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012

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转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企业家利润长期存在的证实与原因分析

  对于上一节的分析,可以以网络购物的数据来做一个初略的实证。

  网络购物是一种交易成本很小的交易方式,看起来非常接近古典经济学家所描述的完全竞争市场。在淘宝网上,买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极快的找到数十上百个销售同样商品的卖家,比较价格然后购买。由于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担保,交易的风险很小。无论买家在哪家店铺购买,其交易成本看起来都很低而且很一致,即“搜索成本+价格+邮费”。而邮费也基本全国统一:快递费每公斤10元人民币左右。无论从广州到北京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还是从广州到深圳几十公里的路程,基本都可以做到当天发货第二天送达,时间成本也相差不大。
  在此情况下,卖家之间的竞争会不会导致“超额利润”或“企业家利润”消失呢?

  以一种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产品为例:日本佳能公司生产的新单反相机600D。之所以选择单反相机,有几个因素:

  首先,它代表了人类目前消费类工业品的顶级品质。日本人在数码相机领域以其极为可靠的品质把别的国家的相机生产商击败,占据了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而单反相机又是消费类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做工极为可靠,故障率非常低。

  其次,售后服务主要由佳能公司提供。淘宝网上的卖家不需要提供维修服务(他们一般都只提供七天退换货的保证)。这种产品可以看成是接近于完全同质的,也即消费者无论从哪个卖家那里买到佳能600D相机,都是同样的东西。
  第三,由于单反相机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此领域不存在假冒产品。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买到假冒的佳能单反相机。这样,消费者与卖家之间的信息差距很小。本文在做数据采集的时候,600D相机刚刚上市,也暂时不会出现翻新机(以用过很长时间的旧机器冒充新机器)。

  在这样一个价格比较如此容易、信息获取成本这样低、商家数量有这么多、产品几乎完全同质的市场里面,能观察到商家的利润趋于平均么?或者说,能观察到一种接近完全竞争模型所描绘的那种竞争结果么?

  通过淘宝网的搜索引擎和销量排序,在2011年6月21日下午4点21分可获得如下数据:

  1.在淘宝网的“佳能600D套机”(也即机身和原厂镜头18-55 IS一起出售)这个名录下,共有534个销售条目,包括了325个卖家。

  2.这325个卖家的销售价格略有差别,但是总体而言单机不含镜头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套机(含镜头)的价格都在5500元左右——公开的竞争让价格比较接近。

  3.销量最大的卖家并不是价格最低的,而销量最小的也不是价格最高的。

  4.销量整体而言呈现金字塔分布。一个月内销量超过400台的有2家, 300至400台的有2家,100-300台的3家,50-100台的4家,2-50台的17家,1台的22家,剩下的275家在一个月内没有一台成交记录。

  第4点看起来完全违背了完全竞争模型所希望得到的结论——自由竞争将会导致平均利润。通过对别的单反相机、别的非单反数码相机,以及一些不太同质但极为简单的日用品比如只卖一两块钱的白布手套(由于几乎没有技术含量,可以认为卖家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接近完全竞争的),所得到的结果完全一样。对国外网络交易网站EBAY的分析也是一样的。

  这个结论是如此明确和普遍,所以没必要再举更多或更精确的数据来说明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上网打开淘宝或EBAY,随意挑选一个产品类目进行验证。几乎所有的产品类目下都会存在这样的规律:销量呈金字塔结构排列。

  其间的原因,不在于卖家所销售的产品有好有坏,而在于卖家销售才能的差异。销售才能,是企业家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家改变他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一种能力。这种才能是不同质的、千差万别的而又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

  什么样的卖家能够卖出更多的产品呢?本文主要讨论抽象的微观经济理论而不研究市场策略,因此只给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直观的观察结果:

  ——那些把网页装饰得更漂亮的,网页上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甚至具有煽动性的信息的卖家往往能卖出更多的产品;

  ——那些从早到晚都保持及时网络通讯工具在线的卖家。由于买家可以随时与之沟通,商讨具体的交易条件,他们就会比那些不怎么上网的卖家卖出更多的商品;

  ——那些更懂得沟通技巧、善于谈判的卖家也能卖出更多的商品,等等。

  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企业家创造或改变自己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才能。

  总之,在市场上,厂商不能指望只需要标出与别人同样的价格就把东西大量的卖出去,而必须想办法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企业家真的像完全竞争模型所描述的那样只管埋头生产而不顾市场需求,企业就很有可能会破产。

  同时,竞争中的“马太效应”也显而易见:那些销量较大的卖家由于有很多的成交记录、有很多买家的评价,也就容易卖出更多的产品。

  如果网络购物看起来不能很好的代表现实的话,可以再来看一个身边的实例:
  在每个大学校园里面都有很多小型复印社。由于学校里面复印打印的量非常大而校园又很小,同一个校园内有很多很小的复印社在进行竞争:他们的价格都差不多,也很便宜,单张复印或打印的利润都很薄。

  在这种情况下,校园复印社是不是都在分享平均利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单价来看是这样,但由于每个复印社的经营者所占据的地点不同、服务态度、效率以及揽活能力的差异,他们之间的竞争同样不会导致利润趋同。

  2000年,作者刚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学习的时候,在西区有一片破旧的平房区,被称作“便民市场”,里面有各种廉价的餐饮、书店和复印社。我时常去其中的一家打印复印,老板是姐弟两个,还有弟弟的女朋友,总共三个人。

  他们家的价格跟别家一样,我一直选择在这家打印是因为它挨着一家小书店,在等待复印的时候可以到旁边的书店翻翻书。而且跟老板熟了以后,也可以节约“谈判成本”——每次复印之前根据自己复印的数量都可以大概知道自己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折扣。

  后来便民市场拆迁改造,这家复印社也搬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人民大学实验楼的一间小房子里面见到了那个弟弟的女朋友。她告诉我他们在这个小房间临时接一些业务,现在正在寻找更大的营业场地。

  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又发现他们家搬到了人民大学东区的另一个便民市场。这时,弟弟和他女朋友结婚了,营业场地稍微变大了一些,雇了三个人在经营,夫妻两个做老板。姐姐做别的生意去了。

  又过了几年,东区的便民市场也拆迁改造,他们又搬走到人民大学南门外的一家民居继续办复印社。很巧的是,我硕士毕业后也在人大南门外租房居住,所以在打字复印的时候又找到他们家去了。

  这时已经是2007年,他们的营业面积已经增加到了大约100个平方米,添置了大型的印刷机、装订机,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都购置了很多,可以制作很漂亮的彩页,服务流程也优化了,雇佣了七八个员工,每天都忙成一片,晚上十点过去还在加班。这时他们有了小孩,老婆一边照顾小孩一边盯着员工干活,老公则买了一辆中级商务车天天在外面跑业务揽活。

  他们的业务还是以人大为主,主要是给人大的师生制作论文、印刷会议资料等等。但来自别的单位的业务也在快速成长,营业额已经相当可观,收入水平应该是很高了——至少肯定远远超过校园里普通的复印社。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中一个很普通的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成长的故事。这个复印社到底如何成长起来的?如何拉到更多的业务?如何克服几次搬迁带来的麻烦?怎样找到更合适的经营地点?

  这些细节都无法知道。但可以明显看到:即使是利润很薄竞争很充分的校园复印社,也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经营状况,才能出众的企业家可以赚取相当丰厚的利润并且发展壮大。才能一般的人可以继续维持,而经营不善的复印社将会关门。

  虽然不知道确切的比例,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市场中,竞争不会使所有的复印社经营者所获得的利润趋于平均。

  从2000年到2007年,校园打字复印市场的竞争使得复印的平均价格从每页0.1元左右下降到0.08元左右 ,下降了20%,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这个下降比例将会更大。如果有复印社想收取每页0.2元的复印费,它很有可能失去所有客户。看起来竞争使得“超额利润”消失了而达到了“平均利润”。

  但这只是一个单位价格带来的假象。由于每个经营者的企业家才能不同,他们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不尽相同,由需求曲线带来的边际收益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代表的业务量也就不同,因此也就获得了各自不同的利润。在打字复印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作者所观察的这家夫妻店却不断的赚到了更多的利润。这里面就包括了他们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而获得的“企业家利润”,或“超额利润”。

  这个事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能被解释为“特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们在竞争中发张壮大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企业家才能的内涵与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来源

  我们对企业家才能做一个归纳:企业家才能,就是克服各种实际困难(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克服交易成本)、改进企业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创造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将企业家精神归纳为5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改变需求曲线的行为和改变供给曲线的行为:

  1.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前者是创造新的需求曲线,后者则通过降低产品的可替代性使现有的需求曲线变陡);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改变供给曲线,如果是改变资本与劳动力的比例,则是改变供给曲线的斜率,如果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则使供给曲线外移);

  3.开辟一个新市场(使需求曲线外移);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改变供给曲线,降低成本,扩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差距);

  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改变供给曲线)。

  熊彼特说“我们所叫做的企业家,不仅包括在交换经济中通常所称的‘独立的’生意人,而且也包括所有的实际上完成我们用来给这个概念下定义的那种职能的人,尽管他们是(现在逐渐变成通例)一家公司的‘依附的’雇佣人员”。

  也即企业家精神不仅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有,企业的所有人员——只要他们发挥创造力改变了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都可以说他们有企业家才能,而且也可以分享“企业家利润”而不是劳动力工资。企业的老板的收入也有一部分作为无创造力的劳动投入的工资,而大部分企业的员工除了固定工资以外还会有奖金或某种“提成”,如销售提成和绩效工资,这是对他们企业家才能的回报。

  但是,我们又不能同意熊彼特关于“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观点。他引用萨伊的定义并表示赞成:“企业家的职能是组合生产要素,把它们放在一起。”

  这句话并不全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企业家的职能是组合生产要素和开拓市场。创新除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变供给曲线以外,还包括了改变需求曲线的行为:这不是在创造新的生产函数,而是在开拓市场。企业并不仅是一个生产函数,它还要负责把它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

  市场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稳定是偶然的,变化才是必然的。企业家精神必须时刻保持。一旦企业家精神丧失,企业的需求曲线就会变得平坦,利润就会减少和消失。

  但是,人的创造性很难用数学模型来加以规范,如果把制度因素等更复杂的问题考虑进去,模型就会复杂得无以复加。这个问题,如果承认人的创造性是不可在数学上提前预知的话,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也即说,资源的组合,不仅是数学上数量之组合,不是“30%的资金购买土地+30%的资金购买机器+40%的资金支付劳动力工资”这样简单。资源的组合,是企业家运用其创造力,克服各种交易成本而建立起来的。每一个企业,其资本与劳动力的组合方式都不完全相同。在每一个现存的点,都可能存在规模经济消失、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

  但是,企业家才能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使资源组合的规模经济边界扩大。而这种边界能否扩大、能够扩大到多大,无法在数学上定义,也无法被经济理论提前预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源组合的规模经济边际,是企业家创造的。

  以汽车产业为例。一般认为,汽车产业规模效应的下限是30万辆左右,但上限则无法确定。2007年世界上最大的三大汽车集团,丰田汽车年产量950万辆,通用汽车年产量930万辆,而国内年产量最大的上海通用年产销量约40万辆,最小的就更少。

  这样巨大的差距到底是什么造成的?丰田汽车公司并非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年产量900万辆,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则汽车生产的规模边界,即与过去几十年汽车生产技术的进步有关,更和丰田汽车公司不断变革自身生产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田模式”。对一家汽车企业来说,它的产量在30万辆到900万辆这样一个巨大的区间内,规模经济的边界在哪里?它的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在哪里?这主要不是现在人类的技术水平决定的,主要也不是可获得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决定的,而是这家企业的管理者的企业家才能所决定的。

  生产汽车的利润很高。但是现在拥有一笔巨大的资金,就可以买地建厂、购置生产线、招工生产,然后去“摊薄”丰田、通用这样的汽车巨头的“超额利润”,最终和它们共享“平均利润”吗?答案是,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大部分人不行,也即只有具有极强的企业家才能的人才有可能。

  因为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决定了:那些不能扩大规模经济边界的企业,其利润空间将会被竞争者逐渐蚕食,直至破产或者被兼并,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创新、不断扩大规模经济边界的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如果一个产业本身的规模经济技术上限已经达到,企业家就会转而投资于别的产业。

  则在宏观经济制度较为稳定的前提下,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可以描述为:由企业家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通过创造性的开拓市场和优化资源组合,推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断外移所带来的服务或产品的产量增加。

   92589391.jpg
  图10-14企业家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

  如图10-14所示,企业家通过开拓市场,可以将需求曲线从D外移到D*,意味着他可以以同样的价格销售出去更多的产品;同时,他也可以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机制、生产流程、进货渠道、用工成本等方式将供给曲线外移到S*,即可以以同样的边际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则最终可以在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ECE*C* 。其经济后果就是产量从X1增加到X*1。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就是企业家在利润动机的趋势下、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推动了经济增长。

  至于企业家到底是如何改变微观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并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而应该是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范围。经济学家在此不宜越庖代俎。如果这种学问可以被标准化,它立即就会被模仿或复制,从而使创造者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企业家必须继续创造出一些非标准化的东西出来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经济学家永远只能对已经被创造出来的问题加以研究,而永远无法将创造力本身变成数学模型加以研究——除非企业家的创造力彻底枯竭。

  在一个存在交易成本的、更为真实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家通过创新来克服交易成本来组织生产和开拓市场,优化劳动力与资本的组合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的规模经济边界。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做的最好的企业家将获得最大的企业家利润,而做的不好的企业家就很难获得超额利润,甚至可能倒闭破产。通过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整个经济体系不断的挑选出最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物来控制生产要素的组合以组织生产,并通过创新推动经济不断增长和结构优化。

  从长期来看,企业家的创新行为(不仅是工厂老板一把手,而是所有经济参与者的创造力。如果一个工人不仅提供标准劳动,而且能够发挥创造力,创新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销量的方法,那他就发挥了企业家才能,进行了企业家创新,并且应该以奖金股权等方式分享企业家利润),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高速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为什么中国沿海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老板们对生产产品的工人如此苛刻,而对销售人员如此慷慨?因为生产产品是基本不需要什么创造力的。而销售则是在与人打交道,需要处理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这是需要企业家才能的。这是一种改变需求曲线的行为。扩大销售,就意味着需求曲线外移,可以增加企业家利润。而销售人员的“提成”,就来自由于需求曲线改变而增加的这部分企业家利润。

  这也就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一家企业都会有销售部门?因为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努力改变自己所面临的需求曲线,这种改变是需要成本的,也就是说光把产品生产出来还不行,还必须克服市场交易的成本把产品卖出去。这里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把产品信息传达给潜在的消费群体)、谈判成本(在价格、售后保障、付款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等等。

  在标准的经济学教材里,企业是不需要有销售部门的,企业只是一个生产机器(或者说生产函数),把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投入进去,它就会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然后就完了,“看不见的手”将会安排剩下的一切。

  对公平竞争模型稍加深入的分析,就不难得出一个现实中常见的企业结构:销售部门负责推动需求曲线外移,财务(降低资金运行的成本)、管理(降低协调成本)、研发则负责改变供给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

  这样,我们就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英国圈地运动时期,大量的失地农民被迫进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企业家们可以以极低的工资雇佣到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工人,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供给几乎是无限的。但与此同时,企业家们却非常热衷于采用节约劳动力的新技术,或者说非常热衷于投资改进生产效率,这是为什么?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围绕这个问题大家争吵不休、莫衷一是,始终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以至于很多人还认为此时的企业家有一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技术偏好”,也就是说他们突然不想多挣钱了,而以改进技术为荣。

  这个问题,其实只需要承认每个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都是一条斜向下的曲线就可以做出解释,或者说只需要承认企业开拓市场是需要成本的就行了。

  在公平竞争模型中,我们先不考虑购买机器的边际成本,而假定此时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完全由雇佣工人的工资决定,在面临无限的廉价劳动力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用不变的价格雇佣到任何数量的工人,以不变的边际成本生产任何数量的产品。也就是说,我们假设这时企业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平坦的直线,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重合。

   92588784.jpg   
  图10- 15企业面临平坦的供给曲线时候的企业家利润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企业的供给曲线是平坦的,但是它绝不会无限的扩大产量(在完全竞争模型中,由于需求曲线也是平坦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变成了一条曲线,这时将得不到任何结论)。因为企业面临一条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所以它的最佳产量仍然是确定的,就是供给曲线S和边际收益曲线M的交点B。在此时,无限的劳动力供应就失去意义了。企业家即使招聘更多的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他也卖不出去,或者说无法以高于成本的价格把这些新生产的产品卖出去。

  但改进技术就不一样了,它会使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也就是同样产量的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降低,从而同时增加销量和单位产品的利润(如图10-18,供给曲线S向下移动到S*的位置。此时,EF>BC,FP3>BP2,因此,长方形EFP3P4的面积也就大于长方形BCP1P2的面积)。所以,圈地运动时期的企业家的本性和现代企业家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他们并不比现代企业家更加热爱技术进步。真正的原因是:改变需求曲线需要成本。只要开拓新的市场的成本高于改进技术的成本,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采用新技术。考虑了预期之后——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家预期开拓市场的成本高于改进技术的成本——他们就会投资于研发或购买新技术。简而言之,在一个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相对于企业家的利润而言,劳动力和技术是不完全替代的。这里,改进技术的成本不能与增加劳动力的成本比较,而应该是改进技术的成本与开拓市场的成本比较。
   92588843.jpg
  图10- 16技术进步导致供给曲线向外移动并增加企业家利润

  实际上,即使劳动力无限供给,企业家也不可能面对一条完全平坦的供给曲线。因为资本和劳动力也是不完全替代的。

  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似乎可以随意调整。但是,作为物的资本和作为人的劳动者存在一个关键差别:一个没有自由意志、一个有自由意志。

  资本的规模增加不会使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快速上升,但一个企业所管理的劳动者的数量的上升则会使人员协调的边际成本快速上升。在考虑到企业内部运转的交易成本之后,只要企业的人员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这个规模使得每增加一个雇佣工人的边际成本高于融资购买新机器的边际成本),企业家实际上几乎总是愿意采用劳动力节约型的技术。

  因此,由于交易成本的真实存在,对企业家而言,技术、资本、劳动力是不完全替代的。所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企业家将仍然热衷于改进技术、购买更先进的生产设备。

  这样就为一个在圈地运动之后数百年在中国发生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合理的解释: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几乎无限,农民工工资十多年没有实际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沿海的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效率却始终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增加着,甚至比那些劳动力成本很高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增加的还要快。在珠三角,那些从中国最落后的农村出来的文化程度很低的小老板们显然不会有以采用新技术为荣的觉悟——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讲求实效的一群人:只要能挣钱的事情就干,挣不到钱的事情就不干。对这些企业家来说,推销产品开拓市场是很花钱的。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生产成本再低也没有用。所以一方面要跑销售提高销量,另一方面对于现有销售渠道能卖出去的那部分产品,则用的劳动力越少越好、成本越低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成功

  华为的成长,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的典型代表。

  另一家著名的民族企业的代表:联想公司,它的成长也和华为差不多。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改革开放前在中科院工作,后来拿着中科院给的一笔钱出来创业。中科院是控股方,柳就算是职业经理。联想最先从给美国的IBM公司做电脑代理起家。依然从IBM那里把电脑买来在国内销售,依靠市场开拓来创造属于自己的“需求曲线”。赚了一些钱以后,在市场的压力下被迫转型,开始搞自己的品牌电脑,反过来和IBM竞争。于是又创造了自己的“供给曲线”。在市场需求和生产之间寻找自己的利润空间。联想的成长过程,只需把前面几幅图里面的“小人企业家”从任正非变成柳传志即可。

  中国经济的崛起,其实就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不断的发掘市场机会、迎合消费者需求,然后引进技术、组织生产、优化管理,向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他们还要努力压缩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由此推动了经济的不断增长。为了让自己的需求曲线具有“刚性”,企业家需要创造能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产品,这才有了我们今天在市场上能看到的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这就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中国经济的增长,就是一个总量不断增加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

  吴晓波在回顾中国企业发展历史的《激荡三十年》中说,过去三十年,就是各种各样的企业家把中国变成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在这里实验他们的各种商业思想。这就是一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就是通过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给予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空间的一个过程。无数大大小小的企业家,每天都在想着怎样赚钱。为了赚钱,就要想办法去满足市场需求,想办法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把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来。这样多的企业家的共同努力,让整个经济体,不断的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产品,不断的以比昨天更低的成本生产更新更好的产品。

  中国经济也就有了不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动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家才能没有得到认可,我们把企业家和资本家混为一谈了,只看到了企业管理者有剥削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面,没有看到他们也有发挥创造力、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一面。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可以用下面的图形对比来表示。

  我们把企业生产的成本分为两个部分:劳动力工资和资本成本(包括融资成本、购买机器、技术、土地等的成本)。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中一部分是劳动力工资,一部分是资本成本。

   92589628.jpg   
  图10-17 将成本分为劳动者工资和资本成本之后的公平竞争模型

  老板要剥削工人,就是利用“破坏力要素”参与分配,把工人提供的生产要——劳动力应该得到的报酬拿走很大一部分,造成了分配不公平。如下图所示:
   92589775.jpg   
  图10-18 企业家的合理利润与剥削所得的区别

  所以,我们要维护社会公平,消灭剥削,应该是通过加强劳动者权利保护来把上图中那个“破坏力要素参与分配”的部分消灭掉,让它成为劳动者的工资。让劳动者获得他付出劳动做出贡献的等比例回报。这样,企业家就不是“剥削者”而是完全的“创造者”,根据自己贡献的“企业家才能”获得回报。这就叫分配公平了。

  但是,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生产性要素参与分配的“企业家利润”和破坏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剥削者利润”混淆了。为了消灭剥削、维护社会公平,干脆连企业家利润也给取消了。企业家变成了行政机构的官员,作为政府派出的人来管理企业,领取和工人差不多的工资。

  把这块“企业家利润”消灭以后会怎么样呢?

  企业家为了获得利润,必须要让市场价格高于生产成本,这样就会在需求曲线和生产成本曲线之间留下一个三角形的小缺口(图中三角形ACE部分)。
   92589922.jpg
  图10-19 计划经济的短期效果

  取消了企业家利润之后,此时最佳的生产产量就不是点C所对应的X1了,而是生产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A对应的产量X2。在这个点上,产量增加了,劳动者工资上升了,资本成本增加了(由于计划经济国家也掌握了土地、金融、自然资源等资本的所有权,所以也就是国家的收入增加了)、产品价格下降了。可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所以,一个国家才实行计划经济的头几年,一般都会出现经济高速增长,人民收入增加,国家收入增长的大好势头。比如中国的一五计划,靠国家行政命令搞大规模建设,效果非常好。苏联在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后,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成果也令世界震惊。这种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取得的。

  但问题是,在取消了企业家利润以后,企业家精神也就消失了!

  企业家精神是依靠利润驱动的。没有了企业家精神,工厂的管理者也就没有动力去迎合市场需求,去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保持产品需求的“刚性”,没有动力去不断的压缩生产成本。这个经济体就失去了活力。

  因此,计划经济国家在头几年经济高速增长以后,几乎都毫不例外的陷入了停滞。因为没有企业家精神去推动它们的需求曲线和生产曲线的扩张了,它的总产量只能一次性的增加,而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改革开放以前,有一些国际观察着喜欢把中国称为“蓝蚂蚁国家”。因为不管走到哪里,中国人都穿着一身蓝布做的衬衣,千篇一律、毫无特色。这就是没有市场竞争,没有利润驱动机制的情况下,企业家才能不能得到发挥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部分为附录,看不明白可以不看)

  附录、微观经济运行与外部制度的关系

  在标准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按照垄断模型的标准解释,由于垄断者面临着斜向下的需求曲线,因而具有垄断定价权,由此导致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使垄断者获得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由此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如图10-20所示)。
   121014187.jpg   
  图10- 20西方微观经济理论中的标准垄断模型

  其中三角形ABC被认为是由垄断造成的经济效率的损失。但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很多经济学家多次计算的结果也显示这个三角形所带来的“经济效率”的损失极小。如果垄断就是造成了这么一点效率损失的话,那么反垄断实在得不偿失。

  在公平竞争模型中也存在这么一个三角形ABC(见图10-1)。这个三角形并非垄断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它是市场机制本身的效率损失。它反应了市场机制内在的深刻的矛盾:握有经营权的企业家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不能使市场需求与边际生产能力完全匹配。

  要想企业家按照生产成本销售产品,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一定会算计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这种算计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并不会在市场需求与边际生产成本相交的点,而是一个稍微少于该生产能力的水平运行。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家挣到了利润,而资本和劳动力有一部分没有被充分利用。

  由于斜向下的需求曲线不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而是市场机制本身造成的:在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没有止境,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也没有止境,市场情况千变万化、企业内部管理纷繁复杂。这就使需求曲线永远不能变得平坦,平均成本永远不会刚好停在边际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上。一个行业进入门槛的高低,并不能改变这个现状。即使是卖面条的企业,也有资产巨大的连锁餐饮公司和街头小摊贩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比汽车或者石油企业之间的差异小。

  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逐渐获得某一细分市场巨大份额的“垄断企业”,其行为模式与普通企业并无根本差异,仅仅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

  对于像2002年前后的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中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近乎获得了垄断地位。但这并不是电脑软件市场准入门槛太高所致。在微软公司创建的1985年,它是一家极小的以向IBM这样大公司提供外包服务的公司,与当时市场上众多的电脑软件企业并无太大区别。在这个数量众多、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微软似乎是面对着一个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

  但不知道为什么,它竟然没有获得“平均利润”,而是迅速成长壮大。等它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在这个市场上仅有苹果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能与之竞争,于是似乎它又进入了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或者“垄断竞争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微软还是没有由于竞争而使“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而获得“平均利润”,反而利润越来越多。最后终于成为了“垄断企业”。这个过程,与萨缪尔森所描述的由于个人电脑市场进入门槛降低,而逐渐从不完全竞争市场变成完全竞争市场的趋势,完全相反。

  这个过程中,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全世界都可以以比1985年低得多的价格购买到性能好得多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了。那么,这个由“垄断”带来的损失到底在哪里呢?

  微软公司能够成长壮大,主要是由于这个市场不够完善造成的呢?还是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和管理层的企业家才能造成的?答案毫无疑问应该是后者。

  随着苹果公司推出平板电脑IPAD,以及Google公司推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安卓以来,微软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已经岌岌可危。看来,它又逐步的从“垄断企业”要被打回“不完全竞争市场”了。

  显然,要用现有的微观经济模型去分析一家企业的成长,就得不停的从完全竞争模型、不完全竞争模型、垄断模型中间跳来跳去,而且现有理论也无法解释这种“跳跃”是如何发生的。其实,这就是一个企业家开拓市场、优化生产过程,从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

  至于“垄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分析。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细分市场垄断程度最高的企业可能要数2005年左右中国的腾讯公司。它在中国网络及时通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接近100%。而且,打破这种垄断地位的壁垒很高。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之间的手机可以互相接打电话,但不同的聊天软件之间不能相互交流,这让竞争者根本没有机会来争夺市场份额。但是,这款聊天软件“腾讯QQ”的使用价格一直都是0。作者本人使用这个软件十多年了,从来没向腾讯公司支付过一分钱。如果价格为0也算是垄断价格的话,那市场价格岂不是应该是负数?

  而且,跟微软公司一样,腾讯公司自从诞生以来,包括获得垄断地位以后,效率的改进速度都十分惊人。从最简单的文字交流,到发送文件,但支持图片和表情,到语音聊天,到视频聊天,到远程协助……所有与网络交流有关的新技术,只要一成熟就马上加入到新一版的QQ软件进去。由于这些改进,十多年前只有在科幻小说里面才能看到的情节在不断的在变成生活常识。这是为什么?
  世界上并没有“看不见的手”。各种资源是通过企业家才能与各种制度安排(它们主要来源于政治家和学者的创造性)组合起来进行生产、分配和交换的。亚当?斯密在提到“看不见的手”的时候,不过是在打一个比方。而后世的西方学者则不断把这个形象的比喻神圣化,试图使之成为一种脱离人性的客观存在的东西——就好像神的安排一样。经济学就是用数学规律而不是对人性与现实的理解来寻找或是“模拟”这双“看不见的手”。

  在经济体系中,没有“看不见的手”,只有“看得见的人”和“看得见的制度”。

  企业家通过其才能,把各种资源组合在一起,然后又运用其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每一个企业家都可以视为一个平面中的圆圈,他要处理来自里里外外、四面八方的各种问题——进货、生产、销售、资金流……等等,才能与周围的圆圈建立起联系。这中间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发挥极大的创造力,然后才能让所有的圆圈都连接起来,一环扣一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资源不断流动组合的经济体。

  这就好比这样一种鼓励团队配合的游戏:20-30人侧身站成一个圆圈,靠的很近,每个人的脸都对着前面那个人的后脑勺,然后同时坐下。结果是所有人都坐在背后的那个人的大腿上,谁也不会摔倒。这个圆圈,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同时坐下的人之间的默契则是大家都不会摔倒的保证。在这里,不存在一双 “看不见的手”把所有人托住,一切都是看得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进化的角度看,总是积极的;然而总会有返祖的异类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文要顶,收藏了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啊。。过于专业。。。。

不过对于好文, 强势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宏观基础: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注:本章内容比较难,是全书难度最大的一章,先把全章的目录贴出来,给各位一个整体的概念:

  一、黄金货币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

  二、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
  主要结论:经济总量的增长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总需求的增长必然伴随需求结构的优化(比如:收入水平提高之后,食品的需求比重会下降,娱乐休闲的需求比重会上升)。总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个点,都包含着结构性因素。

  三、社会成产成本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结论:在宏观经济中,企业家的努力主要是推动全社会的生产成本曲线向前移动,以同样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由此推动经济增长。

  四、与实际产出增加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主要结论:货币供应应该与经济体所能产出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变化相适应。

  五、通货膨胀的结构危害
  主要结论:
  通货膨胀不仅对经济发展“没有用”,只能影响价格水平而不能提高实际产量,还对经济发展“有害”,会导致严重的经济资源的配置失衡和浪费。

  六、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对经济泡沫化的解释
  七、对经济危机的经济学解释
  八、对大萧条成因的经济学解释
  主要结论:以上六、七、八这三节用前面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了经济危机的经济结构根源,为本文第一编对经济危机的解释做了更深入和更严谨的分析与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宏观基础: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黄金货币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

  在纸币兴起以前,货币的形式一般是黄金或者白银。我们先来看一个最简单的以黄金为货币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模型。

  因为黄金的产量很低,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整个社会的黄金货币数量可以假设基本不变的。假设在A国,全社会只有1000公斤的黄金流通,大家都拿它作为货币来买卖各种商品。

  刚开始,A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还是农业社会,靠种粮食和捕鱼为生,每年只能产10000公斤粮食。这样,1公斤粮食的价格就是0.1公斤黄金。如果产量提高了,每年可产20000公斤粮食,1公斤粮食的价格就是0.05公斤粮食。粮食产量越多,价格越低。我们把产量和价格的关系用坐标轴表示出来:

   93163830.jpg
  图11-1 整个经济体的产量-价格变动关系

  这个图上斜着的那条曲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需求边界(DF:Demand Frontier)”。它和粮食产量没有关系,只和货币(黄金)数量有关系。
  这条需求边界可以表达为:P=1000/X。其中的1000是指1000公斤黄金。粮食产量增加或者减少,无非就是价格的变化,最后在坐标轴上(P,X)的点,肯定还是在需求边界上的P始终等于1000除以X。产量如果只有10000公斤,那就是1000除以10000:每公斤粮食0.1公斤黄金。产量如果增加到50000公斤,那就是价格P就等于1000除以50000:每公斤粮食0.02公斤黄金。(1000,1)和(50000,0.02)在坐标轴上面的点,都必然落在需求边界P=1000/X上。所以,不管粮食产量怎么变化,这条需求边界本身不会发生移动。

  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P=1000/X这个公式的参数只有一个黄金数量:1000。这个参数不变,需求边界就不会移动。

  但是,如果这个国家的黄金数量发生变了,这条需求边界就要发生移动。如果黄金数量增加,它会向上移动。比如,黄金突然增加到了2000公斤,若粮食产量为10000公斤,每公斤粮食价格就会变成0.2公斤黄金;若粮食产量为20000公斤,则粮食价格就是变成每公斤0.1公斤黄金。此时,需求边界的表达式变成了P=2000/X。从图上来看,就是需求边界上移了。
   93163921.jpg
  图11-2 黄金货币数量增加导致需求边界上移

  如图11-2所示,黄金数量增加到2000公斤以后,需求边界就从DF(斜向下的实线)移动到了DF*(斜向下的虚线),这是条件经过点(0.2,10000)和点(0.1,20000)的曲线。

  反之,如果黄金的数量减少,比如减少到了500公斤,那么需求边界就会向下移动。表达式变成P=500/X。10000公斤的粮食产量下,每公斤粮食价格将会降为0.05元;20000公斤的粮食产量下,每公斤粮食价格将降为0.025元。新的需求边界曲线会成为一条位于原来的DF下放的一条曲线。如图11-3所示。
   93163975.jpg
  图11-3 黄金货币数量减少导致需求边界下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

  A国的居民们不可能光吃粮食,还有别的需求。特别是粮食够吃以后,生产能力再提高,就不需要继续增加粮食产量了。有这个生产能力,应该用来改善其它方面的生活水平。首先是增加一点肉蛋的生产,吃的更好一点;然后可以增加一些棉花的生产,做更保暖更漂亮的衣服来穿;然后可以占一些农用地来盖更大更宽敞的房子,住的更好一点……总之,前面的那个宏观经济模型是极为简单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就用粮食产量增加来代表,只考虑总量不考虑生产的结构。现在我们要把经济生产的结构考虑进来。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先不把经济结构弄的很复杂,假设A国居民的经济需求主要就是吃和住。粮食生产够了,居民就会从原来种粮食的劳动力和土地中分一点出来盖房子。比如原来是100个人100亩地,都要拿来种粮食,年产10000公斤,才能勉强填饱肚子。大家都没有时间也没有土地来盖房子,只能住在山洞里将就将就。假设黄金数量还是1000公斤,则1公斤粮食的价格是0.1公斤黄金。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现在生产10000公斤粮食只需要50个人和50亩地就可以了。多出来的50个劳动力和50亩土地,如果继续用来种粮食,种出来吃不完,浪费了。这50个人就在这50亩上盖房子,假设能盖50间房。

  所以,在生产能力为20000公斤粮食的情况下,真实的A过经济产出,不会是20000公斤粮食,而是10000公斤粮食加上50间房子。每造一间房子要占用的土地和劳动力,相当于生产200公斤粮食需要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个时候每公斤粮食的价格是0.05公斤黄金,每间房子的价格是10公斤黄金。

  10000(公斤粮食)×0.05(公斤黄金/公斤粮食)+50(间房子)×10(公斤黄金/每间房)=1000(公斤黄金)

  此时,经济体的实际产出的物品价值和货币数量还是相等的。也就是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如图11-4所示。
   93858383.jpg
  图11-4 生产能力提高同时导致总量增加和结构变化

  显然,随着生产能力的继续提高,比如到了生产能力可以生产100000公斤粮食了,只要10个人和10亩土地就能生产出10000公斤粮食够大家吃了,空出来90个人和90亩土地,就可以用来盖更多的房子,比如盖上90间房。但是房子此时已经够住了,不需要再盖,多出来的劳动力和土地就可用来盖厂房生产汽车。如果黄金数量不变,每公斤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到0.01公斤黄金,而房子的价格也会下降,汽车则被新生产出来……

  这样,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如果货币数量不变,粮食的价格就会不断下降,总产出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所以,需求边际DF上的每一个点,它们实际上既表示了总量的含义,也包含了结构的含义。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经济产出的均衡点不断的沿着需求边界向右下方移动,总量增加的同时经济结构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优化的方向有规律可循。它表现了人的经济需求的变动规律:吃穿住行用,从基本的生产需求到追求高档的销售,从普遍的需求到更多个性化的需求等等。对这种变化规律的研究,在经济学上专门有产业经济学,以及一些被称为“结构主义”的经济学派来对它们进行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有两个,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以加强大家对“经济结构变迁”的理解。

  第一个叫“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恩格尔系数反应的规律很好理解: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必须先满足吃才能去追求其它的消费。如果社会生产能力很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社会的绝大部分资源(劳动力和土地)就都会用来生产食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会被投入到非食品的生产中去,用来生产汽车等非食品满足人们更高级的需求。

  如果把国民经济分为两大行业:食品行业与非食品行业。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需求边界DF拆分成为两条需求曲线:食品的需求曲线和非食品的需求曲线。如图11-5所示,曲线Df代表对食品的需求曲线,曲线Du(长虚线)代表非食品的需求曲线。

  在点A,经济体的总产量为Xa,只能生产满足生存需求的食品,而到了点B,社会产量上升到Xb,Xb= Xbu+Xbf。其中,Xbu+Xbf为曲线Du和曲线Df与水平线PbB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此时产量已经包含了大约两成的非食品和八成的食品。随着社会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到了点C,产量Xc中就包含了更多非食品,而食品的价格进一步降低。
  
  图11-5食品和非食品行业在需求边界中的比例变动

  而且,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数量不发生改变,由于生产能力提高,实际产量越来也多,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就会始终不断的下降。

  这里请大家花点时间理解一下需求边界DF“拆分”的概念。就是把社会的总的有效需求分成几个部分,比如分成食品和非食品,这样,就会得到两条需求曲线。这两条需求曲线在相同的纵坐标P值(价格水平)下,它们的产量之和等于需求边界DF对应的产品。比如上图的DF上面的点B,它在价格水平Pb时对应的产量Xb等于Pb时食品需求曲线对应的产量Xbu和非食品需求曲线对应的产量Xbf之和。

  所以,食品的需求曲线和非食品的需求曲线是由需求边界DF“拆分”而成的,反过来也可以说,需求边界DF是由食品的需求曲线和非食品的需求曲线“叠加”而成的。


  第二:三次产业变动的“配第-克拉克定理”

  所谓三次产业,就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比例变化规律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在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开始上升。

  这个变动关系也很好理解,在生产能力比较低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要从事农业生产以保障整个社会能生产出来足够的食物,所以此时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很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国民实际收入增加,只要少数人从事农业就能生产出足够的食物了,就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制造业,生产衣服、鞋子、包、汽车等等,用来满足大家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第二产业(制造业)的比重会不断上升。等到这些商品的需求也得到满足了,大家又会追求外出旅游、观看表演等更高级的享受,而且研发、设计、营销等服务从制造环节中独立出来,成为高端服务业。制造业就慢慢的变成了比较低端的产业。比如苹果公司其实并不直接生产IPHONE、IPAD等商品,它其实是一家“服务业”企业,主要负责研发、设计和营销它的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利润,而真正负责“制造”的中国富士康,只能在整个生产环节中占不到7%的份额。

  所以,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会出现这样一个规律: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总量都会增长,但是增长速度不一样。农业增长速度最慢,比重不断下降,制造业刚开始迅速增长,比重不断上升,但是逐渐会放慢,比重会下降;服务业则始终快速增长,比重不断增加。

  这种变化规律,我们也可以通过把需求边界“拆分”成三条不同的需求曲线来加以表示。或者说,认为社会的总需求由对农业产品、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的需求三个部分组成,需求边界DF由D1(农业产品需求曲线)、D2(制造业产品需求曲线)和D3(服务业产品需求曲线)三条曲线“叠加”而成。如图11-6所示。
  
  图11- 6三次产业在有效需求边界中的比例变动

  与对图11-5的分析一样,先不考虑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所引起的价格变动,而仅考虑生产能力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在点A,由于生产能力的原因,人们的有效需求只能包括基本的食物和生活服务,而无力购买工业品;在点B,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工业品的需求比例增加,而对服务的需求比例相对减少;而在点C,人类可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则对服务的需求比例迅速增加,超过对工业品的需求。而点A到点B到点C,对第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比例则在持续下降。这种结构变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第一产业比重从超过70%到现在的不足2%,美国用了接近200年的时间。1979年中国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是30%,而现在已经下降到了10%以下;1979年服务业的比重是24%,到2006年则增加到了40%。

  上一段的分析,实际上是利用经济学的几何分析方法说明了三次产业变动规律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如果对第三产业进行再划分,分为传统生活服务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等,则每个子产业就都有自己不同弹性的需求曲线,并通过叠加反应到总的需求边界DF上,从而得到“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的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即需求边界上的每一个点,都不仅代表了产量的多少,还代表了产量的结构。这是一条“结构化”的需求边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社会成产成本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前面只考虑了需求的变动规律: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优化。但是,总量为何能够增长?结构为何能够优化?

  这就是我们前面一章所分析的:利润驱动下的企业家不断发挥其企业家才能,采用新的技术组织生产,压缩生产成本,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也就促进了总量的提高;同时生产出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个性化的产品——这样就促进了结构的优化。

  在微观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即可以推动需求曲线的变动,也可以推动生产成本曲线的变动。但是,在宏观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就只能推动生产成本曲线的变动,而不能推动需求边界的变动。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了,需求边界只跟货币数量有关。货币数量增加,需求边界外移;货币数量减少,需求边界内移。
  这就是说,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家之间互相的竞争改变需求曲线,只能改变彼此之间的市场份额,但不能改变整个市场的容量。在货币数量不变,而且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如果A企业的产品卖的多一点,它的竞争对手B的产品就会卖的少一点。最后,所有的企业的销量加起来,总量是不变的。

  但是,整个社会上所有企业家提高
  生产技术、压缩成本的努力,却可以起到降低整个社会生产成本、提高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效果。所以,他们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

  这个全社会的总生产成本,其实就是社会上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总和 。现在,我们把这个全社会的生产成本曲线画出来,它是全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的一个叠加。跟企业的生产成本曲线一样,它也是一条斜向上的曲线。
  这条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这个社会的均衡产量。如图11-7所示:
   93858748.jpg
  图11- 7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

  在图11-7里面,需求边界DF和社会总的生产成本AC交点是C,这个点上,生产成本正好等于需求方的支付能力。如果生产的更多,生产成本就太高了,消费者不愿意花那么多钱来购买这些商品;如果生产的更少,生产成本呢就太低了,企业家就会继续扩大生产来增加他的利润。所以最后全社会的均衡产量就会是点C在横轴上对应的X1。

  这个产量同时也包含了经济体系内部的分配关系,它包含了企业家利润、劳动者工资和资本成本。当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资本成本包括土地、能源等等。这个具体如何细分,则取决于我们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这个分析框架,我们称之为“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因为它不仅包含了经济总量的增减问题,还包含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分配结构的信息。

  现在,我们把这个分析框架和图11-5反应的“恩格尔系数”的需求变动规律结合起来分析。我们还是假设整个社会的需求分为对食品和非食品的需求两大类。这个和图11-5的划分方法一样,为了让这个图看起来清楚,我们把图11-5当中的食品和非食品的两条需求曲线给去掉,大家只需要记住总需求边界DF上的每一个点,不仅代表总产量,还代表食品和非食品的产量结构就可以了。如图11-8所示:
   93858819.jpg
  图11- 8生产成本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

  在图11-8中,刚开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也就是生产食品的生产成本很高,很多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经济资源投入进来只能生产很少食品,此时的社会生产成本曲线就是AC1.所以,受到生产能力的限制,此时的实际产量只有Xa,而且所有的产品都是食品。

  在市场竞争和利润驱动下,企业家不断运用了更好的技术来组织生产,压缩自己的生产成本曲线,同样数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食品,于是食品的生产成本就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曲线从AC1降低到了AC2。这样,生产成本和需求的交点变成了B,产量增加到了XB,而且结构也优化了,80%的产品是食品,还有20%用来生产非食品比如衣服、鞋子、皮包等普通消费品,消费者的选择更多,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企业家们又继续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来搞生产,生产成本继续降低,从AC2降低到了AC3,社会生产成本和需求边界的交点变成了点C,产量也增加到了XC,经济结构继续优化,非食品的产量比例增加到了40%,而且除了衣服、鞋子、皮包等普通消费品以外,还开始生产汽车等高档消费品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

  我们的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以企业家为核心,通过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来推动社会总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生产成本曲线AC和需求边界DF的交点不断的向外移动,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结构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与实际产出增加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前面说的都是黄金货币,黄金货币的数量短期内很难改变,即使有所增加数量也很少。所以需求边界的上移下移不会太明显。但是到了信用货币时代——就是政府发行没有金银储备作为支持的货币,货币数量就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动。

  从宏观经济来说,企业家只能通过推动生产成本曲线,让均衡产量沿着需求边界移动,但是不能移动需求边界本身。而只有控制货币外生增长的政府和内生增长的金融系统,才能通过改变货币数量来需求边界——增加货币供应让需求边界向上移动,或者减少货币供应让它向下移动。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就可以大致用下图表示出来:
   94026909.jpg
  图11-9 政府、企业家与银行在经济发展的几何分析框架中的角色

  在图11-9里面,那个弯着身子拉动社会生产成本曲线向外移动的身影,就是企业家。他为了企业家利润的最大化,要不断的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扩大销量和改进产品结构。这样,就拉动着社会总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生产成本与需求边界的交点也就不断向外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劳动者的的权利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企业家只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剥削劳动者的方式来提高利润,则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也会跟着一块提高。

  另一边,政府和金融结构负责把需求边界不断的往上拉升,为经济活动提供足够的货币。因为企业家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即降低社会生产成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如果货币数量不随之增加,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市场经济是要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货币数量不够,商品的流通速度就会受到阻碍,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政府货币当局要保证货币数量和经济体的实际产量的增加保持一致。

  这个过程我们用以下几个图来加以分解说明:

  我们先假定货币供应总量暂时没有变化,而首先是企业家则劳动了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AC曲线向外移动)。这将会导致产量增加的同时,平均价格水平下降,也即会出现通货紧缩。如图11-10所示,当AC曲线外移到AC*之后,如果需求边界(DF)保持不变,则均衡点就会从C移动到C1,此时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水平P1下降。
   94026920.jpg
  图11-10货币供应不变条件下生产能力提高的经济后果

  通货紧缩会给经济体系的运行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这是经济学理论的共识,不必再做详细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通货紧缩,中央银行就有必要通过加印货币、降低利率或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一系列手段来增加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应量。这就会使有效需求边界向上移动,使得价格水平上升。由于存在反应时滞,如果央行等到已经出现通货紧缩之后再增加货币供应量,则如图11-11所示,有效需求边界从DF上移到DF*,由此带动价格水平上升,但同时也会增加均衡产量,此时均衡点从C1移动到C2。
   94026923.jpg
  图11-11央行增加货币供应的短期经济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种由于货币供应增加带来的真实产量的上升不能持久。因为价格信号会进一步从最终消费品市场传达到中间投入品市场,表现为资本投入品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则会推动生产成本的普遍增加,即生产成本曲线向上移动,这就会使均衡产量减少和价格水平上升。最终,如果新增的货币供应量正好能与社会总的生产能力的提高相符合,则均衡点会从C2移动到C3。C3所代表的价格水平与生产能力提高之前的均衡点C所对应的价格水平相同,而实际产量则与C1相同。整个变化过程如图11-12所示。
   94026930.jpg
  图11-12增加货币供应的长期经济后果

  如果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能够及时的随着社会实际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在把短期的反应时滞考虑在外之后,即可观察到这样情况,即社会整体价格水平基本保持不变,而实际产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步增加——这就是最好的货币政策。如图11-13所示。
   94026941.jpg
  图11-13货币供应量与社会生产能力同步提高的经济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通货膨胀的结构危害

  我们前面一节分析的货币数量的增减与实际产出的变动关系是已经被主流宏观经济学所证明了的。简单来说,就是货币数量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只能改变价格水平,不能改变实际产量。因为它在拉动需求边界上升的同时,会让劳动力、土地等各种生产的投入品价格上升,这样生产成本也会跟着上升。最后的结果就是社会生产成本曲线AC和需求边界的DF的交点只会向上移动,不会向前移动。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社会生产能力不提高,单纯靠多印点钞票,不可能提高这个社会最后真正生产出来的有用的产品数量。

  但是,这个分析只包含了总量增减的概念,而我们的经济在总量变化的同时,还会有结构变化一同发生。所以,还需要把结构主义的经济学思想也考虑进来。这样,通货膨胀就不仅仅会导致经济总量的增减,还会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我们学习西方的经济理论,也不能只需要它最容易理解的微观宏观思想,也应该把它的结构化的经济发展思想吸收进来。

  为了把问题简单化,我们用前面那个生产粮食和房子的A国来继续举例。
   94026969.jpg
  图11-14 A国经济的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

  假设现在A国的生产能力,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只能满足一年生产10000公斤粮食的需要。超过这个量,土地的承载力就会太大,来年肥力就会下降,生产不了那么多粮食;劳动力就会过于劳累,身体受损,第二年的生产能力也会下降。这个10000公斤粮食,就是现有生产条件下的生产-需求的平衡点。用我们的分析框架来表示,就是AC曲线和需求边界DF相交于点C。

  现在我们假设,A国有某人突然在深山里面发现了藏在里面的1000公斤黄金。于是,A国的货币数量就翻了一倍。

  发现这1000公斤黄金的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拿出来平分,原来有1公斤黄金的,就再发给1公斤黄金。这样大家都知道手里的黄金的数量翻了一倍,于是所有价格一起上涨——粮食、劳动力、土地。相当于生产成本曲线和需求边界同时向上移动,产量还是10000公斤粮食,不过是价格从每公斤粮食0.1公斤黄金变成了0.2公斤而已。

  这种情况在现实经济中,相当于政府更换货币。比如中国发行第N代人民币,宣布1元钱可以换成2元“新钱”。这样新增的货币就完全按照原来的分配方式增加一倍,所以,不会发生任何经济结构的变化,原来卖1元的东西改成卖2元“新版人民币”就行了。

  但在现实中,货币数量的变化不可能如此平均分配。总是谁能控制中央银行或金融机构,谁就能从中多获得货币增加的好处。这种具体的分配格局我们后面再仔细分析。总之,它不可能平均分配。

  回到A国这个例子上,这种谁控制货币发行权利谁就占便宜的事情。就相当于发现1000公斤黄金的那个人,他不把发现的黄金拿出来平均分配,而是自己独吞了——这对他来说是更现实更明智的选择。

  于是,他拿着这1000公斤黄金,就不会全部拿来买粮食,让粮食上涨一倍。他会追求更高档的消费。他一个人的粮食消费还是跟原来一样,所以粮食价格不会因为他获得了黄金而上涨。

  他的选择是用来买房子。雇佣劳动力、购买土地来给自己建豪宅。于是,经济结构改变了房屋数量增加了。

  这些黄金会通过工资、地价的形式支付给A国的其他居民,最后,1000公斤黄金全部流入经济体系,导致了物价的普遍上涨。由于有很多的劳动力和土地被用来盖房子了,社会生产能力没有改变,到了第二年,用来生产粮食的土地和劳动力就不够了。粮食产量不足,就会开始闹饥荒。

  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修建的房子拆掉,改成土地重新耕作。但这又需要投入劳动力,需要等待一年的时间。

  所以,这种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通货膨胀,它的影响就是在改变总量的同时,扭曲经济结构。制造一种短暂的错误的“价格信号”,让经济结构“优化”。但其代价却是经济资源被过多的利用于高档消费。等到问题被发现的时候,仅仅靠压缩总量是不行的,还必须改变结构。而结构的改变,比总量的压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也就在于此。

  所以,通货膨胀不仅对经济发展“没有用”,只能影响价格水平而不能提高实际产量,还对经济发展“有害”,会导致严重的经济资源的配置失衡和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对经济泡沫化的解释

  有了前面的基本概念的铺垫。我们开始用“结构化的经济发展分析框架”来解释一系列现实经济问题。

  我们前面提到了货币增长可以分为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两类。其中,内生增长是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利用信贷杠杆、金融创新或加速货币流动的方式来放大货币实际供应量。

  内生因素所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扩大,不仅会改变有效需求边界,还会通过提高资本品价格来推动生产成本曲线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分配格局将会发生改变,资本所有者获利最大,而持有较少资产的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将会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社会总需求可以分为消费和投资两个部分,而消费和投资的需求弹性并不一样的。为了把二者的需求弹性特点更好的凸显出来,再把消费分为普通消费和奢侈品消费两个种类。

  普通消费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奢侈品消费的需求弹性较大。相对于普通消费,投资需求的需求弹性也更大:人们的收入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后,才能有余力进行投资。

  所以,可以认为需求边界大致由如图11-15所示的两条曲线组成。Xc代表普通消费品的需求曲线,Xi代表高档消费品的需求曲线(图中的长虚线)。此时,普通消费品的实际产出为价格P1在Xc上对应的产量Xn,投资品和高档消费品的实际产出为Xm。Xn+Xm=X1。
   94027000.jpg
  图11- 15考虑消费与投资需求弹性差异的结构化经济分析框架

  (关于这个需求边界的“拆分”的概念,大家可以回头看一看前面用“恩格尔系数”和“三次产业变动的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例子来温习一下。)

  一般情况下,这个社会的普通劳动者工资主要用于满足其普通消费需求,或者说其普通消费需求占其总支出的比例较高;而企业家或者资本所有者由于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他们的普通消费需求占其总支出的比例相对较低,可以有更多的钱来用于投资、再投资和购买奢侈品。(穷人和富人之间这种消费倾向的差异,来源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企业家和资本家在其基本消费需求得以满足以后,将进行投资和奢侈品消费。投资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则将会导致劳动力工资上升、资本品价格上升、企业家利润上升。

  但这种扩张并不一定是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的等比例扩张。对单个企业而言,在达到一定规模以后,雇佣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导致的边际成本的上升比资本边际成本的上升要快得多。这种边际成本与工资水平是否上升无关(单个企业扩张不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很大影响),而与雇佣劳动力的数量相关。

  人是活的、资本是死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人数的扩张必然带来管理成本的提高,多购置一台机器或多增加一间厂房使内部管理成本增加的压力则不会那么大。

  因此,如果仅考虑工资水平和资本购置的比较,在二者相等的情况下,企业家一般来说更愿意购置资本。

  这种选择对单个企业而言并无问题,但当所有企业家都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再投资的时候,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从最终需求品的生产到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就业的扩张速度就会落后于资本的扩张。

  于是,从动态来看,在新一轮的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需求增加的比例将会超过消费需求的增加比例。由此带动需求边界(DF)外移,与此同时,分配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最后的结果就是:

  ①资本所有者的所得相对上升;

  ②企业家利润的变化难以确定,但即使企业家利润减少,劳动者也不可能从中获得收益;

  ③劳动者工资在整个经济产出的利益分配比例必然相对下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在人力资本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的情况下,经济扩张中,劳动力成本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会不断下降。而企业家利润和资本利得之和的比例将会不断上升,且资本利得所占GDP的比例增长速度快于企业家利润。

  对这样结论的简单验证是:我国从1978年到2000年之间,GDP连续20多年基本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而我国的工资增长速度却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劳动者工资在GDP中的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78年时为15.61%,1995年时为13.54%,到2000年的时候下降到10.87%。

  由此,可以把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分为三种:企业家、劳动者和资本家(资本家这个词容易引起误解,本文所称的资本家指的是不直接从事市场经营活动的单纯食利者)。如同一个企业家可以同时也是劳动者一样,企业家和劳动者都有会拥有一定的资本,包括存款、住宅等并从中获得收益。但总的来说,大部分人的个人的身份依然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点基本确定的,即他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被雇佣劳动、经营企业,还是获得资本利得。

  相对而言,企业家要向资本家转换比较容易。因为他们的企业家才能可以使自己获得超过平均收入的收入,这可以用于投资以不断增加个人收入中资本利得的比例。而普通劳动者要向资本家转换是很难的,因为他们的消费占收入的比例高于企业家和资本家阶层。

  此时,就会存在两个概念的转换:

  一是企业家向资本家转变。企业的经营者不再热衷于经营企业,而是投资与房地产等不需要雇佣劳动力从事生产的行业,也即向食利者阶层转变;

  二是投资活动向投机活动转变。投资活动是对购买不同的生产要素以进行生产经营产生盈利的预期而进行的。而投机活动则不需要对生产性活动进行预期,仅根据以往的资本品价格变动趋势来进行买进卖出。

  投机活动之所以能够盛行,乃是因为投机行为本身能够推动投机品价格的变化。企业家将自己的利润投入到纯粹的资本品当中去,当有很多人这样做的时候,这种购买行为不需要将通过“生产-营销”的环节即可直接给投资人带来利润。

  于是,在整个社会的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消费品和投资品都在不断上涨,而投资品和奢侈消费品的上涨幅度大于普通消费品。劳动者的收入本来就低,大部分收入用于普通消费,其收入弹性很小,很多吃穿用度难以因为物价上涨而同比例压缩。他们能用于积蓄投资的收入将会更少。

  而对资本家和不断向着资本家转变的企业家而言,其收入增长水平快于通货膨胀,会有更多的钱用于投资或投机,且这种行为本身就会推动其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带来更多财富。则整个趋势的持续,就是资本家与普通劳动者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实业萎缩或者停滞不前,投机现象严重,经济体系的产业结构走向泡沫化。这种情况如图11-16所示。

   131273599.jpg

   131273677.jpg
  图11- 16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与分配结构变化示意图

  在图11-16中,因投机活动利用金融杠杆或加快流通速度导致货币内生扩张,需求边界从DF向上移动到DF*,由此带动资产价格上涨,资本所有者在收益大幅度增加。

  此时,产量不变,而价格P1上升,经济体系的名义总产值增加。劳动者的名义收入跟不上价格上涨,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普通消费的需求曲线Xc保持不动,而投资与高档消费品的需求曲线Xi向上移动。普通消费萎缩,而投资与高档消费品增加。

  此时,消费虽会受到抑制,但总量上未必会大幅度缩小。这种变化是结构性的:一部分人的消费剩余消失,转移到另一部分头上。

  假设在经济扩张的初期,劳动者的收入是1000元,其中有600元用于消费,400元用于储蓄或投资,而资本家或企业家的收入是2000元,其中900元用于消费,1100元用于储蓄或投资。则此时整个社会的消费比例为:(600+900)/(1000+2000)=50%。

  当价格水平翻了一倍,但是收入结构变了,工资没有上涨,劳动者的收入还是1000元,但他必须将1000元全部用于消费,因为消费品上涨了,他的消费比例上升,而实际消费水平下降了,生活质量也下降了;而资本家或企业家的收入则增加到了5000元,其原有消费900元增加到了2000元,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剩下的3000元用于投资。则此时观察到的消费比例为:(1000+2000):6000=50%。

  则从单纯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没有发生变化,都是50:50。但由于结构发生了变化,收入差距拉大,劳动者消费收入比增加,从60%增加到100%,生活水平降低,资本家和企业家消费收入比降低,从45%下降到40%,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它还会造成“产业升级”的假象:低端生活必需品开支在GDP中比例减少了,而奢侈品等高端消费品的开支在GDP中的比例增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7 02:27 , Processed in 0.04106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