛阳虚的状态。所以24岁以后的成年人生病,更应该从精神、情志层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损害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损害人们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污染。我们现在一天内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接触到的都多,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了事,脑子里也充斥着各类信息。长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损害可想而知!比如说,一个人听到不好的消息,生气发火了,很可能马上就能感到血冲到头顶了,甚至一些人还会突发心脏病。信息污染是伤人于无形的,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还单方面地认为是科技发展的象征。

  俗话说,病从口入。阳气遭受损伤比较大的另一个根源还来自于我们的饮食。别看我们现在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其实大部分食物都受农药、化肥或者各种添加剂的污染,包括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被污染后的食物,会让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发生紊乱,反过来,五脏受损也会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就是这个道理。久而久之,人体也呈现出阳虚状态了。现在非常流行吃反季节蔬菜,这恰恰违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长规律,因为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发生了变化。比如东北一年一季的大米看起来油润光泽,吃起来口感细腻圆润,就是因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华之气,蕴涵的生命力也旺盛。我经常听到一些人向我抱怨:"哎呀,现在的东西越来越不好吃了,我越来越没有食欲了。"这些食物蕴涵的生命能量,满足不了身体的需求,这样的食物又如何能美味呢?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儿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发挥这种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身阳气。我后文将要提到的养生桩,就是让你把心静下来,以形控意,以意固形,让气血通畅运行,让机体自愈力处于最佳状态,养生桩是目前我发现的养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 "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长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有一个小秘法,就是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劳宫是心包经的大穴,属火,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名著《太上感应篇》中对"善"作了三个定义:第一是语善;第二是视善,第三是行善。

  "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一些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比如说这个孩子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考好孩子也不高兴,如果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一定不会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聪明的小孩都是夸大的,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聪明。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夸奖中长大的,在这种肯定的阳性语言激励下,人的阳气就会持续得到升发,身心都会得到平衡的发展。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讲的就是语善升阳的道理。

  视善,就是要让眼睛经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间的大美,所以久居尘世的人要经常出去看看,以此养目调心。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与天地交换能量,升发阳气的过程。说到视善,德国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男人看漂亮女人,如果每天看上5分钟,可以延长10年的寿命,女人看帅哥也可以延长寿命。所以,逛街时看看过往的美女、帅哥,养养眼,我想,这也是一种视善吧。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灵,生活中不要总看到社会、人生的阴暗面,凡事要多看阳光的、积极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随处视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生活当中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

  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身心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人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心想事成。所以,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瞬间强肾法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m.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6 05:07 , Processed in 0.04017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